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 第二季》的观后感10篇
《真探 第二季》是一部由林诣彬 / 扬努斯·梅兹·彼得森 / 杰雷米·波德斯瓦 / 约翰执导,科林·法瑞尔 / 泰勒·克奇 / 瑞秋·麦克亚当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探 第二季》观后感(一):大约多数片头都比剧本身好看
我喜欢这一季胜过第一季,因为我看得更爽,因为有我喜欢的Rachel并且看完之后整个卡司我都喜欢上了也喜欢里面的角色。片头很好看。(或者还因为我不怎么喜欢第一季那种装深沉过了头的样子)
但是这一季是无法脱离狗血了。我看的香港警匪片不多,不过零碎的片段印象让我觉得里面一些场景确实很像。事实上,从Ray一出场设定了一个不惜一切毫无理由疯狂爱着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亲生的而且也没看出和他有啥感情互动也不怎么理解他的儿子,同时还是一个婚姻失败很可能见不到儿子的人,我就已经感觉到了狗血的气息。然后看见frank一个有钱有势的大佬那么想要孩子而老婆生不了孩子既不打算离婚也不在外面找女人生孩子,感觉这个大佬还是个对爱情忠贞的人?嗯,果然结尾大佬和老婆上演一出深情爱情大戏。ane这条线一直没感觉特别狗血,结尾生了一个Ray的娃这个....我也不能说是不是狗血就是有点目瞪口呆然后不太喜欢这样....主角里只有paul死得比较干脆也没有啥狗血线(深柜在我看来也不算狗血吧)。
结尾真是狗血得更厉害了,完全不理解frank不给西装是为了什么,里面的钻石?命没了要钻石做什么;尊严?搞笑、不说合不合逻辑,剧前面可是展现过frank是怎样一个能屈能伸卧薪尝胆城府深厚的人的;知道一开始就没办法活着出去?那还给钱干什么,还问别人能不能开车载他干什么,中了一刀还不认输拼命要走出去,怎么可能自己去找死,即使不载他没中一刀走出去几率也大一点吧。Ray要回去看儿子也就不说啥了,反正开头就给了一个父爱癌的形象结尾倒也没有狗血升级。不过为了悲剧而悲剧的感觉真是糟糕透了,难道再也看不见一部广告狂人那样的能自然合乎逻辑真实的感动人的片子了吗,哎。
然而不管怎么说,刷了两遍看得如此爽,配乐画面调调都算是我喜欢的,有的地方虽然狗血还是被煽情的很感动(对我说的是frank和他妻子,其他的地方狗血也触动不了我),还有那么好看的片头,总得区别一下那么多打四星的片子,就五星了。
《真探 第二季》观后感(二):精致的剧的细节
1 先说Ray讲的那个flies and honey的寓言。完整的大致是这个意思,一栋楼房的管家的房间里,有一罐蜂蜜被不小心给打翻了,一群苍蝇闻到香甜的味道后。争先恐后地飞到房间里。 当他们吃饱了想离开时,突然才发现,自己的脚紧紧地被蜂蜜紧紧地粘住了,怎么拉都拉不出来,只能待在里面等死了。对应Ani的烟瘾,也对应他自己所说的戒不掉的“bad habits”。 2 老鼠啃手指可能暗喻Frank危机四伏的状况,地下室貌似指黑帮。 3 Paul可能是GAY。两个地方,一个是他提到了fag这词,好像还不止一次。多典型的美国丽人情节啊……然后是他后来抽烟的时候看到底下变装皇后的聚会。 4 Paul反转恋母情结,就是说妈妈恋儿子。也正好符合剧《俄狄浦斯王》的主题——俄狄浦斯王的儿子睡了老妈,杀了老爹。所以有人开始怀疑是Paul杀了Cas(瞎怀疑)。Paul妈说了一句“你还没接受自己就是个女孩吸引器的事实吗”。Paul妈对Paul太过亲密,而且在怀疑儿子在和女孩约会时吃醋。 