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香新传》的观后感10篇
《楚留香新传》是一部由张敏执导,张智尧 / 樊少皇 / 金巧巧主演的一部剧情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楚留香新传》观后感(一):一时无两
在群里听人讲到张智尧,恰巧这两天补了这部香帅传奇前几集,张智尧巅峰时期可谓是,一时无两。我从未正常追过星,可能是一直蜗居小城,朋友们也很少带我追星。再者对明星的戏外人生并不十分感兴趣,大家皆俗人罢了。
张版的香帅真可谓风华绝代,可以说再也找不到如此形神兼备的楚留香。
古龙的作品对白居多,但此剧中倒是不显得啰嗦和兀余,恰到好处。
《楚留香新传》观后感(二):忠于原著的诚意之作
看了这部剧,感想颇多。是在看新笑傲江湖时听说的这部剧,有人说好看,极力推荐;有人说不好,说忠于原著的未必好。好奇心使我看了这部电视剧,边看原著边看电视剧,剧情的确很忠于原著,而且几乎都是按照小说的顺序进行的。
古龙小说里的人物说话风格确实让人比较难以接受,刚开始看时是逼着自己看下去的,不过也就是第一部分比较不好看一点而已,后面三部分非常好看,想必说不好的都是只看几集就没看了吧!在这个乱改经典的时代,一部忠于原著的电视剧无论如何都该支持。
武打场面也不错,实打实拍,而不是像一些电视剧用假得不能再假的特技。更难得的是,一些武打场面还按照原著的描述去拍,实在让人敬佩。
场景方面,也有很多都是按照小说的描述去布置的。比较有点说不过去的是蝙蝠传奇那部分,也许是因为在水上拍摄有难度吧,剧情转到了岛上,有点牵强。
最不满意的要属配音了,个人觉得是败笔。好些人的配音实在不好,表现不出人物的性格,听了实在很别扭。
角色方面,张智尧演的楚留香没有郑少秋演的潇洒,一些配角演得很糟糕。
总体上说,这部剧还是可以打8分的,整部剧处处可见导演的诚意。比一些挂着武侠剧名头实为爱情偶像剧的伪武侠剧好多了。可惜,浮燥的时代,伪武侠剧大行其道,竟容不下这部诚意之作。可是,韩国电视台可以播,国内电视台竟播不了。对比一下笑熬浆糊的热播,实在觉得太悲哀了。
《楚留香新传》观后感(三):《楚留香新传》--难得一见的精品武侠剧
刚看了14集。无论从编剧、导演、演员、画面、声效等方面看,《楚留香新传》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武侠剧。
该剧基本体现了古龙独一无二的武侠风格,营造了一种古龙武侠世界特有的深沉辽阔的意境,而张智尧也极好的演绎了较为成熟、带有沧桑感的楚留香。读过楚留香系列小说的读者应该知道,楚留香新传的几个故事都是古龙后期的作品。此时,古龙的心境日渐成熟,这种心境在其作品中的反应就是,楚留香渐渐成熟,更加寂寞,更加深沉,已不再是当年的阳光少年了。个人认为,前期的楚留香,郑少秋无可替代,而后期的楚留香,张智尧是最佳人选。
多少年,看过无数粗制滥造的武侠剧,早已对国内武侠剧深深失望。从小说的角度来看,金庸、古龙、梁羽生以及其它武侠名家,作品均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他们之间的风格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但综观国内武侠剧集,基本上不存在风格之间的差异。任你小说风格千差万别,那些官高势大、无视民意的导演老爷们却只会拍成一种风格:没有风格。作为一个武侠爱好者,《楚留香新传》的出现,让我体验到一种久违的幸福感。用心做事的人应该受到尊重,对该剧组所有人员的真心诚意和辛勤努力,我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顺便提一句,另一部武侠剧《女神捕》,也是难得的武侠精品剧。愿与同好者分享和交流。
《楚留香新传》观后感(四):既失败又成功,向古龙和秋官的致敬之作
