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狂人皮埃罗》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狂人皮埃罗》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7-12-25 20: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狂人皮埃罗》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狂人皮埃罗》是一部由让-吕克·戈达尔执导,让-保罗·贝尔蒙多 / 安娜·卡里娜 / 贾泽拉·加瓦尼主演的一部喜剧 / 犯罪 / 剧情 / 歌舞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狂人皮埃罗》影评(一):狂人皮埃洛,狂人戈达尔

  戈达尔一直用属于自己的语法修辞去“书写”电影。独树一帜遣词造句、私人化的世界观与政治理念以及颠覆性的技术革新,构成其用“知觉”传达内在的方法体系。二战创伤让欧洲理性主义面临崩溃,强调“自我表现”的非理性主义成为五六十年代欧洲现代派电影探索的潮流,而戈达尔和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一样,站在这个潮流的最前端。

  《狂人皮埃洛》沿承前作《筋疲力尽》《女人就是女人》的风格,消解故事,与陈规和妥协划清界限,崇尚绝对自由。电影制作的每个环节都不以娱乐观众为目的。在透射狂人皮埃洛与玛丽安娜爱情诗歌的同时,我们看到的依然是那个狂人戈达尔。

  1.于所谓“剧情”而言,皮埃洛和玛丽安娜的所作所为游离于既成的道德标准与法律规范之外,他们无意去思考与顾及世俗的约束准则,似乎深知上帝已死,“善恶美丑”的本质只不过是人为的标签与赋予,脱离“自我”以外的一切皆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他们选择肆无忌惮地烧杀与背叛,流浪于世界,做彻底的精神放逐,无所畏惧。导演也不给出任何是非对错的评断与分析,无视压迫,处处彰显自由选择与选择自由的个性思想

  2.“即兴”是叙述这部电影的自由驱动力,与好莱坞传统叙事体系追求的平衡与稳定,封闭与可预知性进行针锋相对。约翰•卡萨维茨的处女座《影子》是即兴拍摄的典型,多个主要人物的交互出场分散了叙述线条,《狂人》则更像是一对逃命鸳鸯的单线暴走,但无论哪种形式,“即兴”都将电影拟合成以时间为横坐标的图像轨迹:皮埃洛与玛丽安娜一路为所欲为,在从出逃到死亡的区间内,两人“行走”的力量控制不再由明确的因果目标来决定,而只表现为在时间的推移下,输出相应的空间状态,用身体知觉去散发事件,游牧般放任自如。戈达尔打断影像的逻辑锁链,稀释连贯并使其松散。拒绝用情节来统一视角,让叙述变得不稳定、不连续。插曲与意外往往会成为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也因此被赋予更多额外的信息含量。

  3.戈达尔眼里的世界是荒诞不堪的,他描述世界的方法也是起落无定的。虽然他有着目空一切的唯“我”倾向,但电影字里行间却无不透漏着他脆弱敏感迷茫悲观情绪

  《狂人》和《筋疲力尽》比少了跳接,但大量无视观众心理的强硬转场、无关性画面(如霓虹灯与烟花)和段落(如采访)的突然插入,甚至一个调度精准长镜头的混用,都平添了一份语义模糊的暧昧不清。色调运用上更是随心所欲:开片皮埃洛在上流社会聚会游荡,同一空间不同画面却出现了红、绿、蓝等多种色彩的滤镜使用,我想除了那些超现实主义电影,或许没人敢这么做;两人出逃后的开车镜头,通过彩色路灯光(而实际上路灯是不可能五彩斑斓的)在车窗的反射达到虚假的相对运动效果。可以说,导演以胶片为纸笔,书写世界的离奇和隐喻。

  对导演而言,构成影片的影像与声音两者之间是相互冲突而斗争的:声音先于影像出现、声画意义的对立与错位、真声效模拟假现实(表演越战)、噪音使用、音乐骤停等,描绘了一幅导演眼中那表里不一、人格分裂和噪乱不安的世界图景,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反思与匡正现实的材料。而演员时不时地出戏与“银幕外”的观众对话,瞬间粉碎了观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角色认同感,分化了电影的造梦功效,于普通观众而言,这是莫名其妙、难以接受的。戈达尔还在《狂人》中使用了大量的“引语”,像《筋疲力尽》里珍茜宝、《四百击》里安托万的出现,《小兵》里虐待场面的再次使用等,东拼西凑出狂乱的作者痕迹。

  虽然感性的“爱情”构成了维系电影人物关系的内在基础,但很明显戈达尔认为人与人之间是疏离分隔的,是无法真诚相对、难于沟通的。已为人夫的皮埃洛可以随心出逃;玛丽安娜对深爱着她的皮埃洛表示厌烦与背叛;分分合合终至毁灭,甚至每次都把“费迪南”错叫成“皮埃洛”却毫不在意。爱情在戈达尔电影里不再隽永纯净,“无始无终”与“伤害背离”使其成为导演世界观或幼稚政治倾向框定下的无情牺牲品。

  4.《筋疲力尽》中对虚无的认识让贝尔蒙多无视死亡的恐惧,《狂人》却玩笑式地颠覆了前作藐视死亡的庄重。失去爱人的皮埃洛在点燃身上的炸药后突然反悔,慌乱中拍打导火索并喊着“这样很傻!”,却无力阻止电影最后的一声爆炸。顽童戈达尔,对观众戏谑性的玩弄几乎毫无商量。

