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边境风云》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边境风云》经典观后感集

2017-11-09 21:4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边境风云》经典观后感集

  《边境风云》是一部由程耳执导,孙红雷 / 王珞丹 / 张默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边境风云》观后感(一):致导演,编导

首先想问下导演,编导这部是什么类型的片子??我怀疑你们拍这部电影是为了抹黑孙红雷大哥!
剧情片?
剧情片通常指运用现实生活中常常真实存在但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所注意的事件而改编的故事性电影。常常引人深醒,耐人寻味。故事在说什么?耐人寻什么味啊?
悬疑片?
拜托大哥,别以为倒过来放就是悬疑片了,悬疑片是要把观众的思绪带进犯罪剧情去,去推理凶手是谁?怎么个犯罪过程。而不是这部片子那样让顾客去推理各个角色间的关系,
警匪片?
警匪片或犯罪片,所有剧情电影里,犯罪片必定有犯罪也有警探侦办,且大部分为警与匪的对决;这部警匪对决的好像不过30分钟吧,整部都是在诉说谁与谁是什么关系,怎么认识的。
动作片?
枪战部分没看头,那个死了的黑道头是在耍帅吗?从柜子向后门逃的时候是站直了慢慢侧走过去的。后面枪战部分更不用说了!
拳脚打斗根本就没有
想来想去应该叫“默剧”吧,因为里面没有一个有名字的,卓别林一句台词也没有的都能看的懂,这部实在看不懂,
我书读的少,别的也不会写了,就到这吧,本片纯属个人看法,娱乐下,见笑了!

  《边境风云》观后感(二):结尾既符合了光腚总局的胃口又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优点:
枪战场面还可以,紧张感制造得不错,结尾既符合了光腚总局的胃口又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缺点:
配乐生硬,剪辑不够流畅,拍对话时剪辑率过高,景别切换有明显跳跃不适感,带着明显的国产电视剧风格;中间还很是恶心地致敬了《教父》,就在这儿差点没看下去;演员没一个入戏,孙红雷尤其过分,王珞丹还没有杨坤隔壁那妹子长得好看;刻意玩倒叙、分章节,装逼感十足;开头5分钟没能抓住我,长而闷;背景音全部被掐掉,后期配音,实在太JB假;台词生硬不口语!
总之,作为科班毕业的学生,拍出这样的犯罪商业片,一定是很有市场的,但艺术感基本没有,毫无一丝学者的人文情怀,透过影片似乎可以看到电影作者精神空虚与世俗化的愚昧!

  《边境风云》观后感(三):略显尴尬但是不至于尴尬到癌的MV

最近在收集警匪电影资料的时候,把这部收了进来。
从各种角度去看,都看得出这是一部花了心思的电影,和时下每个月都会在电影院扑街的大部分国产骗钱货不可同日而语
运镜挺老练,大家的表演都挺认真。王珞丹就不说了,《烈日灼心》的王珞丹,《后会无期》的王珞丹,《边境风云》的王珞丹,基本上傻傻分不清楚,演的都是一个人。演技好不好和是不是认真演没有关系。王珞丹也许就是认真演的时候就那样,也不应该拿来攻击。
较色略微有点油腻,但也是花了心思调教的。
配乐很赞,主题曲是左小祖咒的,不知道配乐是不是。
总之,从各方面来讲,都不能说稚嫩或者生涩,而且,导演应该也是个阅片量不小的影迷型导演,看得出有不少的参考。
参考不是坏事,起码说明导演爱电影。
如果硬要给电影挑毛病,最大的毛病是:看不进去。
细细想来,故事就是一个好女孩爱上了坏男孩,坏男孩想要为了好女孩变成好男孩,没成,被杀了。其余围绕他们俩的人物,都是为了把这个故事说清楚而存在的。
这样的故事,有没有觉得特别像台湾导演擅长的爱情故事的MV?例如《勇气》之类的。
所以,故事本身没有特别的强度,就只能靠声光电以及各种慢镜头和人物表情特写来撑。
再剪碎了分拆成一二三四章,这样会让故事显得丰满一点。但是,显得毕竟是显得,显得不等于是。
这也就是最后你看到的成片调性。
所以不解决故事本身的问题,其余的加花,只会硬性把时间凑足。
形式大于内容的典型案例。
当然,这里面也不排除我被爆米花电影养得耐心不足的主观原因。
无论如何,在我眼里这是个5-8分钟左右的微电影,或者MV。

