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BBC:非洲》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BBC:非洲》观后感10篇

2017-12-22 20: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BBC:非洲》观后感10篇

  《BBC:非洲》是一部由Katrina Bartlam执导,戴维·阿滕伯勒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BBC:非洲》观后感(一):错过即过错——重返人类故乡

  lt is amazing!非洲是个神奇的地方,看到了好望角、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刚果、撒哈拉沙漠等生存的许多动物,不禁令人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如银蚁在沙漠中的危险的十分钟、犀牛的濒临灭绝、家燕穿越撒哈拉沙漠……这一个个场景现在回想起仍然历历在目

  尤其是大象、狮子、金龟子等许多动物为了拥有交配权所做的努力!而反观现在的大龄剩男剩女不由得感叹这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后退!

  影片的最后一集名曰《The furture》,更是将纪录片提升到了一个人文的高度,世界的高速发展却将无辜的野生的动物空间逼入绝境,保护非洲,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如同迈克尔杰克逊《we are the world》写的那样:

  There is a time when we should heed a certain call 当我们听到了恳切的呼唤 Cause the world it seems it s right in this line 整个世界都站在一条线上 Cause there s a chance for taking in needing our own lives 需要作出一个选择引导我们的生命 It seems we need nothing at all 看起来似乎我们不需要什么 I used to feel that I should give away my heart 曾经我以为可以用心灵来慰籍他们 And it shows that fear of needing them 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是需要爱 Then I read the headlines and it said they re dying there 然后我读头条 说他们将死在那里 And it shows that we must heed instead 我们必须伸出援助之手 We are the world 四海皆一家 We are the children 我们都是神的子民 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创造美好未来要靠我们 So let s start giving 所以,让我们开始奉献自己 But there s a chance we re taking 我们正在做的抉择 We re taking our own lives 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It s true we ll make a brighter day just you and me 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就靠你和我 Give in your heart and you will see that someone cares 将你的心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明了有人关心他们 Cause you know that they can feed them all 他们的生活才能更坚强、更自由 Than I read the paper and it said that you ve been denied 然后有天在报纸上看到你已经否认 And it shows the second we will call 我们必须伸出援助之手 We are the world 四海皆一家 We are the children 我们都是神的子民 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创造美好的未来要靠我们 So let s start giving 所以,让我们开始奉献自己 But there s a chance we re taking 我们正在做的抉择 We re taking our own lives 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It s true we ll make a brighter day just you and me 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就靠你和我 No there s a time when we must love them all 有一刻,必须兼爱众人 And it seems that life it don t make love at all 而人生却仿佛完全没有爱 But if you d be there and I ll love you more and more 但如果你坚持,我会更加爱你 It seems in life i didn t do that 纵然人生不像那样 We are the world 四海皆一家 We are the children 我们都是神的子民 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创造美好的未来要靠我们 So let s start giving 所以,让我们开始奉献自己 But there s a chance we re taking 我们正在做的抉择 We re taking our own lives 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It s true we ll make a brighter day just you and me 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就靠你和我 We are the world 四海皆一家 We are the children 我们都是神的子民 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创造美好的未来要靠我们 So let s start giving 所以,让我们开始奉献自己 But there s a chance we re taking 我们正在做的抉择 We re taking our own lives 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It s true we ll make a brighter day just you and me 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就靠你和我 We are the world 四海皆一家 We are the children 我们都是神的子民 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创造美好的未来要靠我们 So let s start giving 所以,让我们开始奉献自己 But there s a chance we re taking 我们正在做的抉择 We re taking our own lives 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It s true we ll make a brighter day just you and me 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就靠你和我 We are the world 四海皆一家 We are the children 我们都是神的子民 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创造美好的未来要靠我们 So let s start giving 所以,让我们开始奉献自己 But there s a chance we re taking 我们正在做的抉择 We re taking our own lives 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It s true we ll make a brighter day just you and me 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就靠你和我 We are the world 四海皆一家 We are the children 我们都是神的子民 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创造美好的未来要靠我们 So let s start giving 所以,让我们开始奉献自己 But there s a chance we re taking 我们正在做的抉择 We re taking our own lives 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It s true we ll make a brighter day just you and me 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就靠你和我

  《BBC:非洲》观后感(二):关于BBC自然类纪录片

  自从纪录片这一影视体裁诞生以来,自然生态一直是最受青睐的题材之一。早在1895年,德国电影制作人马克斯•斯科拉达诺夫斯基在一部18分钟的黑白短片《拳击的袋鼠(Das Boxende Känguruh)》中第一次把野生动物搬上了荧幕。1907年,英国博物学家奥利佛•派克仅靠几根绳子维系生命,在苏格兰圣基尔达岛的岸崖上记录下了当地鸟类的生活。他的首部电影《在鸟的世界里(In Birdland)》在英国热映数周,派克也借此开创了英国人在自然类纪录片这一领域的先锋传统

  这一传统的继承者是1957年成立的BBC自然历史部。这个全球第一个专门致力于记录自然的电视部门经历了广播、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几个年代,而在最近的三十多年里,自然历史部在题材发掘、视角革新、效果改良方面恐怕无人能出其右。另一方面,BBC的制片人们对自身和影像——人与自然的定位却是始终如一的,这种定位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初见端倪。在关于非洲荒野的30年代影像中,美国夫妇马丁和奥萨•约翰逊记录了他们射杀动物的“探险故事”——这些放到现在会成为众矢之的的狩猎集锦满足了当时观众追求刺激的猎奇心理。而同一年代,英国人切里•吉尔顿却推出了《冰冻星球》的雏形:在他的《欢乐的探险之旅(An Adventure in Search of Laughter)》中,吉尔顿极少干预影片主角——被他称作“小喜剧演员”的企鹅们的“演出”,自己大多出现在背景里,至多摆着手模仿一下“喜剧演员”的憨态。今天的电视屏幕上我们依然看到这样两类泾渭分明的纪录片——一类近似于好莱坞“探险类型片”,其中人是自然的参与者乃至征服者,譬如史蒂夫•欧文系列;另一类则遵循更纯粹的记录风格,人是不出镜的观察者或出镜而不作为的“陪伴者”,譬如大卫•爱登堡的系列作品。