  电影虽然有大量的台词,但基本前言不搭后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呓语风格,或是导演浮躁不定性格的写照,或是现代电影诗性自由的演绎,或是世界荒诞内核的外现,总之,你所看(听)到的戈达尔,不是艺术,也不是技术,而是一个谜。

  《狂人皮埃罗》影评(二):一部任意的,大信息量的狂想曲

  美国电影公司发行的,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在西方这部片子分数都挺高。

  情节看似是简单的,Ferdinand 原本和他的妻子孩子生活在一起,他丢了电视台 的工作,一天从一个无聊的聚会回到家后发现,看护他孩子的人是他的故交,便抛弃一切随她走了。从巴黎逃到了法国南部。一个充满武器贩卖,政治阴谋的地 方。沿途经历各种遭遇和奇遇。过了一段田园生活,最终心碎收场。

  国外,这部片子是18岁以下禁止观看的,因为大量的反政府主义的思想及谋杀阴谋 不利于青少年的。。。。。。(我是在电影节看的,影院对观影者没有年龄限制,不少人中途退场了)拍摄的手法是1960年,美国盛行的road movie。

  啥叫road movie呢,就是以车为主线,带着人远离城市,强调了车能带人着去更多的地方,在当时的背景下能获得更大自由的一种象征,躲在车里四处游走,也可以随时隐匿起来。

  这也是个有时代性的风格,汽车业那个时候刚开始在西方兴 盛, 这类影片过分强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曾一度被政府管制控制。(电影媒体真的是很能左右导向人类思潮啊,我觉得近几年同性恋的导向就很多,家庭元素被逐渐瓦解,人变成孤立个体,政府更好控制人的思想,没有家庭支撑的个体意志是很薄弱的。。。。。。扯远了。。。。这是我的一些个人主观意见)

  这是一位任性的导演,超现实主义题材的片子,阿蒂尔·兰波在影片中没 有被直接提及,但几个人物乃至被引用的诗句无不在影射这个叛逆诗人的很多特 质。阿蒂尔·兰波本身就是个奇葩,传奇短暂一生37岁就死了,超现实主义的天才诗人,作品至今都无法被明确分类,无政府主义者,无业过,干过军火商,嘲 笑商品社会,这些特质都被导演用电影人物反应了出来, 比如片子里一起从巴黎逃到地中海的情侣Ferdinand 和 Marianne,他们无业没钱,反政府主义,乱杀。 Marianne的老公Fred, 是南非走私军火的商人。

  抛弃商品社会,幸福梦想的追逐通过从巴黎来到地中海的旅程来表现。(个人观 点 :这个至今都是欧洲人追求的事,远离大城市,到海边城市南部去度假,休闲,养老,地中海一代几乎是个一直在被追求的地方。)但是这个两个从巴黎逃难去南部的人,表面貌似在抛弃商品社会,但事实上却一直享受于其中。

  电影里用了大量的油画,文学乃至漫画,在人物对话里也运用了大量的那个时代的 广告标语。

  这部片子就是导演的的一个狂想,通过人物,其实混合了好几个他自己可能很喜欢的人物的生活。除了刚才提到的兰波外,还有一个叫Louis- Ferdinand Celine的作家,影片中男主角索性就用了他的名Ferdinand, 我又查了下此人资料,惊人发现, 两人从容貌上也极其相似,并且影片中,男主角一直在写日记写文章,看书,这是这位作家的一个侧面,并且电影中引述过他的两部小说

  除了诗人和作家外,这片子里的男主还影射了一位油画家,电影中不断穿插着大量油画。 然而这位油画家,也是位抽象画派的,叫Nicolas de Stael。他的很多画的作品是由该影片的摄影师Raoul Coutard通过镜头来诠释的,比如新大桥,红色,乃至直到他在电影中自杀炸药棒选用的颜色

  这片子已经不能当一部电影来观看了,讨论情节及到底在讲什么故事,到底在倡导什么反而成了小儿科了。这片子被Jean-Luc(导演)捏吧捏吧着突然成了一个艺术品了,抽象的,像油画,像诗,像小说, 一种艺术的感觉及体验。

  影片是超现实主义的,却又基于现实当中真实存在的人物特质,真实,幻想真真假假,表达导演自己断层的情绪或者对这几个艺术家的偏爱展示给观众看的 一个视角。我只能通过我的理解来做些解释。

  这部法国电影虽然我不是很懂,也没有很多心灵上的共鸣,因为是文化水土不服

  《狂人皮埃罗》影评(三):·

  加油站工作人员 真羞耻 你们不想付钱吗?

