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来了》的观后感10篇
《康熙来了》是一部由王伟忠 / 陈彦铭 / 詹仁雄执导,蔡康永 / 徐熙娣 / 陈汉典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康熙来了》观后感(一):启程
康熙停播一整月了,总是不愿面对的最后一期还是泪流满面的看完了,对我来说11多年的陪伴终将说再见:记得第一次齐鲁卫士看到s姐时的奔放和康永哥的儒雅;记得大学时光网吧渡日在各种网游中显得另类的康熙来了;记得毕业后辗转工作一直坚守的康熙来了;记得同学同事聚会时可以借鉴段子的康熙来了;记得......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s姐和康永哥成为我所向往的人;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一个综艺节目让我当成百科全书;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漏看一期都会有罪恶感;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闲暇聚会口头禅会学s姐;不记得什么时候......
相见不如怀念~
今天情人节,当s姐哽咽的说:只有两个人帮她穿过鞋,一个是徐妈妈,一个就是康永哥;伴着启程的音乐,祝福我能找到那个愿意帮我穿鞋的人~
“谢谢大家
十二年来陪伴我们
徐熙娣跟我即使有机会再开始任何节目
它也不可能是康熙来了
因为这个节目是在一个最独特的时刻
大家开始跨越了从电视机上面收看节目
而从各种管道收看节目
这样的时代已经发生很久了
所以下一个改变的收视习惯会是什么
我们根本无从知道
而康熙来了靠着这样的收视习惯的成全
我们才得到了这么多我们料想不到的观众
而你们用十二年的时间陪伴我们
这件事情也不会再发生了
所以这节目是大家跟我们一起拥有的
而不是熙娣跟我所创造出来的
谢谢你们陪我们度过 ”
《康熙来了》观后感(二):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康熙没了
坦白说,我并不是《康熙》的死忠粉,因为里面的台湾本土明星我大多都不认识。即使这样,我也常会在无所事事时打开它,瞄上两眼,看看小s是如何不留情面地损人,以及蔡康永是如何不露声色地救场。然而,康熙来了,在今天变成康熙没了。
一瞬间,朋友圈、微博、微信群被这个消息刷屏,我身边的康熙粉丝们更是捶胸顿足,大呼“没有康熙我怎么吃得下饭!”
这么一个伴随着80后、90后长大的综艺节目,就这样从“来了”变成“没了”。
你看着小s从少女变成有了三个孩子却依然好身材的辣妈
你看着康永哥出了一本又一本他的《说话之道》
你看着小s在康熙上泪流不止,与黄子佼“世纪大和解”
你看着康永哥把一个个《康熙来了》的台湾综艺咖带上内地的《奇葩说》
你还以为这些日子会永远永远地持续下去
你以为他们还和当年主持时一样正值好年华
然而,康永哥今年已经52岁,小s也已经37岁。
你以为你还是当年那个十几二十岁的小孩,端着泡面坐在电脑前,边吃边看他们嬉笑怒骂。
然而你也长大了,你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有无数时间可以用来看康熙,只能偶尔在周末的时候打开一两集解闷。
或许,我们再也听不到“康~熙~来~啦~”的片头曲
再也无法看到小s肆意调侃嘉宾时,康永忙不迭地解围
再也无法将能占据小半个屏幕的字幕截图做成表情包
再也不能看到小s对男嘉宾“上下其手”,惹得男嘉宾落荒而逃
以上的画面都有可能在某一天重现,不过我能确定的是
再也……再也没有康熙来了
小s曾经在节目中说过,如果有一天康永哥退休了,那她也不干了。
没想到她说的是真的,被传了好久的“康熙停播”终于到来。
小s在微博上说,“康熙没有康永哥就不完整,所以我们就共同进退啰。”
就这样,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向康熙告别,像告别一个陪伴我们太久的老朋友。
你总是不会在开心时第一个想起他,
却会在伤心时第一个记得他,
并且在无聊时一次次骚扰他,
你以为他会一直在那里陪着你,
现在他不见了,你才意识到无所适从。
其实看到这个新闻,我想起了一首歌。那是最近因为小女儿李嫣的自拍视频,又被大家近距离观摩了一把梳妆台的王菲,用懒懒的声音唱的: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这也正是我现在的感受。
也许过不了几个月,喜新厌旧的我们就会按照人类的本性,将《康熙来了》这档节目淡忘,就像当年他们忘记别的综艺节目、别的新闻事件、别的明星与电视剧一样。等到再过个许多年,突然被一首歌一段话一张照片勾起当年的回忆,又会感动莫名,泪盈于睫。
细数这些年,逐渐在你记忆中消失的故事,又何止一个?看看下面这些在回忆里尘封许久的名字,你是否能想起熟悉的剧情或明星?
