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破浪》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破浪》经典影评10篇

2017-12-07 21: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破浪》经典影评10篇

  《破浪》是一部由拉斯·冯·提尔执导,艾米丽·沃森 /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 凯特琳·卡特利吉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破浪》影评(一):从另一个角度看 female Jesus

  不得不说是一部好电影,和大家一样,我也不愿意再看第二遍。

  不过看了一些影评都觉得在一点上大家对电影的理解也许稍有偏误,或者也可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Bess在教堂的自言自语

  电影是我们European literature的老师推荐的,他和我们说的时候,是说导演拉斯假设了如果Jesus是一个female会怎样。也就是说Bess和Jesus一样是God的孩子

  所以我一开始就是从这个视角去看的。这样看来,Bess的表现都很正常,她是God的孩子,她good at believe。她信仰的是上帝而不是教会。她所有的行为不能称之为“理智”但是都是她自己选择的。所以Dr. Richardson一直觉得Bess是个Good的人不是么。

  当然,她不是像Jesus一样来昭示上帝的存在,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不过最后她也是像Jesus一样在被众人唾弃中死去,身上还满是刀疤。通过自己的suffer来拯救别人。这些都有隐喻Jesus的味道。

  只是唉,我还是不懂这个电影,太诡异了。。。这影片里的上帝到底是个怎样的上帝呀。。。

  《破浪》影评(二):死者的死因是善良

  ess是一位有轻度智力障碍的女孩。石油工人Jan是她的丈夫。 Bess善良又脆弱,她在精神病院呆过,笃信基督教,当生活中出现她无法处理的困境时,她总是向天父祈祷。有趣的是,可能由于自幼患有精神疾病,她一直被家庭和教会告知要“be good",这一教诲潜移默化地深入了她的潜意识,以至于她会在祈祷时不自觉地分身扮演自己和天父两个角色,幻想天父在与自己对话,警告自己要be good,并认为天父会根据她的表现进行奖惩。 迫于生计,工人阶级的新婚假期总不长久。Jan很快就远行采石油去了,Jan是脆弱敏感的Bess世界里的擎天柱,她将他的爱情视为天父的礼物。Jan走后,Bess进入了精神崩溃的状态,她发疯般地对丈夫日思夜想,大哭、每天对着日历念叨着距Jan回家还有多久,无数次双手合十恳请天父送Jan归来。 Jan果然回来了——他在作业时被器械击中头部,全身瘫痪了。Bess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负罪感,她认为Jan的负伤是自己因对天父要求过多、不乖而受到的惩罚。 (在我看来,Jan并不能配得上Bess如此浓度的爱。新婚之夜,Jan怀抱着处女Bess问:"Howcould you take it? How could you keep away from the boys?" 新娘Bess甜蜜地回答:"I waited for you." 话音未落,Jan已经像听到男女间调情的套话般笑了起来,Bess一愣,正色道:"No, don't laugh." Jan工作时,Bess蹲在苏格兰的红色电话亭里等Jan来电睡着了,等了一天接起电话来,先是犹犹豫豫说家人不让自己总说爱Jan,因为她实在爱他太多了,最后还是忍不住说出I love you so much,低头哭起来。) Sex对于新婚夫妇是一个重要问题,Jan瘫痪以后,对于此事颇为懊恼和介怀,他自己失望,也害怕Bess失望。Bess穿上Jan蜜月时送给自己的裙子去照料他,Jan却说:“你以后来,穿宽松些的衣服吧,这样我就看不到你身体的曲线了”。他先是提出Bess可以在不被别人发现的前提下找一个情人,被拒绝后又告诉Bess,只有她去和别人做爱,并回来讲述给他听,他才会不想死,他会觉得是自己在与Bess亲热,这是拯救他的唯一办法。Jan并非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要求是有问题的,他在言谈间也表露出了稍许动摇:“是不是濒死时,人就会变得邪恶?”。 Bess陷入了惶惑,她相信Jan的话,但她深入骨髓的道德观念不允许自己这样做,最后她只好安排脑海里的天父要求她将这视为爱的考验。从公交车上的边缘性行为开始,她发现每当她与男人发生关系,Jan的病情就真的会好转,她更确定这是天父对她经受考验的奖励。她成为了一位妓女,被教堂、家庭和社区拒之门外,但只要听到Jan病情恶化,她就自责是因为自己没有和别的男人发生关系,然后再跑去自我牺牲。最后,她孤身上了一条满是海员的大船,后伤痕累累地被送到医院,死去了。 奇特的是,Bess下葬时,Jan已经奇迹般地可以下地行走。教会给Bess定性为“要进地狱的人”,Jan偷出了Bess的遗体,为她举行了海葬。天上传来钟声,死于being good的Bess沉入了大海。 豆瓣评论中有人说,此片改名为“白痴”,似乎更为合宜。我不这样认为。Bess显然不能归入我们日常所见的被男人所迷惑而不自爱的傻女孩,她只是按照自认为的因果律来行事,由于有智力障碍又笃信基督教,她天真地将“与别人发生关系”和“Jan好转”视为因果,甚至说出“他没心跳时,不用电击的,我可以救他”这样的话。这种因不懂科学或者科学无法给出答案而错连因果的现象很常见,比如人类的部分祖先认为女人的经血与霉运有关,或者以为自然灾害是对皇帝失德的惩罚,并按照这样的因果律行为。我们不能自负地将前述行为评价为愚蠢——我们不也是按照自己相信的因果律在行事么,凭何自以为高明?Bess行为的实质,不过是去做一件艰难但有效的事情,意在得出拯救Jan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个社区里的女人,她要慎言慎行,而作为Jan的拯救者,她必须成为妓女,两种be good的要求起了冲突,矛盾的Bess出于对Jan的爱选择了后一种。 Bess的世界按照简单的规则运行——天父是她精神世界中的神,Jan是她世俗生活中的神,她的行为符合他们的要求,就会得到奖励,违背他们的指示,就会受到惩罚。这里的天父也是她虚构的,质料是自幼受到的来自家人和教职人员的讯戒——“be good"、“be a decent human being”。Bess知道自己有些stupid,但实际上,她已经做得相当不错,在存在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她自创了一套模式使世界得到解释,并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Bess做出的,是自己认知范围内最合理的选择,我看不到指责她愚蠢的理由。 在女权问题日益被公众讨论的中国 ,有些女性观影后,或许会急于站起来将Bess对性道德的违反及种种“愚蠢”的行为归因于她的智力缺陷,从而使自己与此类“习惯于为男性自我牺牲的女性”形象保持距离。 更何况此部电影导演 Lars von Trier 惯于表达对女性的怜悯和关注,曾拍出大名鼎鼎的《女性瘾者》。批判Bess因其女性身份受到家庭和教会的逼压,并由于没有思辨能力而对那套行为准则照单全收,导致心灵痛苦和无谓牺牲,也不是没道理。但我认为,Bess太过纯洁善良,她超越了一个牺牲自我的“女性”形象,她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们这些微渺痴愚的凡人皆在奋力自救,而Bess执着于拯救他人,她在牺牲,在爱,她超脱了人性根深蒂固自私。导演在Bess身上投射了神性的光辉,并在电影结尾处为她响起了天堂的钟声。 另外,我很喜欢电影里的医生 Dr.Richardson,他是一位高尚的凡人。