  玛丽安娜 我们没有钱

  加油站工作人员 那你们应该去工作

  玛丽安娜 我们不想工作

  玛丽安娜看着费迪南德 你必须直线行驶

  费迪南德 是吗 快瞧

  他把车开进了海里

  费迪南德 大海 波浪和天空生活或许是悲伤的 但它永远美丽感觉到自由 我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

  玛丽安娜厌倦了大海 太阳 沙滩 厌倦了吃罐头 穿同一件衣服 她告诉费迪南德她想生活 费迪南德在本上写道:我们就是休假的死人

  玛丽安娜 他们会追上我们

  费迪南德 那又怎样

  玛丽安娜 我想买台点唱机 但你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我不睬书碟 也不喜欢钱 我只想生活 可你永远不明白

  费迪南德 这很傻

  《狂人皮埃罗》影评(四):狂人皮埃罗的伯乐––玛丽安

  正如他每次纠正玛丽安一样:我叫费迪南。皮埃罗在没认识玛丽安之前他只是费迪南。虽然他对周围俗透了的世界无比厌恶,但他也只会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追求真理。

  直至他遇到了他的伯乐––玛丽安。从此他便走上了变成皮埃罗的不归路。

  戈达尔作为电影手册的创始五虎,离经叛道的抛弃了以前电影所谓的情节架构、戏剧效果、场景设计和剪辑蒙太奇。整部电影某种程度基本上就像一部白开水一般让观众自己一步步看到角色从常温烧到沸腾的过程。但他并不是瞎拍,整部他自己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从头充斥到尾。片头男主与他原配外出的那个场景中,各种浓重颜色的使用;跳切至海报、名画,波普艺术的使用;男女主角诗意的自白与对白和观众视角的镜头画面。都成为了戈达尔力求突破的努力

  再回到剧情上。伯乐相马,首先得有好马。费迪南作为一个文青,他是不甘平凡的。他表面沉静内心却充满激情。于是玛丽安这个伯乐出现了。

  第一次走,玛丽安便教导费迪南狂人成长第一步––杀人。从后面玛丽安杀小个子的手法上看,第一个死的那个男人便是死于玛丽安的拿手绝技––剪刀戳脖,第二个男的也是被玛丽安用酒瓶爆头的。而且前面费迪南都没有真正做出出格的事情,最多也就是抢抢车与保安比划比划都没有真正杀人。之后的两人开始进入诗意的蜜月期,一直持续到在入住沙滩农村。这段时间费迪南算真正爱上了玛丽安,进入狂人成长第二步––为爱疯狂。但是,仅凭爱。这还不能使费迪南成为皮埃罗。住的一段时间后,两人便开始出现了裂痕。这便成为了狂人发展第三步。此时,双方都开始暴露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向,费迪南喜爱文学,玛丽安喜爱音乐。而且,长久的平凡乡村生活使玛丽安厌烦。同时,费迪南开始不信任玛丽安,但出于对她的爱他又不得不忍受着。(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玛丽安始终隐瞒她所谓哥哥的事情)这一次在陪玛丽安出去后,玛丽安又开杀戒,还使费迪南陷入黑帮复仇的危险之中。两人由此分开了一段时间,眼看费迪南又要做回自己之际。玛丽安又出现了,于是乎,费迪南又进入了狂人成长第四步––由爱生恨。玛丽安欺骗了费迪南,编造了他军火商哥哥(实际就是她情夫)的故事。三人最后还联手赚了一笔黑帮的钱。眼看两人即将过上美满的生活。玛丽安却带着钱找到她的情夫跑了。于是乎,费迪南追到了她和她情夫住的地方杀了他们。走上了悲剧的最后一幕。他拿着两捆炸药将自己的头蒙住,此时麻木的内心再也说不出那些诗意的话了。孤岛上的一抹烟成为费迪南的绝唱。他再也无法反驳玛丽安的话了,因为此时他已经变成了真正的狂人皮埃罗。

  《狂人皮埃罗》影评(五):每一种爱都没有理智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梦,远离现实,却又最终死于幻想。

  以为不在乎,其实早已深陷其中,无法脱身。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梦。

  并不互相占有,却一同做尽了一辈子不会再想的事——杀人、偷窃、逃亡。

  疯狂地爱着。忘了有一天会轻易分别,毫无挽回的余地,毫无可想的理由。

  于是只能毁灭了你,让后在让自己在火焰与爆破声中化为灰烬和黑烟。

  如此,便与你相聚、相拥在永恒的寂静的海洋里。

  你的身体就是我的身体,你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

  我们两个再也无法从彼此的世界逃离,尽管是以如此失败的方式。

  爱上你是偶然。

  爱着你却是如此简单而疯狂。

  诗是失败者的游戏。

  无所谓文学,无所谓音乐,你只要生活。

  如果是你,我愿意一直反叛、一直荒诞下去。

  忘了我是谁,却依然记得你。

  《狂人皮埃罗》影评(六):年纪大了,开始多愁善感

  安娜。

  臆想。

  本以为,最后的时候皮埃罗会从梦里醒来。看完之后觉得,梦里死掉就真的死掉了,电影里死掉也真的会死掉。生活死掉了,艺术当然会死掉。红色与蓝色的制衡,酒神日神的战争。

  费南德叼着烟,玛丽安徐徐走来。光凭一张脸,故事应有的要素就都具备了。一切都是发生过的,穿梭在公路,穿梭在丛林,之后的故事之前都有发生。被剪刀插死的人,一箱钱,我们都死了。“今天天气不错,亲爱的,今天是生命中美好的一天”。玛丽安十分天真,却有着复杂的生活;皮埃罗整天一堆严肃的思考,艺术,却如此单纯。我喜欢他们奔跑,只要我还是我,你还是你,只要天地间有你我的容身之处,爱你的我,拒绝我的你,只要我们想逃走,命中注定。他们这样的对话让我时时听到了费南德幻想了这个梦,或者说我们的戈达尔没有隐藏好,暴露在了叙述中。

  明知是梦,所以无法永恒。我好想时间停止,我的手摸着你的膝盖,我在看着你。可是,被如此多的艺术包围,一切仍不是书中所写,我们的生活,稍有起色又归于平庸。我要生活。不断的逃走,不断的颠沛流离,只要我们仍在。前方可有尽头?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带着钱,开着车,飞驰在去机场的路上,远方有生活。就在两个人沉浸在希望的喜悦中时,一辆大卡车把他俩一起撞死了。这也是在梦中死去的方式。可是不能,爱情这个梦还没有醒,所以要背叛,要死亡,要让一切都结束在悲壮的气氛里。就像那个幻听的人,他知道自己疯了,却觉得疯的是这个世界,可是这样的希望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梦醒了,现实呢?