韩综:情书、X-MAN、我们结婚了、家族诞生、人体探险队……
韩剧:冬季恋歌、女主播的故事、星梦奇缘、天国的阶梯、搞笑一家人……
古装剧:武林外史、小李飞刀、少年张三丰、穿越时空的爱恋、萧十一郎……
偶像剧: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天国的嫁衣、千金百分百、终极一班……
港剧:大唐双龙传、寻秦记、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陀枪师姐、刑事侦缉档案……
看吧,人是最虚伪的动物,因为我们嘴上说着念旧,大脑却早已将这些回忆丢掉。我们捧红了它,却又让它过气,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看吧,人是最念旧的动物,因为我们嘴上嫌弃他们过气,内心却仍然有一个躁动不安的小人在说:“你还记得吗,那些年陪你长大的它们?”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可是我有时候宁愿让当下的记忆留得更久一点,好好享受现在能欣赏的部分。
毕竟,有那么一些人,我们仍然愿意等到风景都看透。
最后,借用康永哥的告别宣言结束这篇文章。
[有笑淚,有陰晴,相伴一場,人來人往,只是日常。]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逺地(yuandi2015)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康熙来了》观后感(三):我不敢点"看过"
第一次看康熙的时候是高三结束的暑假,因为康熙来了很久以前就听说过,真的想看看究竟是一档怎样的节目。它是我收看的唯一的一档台湾综艺节目,虽然并不是每期都有看而且很多的时候都被康熙的主持风格有点招架不住,但还是在我一个人的无聊孤独时刻带给我很多快乐!节目上的汉典在我看来从来都不是多余的人,他在的时候常常很会自造笑点。最后一期,当康熙与汉典拥抱,汉典说真的要走了的时候,眼泪就不能自己了……谁不是从青葱到成熟稳重,即使汉典呈现出的还是搞笑与多事,但是担当不一样,他明白自己的变化与成长。我也是,我从一个惴惴不安的高三党熬成了现在的大二党,康熙陪伴我的时间没有它播放的时间长,但是意义上等长,甚至习惯了到了寒暑假无聊的时候拿出来看,习惯了打发时间,习惯了S的花痴大发,习惯了康勇哥的呛声,汉典的被调侃……
不舍与难过,是因为节目本身正如才子康勇哥说的不是S与他创造出来的,是无数喜爱它的观众一起坚持下来的。它的结束就好像是在说一个时代性的结束一样,我的一个阶段性结束了。虽然有句话说所有的开始终究是有一个结束的,只是早晚。但是所有的美好片刻终究是会永远被珍藏的,不管一年一年时间的洗礼。我相信如果S或者是康勇哥又或是汉典在未来开了新的节目,身边的人却不是彼此时,我想我会不适应~
好多话当下很难再组织下去了。
我想,经典就是经典。康熙来了永远都会是一个传奇的存在! o(^o^)o
《康熙来了》观后感(四):就是喜欢S姐的主持风格
一直都很喜欢看康熙来了,不为什么就是主持很棒,每次不管是什么样的主题,都可以主持的很好,我记得以前不太喜欢小S的,一直觉得她挺三八的,哈哈,康熙一开始我也不怎么看,,到后来不知不觉就迷上了,每期不漏的看,就是因为S姐的主持风格我喜欢,放得开又现实,反应很快,常让来宾无力反驳,有一段时间好多人都骂她说她欺负汉典太过了怎样怎样的,,那时候觉得S姐好委屈,,要是没有S姐这样谁会注意到汉典呢?说实话刚开始看不懂汉典也很讨厌,,就是S姐经常逗他损他,才慢慢觉得他很搞笑也 不讨厌,,,放眼主持界真的没有人能超过S姐,赞,,,
康永哥也越来越搞笑了,以前刚开始没有这么放得开比较ging,康熙十年了,我有看6年左右吧,,真觉得康永哥跟S姐最好的搭档,,康永哥的说话之道真的很好,感觉每次在节目说到类似说话这种话题康永的解说真的让人无法反驳,,真的赞,,,
《康熙来了》观后感(五):谢谢,再见
以前有人说,人生的所有经历不过是你好、谢谢、再见,我没有想到这么快要跟康熙说谢谢还有再见了。相对于康熙的十二年,我看的年份很少,真正开始追不过是小s生完第三胎之后,也就是大家总结出小s已经搞笑不再的这几年,2012年到2016年。在这之前我很少看台湾综艺,也是年纪小爱装逼瞧不上这些所谓低俗恶俗的东西,也不习惯闹哄哄的。但也是因为我看之前康熙已经存在了八年,所以才会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会一直存在下去,可是却在如今戛然而止。人生真的很无奈,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会离开,曾经的依赖会变成无形的枷锁困住留下的人。康永说做出离开决定的时候,观众的挽留给他造成了无形的负担,他觉得很内疚,所以我不说挽留,只说谢谢再见,我也不期待下一个康熙的出现,因为他无可替代。
我很喜欢现在的小s,不同于回顾中鬼马的少女,现在多了很多的欲说还休,大抵也是老了,蔡康永一如既往的情商高智商高滴水不漏,永远是说话的榜样。有人说我个性越来越像小s,我也不知道,不过若是能这样也未尝不可。康熙陪我度过了人生中两段漫长的孤独时光,一个人吃饭睡觉看书,每天七点准时打开YouTube看更新的康熙下饭,因为日子的艰难很多时候其实笑不出来,但有个寄托真的很棒,感谢康熙这么多年无私地给予我快乐,也许在快乐的时候忘了你,但却谢谢无所依托的时候还有你,我才是现在的我,谢谢,再见!