故事是原著故事,台词是原著对白,演员是用来演绎原著情节,镜头是用来记录原著对白,就连偶尔才会出现的插叙倒叙剪辑手法,都只是为了让故事讲的更明白些。失败的电视剧,成功的古龙迷致敬之作。 1.导演 查阅了一下导演相关资料(编剧直接写的古龙=_=碉堡了),香港导演张敏(别跟演员张敏弄混啦),出道之后一直作为副导演跟着王晶混,导了不少赌片和三级片,此外导演过《大人物》《赌圣3无名小子》《化骨龙与千年虫》等影片,最著名的事例居然是导过《玉蒲团3》(……) 其余资料少得可怜。 以上资料除了可知此人导过少许武侠片之外,对我们的分析完全没有帮助。因此知人论世这一项基本……做不到。 因此我只能列举可能性: 1、导演实在懒到出奇,连同摄影指导一起在片场玩,根本不关心切镜头转角度,尽可能任由摄影对着正在对话的演员无限特写。 2、导演是古龙死忠,大凡武侠迷都知道古龙先生的小说文字简练,对白作为推动故事的线索占了大半。导演实在不忍心割舍古老精炼的对白,于是只好原样保留,演员也只好不停的对话、在他人接话时摆出细微的表情变化(真是痛苦……),只有摄影乐得不转变镜头始终给特写。 ——那么,上述两种可能性哪个更大? 我个人倾向于可能性2。 理由:从张敏导演的最早作品之一《玉蒲团3之官人我要》(1998年上映)可以推出张敏其人大致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生人(誤差上下≤10),那个时代的香港人,可以说是伴随金庸、古龙小说成长的一代,何况七十年代起HK演艺圈已渐渐由邵氏等公司开启奇情武侠电影之流派,1976年邵氏推出《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轰动港台,80年代秋官主演《楚留香传奇》更是盛况空前。对于武侠电影的繁盛,古龙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作为执导过武侠片的香港导演,张敏本人是古龙迷、或客观上受古龙原著影响的可能性极大。 但是,向古龙致敬并非只有无限拍对话特写这一种选择。 我没看过同样声称“尊重原著”且“台本即原著对白”的新红雷梦。然而从我听来的评论而言,该剧被诟病的地方大多是服装场景诡异、表演僵硬台词功底不过硬等。我无责任猜测即便是新红雷,也不会连续花5、6分钟甚至上十分钟来特写两个人说话。 是的,没有任何剪辑或镜头转移,单纯的A说话,镜头特写A;B说话,镜头特写B;如此交替,“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OS:卧槽这谁受得了啊?我特么作为古龙死忠我都受不了啊,你指望普通观众看着两张长相平平的脸来回对话十分钟?只有他们二人的脸,其中充斥着简单却不够现代的武侠小说原台词?! 这是我对导演和摄影怨念最大、最反感此剧的地方。 作为一个指导过十分正常的商业电影、相对可看的武侠剧(如《大人物》)的导演,张敏似乎尚未分清视觉作品(或大众传媒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简单来说,如果我想要知道整本书的全部内容,我大可以看完整本书。我选择要看你的剧,就是希望你能将书中的故事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呈现给我。 书中一页的台词内容,看文字我只需要一分半钟。然而要由两个人对话呈现,加上语气的疾缓、语句的停顿,表情的演绎等处理,所需时间可能是一分钟的十倍都不止。 因此原著改编作品,无一不需要做出取舍,这并不是违背原著,而是将原著变成精彩的视觉作品必须的步骤。 从大众传媒学的理论来解释,即大众文化具有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 普通观众并非死抠每个情节的偏执原著迷,他们想看的只是一个完整的、精彩的故事。 张敏大导演,如果你真这么诚心想要将古龙小说的每一幕都呈现出来,我猜你可以拍上上百集的连续剧了。 只是这样的连续剧,有没有观众会买账,甚至有没有古龙原著迷会买账,都是极大的问题。 2.演员 智尧真是古龙+秋官NC粉,摸鼻子挑眉勾嘴笑垂眼思考无一不是照着秋官的香帅有样学样(陈述,无贬义)。 怎么说呢,作为铁杆秋官香帅粉,我看了颇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 好笑这货真是一丝不苟地学着秋官,心疼体谅他这一片拳拳之心。 从《陆小凤传奇》的花满楼开始知道张智尧,他的杨宗保、花满楼,扮相演绎都是我的心头好。 