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暮色》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1-02 21: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京暮色》是一部由小津安二郎执导,原节子 / 有马稻子 / 笠智众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暮色》观后感(一):我看到的,是自己的软弱
看了这么多的小津安二郎,终于在看完这一部的时候,产生了厌倦和厌恶。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里,没什么坏人。《浮草》里仅有的那次偷窃,拍得云淡风轻。小津拍的都是他在琐碎生活里发现的英雄人物,那些和善面孔下藏着的坚韧劲儿散发出来的气场,不输过黑泽明电影里那些怒目圆睁的大汉。被他拍在景框里的,无论亲情还是友情,都有最咂摸不尽的味道。他让你对习以为常的生活心生敬畏。
在他的电影里,天空是明媚的,而你一眼望去,见到的是天空下映衬的棱角分明的飞檐和孩子的嬉戏,是电线和铁轨延伸的旷远。
但在《东京暮色》里,小津犹豫了。到处是阴沉、夜晚和暴雨。他不得不让他身上的英雄主义面对三个被牺牲的女人。在那个他尽其所能表现其合理性的社会里,她们分别遭受到了压制、放逐和死亡。小津感到自己的童话和谎言为此负有责任。
小津想从道德风俗中找到人的尊严,他最后发现了真挚细微的亲情和友情,和以此生活的那些体面克制的角色。
一句话,他终于为自己发明了一种理想。这个参加徐州会战的怪人,他战胜了琐碎无聊,却又自动退回到“安全”的壕沟里。这解释了他的作品里藏不住的扭捏和娘娘腔。
我必须为喜欢小津而感到惭愧,竟然曾把他作为坚持墨守成规的借口。
《东京暮色》观后感(二):始终都没人给明子一个拥抱
姐姐说明子从小缺少母爱,太孤独了,好几次明子哭得全身发抖,始终没人给她一个拥抱。屏幕外的我总是想,你们抱抱她吧,让她痛快的哭一场。逃避责任的男友、尴尬自责的母亲、隐忍木讷的父亲、坚强独立的姐姐,始终都没有给她一个拥抱。
与男友在珍珍轩面馆最后一面,堕胎之后的她脸色苍白,无人诉说,更无法与自己何解,她要了一杯酒,想买醉。
男友出现,撒娇而虚伪的对她说,我担心你担心得睡不着,你看我都瘦了不是么?明子几巴掌打过去,所有情绪爆发,所有的放弃,也就是在那一刻吧。
每个人都注定独孤,不是么?有勇气继续生活的人们呀,总是勉强微笑,平静生活。
《东京暮色》观后感(三):东京暮色
这个电影是小津安二郎这么多电影里面,冲突最激烈的一部了。电影里面这一家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先说主角明子,其实吧,这种小姑娘放到现在根本不算什么,说不定还引以为荣呢。但是那个时候社会观念还是保守的么。这也体现了日本整个社会动荡变迁的过程,价值观的剧烈冲突。我就是觉得最后她是自杀的,而不是什么交通事故。即便到今天,日本人自杀还是比较流程卧轨的。
其实孝子是比较有思考性的人物。原节子就是个悲剧,她演的角色,不是大龄未婚女青年就是寡妇,这回演一个和丈夫合不来逃回娘家的人。这个人物把一家子都串了起来。最后她还是决定为了女儿的成长再去努力和丈夫好好相处。这显然也只是一厢情愿的,已经这副样子了怎么可能挽回呢?所以还是悲剧啊。