5 Ani在看Porn到底是自己娱乐呢还是在监视妹妹呢。个人倾向是她个人娱乐……毕竟洗完澡了很放松的感觉。 另外,Ani在进入那个活色生香别墅后说了句话,透露出种很鄙视那个sex adventurer的感觉,应该是和Paul身为基佬然后还骂fag一个道理。 6 Ray说了一句prost——显然是对第一季致敬。Rust当时就说了这个词,然后收到了marty的白眼……酒吧里有lonestar霓虹灯。一样对上一季致敬。 7 Ani有口欲残留。咬笔和咬电子烟。然后Ray那句robot dick(犀利)。补充上面第六点。Ani一开始浏览那些网站是在查Cas之前的浏览记录,但后来就……有人说最后一幅画面是anal。 8 失踪女孩在心理医生那里待过。 心理医生办公室里有一副乌鸦挂画(ray椅子后面) 心理医生是ani爹的学生。 现在来看ani爹有重大嫌疑,问题是这个嫌疑从第一集就很明显了。反而让他不太可能是真杀人的。 按照编剧尿性,最后出来一个不相干的凶手也是可能的。最深处牵线的人永不会被揭发。因为现实中的案件往往如此。这也是本剧最大的优点(个人观点) 9 预告片里说了“我们有人被枪击了”不是“被杀”,所以ray肯定没死。只是都被干倒了,不知道怎么活?坑挖的有点大。如果真死了(纯属假设)果断神作,记得上一次主角直接便当还是《权游》,再上一次是《三国演义》。 10 Ray的公寓就在警察局隔壁。他走路上班…… 11 Cas是被猎枪轰掉JJ的,所以相信轰Ray的也是一把。虽然Ray肯定没死,但到底是用啥子弹或者防弹衣的确有待商榷。 12 第一集片头结尾: "The war is lost, the treaty signed I was not cut, across the line I was not cut, though many tried I live among you, well disguised" 第二集片头结尾: "But never mind, never mind I lived a life I left behind theres truth that lives, and theres truth that dies I don't hope it so, never mind" 这是 leonard cohen 的歌曲 Nevermind。 也就是真探2的片头曲。 Nevermind,原来就是一首诗,后来配上小曲,轻轻哼成现在的歌。
《真探 第二季》观后感(三):简单对比一下S1与S2
第二季第四集看完,想写点什么。全看完会来补齐。我豆瓣第一个短评就是写给真探S1的,当时大一快结束了,盛夏,燥热的除了西瓜什么都食而无味。而且高数考试将近,苦恼地每天熬到下半夜两点刷题。
有天对面学姐的寝室停电,学姐就抱着电脑去了公共休息室,几乎是一口气把存在里面的真探第一季看完了。
紧接着我就接到了来自她的狂热安利。
吃安利前我半信半疑,毕竟第一集我看了两遍都看到一半关掉了【。】也可能跟我两次都是中午看的有关系,下午急着上课,也没怎么入戏。
学姐说,这个好看,真好看。而且结局良心,讲真的,现在还有什么美剧的结局能这么可爱啊。
我说,好好好。
用心看了之后真的会停不下来,一天一集地看到第四集。HOLY SHIT,第四集本来就是信息量极大又戳爆萌点的一集,双男主同居【x】,Rust的过去,卧底情节,又加上最后的长镜头,我就一个趔趄地跌进了真探的万丈深渊。
第二天,我就不含糊地5678一口气追完。一下午就吃了几口凉皮。FUCK高数。