  《破浪》影评(三):如果可以 我想给你一个拥抱

  贝丝对于爱情的的向往像每一个怀春的少女一般,可是现实中却没有一个人认为这种向往合理,不,除了他的杨,杨尊重她,爱她,杨对于她的爱基于一个基本的人格而不是像小镇上其他人一样甚至贝丝的母亲一样带着控制带着鄙夷最可怕的带着自以为是同情.

  我带着剧透看这电影,前两章的甜蜜像定时炸弹一般困扰着我,犹如一颗你已经知道的莲心外的糖衣,糖衣越甜,越害怕即将承受的苦涩,可是贝丝太美了,她引诱着我看下去.

  她困扰着甚至觉得是否是自己的祈祷为自己的爱人带来了这场灾难,她希望自己的爱人活过来,奢求他醒过来,不惜一切的去做到.值得么?神没有给她答案.

  我想,贝丝不需要吧,就像教堂不需要钟声,我们依旧可以敲击船帮.

  《破浪》影评(四):通过爱人,她学会了信仰

  爱这个主题本来就很值得探讨,为什么会有人说无聊。还有人说贝丝不值得,一个疯子。但她是把爱当作信仰,像她说的,她擅长于相信。哪怕最后她为她的信仰伤痕累累,她也不放弃信仰,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句,那也许是我想错了,也许是她信的方式错了。她完全不在意自己,她用她的生命去试错。我们这种人,小心翼翼,怀疑一切,什么都不懂。是我们都把自己的生命看的太重要了。

  倒没觉得小镇的人多么的恶毒,他们只是不能理解。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没有人有资格去评判别人,上帝才可以,没有人是上帝。

  但善良如贝丝,这些都不会伤害到她。真正的暴风雨都来发生在一个人的内心。她经历的是一段,由信,到以全部身心去信的令人绝望的距离。她最后完成了她的信仰,上帝也为之动容了。你说她经历的这一段距离,荒谬也好,悲壮也好,艰难也好,无法一概而论。但不能否认,爱是非常伟大的,她通过爱人,完成了自己的信仰。

  另外,信仰之路,你一旦踏上,就该知道,它不会是一条康庄大道。信仰不是救赎,信仰是重负。

  《破浪》影评(五):破浪

  破浪讲述了一个有些神经质的女孩贝丝的爱情故事,她不顾一切的为爱情付出,却因为种种原因得到了一个凄惨的结局

  故事中的她天真,善良并且非常美丽,贝丝疯狂的爱着她的老公杨,最初她的家人非常反对他们的婚姻,但是她以不懈的努力最终说服了他们。

  在婚礼上贝丝和杨都很开心,她那双美丽动人的大眼睛中闪烁着无比幸福的光芒,当然婚后的生活他们也同样的十分快乐,几乎每天都是形影不离的,相拥在一起,感受彼此的体温。其中最为诙谐而又温馨的一幕是,杨抱着贝丝入睡,鼾声很响,而贝丝却在杨的怀中偷笑,一脸幸福的样子,最后贝丝捂住耳朵入睡了。