  《边境风云》观后感(四):致命的不是人质,是人性

《边境风云》,一部看题目会让我想起《湄公河行动》的缉毒影片,却出乎意料的有点儿像文艺片的感觉,没有宏大的枪战场面,没有惨烈的打斗场面,没有激烈的争辩,没有挣扎的纠结......有的只是无声胜有声的眼神、景色和想象空间。不过我觉得英文名《Lethal Hostage》更贴近影片主题。
    这是极少的让我回头再看一遍的警匪题材的影片,因为台词太少了,时间太错乱了,需要自己连接想象的情节太多了。尽管如此,这部影片并不烧脑,却有种击中内心最柔软部分的感觉,是人性,抑或是爱,我有点儿分不清。
    随着成长,渐渐的放下了非黑即白的价值观,渐渐的了解了没有什么是非如此不可,渐渐的不再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批判什么。就如同孙红雷饰演的毒枭,他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面对小姑娘,他有两次用枪指着她,眼里却全是不忍。当大毒枭的儿子要杀掉小姑娘时他挡在前面;当小姑娘的父亲(牙医)想要回女儿的时候,他说:你回去,拿上东西,送回来,接女儿走,就这么简单。镜头切换到他和小姑娘等待在岸边的背影,小姑娘身上披着一件大大的外套;牙医不幸被抓,没法回来换女儿了,大毒枭的儿子企图剁掉小姑娘的手指,甚至杀掉他,他背水一战,血洗毒巢,成功上位。小姑娘长大了,他们结婚了,只是我认为当初他对小姑娘的各种不忍心却不一定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内心深处善良。所谓人性复杂,便是如此吧。
    《岛上书店》里说过:一个人一旦在乎一件事,就发现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孙红雷饰演的毒枭就很好的演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致命人质》这个题目更贴近主题,孙红雷的重大转折都是因为这个小人质,包括最后的死亡。虽然英雄末路,虽然死亡收场,但是他的内心是平静的,踏实的,甚至是有点儿快乐的。即使没有这个小人质,大约也会有其他人,其他事激发他人性中的善良......
    影片开始时老毒枭让孙红雷去倒掉毒品,一方面是为了毁掉罪证,另一方面是为了把生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再看老毒枭的儿子,野蛮分析一下,老毒枭一定是对这个儿子十分溺爱,所以这个儿子很懦弱残暴,得知老爹没有回来后,除了大发脾气,对孙红雷和小人质各种威胁,别无他法。其实当人特别愤怒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恐惧,而通过愤怒表达恐惧则说明他懦弱无能;所以这个儿子愚昧无知,当牙医被抓到他眼前的时候,他只知道愤怒的让牙医把他老爹弄出来,压根儿就没有留意到牙医鞋上的窃听器。而孙红雷却敏锐的注意到了窃听器,并且将计就计的摆脱了窃听。所以老毒枭应该深知自己儿子几斤几两,是否儿子的懦弱愚昧,让他更加珍惜孙红雷饰演的这个角色,而把生的机会留给了他。当然这也纯属野蛮分析
    片中孙红雷的善良不止体现在人质身上,他还为当地的孩子修建学校,长大后的人质给孩子们教书,所以当牙医来找女儿的时候,女儿说:你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当学校塌陷的时候,他的愤怒通过对包工头的声声逼问和最后的枪声诠释的淋漓尽致。牙医的台词也很少,但是每一句都那么戳人心扉,“你们不能抓我,抓了我,我拿什么换回我女儿”,“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还有杨坤的眼神,冷酷又带点儿复杂,非常符合剧中人物的特点。
    影片最为点题的一句话应该是缉毒警察妹妹说的一句话: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治安问题,实际上是感情问题。是啊,很多事情表面上看都是治安或者道德问题,而实际上都隐藏着丰富的感情故事。因为大多数的问题都基于情绪不同而变得结果不同,只是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不太知道该怎样处理我们的,别人的情绪。此处应该接上情绪管理课程的广告,哈哈哈。
    回到我想说的,基于我们对事件背后隐藏的感情问题的不甚了解,所以,不必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批判什么。在如此纷繁复杂又功利浮躁的社会,保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客观的分析能力便显得尤为难得。
    所以,致命的其实不是人质,而是人性。