《康熙来了》观后感(六):关于吃的小叙事
最近下饭的节目,就是《康熙来了》的美食单元。当然,都是以前的老节目了。除了增加胃口以外,出于职业的角度,我后知后觉地感到这些美食单元的策划,真是匠心独具。
先来看看每期的标题:《你不可不吃的米饭美食!》《你不可不吃的夜市美食!》《网络美食大特搜!》......既然是美食,必然首先要针对一类美食来展开。而《康熙来了》赢在策划上的地方,就是对美食主题的界定。从不仅仅以地域或派系来划分美食,而是以日常生活的情境来划分。比如:校园周边美食,夜市美食,便当美食,网购美食,宵夜美食,热炒美食,米饭美食,下午茶美食,告别宴美食......
既然主题定了是围绕以日常的情境为主,策划上就要更进一步地让观众“入戏”。于是有了第二个路数:让艺人们描述和还原吃美食的情境。
以一期讲述台湾热潮美食的单元为例,一开场就摆放着低矮简陋的粗简的桌椅圆凳,再让几个接地气的本土艺人叉着腰劈着腿坐在那里,一片聒噪地还原出热炒店小吃摊的气氛,瞬间就让你身临其境;
还有一期以凌晨三点以后可以吃的美食为主题,针对的是从ktv或夜店刚刚野出来的年轻人群。一个艺人在推荐一家宵夜店时说到:“这家店不只是有一些清粥小菜,它还会现炒一些拿手的菜,豆干肉丝啦,雪里蕻炒肉丝啦,盐焗虾啦,然后你再跟阿姨说我哪一盘哪一盘.....而且关键是在吃完这些之后,她会献上一杯热热的台湾茶,那杯茶一喝下去,你就会觉得这一夜完整了。”
如此生动的描述,仿佛已经让人体会到凌晨时分胃部暖暖的治愈感觉(或许还在酒肉穿肠之后)。这是典型的“康熙式”美食推荐的话语方式。推荐美食一定会给你一个鲜活的情境,甚至吃泡面也能为你提供一个独居女孩在家看电视的场景:“煮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加一块cheese,然后端着手提式的小奶锅坐在地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哧溜溜地吃下去”。
提供情境以后,对美食的品味也当然是不可忽视的重点。但是《康熙》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对美食的品鉴采用的是多家之言。《康熙》做美食从来不会跑到户外,而是让嘉宾把美食带到摄影棚内来。对食物进行品鉴的也是不同的人群,首先是康永和小s,两位主持人作为普通食客的代表,他们提供品尝美食时最直观的第一感觉;而真正的老饕也不能缺少,比如台湾美食家胡天兰,几乎是《康熙》美食节目的常驻嘉宾,她每一次拿到食物都会用筷子像验尸官一样将食物挑成几部分,然后屏息凝视每一部分食材和用料,最后给出让人印象深刻的观点。
老饕们在评鉴美食时,观点都是涌现式的。他们可以拿着一道菜脑补出选材和料理的整个过程,告诉你哪个环节食材的处理没有做到位,哪个环节换成另一种配菜可以做到更好,尤其让你意识到“配料不能抢了食材本身”这个亘古不变的重点。多听几次,无论对于任何美食,你都可以初步建构一个上中下品的概念了。
《康熙》的美食单元,除了食物本身,有时让人难忘的是台湾人浓浓的人情味。《康熙》要停播的时候,专门做了一期以“告别”为主题的美食特辑,品鉴食物之余,重点是表达别离之情。因此这其中也有讲究,不能随意地在街边的一家快餐店解决,也不能过于隆重肃穆。要独特,难忘又温暖,你的这份用心与考量,就是情谊所在。
在这些美食节目中,来参加的艺人们会经常表达他们的生活态度,为了一道美食可以专程驱车前往,品尝一个地方的美食可以是一个休息日的玩乐主题。不用过分放逸,只需要这种妥帖的调剂。就可以为忙碌的生活带来一份松弛与趣味。
在这次清明假的回程途中,我在飞机上又重新看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突然琢磨这么一件事。
我们很多关于美食的节目或纪录片,承担的叙事主题太宏大了。美食必须是带着工匠精神,必须精细复杂,必须代表一个地域,一个渊源久远的派系。但是,如果我不是立志要做一名厨师,这些东西我并不认为自己非知道不可。就算是看到《三联生活周刊》上经常刊发的关于美食的文章,我还是没有兴致去看上一眼。
《舌尖上的中国》刚刚火起来的时候,画风清奇,唤起了无数人的乡愁。那是因为这种关于美食的叙事,建立在一方水土的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上,地域与派系屈居二线;但《舌尖上的中国》或许没有一期《康熙来了》的美食单元让你觉得亲切,因为后者的叙事单位更小,小到以个人为中心。
对于美食的叙事,就应该越小越好,浓缩到个人日常生活的层面,才会唤起个体最基本的欲望与动力,那才是最本质的文化认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心目中的一幅美食地图,这与他们内心深处的记忆档案紧密相连,也与他们当下的生活范畴息息相关。无论他是一个日夜被困在写字间的白领,还是每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男宅女。
培养对美食的品味,必须首先培养的是个人对生活的趣味,
有了这份对生活的趣味,吃,才能变成存在记忆档案里的见识。
集大成者,方才可被称为老饕,不是吗?