  有趣的蓝色和红色,电影里无数个关于这两种颜色的镜头。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充满了暗示的效果。一切都在暗示,梦。可是梦却超越了现实。不必记住,只需要感受。不是理解它,而是理解自我。每个人都不一样,方式也也不一样,爱却是相同。

  最后。

  你真美。

  《狂人皮埃罗》影评(七):大师

  无论你承不承认,我们都处在没有大师的年代,用那个捣鼓了几张彩色梦露就出名了的安迪沃霍尔的话来说,每个人都有15分钟成为名人,被人狗血的郭敬明所描绘的那个“小时代”。

  生病不得不请假在家的下午,一下午深度睡眠之后,找出了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的《狂人皮埃洛》,我几乎要被自己感动了,这是一个吊诡,当文艺成为工作,早已经失却了安心凝气心无旁骛的看完一部冗长枯燥电影的闲心。

  还记得,学生时代,下意识的喜欢那些先锋、实验性和小众的东西,自视清高的认为只有那些东西是最具智慧,最具思考力,最结晶的东西。流行、大众即等同于米兰昆德拉所言之媚俗,非乌合之众的优越感,戈达尔就是存在于我的优越感之中的一位大师。

  我不需要重述《狂人皮埃洛》的故事情节了,因为在这里讲出一个血腥残暴的故事显得不合时宜,当然更重要的。只是,当你面对戈达尔用电影语言所描述的世界时,你几乎游走在了故事之外,无比冷静客观的看着整个故事在眼前支离破碎、断续迷离的展现。我想到了另一位导演,上师,宗萨钦哲仁波切。我不知道,这位我喜爱的上师是否也知道戈达尔,只是他们的语言几乎如出一辙。在恢宏壮阔的故事之下,你看到的不是那些摄人心魄的奇观,不是上帝式的人生告知。而是从生活中拣出的因果关系和一切时间和事件上的联系。你获得的不是某一个结局和道理,摄影机的视角不是全能的上帝,而是几乎可以与电影内部触手可及的观众视角,而你是借用他们给出的视角来观察你早已熟知的世界。这几乎是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电影结束,你获得的不是大圆满的结局,而是一个自己选择的因果链条,顺着它就能找到自己的那一线索。生活中,日日上演着比电影残暴百倍的画面与事件,失望、指责与谩骂一点一点吞噬掉属于自己的最纯真的视角。人性中的弱点和存在于自己身上的弱点使得我们避让不及,了解魔,才能摆脱魔的掌控,一己能做的大概只是找到那个视角。自己有多肮脏,世界就有多肮脏,自己有多干净,世界就有多干净。

  我们处在没有大师的年代,每个人都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微博、脸书、网站成为一个传达自己声音自媒体。信息过剩的年代让我们无法判断每一条信息的真伪。找到一个信仰对象其实是在容易不过的一件事,那无非是一个评判标准,喏,如他所言是对的,如他所做是对的,仅此而已。高尚与伟大从来不是当作一个标签贴在身上,来标榜自己比之旁人不同比旁人更高尚更智慧。

