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人结》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情人结》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1-24 21: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情人结》经典观后感10篇

  《情人结》是一部由霍建起执导,赵薇 / 陆毅 / 宋晓英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人结》观后感(一):知你在世上

《情人结》
不想写论文的下午,在宿舍看完。
看东西一直有个不太好的说起来很幼稚的定式——很习惯等待一个高潮或者精妙的桥段出现。于是在电影结束时,只是暗自吐槽究竟这部片子是好在了哪儿。
直到几小时后,随手翻了截下的画面,然后......
用知乎体来说就是,大彻大悟的是种什么体验。
罗密欧朱丽叶的两人,遭到家里反对的时候,陆毅少年意气地提出私奔。那时赵薇的反应是:“就算以后会吵架、会分手、会后悔、会死掉,我现在还是想跟你走。你到哪儿,我就到哪儿。”然后大桥上的两人紧紧牵起手。
而后,上一辈的恩怨继续纠缠,两个年轻坚持不下去了。陆毅决定出国读书。两人远远地站着,画外音说:“而我从另一方面也期待着今后会有某种转机。分离是痛苦,在一起也是痛苦,而且,更痛苦。”
分开后,她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大龄剩女,唯一的念想是偶尔的通信,也被陆毅妈妈存心地炫耀击中,匆忙跑开想要越洋电话求证,又暗暗放弃
后来他回来了。
后来在老人去世前,上一辈的恩怨被拆解掉。
后来没有了地域的牵绊,两人却迟迟不见。
片尾,在餐厅里,不再年轻的男女聊着对年轻人的羡慕。
陆毅轻轻问,为什么他回来了,却反而不会见面。
同样轻轻答道:“和你能同时活在世上,就是我的幸福。”
这句话之于年少时来说,更像是玩笑式的诅咒吧。
现在却实实在在地理解并被击中。
不是诅咒,不是气话,也不是为了文艺的矫情。
是——
知道不会再有往日的亲密欢愉,
知道不能够面面相对地诉说相思
知道无法分享分担我独自度过的日子里的磕绊或幸福
那么,只要知道你在世上,健康,平安,就足够了。
“不说就是不改变永远不说就是永远不变。”
两人一起背出,一字不差,然后相视一笑,好像那么多年其实只是一下子就过去了。
是的,所有的猜测和不安都是为难自己,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既然你说“不要怀疑”,既然一开始选择相信,那么就一直相信吧。
哪怕有一天不再能够相信,或者不再需要相信,就坦然地忘掉。
ps:
其实看电影的那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不过最近一直告诫自己少一点,再少一点无谓的仪式感,所以那天过完的时候感觉是大大吐口气的轻松,放过自己的感觉很棒。
                                                                        2015.5.7 图书馆

  《情人结》观后感(二):情人结

看完《情人结》,有一种情绪一直积郁于中,久久不能释放。是淡淡的故事,淡淡的虐。两个隐忍的人,他们立下隐忍的誓言:不说,就是不变;永远不说,就是永远不变。故事是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情绪和细节上却像极了《似水年华》。侯嘉从国外回来,试图联系屈然的时候,屈然忙于照顾病重的父亲,根本无暇顾及这么多年来一直望穿秋水的侯嘉。就像文和英一同从乌镇寄去台湾的那封信,当英收到的时候,她正在重病修养错过阅读的契机。
故事的转机应该是临近片尾的婚纱店,偶然路过的侯嘉忽然隔着玻璃窗,看见里面拿着婚纱一脸灿烂的屈然。而文去台湾找英的时候,也经历了这样的一幕。当时陪英试婚纱的芙说:一个女人穿上婚纱的时候,如果最爱的人恰巧站在身边,那么她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听到这句话的英忽然就伤感了起来,她知道她最爱的那个人不可能站在身边,可她却低估了命运,那一瞬间她最爱的人确实站在她的身边,只不过隔着一条街的距离罢了。英没有看见文,文也没有走上前去叫住英。于是,他们还是错过了。而《情人结》的编剧显然没有这么虐,几乎没有等待的煎熬,屈然便看见了隔着玻璃窗震惊又失落的侯嘉,而侯嘉也冲到了她身边,有点气恼的质问她怎么来试婚纱。屈然笑着说:是陪同事来试的。当下两个人都笑了。其实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比后来拍婚纱照的时候,屈然控制不住的落泪,以及侯嘉的一脸呆滞要好。
本来不错的片子,结果无奈的烂尾了,最后一场拍婚纱照的戏,陆毅同学演的太生硬了,VV倒是演出了那种百转千回的煎熬和释然。其实,《情人结》里面隐忍和压抑的爱,却是像极了我们。所以,我又难过了起来。每次看这类的片子,总是这样。
写于2010年8月30日

