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自己的爱达荷》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自己的爱达荷》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0-21 21: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自己的爱达荷》经典观后感10篇

  《我自己的爱达荷》是一部由格斯·范·桑特执导,瑞凡·菲尼克斯 / 基努·里维斯 / 詹姆斯·拉索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自己的爱达荷》观后感(一):Mike自己的爱达荷

并不觉得这个电影应该划归为同性题材,麦克只是一直在找寻自己的记忆,那些小时候的欢声笑语母亲的那栋蓝色或许绿色的小房子,他渴望找寻一些温暖依靠,而scott,他从一开始就已经打好自己的算盘,父亲没死的时候,他赌气流浪,他能给的麦克的只能是友情,更深层次的说,他想从麦克那儿得到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而父亲死的消息传来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抽身离开,一幅“浪子回头”的光辉形象。他坐在高级轿车里冷漠地从mike身边缓慢驶过,在墓地他为自己的父亲举行葬礼,而另一侧是他曾经的朋友为他曾经亲近的Bob举行的葬礼,不一样的仪式,不一样的气氛,自此以后,一别终别,曲终人散

影片有一个片段,在爱达荷,Mike告诉Scott,这条路好像a fucked face,然而scott并未理解,Mike也只是一笑而过。终究Mike还是独身一人罢了,他心中的爱达荷终究也只是他自己一人的圣地而已。

ps:因为这部电影爱上了River,forever.

  《我自己的爱达荷》观后感(二):My Own; My Private

-
看完才知道片名那一长串限定语是什么意思。
我自己的爱达荷。
我自己的。
没人来陪。
-
我觉得Scott根本不知道Mike对他怎么想。
篝火旁边的对话,只是昏厥时的一场梦。
醒过来,就回归正常。
他们都可以说,说自己恋了爱了,可Mike不行。
三年半时间,难能荒唐的日子,Scott尽可能荒唐。
所以走的时候,也不需要一个像样的告别。
他也像是醒了,该回归正常。
带上顺眼的姑娘,比其他选择好得多。
说什么面无表情的背后隐藏了巨大的悲伤,快别自欺欺人了。
-
谁说这是爱情片,明明远不止那么多。
两件事情差了十万八千里,却就能触到那根弦。
Whenever, whatever. Have a nice day.
多么洒脱,好像世界没有任何难题。
Don't know where to, don't know what to do, how can you have a good day?
电影最后一幕太狡猾。
说得轻巧,可有人心都碎了。
“何时何地。祝你日安。”
“随你便吧。”

  《我自己的爱达荷》观后感(三):梦中的故乡与远去的他

梦中的故乡与远去的他
公众号/Bonbons
作者/Joe
梦里
云雾缭绕
大路无止境地延伸
欢笑
飘忽不定
似羽毛轻抚心尖
我睁开朦胧的双眼
看见
故乡的房屋山峦
母亲熟悉的嘴角
远去
一切仿佛在脑中抽离
如身旁的他
坠入
我想象不到离开他的生活
过往的沆瀣一气抽丝拨茧般暴露在眼前
不舍
我明白他会随时间流走
我们注定分隔两个世界
梦中的故乡和远去的他
是我所有的一切
回想起《我自己的爱达荷》,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无尽的高速公路,爱达荷永远蔚蓝的天空,云层低垂,仿佛要将房屋笼罩,田野一望无际,空旷的大地上弥漫着旷日持久的乡间气息。River一个人站在一直延伸远方的大路上,充满了孤寂与伤感
这是一部悲伤的电影,关于孤独。River的孤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梦中的故乡,内心对母亲的无尽思念,二是自己的爱人知己的离去。
 
这也是一部关于追寻与陪伴的电影。River追寻的是梦中的家,在Scott的陪伴下,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回到了梦中的家,却发现母亲不在了,梦中的快乐场景一直在脑海中闪回,面前却是向自己隐瞒事实真相—其实是他和母亲生下了自己的哥哥
River充满了痛苦愤怒,还好有Scott一直陪在身边,在他犯嗜睡症的时候照顾他。他们来到另一座国家,这是母亲曾待过的地方,本以为母亲还在这里,但是母亲却已离开。Scott爱上了一个女孩,他知道,一切快要完了。
他回到了自己的城市,过着和之前一样的生活,只是,这生活没了Scott。他看见,Scott回到了自己的世界,锦衣华食,成了翩翩公子。他们再也回不到从前。
结尾处的两场葬礼,一边是River与朋友大声歌唱,一边是Scott衣冠楚楚坐在自己父亲的坟前,充满了悲凉,仿佛两个世界。
我们都有故乡,但很少有人的故乡如River的故乡般让他魂牵梦萦。我在想,故乡对他意味着什么?
鲁迅写过故乡,无数的诗人写过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山河故人》也在说故乡,时代变革中的故乡的含义。
这一切,都抵不上River的痛苦,故乡对他来说,已不如梦中的美好,反而像一个伤疤,虽有甜美回忆,却一戳就痛了。母亲是美好的,母亲的笑容,为了逗笑自己的舞姿,这些都存在自己的梦中,所以才如此急切地回到爱达荷。寻找故乡,也是寻找母亲。
这是心灵的归属。不似现代人内心的浅薄,有人背井离乡,为的是在更舒适的地方扎根,有人从一出生就没了故乡,把异地异国当成自己的故乡。
River是在杂草丛生的内心找到一方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这或许是对自我的救赎,或许是过往太过美好的回忆让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厌恶,或许是为了弥补母亲,弥补自己。
现在,故乡反而成了一种精神寄托,一种类似有后路可退的栖息所。游子在外奋斗,想着还有故乡在等着他呢,在外遇到挫折,压力,想着故乡是温暖的港湾,有炊烟,舒适与悠闲,这就是一种寄托。可我们现在还有多少机会重回故乡的怀抱呢?
River也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就是和Scott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每一次嗜睡症发作,都有Scott在身边。
我还记得在篝火旁,他们相互吐露心声。Scott说:“You are my best friend.”River说:“I do love you.”Scott抱住了River,这让人心碎,也让人感慨。
Scott和River一起戏弄同伴,Scott陪River回到梦中的家,这一切的一切,也像一个梦,总会醒来。River知道,Scott也知道。
“Some people take your heart,
other take your shoes,
and still others take you home.”
 