  可是,这不是一个美好的童话,杨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工作,他们俩就这样被迫分离了。可怜的贝丝显得有些崩溃,撕心裂肺的大喊他的名字,在飞机将要起飞的那刻,哭着跑上去拉开了飞机的门抱住了他,另人感觉到她的世界一旦没有了他就会坍塌,并且她是多么的需要他,可是最终飞机还是飞走了。

  自此之后,贝丝的脸上就没有了笑容,也不再开心,杨答应他会打电话给她,但因为工作的缘故,拖延了很长时间。贝丝早早的来到了公共电话亭,在杨打电话给她的时候,她早已熟睡,然后一个男子骑车经过了电话亭,听到了电话铃声,他上前接起了电话,杨说要找贝丝,然后在男子摇醒贝丝的时候,贝丝半睁着迷茫的眼睛,好像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这一幕看得人很心疼。

  贝丝非常的想念他,她忍受不了独自一个人的感觉,不停得像上帝祈祷杨第二天就能回家,上帝问她你真的想要这样吗,她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的

  第二天的时候,杨真的回来了,可是却带着一副瘫痪的身子,贝丝很后悔向上帝许了那个愿望,她整天守护在他的病床旁,希望杨可以康复。可是天不随人愿,医生告知杨将终生瘫痪,她心里想的却是只要他能活着就可以。可是杨不这样想,他认为他给不了她幸福,她应该再去寻找属于她的男人。但是贝丝想要的只是和他在一起,她觉得这样就足够了,杨不希望她活的一点没情趣,同时他希望她能找到更好的归宿,于是骗了她,说如果贝丝去和别的男的发生性关系并告诉自己,他就会感受到爱的感觉并且活下来,杨不知道贝丝为了他,什么都愿意做,她以为几次都是她亲手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杨更不知道,正是自己认为对贝丝好的行为,将贝丝逼向死亡。

  没有人知道,天真的贝丝只认为她自己在挽救她爱人的生命。但最终杨的救治还是没有太大的效果,绝望的贝丝第二次上了一艘船,第一次上船时,在船上的人看来贝丝只是个廉价的妓女,船长命令水手在自己面前和她发生性关系,刚开始她点头答应了,但可能是因为她想到了他,她逃出来那艘船,并打了水手,还用桌上的枪指着他们俩,船长和水手显得非常暴怒。(在所有镇子的人们眼中,贝丝是个廉价的妓女,况且因为她顶着凌乱的头发和被划得稀烂的衣服进了教堂并在教会发了言,当时的女人是无权在教会上发言的,而且鉴于他们对她的淫乱的行为的看法,神父宣布,禁止她进入这个教会,而且她母亲也拒绝为她开门,贝丝显得有些慌乱无措,她失去了最后一个避风港。)但是贝丝最后还是为了杨回了那艘船,这次回船后,她是被担架抬出那艘船的。医院中,她强烈的要求先看一眼杨,却在看到了他最后一面发现他并没有好转之后带着遗憾走了。

  不知是不是贝丝的祈祷和真心感动了上帝,杨活了过来,因为他爱她,不愿她受到诅咒,他和他的朋友将她的尸体偷了出来,投向了大海,第二天清晨时听到了的钟声。

  我看过Las Von Trier的两部电影,第一部是「狗镇」,第二部就是「破浪」,这两部片子讲述的内容完全不同,但却都述说着单纯善良的女子,因为种种原因,被现实伤透了心,接着一点一点的绝望。Las Von Trier是不是想说'世界太黑暗,单纯的人很难在这个世界存活'呢,还是说'越是单纯的人,往往得到的伤害就更多'呢。

  我不是很喜欢狗镇和破浪带给我那种压抑和主角最后那种绝望的感觉,但是我很喜欢这两部作品。虽然这么说有些矛盾吧,但是我认为Las Von Trier把小说中人物的情感都很好的表达了出来。

  《破浪》影评(六):良心三部曲影评

  巾城/文

  冯•提尔的这三部影片从一种类似的角度试图揭示人性中某种被隐藏的虚伪和身处以及放抗这种虚伪的两种人不同的脆弱。正因为它不仅仅揭示了某些东西是“畸形”的,同时也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反抗这种“畸形”的东西(不管用什么方式)的人“畸形”,因此这三部片子都带有深深的矛盾、不可调和性和(尤其是《破浪》和《黑暗中的舞者》)几乎被误认为是伤感的无奈。

  《破》。从人性剖析的角度,本片似乎略显张力不足,情节进行也稍微有点想当然。片子表现了忠诚和爱的一种极端形式,从侧面抨击了社会上存在的道德虚伪。但这种爱本身,它却是病态的。它似乎想当然应该被同情,但同情它等于承认了其合理性。而事实上,它却是荒诞的——始于一个荒诞的主意,实施并完结于暴力。这事实上只是一个非常煽情的讲荒诞与暴力的故事,看完它令我揪心,却无言以对,更无泪以对。