  《边境风云》观后感(五):这不是治安问题 这是感情问题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好电影,所幸我没有错过,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唯一一部这么喜欢大毒枭大反派的电影。这不是治安问题,这是感情问题,电影中的一句简单对白,却也道出了整部电影的症结所在。

电影的对白很少,全靠主演的表情肢体动作表现,却把每个人的性格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孙红雷的矛盾,杨坤的狠辣,张默的沉稳。这三个人虽然对立,确又是那么和谐统一,在中缅边境上演了一部你追我赶的戏码。最后的连续反转结局,不得不让人心肠澎湃,警察被杀,杀手被杀,毒枭得意而归,最后却在和家人团聚前被警察击毙,所有的结果都是因果轮回,遗憾却又不意外。直到看到最后毒枭塞到岳父手里的一把钥匙,我才忽然明白过来,这是一种救赎,一种偿还,也让一切都回到了十年前的那场绑架,愿所有一切都没有发生,重回正轨。蓦的,有点心疼孙红雷,原来他早都知道会是这种结局,但是仍义无反顾的要去最后一场交易,他把所有都安排好了,所以最后才笑得那么开心吧。

孙红雷,毒枭,原本只是大毒枭的义子。由于义父被警察击毙,他侥幸逃脱并顺便带走了小女孩当人质,而义父的儿子执意要追查父亲的死因,用小女孩的性命来交换,孙红雷便趁机而动一举拿下了他,由此当上了大毒枭。这里面的原因很奇妙,按理说他是一个理智聪明冷血果敢的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了这个小女孩破例,甚至不惜沾染满手鲜血,虽然对他来说也没什么,但是还是有风险的,或许只是出于内心深处潜藏的那一点善良吧。他养大了这孩子,并和她在了一起。他贩卖毒品,但他也建学校,看望受害的孩子,会毫不手软的杀掉偷工减料害孩子死伤的手下,也会和他的手下说他不想干了,会对他的妻子说我会陪你回中国。可是,他在被手下背叛要被活埋的时候,却顶着满头的伤扯着手下的裤脚说,这一切和她没关系,放她走吧,却一次次的被手下一脚踢开,而他又毫不犹豫的抱了上去。那么骄傲冷情的一个人,原来也可以为爱而不顾一切。终于,连那个她也被感动了,她默默的走下去,陪他躺在一起,把头贴在他的胸口上,那里有一颗火热的心脏在为她跳动,这于她来说就足够了。你们埋吧,她这样说,她想这也许就是最美好的结局吧。

在他们被救之后,他们回到了中国,在那里有她的父亲在等着她。她的父亲说,我不要你幸福,只要你活着,而她要的却是这个么?他说干完最后一次,我们就离开,她也是这么以为的。他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吃了饭,她为他穿戴整齐,他去参加最后一场交易。可是,在听到被警察控制的杀手暗示自己时,他明知危险却还义无反顾的赴约。他改了地点,这样就只有他们三个人,他可以从容退场。他对警察说,给一条活路吧,其实是给他们三个人活路,警察却拿出了抢,他眼神示意杀手,他早已在手提箱里准备了一把枪,杀手一把杀死了警察,他拿着钱走了,杀手却叫住他,把钱留下,并扣动了扳机,可是奇怪的是,没有子弹了,他轻易就杀死了杀手,他给过他俩活路,可是他们都没有把握住,这就没有办法了,人总是贪心的,那么就要因此付出代价。