  《情人结》观后感(三):揉和着痛苦的幸福

在我的电脑E盘里一直保存着一部电影,赵薇和陆毅主演的《情人结》。虽不太看好两位演员,却也一直没有删除。原因有二:其一,因为自己是个恋旧的人;其二,其中的有些情节还是可以打动我的,比如候嘉教屈然骑自行车的时候,比如屈然给候嘉送《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时候,比如屈然和候嘉吃安眠药殉情的时候......很多很多的情节。 这可以算作是一个完满的终局,亦可说是一个无奈感伤的终局。两个孩子的爱情因为受到上一辈家庭恩怨的牵连,彼此差点错过。仿佛纠结了一辈子,甚至想到以死去的方式在一起。我不知道爱一个人是可以这样疯狂的。最后,候嘉抱着屈然说,我不让你死,不让你死。屈然说,死了就安静了,就再也不会互相伤害了。两个无辜的孩子的无辜的对话。 爱情是这样让人痛苦的事情么? 刚才跟一个男子聊到爱情。观点很相似,都不相信爱情无可奈何。 但是《情人结》里,我分明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爱情。 他们的感情之路很痛苦曲折,之前双方父母的不同意,之后两人之间存在的隔阂,后来又差点擦肩而过。这一切的一切,足以把两个人维系的感情摧垮。这样的感情已不再是幸福,而是痛苦。或者是糅合着痛苦的幸福。 也许,在最初感觉到的幸福是虚假的幸福,必须一路走来都是幸福的,才是真正的幸福。其中掺一丁点痛苦都会给彼此的身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换言之,掺杂着痛苦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抑或到了最后归于平淡了。 所以,影片最后,候嘉和屈然三十多岁了才又相遇。拍婚纱照时,两人心中也许并不是幸福的滋味,而是涌出一阵阵心酸。多么的不容易,现在终于在一起。屈然是要哭出来的,但是逼着自己回想与候嘉的美好时光,又笑出来。这是一张很特别的婚纱照,含泪的婚纱照。 屈然眼睛里的水份晶莹透亮,就要流下来,仿佛要流下她心底的所有无奈和忧伤

  《情人结》观后感(四):我们都是普通的人 没有很多冒险的福气

知道这部片子是从CCTV6的报道上,那时我还是个穿着校服远远看着暗恋的人走过就紧张的弯腰系鞋带的初中生,后来很久之后的一天我在学校门口的影像店看见了这部电影的VCD,看见陆毅那张脸就不能控制自己把钱包掏出来,好吧,我承认我是脑残粉。
我喜欢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在一个院子里玩这样的字眼,看着就觉得心里无比温暖,特别美好,开始,屈然和侯嘉满足了我对所有爱情的美好幻想,年华像细水冲走几个爱人知己,但是导演似乎觉得爱情里总要需要挫折才够美好,后来侯嘉出国,屈然去打越洋电话给他倔强的身影打动了我,有时候,固执也会是一种美丽。那时候的我还不明白等待是一种多么伟大的事情,不说就是没有改变,永远不说,就是永远没有改变,需要下多大的决心,我们的生活诱惑太多,节奏太快,仿佛犯下所有滥情的错都可以用一句,对不起,我只是太寂寞了来原谅,不再会觉得有人离去是想显出好光阴有限,然后开始贪生怕死,还试着骗自己那些可以变成雕刻在心脏上美好的花纹。
不过,幸好幸好,电影发挥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屈然终于等到了侯嘉,有情人终成眷属,能够每日挽着同样的手臂,多好。
我们都是普通的人
没有很多冒险的福气

  《情人结》观后感(五):我们的七年

昨天晚上跟我妈讲《何以》,说到男女主等了彼此七年,我妈直说不可能,都是骗无知少女的鬼把戏。我说何以琛七年来不近女色,我妈第一反应是他有病吧~哎,好吧,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爱情现实中不存在,艺术作品里却不少见,瞧,《情人结》就是这样的故事。
旧时的大院,窗前的绿意,调皮的微风,温柔的细雨,穿T恤的少年,穿长裙的少女,破旧的自行车,松软的棉被,温暖又幸福。一切都是那么突然,让人措手不及逃避,隐忍,契机,阻挠,爆发,离开,等待,归来……镜头不快,徐徐展开,是揪心,是钝痛,是快乐背后的忧伤,是眼泪过后的坚持。
不说就是不变,永远不说就是永远不变。七年漫长得仿佛一生,我愿意用一生来等你。