  《狂人皮埃罗》影评(八):用电影来表现艺术

  观戈达尔《狂人皮埃罗》(涉及剧透,未观慎入)导演戈达尔不用介绍了吧,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谁的话,千万不要说自己喜欢电影,你可以不喜欢,但不能不了解法国新浪潮的标杆人物。主演男主角:贝尔蒙多是我非常喜欢的法国明星之一,他曾多次与当时知名导演合作,我最早接触他主演的电影是7-80年代的一些硬汉警匪电影的老年形象,前几年才在梅尔维尔,夏布洛尔、戈达尔、特吕弗、德.西卡、路易马勒等大师的一些电影里看到他。他的戏路非常宽阔,文戏武戏,悲剧喜剧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红了几十年,是银幕上的常青树。曾被称为“法兰西最丑的美男子”。女主角:安娜•卡里娜1961年,在拍摄《女人就是女人》期间,她和戈达尔结婚。这段婚姻维持了七年。七年间,她几乎是戈达尔唯一的女主角。随着《小兵》、《随心所欲》、《法外之徒》、《阿尔伐城》和《狂人皮埃罗》,安娜•卡里娜的脸成为新浪潮一个重要的标签。我看了她的《随心所欲》后感觉她是我心中最美的女神。电影感受我看这部电影的载体是dvd,为了更好的了解影片,我连看了三遍,看完此片我脑中思考的问题就是,这个电影想表达的是什么?每个人对电影的见解都不尽相同,因为每个人的成才历程都有所不同。有的电影是通过故事在某个不经意处打动你的内心,有的电影是用镜头来诠释艺术的思考。40多年前戈达尔拍摄《狂人皮埃罗》就是后者。“我不会拍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这是戈达尔一句口号,《狂人皮埃罗》也的确如他所说,用他独特的镜头来传达一种新鲜的艺术语境。作品在荒诞中表达一种犀利,在诗意的对白中透出一股张力,凌乱的剪辑有独树一帜的美。哪怕这个电影的主线就是一个简单的雌雄大盗故事。你还可以在电影里浏览毕加索《镜中的少女》,雷诺阿《手捧鲜花的小女孩》,莫迪利亚尼的《系黑领带的女子》,以及马蒂斯、夏加尔等大师名作。你可以在片中分析表现主义大胆而夸张的色彩;你可以在片中思考结构主义关于文化意义的探索;你可以在片中体味超现实主义的无序的美;你可以在片中聆听诗意的对白;你可以在片中享受古典音乐的韵味;你还可以在片中发现借鉴前辈导演的桥段;你还可以在片中探索爱情与欺骗的界限;但你不可以用今天的好莱坞的模式去看此片,否则你会得到失望与沉闷。这部电影对当时的绘画与流行艺术有着紧密联系,从毕加索到波普艺术大师罗森博格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影子。电影分析电影一开始贝尔蒙多在浴缸里读着一本艾里弗的艺术理论著作,从对绘画大师委拉斯凯兹充满诗意的评论开始,借主人公之口,阐述电影建立在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冲突上的理论,这也是戈达尔的理论。戈达尔也借委拉斯凯兹来说明自己即使被批评包围也要战斗(拍自己的电影)主角对一个小女孩讲述深邃的艺术理论,仿佛在幽默着自己电影观众的理解力。贝尔蒙多提到尼古拉斯•雷的《沙漠怪客》正好我也看过这个电影,尼古拉斯•雷的影片暗示了某种无视、控制国家法制体系的势力——麦卡锡主义。将女性推到西部社会冲突带中,那是一部有女权主义特点的电影。通过这点可以看出戈达尔在影射女主角的暴力倾向。这里也提到了这位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提到了巴尔扎克的名著《塞查•皮罗多盛衰记》,那本小说写一个在各方面看来都平凡的花粉商,因为抱着可笑的野心,在兴旺发达的高峰上急转直下,一变而为倾家荡产的穷光蛋;但是“绝顶诚实”的德性和补赎罪过的努力,使他的苦难染上一些殉道的光彩。黄金时代原是他倒霉的起点,而最后胜利来到的时候,他的生命也到了终局。这也恰恰暗示男主人公的结局。有人说戈达尔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忤逆者。他不仅仅颠覆传统电影语言,对当时的流行文化也进行了调侃。通过对白与“植入广告”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语境。对当时的流行艺术“臀部文明”进行了讥讽。现在的电影把观众当傻子,不让观众思考,导致现在的观众不会思考那些艺术的电影。红绿蓝三色组成聚会的场景,具有情景主义的特色开始,最后以闹剧形式结束。单色滤镜的手法最早用于早期表现主义的电影,不同于表现主义电影强调用夸张的打光与构图来表现强烈的视觉张力的电影手法,戈达尔固定静止的机位,通过对白来结合滤镜的效果,戈达尔通过画面的剪辑与对白很好的说明了他想表达的东西,来反映上流人士的浮浅与空虚。从滤镜运用的时间也不相同,由红色开始,红色代表权力与血腥,在红色的滤镜下面,表面人们平和的谈论产品,其实却是蕴含着野心与欲望的争夺,蓝色在这里表示背叛与阴谋,这两种滤镜的时间相对要长。绿色传统意义上讲代表希望、艺术与爱情。绿色的滤镜极短,仅仅是贝尔蒙多离开前的一瞬间。虽然这种手法今天已经时空见惯,但很少有人能运用的比戈达尔更贴切,不只是技术方面。中间出现了一个让资深影迷兴奋的镜头,“三线教父”塞缪尔•富勒出现了,(美国B级片、黑色电影、独立电影)戈达尔一直把他视为偶像。这时的色彩恢复正常。“你看起来很孤独”男主角在问富勒,其实这也是戈达尔在问自己,每一个成功的导演都很孤独,但他们不会寂寞,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电影陪伴。戈达尔传承着富勒追求的电影手法,即用小成本和小制作,通过对简单而富于象征意义的画面,并通过电影中的对白进行社会政治批判和对人性的反省。这也是在暗喻法国新浪潮源于美国电影。“电影的本质是什么?”“电影就像一个战场,爱情、仇恨、暴力、死亡。一个词概括,情感”。这是富勒的回答,也是戈达尔这部电影的主题。里面还有一些结构主义的因素。 “我用来看东西的眼睛,用来听声音的耳朵,用来说话的嘴巴,感觉毫不协调无法正常的工作。人应该感觉自己是个个体,我感觉自己是许多的个人一样。”这段话解释了电影的结构原理,指出电影是用来眼睛来观看的,用耳朵来聆听,以声音来表达的。然后主角扔蛋糕和礼花的剪辑制造爆炸的幽默效果。两人在汽车里对话一段,汽车明显未动。显得比较假,可能这也是戈达尔的疏忽之处吧。在这里戈达尔抛弃了常用的好莱坞反打镜头,让观众自己体味主角的情绪变化,色彩调性忽蓝忽红,恍惚中创造了色彩虚拟的诗意,这点和楚原拍古龙的电影里面的氛围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处。另外戈达尔的电影和时事总有关联。通过收音机的广播,引申对越战的困扰。“我不叫皮埃罗,我是费迪南”这是贯穿电影的一句重要台词。“狂人皮埃罗”是个罪犯,非常有名的罪犯,所以贝尔蒙多总说我不叫皮埃罗,我叫费迪南。其实主人公的名字也不是费迪南,就向女主角希望他是皮埃罗一样,费迪南是男主角向往成为的对象。玛丽安的住所凌乱,但却挂着毕加索的《镜中的少女》莫迪利亚尼的《系黑领带的女子》等名画,表达戈达尔艺术至上的观点。至于男主角的床头帖这毕加索的名画《恋人》的印刷品巧妙的揭示男女主人公的微妙心理,戈达尔有着残酷的现实主义倾向。常常让角色进入静止画面。电影也经常没有对主体做明确解释。这里的对白仿佛是与画面有关的诗歌,这种语境是其他的导演很少尝试的。同时用一些不连贯的画面构成赋予电影不规则的结构风格。电影画面不论构图与颜色都像现代艺术的绘画,例如冰箱上的瓶罐就像莫兰迪的静物画。加油站等场景到处都有对广告的影射,以及对美国电影的影射。仿佛告诉我们这是一部黑暗的轻喜剧。影片还提到了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夜色温柔》,书中从社会历史学角度和精神美学角度分析了主人公迪克性格变异过程,透视了战后资产阶级世界的空虚、幻灭,以及人性的压抑和扭曲。表述了书中的主人公命运也是电影主人公的命运。所以说看大师的作品往往很累,因为你要有一定的知识面,才能领悟大师的一些意图。 在卡通于文化之间徘徊。表现主义的颜色不计成本的出现,仿佛调整着观众的视觉习惯。“一定要真实点,这可不是拍电影”明明是拍电影吗,戈达尔对好莱坞的调侃。让你感觉不到这是一部四十年前的片子。不同于诺兰的《记忆碎片》这里的时间的错位,没有诺兰的规律性,完全是随着主人公的日记来表现电影的主题-文字与事物。他完全不遵守旧的电影规则。电影里的镜头还有向约翰福特的《铁血金戈》致敬的桥段。两人过河的场面也美轮美奂,同时贝尔蒙多夹着书的也体现,戈达尔对文化的重视度。也暗喻了了两人将来的命运。电影后半部的取景开始赋予活力,画面上我们可以感觉到梵高、马蒂斯、毕加索等大师的影子。用毕加索的画来象征这打破规律的暴力艺术最合适不过了。还有一个场景,人在巨大的树下行走,在屏幕最下方消失这个画面,是致敬尼古拉斯雷《穿越大沼泽地的风》电影包含对越战的反思,用火柴爆炸的效果可以和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的燃烧弹有异曲同工之妙。镜头语言从摄影的角度来看非常直接,人物总是在镜头内移动,戈达尔经常拒接反打镜头剪辑,传统意义上好莱坞最常用的反打镜头就是从一个角色来观察另一个角色的反映。戈达尔总是用戏剧般的短镜头来体现暴力。不是明显的长镜头,却给人一种长镜头的效果。我对这句对白非常感兴趣“为了赚一点钱,我们从游客那里乞讨。”个人以为可以改成“为了赚一点钱,我们从观众那里乞讨。”不仅仅是对好莱坞,对于今天的电影也是一样,现在的导演白痴行为,导致了一些观众的白痴,高科技的垃圾充斥着荧屏。污染着我们的眼睛。结尾时贝尔蒙多的脸上涂满克莱因蓝的涂料,我猜想是否是象征古代爱尔兰勇士上战场的图腾,就像《勇敢的心》一样。 电影的结局出人意料,我稍微留点悬念与想象空间。本来这是一部情节很简单的电影,可以拍成警匪片,悬疑片也可以拍成恐怖片,但戈达尔却把他拍成艺术片,这是让我兴奋的地方,也是让我痛苦的地方,中国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用电影来表现艺术的人呀!