他实在是一个很适合古装的演员。 正巧他又是个十足的古龙迷,他曾说:“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古龙先生的作品,和郑小龙先生认识后,常常会聊到他父亲的一些作品,他觉得有些人物蛮适合我的,让我来演。我就跟他讲,我要把武侠原著的精神拍出来给大家看,而不像现在的有些武侠剧,看半天只知道他在讲对白,在打斗,却不知道他在演什么,缺少一些正面的教导。其实,古龙先生的作品会在故事中讲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我希望能够把这些很好地诠释出来。” 只可惜梦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演员本人性格与演绎方式和楚香帅也有一定差别。(差别非差距) 智尧比之香帅,气质温润有余,风流不足。 他虽努力向秋官看齐,却不知秋官自小有粤剧的底子,一招一式,即便是怒是皱眉,都有骨子里的飘逸。 这版的楚留香平日的表情时常是微微皱眉,却不是智尧想演的苦逼,张智尧是个很淳的演员,他够沉静,只是想学秋官的香帅成竹在胸,却不知秋官即便思索的时候仍是面浮三分笑意,那种洒脱是浑然天成,学不来的。 秋官的香帅,摸鼻子,是楚留香不经意间带出来的可爱的小毛病;挑眉,是楚留香与生俱来的那份自信;摇头叹气,是不想惹麻烦却偏偏来了麻烦的无可奈何。他一颦一笑,一招一式,就是香帅在皱眉在笑,在飞在跑。 智尧的楚留香,只是做了这些动作的张智尧演绎的楚留香。 学的再像,也只是“学”得像罢了。 智尧,你若轻松三分,演绎会更上十分。 从另一个角度想,你若想演绎一个更为沉稳的香帅,却也无不可。 (但无论如何,比起卖羊肉串的朱啥啥和唱情歌的任啥啥,智尧的香帅实在已经合格,甚至可以给个八十的高分了。) 樊少皇的胡铁花,泡面头以及傻气多了些,豪气是有的。 妹子们……目前没看到苏李宋三个妹子出来,之前看到的妹子为何面上都有痣?导演是偏好这口么?樱子的邪气和灵气少了些,其余妹子脂粉气太多。 3.原著向 人物性格 √ 语言对白 √ 故事情节 √ 场景 √ (光凭上述四点,我猜任何一个古龙迷都不会怀疑《楚留香新传》的靠谱性。) 改编古龙作品最头疼的大概是抽象的出招和简洁的让人乍看不知所措的台词。 剧组还真把如此抽象的各色英雄及其武器具象化了。 黑竹竿儿,白云生,二将军(还真有只豹子……),就连打斗场景也都是实打实的过招,好过那些自诩为武侠剧的奇幻剧上千倍、上万倍。 事实上我已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扎实、这么靠谱、这么精彩的武侠打斗了。 有时候我甚至看得要为该剧的导演监制武术导演拍手叫好,居然能让古龙那些乱七八糟敷衍了事(先生饶命)的句子转化成真刀实剑你来我往的招式对决,就凭这一点我已充分看到了剧组的用心。 更何况私心来说,再看过温瑞安被男变女的无情、金庸被男变女的东方不败,我简直要对不扭曲人物性格的任何一部古龙剧感激涕零。 ======= 最后,作为古龙原著粉,我感激导演和智尧等演员努力展现出原著的风范,我感觉得到剧组人员的用心,非常谢谢你们能呈现一部不让我吐血的能让我坦然承认是改编自古龙小说的作品。 从我目前看到的进度来看,它实在是一部不错的致敬作品,不乱改,不瞎编,不媚俗,尽可能做到忠实原著。 作为古龙迷,我会支持这部作品,构成它的收视率,并给予符合事实的称赞和评价,但作为普通观众,这部致敬作品作为商业电视剧确实少了些什么。 只能替剧组衷心希望能得到武侠迷的谅解与支持。 ……我最终还是私心地打了四分。 2013311补充: 1.给写台本和念台词的跪了,麻烦你们搞搞清楚“岂非”和“岂非不”的含义 2.重新查阅新传包含的故事内容(《蝙蝠传奇》《借尸还魂》《桃花传奇》《新月传奇》),发现这剧里大概是不会出现苏李宋三个妹子了,实在是遗憾又庆幸。 PPS:身為古龍迷我无意再解釋我真的知道摸鼻子是楚留香的嗜好而非秋官專利… 我只是認為秋官版摸鼻子,展現出來的是香帥可愛的小癖好,智堯版摸鼻子,只是因為楚留香有這個癖好,他照做而已。
《楚留香新传》观后感(五):心目中的楚留香
第一次看这个片子,很不经意,因为太多粗制滥造的古装剧,让我对楚留香开始的期望并不是很好!可是没想到,不是惊吓,是惊喜!