  《情人结》观后感(六):潮湿之感

故事的开始是发生在70年代,从影片开端便不难看出全片的颜色基调,阴暗略带潮湿之感。这也是与当时筋骨的年代同故事情节是相配合的。影片在约摸过20分钟后矛盾就呈上台面,而在影片直到快到结束时矛盾也没有太过偏激的上升为冲突。相反的则是人物内心的矛盾取代情节设置中的矛盾,这不是在淡化主题,而是把主题引入更深层次的探究中去。由于冲突并没有按照常规中的升级,影片便似乎 在家庭阻隔和爱情坚贞方面转向另一个方面:究竟什么是爱情中间那个解不开的结?恋人们要如何才能编织出圆满的一个情人结?当候嘉出国后,爱情的考验才刚刚来临。当初浓稠的感情现如今分隔两抵,时间稀释着感情,置身于不同的经度的两个人,在时差中是否同时经历爱的此刻?当初坚贞的感情在时间和空间面前则显得有为的脆弱,两人面对的不再是有形的来自家庭的束缚,而是面对沉重的生活。

  《情人结》观后感(七):情人结

       又到了一年一度情人节
    记得上次还在理论东西方的情人节关于时间、季节、基调的不同,那个时候还在学校里,现在却已经在工作岗位上了。
    不知道这样的节日是不是一定要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它的甜蜜意义重大。小的时候不怎么懂,家长的看管,学业的繁重,老师的严厉禁止,情窦还没有初开就混混沌沌长大了。
    印象深刻的还是大学,偶尔到了节日,宿舍出现大束带着香味的花朵,什么花朵什么材质是真的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花束中间有几株百合,然而在宿舍里放久了,即使养在清水里,也不能逃脱枯萎的命运。可是,也许,它那么努力的盛开过,开过就好。
    其实很久以前看过一部电影,情人结。屈然和侯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惜爱情的尖角还未吐露,就遭到了身边的人纠于宿怨的阻挠。他们抗争,坚守,逃离,私奔,甚至想用木已成舟这样绝决的方式表明心意。还记得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字幕,听不太清楚他们说了些什么,无声空白的时候更多一些,只是在影片的结尾,分离多年的爱人再次走到一起,他们去到影楼拍摄婚纱照,赵薇饰演的身着白纱的屈然温婉安然的站在侯嘉身边,面对摄影镜头,慢慢慢慢眼睛氤氲水汽,脸上挂起笑容。这是一个温暖、细腻、充满感伤的故事,所幸结局完好。是呀,无论是怎样开始,过程怎样艰辛,在“在一起”的面前,全部都变得微不足道
    我们生于可以自由恋爱的年代,可以自由寻觅、牵手我们喜欢的人,可以宁缺毋滥,也可以抱着合则聚不合则散的信条,我们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同时慢慢忘记初恋情人,我们心里想着某个人却还是将就着为了另一个人盘起头发。
    看着爸爸和妈妈,他们那个年代的爱情,我觉得简单而美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去认识更多的人,简简单单结婚嫁娶,从此得一心人,生儿育女,白首不相离。当然我们肯定是较为幸福的一家人,因为没有纠纷,没有矛盾,没有是非过往,从一而终,直到永远。
    单身朋友那么多,也许没有那么复杂,不是因为对从前的谁念念不忘,也不是好高骛远想得到更好的,更不是什么单身主义作祟,不过是因为还没有遇到那样的人,气味相投,声笑言颦牵动我心。我们在一起不是因为将就,又或者即使将就也想要在一起。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女孩子爱慕虚荣,有很多的男孩子是花心的坏蛋,可是更多的,还是希望找到自己深爱也深爱着自己的那个人,与他执手老去。不论清贫还是富贵,不论疾病还是健康,不论盛世还是乱世。你知道他和你永不分离。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情人结》观后感(八):与你一同活在这世上便是幸福——记《情人结》

看赵薇和陆毅的《情人结》,像是一整个盛夏光年的流转,丝丝入味欲罢不能。其实电影的风格很平淡:两小无猜、世仇、等待……这些剧情在缓慢发展,看着屈然倔强地让青春枯萎,让我有种从心头涌出的难过。可能早几年看的话我不会觉得这部电影好看,慢慢长大后才发现这样流水般的光阴让爱情变得美好却更加无奈。
记得电影的最后,在咖啡馆里屈然对侯嘉说:“以前,跟你在一个大院里生活是一种幸福;后来,和你上一个大学是一种幸福;现在,与你一同活在这世上便是幸福。”眼泪就悄然无息地流下来了,看赵薇的眼神已经不似电影开头那般澄澈,但还是那样坚韧,认准的爱情就算得不到,也要永远珍视,这个世上屈然和她爱的侯嘉在同一段时光中生活!他们的爱情被父辈的恩怨阻挠着,却一直存在于各自的心中,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境遇和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如此的相似时,他们选择的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享受着大学的爱恋,直至开始绝望打算死在一起,我发现屈然远比我想象中的执着。为了爱情肯多少年如一日的过,自己独自在房间里吃饭,也不打扮自己,过的单调平淡。而这样的生活又会有多少人人受得了,把年当日一样耗走。对于侯嘉,他没有屈然的坚韧,或许是因为他背负了父仇,他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我觉得导演的拍摄手法类似于白描,不多加主观的色彩,让观众自己去看去读这样一段发生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故事,感动或是无动于衷任由看的人。电影的色调虽偏暖但却比较暗,应该是上个世纪特有的颜色,中国处在开放的边缘,有大院和一群孩子。有一个长得好看的屈然和她喜欢的侯嘉,从那个时候便注定将会是彼此一生中唯一的情人。
最后的屈然是含着泪去拍的婚纱照,一对人最终还是可以永远守候,摄影师一直让新娘子笑,但只有眼泪才能描绘屈然此刻最真实的感受,或许应该是“那个叫侯嘉的,我终于可以和你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是一辈子的幸福”。