第一季的风格非常让人容易爱上,当然是你看进去的前提下。男主的人设,聪明,冷傲,毒舌,神经质,孤独癖,又是个画画极好的哲学家。对白是很多,但听Rusty在懵逼的小马面前讲他的诡辩理论也不会枯燥。他又有自己的阴暗面,有不愿提及的过去,内心累累伤痕。这种丰富而纠结的人物设定,完全就是让人一秒爱上的套路。他刺激神秘,本身Hot的一塌糊涂偏偏又带点性冷感。是一块烫人的冰。
然后小马,总能在最需要的时候贡献及时的懵逼脸和及时的笑点,最后五集堪称卖萌担当,又在危难关头救Rusty于水火然后开开心心和他过起了二人世界【?】。一冷一热,分工明确,干活不累,把故事情绪调动的很有节奏感。
第一季总体而言就一条线索,两个男主破案。一切的疑点与故事的推进,都是由男主二人主动触发的,从一而终,是一条非常完整的故事线。中间对白再多,龙套再杂,也不会捋不清主线的。况且,还有一个绝对突出的主角Rust,光是他的人格魅力就可以吸一大片粉了。
然而第二季,光是主要人物就四个人,三个警察一个黑帮老大。每个人都处在人生极端乱套的阶段,剧情又要交代四个人的私生活是多么糟糕。这还不算完,四个人想查案的动机又完全不同,故事就这么一层层叠加到了非常庞杂的地步。说真的,想要全都弄明白不容易。
角色塑造的话,第二季四个人物的戏份几乎是各25%,并没有集中塑造某一个人的意思。耐心不好的话,会有种抓不住重点的感觉。我承认我是为囧林来的,但是除了这惊为天人的一句脏话我到现在也没看到他角色有什么爆点。
《真探 第二季》观后感(四):致真探第二季
确实跟第一部有一定的差距。第一集最后那个长镜头美哭了,山丘后面是弃尸地点,机车的灯光充当光源,山丘后面是海,是日出,是光,但是照不尽黑暗。说实话,片子挺闷的,看的过程中往往想到聚焦和边境杀手,可能瑞秋,可能风格可能那种无力感。瑞秋和科林是我最喜欢的男女演员。当科林不再帅气,满脸胡茬,还是一副郁郁寡欢,充满挫折,生无可恋的样子,我就揪心。也期望他能演一些更加阳光的角色,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不够霸气,不够靠颜值,但是纠结的任务、脆弱的心理、崩溃的边缘才得以让他出色。我喜欢科林·法瑞尔,最喜欢《杀手没有假期》,任务喜感中带着原则,幼稚而生动,超脱而真实。《自豪与荣耀》中饰演坏警察,印象有些淡了,最后好像自杀了,其实这部电影与真探中科林饰演的角色Ray Velcoro有一定的共同之处,由于经济或者家庭游走在法律之外,由于家庭和爱人而做出重新的选择。《龙虾》里面科林的形象与这部影片有些类似,已经没有拍《杀手》、《电话亭》那种光溜溜的脸颊、因为一对惹人瞩目的平眉毛了。但是,喜爱科林就是他真的能把人物的无奈表现出来。
说起瑞秋,这部美剧应该比《聚焦》要早,我不知道具体拍摄时间哪个前哪个后,我觉得两个表现有很高的相似度。并且感觉情节的展开也有一定相同性,主要都是三个侦探来调查,换做波米所说的第一视角。不同的是毕竟美剧篇幅较长,人物的性格更容易展开。但是,回想一下,Frank也始终扮演者受害者的形象,他不知道谁在坑他,谁杀死了Casper,墨西哥人、俄罗斯人……他的戏份更多的是自救的行为,不是调查者的行为,有信息也都会告诉Ray,所以我还是跟着三个警探的视角一步步了解案情的。瑞秋,我最喜爱的女演员,甜美,有气质,有亲和力。但是本片和聚焦一样,瑞秋更多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形象 。她是领导者,是一个企图在男权社会里闯出自己天地的一个形象。父亲对他说:你的所有世界观的形成都是来源于对我的反抗。她有四个兄弟姐妹,两个死了,两个吸毒,唯独一个她成为了探员。父亲的不作为,妹妹的堕落,让她没有归属感,没有依赖的人,更加对这个社会缺乏信任。她常常会拿自己的性别作为玩笑,最后一集,跟Frank说::你记得我是因为tits么?Frank回答说:You're a lady .A lady should have some dignity。还记得性侵犯互助会她的“感受”,喜欢big dick,不只是长度,还有粗细。哈哈哈,看这段真搞笑。