《康熙来了》观后感(七):再也不会有的康与熙
本来以为康熙的结束不会让我那么难过的知道看了最后一集才发现自己错了
康永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处处为人着想 即使很感伤也不忘自嘲缓解气氛
他也是一个很勇敢的人 无论是出柜还是退出康熙他都做到了
熙娣则是最完美的搭档 在康永认真说话时活跃气氛
从宣布结束以来就感觉到康熙越来越有人情味 很多从前没有的事都发生了
比如从场外拉人 比如访问嘉宾更深入更讲心里话
我才渐渐发现原来康熙不是看起来那样只是有趣而已
而是我也隐隐感觉到的用心
无论是幕后工作者想主题不能重复 或是康永用心的准备节目流程
还有熙娣对各种搞笑手法的拿捏 缺一样康熙可能就不会那么好看了
大概是从初中开始看康熙的 那时候在线观看网速还不行 只能下载
记得当时看明星比较多 感觉有明星就会很好笑
但是近几年明星似乎少了一些 不知道是制作经费还是什么因素
但是康熙还是能发现很多有综艺天赋的人 反而捧红了好多二线明星
最喜欢的栏目应该是鞋包服饰了吧 要是有穆熙妍在就更好了
她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 品味很棒文章也写得好 人也很温暖
男生的话我自己也很奇怪就很喜欢赵正平 玻璃心简直太可爱了
熙娣一激就会暴跳如雷 可爱死了
其实一开始是不太能接受熙娣的主持风格的 觉得太犀利太直白
但是久了反而觉得她很真实 能说出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后面也慢慢发现她的做法能让人真的发现自己的短板或者长处
其实这样才是最真诚的吧 那些虚伪客套的话不是必须说的时候说着干嘛
康永说他觉得很幸运从一开始到现在和来宾说话的方式从未变过
于是他用了一个最保险的方式结束康熙 以免今后节目变味成不想要的样子
将她留在最美的时候也有道理吧 虽然很不舍但也理解
这个陪伴了我一个青春的节目 终于觉得自己好像开始要变成大人了
《康熙来了》观后感(八):康熙来了的遗产
12年前《奇怪十点钟之康熙来了》横空出世,这档由一个叛逆美少女和一个同志读书人挑起大梁的棚内谈话节目的主创人员应该从来没想到她会变成一个在华人范围内备受青睐的综艺节目。布景简单、成本低廉、录制强度高,但这依然不妨碍她在告别时赢得历时数天的刷屏,和电脑前无数不舍的眼泪。是什么让康熙来了如此这般深入人心?
时机,很重要。正如蔡康永在康熙来了最后一集的结尾说:“这个节目是在一个最独特的时刻,大家开始跨越了从电视机上面收看节目,而从各种管道收看节目。这样的时代已经发生很久了,所以下一个改变的收视习惯会是什么,我们根本无从知道。而康熙来了靠着这样的收视习惯的成全,我们才得到了这么多意想不到的观众。”
这是感性背后的理性思考,他很清楚,网络给节目带来的红利,甚至正是因为网络,这档节目可以走出台湾,拥有更加广阔的受众群和更大的影响力。康熙来了开始于互联网刚刚兴盛的华人社群,那个时期的年轻人迫切地希望从网络上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而适龄的那群人正好成为了康熙来了最初的观众,也是最忠实的观众。而在这群人中的一部分,成长为现在的意见领袖,因此康熙来了结束被刷屏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了。
遇到时机很难,但是敏锐地感觉到并积极顺应时机,这很重要。下一个时机是什么?媒体人都需要睁大双眼,调动嗅觉,好好把握。
虽然近几年康熙来了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大多是卸妆、八卦、美食、隐私,但我相信,在节目的一开始,还是朝着正统的谈话节目的方向去的。不然,不会请来李敖、马英九、洪秀柱、周慧敏、陈文茜等或是行业翘楚,或是政要名人的嘉宾,谈的也都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经验。虽然也许在大陆观众看来,开政治名人的玩笑,尺度还是略大,但这正是一些经久不衰的访谈节目的特色。随着资源的枯竭、娱乐化的大趋势,节目的娱乐属性走向了极致,因而也出现了缺乏创新,日复一日的重复。
直到最后,节目出现瓶颈,越是身处其中的人越是感受深刻,因而这也是两位主持人最终选择主动结束节目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对节目质量有要求的专业人士,蔡康永在节目中为担心节目质量飙泪,其实多多少少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他的焦虑。
但尽管如此,她依然是两岸三地最大的通告阵地,要发片或者是上新作品的艺人们纷纷参加节目,她依然有着一批又一批拥趸。为什么?