当他手里提着钱走向她和她的父亲时,我真的以为他们可以幸福的在一起时,忽然他意识到了什么,他连中数枪,但他却挣扎着扑到了岳父脚下,暗中塞给了他一把钥匙。当警察打开他的手提箱时发现里面全是纸,而那些钱早被他放在了他们初出相遇的地方,那把钥匙就是当年诊所的钥匙。当卷闸门拉起的那一刹那,在灰尘中,那个手提箱增光发亮,原来他把所有的都留给了他们,他让所有的一切都回到了当初,这些钱就算是补偿吧,希望他们没有他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么一个可恨又可怜的毒枭,让人怎么忍心不喜欢呢,他的爱隐忍却又深沉,他心狠手辣雷厉风行,但是又常怀赤子之心,真的是一个活生生矛盾的叠加体。所以,这不是一个关于治安的问题,这只是一个关于感情的问题。

  《边境风云》观后感(六):人性不需要高大上的虚伪,以及强迫症的满足

故事比消亡史好,观赏性后者更胜一筹。 小说章回体式让故事结构更严谨,讲述节奏也更富律动感,强迫症表示很舒服。画面有点点维伦纽瓦的意思也可能是我刻意拼凑想象了。 戏骨倪大红真真浑身是戏,颜王更是让人彻底忽略了负分的颜,全面拉正,每个眼神都让你离不开眼。竟然被杨坤帅到,虽然难掩小生涩,但对于歌手转大荧幕简直可做教材。王珞丹依旧无力吐槽。 面馆 牙院 杨坤家 最终的对决……几处小场面暴风雨前的宁静充满吸盘似的张力,赞呆。 每个角色的命运和选择都能理解,各有各的前缘,外人不足道,包括倪大红看似正义的抛却女儿立场的复仇,都是人性,不需要高大上的虚伪。颜王赢了最终的对决,输给了天真的爱。天网恢恢,呢挡怎么会让你金盆洗手,也算公平,为曾经的行为买单了。但是,你倪大红表面对得起法律,私下已然罪有应得,至于感情,大概在十年的牢狱之灾和女儿决绝的背叛下彻底消亡了。

  《边境风云》观后感(七):终于有一部人性丰满的反毒片了!

边境风云是典型的小制作。演员、场景、服装、镜头都精简干练。但是故事却用精巧的设计和时空插叙、倒叙的手法利用四个章节制造了悬疑和神秘的气氛。扫毒看完感受是悲怆,而边境风云看完之后更多的是思考:女主是否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毒贩是否都是邪恶的?社会是否给了他们悔改的机会?亲人的出卖到底是否明智?终于有一部内地反毒片里的毒贩不是非黑即白,终于他们有了复杂的人性和道德标准。颜王孙红雷非常好的诠释了毒贩的复杂心理,他穿西装出门的镜头三次使用,意味深长。
电影分成四个连环嵌套的章节,从第一章狗,到最后一章往事,故事的始末终于在抽丝剥茧中得以还原。故事虽没有宏大的场面,刺激的枪战,但是却时时悬疑、步步揪心。

  《边境风云》观后感(八):论何为导演的"风格化"