  麦克卢汉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自然类纪录片可以说是这一媒体观最朴素的体现。在城市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这些纪录片担负起将宅居动物的感官延伸到荒野中各个极限的任务。BBC自然类纪录片的每一次新技术引进几乎都是为了一场眼睛的革命:水下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帮助眼睛适应深海和黑夜;微形摄像机把眼睛带入草丛和地底;鸟背上的摄像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鸟瞰;高倍放大镜头聚焦昆虫的身体;卫星镜头提供宇航员的视野;热成像则提供了蝮蛇的视野。所有这些技术成熟之后,《非洲》带给我们的几乎是一种“上帝视角”:从太空中的非洲大陆轮廓到箭蚁“太空服”上的纤毛,尽收眼底

  技术上的完善给纪录片的视角带来了无限可能。像南非沿海围猎沙丁鱼这样一场自然界的大戏已经在《蓝色星球》中已经呈现过了,没关系,在《非洲》中让鲸鱼成为主角,让观众的视线顺着巨鲸搅起的湍流冲向鱼群。同一集里的海龟孵化也是老戏了,但是这一次从破壳而出的小海龟身后望向大海,观众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同在第一人称游戏中,镜头引导观众代入海龟的世界观,一起参与到下海任务的完成中。这一段有点像是《拯救大兵瑞恩》的开头,同样残酷只是方向颠倒。

  在《非洲》中,感官的延伸并不局限于眼睛,让人赞叹的还有影片对声音的处理。BBC同时弥补了人类视觉和听觉的缺陷,人为强化了自然界的声响。从长颈鹿的决斗时重击的回响到箭蚁的窜流声,我们在影片中听到的声音比我们真的身处野外时更加清晰,夸张的音效有效地辅助了镜头的戏剧效果。《刚果》一集的声音更为丰富有趣,毕竟在雨林中,录音可能是比摄影更有效的生态记录方式,它往往比镜头交待了更多的物种。(希望BBC出品一部自然录音带配上爱登堡的解说。)

  有人会认为野生动物是纪录片的理想拍摄对象,毕竟动物不会“做作”,实则不然。在发现摄影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大多数野生动物会情绪紧张,表现不自然。要捕捉动物的“私生活”,最好的方法是让摄影师乃至镜头隐形。为此BBC纪录片中使用了各式“间谍”式摄像机:混进狮群的遥控“石块摄像机”,潜伏在牛羚群中的“乌龟摄像机”、“鳄鱼摄像机”和“蜻蜓摄像机”,恭候老虎的“树干摄像机”、“原木摄像机”等等。和红外触发相机一样,这些摄像机往往能帮助人们获取宝贵的生态资料。在BBC拍于2010年 的影片《老虎失落之地》中,相机陷阱捕捉到了生活在不丹海拔4000米山坡上的老虎,这一发现为黯淡的老虎生存前景带来了一丝希望。

  拍摄野生动物的另一大麻烦,在于镜头里的动物往往无所事事。找到拍摄对象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第一手的资料,想拍到特定的行为更是要求精确与运气兼备。BBC自然类纪录片常常通过超高速摄像和缩时拍摄的结合扭曲时间,以戏剧时空的形式呈现自然时空,从而让“无聊的大自然”符合“精彩”的标准。作为温血动物,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和变温动物是格格不入的,在它们的眼里我们的生活恐怕是难以想象的聒噪。于是在爱登堡的《蛇》中,我们看到一条非洲岩蟒数周内的生活在缩时拍摄中飞速掠过,而不到一秒钟的捕食镜头则通过超高速摄像分毫毕现,甚至被拿到X光镜头下分析,这样的手法在《行星地球》中也是屡见不鲜。缩时拍摄可以说是纪录片对人类眼睛的又一场改造,肉眼无法察觉的过程在缩时镜头下得以展现。爱登堡1995年的系列片《植物私生活》中就大量运用这一技术表现植物的明争暗斗,在几秒钟内缩现开花的全过程。在荧幕上,似乎一切有机体都变得像恒温动物一样活跃。但缩时拍摄的功能还不止于此,在《冰冻星球》和《非洲》观众在一分钟内目睹了“沧海桑田”式的地貌变化——冰川的移动和沙丘的变迁。就这些细节来说,BBC的“地球系列”确是关于地球本身的纪录片,它所呈现的是一个浑然一体的“盖亚”——动植物真菌土壤岩石大气,万物相连且有灵,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有这次技术的整合和题材的融合还不足以让BBC的“地球系列”成为自然类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真正使其封神的是那条贯穿整个系列的理念:把地球拍成外星的样子。你以为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经典描绘了这个星球上闻所未闻的恐惧?不,特写镜头下,南美雨林中“异形”正从一只子弹蚁的头部爆发出来。你以为只有斯皮尔伯格才能为我们创造一个爬行动物统治的世界?不,给一个十条科莫多巨蜥撕扯水牛的低机位镜头就可以。你以为只有在卡梅隆的潘多拉星上才有魔法般的荧光真菌?不不,魔法天天都发生在赤道非洲雨林的夜晚。一个个疑似CG动画的镜头提醒我们,单论美学意义上的创造力,人类也依然只是自然的学生。

  如何才能拍出一个惊艳的非洲?这是BBC给自己制造的难题。且不说大大小小的非洲专题片,2001年的BBC系列片《野性非洲》已经是对非洲大陆的一次全方位考察。事实上,爱登堡出道时刻意避开了非洲,因为他的同事阿蒙德和米凯拉•丹尼斯夫妇已经选择了非洲作为拍摄地点。即使如此,《非洲》仍然充满了惊喜,同时再一次完美地体现了“大地系列”以大地为主题的宗旨。一组简单的镜头作为佐证:《卡拉哈里》中,镜头先是给向独行的豹子,接着移到空中,镜头中的黄黑相间的摇曳草丛仿佛披上了豹子斑驳的外衣。动物与其所栖息的生境在这种“反保护色”的错觉中既在生态亦在美学上融为一体。