消解权威。节目带给我们一种平等的感觉。尽管请来一些大咖,但节目中没有那种对成功人士的仰视,也没有对前辈的恭维,有的是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这一切,必然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看多了带着浓浓教育意味或是功利性质的成功学分享节目的年轻观众,一接触到这样的节目,定会感受到一股清风。这是一种满足主力收视人群的年轻人反权威心理的成功。
轻松。与在此之前常见的谈话节目或挖情感故事或揭人生创伤,搞得舞台上的主角情难自已,屏幕前的观众泪水涟涟不同,康熙来了的节目氛围一向轻松有度,哪怕是催人泪下的情节也以轻松的方式去处理。看起来聊的都是一些有的没的话题,但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意义,或是传递主持人的思考,或是提供生活资讯,又或者提供娱乐消遣。
满足窥探欲。对明星们的隐私的爆料,也是康熙来了的一个杀手锏。小s和蔡康永的“拷问”功力没有几个嘉宾能够招架得住,因此康熙往往能够挖出一些独家的、不为人知的猛料。这也是节目一度红遍华人社会的原因之一。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网络的发达,各种爆料方式无孔不入,观众们、粉丝们想要知道明星偶像的日常变得更加方便,康熙的优势也渐渐衰退。
说到最后,康熙留下来的最大财富还是给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树立了一个样板。小s和蔡康永一动一静,一俗一雅,看似不搭,实为绝配。他们自己也说,蔡康永才是坏的那一个,逼问通常是由他完成的,只是技巧高明,常常四两拨千斤;小s就像蔡康永养的一条狗,需要的时候就出去吠两声,配合得天衣无缝。
综观大陆众多主持人,应该只有汪涵和谢娜可以与之比肩,可惜的是汪涵个人光芒太强,存在感太强,而谢娜又过于活泼,容易抢戏,喧宾夺主。因此,只有这两个人才能成就康熙,尽管到了后期两个人已经显露疲态,但如果不主动停播,依然还是会有一批忠实观众。
康熙来了,是这一个十年的传奇,那下一个会是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康熙来了》观后感(九):认真的说声再见
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连续的认真的看康熙了,可能是2009年左右吧,当是只是新闻说康熙又爆料什么了或者请到喜欢的明星才去看下,到后来连续的看,到后来不可或缺,康熙始终持续的陪伴在我的大学生活和工作中~在很多人眼里它不过是个八卦的、吃男生豆腐的、经常谈谈鸡毛蒜皮的谈话节目。
对于我首先它是陪伴,每周5天,很少有一个我喜欢的节目有这样高的播出频率,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无聊的下午拉出来看几集,没什么营养,不用动什么脑子,不用太多的情绪起伏,听听小S发牢骚调戏嘉宾,听听康永拉拉主Key,一段平静又欢乐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云淡风轻又阳光明媚。
我很喜欢康和熙两个人对于节目基调的把控,很少有苦大仇深的哭诉,很少有认真听来宾说完所谓的鸡汤(笑),很少有看似深刻的道理,不过是看看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吐槽他们可笑的错误或者缺“陷,犀利又不over。虽然两人在早期和后期给人感觉都成熟稳重很多,不过总的来说小S在节目中是俗气慵懒又八卦的少女,康永总是镇定礼貌偶尔小孩子气的书生(哈),这个搭配真是太妙了,热闹又不吵闹,礼貌又不恭维,有时候小S的”低俗“问题会让我猛拍大腿:这特么就是我想问的啊!哈哈~而且小S追星的花痴样真是自然又不做作,而康永的书生气的不食人间烟火,看似温和却也能犀利的戳穿嘉宾的客套话~反正没有大道理,没什么沉重的,就是好好聊聊天,好好吐槽,真是闲暇时候的必备啊。
其次,康熙是我了解台湾的窗口,了解到了和我们平行世界的人们是怎么生活怎么娱乐怎么看待世界的。最开始康熙不如我猜那些综艺节目大制作,到后来在我心里一枝独秀,和内地比较的话,刚开始台湾娱乐业超过内地很多,现在能说得上名字的也就康熙了,而且现在内地的节目大制作太多,显得康熙这种调调的节目反而很珍贵,没什么花哨的特技和游戏,全凭主持人和嘉宾的聊天制造节目效果,而且又不是那些一位恭维或者倾听没有什么调侃的访谈节目,让人珍爱无比。还有台湾那些综艺咖们,说真的如果没有康熙我真的不会去了解他们,沈玉琳啊,小甜甜啊,瑶瑶啊,kid啊比大明星们还有效果,嬉笑怒骂,至于他们讲的是不是真的,谁在乎呢,有趣就好哈哈。从康熙来了我知道台湾的很多明星搭捷运,西门町是举办明星见面会的好地方,台湾牛肉面满大街都是人人心中都有第一名,台南人吃很甜。我就是因为康熙的关系专门去了台湾旅游,觉得好多都在康熙里见过一样,康熙来了让我了解这里,喜欢这里。
虽然康熙不是个教育人或者影响人的节目,其实还是潜移默化的让我心里有些触动的。