新月传奇的第一集,雨后的屋檐淅淅沥沥的滴着雨,一轮圆月清幽的挂在高高的夜空,空气里仿佛带着湿润的气息,一声塔塔的木屐声音由远而近,当那个闪着银白色月光的男人出现时,我觉得不仅仅是电视屏幕外我的眼睛亮了,我的心也亮了,如月光一样皎洁的男子啊~~不禁感慨,这气质,真有让人爱不释手却又只能远观不能亵渎的感觉,因为这一幕,我就喜欢了!
越往后面,惊喜越多,我发现为楚留香配音也是元老级配音大家,为这部剧做武指的也是行家里手,何况尧大和樊少皇都是有武打基础的,这部被外界评为有三个武指的
《楚留香新传》观后感(六):难得一部靠谱的古龙剧
实在是太久没有看到风味纯正的武侠剧了,难得如此忠实于原著。没有胡编乱造的剧情、移花接木的身份、脑残天雷的再创作,整部剧看下来,除了部分单元的女角色有争议外,几乎所有演员的表演都可以说是到位的。 香帅的演绎,新版在我心中也独领风骚。以武戏身手论,新版称得上文质兼美,当得起“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的评价。或也有人觉得新版香帅禁欲有余、风流不足,然而这种清纯干净的演绎方式显然更得我心。 作为古龙笔下的一个神话,小说中的香帅并不是文质彬彬的样子(更接近最早的狄龙版)。但个人认为新版的人物塑造也是成功的,不但把神话的人物演活了,同时也把小说中的兄弟义、江湖情演活了。那个踏月留香的身影、那些离奇诡谲的场景,终于也不再是想象。 “武侠不死”,为此剧、为此句,当浮一大白也。
《楚留香新传》观后感(七):张智尧版《楚留香新传》观剧指南
【注意】看剧喜欢节奏明快的童鞋们,以及尚未看过《楚留香传奇》《楚留香新传》原著的童鞋们,请一定要看过来。
这两类童鞋可按照如下操作步骤观看新楚。 当然,只是建议,大家可以无视。
【首先】不要从第一集看起,要从第七集26分20秒开始看《鬼恋传奇》,该单元非常有趣。
第十五集《鬼恋传奇》结束后,请直接抛弃第三个单元,直奔31集35分50秒,看第四个单元《桃花传奇》,该单元更加有趣。
等习惯了新楚的节奏,就可以回到十六集从头开始,看《蝙蝠传奇》,《蝙蝠传奇》看完后,可以从第一集开始看《新月传奇》了。
对楚留香故事不熟悉的童鞋们,直接看新月,很有可能体会不到剧中传达出的各种情感和意境。
习惯了场景快速切换,喜欢节奏明快的电视剧的童鞋们直接看新月,则很可能被长达十几分钟不切换场景的节奏打败,继而退散。
这两类童鞋,如果把新月这个单元当做压轴的话,那就会发现本单元越看越有味道。
所以,这两类童鞋,都十分需要《鬼恋》和《桃花》两个单元做铺垫才能一直津津有味的看下去。
古龙的风格大家清楚。人物对话十分有趣,要么幽默风趣,要么富含哲理,有的对话传达出一种,寂寞,苍凉或者无奈的愁绪,也有很多对话传达出对朋友,对人生,对生命的种种热爱之情。最重要的是,古龙这厮很“偷懒”,人物对话往往包含大量的信息,来推动情节发展。这也是古龙的书,情节推进比较快的原因。
由于新楚过于遵循原著,所以台词超级多,场景切换很慢。大家平时看原著觉得很有意思而且一分钟甚至半分钟就能看完的大量对话,放到新楚剧中可能需要演上十分八分。
所以,观剧者需要沉下心认真听台词,才能弄明白很多剧情。至少新月和蝙蝠两个单元是需要沉下心听台词的。不过台词真的很有趣,只要认真听,当听相声都没问题。大家相信资深剧迷风大娘吧,沉下心去听演员对台词,很容易入迷哒~~~
根据我打头阵观剧的心得,此剧打戏精良,很有诚意,所以也值得大家拿出诚意去看(- -|||)
如果都这样了,还是不喜欢演员慢吞吞对台词的同学,可以把你的百度影音播放器调成1.1 或者1.2倍播放,不影响观看效果(~ o ~)~zZ