  C的“地球系列”诞生以来,许多人褒奖其在拍摄角度和解说态度上的客观冷静。其实完全的客观和冷静在自然类纪录片中是不可能也不可取的。BBC的策略与其说是保持中立不如说是瞄准了观众群中尚未被调动的情感和心绪。把自然类纪录片中传统的正反角对调,在观众同情猎物的时候让他们看到捕食者的不易和脆弱,引导人们关注“冷血动物”温情的一面,把人类生活中的风趣、荒诞、诡谲、尴尬等种种微妙的元素融入自然界,这些都是《非洲》对BBC自然类纪录片传统的继承。它让所有的物种成为影片的主角,包括撒哈拉沙漠里那只西西弗斯式的蜣螂。爱登堡和他的纪录片的特殊魅力,正在于他们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万物皆美、各生妙趣的视角。或许我们在看过《蓝色星球》、《行星地球》、《冰冻星球》和《非洲》之后,会以这样一种新的方式爱上这个星球,以至于我们相信即使哪一天我们穷尽了地外星空的全部奥秘,这一颗星球依然是我们最不舍的地方。

  《BBC:非洲》观后感(三):我好像看过这个

  首先我觉得我看过这个片子,记得这个封面的狒狒君,还依稀记得是在人人影视上搞来的资源,问题是现在人人被封了,我也没办法证实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同时我也没有在豆瓣上做标记,也没有把它保存在百度云上,迅雷的下载记录也查询不到,所以,我只能说我好像是看过。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重演,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下笔记。

  一、卡拉哈里大沙漠

  草原上的神秘怪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只超级骗子+模仿达鸟卷尾燕把狐獴玩得团团转、一群丑萌的小鸵鸟在父母的努力下终于喝到了水、夜色掩映下的犀牛们大开派对、逐雨繁衍的自然界雨神红嘴奎利亚雀雏鸟差点成为体型硕大的披甲蟋蟀的美餐、沙漠之下无边际的地下湖中视力退化的金色鲶鱼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沙漠中如挖掘机般的蛛蜂在荒漠中寻找蜘蛛以在其体内产卵、两只长颈鹿为了领地和交配权将脖子当成了挥舞的武器。

  二、非洲大草原

  东非大裂谷,地形复杂多变,但对于适应于此的动物们来讲,这里是个乐园。

  泥拉贡戈火山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岩浆糊,是非洲最活跃的火山之一。

  红色的岩浆流出来,表面是黑灰色的像是豆皮一样的东西。火山运动改变影响着这片土地,无数次的火山喷发带来了大量的火山灰,形成了大草原,草食性动物在这里繁衍。

  一大群牛羚从岸边的高处跳下,越过河流,到达另一片草场。

  同牛羚迁徙一同到来的还有苍蝇等小昆虫,长得很像蜘蛛侠的飞龙蜥蜴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伺机捕食过往的苍蝇。而另一边,狮群也是他们的备选餐桌,跳越在一群坏脾气的庞然大物之中大快朵颐的蜥蜴们,怎么也算是蜘蛛侠的徒弟。

  月亮山将西边的古森林和东边的大草原一分为二,山顶储存着非洲最大的冰川,仅在赤道以北几公里的地方。山体独特的形状形成了独特的天气。冰雪融化成水从山上流下,流经丛林。森林在变少,因为干旱的气候。丛林中生活着山地大猩猩。森林四周变成了沼泽和草原,他们完全被困在了日益变少的丛林中。

  班伟乌灵沼泽中,生存着一种很奇特的动物,喙很大、长得像始祖鸟、直立一米多高、抓鲶鱼吃的鲸头鹳。鲸头鹳一次养育两只雏鸟,大一些的雏鸟会欺负小一点的那只,而且父母会无视这种行为,因为最终他们只会继续抚育大一点的雏鸟,小些的雏鸟只是备胎而已。

  东非的旱季来临,河流萎缩,土地干涸。河马泡在稀泥中。火灾这时也来凑热闹,火焰将一切化为灰烬。卷尾燕、金丝雀和食蜂鸟在火焰中啄食逃命的昆虫。大火带来了新的机遇。

  乞力马扎罗山下的安波塞利草原,季雨迟迟不来,干旱的草原变成荒漠,龙卷风卷起尘沙。一群饥渴的大象在沙尘中寻找水源和食物。象群被迫迁徙,只能吃干枯的树枝。一头小象走不动,母象选择留下来等待,但最后小象还是死掉了。

  东非红色的碱湖,富含水藻,吸引了大群的火烈鸟。

  降雨终于来了。大雨改变了一切。

  非洲最大的哺乳动物迁徙——果蝠,他们是非洲冠鹰(以及其他鹰类和雕等猛禽)的食物。非洲冠鹰每两年繁殖一次。

  象群找到了水源,繁衍在即,公象争夺交配权。

  东非也造就了适应力最强的生物——人类。

  三、刚果

  非洲的中心,热带雨林的中心,非洲动物最密集的地方。

  无刺蜂采花酿蜜,藏在树皮下,黑猩猩使用大树枝锤破树皮,用小树枝获取蜂蜜。工具的使用需要学习。

  雨林中植物密集,有些树为了获取阳光,长得很高。

  森林中最大的掠食者——岩蟒,晒太阳提升体温。岩蟒的巢穴中挤满了蛇卵,它轻轻缠住卵,将阳光的温度传给下一代。蛇卵孵化会立刻离开巢穴,寻找食物,独立生活。

  一棵树的果子成熟了,吸引了大群的动物,动物饱餐后将树种扩散至雨林各处。

  黑夜降临,真菌类消化雨林中的垃圾,某些菌释放出的酶会发出光亮。

  刚果的森林被称为非洲之肺,吸收阳光,释放氧气和水蒸气。水蒸气聚集产生了大暴雨,暴雨带来了洪水。树蛙开始了繁殖,雄蛙爬上植物顶端,将声音传播出去,吸引雌蛙,为争夺顶端位置,会发生争斗。雌蛙将卵产在叶片上,雄蛙将叶片折叠。几天后,卵孵化成蝌蚪,大雨将他们冲入小水洼中。

