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学统治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学统治世界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2: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学统治世界读后感10篇

  《经济学统治世界》是一本由海尔布隆纳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76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学统治世界》读后感(一):钱币的温度从来清晰可触

  “财富,最让人愉快之处在于可以炫耀;贫困,有时让民族采行不人道的习俗;胃,对食物的欲望受到其容量的限制;屠夫,残忍可憎的行业。”

  在罗伯特•海尔布隆纳的《经济学统治世界》中,出现了以上的文字。你就明白为什么,当下有那么多爱炫富的人。这些炫耀财富的人,常常会干一些愚蠢的事情,除了被一部分人仰望,一部分人唾弃外,其实他们也没得到更多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可能因为做出出格的事情可遭受牢狱之灾。这也证明了,其实上帝很公平,在左手为你打开财富的天堂的同时,右手也将地狱的钥匙递给了你。

  钱币的温度从来清晰可触,就如从罗伯特•海尔布隆纳的这本书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在他长寿的一生里,为后人留下这本著作的同时,没有想到他在描述历史的滚滚烟尘中,为自己留下了一骑绝尘的潇洒。

  刚去世不算太久的海尔布隆纳的著作广受大众读者欢迎。写于博士班就读期间的本书,为其最受赞誉的作品。海尔布隆纳自1936年在哈佛大学接触到大经济学家的思想时起,就一直深研这个主题。正是在与这些大家的神交中,他才明白了藏獒和家犬的气质的比较,与哲学家和屠夫之间的气质比较,没有本质的区别。本书在1953年出版时一炮而红,这让他成为当时的学术明星,宛如说历史也能说成明星的当下某些人一样,海尔布隆纳开始享受当明星的感觉。而他这一红绝非昙花一现,他的这本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畅销至今。

  在任何事物都可能昙花一现的当下,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疑惑:如果你得一丝温暖,却感受到更多的寒冷,这样的温暖你要吗?换个词语是,如果你得一份财富,却同时感受到更多的不幸,这样的财富你要吗?

  书中给人的启迪实在太多。比如“为什么现在这里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大工厂……整个山谷都被侵扰……理查德•阿克赖特爵士或许替他的家人和他的国家赚进了大笔财富,但是作为一名游客,我却对他那已然蔓延到每一个田园谷地、摧毁了自然进程与美貌的计划深感憎恨。”像这样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短期利益的做法,现在不但存在反而更加变本加厉。还比如,书中有对虐待童工的描述:他们被拥挤在猪槽里,吃着和猪一样的食物。而这样的细节对照一下当下的情形,你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人性的丑陋这么多年一直未曾改变。

  书里也有很多有趣的家长里短式的小趣闻。例如,向新西兰的毛利人询问一个鱼钩值多少食品,因为他们根本没做过这种交易,而认为这种问题十分荒谬。然而,在某些非洲社区,询问一个女人值多少头母牛却完全合法。通过这样的有趣的阅读,你就不至于在哲学的枯燥中犯晕而无法继续坚持下去。

  “人皆天生贪财。”“法律不能全面禁止图利。”“图利乃是商业活动的核心。”伴随这些朴实的语句,你可能不再将这本经济类书当作面目可憎的读物来看,而是以一种全新的阅读理念从头再来。

  《经济学统治世界》读后感(二):以经济学的视角、方法论来看待这个世界

  经济学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一代一代向前发展。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就是尊重历史。后来居上固然是一个规律,代表一种趋势,但后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当我们说某些经济学家的学说或观点经过滞后的验证而被确认为经济学创新时,并不意味着它们会一直正确。道理是很清楚的,客观环境在变化,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在变化,一国的国情在变化,所以几十年前被验证为符合实际的学说或观点,环境和形势变化了的新情况下重新验证(这同样属于“滞后的验证”)时,可能就不会得到几十年前那样的结论了。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一部经济学史,从某个角度来看,也许就是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的历史。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技术创新的历史。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哪有百年不变的技术创新?甚至二三十年不变的也不会有。但有了后来的创新,难道就可以否定以前的创新?就可以把以前的创新说得一文不值?尊重历史的人是不会这样简单地看待创新的。