我不知道该不该为River忧伤,这的确让人难过,现实的无奈似溺水的感觉,让人难受,喘不过气。
这是友情也是爱情,但不同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River的爱是自私的,也是悲凉的,Scott对待友情也是无情的。两个世界,注定不再相逢。
两个阶级是否可以交流,我们也看到有人在谈论谈恋爱必须要门当户对吗。虽然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类故事总以悲剧收场,但这都因人而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而我认为,这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Scott心却不在这里,他不想要一直和他们混在一起,他注定属于那个上层社会,这对River来说,是无可奈何又沉痛万分的。
尽管如此,《我自己的爱达荷》感动我的,还是那句“我爱你,而你却不用付我钱。”
献给永远的River
 凤凰终将涅槃

  《我自己的爱达荷》观后感(四):注定不会拥有爱情

River的无奈可怜,Keanu的决绝(但还是沉迷他的美色无法自拔(/.\))… 曾经的快乐也只是曾经,终究还是会因为你我不一样,我们注定走不到一起,注定不会拥有爱情。爱情本就是一种无能为力,求而不得的东西,普通人如你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体会? 看完之后觉得太悲伤了,去学会儿习缓一缓T^T

  《我自己的爱达荷》观后感(五):迷失的一代与消失的男性角色模型:浅谈我私人的爱达荷与搏击俱乐部中的男性自我认知混乱

The Lost Generation and Missing Male Role Models: The Disorder of the Male Identity in My Own Private Idaho and Fight Club
迷失的一代与消失的男性角色模型:浅谈我私人的爱达荷与搏击俱乐部中的男性自我认知混乱
英文标题应该稍微准确一点,male role models和identity的概念不晓得怎么翻译成中文比较合适,要是有知道准确翻译的同志请务必不吝赐教||||||
"If I had a normal family, and a good upbringing, then I would have been a well-adjusted person."
"Depends on what you call normal."
"Yeah, it does. Well, you know, normal, like a mom and a dad, and a dog and shit like that. Normal. Normal."
"So you didn't have a normal dog?"
"No, I didn't have a dog."
"You didn't have a normal dad?"
"Didn't have a dog or a normal dad anyway. That's all right, I don't feel sorry for myself. I mean, I feel like I'm, you know, well-adjusted."
"What's a normal dad?"
"I don't know."
  第一次看我私人的爱达荷是七八年以前的事情了,它于我的意义一直处于一个很微妙的状态,算不上是最喜欢的电影,它太真实沉重,但在之前人生最难熬的阶段中,在没有网络又无法入眠的黑夜里,我反反复复地翻看它,搜寻里面每一个古怪秘密的隐喻,它伴随我度过了个人意识形态逐渐成形的一个阶段。蓝光+我私人的瑞凡下下来有好几个月了,直到昨晚才想起来看完,在画质格外清晰的爱达荷公路上,我才意识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的影响如此之深,它奠定了我对电影和男性形象的审美,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几乎全部的感情观。(虽然用这个做感情观启蒙不太合适的样子233)现在想想潜意识实在神奇,今年做大作业拍电影的时候下意识地用了相似的空镜头隐喻手法,被同学老师问有什么门道吗,当时想了半天没想出来有什么具体原因,想法从何而来,直到重看爱达荷才发现是它在我心中早早留下的余烬。
  一直没真正粉过什么明星,也没对什么人或作品有过无法割舍的感情,要真说有过什么情怀的话,基本上全给了这部电影和River Phoenix了。在对于他的喜好里,无可否认地, 有对青春和死亡的迷恋。除开美与死,没有什么是有意义的,而River将这两样都占了。如果他顺风顺水活到现在,我估计也不会那么喜欢他,而正因为死亡,将他的美凝固在荧幕中,抹除了他变老变丑,泯然众人矣的可能性,成为某种意义上破灭的永恒,当美与死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们的产物是凌驾于所有形式美之上的。
  这些年看了这片很多次,看完时有抑郁低沉有怅然若失,惟独没有为它流过泪。直到昨天晚上又一次看到篝火边麦克对‘正常’的定义,和对斯科特的告白,听到荒野里的风声和他们相拥入眠,泪点突然摒不牢了,到最后也不知道到底是为谁还是为什么在哭。后来想想此片作为我所剩无几的情怀,除了11年写过一小篇现在看起来戆靴靴得不行的同人,竟然没为它写过其他的东西。第一次看的时候英文水平很一般,对电影也一无所知,不觉得它正常,也不觉得它不正常,只是囫囵生吞下去,从当时到现在,印象最深的都是麦克对“正常”家庭的定义,一个普通的母亲,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条普通的狗。恰好最近课上刚刚分析完搏击俱乐部关于male identity错乱的内核,两部电影中对自我认知的混乱,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与痛苦,解构拆析到最后其实都和生活中缺失的父亲形象有关。