  森林洪水泛滥。蝴蝶鱼可以飞出水面,躲避天敌。

  岩鹛,古老的雨林生物,白胸、黑身、黑翅、黑尾、白脖、橘底黑块头、黑嘴,终身配偶制,在巨石下泥浆筑巢。亲鸟轮换孵卵。

  雨林中的河流汇聚成大河,运入大西洋。入海口的河流平缓开阔,吸引了大量来自海边的剪嘴鸥。下喙稍长,紧贴水面飞行,用来捕鱼。他们逆流而上,在河边的沙滩上哺育幼雏。暴风雨来临,河水上涨,幼鸥刚好学会飞行,安全撤离。

  丛林象在雨林中撞到树木开拓出四通八达的道路。他们会在盐湖聚集,获取生命必须的盐。在荷尔蒙的刺激下,公象会变得狂躁,发情。盐湖成了约炮圣地(那么长一段~~~)。

  森林与海洋交接的地方,一片世外桃源。大象在岸边吃着沾了盐的草,河马在海浪中游泳(这也算是河马和鲸类亲缘关系与演化的证据了吧)。水牛、森林野猪、大猩猩……但他们最终还是会回到森林中。

  四、好望角

  非洲的最南端,温暖的印度洋和寒冷大西洋交汇于此,形成大量水汽,翻涌的云海覆盖了山头。

  沙滩中的绿海龟孵化了,七厘米身长的小龟奔向海洋的途中,沙滩看起来像是雄山峻岭,且藏着即使身形比他们小但完全可以拖走他们的沙蟹,而空中飞满了疯狂捕食他们的海鸟,所有他们要历尽艰难险阻才能投入大海的怀抱。而即使进入海洋,他们也不安全,浮出水面换气时还是有被鸟类捕食的危险。幸存下来的绿海龟可以活到八十岁。

  绿海龟游进世界上最大的洋流——厄加勒斯(Agulhas)暖流,暖流向南流向好望角。温暖的海水蒸发出大量的水汽,凝结成云,飘往内陆,最终地球最人迹罕至的地方——莫桑比克山脉。此处是南非最湿润的地方,被叫做蝴蝶森林,因为雨后会有大量的蝴蝶聚集。森林枝繁叶茂,蝴蝶很难找到配偶,因此他们沿河而上,到达开阔的山顶,完成交配。高度和速度是雄性吸引雌蝶的法宝,盛会每天早晨持续半小时,交配期仅数个星期,完成交配的蝴蝶会飞回森林。

  雨水沿着莫桑比克最高峰顺流而下至低地,水流减缓,形成了沼泽区。长须鲶鱼协同合作,浮出水面吸一口气,然后潜入水底吐出,织成一张气泡网,捕食小鱼。各种水鸟(鹈鹕)聚集于此捕食鱼类。鳄鱼捕获了无法吞食鲶鱼的鹈鹕。河水流下下游,泥沙含量增加,汇入大海,与厄加勒斯暖流相遇。泥沙在海底形成了独特的景象。

  巴扎鲁托群岛的沙丘地带,美如天堂,但生存于此却很艰难。厄加勒斯洋流在海底翻起阵阵风浪。风平浪静的地方,生机勃勃。巨型无鳔石首鱼是此处的霸主,体型和重量与人类相似。逆流而上内陆淡水河,不产卵,不捕食,几星期后返回大海,目的未知。

  德拉肯斯山脉,山崖峭壁,高耸入云,挡住了水汽,造成了山脉后的干旱,形成了沙漠。

  非洲西部,本格拉洋流,海水寒冷,富含养分。鲨鱼可以提高自己的体温,比海水高10度。鲨鱼按照体型大小,按次序进食。低温的海水,生存着非洲企鹅,与南极的寒冷相反,他们要与高温作斗争,保护卵不会受到烈日的暴晒,而不是保暖。有些企鹅会因为高温而遗弃卵。本格拉洋流很少带来降雨,但可以带来湿润的空气,形成水雾,凝结成露珠,沙漠中的植物到了花期,五颜六色,吸引昆虫,海岸沙漠成了花海。金龟子是主要授粉虫媒。

  沙漠少雨,但也会有短暂的暴雨。跳羚逐雨而来,雨后草木生长,提供了大量的食物。

  海豚,在洋流交汇处聚集,追捕沙丁鱼,将鱼群从寒流赶到暖流处,鱼群无法进入暖洋流,被困住,海豚趁机捕食。布氏鲸,非洲最大的食肉动物,也加入进来。海豚将鱼群感到水面,更多的动物加入,海鸟和鲨鱼。

  厄加勒斯暖洋流和本格拉寒洋流使得非洲南部好望角成为了生生不息的大地。

  五、撒哈拉

  非洲北部,摩洛哥阿特拉斯群山中,巴巴利猕猴居于此处。太阳升起,积雪融化,雪水融汇成河流,在干涸的山地间蜿蜒前行,尽头处河水被蒸发了。地球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近在眼前。

  北非占据整个非洲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撒哈拉沙漠,狂风怒吼,卷起滔天的风沙,吞噬生命,许多物种在灾难中灭绝了,但仍有一些物种在沙漠边缘存活下来。

  格氏斑马,不喝水可行走三天。一匹公马等候母马的到来。公马会赶走领地的其他公马。母马选择最终的胜利者交配,之后离开。

  剑齿裸鼹鼠,居于地下,皮毛退化,过着群居的生活,类似蚂蚁。鼠后是所有工鼠的母亲,会不断怀孕。鼠后会养育一位母鼠,长大后会在夜晚离开洞穴寻找公鼠交配,并成为新的鼠后。

  生活在沙漠边缘的生物无法存活于沙漠中心,但有些动物会穿过沙漠。尼日利亚南部,家燕飞往欧洲繁衍,中途经行撒哈拉沙漠。沙地面积不到撒哈拉的五分之一,其余是石头和风蚀岩。