  《经济学统治世界》读后感(三):是台湾出的《俗世哲学家》的简体版

  这本书曾在台湾出版,书名译作《俗世哲学家》,而本次出版的简体版则译作《经济学统治世界》。

  本书介绍两百多年来经济思想发展演进,以经济愿景为主轴贯串各家经济学说与思想。本书介绍许多有趣的人物:有坚信看不见的手必将社会推向正轨的大学教授;有担心性欲注定使人类永远陷入贫困的阴郁牧师;有一生穷困潦倒,却鼓舞了成千上万“除了手铐与脚镣,没什么好输的人”的革命者;更有精通股票买卖,却留下“总统先生:花钱、花钱、花钱”名句的风流人物。作者旁征博引地描绘这些经济学家的时代背景与其思想起源的关联,以及这些知识结晶对经济思潮的影响。读这本书,你终将发现:“我们其实都是这些思想的奴隶。”

  本书包含了多数读者渴望了解的经济学知识。是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的经典入门读物,也是经济学原理的最佳补充读物之一。罗伯特•海尔布隆纳是个难得的作者,他的文笔充满活力,又懂得如何化繁为简。

  如果要选一本经济史和经济学思维的启蒙书,首选这本罗伯特•海尔布隆纳的《经济学统治世界》。

  《经济学统治世界》读后感(四):经济史与经济思维的启蒙书

  赖建诚(中国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

  为什么要读经济思想史?这是经济系学生的经常疑问。研究所又不考这一科,出国留学时也没人要看它的成绩,就业时更没人关心你是否修过这门课。我连最新的好理论都吸收不完,怎么会有时间和心情去读这两位过世之人的见解?是的,所以这门课在台湾的经济系里一直是个可有可无的小盆景,靠此业为生的教师,有时还要用分数来吸引学生,既侮辱了它的“价格”,也屈辱了它的“学格”。甚至有教师对学生说,这门课教的都是老古董,既不能用数学表达,也不能用统计工具验证,科学性非常低,基本上是“从垃圾中制造垃圾”。以上的说法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在这个领域工作25年的亲身经历与听闻。

  我希望替这个学科讲些撑门面的话。先从学术市场的产品价值来辩解这个行业并不完全是在“制造垃圾”。以亚当•斯密为例,他的全集和传记于1976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重新编校印行,当初的用意是纪念《国富论》(1776)出版两百周年。这套全集在全世界的销售量,这35年来相当可观,还印成各式各样的版本销售。

  斯密在经济学理论上最有名的论点之一是“不可见的手”原理。它的基本意思是说:经济个体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未必会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但如果没有外在的干预,就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价格机能)调和众人的利益,使个人和集体(社会)都会得到最大的利益。这种说法在经济学界传承两百多年,也成为不同学派(尤其是主张政府干预者)攻击古典自由经济学派的箭靶:天下哪有这种好事?只要自由放任,随它自生自灭,就能使个人和社会同时达到最佳利益?

  思想史学者的研究告诉我们,两百多年来我们都误解了“不可见的手”原理。William Grampp在2000年6月号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一篇翻案文章《斯密的看不见之手是什么意思?》(What Did Smith Mean by the Invisible Hand?)。作者的论点相当专业严谨,我不便在此轻易摘录。我只是要说,这篇纯用文字、没有数学、没有统计、不具科学外貌、题材古旧的文章,竟然刊登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有多位得诺贝尔奖的现职教授编印的重量级专业期刊上,还放在当期的首篇。

  好吧,就算这个行业有些特殊人物,偶尔写些好作品,改变我们对某个观念的见解,但那总是少数的例外。为什么我拿起《国富论》时,总是无法从内心深处提起激昂的兴趣,再怎么读也看不出其中的妙趣与洞见?是我有眼无珠呢,还是你们这些做研究的人,借着引用斯密著作的某处段落,把自己的见解借尸还魂?