  《白痴》。这是三部中比较特别的一部。作为Dogma 95的承认作品(及代表作),它更“纪实”,更客观和冷酷。但其主题依然是荒谬的,甚至是“荒废”的。一小撮人打着反对中产阶级的名义装疯卖傻,最终形同出卖自己的理智。影片似乎提出了装疯与真疯的界限。从目的论的角度,似乎他们不是真正的疯子,但考虑到其行为本身是无意义也无结果的,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似乎应被归类为群体性痴迷。至少,他们不仅仅是在装疯卖傻时是无理性的,这些刻意的间歇性行为背后的动机同样也是无理性和肤浅的(但有意思的是,所有这一切惟一还能引起点共鸣的地方或许就要算他们行为的动机来源了,因为中产阶级确实是——如他们所说——虚伪而做作的。虽然影片没有对此做直接的对比性描述。)。从这个角度,似乎他们是真的疯子,而其行为只是其思维疯癫的行为反映。

  《黑》。也许是三部曲里最著名的片子。这部抒情电影讲述了一个动人至极的关于母爱的故事。而在这份爱的背后,所要隐射的社会问题更加触目惊心。也许只有用这种极端反衬的方式,我们才能感受到导演所要展现的主题的力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三部曲中的所有影片。

  《破浪》影评(七):相信的尽头是堕落?

  王菲有首歌叫《堕落》,王家卫有部电影叫《堕落天使》。在艺术表达的氛围里,“堕落”两个字及其含义都不再具有批评的态度,松垮、放纵的魅力无限扩大,充斥着一种边缘化独有的文艺诱惑气息。而在生活中,边缘化固然很酷,但真想被边缘的人一定很少。甚至愿意站在欣赏的角度去旁观的人都不多。大众根本不欣赏这些东西,更别提让自己身临其境。抛开文艺直面生活,规则很重要,上进很重要,在规则内有计划的上进是一条绝对不会错的轨道,因此保护这种正道也显得尤为重要。

  但当个人做出挑战规则的事情,来自世俗的压力跟宗教相比较,分量还是太轻。所谓世俗不过是舆论,出格的行为挑战的顶多是街坊邻里的道德底线,而道德这种事情说白了,只要没沦落到自个儿家里来,顶多是热门话题议论一下,至于其他,都好说。但宗教不行,教义是宗旨,异端必需审判没得商量,烧死布鲁诺的教众们抱有的都是对主最虔诚的心,以及对众人莫大的善。

  《破浪》中女主角面对的就是来自宗教的唾弃,这种鄙夷强烈到妈妈可以把女儿拒之门外任人欺辱。在家庭成员以及教会成员的眼里,女主人公在丈夫瘫痪时在外面乱找陌生男人做爱是低贱的行为。不用解释,原因根本不重要。这行为本身就是堕落,而且是更高级的自甘堕落,死了也要下地狱。就像片中出现的两次葬礼,两次都宣布被埋葬的人得下地狱。只不过第一次没有人反驳,肃穆的场合里,宗教的力量显得权威而霸道。但第二次,不但有人跳出来抗议“你们凭什么判定她下地狱”,而且跳出来的还是个女人。宗教协定女人不能参加葬礼,所以这个行为不仅仅是在质疑权威,还破坏了规则。这两个葬礼一个在片头,一个在片尾,遥相呼应。从对教义无条件的服从,到心存不满的过渡。没有颠覆,只是质疑。

  女主角贝丝也不想下地狱,但没办法她就是相信。她怎么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分,我的天分就是相信,近乎三个小时的电影没有埋没贝丝的这个天分。她相信自己的神,相信丈夫的话,也相信那个要了她的命的救赎方式——只要和陌生人做爱,丈夫就会好起来。说是神的指引,不如说是丈夫的暗示。诧异过后抵抗过后,还是信了。顶住对那些男人的恶心,顶住外人的辱骂和教会的警告也要去做这件事,因为她相信。这种偏执到不为任何道德伦常所左右的信念很动人。这样的人身上往往都带着对世间人之常情的冷漠和一种专注的狂热。庸常的人四处分散热情,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温暖安全,格外绵长也格外平淡。实际上隔着一种警惕的冷:无论对人对事,都怕痴心错付。偏执的人不管这一套,一股脑的把热情抛往一个方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格外精彩也格外壮烈。

  贝丝不是挑战者,没有要跟谁对抗的硬气劲儿。她只是爱自己的丈夫,为了他坚持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专注到没有余光去看身边,对周遭的反应无动于衷。也许正是这种无论如何不听劝告的无动于衷让人横下心来鄙夷她的“堕落”。帮助她的人并不理解她,只是想尽力把她拉回正道,终止“堕落”。于是背道而驰。能帮她的,只剩下神。

  贝丝和“神”对话,在每一个她内心挣扎需要指引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一人分饰两角的自问自答。屏幕前的我们禁不住质疑,她的神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真的指引了她,抑或只是她的精神分裂?结局贝丝的最后一次放纵换来丈夫的活,是导演的基本态度。不管要传递的是不是这样的讯息,在外在表现上和贝丝所相信的吻合了:相信是存在的,指引是存在的,神是存在的,牺牲我的肉体能换来丈夫的健康——是存在的。这是一个有点极端的关于“相信”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她所相信的,实现了。