  《狂人皮埃罗》影评(九):狂人日记

  戈达尔的《狂人皮埃罗》始于相遇,终于分离,中间是一场漫无边际的逃亡。

  1965年出现的这部影片对于戈达尔来说,标志着一个创作阶段的终结,所以他更加肆无忌惮,拼接、跳接、奇怪的画外音和毫无逻辑的剧情,但这一切却饱含深情,就像电影中塞缪尔·富勒的出现。电影是什么?----电影是战场,是爱,是恨,是动作、暴力和死亡,但终归一个词,那就是“情感”。

  在影片那个极有创意的片头中,红色字母和蓝色字母依次排列出现,组成主创的名字,接着又不规则地消失,就如同影片“恋爱与分离”的主题,最后剩下的两个蓝色字母“O”如同一只眼睛凝视着观众。在这种意料不到的情景下进入电影的观众会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被戈达尔彻底搞晕。第一个镜头两个年轻的女孩在打网球,此时贝尔蒙多饰演的主人公费迪南的画外音出现,一段关于维拉斯基的艺术评论,可悲的是,当我们竖起耳朵想认真听听这段话时,音乐响起了,音乐声太大以至于掩盖了独白的声音。此刻的镜头出现了主人公费迪南,他正在一个书店中选书,两旁是旋转书架,下一个镜头就变为费迪南躺在浴缸里阅读一本关于结构主义的著作。如果说“网球”与“书店”在戈达尔看来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代表,那么接下来费迪南被迫跟着富豪妻子去参加一个无聊的宴会就明确了这种对比。宴会上的女人们谈论着化妆品与奢侈的生活,这让费迪南难以忍受,在红、白、蓝的滤镜笼罩下,影片的色彩主题被凸显出来。最后费迪南疯了,他把蛋糕扔在了宾客脸上,回到家中见到帮忙照顾孩子的马丽安(安娜·卡丽娜饰),他们立刻决定私奔。短短几分钟,却讲完了故事的起因,如同那作为转场标志的烟花,如此美丽,但一瞬间落下,又让人措手不及(戈达尔电影中的标点符号就是这些意外插入的“无关”镜头,如本片中的烟花、霓虹字幕等等)。