  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这些西洋古典名著写作的时空背景,以及作者当初的特殊切入角度和论点,对几百年或几十年之后的我们,确实有文化和时空上的落差,对西洋人也一样的。我们需要同时代的专业人士,用现代能理解的语言,换个角度来解说。如果不是历代有专家,不断地为我们注释解说《老子》、《墨子》,一般知识界大概很难直接阅读原典,遑论读出新见解来。

  经济思想史学者,基本上就是在做典籍整理与解说诠释的工作,所以你现在可以确定,这不是很具原创性的学科。我还要诚实地告诉你,古今中外每个学门都有“嗜尸癖”的怪人,就经济学来说,各国的同行都有这种怪人,在日本尤其多。

  现在换个角度,我希望从纯知识的观点,建议你去翻一下马克思的《资本论》,或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台湾知识界对马克思的印象,有不少是通过三民主义教育间接得来,他常被视为反社会、提倡阶级斗争、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的罪魁祸首。然而,如果你知道他曾经对女婿说:“我非常确定的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你可能会重新思考,他的“外界”形象是否公平。

  如果因而想看看他的《资本论》为什么会“祸国殃民”,那你必然会大失所望。因为那是一本相当学术的硬书,对欧洲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有大幅长篇的深入探索,脚注中充满统计数字,引述大量的学术著作。换句话说,我们心中的马克思形象,是通过各种立场的人,“解读”与“扭曲”之后传达并印入你我脑中。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就是把马克思的各种人造面具摘除,以自己的眼光重读《资本论》,从原著来重新认识他。

  马克思是个被负面冤屈的例子,凯恩斯是被正面扭曲的个案。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学士、硕士或博士,你一定熟悉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喜不喜欢是另一回事)。因为台湾经济学界受美国主流经济学影响很深,1950至1980年受美式经济学教育的人,大致不脱这种思考方式(到今天也还有不少人)。

  如果你很熟悉这个学派的理论,对“新”凯恩斯、“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也驾轻就熟,那我建议你重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你会惊异地发现,从美国凯恩斯学派文献里所得到的知识,为什么和凯恩斯本人的著作有这么大差距。这就是“凯恩斯”经济学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的差别:太多人把自己的见解,沾上凯恩斯的一点边之后,打着他的旗号闯荡江湖。弄到后来,英国剑桥大学真正凯恩斯的弟子,鼎鼎大名的琼•罗宾逊就说,美国的凯恩斯学派是“私生子”,不是本家正宗的。

  我的用意不在传布这些八卦,而是要提醒说:如果你听某人在谈哪个学派,说得天花乱坠深动人心,那么请保持冷静,让自己回归“原典”,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这个浅显的道理,可以普遍应用到古今中外的任何名著上。

  如果你不想一下子就陷得太深,想读入门、轻松愉快的书,那么这本罗伯特•海尔布隆纳的经典著作《经济学统治世界》是最佳选择。这本书可以在桌上、床上、马桶上随意翻阅,如果你觉得不好看,我愿意为它辩护。

  我对这本书的写作与修正过程,有些亲耳的听闻。二十几年来我不知读过多少次,每次重读这本书,还是觉得内容精辟,见解锐利,博学多闻。海尔布隆纳是写作高手,解说清晰逻辑顺畅,很会把深奥的原著用精彩语言重新呈现,不忘夹带几句讥刺的会心语。

  《经济学统治世界》读后感(五):就好像在森林中散步时,无意间掀起一块不起眼的木头

  读这本书,你或许会有一种感觉:就好像在森林中散步时,无意间掀起一块不起眼的木头,看到底下有未见过的蚂蚁聚落,成员各司其职,忙进忙出,有相当完整的组织,甚至还有一些前所不知晓的成果。

  如果你对经济学的认知,被“效率”、“最适化”、“均衡”这类的数学概念占据,那就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你是否得了知识上的狭心症。西方经济学发展两百多年来,在各国各派人士手中,累积出丰富的智慧成果。如果你同意凯恩斯的说法:“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通常自认为能够完全免除于知识的影响,其实往往都还是某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那么你或许会想进一步了解,你的经济见解是否为某人或某派的“奴隶”,而却一直未警觉地意识到?