  官方海报也有隐喻般的暗示。海报蓝色打底,没有天地,穿着白色婚纱的女人站在漂浮的石头上,这个女人,可以是新娘(和贝丝在剧中的身份吻合),也可以是女神。洁白的衣服,头纱,包括新娘或者女神这个身份,都象征着一种未被破坏。她周围同样漂浮着大小不一的石头,石头在剧中出现有两个用途,一是贝丝推脚踏车走过的石子路,艰难万分,这是一种劝阻,是宗教权柄们手里的执法杖,即便死掉都逃不过的判决,是精神上的破坏;另一个是小孩子欺辱她时扔向她的石子,这是肉体上的破坏。远处石头上站着身着正装面目模糊的男人,看向婚纱女郎。贝丝既是深爱丈夫的新娘,又是拨开石头拯救丈夫的女神。代价是被破坏。

  所以贝丝的神正是她自己,这不能用精神分裂来诠释。当然,用带着条理性的理智去分析神经病气质浓郁的本片本身就是病的不轻。太想用理智去解释每一种行为,分析每一种思想,就会陷入越解读越尴尬的境地。要相信有理智无能为力的时候,也有神经病气质不需要解读的时候。那么还是就此打住吧。

  《破浪》影评(八):不是我的菜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一种艺术题材有关真善美,那么是不是就要说它好,要么就表示自己不是一个纯真的人呢?我无法对一个事物、一种行动、一个人、一种信仰做出单一的判断,但是我坚信,一切真善美的结果还是真善美,如若不然,不是初衷不对,就是执行有差。就我个性而言,我不喜欢太过歇斯底里的东西,也不喜欢形式大于内容的表达,我知道导演在表达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这么表达,但是我最喜欢的仍然是六个音乐章节的桥段,它有效的缓解了观影人的不适感。贝斯有自己的信仰,爱,小镇的人也有自己的信仰—上帝,无所谓孰好孰坏,坚持不一样而已。我知道爱的意义高于一切,但是我不认为一定要牺牲才能彰显某种精神的伟大。