康永和小S的友谊,虽然每次到一个阶段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康永其实是利用小S啊,小S并没有多喜欢康永啊,不过我觉得康熙的感情一定比我看到的还要好。小S在节目里一直是个惹祸的麻烦精,但是私底下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康永看似一直平淡,其实内心也是有个小孩,节目里康永护着小S,帮她打掩护,帮她圆场,拉回节目的主调,安抚她的不安,吐槽她的”庸俗“,私下他陪伴她的每个人生时刻,我想他也想一直守护在小S旁边,看着小S幸福吧,记得小S说过,她喝醉酒的时候会乱发微博之类的,她会让康永帮她处理喝醉酒后的微博状况,这应该不是普通的信任可以做到吧,而且最后一集小S说会喝醉酒半夜让康永去陪她,康永不会介意大半夜去陪她,只是介意她忘记了他们都聊了些什么,哈哈。有时候会羡慕小S有一个这么贴心怎么亲近老公都不会吃醋的gay蜜,有时候又反过来想想,我们有时候对朋友总是索取或者希望黏在一起,反而做个像康永这样的平时淡淡的不打扰对方的生活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朋友也不错啊,尊重对方的一切选择,只需要在旁边静静的祝福,做好自己,也是朋友之间相处的很好的方式。康熙比姐妹淘冷静,比异性朋友又亲密,而这个朋友刚好又是工作伙伴,真是幸运的一塌糊涂啊~
康永的尊重不仅仅表现在对小S身上,也表现在对每个嘉宾身上,不管嘉宾过着什么光怪陆离的生活,或者有什么突破世俗眼光的经历,或者发出诡异的要死的观点,康永总是在最后结语的说希望他们开心就好,哈哈哈,虽然这个句话已经是句贬义句了,不过康永说的更早,尤其是我大学的时候,当时还是激进的愤青中二期,看什么都不顺眼,都想跳出来指正什么是”正确的“,有时候还会狭隘的嘲笑谁的生活。康熙当时还是比较辛辣的期间,话题观点有时候会很劲爆,康永都用一种尊重每一种”生物“(哈哈)的态度来看来宾和他们的观点,慢慢的,我似乎也没那么激进了,不管这算不算是文明社会的所谓冷漠的礼貌,不过对我本身来说,能接受的变多了,心中有底线,底线以上的都认真的倾听并认同别人不同的生活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这算是康熙对我最潜移默化的影响,变得不那么狭隘和激进。心态平和了,世界貌似也大了一点,愿意了解别人的思想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对我来说是个良性循环。
我不喜欢任何刻意的分别,总是鸵鸟一样的躲避分别,从来不会在离开的那一刻煽情,都是冷漠的挥挥手,头也不回的走掉。也不喜欢看哭来哭去的电视节目。
但是康熙的最后一集我决定好好的看完,可能是对这个节目的最后的信任,相信它一定不会是让我失望的分别,但其实还是哭的一塌糊涂,开始送走汉典,我整个人就不好了,最后含着泪看到最后一道光消失。
再见了我的那么多无聊的青春时光,再见了康和熙的陪伴,再见了~
《康熙来了》观后感(十):精彩集数推荐标记(12年是个轮回/持续更新中。。。)
20171004更新,待续...很难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把康熙标记为:看过 ...
12年,是个轮回,于是睿智的康永在它还算盛年时让它停在了该停的地方,免得将来老去皱纹满面老态龙钟到令人生厌,现在还有我们这一群情怀党缅怀,到得那日,怕是止不住的厌烦唾弃...想想康熙这节目,作为康永的亲儿砸,怎舍得他可能遭遇的如此境地?!
作为综艺节目来说,是我的力荐,好过至今所有的综艺类节目,即使至今,仍固执的觉得后来的小丑定位的陈汉典就是多余,康熙就应该只有康永熙娣,从来不承认所谓的铁三角,只有他们的2004-20才是我最喜欢的组合,最喜欢的节目访谈方式,没有之一。
04初合作时的小S和康永,小S还染着黄头发,是个失恋的魔女,而康永是个帅气的书生,魔女与书生完全相反的奇妙特质组合在一起居然出奇的搭,引发收视狂潮,两个主持人也自此红遍华人所在的区域,从04年开播开始看,数数我觉得特别好看的那些集数,
PS。2015年重开康熙,小S已经进化成彻底的熟女,发福的康永也已经找不到一丝可称之为帅气的东西,只能做个诙谐的大叔,当年两人的不同风格碰撞出的灿烂火花在十年后的今天只能是一种趋同的性质,但是,它还是康熙,换过4任制作人,还是当今华语圈最好看的综艺访谈!
不可思议 许纯美 040116
许纯美,完全活在自己奇怪思维里的人,本是芙蓉姐姐,凤姐之流,唯一的差别许是自诩上流社会的有钱人,果然人只要不要脸就能红;
庹宗华的秘密花园(上) 040421
庹宗华的秘密花园(下) 040422
这两集的主角应该是庹宗华,庹宗康是作为嘉宾来的,但莫名庹宗康的故事吸引了所有人的兴趣,以至于后来不但为国光帮单开了很多集,还专门另组了个开播至今的王牌节目国光帮帮忙,那时候的孩子在物质上远不如现在的孩子,管制也更多,但他们的故事,生活却是那么多姿多彩,令人向往。
传说中的国光帮 孙鹏 杨洁玫 屈中恒 杨丽菁(上) 040623
传说中的国光帮 孙鹏 杨洁玫 屈中恒 杨丽菁(下) 040624
庹宗康上次关于国光帮的故事听众听了不过瘾,于是叫来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们,再讲讲那些当年的故事。
野蛮千金大小姐 大S(上) 040726
野蛮千金大小姐 大S(下) 040727
关于姐妹,关于美容,关于生活,喜欢听大小S姐妹的故事,那时候的男主还是蓝正龙。虽然现在大S在网上的名声不怎样,但敢做敢为、有话直说的性格我仍是欣赏的。
包氏三兄弟(上) 040728
包氏三兄弟(下) 040729
包氏三兄弟对我来说也是大人了,但是包伟铭表演的节目很精彩,真功夫呀真功夫,而且还是在这般的年纪。
接近仙女的玉女 周慧敏 041007
其实谈话内容真没什么,纯粹围观美女,不老美人呀,气质。。。
国光帮传奇(上) 041025
国光帮传奇(下) 041026
各大传奇中的主角悉数登场,唯张世这位传奇中的传奇始终未出现,好几年后好不容易上了康熙,却未谈及当年的风云往事,整个人也沉寂不少,可惜了,当然,这已是后话。
华丽派玉女掌门 伊能静 041122
回顾回顾,这时的美人教主仍是庾夫人,相夫,教子,出书,当作家,可以说本是幸福美满的。。。
省钱姐妹淘的下午茶 吴佩慈 041202