  搏击俱乐部里有这样一个场景,杰克和泰勒在浴室里谈论他们如何想要和他们的父亲干上一架,从这段对话里看得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席。由于生活中男性形象的缺失,杰克对自己的男子气概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男子气概在这部电影中被描绘成危险而暴力的,玛拉虽然是个女性角色,但她身上其实缺乏典型的女性气质,更多的是与泰勒类似的男子气概(不在乎穿着,对性的态度等)。杰克遇见她后被吸引,但是对自己男子气概的不确定和自卑使他创造出了泰勒这个人格——泰勒在他心中是完美的男性形象,英俊健壮,坚定果断,床上功夫一流——同时也是他认为女性会向往的男性形象。除开玛拉,这部电影中另一个和女性气质相关的角色是杰克在睾丸癌互助小组遇见的鲍勃,鲍勃由于激素治疗长出的乳房暗示了这个角色身上携带的女性气质。鲍勃是整部电影里唯一一个没有让杰克感到不快、紧张或者厌恶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他最有好感的一个角色,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因为杰克觉得鲍勃作为一个比他更缺乏典型男子气概的人,对他来说没有威胁性。
  不论是电影中还是生活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人(通常是异性恋者)一般对同性会表现得比较苛刻。我个人琢磨出来的原因是,不论人如何试图否认,性是存在于人性深处的本能欲望,人生来就有择偶的需求,因此异性恋者下意识地会将其他同性放到竞争者的位置上。关于现实中父亲形象的缺失,课上曾经做了个小调查,半个班的人都是单亲家庭,而且都是跟着母亲过的。不论父亲在离开后的行为是否负责,是否经常见面或者支付赡养费,在老师问到你是不是多多少少对你的父亲有恨意的时候,大家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且男性的回答比女性的回答情绪更加直接一点。之前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几乎每个(男)人都或多或少将他们的父亲视为敌人,在童年时期,父亲是一个近乎全能的、他们想要模仿的男性形象,而在长大之后,父亲是一个他们想要打倒的对手。诚然现在单亲家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事情了,但是生活中一个性别形象的缺失如果说对一个人的成长完全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我自己也是跟母亲过的,目前发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性别认知和审美,比方说我觉得阴柔一点的男性形象比较有吸引力,然而对女性审美方面我又偏好有侵略性的。以前一个好友也是单亲家庭,对熟人还好,但是在对陌生人和打游戏的时候情绪管理明显有问题,出去开黑基本每局都要和路人队友吵起来,我问他有啥好吵的你只能打字又不能打人,他说就和路怒症一样控制不住。现在想来可能是原本应该用于父亲形象身上的攻击性无处排解和发泄,最终成为憋闷的愤怒。
  父亲作为‘男性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初启蒙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在MOPI中也可见一斑,影片中对斯考特的心理描写相对于麦克的是比较模糊的,除了他对自己父亲和原生家庭的不满呈现得比较清晰以外,他的很多行为都没有解释原因。因此对他做出各种决定的动因,只能从中间他和他父亲的对话进行理解。无论他平时表现得如何玩世不恭,如何反对上流阶层,从或直接或间接都可以看出,他父亲作为社会中典型的alpha male,对他留下的印记是无法磨灭的,对他而言生活中最大的恐惧之一仍然是让他的父亲失望。从斯考特离家前对女佣说的“wherever, whatever, have a nice day”似乎可以看出,他流浪街头的生活对他来说只是“have a nice day”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在让他体验不同生活的同时又可以对父权做出反抗,但在卡蜜拉这个女性形象出现之后,像是叩响了他对家庭、责任的开关,象征了他少年反叛时期的结束,而当他选择脱离流浪生活的时候,第一选择还是回归父权的形象。
  所以说我很不喜欢看到别人简简单单用渣男两个字形容斯考特,或者任何一个角色,一个好的艺术形象不应该被这样两个肤浅主观又明显带有贬义意味的字来定义。斯考特就像麦克口中描述的那种well-adjusted person(虽然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一条正常的狗,囧),当麦克向他告白的时候,他的固有思想(两个男人无法相爱)不容许他回以爱意,但他仍然能够回应以善意,他无法回应麦克一个吻,但至少他可以给予一个拥抱。想想其实挺好笑的,放在现实里,“我爱你,而你不用付我钱”大概是最糟糕的告白了吧,可是这句告白在我看过的电影里仍然是最美最动人的一句。但是说到底,斯考特对麦克是没有责任的,甚至可以说他已经做到一个朋友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了。
  关于麦克这个角色的心理身份混乱,童年生活中父亲形象的缺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原因,他的生活不仅缺失了父亲,也缺失了母亲,作为母亲和哥哥乱伦的产物,可以推测出他可能抱有自己的存在就是罪恶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间歇性嗜睡症的设定几乎都是一种恩慈怜悯,一种对丑恶现实的逃避。根据Strauss的二元对立理论,几乎所有艺术作品的结构都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在MOPI中观众一开头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梦与真实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性应用到角色上很容易可以辨认出,麦克是两人中偏向梦的那一个。在Roger Ebert的影评中,他指出麦克的病症赋予了这个角色和故事一种“梦幻的抽离感”,他时常徘徊在梦境与清醒之间,依靠陌生人将他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或是将他从漫长古怪、形似人面的马路中央带离。