最后,真的承认他跟Ray的感情线有些突然,但是就像她说的,We save each other's life.其实,这种情况下厌世才是唯一的正解,正如美国队长最后的弃盾,政府的无心人不信任,周围的尔虞我诈,坏人的逐步控制,这一切都会让人感到无力,绝望,更像逃离这座被神抛弃的城市。所以,如果真的最后回国去揭露丑行,我会对这部片子感到失望。再说一遍,大爱瑞秋。《大侦探福尔摩斯3》确定开拍,其实我更爱瑞秋和裘德洛,不知道会不会回归。
泰勒·克奇Taylor Kitsch扮演的Paul Woodrugh真的让我惊艳到了,可能之前对科林和瑞秋都比较关注,他们的表演精致有力但是符合我的预期,答案头一次接触Taylor Kitsch,我真的喜欢上了这个演员。有些抑郁,深柜但是极力抗拒,有个妓女妈妈,当过兵,所在的部队造成屠杀事件,公路开罚单并以Blowjob来免单,喜爱机车,被同性情人利用,听到要当爸爸就还是想组建家庭,通过药物来让自己erection……但是他正直,帅气,有敏锐的伸手,在崩溃的边缘徘徊。有多少次我都觉得他快崩溃了。
最后说一下Frank的扮演者Vince Vaughn,每次见到他,天啊,自带催眠功能啊,眼睛自带蚊香,天啊,要睡了。
最后的最后,说一下现在还记得的细节吧:
1、第一节最后一幕,镜头缓缓拉开,光与影的对抗。
<图片1>
2、Paul为满足女友在浴室呆了半个小时
3、Ani Bezzerides往鞋里赛刀
4、Ray崩溃之后给前妻打电话,放弃抚养权,只为不告诉儿子真想
5、酒吧里抱着吉他弹唱的女人
6、两人做爱,交谈,从此互相拯救吧
《真探 第二季》观后感(五):如果不叫true detective会不会超过9分
不得不说第一部是一部经典的侦探美剧。多视角,单主角的设定以及整个片子的故事脉略都刻画的很好。比普通侦探剧不同的一点还有导演将对人生虚无和无力感通过剧情传达给你,这样你才会有同感。但是第二部完全不一样,多主角单视觉。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立体电影(电视剧)。剧中围绕Caspere之死来逐步展开一场阴谋和杀戮的剧情。但是现代电影的遗憾之处在于将更多笔墨用来塑造人物,却淡化了剧情。似乎你看完电影还需要看小说才能将遗失的故事片段给补全。故事的第一季花了许多笔墨来塑造没有过主角糟糕的生活和工作,似乎每个主角都是lose,而lose其实是隐藏的主角已经是现在电影的一个套路了。但是whatever每个演员的演技都真心不错,眼神语调,第二季的音乐明显比第一集要更好,丰富和剧情。就把歌手那低沉的语调缓缓唱出的音乐让我对美国酒吧都产生了好感,但实际上我估计不是那么回事。好了言归正传。这部剧中VinceVaughn刻画的谢苗我觉得是这部剧中的一个亮点之一。这哥们总穿着西服,起初我以为这哥们是vinci的权利核心,因为他看着充满自信似乎所有事情都在掌握之中,结果只是自我感觉良好。
《真探 第二季》观后感(六):真探 第二季