鉴于网上的还是盗版,观看的童鞋请勿下载,即使下载了,也请不要传播。
如果根据以上观剧指南还是看不下去的童鞋,可以弃剧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如果很喜欢该剧的,请记住,大家现在看的还是盗版,将来正版出来,可根据自身情况支持正版。
最后强烈推荐观剧,人头担保这是本人看过的打斗最棒的古龙剧。完完全全再现原著打斗描写、打斗意境。动作设计十分精彩,且重量级打斗都有真功夫演员上阵。
不得不再次感谢一下拍摄方,太造福古龙迷了。(~ o ~)~zZ
《楚留香新传》观后感(八):张智尧版楚留香,不那么风流,却更是原著中的香帅。。。
中学时一直很喜欢古龙的写作风格,最喜欢陆小凤,楚留香等等,主角们虽然不像金庸笔下的那些人都是大侠,忧国忧民,但是他们潇洒又有人情,并且故事带有很强的悬疑推理,喜欢看侦探小说的我自然更喜欢古龙多一些。当年秋官的香帅传奇很好看,但是知道那基本不是原著内容。再早一版的就没看到过了。
几年前看到了央视电影频道的陆小凤系列,全部下载来看了,虽然配角和情节有些弱,但是基本终于原著,张智霖演绎的挺好。从那个时候起觉得演花满楼这个演员真是把花满楼的人物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明明看着像个盲人,却又气宇非凡。查了演员表,知道他叫张智尧,还一度怀疑他是不是张智霖的弟弟。。。
今年在搜古龙作品的时候,才知道2011-2012年张智尧演绎了一版楚留香,我竟然当时没有看到,真是罪过罪过。才在网上一集一集的看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只演了最后几部,精彩的前三部却没有重拍。难道是怕侵权吗?
和别人的楚留香拿来对比的话,唯一也就只有秋官能相提并论了,毕竟秋官演绎的香帅形象太潇洒,太深入人心了。不知道是不是刻意,张智尧没有过分演绎香帅潇洒风流的一面,而刻意保持了稍显冷峻的外表,碰到女人也并没有像花花公子那样明着去调情。这一点反而更贴近楚留香原著中的形象,也就是我心目中的楚留香。江湖中传言楚香帅风流倜傥,其实真正的他并不然。书中也并没有描写太多他和很多女人之间的风流韵事,和蓉蓉红袖他们也大多时候像是兄妹关系而已。所谓的风流,只是存在于江湖人的口中而已。
但是,导演和主创们却从其他方面去衬托香帅的潇洒。比如飘逸的轻功,和其他人的轻功动作相比,确实非常漂亮灵动。比如服饰头饰等,总是以白色为主色调,配合张智尧的动作姿态,非常帅气。(这里就不说那么智尧的女粉丝了,如果打开弹幕,满屏幕全是一片花痴啊。。。)
其他方面,一些配角的演绎也是想当精彩,包括樊少皇大眼睛版的胡铁花,更豪放,洒脱;刘德凯的薛衣人,确实非常霸气,眼神非常犀利;胡可的花姑妈,江湖气十足;以及一些女配角如樱子,石姑娘,等等。其中石姑娘和香帅之间的一段感情戏,处理的又浪漫,又委婉,最后却又那么悲烈。
总之,本剧整体非常超出期望,如果主创团队们能把前几部也补齐,就完美了。
《楚留香新传》观后感(九):人间不见楚留香,可是张智尧很帅
楚留香这个人物本就难演,国内男演员目前还没有想到谁比较契合。一双眼睛像天上的星星,沉醉了多少少女心!身材高大,古铜色皮肤,自信洒脱,一见容易误终身。张智尧的眼睛还是挺漂亮的,可惜身高不太够,远景会淹没在人群里,不过近景大镜头帅呆了!!已沦为路人粉,虽然和我看书时脑海中的楚留香不一样。张智尧还是适合古装面瘫美男,如古剑奇谭里面的师尊。胡铁花演员形象还好,可是气质有些重了。剧中两人的兄弟情表现的不够,女演员不够绝色,遗憾!