  在黑夜逃亡这场戏中,镜头分别对准了马丽安和费迪南,正面固定镜头(汽车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动),挡风玻璃上依次出现各色光束,最后我们才看到男女主人公终于出现在了一个镜头中。戈达尔实在是太喜欢汽车了,在处女作《筋疲力尽》的开篇就是汽车,还记得同时期拍摄的《阿尔伐城》的最后一个镜头么?更别提之后的那部《周末》了。在《狂人皮埃罗》中,不同型号、不同颜色的汽车不仅仅是带领主人公逃离的工具,它们更是参与叙事的主角。有美国的福特汽车,也有欧洲的豪车劳斯莱斯,这些道具就如同戈达尔在影片中随意提到的巴尔扎克、贝多芬、兰波、雷诺阿和尼古拉斯·雷,你可以去分析它们的意义,但这些“意义”早已在影片的叙事中被解构了。

  黑夜逃亡之后的第一个镜头就是马丽安的特写(蓝色的服装、蓝色的眼影),这是本片多个凝视镜头中的一个。在弗兰克家的这场凶杀戏中,戈达尔几乎是用滑稽的游戏式的抽象拼贴完成的。镜头不时对准墙上的画像,跟随马丽安穿梭于房间中,完成一个个高难度的跟拍,危险逼近,马丽安和费迪南开始了反击,这是一段复杂无序的跳接拼贴而成的影像,也是戈达尔的又一个天才创造,可能只有希区柯克《惊魂记》中浴室杀人那段剪辑能与之媲美吧!

  在第二段的逃亡剧情中更是没有了所谓的规则与方法。马丽安给费迪南取了个新名字“皮埃罗”,但费迪南并不喜欢。他们为了不付加油的钱,袭击了三个加油站的工人,还抢了一辆敞篷汽车,不停换着服装,开车冲进大海,烧掉汽车制造意外身亡的假象,还有不挽裤脚就走过河流,这些孩子气的行为背后是戈达尔对成人世界规则与秩序的蔑视,还包括那本费迪南一直不离手的漫画书《大脚历险记》。戈达尔的主人公邪恶与天真并存,他们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爱情则只是游戏。马丽安不想要稳定的关系,“我们从不对彼此承诺”“感情比爱的誓言更重要”,马丽安幻想在逃离后,拿着钱可以去环游世界,而费迪南将钱故意丢在汽车里一起烧掉了,马丽安需要刺激的历险,费迪南则想停下来好好享受,他们能去哪里呢?不管是爬上屋顶,还是将身体埋在沙子下面,上天入地,都无法真正地隐藏起来,所以唯有行走于这个平行于地面的世界,逃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他们来到了一个小岛,想开始安稳的生活,就像尤利西斯的传奇旅程一样。岛上有大型的鹦鹉,像是《金银岛》中的描绘,还有马丽安和费迪南这两个长不大的孩子,这就是属于他们的梦幻岛。歌舞、嬉戏,费迪南开始写日记了,记录下他恋爱的感受。此时戈达尔对影片声音的处理也越来越夸张。那些画外音是独白么?是对白么?抑或两者都不是?他们经常你说前一句我接后一句,我说一个词你又说一个词,主人公在银幕上张开嘴,但观众却什么也听不见,画面上没有人物,却出现了语言。重复、断裂、拼贴造成了猜疑、质问与固执。此时,电影中又出现了凝视镜头,还是马丽安的,“你永远不会离开我么?”“不会”“你肯定?”“我肯定”。在卡丽娜的眼睛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种迷茫,这是谎言!我们无法不联想到此时的卡丽娜与戈达尔,如果说《女人就是女人》中的卡丽娜就是天使,这是他们蜜月期的情书,那么《狂人皮埃罗》就是他给她的告别的礼物,如同《阿尔伐城》的最后一句台词“我爱你”一样,一向“自命清高”的戈达尔居然在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上来了句直白的大俗话,比好莱坞还俗,但如果说台词的人是卡丽娜,那么一切都应该被原谅。

  《狂人皮埃罗》中的马丽安是任性的,她不是《随心所欲》里的娜娜了,迷茫地探索着自己究竟想要过哪种生活,在这里,她知道了自己想要不安稳的旅程,想要刺激,所以她去杀了军火商人,并离开了费迪南。费迪南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被追杀的目标,剧情反转了,浪漫的爱情中出现了暴力。戈达尔电影中的暴力永远都是戏剧化的形式批判,在戈达尔的电影中,他总是不放弃任何加入政治主题的机会,在黑夜逃亡那场戏中,收音机中出现了关于越战的报道,而费迪南与马丽安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也模仿了美军与越共,此时的画外音出现了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和炸弹爆炸的声音。在费迪南被黑帮抓住进行逼供时,马丽安的红色连衣裙成为了头套,而这场戏像极了戈达尔以阿尔及利亚内战为背景拍摄的《小兵》中的一个场景。