  很久以前就有人跟我说过,原剧本的最后是斯考特带走了麦克,后来补了删减片段看起来带走麦克的是他哥,而且的确最后那人开的车和穿的衣服都不是斯考特的风格,后来渐渐也不太在乎这个事情了。毕竟就像麦克自己说的,他是路的行家,永远在路上。直到今天补完了原剧本,看到那句“Scott is driving the car. He looks over at Mike sleeping.”,当时感觉简直像全世界的枯木都发了新芽,机缘巧合实在神奇,但凡早一年看了剧本,可能也不会感慨成这样。整体来说原剧本的艺术性比电影低一点,喜闻乐见度高一点,电影里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是用男模们在杂志封面上的对话引出斯考特的背景,剧本里将这个场景放在一开头,可以想见如果我是1991年的一个挑选了这部电影的普通观众,这个开头会比麦克在公路上陷入睡眠和大量的梦境隐喻更容易吸引人一些。当然这其中可能也有导演对主角的考量,如果用那个杂志封面场景的话观众可能会先入为主的认为斯考特是第一主角了。
  MOPI和搏击俱乐部这两部电影粗粝的表面下涌动着相似的anti-consumerism思想,解构这种思想就会发现,归根究底这也是对父权(极端男权)的一种质问。在搏击俱乐部中,一种明显的二元对立是男子气概和女性气质(男子气概并不一定出现在男性身上,反之亦然),杰克作为两名主角中比较女性化的一个,在他创立搏击俱乐部之前,他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是翻阅IKEA产品手册,寻找能够定义他为人意义的商品并将它们买下来放进自己的公寓。而泰勒作为极端男子气概的具象化表现,住在几乎要倾塌的老旧房子里,反对人们穷极一生做不喜欢的工作为了买不需要的东西的行为。即使从电影中抽离,在现实生活中,广泛意义上购物也的确被认为是一种偏女性化的行为。MOPI中,镜头主要记录描绘的主角和他们身边的人是一群典型的嬉皮,住在楼顶天台的简陋帐篷里,其中少有的几个关于物质享受的镜头,是麦克和斯考特的朋友盖瑞身穿金主提供的花哨新衣服向他们炫耀,麦克对此的反应并不积极,影片对consumerism的立场不是支持的,从斯考特和麦克的旅途中也可以看出,他们没有行李,衣服也只有那么几件。
  但有一点MOPI和搏击俱乐部不同的是,搏击俱乐部中的主角在反消费主义的同时将欲望转换成了更为原始的东西——暴力和性。杰克和泰勒觉得自己由于缺少父亲进而缺少的男子气概和自我认同只有从暴力和性中才能找回来(虽说这种男子气概本身就是很虚无的)。在MOPI中,斯考特和麦克对性都显得不太热衷,电影里有两段比较明显完整的性场景,第一个是斯考特麦克和汉斯的threesome,归根究底只是一场交易。而斯考特和卡蜜拉发生关系之后,他们的亲昵场景被描绘成幼稚而尴尬的,比起一对之后踏入婚姻了的情侣,他们表现得更像是不成熟的青少年腻在一起。虽然还没悟出格斯范桑特用静止场面来表现性场景是出于什么考量,但很有趣的是,MOPI中的主角们是男妓,而搏击俱乐部的主角们基本是中产阶级,同样是在传达male identity的混乱,着重描绘嬉皮士的MOPI气质上却比搏击俱乐部古典很多。从戏剧化的台词和艺术性极强的场景调度中,MOPI的风格让人更容易想起罪与罚和亨利五世,而非威廉巴勒斯、安迪沃霍尔之类的前卫创作者。
  电影风格上,大卫芬奇明显受到了Film Noir的强烈影响,消失的爱人中的多重闪回和旁白叙述,七宗罪的暗色调照明和强烈的宿命感,以及十二宫中自己本身问题重重却还死磕着想破案的主角们,都是带有强烈film noir风格的元素。在搏击俱乐部中,最明显的film noir元素是玛拉所代表的femme fatale形象。Femme fatale通常指film noir电影中与传统女性角色截然相反的蛇蝎美人们,她们美丽而危险,具有诱惑性,在用她们的魅力魅惑了男主角(一般是自身问题重重的侦探)后,将主角和故事都引入黑暗绝望的死路。大卫芬奇作为当代比较具有创新性的导演之一,在femme fatale的形象上也做了改动。在玛拉刚出场的时候,她身穿黑衣戴着墨镜,手上时时刻刻夹着一支烟,芬奇使用顶光在她脸上投下浓重的阴影,以及鬼魅的背景音乐和被放大了的点烟声响,种种拍摄手法都专注于增强她的独特性和不真实感。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她的不真实感和危险性明显减弱了,尤其是在泰勒人格出现之后,她的形象几乎完全被物化,在这个时刻,泰勒变成了那个充满危险性,魅惑男主角走上绝路的角色,femme fatale消失了,泰勒成为了新的homme fatale。
  之前有一段时间好奇过同性恋者和单亲家庭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到处瞎搜了很久,虽然没有研究数据表明这其中一定有联系,但是从各种问答网站上可以发现,在出来发声的人群中,家庭不完整的同性恋者比家庭完整的同性恋者要多,且即使家庭完整的同性恋者也大多遭受或目睹过家庭暴力,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和自己父亲的关系不好。在现实里这一点是不确定的,但是在搏击俱乐部中或多或少对杰克产生了影响。根据一位读过原著同时又在修英国文学的同学说,小说里homoerotic的元素比电影里还要明显。虽说电影里也没多隐晦了,无可否认杰克是喜欢并关心玛拉的,但是他对泰勒的感情明显强烈得近乎于迷恋,就好像他将恨托付于了自己生命中缺席的父亲,却将崇拜和爱交给了自己创造出来的、“完美”的泰勒人格。关于家庭不和睦和性向的另一种猜测是,家庭不和睦的人难免会有缺乏关爱的感觉,因此在长大后会下意识地爱上给予他们关爱的人,对性别等外在因素反而不是那么在乎。这个猜想是适用于麦克身上的,同时从斯考特身上也可以看出,他可能叛逆不羁,却并非一个幼年生活缺乏爱的人,因此某种意义上给予了他一个在当时社会观念里相对主流健全的人格,导致他说出“两个男人无法相爱”这样的话(虽然也有可能这是他alpha male父亲给他灌输并最终影响了他的思想)。
  