  随风在沙漠中滚动,可能已死去一百年,但遇到水,几分钟就展开干枯的枝条。雨水降下,滴在纸条上,种子蹦出,发芽,生长成新的植株。

  撒哈拉曾有世界上最大的湖。石化的树木,废弃的人类建筑遗迹。

  地球运行轨道移动,雨水南移,草原随之消失,而这一过程只发生在六千年前,大多数生物没能适应这一变化。

  骆驼,沙漠之舟,但也无法适应撒哈拉的严酷,他们只能依靠人类的导航才可以找到绿洲和水。

  埃及境内的白沙漠,被风侵蚀的白垩。骆驼粪吸引了蜣螂,她需要把新鲜的粪埋到湿润的地下。蜣螂采用倒退式前行,但无法看到路。

  沙漠中也有囤积水源的地方。瓦安娜慕斯火山口。鳄鱼出现,鱼儿跃出水面。罗非鱼将小鱼吞到嘴里,保护小鱼。

  乌姆海,地下水涌出地面形成。几千年的剧烈蒸发,水的盐度超过海水,有毒。大量的苍蝇聚集于此,成了鸟类的食物。鸟通过捕食苍蝇获取水分。

  沙子表面温度超过70度。沙粒坍塌移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银蚁的外壳可以反射阳光,移动迅速,但也只能在地表坚持十分钟。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在撒哈拉蒸发殆尽,湖底的矿物质以沙尘的形式被吹向亚马逊雨林,成了丰富的养料。撒哈拉影响了整个地球,是很多陆生动物的摇篮,包括人类。

  六、未来

  黑犀牛因其简直连城的牛角而成为偷猎者的第一目标,濒临灭绝,脾气暴躁,喜欢突然进攻。犀牛角在中国作为中药使用,在越南当做万能药。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作用。野生犀牛所剩无几。莱瓦野生动物保护中心,麻醉犀牛,然后进行健康检查,采集血液,获取的DNA可以用来追踪非法捕猎的赃物。

  非法捕猎造成非洲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甚至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大部分捕获的肉被作为牛羊肉来销售。

  马萨伊人猎杀狮子,他们相信这一行为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男人。

  狮子捕杀牛群,动物保护者给狮子带上项圈,在狮子到来前警示牧民,避免损失。

  人口数量的骤增,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造成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的急剧减少。

  大猩猩不得不出现在人类的世界,但他们要面临被人类携带而来的病毒和寄生虫的威胁。国家公园树立了边界,限制农田的开发,对大猩猩进行集中管理,已见成效。但这一方式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动物。

  大象的原栖息地已不适合时生存时,他们会选择不断的迁徙。集中管理显然不适合大象。人口大量增长,城镇村舍的建立,阻断了大象迁徙的路线,造成大象难以及时迁徙到合适生存的地方。将公园链接,设立公园间的通道,扩展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方便动物迁徙,构建野生动物的生命线。

  非洲某处的温度,二十年间上涨了3.5摄氏度,乞力马扎罗山的雪融化了百分之八十,冰川也在不断融化。

  山区地带,狒狒逃离低地的炎热,躲避在寒冷的高山。温度的增高,使狒狒们迁往更高的山地。而温度的持续升高,使这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沙漠边缘的动物,面临被沙漠吞噬的危险。非洲的人们开始设立防护林。

  热带雨林被过度采伐。

  全球变暖造成的气候变化也影响了海洋动物。由于温度决定海龟的性别,温度过高的沙滩使得孵化的海龟都是雌性,造成成年后的海龟难以找到交配的雄性。

  戈龙戈萨公园曾以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而风靡一时,因为内战,现在所有的大型动物都消失了。人们试图引入大型野生动物,用以重建公园的生态系统。

  《BBC:非洲》观后感(四):非洲,世界因你而精彩

  C的纪录片从不会让人失望,再看《非洲》依旧如此。精美的画面,震撼的情景,很长时间后依旧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

  提到非洲,我们能想到什么?沙漠,草原,尼罗河……可能就是我们对非洲的传统印象。但其实,非洲远比我们印象中的那个贫穷,干渴的大陆更具魅力。

  我常常想,拍摄纪录片与其他电影有本质区别,相对于其他电影的反映导演和开发商意志,纪录片则更多地担当了一种责任,一中呈现真实的责任。作为一部自然纪录片,《非洲》显然已经做到了极致。在非洲大陆辽阔的土地上,历时四年,用摄像机捕捉记录,将那那在天地之间发生的生命的一个个奇迹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全球的观众都能领略到放生在这个神秘大陆——非洲上的别样的精彩。

  以前听过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大草原上生活着斑马和狮子,每一天早晨太阳升起,狮子就会想,我一定要更强壮,如果跑不过最慢的斑马我就要饿死;斑马想,我一定要跑得更快,如果我跑不过最快的狮子,我就会被吃掉。于是每一天早上斑马和狮子同时跃起,为生命的存在而更加努力。这其实不止是寓言,相同的故事在非洲大陆每天都在上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这也就铸就了一个个的生命传奇。

  作为世界上最后一块还没有被无情开发的土地,非洲成为了众多野生动物最好的家园。水在这片土地上事急缺的,所有生物的生命历程都是围绕着寻找水和享受水的过程进行的。动物的出生,繁殖,迁徙,死亡……从古到今,历时千万年,宇宙亘古不变的规律在被运用,自然的进化在这里体现。而将这种精彩用镜头呈现出来,《非洲》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看罢《非洲》,不觉感叹,“非洲,世界因你而精彩!”

  《BBC:非洲》观后感(五):传承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真正能被这部纪录片感动到了,能拍出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摄制组的专业、敬业固然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你能感受到他们对非洲生物发自内心的爱护和生态保护责任感啊。

  从沙漠到草原,从非洲腹地到开普敦海岸,生命以各自的方式顽强求生。在干旱酷热的撒哈拉沙漠里,银蚁只有十分钟的外出觅食时间,否则即会因温度太高而死亡,而它们就是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生存下来了。看到这里,不禁对这些小小的生命肃然起敬。生命不分贵贱,今天的每一个物种都是经历了亿万年的自然选择的获胜者,这样看来人类又有什么骄傲自大呢?