警探雷•维尔克鲁(科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 饰)在加州芬奇市工作,跌入人生谷底消沉多年,他离异,酗酒,脾气暴躁。他是当地黑帮头目弗兰克•谢苗(文斯•沃恩 Vince Vaugh 饰)的手下,弗兰克多年前除掉了强奸雷妻子的男人。他为谢苗干一些零活, 比如殴打 了一个最近写了一系列组织犯罪事件的记者。维尔克鲁最近的活儿是找到失踪数日的市政执行官本•卡斯帕雷的下落。文图拉县警长安妮•贝德拉丝(瑞秋•麦克亚当斯 Rachel McAdams 饰)在工作上很成功,却疏远了她从事色情主播的妹妹阿西娜以及她身为新宗教领袖的父亲。加州高速公巡警保罗•沃德拉夫(泰勒•克奇 Taylor Kitsch 饰)得知他被停职处理,一个年轻女人谎称他要求和她性交易才能放行。一天深夜,一男子被发现端坐在高速路边的长椅上已经离奇死亡,三位来自不同城市和不同政府机构警察汇聚在一起联手侦查此案。在调查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案子远比他们设想的复杂得多。
《真探 第二季》观后感(七):好看
第一集最后那个长镜头美哭了,山丘后面是弃尸地点,机车的灯光充当光源,山丘后面是海,是日出,是光,但是照不尽黑暗。说实话,片子挺闷的,看的过程中往往想到聚焦和边境杀手,可能瑞秋,可能风格可能那种无力感。瑞秋和科林是我最喜欢的男女演员。 当科林不再帅气,满脸胡茬,还是一副郁郁寡欢,充满挫折,生无可恋的样子,我就揪心。也期望他能演一些更加阳光的角色,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不够霸气,不够靠颜值,但是纠结的任务、脆弱的心理、崩溃的边缘才得以让他出色。我喜欢科林·法瑞尔,最喜欢《杀手没有假期》,任务喜感中带着原则,幼稚而生动,超脱而真实。《自豪与荣耀》中饰演坏警察,印象有些淡了,最后好像自杀了,其实这部电影与真探中科林饰演的角色Ray Velcoro有一定的共同之处,由于经济或者家庭游走在法律之外,由于家庭和爱人而做出重新的选择。《龙虾》里面科林的形象与这部影片有些类似,已经没有拍《杀手》、《电话亭》那种光溜溜的脸颊、因为一对惹人瞩目的平眉毛了。但是,喜爱科林就是他真的能把人物的无奈表现出来。
《真探 第二季》观后感(八):真探观感
长话短说,先说说两季共同的主题:关注心理健康。。。。再说说第一季观感印象,第一季是看的下载的完整版,完整版对整部剧的印象和理解肯定跟腾讯的第二季阉割版有区别。。
第一集看过很久了,当时观感和现在残留对一季的印象都印证了,一季不是在讲侦探故事,不是在秀主角,虽然还记得主角日经性的巴拉巴拉讲些好似哲理性的神经病话语。。
个人目前印象中的一季是:
1、关注心理健康。。主角虽然整天神叨叨讲哲理,但我现在对这主角的各种光环的存在感一点印象没有,最大的感受,或者个人以为的编导人员想表达最多的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关注心理有毛病的人群,别成了主角那种神经病,留意身边,别被各类怪胎伤害和去伤害各类怪胎而导致更多的伤害。。
2、美国是个泛原教旨主义国家。。。。
美国是清教徒建立并掌控的,美元上印刷的比面值更重要的是In God We Trust这几个单词,美国的十字军眼下征服异教徒的表现比中世纪的战果抢眼的多。。
编导毫不讳避的展现这种“国家立场”,并在剧情中通过对各种异端、异教徒的征讨串起剧情。并且根据亲疏安排角色重要性,有渊源半个自己人的异端黄袍,剧中地位和待遇高的多,神秘boss;异教徒,即拉丁、非裔文化渗透带来的巫毒等,这类外来户正在剧中当作背锅选手和推动剧情的引子。。。