  《我自己的爱达荷》观后感(六):成长里的不羁 是因为父母和狗

长大到现在,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是很多东西又不明白却对我充满着吸引力。
比如,流浪是自由的。因为在流浪中可以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因为自己都不知道真实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的。
一直过得这么波澜不惊,平平稳稳。
不羁,觉得很酷,可是不知道会是什么感觉。
虽然自己离开父母,为了学业,来到很远的地方,但也绝不敢妄称这是流浪。
因为我的生活富足,精神在被满足。
对于流浪最基本的看法,是人为了追求着什么而在不顾一切。
在这个不顾一切的过程中,不断挖掘着完整的自我。
所以算起来自己经历过的只能是流浪中一星半点的一星半点,兴许根本也谈不上流浪。
我只是,向往一个更独立的人格
好久没心里触动这么大了。
虽然自己的生活很普通,相对Mike的生活来说也许是幸福无比的。
也许这根本没有可比性,他的痛苦,无助和无奈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很难过读了他的故事,也尽力从他的角度去看他的人生。
很坚强,却又很脆弱。
说不出什么深刻的话,只是有一股淡然在自己的心里充斥开来。
写影评的时候,一直在循环播放着Cap Diamant这首法文歌,是Coeur de Pirate
很幸运,遇到My Own Private Idaho的时候遇到了Cap Diamant
这首有点寂寞的歌也说了离开与陪伴的故事
那个故事里藏这个调子 这个调子里藏有类似的故事
想忘记 但又想追寻
(歌曲在网易云能找到)

  《我自己的爱达荷》观后感(七):无人知晓的奥德赛

如果不是基努·里维斯骑着摩托车到达菲尼克斯农场,亲自说服瑞凡·菲尼克斯,这个名字里带着河流和凤凰的男人,多半不会接演《我自己的爱达荷》,也不会因为难以抽离角色染上毒品,两年后死在Johnny Depp的酒吧门口。

没有任何人可以预知或者指责命运,一切已发生的都已发生。比起电影中和麦克的人生一样绵延无尽,同时也不知去处的公路,菲尼克斯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就结束了。