他们的父母就更有趣了。女的和人私奔了,然后情人死了又换了个情人回到了东京。额,私奔这个事情在琼瑶剧里面经常出现的,好像琼瑶本人就搞过不少男人吧。不过小津对于这种事情的态度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最后也没人去火车站送她。其实呢,别看他爸爸实实在在的样子,搞成这个样子他是有责任的。他之前一直在汉城(今南韩首尔),夫妻长期分居在我看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反正我觉得要是做人做到这地步也没多大意思了,老婆不和别的男人通奸才怪呢。然后她女儿孝子的老公也是他一手促成的,是个和他一样闷骚的人,这两个人倒是蛮合得来的。影片的结尾是笠智众孤单的背影,只能说是活该啊。不过看起来他倒是蛮豁达的。
至此,我的小津安二郎电影巡礼活动已经圆满完成了。
《东京暮色》观后感(四):东京暮色
但是我很快,伤心地发现被打倒了。没有办法把这样一种节制的生活和如今视听中的日-本联系。所有的动作都是轻柔和缓慢的,除了明子用力扇那个傻瓜男人的一刻。可是明子也是节制的,她从没有出现如今比比皆是的抓狂情形,肚子大了,找不着那个没有责任感的男人,就一处一处找,一处一处问,指望不到白痴男人的时候就自己去了医院,流泪是理所当然的,但镜头没有任何的渲染,没有拉近,没有更多的下文。人于人之间没有出现过激烈的对抗,即使是在实质上激烈的场合。如抛弃自己子女的母亲和女儿的相见,在我们的电影中,女儿那句“我恨你”的愤恨之音不知会多么震耳欲聋;可是,仍然不激烈。按照我狭隘但是正常的心态度之,明子应该是悲愤绝望的,因为她明确表明了她希望自己不是父亲所亲生,这样她身体里流的就是出轨的母亲的“肮脏”的血液,这样,她自己的行为就得到了解释。只是可怜她没有得到解脱,临死前不断喃喃的“我想重新开始”寄予了多少她渴望解脱、原谅的期待
《东京暮色》观后感(五):玦
两个多月前加入了一个创业公司,女老板,不自知,自恋又自视很高。爱开会,借骂别人愚笨来显示自己的“高明”和无知。有时候难免拿她和Richard比较,同样是不尊重人的一族,性别不同,因为在不同的公司土壤不同,展现的程度也不同。昨日周五,老板娘和一队男生去喝茶,其余众人都怀着庆幸在公司里喝奶茶。由于周五例会晚归成了常态,昨日也是一如既往,小朋友们滞留外婆外公的住处,我 冷冷清清一人,在网上浏览大家的一年回顾和新年祝词,也来翻翻刚看完的这部电影。
动作总是缓缓的、微笑都是浅浅的、对任何的悲伤的反映都木木的,这样的父亲由于妻子的远离更加宠溺小女儿,却走入不了女儿的心。“孩子需要父母两人的爱,爸怎样关心明子,明子还是感到寂寞,她想要妈妈。爸怎么关心她,也不能代替她妈妈。”孝子如是说,说的是明子,也是她自己。不然绝不会冷淡地看着母亲走后,控制不住地掩面而泣了。
影片的最后,明子酒后车祸而亡,孝子决定回到不负责任的丈夫身边,父亲豁达地接受了一切:死亡、离别、衰老,单身一个人生活。他在名字的遗像前祷告,抚摸自己内心的伤痛;拿着外孙女的拨浪鼓摇一摇,仿佛回到生命的初始。无奈的豁达,直指生活的真相。
不得不提孝子和明子的母亲,在明子3岁的时候选择离开,无论怎么说心里牵挂着都是一句废话吧,她在去北海道的火车上等到孝子前来告别,身边的男人说无论如何都不会来的吧。正是如此年老的时候得的果子是年轻时种下的。
昨日公司里掌管总务的小姑娘在群里让大家用一个词总结即将过去的2016,在我心里首先跳出来的是“潘然醒悟”,弱化一下是“awaken”,今日抽到的新年签是“断舍离”。记得以前博物馆里见过一种半环形有缺口的玉器“玦”,赠人时表示决绝。
在双唇与声音之间的某些事物逝去。
鸟的双翼的某些事物,痛苦与遗忘的某些事物。
如同网无法握住水一样。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
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智利]聂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