  同时,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和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入、偷猎、长年的内战又让古老的非洲大陆生态岌岌可危。最后一集还提到欧洲和中国在非洲大肆砍伐森林,刚果50%的森林竟然被划为可砍伐,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似乎永远是国家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

  很喜欢片中的一句话:“Every individual animal is part of a much bigger story”,每一种动物都是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通过遥远非洲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我们自身也与这块古老的大陆联系在了一起。每个人都有责任。

  《BBC:非洲》观后感(六):万物生长

  《非洲》是由英国BBC电视台出品的一部大型原生态纪录片。镜头跟随主持人David Attenborough一起穿越神奇的非洲大陆,探索那些从未被发现、被记录的生物物种和壮观的非洲奇迹。而中国也在2010年制作了一部极为用心的生态纪录片作品——《森林之歌》,力图为中国观众打造一部独特风情的自然大片。

  为了对比的具体性,我特意选取了《非洲》中第一集——喀拉哈里沙漠和第六集——(长歌)大漠胡杨,两集讲述沙漠题材的片作为同类型分析。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而近年来,越多的纪录片以讲究故事性的叙事来增加观赏性与戏剧性,BBC在此方面一直具有其领先的独创性。在《非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以拍摄主角的出场方式为起笔,在解说词的娓娓道来时“冬天,早晨的气温低于往日,低温对于卷尾燕是个问题,他的猎物不会在寒冬出没…他是喀拉哈里最伟大的骗术师”,卷尾燕的全景画面出现,多个方位的特写来详尽展示主角的外貌特征,解说词强调了他的难处——猎物稀少,而其后狐獴小家族的出现也已此种富有动态的形式出现——由一只到两只再到一群,为两者其后的斗争埋下了伏笔。在《森林之歌》中,则是采取特写的长镜头来静态入画——“鬣蜥从来没有离开自己的家,在将近二十年的一生中,它的世界始终是这里唯一的一棵胡杨树。”将前景主角和背景环境交代清晰,与之发生关系的是胡杨树,也就不具有竞争性,一静一动展现和谐自然的关系。

  二,叙事的妙处在于创造者对于戏剧性的把握。《非洲》中,卷尾燕和狐獴经历的斗争发生了紧凑而工整的一波三折——第一次:卷尾燕报警,狐獴避开危险,第二次:卷尾燕成功骗到食物,还特意加上“Thank you very much~”,第三次:起初是狐獴知道被骗,一直不理睬卷尾燕,而后听见哨兵警报,赶忙撤退,但其后却发现,根本没有危险,而是卷尾燕模仿,一惊一乍之间,卷尾燕再次成功。此时解说词起:一群狐獴败在一只卷尾燕手里,将小故事的结局完满收场。前后不过五分钟的片段,却起承转合力度适中,戏剧性带来了极为丰富的趣味性。还有月光下犀牛们互相交流的片段,节奏是柔和舒缓的,仍没有丢失其“三角恋”带来的冲击感。第一只雄犀牛的失败时,雌犀牛的离走,第二只雄犀牛的成功,轻柔月光下的交汇具有一种轻盈美妙的氛围,此起彼伏地铺陈像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森林之歌》的叙事虽没有如此老道却借以线索来串联全片,其中最为重要的线索就是黑鹳——“黑鹳无声地掠过天空,从南方回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此时镜头画面是黑鹳从鬣蜥头顶略过它们的影子,再到司马义老人出场时“老人从小生活在胡杨林,认识这里的每一个居民和过客。他们彼此致以春天的问候,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绿洲边缘的独臂大树,指引黑鹳找到了阔别半年的家。”此时是黑鹳略过丛丛胡杨林的画面,配以解说,具有独特的动势美和苍凉感,直至全片最后一个动物镜头,用黑鹳的一只特写和下一个一群黑鹳作为呼应,再次强调了完整的故事性,更配以低沉忧郁的音乐,达到气氛整体的和谐。还有小片段的线索叙事如尺蠖:“胡杨躯干上细微的萌动唤醒了地底的小生命。尺蠖结束十个月的沉睡,从树下十公分深的泥土中,回到胡杨林。”这是尺蠖的出场,其后他们冬眠,产卵,被小孩子挖出玩耍,再到老人祈祷时他们攀爬树枝的镜头等等都是零散的片段,这是一个被拉长的叙事线,没有紧凑而直观的戏剧性,是以片段穿插为叙事。

  三。悬念的营造也是两部片最大的不同。《非洲》是以片段主人公的思路为脉络的,在猎豹片段中,从小猎豹的全景拉出一个大空镜来强调“极渴之地”的恶劣生存环境,再到小猎豹从外出捕猎时的环境镜头,其中的节奏是紧张的,母亲因为大疣猪几乎送命,于是他无法捕到,配以解说词“他发现了一个更容易到手的目标——石羚”是一个极具真实感的转折悬念,而再到他失望吓跑猎物,“猎豹只好又渴又饿的回家了”观影心情一度跌入谷底时,却又立即让他发现了母亲为他留在树上的猎物,希望再燃,几度跌入陷阱再为观众营造悬念:是否有人捕猎?这样转折和悬念的绝妙应用让该片彩蛋不断,趣致盎然。对比《森林之歌》,悬念的营造则弱的太多,大多是恶劣环境的真实画面,直抒胸臆并不能为观众留下足够的兴趣点。

  在镜头运用上,两部片也各有特色。《非洲》的镜头节奏是快速的,激动震颤如烈酒,将非洲的那本能的、强烈的、充满韧劲的求生及繁衍动力充沛展现。开篇一系列大远景的空镜头,转到主持人身临其景,讲解方位和其地特色后,一面幅员辽阔的非洲奇观便自脑海油然而生。《森林之歌》则因苍凉低沉的风格原因,在讲解面积占地以及物种多样性时采取了电子模拟地图的方式,以科技手段展现了景貌的大致形象。