  《经济学统治世界》读后感(六):经济学家血管里就该 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禾刀

  ——读海尔布隆纳《经济学统治世界》

  ⊙禾 刀

  罗伯尔·海尔布隆纳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与经济思想史学家。《经济学统治世界》是他就读博士期间的作品,初版于1953年,距今已整六十载,但重版时作者并没有作太大修订,这倒不是为了追求历史作品的原貌,而是作者对经济学大师们的评价与后来发生的诸多事实高度吻合,所以只消简单地列举一些后来发生的事实。比如作者提到凯恩斯主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便在美国“失宠”,而前苏联推行铁桶阵式计划经济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崩溃。不能不承认,海尔布隆纳确实慧眼独具。

  在这本既像是经济学简史,也像是经济学家的思想史的著述中,海尔布隆纳着重关注了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马克思及恩格斯、约翰·穆勒、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托斯丹·邦德·凡勃伦、梅纳德·凯恩斯、约瑟夫·熊彼特等一批经济学思想巨人,从市场经济如何突破宗教道德的铜墙铁壁,谈到货币、价值、高利贷、利润、价格、储蓄、人口等诸多问题,中间还穿插大量有关经济学家思想演变发展经历的精彩描写,比如其中就有机联系了乌托邦这样人类发展历程中的有趣尝试。

  谈论市场经济,自然离不开亚当·斯密。许多人只知道斯密是经济学的“鼻祖”,特别是他那本有着经济学奠基石之称的雄著《国富论》。实际上,斯密在推出《国富论》前,先前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的道德情操,并因此推出了《道德情操论》。众所周知,经济学的理论原点是基于市场中的理性人,即假设这些理性人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但是,在中世纪,那些市场原始元素往往受制于西方宗教或东方儒家传统的严格束缚,常常被置于道德的背面而广受唾弃乃至饱受打击。斯密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厘清社会道德原则边界,市场才可能真正放下包袱,轻松上阵,服务于社会。或正因这一点,若干年后,逐渐走出道德羁绊的经济学最终才得以独立成科,并发扬光大,朝着“统治世界”的方向奋力前行。

  斯密的道德论主要针对当时市场经济是否正当的认知纠葛,实际上,还有另一个道德难题始终萦绕在许多经济学家的脑海里,那便是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中的穷人现象。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穷人是一个相对性且对象并不固定的概念,只要有市场经济,就会有收入差别,就可能有富人和穷人之别。

  斯密向来对穷人阶层深表同情。在斯密市场经济理论问世前,社会上通行的见解是,“除非让穷人持续贫穷,否则他们就不会老实地做苦工,而不要求过高的薪资。”对于这类观点,斯密大加挞伐:“哪里有巨大的财富,哪里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巨富的人,同时至少必有500个穷人,少数人的富有,必定是以多数人的贫困为前提。”从今天的财富积累程度看,斯密对富人与穷人比例的估计显然过于保守,在现在的一些国际大富豪中,富可敌国者并不鲜见。

  穷人有很多种理由值得同情,在此不必赘述。在同情穷人方面,紧步斯密“后尘”的经济学家比比皆是。首屈一指的当数我们熟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两者对穷人的关怀不仅充分表现在经济学界,还在政治方面深刻改变了当今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穷人这一群体单独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然后摆在富人的对立面,作为革命斗争的动力。相较而言,凡勃伦在关注穷人时,却认为,“下层阶级并非与上层阶级针锋相对”,“他们不想摆脱其上级,而是想让自己爬上那个阶级”。这也意味,在凡勃伦看来,给穷人一个攀爬可期的上升通道,才是社会和谐的根基。在个人投资方面曾大跌跟头的凯恩斯,对穷人的关注蕴藏于诸多著述的字里行间,比如在评论通胀现象时他就认为,“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在人口学方面有着独到见解的马尔萨斯曾因反对英国济贫法而备受社会质疑,为此长期以来饱受争议。但事实上马尔萨斯在分析穷人的困难与脱困之道时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海尔布隆纳就坚定地认为,马尔萨斯是一个“道德自制”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地对贫民阶级利益最真诚的关怀”。仅就这一点,马尔萨斯与茅于轼老人秉持“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理念可谓异曲同工。

  经济学家对穷人的普遍关注表明,虽然并非每位经济学家均会以穷人作为学术研究对象,但对贫穷阶层的关怀怜悯,永远是经济学不可回避的重要主题,这也是权衡一个经济学家学术道德水准的重要依据。换言之,研究“穷人经济学”是经济学家的重要使命,也是解决市场经济问题的重要方向。如果说商人的血管里应流淌道德的血液,那么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理论建设者的经济学家,其道德血液的“浓度”,更直接关系社会对贫困群体的“温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