导演格斯·范·桑特点名要找基努·里维斯和瑞凡·菲尼克斯来演男主斯考特和麦克。里维斯的经纪人接受了,菲尼克斯的经纪人却拒绝了,于是导演找到里维斯,动用他和菲尼克斯家的私人关系,说服了菲尼克斯来演麦克。看过剧本之后,菲尼克斯本来想要斯考特这个角色,但是已经被里维斯先定下了,于是就接受了麦克的角色。

想要的角色不能演,并不代表菲尼克斯会对麦克这个角色不上心。相反,他对这个角色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在开拍前就开始研究街头男妓的生活,导演都说“他似乎正在变成麦克”。他甚至把斯考特和麦克的那场篝火戏的台词都包揽了,从原来的3页扩展到了8页。而这一幕,也成为了整部电影中最动人的爱情场景。

虽然斯考特才是那个游戏人生的哈尔王子,即便在街头过着放荡的生活,却早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一转身就可以继承市长父亲的大把财产,衣冠楚楚地带着后来的意大利女友出入高级社交场合,但麦克才是绝对的男一号。

这个有嗜睡症的男孩,总是在莫名的时刻突然倒下,总是梦见童年和母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门廊下的嬉戏,阳光下跃出水面的鱼群。梦境总是比现实美妙太多。作为母亲和哥哥不伦恋结晶的他,生父患上精神病,母亲逃走了,无家可归的他只能走上那条绵延不绝的爱荷达公路,出去流浪讨生活,成为鲍勃手下的一名男妓。

因为鲍勃,他认识并爱上了斯考特。作为市长的儿子,过这种放浪的街头生活不过是一种调剂的选择,暂时换个口味体验生活,等时间到了,浪子回头,再回去继承父亲的财产,过上等人的生活,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卖屁股”只是为了钱,他也从不认可“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这句话在幽微的篝火下的映衬下,听在麦克耳朵里,大概只有麦克自己才知道有多伤人吧。尽管如此,他还是毫不掩饰地表白了自己的感情,告诉斯考特他爱他,换来在单恋对象怀里安睡一晚的机会。

也只有这么多了。

后来的意大利之旅,最初是斯考特陪着麦克去找母亲,结果却变成了斯考特带着新结交的意大利女友双双回美国,把卖摩托车的那一小笔钱留给了只身一人在异国的麦克。

那辆摩托车是两人一起偷来的,也是促成篝火那一晚的直接原因。所有美好回忆的见证统统不在了,只剩下意大利姑娘在餐桌上亲吻斯考特的画面。

而麦克,还能做什么呢,只能继续卖屁股,攒够回国的钱。毕竟罗马没有母亲,也没有爱人。

两人最后一次相遇,是在两个分别的葬礼上。自此人生再无相交,接纳麦克的,仍然只有爱达荷那条望不到尽头的公路,他后来的命运,也像公路的尽头一样不知去处。

虽然麦克对斯考特的爱,无疑是男人对男人的恋慕,电影却不只是讲述同性恋之爱那么简单。其实导演范·桑特最早也想把这种情愫表达得更为暧昧,在菲尼克斯修改篝火那场戏之后,这份感情才变得更加明晰。

电影讲述的故事,其实更多只是麦克这样一个籍籍无名又无家可归的边缘人物的奥德赛之旅,只是这段旅途更加漫无目的更加没有期待。他想找到母亲,仅剩的那些童年回忆,是他冰冷人生中唯一可期待的美好,却总是和母亲留下的线索失之交臂。一路上他遇到了注定要成为亨利五世的哈尔王子,不可欺近的市长公子斯考特,他全身心地爱他,却完全想不到,他注定只能成为他人生体验游戏中的一个注脚。

最后,他在又一次突如其来的睡眠侵袭中失去了所有傍身之物,失去了母亲的踪迹和爱人的身影,被陌生人带走消失在爱荷达公路的远处,不会有人再知道他的下落。

公路的尽头,也许只是永恒的失落和巨大的孤独。

  《我自己的爱达荷》观后感(八):Untold Road

多给的一颗星为了Mackie表白后篝火边两人的拥抱,蓬松的金色头发,温暖干燥的气息。
从Bob出场开始意识到整片是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的改编,Mackie和Bob像是Falstaff的两个分身,当然,Mackie中Falstaff的气质会少一些,Mackie不是原著中一开始陪伴在Hal的那个角色,而更像是一个塞在这个故事中的,一个游离于陪伴与被陪伴之间,与两个世界都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他畸形,缺失的过去,让他无法稳于现世,常常突发的嗜睡症更让他的存在充满了不确定性。
如果没有人在行走开始的时候告诉你有终点存在,那你的一生只会一直在路上,在一片固定的风景里徘徊。
换句话说,就算这条路上,似乎遇上了一个同路人,但他真的不会成为你情感的全部寄托,Scott于Mackie,更像是一个人落在悬崖的树枝上,树冠顶上被树叶堪堪挡住停留的气球,抓住,你和你的气球,你的精神寄托,开心的坐在悬崖峭壁,抓不住,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有没有人陪你走,路都那么长,视线里的群山,永远都那么远。
导演失败的地方在于过于纠结于《亨利四世》的原著内容,让Bob分走了大半精力,如果可以狠心大改,着重于Mackie本人,多铺垫一些ScottMack的部分,相信可以让故事结构更完美,以及cover boy的片段还有做爱画面定格的拍法还蛮有意思的。【btw,Scott的选角很失败,就算成拿来衬托River小天使了吧= =】
All in all 导演你应该拍成Mackie为绝对主线,其余角色为次次要配角,Scott为配角的故事才对(。)搞成疑似双主角的故事太浪费Mackie和River了(哭)这个角色真的好喜欢Q口Q好可惜呜呜呜