  《破浪》影评(九):因为感受到了那份迷恋于孤独

  第一章---BESS GET MARRIED

  巨风,螺旋桨,上帝把John送到Bess身边

  那天 天正阴 海上风正狂

  在一连串不吉祥的预兆中 你划破天际 降临

  你是上帝的礼物吗

  我哭了 不肯理你

  怕礼物太重 我承担不起

  你穿着小羔羊皮的上衣 拎着大大的行囊 走下旋梯

  风吹着你的长发 金色的长发 我不由屏住了气息

  你来到我身边 象个王子

  我的王子 从远方来 来参加我的婚礼

  所有的人都来向我祝福 她们都哭了

  我却没有哭 我心里很欢喜 欢喜的一直跳舞

  我们来跳舞吧 John 我知道

  穿着白色婚纱的我 有多么美

  我的王子 我将会给你带来好运

  我将会给您带来幸福

  我要给你 新的 生命

  有一点点吃惊,也许我要说 其实 那是 难以置信

  嗨 别走开 抱紧我 我是你小小的玩具

  白色的裙据被染了红色 象火一样的温暖蔓延着我

  谢谢你

  你说什么 John 被吓到了

  我说 谢谢你

  john 被感动了

  爱情让一切有了意义

  第二章 LIFE ALONE

  要是我能够 我要把那钻井击破

  要是我能够 我要阻止那丑陋的飞机将你带走

  要是我能够 惩罚上帝做这样该死的安排

  要是我能够 用泪水 留下你

  要是我能够 让你明白我想要挽留你而做的一切努力

  那你会不会 为了我 留下

  你离我有多远了 我看到

  海浪翻滚 浪尖上传递过一抹抹冷的白色

  钻井 如海上怪兽 在漆黑的水里闪着绿的光

  那是我们两个人的噩梦吗

  会不会 明天 天明 等我睁开眼睛

  就看到你的脸 你的眼睛 你对我说

  ess 我不会再让你孤独

  夜太长了 我 辗转难眠

  夜太冷了 我 辗转难眠

  远山苍白 红色格子电话厅也掉了色

  雨水把一切都打湿了

  空气里的水 象眼泪 流溢

  姐姐走来 穿着白色的雨衣 Bess 你要着凉了

  别担心我 你知道的 John就在电话的那边

  电话里

  ess和John互相听着对方身后海的声音

  ess微笑着 恬静甜美

  有时候 Bess跑到礁石上对着大海叫喊

  因为心里再也装不下那么多悲伤

  海浪毫不客气的将她全身打湿 冷到心脏结冰

  也有天气好的时候 可以晒到太阳

  ess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看着John将要回来的方向

  天空里 一架飞机的痕迹也没有

  只有上帝的眼睛 在看他自己导演的人间戏剧

  第三章 John’s illness

  ——Bess在教堂祈祷了很久 上帝终于把她的丈夫还给了她

  但他不满意Bess的执拗 于是小小的报复了他们的团圆

  John大声咆哮着让Bess走开

  他很羞愧 因为自己不再强壮

  他很难过 因为他只能无力的躺在那里

  再也不能拥抱她

  失去力量的男人 连灵魂也变的软弱

  错误的盟约就这样被决定

  两个都想要安慰对方的人

  为了彼此 献出自己所有的尊严

  ess 受爱情诅咒的布娃娃

  在和别人的身体里偷度自己的爱情

  姐姐说 你们错了

  可Bess不相信 为了爱情她会做错什么

  如果上帝允许爱情 他就会允许爱情名义下的一切

  她想上帝是明白的 她早在教堂里跟他说过了

  他们说了那么久 那么多 他不可能不懂得

  人们开始厌恶她 然后 她被赶出了教堂

  小孩子朝她扔石子 妈妈也向她关闭了家门

  John病着 依然病着 躺着 什么也不说

  上帝在远远的 远远的地方

  端坐着 审视着

  他的怀疑 他的考验 他的顽固 全都给了Bess和John

  远处的月亮

  也在依依审视着海洋

  而那暗流汹涌的大海

  不得不 把所有的悲喜都反应成银白镶着清辉的浪

  第四章 Bess’s funeral

  为什么会有流星 在空中划过 然后陨落

  为什么会有昙花 只在一夜之间绽放 然后凋落

  为什么故事无论多曲折 都是从开始走向尾声

  为什么为了爱情 Bess没有别的选择

  那些愚蠢顽固的自以为是神的守护者们

  他们拒绝把Bess葬在神的土地上

  于是John偷走了Bess

  将她在湛蓝的夜空下 葬给了深蓝的大海

  临走之前 John给了Bess长长的吻

  一生的爱 化做了延绵不绝的海浪

  ess的身体 成为每一片海浪

  神甫们以为他们捍卫了良心的正义和神的道德

  却在那天惊诧的看到

  高高天际 洞开的一角

  上帝亲自为Bess鸣响了丧钟

  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爱情的真谛

  不是所有人都经得起上帝的考验

  凡夫俗子他们不懂 爱情真正的定义

  《破浪》影评(十):破浪 Breaking the Waves, 1996

  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完全的, 尽是伤口、青肿、与新打的伤痕, 都没有收口、没有缠裹、也没有用膏滋润。 ——《圣经·以赛亚书 1:6》耶和华必经过苦海、击打海浪、 使尼罗河的深处都枯干。 ——《圣经·撒迦利亚书 10:11》

一、两个维度:宗教伦理与世俗道德

《破浪》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具有明显等级秩序特征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在这里,无论是年龄、性别还是职业最终都能成为人们划定界限的标准(事实上,繁密的等级网络也从根本上否认了《破浪》作为一部女权主义的可能;至少,女权主义只是它的一个侧面,而非全部),比如一个神职老男人在社区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巨,以至于可以轻易判定他人是否应在死后进入地狱。贝丝则在年轻主妇和年轻娼妇的身份之间之间来回游移,无论如何处在整个社区的最底层。类似这样的等级秩序和宗教权威处处彰显着宗教的异化,而宗教的异化最明显的一点当然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不信任,哪怕是父子、母子也有可能形同陌路。另一方面,嘟嘟和理查德森医生为代表的医生是先进技术同时也是科学主义的代表,他们也许相信宗教,但并不相信神力,也许承认良善,却从心底表现出对宗教力量的质疑和鄙视。这种情绪可能来自于代际之间的障碍,也有可能来自于每个角色切身的经历,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异化的宗教和科学主义之间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信仰与信仰虽然相安无事,却全然不能相容。

  尽管如此,二者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缺乏对人的真正的关怀:等级本位和仪式本位已经使小镇彻底失去了活力,而海上的油田、现代的医院、喷着黑烟的摩托的等等这些本应蓬勃、鲜活、生机盎然的事物却并没有给小镇带来任何活力,而是同样死气沉沉地以它的科技和理性驾驭着一切。

  贝丝的存在彻底打破了这种沉寂。准确地说,拉斯·冯·提尔透过一个精妙的伦理悖论打破了这种平衡。在片中,瘫痪在床的杨由于无法忍受自己的爱意要求贝丝找另外的男人媾和,并在每次媾和之后把整个过程讲给他听。如果贝丝决定按照杨的说法行为,那么她实际上是同时触动了宗教伦理和科学主义两根神经。侵犯前者的结果就是自上而下的鄙视、孤立甚至抛弃,最终导致从教会到家庭对贝丝的彻底否定和决裂,而触动科学主义的结果就是朋友们的不断干预,而她的坚持最终同样意味着众叛亲离。

  正如贝丝亲口所问,“到底是救自己,还是救杨?”挽救自己,意味着贝丝要从此远离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淫邪”,走上一条正常人必然经过的道路,但同时她也必须要放弃杨的生命;而若要拯救杨,则意味着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贞洁。可以说,只要贝丝选择听从爱人的言语,后果便注定是灾难性的。在这种情况下,《破浪》以一种几乎是神秘主义的方式让上帝在贝丝身上“附体”,形成了精神分裂式的效果。通过与上帝的“对话”,贝丝最后终于坚定了自己不顾一切甚至用生命救助爱人的信念,而故事的结果也向人们证明,这种在宗教异化和科学主义的圣像之间的夹缝中生长出来的“杂草”,才是真正的爱与忠诚;如果能用什么词汇进一步概括的话,那就是真正的神性与信仰。