每次有大小S的姐妹来,总会有不少的好故事听。
谁能想到当年以为的一辈子的好姐妹10几年后的感情隔离终不复当初呢
仙女驾到 徐熙媛 (上) 041220
姐姐妹妹站起来 徐熙媛(下) 041221
印象中,大小S姐妹团人到的最齐的一次。她们姐妹让我知道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那时狂迷大S,视为美人的标准,那时的她应该还没开始奇奇怪怪的科技美容,属于自然清新型的美人,看过大小S的娱乐百分百,觉得大S的主持明显强过小S,但一部《流星花园》后她主攻了戏剧,但看她演戏不知为何总是出戏,还是喜欢她的主持多些,那时。。。那时。。。
=>04康熙http://so.iqiyi.com/so/q_%E5%BA%B7%E7%86%99%E6%9D%A5%E4%BA%86%202004?source=input&sr=746530407672:10分 那时候邀请或者访谈的都是正经的来宾,没有奇奇怪怪、插科打诨的综艺咖,安安静静听康永和小S以不同的思路采访来宾而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所以开头那两年的康熙真的太好,所以一直忘不了。。。
---------------------------------------
落入银河的王子 费翔 050103
康熙史上标志性的一集,倒不是说有多好看,只是在节目中我们的魔女突发奇想剪了费翔的一根胸毛做慈善拍卖,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包氏三兄弟VS大小炳(上) 050105
包氏三兄弟VS大小炳(下) 050106
以前的老牌艺人们大多真才实学,反观现在的艺人,大炳可惜了。。。
情史值千金 喻可欣 050110
刘大天王的正牌女友,又是一个诺言轻许,物是人非的故事,男人往往比想象中的更绝情,而被男人绝情伤透的女人的选择有时候也很天真愚蠢,爱字伤人,人生若只如初见啊。。。
康熙大拜年之国光帮陪你过年(上) 050208
有国光帮的时候都是收视的保证。。。
一根肠子通到底 050225
岳翎,小时候很喜欢她的青青,还有鬼丈夫,觉得她和谢祖武真是般配,但般配的人不一定会在一起,谢祖武05年已是娇妻娇儿在旁,伊人却仍独自一人,好可惜。。。
黑人的彩色世界 050309
黑人真的好疯狂,记得康永哥被强吻了?!
可怜有人爱 徐若瑄 050404
女神,又一个不老的美女。。。
爱美妙招独家传授 050411
讲美容的一集,看过后其实不太记得了,-_-!
从香港可爱到台湾 050418
twins,回顾什么的其实很友爱,那时候的他们貌似已经一个艳照门,一个隐婚了,你可以看看什么叫"大话精"。
飘着气质的歌声 050419
只是想说黄耀明的歌不适合流行乐,但是真的很好听,天籁~
麦栏按奈打我妈妈(上) 050504
麦栏按奈打我妈妈(下) 050505
嗯,个人只要是有小S的姐妹团来的节目,都觉得很好看。
模范儿子爆笑妈妈 050506
施易男的明星妈妈,那张脸实在让我印象深刻,好像带了个面具,好假。。。好假。。。好假。。。
被遗忘的玉女 黄嘉千 050517
黄嘉千,那长相那气质,绝对都玉女无关,很有钱倒是真的(貌似父亲是玩具大王,说从门口到家里的别墅要开车,丈夫夏洛克后来带着女儿夏天参加爸爸去哪里第三期,小公主博得满满满满的好感),有时候的小情绪我感同身受,此女子还是蛮可爱的。
坚持男人味 050530
蓝正龙,此时仍有女友叫“大S”。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小男孩 050603
林志颖,不老的帅哥,我怀念他因为他和林心如的一段情,这个时候两人都是单身,一切还皆有可能,什么青梅竹马的感情总是让我很动容,而且又是如此般配的一对。
奶油小生的耍帅世界 050615
谢祖武终于来了,对岳翎,只能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惘然。
日本女星的私密日记 050825
这里的相马茜让我惊艳了。
国光帮有话说特别 051017
又见国光帮的人,凡有他们的都推荐下。
明道 陈乔恩的戏里戏外(上) 051024
明道 陈乔恩的戏里戏外(下) 051025
这个为了教主推荐下。
落入凡间的美猴王 张卫健 051215
又一个当年青梅竹马却因外界压力无力相守的故事,女主角叫宣萱。
明星陪你过耶诞 051223
黑人很疯狂,黑人很搞笑(PS.05康熙8.5分http://www.soku.com/search_video/q_%E5%BA%B7%E7%86%99%E6%9D%A5%E4%BA%86+2005?spm=a2h0k.8191407.0.0 )
--------------------------------
浪子回头 金不换 060328
国光帮帮忙里的灵魂人物之一孙鹏,有点像古龙笔下男主的气质,帅气,浪,却有不是花心的那种,有一种奇怪的魅力,自成一派的理论讲话也很有意思,不奇怪那么多年兜了一圈仍是迷得狄莺重新在一起了
小旋风遇上甜姐儿 060406
康永当家系列,没有小S的康熙果然质量差了一大截
17年的林心如因为周杰的旧事而被质疑大话精、捐款门又被质疑蹭红毯而饱受非议,林志颖也曾一样深陷说谎的质疑中,从这一方面讲,这两人倒也是心灵相通殊途同归的一对了。但远在十年之前,大家都是觉得周杰行为怪异,而心如确实给人一种心直口快甜姐儿的感觉。06年的这一集中,两人在一起仍会给旁人一种初恋男女生那种带点点羞涩又甜蜜的感觉,林志颖上康熙恰逢心如康熙代班主持,小志出专辑心如送花篮,两人生日偶尔还会互送礼物,心如说小志的手表好看林志颖当场就帮心如带上,两人互看的眼神都带着甜蜜的笑意,作为路人感觉分分钟就会复合,但是!此时的他们身边分别有唐季礼和陈若仪,唉...