  《情人结》观后感(九):重温《情人结》

       一个独处且略有空闲的夜晚,温习了赵薇和陆毅主演的电影《情人结》,11年前情人节上映,已看过不下3遍,再看依旧击中泪点。
       陆毅和赵薇,郎才女貌,年少相恋,却因家庭积怨,天各一方,独自度过青葱岁月。他们自比罗密欧与朱丽叶,但并未走殉情之路,而是选择等待。“不说就是没有改变,永远不说就是永远没有改变”。若干年过去,赵薇父亲去世,两人不再年轻,父母终才应允。悲情的故事,唏嘘的情节,老套没有新意,可是很多画面都很美。与老谋子讲究强烈的色彩冲突,造成视觉上极致奢华与震撼不同,《情人结》蓝灰色基调,压抑隐忍,独有在两人快乐相处的一段时光里,赵薇的红色长裙或上衣,成为唯一一抹亮色。全片好多地方光影运用感觉特别好,不论多么昏暗的场景,阳光都透过窗户,独独照在赵薇沉默忧郁的脸上。我在想,导演是不是在隐喻未来光明不要放弃?
       当等待成为生活,孤独成为习惯,坚持相守,又有多少是因为爱情。为何一定要到油尽灯枯时才做选择?主动而为还是被迫无奈?为何一定要执着于心心念念?命中注定不能舍弃,还是未曾得到心有不甘?影片最后一刻,骨瘦如柴的赵薇身着白纱,积郁多年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们是幸运的,选对了,等到了,孤单多年,终究没有错付;他们也是悲哀的,原本应璀璨绽放的青春,因年少时一句承诺,变得昏暗甚至有些不堪。我希望,他们不是因不甘而执着,因无奈而选择,而是尊重自己,追随内心,才能守望到彼此,等待到相聚。

  《情人结》观后感(十):温和的残酷——从四部电影看霍建起(四)

      安顿写过《绝对隐私》,虽说没看过,但大名还是“贯耳”的。霍建起选择拍了部商业片,而且跟安顿的小说改编,看来利润对一个导演来说确实重要。霍建起电影的特点也继续展现,那就是改编自小说。
      关于这部商业片,我没太多好说的。老实不客气地说,我除了感觉到些许“温和的残酷”外,没什么其他感觉。她选择在“情人节”首映也许可以感动“情人节”档期里的人们,可并没有感动我。我们也不能责怪陆毅和赵薇演得不好,商业片本来就是偶像的天下;况且,故事的底本据说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片子中,霍建起的散文式风格依然淡淡的流露着。那么,哪儿出了问题呢?
     《北京娱乐信报》吹捧这部片子说:“电影制作精良、立意严谨,可以说是近年来国产电影中难得一见的佳作” (2005.2.4),从主创到主演都说这是一部“完美爱情手册”(2005.2.7)。片中的爱情固然伟大(因为它简直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完美结局中文版),可我总觉得男女主人公像是在“为爱情而爱情”。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一切,地老天荒,这精神固然伟大,但电影是升华的艺术,单单叙述为了爱情经历的曲折和坎坷最后终于结合,而不把这种精神升华让观众感悟的,不能算是一流作品。虽说这个道理导演和监制何平都清楚(“导演霍建起告诉人们:这部电影所表达的理想和对爱的执著,是每一个渴望幸福的人都在追求的梦想。在现实生活中,爱情也许不会像我们想像中的完美,但是对于爱的忠贞、纯洁可以照亮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爱借此升华。”《北京娱乐信报》),但要做到商业片与艺术片完美的结合,中国电影还有一段路要走。
      其实,我们不必太过要求这部片子的艺术性,商业性的本身已经让导演有过改变。因为据说他本来也是想拍成悲剧的,最后考虑到票房才以喜剧结尾。赵薇也说这部电影是“纯粹爱情主义”电影的定位。既然这样,如果你能为《情人结》的故事感动或者触动,受到教育,珍惜爱情,就足够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