这种泛原教旨的普世拯救(归顺或灭亡,手刃或神灭)的心态在美国电影电视剧里太常见了,比如《启示录》,就是以这种立场,将一种对玛雅文化和历史“研究”中的某种“观点”,通过电影和国家的影响,在人们印象中歪曲固化成玛雅的真正的“历史”,来彰显这种异教文化灭亡的合理性(神灭)。
美国确实是个没历史的国家,但也也是个有想象力(梦)的国度。。。
这也是美剧一大特色,没历史和原教旨的国家特色,决定了很多悬疑美剧走向,神秘主义和阴谋论(后台都是异端或异教)是不变的主题。。但不得不承认,美国目前的原教旨和想象力的超强兼容性带来的各种文明成果目前确实无解。
美国南方是个奇妙的地方。。。
沼泽、鳄鱼;荒漠;拉丁、非裔文化带来碰撞,巫毒等;南北战争后的谜之南部;矿产、石油、石化的产业兴衰带来社会变迁;都是太美的画面。。
第二季观感,原教旨的意识形态没那么凸显了,主线也变成了喜闻乐见的THE GOODTHE BADTHE UGLY。
当然,关注心理健康还是不变的主题,比起第一季里各种隐藏在角落里的怪胎,这集也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安排了有情有义黑帮老大,家庭问题的滥杀男警,斯德哥尔摩症的女警,ptsd的同性恋复原军人、贪污腐化无法无天玩弄女性的商人政客boss,都是有美剧里常见性有心理问题的模板角色。。
这么设定虽略落俗套,但也是高质量了,尤其是虽然没原教旨,但态度还是很硬朗的不妥协的,没有出现其他肥皂美剧里的那种模板化的妥协生硬捏造的法伤型的黑人干将、侏儒族的社会精英这类奇怪的角色。。。
尤其是女性角色安排的也挺好,没其他美剧那种挑起半边天还各种虐心的女强人,女主角只是那种带着爪刃、手刺武装到牙齿的女刀友,可以任性喊喊共存亡、要求boss战主力输出位置的有情人,但最终大决战时女人任性归任性,但还是最终听话的靠边站躲到安全的地方,生个孩子,给男人个安心和希望,尤其是女警最后生了孩子消失在人海的惊喜,这才是最好的结局,不像其他剧中女主角各种任性虐心到死要么各种无脑突进依靠幸运暴击幸运闪避力挽狂澜的恶心玩意。。
其实第二季虽然主线没怎么凸显宗教,但生活细微之处这种原教旨宗教情绪还是不可抑制的侧漏。。说一点,对于堕胎这个问题态度,第二季看似不经意的狠狠的表达了2次。。
第一次复原男兵女友怀孕后,感情破裂,在自己不想要孩子,也猜测男友不想要孩子的情况下,明确表达了:这孩子我虽然不想要,也知道你不想要,但我反对堕胎,所以我要把孩子生下来。最后同性恋大兵虽然都认为他是好人,但同性恋必须死,同时他完成了救赎,家人没受牵连,婆媳快乐的生活在小旅馆里。。
第二次,就是最后结局画面,老大女人安详的抱着一个婴儿,一个希望,一个全剧最大的惊喜,但画面一闪女警从老大女人手里接过这个孩子,不只是尴尬的问题,潜台词:孩子是她的,你不配拥有,你堕胎多次,你有罪,主不会宽恕你。。影射了之前一系列的铺垫,比如老大跟女人多次谈论生育滥交和堕胎。女警就洁身自好的多,虽然也有酗酒赌博,但不像淫乱、堕胎这种的罪孽深重。
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与每个角色违反教律和知罪救赎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真探 第二季》观后感(九):致真探第二季