  就这点来说,《非洲》更具有影像的直观冲击力,留白的方式也更给以观众留下更具空间的想象力。《非洲》的镜头运用错落有致,在三角恋长颈鹿的片段中,几个极为激烈的打斗场面以静态衬托动态的激烈感,采用慢动作回放详细展现长颈鹿表情时的几个慢动作奇妙大特写和优美风景结合,十分有趣生动迷人。在两鹿交战开始力量交战的画面中,脖子交叉的特写强调对峙关系,带来激动人心的战斗气氛,在老鹿得到胜利后,一处慢镜头特写他的臀部受伤处,烈士的形象深入人心。而《森林之歌》中,镜头多是缓慢的空镜头,配合全片的节奏,像一种初入时无味却越品越醇的浓茶。“塔克拉玛干有世界上最细最小的沙子。一点点风就可以让它们翩翩起舞。三月,太阳一出来,温暖的东北风就刮起来,沙子们开始了新的旅程。几个局部的特写和几处大环境的空镜烘托出浓郁的沙漠苍凉感,在描绘河水的伟岸时,“在亚欧大陆的中央,塔里木盆地像一只黄色的眼睛。这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强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四周高山的雪水流向盆地内部,汇成沙漠中的生命之源--塔里木河水系。”流动的镜头和周围广袤的环境入画,展现沙漠中唯一生机的可贵。

  万物生长。大自然永远有其宽广的胸怀,是宝藏,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珍爱。

  —— 因交作业而写,实在太懒了。

  《BBC:非洲》观后感(七):忧郁的狮尾狒狒吃草为生

  1

  披甲蟋蟀好恐怖,肉食,要吃雀的幼鸟,同伴也会相食。这就是禽兽,为了生存。

  2 东非大草原

  鲸头鹳的次子只能是长子夭折的备胎,被长子欺负,也不被父母重视,好悲催。

  小象缺食缺水生病站不起来,母象不离不弃,直到小象咽气,它才离开,但已经远离象群。

  小象想追逐蝴蝶一样跟白鹭玩耍。

  沙漠里,蜂要把卵产在蜘蛛里,蜘蛛赶紧圆滚滚地逃走了。

  3 刚果 热带雨林

  为了孵化蛇卵,蛇母要天天出去晒太阳,带回热量,连续几个月,耗费它三年的体能。

  蛇宝宝出生后有六十厘米,但是只有1%可以活到成年。

  夜间菌类消化落叶,有的会发光。

  热带雨林的降水,95%是雨林自己产生的。

  大雨过后,大叶皱蛙开始繁殖,雄蛙互踢,得胜者取得交配权,交配后卵产叶子中,雄蛙顺便把卵包裹起来。

  岩鹛长得像机器,它们坚持一夫一妻。雌鸟会筑巢,但雄鸟傻傻呆呆的。它们轮流孵卵,雄鸟捕食喂雏。

  大象在盐湖里挖盐吃。

  猪呀牛呀大象呀都喜欢到海滩来看海。

  遇到丛林象的时候不能逃开,否则会被攻击。

  当地人晚上在森林迷路,才逃到树上去。

  4 好望角

  螃蟹、海鸟都要吃海龟。绿龟仅有千分之一可以活到成年,一旦成活,可以活到80年。

  非洲企鹅要忍受酷热,给卵降温。雄企鹅捕鱼回来喂养。

  沙漠夜间太冷,甲虫晚上睡在花朵中。

  食人鱼从海里游回河流,却不是为了繁衍。

  跳羚喜欢露B而跳。

  布氏鲸、海豚、海鸟一起捕猎沙丁鱼,很繁忙,如同打游戏。冷暖洋流造就了生命。

  小海龟一出生就勇敢地向大海爬去。

  5

  撒哈拉沙漠地下的裸鼹鼠是群居动物,工鼠们一起干活挖土,累了一起躺着休息。

  鼠后一次可以怀24只小老鼠。

  尼日利亚的家燕要穿越撒哈拉沙漠,飞到欧洲繁重地。

  复活植物,死去一百年的枯枝成团,被风吹来吹去,遇到水就复活,种子重新发芽。

  撒哈拉沙漠里曾经有文明。

  骆驼是沙漠之舟,但无法在沙漠中生存,要有人类指引,它们才找得到绿洲和水井。

  撒哈拉有美国大,占非洲的三分之一,其中只有五分之一是沙地,其他是岩石。

  沙漠绿洲的水来自古老的地下水,但是咸水,比海水还咸,家燕只能吃上面的苍蝇来获取淡水。

  沙丘的形状一直在改变,所以很容易迷路。

  银蚁可以忍受高温,但也只能坚持几分钟。他们一秒钟可以行走半米。

  撒哈拉沙漠里有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风将干掉的湖泊的矿物质粉末吹到南美,养育了那里的亚马逊森林。

  6 未来

  中医、越南认为犀牛角很有药用价值(其实不过是跟头发指甲一样的角蛋白),卖价极高,于是非洲的犀牛就遭殃、被偷猎。

  犀牛脾气很坏,突然攻击人。

  非洲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很多公园山地被开垦为农田,很多野生动物被猎杀当做牛羊肉来卖。