二、一以贯之的宗教道德力量:从德莱叶到拉斯·冯·提尔

  如果我们把目光移出《破浪》,移出拉斯·冯·提尔,移出丹麦,最终将目光投向整个北欧便会发现,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北欧电影对世俗伦理的关注似乎超越了任何一个地区的任何国家。除了拉斯·冯·提尔之外,与其共同签署Dogma 95宣言的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也是伦理问题的好手。从1998年的《家宴》到2012年的《狩猎》,托马斯·温特伯格一直全力关注着伦理问题给北欧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而且几乎是在技法和内容上在全世界掀起了巨大波澜。此外,瑞典小说《龙纹身的女孩》也被丹麦导演涅尔斯·阿登·欧普勒夫改编成为电影,通过类似的、揭秘式的手法关注着纳粹党人在冰天雪地中留下的种种伦理痕迹,而这部影片还被以画面变态刺激著称的大卫·芬奇改编成又一版脍炙人口的《龙纹身的女孩》,由此可见北欧伦理对世界电影影响之大。但我们也不得不说,拉斯·冯·提尔在这之中仍然可以称得上最高最强,个中原因不仅仅在于其对伦理问题的独特见解展现方式,更在于拉斯·冯·提尔深厚的宗教修养和人文情怀。

  ——“宗教的复归”构成了《破浪》甚至拉斯·冯·提尔诸多作品的核心概念。可以说,拉斯·冯·提尔从未摆脱对宗教本身或宗教人物的热望,哪怕是下令把狗镇(Dogville, 2003)烧个净光净的格蕾丝(Grace, 英文意思是“慈悲,恩典”)都有一种上帝降灾的隐喻存乎其间。这种“宗教复归”通常隐藏在一个精妙又残忍的道德故事中,透过人性的缺陷和堕落透出人类固有的(或者是传统的)邪恶与狰狞,同时也散发出宗教的灵光。正如哈内克透过其全然不动声色的阴冷审视着现代社会的虚伪和冷酷,拉斯·冯·提尔同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能力,使他的影片既惊世骇俗,又完全符合逻辑;最重要的是,无论拉斯·冯·提尔拍摄的影片有多大尺度,无论其中有多少人露点交媾,他始终是北欧人文主义的衣钵传人。

  说到传人,不得不提到同为丹麦人的导演卡尔·西奥多·德莱叶对拉斯·冯·提尔的深刻影响。从《撒旦日记》(1921)、《圣女贞德蒙难记》(1928)、《复仇之日》(1943)直到《诺言》(1955),德莱叶执导的影片始终具有极强的宗教性质。这其中又不得不单独提到《圣女贞德蒙难记》。对比《破浪》可以发现,拉斯·冯·提尔对贞德形象有着十分明显的借鉴:从信仰到怀疑到再信仰直至受难,贝丝无疑也经历着和贞德同样的心理路线。尽管《破浪》所呈现的现代世界要比德莱叶1928年所能料想的世界复杂许多,拉斯·冯·提尔所表现的人性也比1928年的德莱叶更加吊诡,贝丝本人对上帝的确证与贞德的自我鞭笞也有天壤之别,但这些都不能让我们忽视和否认那种从贞德起便绵延不绝的、超乎理性范围之外却又深深触及每个人内心的宗教感召力。

  当《破浪》结尾俯视视角下的大钟铮铮作响,人们便不会再为理查德森医生口中“好人”这样愚蠢的词汇而斤斤计较,因为神不仅真切地返还了杨的性命,而且还以一种物化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他的神秘而庄严的微笑。这一声声钟鸣不仅让人感动和震撼,更拉起了《破浪》布下的所有草蛇灰线,同时显露出它真正核心所在——它不再仅仅是一出伦理的悲喜剧,而更加关乎信仰与它的无上荣光。

三、破浪与苦路十四站:黑马到底有多黑

  2014年初,德国电影《苦路十四站》在柏林电影节赢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成为当年艺术电影的头号黑马。值得一提的是,“苦路十四站”这一词汇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宗教寓意,而影片的编剧兼导演迪特里希·布鲁格曼将耶稣受难与故事女主人公的事迹相提并论最终融汇一体,自然也就成就了整部影片在风格上的严谨与主题上的严肃。

  《苦路十四站》讲述的同样是一个宗教色彩极其浓烈的故事,然而对比之下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部影片虽然在结构上与《破浪》明显不同,但在故事走向上二者还是惊人地相似,比如旁人对女主角的不解,天主教势力的极端保守,尤其是用自己性命向上帝“献牲”这一动作,两部影片几乎是完全相同。有趣的是,相比人们对《破浪》女主角贝丝与杨交换命数的无限同情,《苦路十四站》却引来了观众和评论的不少质疑,因为结尾处弟弟的一声“玛利亚”彻底把人搞蒙了。人们疑惑的是,编导对宗教到底是什么态度?如果影片的态度和意义在于否定宗教信仰的真实性,那么为什么弟弟最后真的奇迹般开口叫出了玛利亚的名字?如果影片的意义在于赞扬玛利亚对宗教的虔信,那么同样虔信宗教的玛利亚的母亲为什么又显而易见地成为了影片批判的目标呢?