很多年前,当我还在不懂人生的年龄里贪婪着允吸着各种经典大片时,听到某国内导演正在翻拍《这个杀手不太冷》。当时对电影还处于“崇洋媚外”阶段的我,看到海报上孙红雷牵着一个小女孩,脑海里立马浮现出“烂片”二字。
        多年后,当我从一个“只看经典”的影迷成长为一个按照导演选电影的影痴时,突然在电影院看到了《罗曼蒂克消亡史》的预告片,当时看完预告片心里大惊。本以为烂片横飞佳品甚少的2016年会就这样结束,但万万没想到在年末的时候突然看到这部独树一帜,大牌云集的(预告片)电影。当时心里就在想,是什么样的剧本或导演可以吸引到葛大爷和正在产后休养的章子怡?当笔者回到家开始重新查找这个部电影的资料时,一个名字出现在笔者眼里——“程耳”。
        看完资料的笔者在电脑桌前抽胸顿足,自称影迷那么多年,却竟然漏掉了这样一位有才华的导演。惭愧不已的笔者当下决定补回程耳导演的所有作品。且从《边境风云》开始。
        电影(《边境风云》)开始还不到一分钟的三个无声镜头(年轻女子看海,蓝天白云,阴沉大叔开门出去),便马上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在还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整部电影的那沉默阴暗的基调和极具风格化的视觉便深深地刻在了笔者的脑海。
        电影运用了昆汀电影章节式的叙事结构和混乱的时间发展顺序来讲故事。不温不火的节奏掌握没有让你很快就进去故事当中,而是让你带着疑惑慢慢去了解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当中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程耳导演对与台词编写的留白,影片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用画面、演员表情和肢体动作在讲故事。(张默如果不吸毒,也许会成为大陆影坛的一个实力派演员。)很多时候甚至还有长达五分钟的无台词片段。就算是演员与演员之间对手戏的台词也是少到可怜。当然,不同导演对台词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不同的。例如彭浩翔坚持台词必须口语化,昆汀是个典型的话唠,还有王家卫电影内心独白的运用,这些都是导演在处理个人电影作品时的独特运用。
而回到《边境风云》,正是程耳对电影台词的大量留白和省略,才营造了这部电影疑惑和神秘的气氛,才可以真正让观众走进电影成为故事其中的探索者和思考者。反观现在大多数国产电影,都喜欢加一段台词或者旁白来诉说各种情感缘由,谋杀动机甚至内心转变。(前段举的三个例子除外)一大段一大段讲解性的台词似乎都是在对观众智商的侮辱。一个一流的导演应该知道如何用画面去讲故事。当电影叙述技巧在进步的同时,观众的审美和理解能力也在慢慢提升,如果还是一味把观众当成白痴来讲述故事的话,那最终作品也只会变成一个次品。
        但是,综上论诉的优点,并不代表这部电影没有缺憾。强大的风格和基调的奠定,也锁死了这部电影的情节上的情感浮动。或许是在影片一开始时对于悲伤的氛围已经铺垫了太多,导致后面几段故事转折都没有给予观众太大的情感波动。而且在后半段刻意放慢(相对前半段)的节奏当中,也让人有一种情感已经在前面消耗完的无力感。
        曾经在和朋友聊天时,被问起这样一个问题:“专业导演和电影大师的区别在哪里?” 当时占着自己阅片较多还略带三分自豪感(不要脸)地回答:“专业导演就是当你看完这部电影后,你觉得故事和其他方面都很完整,整体观影感觉舒畅,但你不会想要知道导演是谁。而大师则是在你不知道这部电影是谁拍的前提下,看完电影之后很想马上知道这部电影到底是谁拍的,或者你看到后便自觉意识到是那个你曾经看过的导演。这种可以区分专业导演和大师的东西就叫做风格。”
可是,到底是导演的什么特质决定了一部电影风格?或者说为什么大师拍电影有风格而普通导演拍电影却只能拍出规整但是不会让人记住的作品?李安大师曾经讲过:“我从来不去想我的电影要什么样的风格,一个好的导演不应该去太过注意风格,只有没有风格的导演才会刻意去营造风格。”(原话忘了,但是意思相近)而笔者认为,李安大师这句话是对的。我们常常说的风格,如杜琪峰的冷峻,诺兰的迷失感,墨镜王(王家卫)的冷艳。其实都是一个导演对这个世界的视角。一个好的导演,不一定要会写出一流的剧本,但一定会具备一种独特的观察世界的方式。而导演正正是可以将生活中的故事提升为艺术并以独特视角和方式呈现给你的人。提姆波顿能拍出常人无法想象的黑童话和他孤独怪异的童年有很大的关系,吴宇森对黑社会爱恨情仇的见解也与他童年在香港黑暗时代的成长经历有很深的联系。而他们正是因为有与常人不同的对世界的看法和优秀的表达技巧,才让他们的电影有了“风格”。但其实他们只是单纯想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通过电影去展现给大众,而正是这种坚持,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又一位有“风格”的导演。反观现在大多数国产电影,大多数都是无脑剧本再配上(伪)工业设计的技法,可以说都是一群想赚钱的商人遇上一群三流的伪电影工作者合作后搬上大银幕的赚钱工具,别说艺术,连文化二字都不配。
        有人说,优秀的导演就是一辈子都在完善自己的处女座。同样,一个有“风格”的导演,看其一部作品,便可以猜测其其他的作品的水准。程耳导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马上就要登陆大银幕,从之前预告片的片段和之前的作品来推测,笔者大胆地认为《罗曼》也会是一部台词甚少,叙事结构复杂,且极具风格化的电影。如果之前没有看过程耳的作品,普通观众或许会无法接受其过于留白的表达方式。但是无论如何,这一定是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荧幕大作之一。