确实跟第一部有一定的差距。第一集最后那个长镜头美哭了,山丘后面是弃尸地点,机车的灯光充当光源,山丘后面是海,是日出,是光,但是照不尽黑暗。说实话,片子挺闷的,看的过程中往往想到聚焦和边境杀手,可能瑞秋,可能风格可能那种无力感。瑞秋和科林是我最喜欢的男女演员。当科林不再帅气,满脸胡茬,还是一副郁郁寡欢,充满挫折,生无可恋的样子,我就揪心。也期望他能演一些更加阳光的角色,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不够霸气,不够靠颜值,但是纠结的任务、脆弱的心理、崩溃的边缘才得以让他出色。我喜欢科林·法瑞尔,最喜欢《杀手没有假期》,任务喜感中带着原则,幼稚而生动,超脱而真实。《自豪与荣耀》中饰演坏警察,印象有些淡了,最后好像自杀了,其实这部电影与真探中科林饰演的角色Ray Velcoro有一定的共同之处,由于经济或者家庭游走在法律之外,由于家庭和爱人而做出重新的选择。《龙虾》里面科林的形象与这部影片有些类似,已经没有拍《杀手》、《电话亭》那种光溜溜的脸颊、因为一对惹人瞩目的平眉毛了。但是,喜爱科林就是他真的能把人物的无奈表现出来。
说起瑞秋,这部美剧应该比《聚焦》要早,我不知道具体拍摄时间哪个前哪个后,我觉得两个表现有很高的相似度。并且感觉情节的展开也有一定相同性,主要都是三个侦探来调查,换做波米所说的第一视角。不同的是毕竟美剧篇幅较长,人物的性格更容易展开。但是,回想一下,Frank也始终扮演者受害者的形象,他不知道谁在坑他,谁杀死了Casper,墨西哥人、俄罗斯人……他的戏份更多的是自救的行为,不是调查者的行为,有信息也都会告诉Ray,所以我还是跟着三个警探的视角一步步了解案情的。瑞秋,我最喜爱的女演员,甜美,有气质,有亲和力。但是本片和聚焦一样,瑞秋更多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形象 。她是领导者,是一个企图在男权社会里闯出自己天地的一个形象。父亲对他说:你的所有世界观的形成都是来源于对我的反抗。她有四个兄弟姐妹,两个死了,两个吸毒,唯独一个她成为了探员。父亲的不作为,妹妹的堕落,让她没有归属感,没有依赖的人,更加对这个社会缺乏信任。她常常会拿自己的性别作为玩笑,最后一集,跟Frank说::你记得我是因为tits么?Frank回答说:You're a lady .A lady should have some dignity。还记得性侵犯互助会她的“感受”,喜欢big dick,不只是长度,还有粗细。哈哈哈,看这段真搞笑。
最后,真的承认他跟Ray的感情线有些突然,但是就像她说的,We save each other's life.其实,这种情况下厌世才是唯一的正解,正如美国队长最后的弃盾,政府的无心人不信任,周围的尔虞我诈,坏人的逐步控制,这一切都会让人感到无力,绝望,更像逃离这座被神抛弃的城市。所以,如果真的最后回国去揭露丑行,我会对这部片子感到失望。再说一遍,大爱瑞秋。《大侦探福尔摩斯3》确定开拍,其实我更爱瑞秋和裘德洛,不知道会不会回归。
泰勒·克奇Taylor Kitsch扮演的Paul Woodrugh真的让我惊艳到了,可能之前对科林和瑞秋都比较关注,他们的表演精致有力但是符合我的预期,答案头一次接触Taylor Kitsch,我真的喜欢上了这个演员。有些抑郁,深柜但是极力抗拒,有个妓女妈妈,当过兵,所在的部队造成屠杀事件,公路开罚单并以Blowjob来免单,喜爱机车,被同性情人利用,听到要当爸爸就还是想组建家庭,通过药物来让自己erection……但是他正直,帅气,有敏锐的伸手,在崩溃的边缘徘徊。有多少次我都觉得他快崩溃了。
最后说一下Frank的扮演者Vince Vaughn,每次见到他,天啊,自带催眠功能啊,眼睛自带蚊香,天啊,要睡了。
最后的最后,说一下现在还记得的细节吧:
1、第一节最后一幕,镜头缓缓拉开,光与影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