总觉得心如一直还是蛮喜欢小志的,据说当年心如为事业到大陆拍还珠,小志电话分手,心如在剧组哭的稀里哗啦,当被康永问及当时的分手不自觉的仍有一种嗔怪,但小志其实却不是他外表所表现的温柔眷恋,喜欢赛车的他其实是实实在在的大男子主义,所喜欢的也并不会是心如这种外柔内刚的大女人,而是内心也必须温柔愿意为家放弃事业成为他背后的女人的女子,比如他的妻子陈若仪...
多年风风雨雨后,两人各自安好,新闻中好像也已再无联系,相配的人不见得就会在一起,只徒留曾经美好或者遗憾的回忆...
艺能界的美丽与哀愁 060417
1.37岁的伊能静仍美丽的像少女,你可以猜到她有多努力
2.这一年的她,说自己很幸福...
发现康熙见证了太多太多秀恩爱死得快的故事...
华岗无厘头同学会(上) 060501
华岗无厘头同学会(下) 060502
小S第一次生产回归,阿雅即将赴美游学,华岗艺校的同学们林志颖、张兆志、阿雅、大炳、小刀聚在一起畅聊当年的任性又青涩的过往,会讲述已经是明星的林志颖仍会开着跑车上山看他的学妹女朋友、大S的初恋、小刀有多喜欢小S等等等等,那些遥远而美好的少年时光...
偶像也要真感情 060504
距蓝正龙上节目聊与大S有多甜蜜的一年后,大S的男朋友换成了一直以姐弟相称的仔仔周渝民,这次换仔仔讲述与大S的甜蜜感情路,也谈到大家都是奔着结婚的目标而进行的恋爱,只是,也不过是目标而已,对事业上升期的仔仔来讲,还不到想被“姐”绑住的时候,而那时候大S对结婚的向往明显是强烈的,所以,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ps. 这个故事呢,就是告诉我们旁观者,千万不要相信男女之间有什么纯友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或者就是时候未到二者必占其一
天机可以泄露 060509
这集倒是没什么明星,只是小S说自己从来不算命,蔡康永说了句很经典的老话,穷算命富拜佛,里面也谈到了很多算命的套路,最重要的是关于小S生男的这个信誓旦旦的算命结果...
穷算命富拜佛,大家多多拜佛哈~
完美女人的性感与感性上 060517
完美女人的性感与感性下 060518
林志玲,谈到言承旭称之为“言先生”,刻意拉开距离,否认曾经拍拖,即使大家都知道他们谈过...(PS.06康熙8分http://www.soku.com/search_video/q_%E5%BA%B7%E7%86%99%E6%9D%A5%E4%BA%86+2005?spm=a2h0k.8191407.0.0 )
--------------------------------
天后与她的神秘好友来了(上)150112
天后与她的神秘好友来了(下)150113
荧幕上每一刻的真性情的流露总是显得难能可贵,十年,小S原谅了黄子佼只因不再爱但仍是喜欢或者是因为曾经真心爱过,说不清,因为说到当年的热爱仍是一脸的向往,对不起也说得潸然泪下,而黄子佼,直到今天,我仍是觉得他是个相当有才华敬业的渣男,至于本是来宣传的也做过黄子佼绯闻女孩的天后Selina,真的不重要。。。
90年代我们一起追的偶像 150223
周慧敏又来了,往坏了说,仍是觉得她做作假假的,实在说不上真性情的人,往好了说,近50的年纪保养真是超赞,为人也很谦虚,气质跟二十几岁的女生一样感觉很清新,气质这玩意,真的不是多打几只玻尿酸就有的。。。
康熙最强明星舞团合作赛(上) 150225
康熙最强明星舞团合作赛(下) 150226
舞蹈只只都很精彩,非常值得观看的两期!
待续。。。
回顾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补上了部分古今对照,真的相映成趣,尤其我喜爱的那些人们,十几年后回顾,依然发现他们很赞~
2017年的今天,康熙来了已停播半年之久,在它不在的日子里,只有一件事,想他,无论跑男还是其他什么热播综艺,均无法取代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能情怀使然,即使康永、小S都回不到当初使我爱上的帅气书生和跳脱魔女的最初,还是爱他们在康熙这个舞台的魅力,离开后的他们,即使一起上了姐姐爱吃什么的综艺,感觉始终不对,让人觉得他们不该在那里,应该在这里,只有这里才是对的地方,才是他们的归宿,他们的家啊...然后把那些过往的精彩再翻出来,翻来覆去的看,好在,有12年3000多集(天)那么长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