  《我自己的爱达荷》观后感(九):你能像亨利五世一样重新做人么?我的张扬甚至于掩盖了莎士比亚

麦克和斯考特同为沦落街头的男妓,然而因为相差巨大的家庭背景,“同为天涯沦落人”的他们并非表面般“心照不宣”。 时常昏厥的麦克脑海中一直充满着有关童年的破碎片段,爱达荷的诗意田园也常常入他梦境,他一心想找回失散多年的母亲,将斯考特视为知己和爱人。斯考特本是波特兰市长的儿子,“自甘堕落”只为体会放荡青春的快感,他清楚地知道,虽然现在陪着麦克一路从波特兰到西雅图,又从爱达荷到意大利,麦克却成不了他最终的温暖归宿,他能回归的,是权势、荣华与姑娘。
这是《我私人的爱达荷》的简介,不看主演的情况下它集合了我所有想看的电影的元素,诸如公路、同性恋,男妓、家境悬殊、童年、破碎的记忆、田园、梦境、自甘堕落等一切我爱的电影因素。在看过电影之后更是发现了乱伦、双性恋、始乱终弃等因素——还有从编剧里得知的——莎士比亚,改编自《亨利四世》、《亨利五世》。
很早我就想看了,苦于拖不下片,终于在开通了迅雷会员之后才勉强以60K/S拖下430M的电影。104分钟的电影只有430M,对于看惯了高清蓝光的我绝对是一种摧残,但我还是开始看了——片子是1991年的,距今已经26年了,画质模糊跳跃,第一印象就是——咸湿。咸湿得有如拿盐腌渍的鱼。接着片头字幕打了开来,上世纪的艺术字是如此的廉价。可是当麦克第一个镜头出现时我就无法移开目光——那也是我所幻想的地方。麦克没有太大的动作,当我注意看背景的时候完全忽略了他。昏黄的天空,不知是否导演刻意地渲染过,笔直的没有尽头的公路通向了远方,一头联系过去,路上的黄沙滚滚;道路两旁是无人耕种的荒地,想必这里本来就是荒地,只不过恰好过了一条公路罢了;荒地上只有一幢小木屋。如果有希望,我幻想也能行驶在这样的一条公路上——类似的还有《末路狂花》的公路、《春光乍现》的公路、《迷失天堂》的公路、《游》的公路……都是如此黄沙漫漫的公路,如此咸湿的公路——我能够行使在这样的公路上,一定四五天没有洗澡了吧,浑身上下都是恶心。但是我向往啊。
此刻麦克在回想童年中的爱达荷,可现实是他在享受或者忍耐着嫖客带给他的高潮,真是辛酸。接着是可怜巴巴的乞讨,吊儿郎当地下楼,下了楼寻找新的雇主——很好,一切充满了令人怜悯的气味——看得多了便是咸湿——接下来的餐厅、四人行、抢劫等等一系列。站无站相、坐无坐相,麦克时而鸡胸、时而驼背,严重的过了还会晕厥。可或者说,我向往过这样子的生活呢——斯科特也向往过这种生活——自甘堕落。
当我看简介的时候,怜悯被斯科特抛弃的麦克,可是如果我摊上这样一个麦克——对不起,我也会抛弃你,我爱你,可是我注定不能和你过一生,对吧。
终于当斯科特醒过来的时候,决定回归到原来应当属于他的上等人的生活的时候,故事就已经宣告结束了。于是斯科特就像是亨利五世一样重新做人了。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描写亨利四世在位时期,青年王子亨利(即位后叫亨利五世)的活动。剧本一方面通过描写亨利王子平定北方大贵族的叛乱来表现统一王权对封建割据势力的胜利;另一方面描写王子同福斯塔夫一伙人始而交往,终于断绝关系的过程,来表示一个英明君主的成长。这两部戏加上《亨利五世》,集中表现亨利五世一生中的两件大事:即位前平定国内叛乱和即位后对德作战。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莎士比亚写出了一个理想君主的基本品质和成长过程。”
嗯,全剧走向就是按照《亨利四世》来走的,那斯科特就是亨利五世,终于重新做人了。
回想起当年刚上高一时在(1)班的情形。中考结束后迎来毫无压力的暑假,丝毫没有想到要去补课,每天就是上午去练跆拳道,下午在家看书。为了我读高中,也为了他们生意的转型,我爸妈决定搬家,从城西搬到城东,我就这样被放逐到了城郊,每天只能进行城郊到学校的往返。当然,为此妈妈收拾了一个月的东西。暑假里我下午看书,至今记忆得清那段日子都是靠书记忆——买书回来,体育考试那天读的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一次默读读完的书是《茶花女》,全本朗诵完的是《普希金诗选》,领中考成绩单看的是《挪威的森林》,领录取通知书读的是《十日谈》,上跆拳道第一个礼拜读的是《红与黑》,读完《红与黑》的第二天把《百年孤独》再看了一遍……我至今在思考读书之中的默读和阅读的分别。然后在打算搬家的那一个月里,我就是读的《莎士比亚悲剧集》和《莎士比亚喜剧集》。