  《边境风云》观后感(九):《忽然想起的歌词:我为你付出了青春这么多年。》

影片四平八稳的叙述了一个“感情问题”,在中国电影被各种限制的框架里完整表达了一个被迫上位的英雄。
刚刚看完电影十分钟,印象深刻的是孙红雷坚毅执着一往直前的背影,带着淡淡的悲壮与温情。电影偏冷与陈旧的色调显得更加的耐人寻味。
电影里描述的爱情故事不悲壮,也没有轰轰烈烈,甚至从来没有关于爱的语言出现,孙红雷用他成熟的演技描写了一个男人的责任和担当。这让我明白近来很多花样年华的女子为何都嫁了于她们年纪来说的老男人。正是这种无言成就了难以匹敌的安全感。
一直到结尾,我还都在幻想如果他们幸福生活在一起会怎样。
其实真的是结束在那个坑里也很好。
可能是,年轻的眼里满满的都是爱情,以至于其他情节都被淡化。亲情、爱情、生命,在这里都显得太过庞大。毒枭只想他的女人安稳平凡的度过一生,哪怕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
唯一想批判的是审核电影的机构。在中国,断然不能存在犯罪凌驾于法律之上,条条框框的规则破坏了很多艺术形式,电影手法受到诸多限制,不能否定这种剪辑在亚洲市场还是新颖和大胆的。

  《边境风云》观后感(十):为中文给五分!

牛逼!平心而论五分给高了,不过鉴于这是国产给五分也是应该的。绝对是国产的好电影。

对于我来说这种用黄种人中国话拍的电影,看起来理解起来至少没有语言上的压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始终认为对艺术作品感知,是需要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的,这也就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比如那句四川话的“X你妈”,四川方言对我冲击力肯定是大于普通话的,是符合当时情节的发展的,是加分的。如果这句话翻译成普通话“艹你妈”,肯定感染力会下降,如果翻译成“motherfuck”,完全就失掉了韵味,简单的成了一句台词而已。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以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为这部片子是中文的打五分的原因。再加上导演具有野心的风格化的拍摄剪辑手法,中文对白可以大大提高我的观影体验。实话讲之前看这类剧情片大多是英文的,要在克服语言的基础上理解剧情,我认为着实很难精准的理解好影片所表达的内涵。不过是昆汀还是科恩或者别的大导演拍的。

当然我承认我英文不好,也许有的人能在听力无压力的情况下,听得出俚语和方言,之前我不行。就像权利的游戏里专门发明了种发音一样,都是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不过对我来说只感觉,“这个人的发音好奇怪啊!”。

说回电影本身,片子有些地方还是略显粗糙,至少画面还可以再处理的好一些。调色灯光都可以再优化一些。不过说到底这是我国电影工业发展的问题,是整体从业者素质问题。电影也不是靠某个天才的产物,是工业生产品,需要大量从业者协作劳动的产物。但是就导演编剧的部分来说,我觉得这片子算是高水准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