  在南方的艳阳下,戈达尔已经把传统电影打得体无完肤了,《狂人皮埃罗》一部六十年代中期的电影,现在看来却如此先锋,似乎时间仍然没有追上戈达尔的脚步。电影中戈达尔也继续实践着他的结构主义信条。费迪南的日记字体颜色由黑色变为了红色,原来整段的句子变成了一个个单词,文字开始结构自身;时不时出现的波普风格的宣传画;在电影院中看纪录片的费迪南又拿起了一本书(戈达尔对摄影机的不信任?);剧院角落里坐着的让·皮埃尔·里奥;尼古拉斯·雷风格的构图,景物占据镜头的主要位置,人物却被分割;费迪南在遭受暴力的时候镜头却切到了毕加索的绘画……所有这些都是戈达尔的创作,看似是“即兴”的,实则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戈达尔不会告诉库塔尔他想要什么镜头,他只会说他不想要什么镜头,所以库塔尔的镜头就如同我们观众的眼睛,我们也不确定自己究竟能看到什么,所以戈达尔的电影总是给人应接不暇的发现的乐趣。

  《狂人皮埃罗》是创新的,是形式化、风格化的,但对戈达尔来说却更像是一次怀旧之旅,用来纪念他和卡丽娜即将逝去的爱情。男女主角的逃亡像是《筋疲力尽》,而浴缸中的对话、费迪南拉弓射箭等镜头在《蔑视》中都出现过,当然还有《小兵》与那个逼供镜头。在这些看似随意的爱情追逐中,戈达尔回望了他这几年来的爱情、人生、政治、艺术和哲学,毫无理由的逃离、抢劫、弃车、游戏、舞蹈、杀人与背叛,实际上都是戈达尔思考的延续。《筋疲力尽》中的疯狂,《女人就是女人》中的甜蜜,再到《随心所欲》中的迷惘和《阿尔伐城》中的爱能战胜一切,终于,戈达尔抵达了他这一阶段创作的终点“虚无”。影片以死亡结束,费迪南枪杀了马丽安,然后自杀,浓烟过后只剩下了大海和蓝天,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是马丽安的颜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在脸上涂上了蓝色油漆的费迪南终于变成了那个“狂人”皮埃罗,“又都是我们的了”“什么?”“永恒”“不,那只是海”“和太阳”。我们终究还是能理解戈达尔的,这本疯狂、迷幻、忧郁的“狂人日记”原来满篇都记载着真挚动人的爱的箴言。

  《狂人皮埃罗》影评(十):戏剧人生

  狂人皮埃罗是本次电影节我的第一部电影,非常担心的原版英文字幕被卡没有发生,我已经是非常感激。

  知道自己要在大荧幕上看戈达尔,也就故意憋着没去看。

  不得不说昨天的110分钟前60分钟我是充满惊喜的。

  全片贯穿的无非就是两个想法,一 就是戈达尔用这种舞台剧化的电影对美国式电影的嘲讽和挑战,如此的一个剧情片,私奔,杀人,逃亡,争执,重逢,双双毁灭,甚至喜剧元素,所有美式大片的元素他都有了。但是戈达尔自带的旁白式的诗歌,剧目的分解,无不在强调这是一部传统的戏剧。男主角无时无刻不再念诗,作诗。法国人自带的对美国人这种粗野的鄙夷处处可见。大反派一出现就是自带可口可乐。然而进一步展现这个想法的就是男女主角的设定。男主角必然就是法国式的坚实拥护者,不断购买书籍,然后惹恼了女主角,女主角追求的式nightclub, 跳舞,唱片,Miami beach, Las Vegas pub.

  这种想法在两人为美国大兵表演脸谱化的美国人和越南人的戏剧的时候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两个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人却博得了大兵们的喜爱。

  还有一个主题就是两人对于戏剧化生活的追求和厌烦。两人是浪漫的,脱离家庭,一路抢偷,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然而戏剧化的生活只是存在于电影里的。没有人能孤独地在岛上生活那么久。人们需要无聊乏味地日常生活,在此时无聊乏味也变得如此让人回味,毕竟那些空洞的生活是包装在看似鲜艳的包装之中的。然后孤岛生活真实得没有伪装,自然也是无聊得没有伪装。

  所以从形式和反映题材上来说 前60分钟是非常惊喜的。

  然而后50分钟却大部分还在重复和完整情节。所以个人意见如果后半部分可精简,就会变成一部紧凑的剧情片,同时是一部好的艺术电影。毕竟电影还是要讲好故事的

  但是个人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很多小细节让我觉得非常喜欢。

  比如女主公寓里的毕加索,莫迪里阿尼,还有用画来表现殴打镜头简直是戳中我的惊喜点。

  名画和大量枪支的对比。

  两人手里一直没有丢掉的漫画书和小狗笔袋。

  大量的音乐不连贯剪辑,明显的台词重复

  剧目式的报幕

  两人相互交叉的旁白

  大全景镜头放两人出画

  颜色的强烈对比

  诙谐幽默的台词

  不同颜色笔迹的日记本

  最后海洋的长镜头

  歌舞剧式的插入歌曲

  可二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