  我想这些不得不归咎于《苦路十四站》故意追求惊人效果时埋下的叙事“地雷”,因为直到影片接近结尾时弟弟的那一声“玛利亚”,观众对于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几乎是一无所知。从营造悬念的意义上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样的“献牲”到底会不会有效果可能的确是一件好事,但它同样危险的地方在于,悬念之下的期待和疑惑也会消解一大部分故事本身的合理性和观众对影片意图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因此,信仰本身也就成为了信仰方式的“挡箭牌”,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创作者的初衷。而《破浪》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影片从贝丝的作为与杨的恢复的相关性中不断提示并确证着信仰本身的可靠性,继而贝丝的合理也就无疑确证着与之对立的否定宗教和盲信宗教仪式的幼稚与卑微。也正因如此,这些不解和鄙夷才能确切无疑地成为拉斯·冯·提尔的“靶子”,最终凸显女主角“破浪而出”的悲剧和神圣。

  除了剧情本身的短板之外,二者在人物塑造上也有十分明显的差距,至少于《苦路十四站》而言,玛利亚那一副严肃得甚至有点“法西斯”的天主教面孔很难让人确信她真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以及她的内心到底是否充盈着非病态的良善。由此,性格上的致命缺陷再次与玛利亚最终成功“献牲”的举动撕裂开来,让人难以适从。相比之下,《破浪》所塑造出来的贝丝虽然有着超乎常人的神经质与脆弱,但她的坚定却内生于她的脆弱,内生于她对杨的爱恋。一旦建立起这样的逻辑自洽,贝丝便是值得同情的。毕竟,这种脆弱和爱恋似乎可以从每个人内心最深处萃取,如金刚石般纯洁坚硬。

四、手法与情感力量:手持、剪辑、色彩、音乐和Dogma 95

  96年的《破浪》之所以到现在仍然散发着无穷魅力,一方面当然与它经典而又永恒的文本内涵有关,另一方面,其技术层面也几乎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从摄影、剪辑、配乐到影片的整体色调,《破浪》简直没有一个方面延续了拍摄电影的陈规旧俗。

  除了手持摄影本身所带来的真实感让这个看上去不太可能的故事无限贴近真实,导演给了贝丝的扮演者艾米丽·沃森直视镜头的自由和权利。现在看来,这样做不仅如家庭录像般进一步加强了场景的真实感,同时还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效应。我们发现,贝丝每次注视镜头其实都是其内心达到极度幸福的时刻(比如教会同意贝丝和杨结婚,再如贝丝第二次破浪前行迎接死亡),因此,注视镜头自然而然地带出强烈的分享感,从而得以让观众得以更加直接地体会到这种甜蜜。

  此外,与手持摄影给人带来的强烈现场感相关的是,这种摇摇晃晃的拍摄方式本身就很情绪化,而拉斯·冯·提尔还通过剪辑加强了这点。场景之间的跳切在《破浪》里可谓家常便饭,更让人吃惊的是,一些连贯的动作中间也会出现剪辑的痕迹,这样做看似把动作分割开来,实际上却达到了情绪的连贯,亦即“从一个情绪顶点直接到达另一个情绪顶点”,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情绪转换。当然,这一切所遵循的原则不是“简约化”、“直接化”,而是与贝丝性格直接相关的“情绪化”,也就是说,如果此处需要情绪酝酿,那么大段的前戏也是肯定不会被剪掉的。2013年,拉斯·冯·提尔又通过标准公司发行了全新修复版《破浪》。在这一版本中,拉斯·冯·提尔完全颠覆了先前的自然色调,而是将整部影片调成古铜色,从而形成了一种古典、厚重的质感,而这种质感又与录像转制35mm胶片之后所形成的强烈的胶粒感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拉斯·冯·提尔眼中的世界。

  配乐和歌曲在《破浪》里的地位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从第一章All the Way from Memphis开始,随每一章节标题出现的歌曲就对剧情引导和提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White Shade of Pale暗示了杨的受伤回家,深紫乐队极富特点的键盘摇滚Child in Time中“Bullets flying”这样的歌词甚至直接隐喻了贝丝的死因,直至终章出现大卫·鲍威演唱的Life on Mars,影片终于达到最高潮。这些曲目基本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一方面肯定给那时不到二十岁的拉斯·冯·提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无疑让1996年三十岁、四十岁甚至五十岁左右的主流观众群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共鸣。有趣的是,电影正片结束后,拉斯·冯·提尔出人意料地又选择了巴赫的西西里安纳(Siciliana),营造出强烈的宗教气氛,把整部影片提升到宗教的层次和范围里。这一按、一提,可以说相当巧妙。

  最后,我想不得不提的,便是大名鼎鼎的Dogma 95宣言。事实上从Dogma 95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个宣言的签署其实是在1995年,然而1996年拍摄完成的《破浪》却并没有如约遵守宣言中提到的戒律。也许正如评论人大卫·斯特里特所言,“《破浪》的出现意味着拉斯·冯·提尔是不可能被他自己制定的戒律束缚的。”而在《破浪》这样顶尖的作品出现之后,拉斯·冯·提尔又拍摄了《白痴》(1998)、《黑暗中的舞者》(2000)、忧郁症(2011)、女性瘾者(2013)等等一系列重量级影片。很难说这些影片哪部超越了《破浪》;但它们似乎已经全部超越了《破浪》。毕竟,这部名为“破浪”的作品对于拉斯·冯·提尔而言只是刚刚冲出了地平线,至于这个充满烟酒毒品的“无尽藏”里到底还能蹦出一些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才会知道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