随着家具的逐渐搬空,我的悲剧集都读完了,转向读戏剧。我幻想以后的生活,高中三年,竟然是无尽的恐惧与悲苦,恐惧被放逐。就这样开始读的悲剧,也就这样开始读的喜剧。临搬进去前一天,和妈妈去新居搞卫生,卫生搞完了之后沙发运过来了。躺在沙发上,我开始读《第十二夜》。至今记得公爵出场的第一幕的离场诗:
       “给我引道到芬芳的花丛,
       相思在花阴下格外情浓。”
       我燃起了对戏剧的渴望和热情。
开学之后,无意之间和新同学聊天,提起了暑假里读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加之我张扬的性格——具体事例如我嘲笑理科男们集体品鉴《小时代》——嗯,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装逼男”的印象——那是一个阅读了莎士比亚的人呢,嘲笑我们这些读了《小时代》的人。
现在我才知道,而且可以嘲笑——原来这就是高中实验班的学生呢——原来读了莎士比亚就成了我的原罪!我没有刻意的谈及,但是一个暑假自娱自乐表演莎剧,终会记得一些。
现在我还知道的事,因为陌生,大众的心态是这样的:你和我们是一种人,你只不过在不经意间比我们多读了莎士比亚,然后你就来我们面前装逼来了。这种心态现在想想和提起雨果只知道他写过《巴黎圣母院》一样可笑。因为那时的我是不够优秀,没有优秀到让他们觉得我比他们更优秀,甚至读莎士比亚也是理所应当的那一个程度。我和他们一样都是如此的平凡,我又为什么可以说自己读过什么,嘲笑什么呢?他们信奉的是谁已经在自学高中物理了,谁已经在自学奥林匹克竞赛了,谁暑假里去补了课了,这是大众的价值观,最起码是我身处的大众的价值观。
偶尔有略显“开明”的老师,时不时提起你们应当读读文学——那是作为一种装饰的缎带的存在,只有物理数学化学都学得好的学生,攀到了高峰的学生才可以去涉及的领域。你只有学好了数学和物理才可以去阅读文学,给你的辉煌装上缎带,对于我这种把阅读深入灵魂的人来说,物理学的稀烂的人来说,我是不配阅读文学的。
至今怀念那时天真愚蠢的我,从此缄口不言我读过莎士比亚,也不读了莎士比亚。也不再大众面前提起我在读什么书。在(1)班的日子绝对是压抑的,怜悯他们。当然,现在在我班上还是很多这样的存在。偶尔找得到几个觉得最近学习成绩还算稳定,开始打算装逼的人,拿着一本畅销书当文学读物读着。
 绝口不提莎士比亚,下场就是我接下来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了,他在我心中地位一落千丈。因为不敢触摸,甚至是妖魔化的存在,在我心中跌落神坛——这男的真的有这么伟大?读完了厚厚三卷本的法国戏剧(16-20世纪),莫里哀、高乃依、谬赛、加缪才是我心中的大师;萧伯纳、易卜生、贝克特、曹禺才是我心中的大师;至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欧的庇利斯才是神话。莎士比亚就是虚高罢了。
当我昨夜看完了《我私人的爱达荷》后,我想起我还没读过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呢,开始急切的想读《亨利四世》了。
当初因为我害怕被嘲笑从此缄口不言莎士比亚,现在已经不顾一切如此张扬的我,还有什么恐惧?
不再恐惧莎士比亚,开始读莎士比亚吧。
2016年01月24日

  《我自己的爱达荷》观后感(十):不羁的天空:闭上眼睛想,这一次爱上你应该是我最痛苦的事

我受到了一种从内在不断滋生的叛逆的能量倾袭,这不仅仅是对于生活激情的逐渐丧失,更像是自己的生命开始出现在了一种流水线式的变化,让人无法挽回的逐渐无止境的衰退。
我没有了时间。
是的,就是时间。
我一直在跟身边人强调,如果我能够有更多一点的时间,我会去做很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见自己想见的人。
例如开启自己之前一直想要继续下去的细碎的旅行;
或者是为了某一个约会,从当下的境况逃脱出去;
但是最终都成了我用这段时间,在公司尽自己的所能抗下属于我的或者不属于我的工作任务,从而来冲淡一些无法自处的空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