  《断背山》的背景乐。

  忧郁的狮尾狒狒吃草为生。

  种树可以阻挡沙漠化。

  世界气候的核心在热带雨林。

  欧洲和中国对硬木无尽的要求导致了非洲热带雨林减少。刚果雨林50%被划入伐木区。

  温度高,孵化出来的海龟就是雌性,温度低就是雄性。全球变暖使雄海龟变少。

  一只雌海龟一生可以产下七千个卵。

  大型动物生存的基础是植物和昆虫。

  地球上45%未开发的土地在非洲。

  喂养一只盲犀牛,给它做白内障手术。

  《BBC:非洲》观后感(八):欢迎来到非洲

  看完了非洲,BBC果然是最优秀、最敬业的团队之一,四年的拍摄,摄制组总共吞下6500片抗疟疾药,35℃高温在热带雨林中每天行走半程马拉松的距离连续3周寻找拍摄对象,在世界最热的撒哈拉沙漠中正午坚持数周拍摄银蚁,冒着生命危险拍摄,才有了这部作品的呈现,片中,你会为无数个镜头深深震撼,大自然鬼斧神工罕见的风景之美,生物之美,动物的萌,力量之美,美的无法言表。非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荒野之地,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动物,但它并不是动物的天堂,动物的生存环境异常残酷并且更加残酷,持续干旱,高温,缺乏食物,生存空间减少,偷猎者众多,动物为了生存,要使出浑身解数。你会惊诧并深深敬佩它们生命力的顽强。希望我们在许多许多年后还能看到它们并且它们能与人类共存,而不是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看了它在豆瓣的评分,是我没见过的9.8分。的确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精品。

  《BBC:非洲》观后感(九):Africa: A wonderland

  太赞啦。看了第一集只有splendid和fantastic两个词在我脑海。背景乐很有幽默感,镜头和剪辑真是神了,解说的声音很沧桑有沙砾感太配非洲了。BBC真是业界良心。

  EPISODE 1 Kalahari

  印象最深的是干涸的Kalahari沙漠的裂缝里,地下六十米的地方有着一个巨大的淡水湖。当沙漠中的动物为了生活渴求降雨的时候,他们脚下却是一个沉睡了千年甚至于百万年的湖泊。在这寂寞的地下湖中,生活着golden catfish。它们什么也看不见,只能依靠触角感受彼此。食物是偶尔沙漠中从裂缝掉下。画面里那种强烈的反差,湖泊的宁静,沙漠的弱肉强食营造出了诗意的孤独和反讽。

  虽然长颈鹿打架真的很酷炫,然而我还是觉得爱去夜店的高冷rhinno比较幽默。白天的时候always alone,深夜的时候居然开party。party中间还约炮,本来母rhinno被肌肉壮硕的健身公而吸引,后来另一只不帅的顶了个鹿角母的就立刻变心了。可见鹿角也算是rhinno界的宝马车钥匙吧。但最终因为公rhinno实在不举,母rhinno被迫使出了装睡绝技。也太搞笑了!!!

  看了第一集就觉得太震撼了!

  EPISODE 2 Savannah

  草原。很多内容都忘记了,就记得小象的死和象群的挣扎求生了。还有蜥蜴围着狮子吃苍蝇,特别鲜活的镜头。

  解说员最后一句,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动物们不断适应进化,最终在这里产生了适应性最强的:us。

  EPISODE 3 Congo

  雨林。爱甜食果然是灵长类的通性。为了蜂蜜不要命的黑猩猩在高处一会儿用木棍,一会儿用手,捣毁了无刺蜂辛辛苦苦建好的蜂巢。那边厢雨林象又要夜聚mating。非洲语言里对山脉地方的称呼有一种质朴的美感,听起来就像有无数个壮美的故事即将展开。还有蛇孵蛋的场景,parenting真是动物界无尽的主题。

  EPISODE 4 Cape

  好望角。第一次知道原来非洲也是有企鹅的!洋流在海洋中移动,哺育了鱼群,鲨群和鲸鱼。

  海龟们从初生的第一天就在马不停蹄的奔向海洋,在自然选择的残酷之下显得特别坚韧,谜样的感动。

  海洋,真是陆地与陆地之间长存的迷宫。

  EPISODE5

  EPISODE

  EPISODE

  《BBC:非洲》观后感(十):地球原本的样子

  听说新疆申遗成功了。天山那样的胜景的确配得上世界遗产的名号。

  随后在微博上看到一张配图,全世界的世界遗产数中国最多,非洲大陆平均下来却差不多是最少的。

  顿时觉得很好笑。

  非洲是世界目前已知环境最接近原生态的大陆。世界遗产却少得可怜。

  也难怪,多数风景壮美之至的国家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是联合国难民署的接济对象,哪里有闲心争世界遗产这些虚名。

  如今,只有站在那样原始的大陆上,才能够真正体会到我生存在地球上,一颗行星,充满生机的土壤森林河流平原之间。在第三集的刚果雨林,拍摄者说,简直就是另一个名叫刚果星的星球。仔细看看,甚至怀疑阿凡达剧组是不是去那里采过风。可是其实只有那样的环境,才是地球原本的样子。日出万物生与死,日落星辰梦。于是流淌在身边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千万年前的日子。这块大地几乎可以帮助人打破时间的维度,灵魂便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

  纪录片中的动物,生存在非洲无一不有绝顶的技能和对环境超然的耐受力。

  这些,在如今的人类身上几乎找不到了。人类从这块原始大陆中走出,走到更适合居住的大陆,随后改变它们,建造城市,居住于其中。相比于其他动物,人类生活的过于舒适。太聪明的我们能够将环境改变成适合自己的样子,无意间,也就打破了自然的绝对统治力。生活如此舒适的人类,早不会被环境淘汰,而是淘汰了环境。可是正因为如此,没有自然的筛选,想必我们也不会再进化成更高级的物种。反而退化到越来越无法适应自然。我们怕虫子叮咬,在黑夜中看不清东西,喝生水会拉肚子,在从里里走会迷路;跑的不快,跳的不高,又不能飞。这就是今天的人类。懦弱,不堪一击,可是又贪婪不知满足。

  当然,贝尔格里尔斯那种食物链顶端的牛人也不是没有。只是茫茫人海,能几何哉?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白额的牛被认为不吉祥所以不能够用来牺牲祭祀于是得以存活,树木因为不能成材而无人采伐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人过于聪明,却逐渐失去了在野外生存的耐受力。非洲大陆自然环境艰苦不适合人类生存却没有被改造成城市,保留了其原始的风貌。

  自然是睿智而精明的。它用最严苛的生存环境保留了自己最原始的样子。残酷但是值得。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关于非洲的愿望,即是偷猎者可以远离那里,少添人为的杀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