本剧剧情台词是忠于原著的,各种“岂非”、“有趣”。。。
不太喜欢剧中的服装造型,楚留香一身白衣,时不时捋捋头发,有些太做作了,而且前期总穿着束腰的衣服,太端着,桃花传奇里的衣服比较随性自然。胡铁花的衣服太厚重华丽了,一点都不浪子啊!
还有主题曲实在太尴尬了,还好电视里是配音啊!剧中有些插曲也很奇怪,太现代口水,不够古典。但是张智尧的脸,太帅了!太帅了!太帅了!就冲着他的脸看完了这部剧。
最喜欢的是桃花传奇,觉得这里张智尧演的最自然,不那么端着。张洁洁乍一看觉得不漂亮,可是看久了,竟然觉得不错,新月般的眼睛,活泼可爱演得很自然。这里还记得一场对手戏,咬耳朵那里,张智尧的耳朵都红透了,估计害羞,好可爱!好可爱!可是脸上粉太厚,看不出来脸红。
总之,这是一部楚留香耍帅的剧,制作比较用心,还是很不错的,推荐!
《楚留香新传》观后感(十):慢慢熬出了些味道
本剧出彩的地方就是忠实原著,让人重新品味了一下原著滋味,我很欣赏这一部的风格,只不过这一部有一点慢热,是越来越好看的。
1.但对于头几集(尤其是前两集),我要先吐一下槽,也提示一下正确的观看此剧的方法:
首先是演员,张智尧演花满楼是很好的,但演楚留香的前几集却没那种滋味,没有面部表情,几乎从没有笑过嘛,而且摸鼻子的动作设计的像抠鼻子太没品位了(如果参见游戏,会发现那种设计更好),另外他常叹气,其叹气的感觉憋得让人难受,最重要的是前六集的时候他连台词“读的”都很僵硬,情绪与嘴里说的根本不搭,如果不是看过他演花满楼很不错,我会当他是新手,不会演戏;
至于胡铁花更别说了,这几集表现实在是演得太差了,他一出现我就下意识想要拖进度条。相比而言,配角演得比主角出彩,也许没那么大压力,也许主角被更严格的限制了风格。
同时背景音乐,一开始的配乐都有些乱人心神的烦闷感,或有些不搭,不如没有,第四集以后有好转,第六集始出现笛音配乐让我耳目一新。总之,新月传说前几集是让人捏着鼻子看过去的,直到后来大家好像有点放的开了。
总体而言这几集大家太过刻意去追求古龙韵味,却因为过长的停顿和不连贯显得苍白,而最大的弊端就是拖曳,大家说话都端着,尤其是楚留香和胡铁花,几句话的东西硬是说了两集,就像为了特意熬掉大家的耐心,其实除了第一集前几分钟,之后都可以跳过反而会感觉好很多。
2。等你熬过了头两集,你会发现作为配角的银箭公子居然表现非常出彩(虽然人未必是很帅的),而楚留香和胡铁花依旧显得冗赘,但比起头两集已有进步。而剧情本身的魅力开始展现。
3。等到玉剑公主和楚留香的第二次相见,我们迎来了本剧第一个小高潮,音乐与众人的倾情演绎都非常好,大家也不再那么端着说话了。当然那种端着说话给人的拖赘与冗余感是直到蝙蝠公子才彻底治愈的。(端着说话其实是古龙的文风,但是用太多的语言和过于缓慢的节奏完全无法达到看小说所达到的意境,反而挑战大家的耐性)
4。到了鬼恋传说,其实剧情还是有着冗赘的感觉,但是那段石秀云的情感戏处理的很是到位,算是这一部的亮点,配角里则薛衣人最有气质与感觉,但总体而言比第一部由明显进步
5。到了蝙蝠公子,你能明显地感到大家对于角色,尤其是既带有古龙风,又节奏适中不冗余的说话方法的驾轻就熟,自此观看无碍了。
实际故事顺序:
(血海飘香:战无花,刺客集团中原一点红出场,本剧无)
(大沙漠: 战石观音,无花之母)
(画眉鸟: 战水母阴姬,刺客集团首领出场)
鬼恋传说:战薛衣人,薛笑人,刺客集团首领曝光
蝙蝠公子:无明显时间顺序,高亚男和金灵芝出场
桃花传奇:蝙蝠之后,楚留香的艳遇与生死决断
新月传奇:根据胡铁花失联多年判断是楚留香后期,猜测应在桃花传奇之后
午夜蓝花:没看懂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