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10篇

2017-12-25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10篇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一部由蒂姆·波顿执导,约翰尼·德普 / 弗莱迪·海默 / 海伦娜·伯翰·卡特主演的一部冒险 / 喜剧 / 家庭 / 奇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一):Charlie & The Chocolate Factory

  带着模糊的印象我完整地重温了一遍,突然发现没写过影评...那就写一下吧。看完片子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天哪怎么办...我又要爱上JD了...

  抵抗不了啊,JD的人格魅力啊...真是...很久之前疯狂迷恋JD时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好喜欢海伦娜的角色~可爱慈祥的妈妈~多温馨的一家子~爱死这片子的含义了~家庭啊~最后WW和爸爸拥抱时的场景...so温馨。

  初识Anna的片子,现在想起来当初第一次看到Anna的时候...好感慨...同样是第一次见到海默的片子,当初是因为JD去看的这部片子,认识了Anna和海默...现在对三个的迷恋都淡下去了...可是重温完...特别是对JD...天哪天哪天哪...咪咪我了解你。

  我总觉得我也有个这样的爷爷XD~看片的时候总是想起爷爷...感觉好。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二):大部分家人当然很好,但也不能排除世界上有樊胜美爸妈那样的父母吧?

  威利旺卡邀请了五个小孩参观他的神秘巧克力工厂。

  告诉小孩子,不能贪吃、不能坏脾气、不要自负、不要有太强的得失心。

  像楼上网友说的,说教意味太浓。

  威利旺卡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后他也是被说的那个。

  小查理告诉他,不管诱惑多么大,都比不过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最后,威利旺卡在小查理的影响下,回去见了他阔别几十年的老父亲

  如你所料,老父亲一直在等待他。而且从来未曾遗漏这个成就辉煌儿子出现在报纸上的任何消息

  对一个未曾踏入社会的人来说,这种说教未免太过理想主义

  要知道,大部分的家人当然很好,但也不能排除像樊胜美爸妈那样的父母吧?

  这个世界上,并非人人都那么理想主义的。

  约翰尼·德普的眼睛真是漂亮,第一次认识他是《加勒比海盗》里面亦正亦邪的海盗,画着浓浓的烟熏妆,有点神经质。所以这里的德普乍一看,只是有点脸熟。但是他那夸张的扬眉却是一如既往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三):以爱之名

  “PARENTS”这个词对于威利来说很发音,这也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亲情,FAMILY。当最后威利去看父亲,当父亲看到他这么多年牙齿的保持也知道这个儿子是爱自己的,父子之情,多么美好啊。

  小男孩是这个很可爱的孩子幸运总是降临在善良的孩子身上,应该说是一部健康向上的片子,五个孩子的五种性格是现代很多家庭里孩子的特征,简单纯朴,才是王道。在那个自负的孩子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自己身影(好吧,可能自己也的确是有一点那种倾向)。一贯的奇幻风格,适合孩子和父母一起看。一部以爱为名的片子。。恩恩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四):小大人与大小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你的周围出现了一些说着大人话的小孩。他们丝毫没有怯懦与紧张的神情,从容人群侃侃而谈,其间的童言无忌还总能让人莞尔一笑。他们的眼眸还是那么清澈,他们的声音还是那么稚嫩,然而这些都与他们洞悉世事的老练口吻格格不入,他们就像是戴着项圈的闰土对迅哥摇头叹息近况,说起了"少爷"之类的字眼。

  小大人,似乎是对懂事小孩的完美褒奖。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懂事是我们被教导的一种优秀的品质。它是种极其抽象的东西,不比扶老太太过马路,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这些美德那样简单易行,最终解释权始终都牢牢掌握在大人的手中。当你违逆了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时,它就会成了你受罚的罪状;当你顺从规定路线循规蹈矩地前进时,它就会成了你脑门的小红花。

  于是,一些桀骜的小马驹就成了脱缰的不懂事分子,一些如巴普洛夫的小狗一样形成了条件反射的佼佼者就成了人人夸的懂事分子,被冠以小大人的光荣称号。顾名思义,小大人虽然还不是大人但已经很接近,就像是入党积极分子虽还不是但已经潜力无限,一切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这个改造世界观的庞大工程中,每个孩子都是提线木偶,在懵懵懂懂里听命而行。因为觉悟的高低而被区分成不同的族群,这个过程里,他们的心智和情绪远没有敏锐到可以感知到发生的一切。真正欣慰与高兴的,是一旁监工的大人们,他们看着又有一批合格的产品走入成人世界,终于能释然地长吁一口气,庆幸自己完成了被赋予的千年不变的任务

  大人们,不仅有生产下一代的职责,还有改造下一代的职责.。荀子言人性本恶,唯有加以教化才能让其变善。照这么说来,小大人的存在便是极好的,充分展现了大人们这伟大壮举的影响力,而且这样的娃儿越多,和谐社会便也就指日可待了。

  可是,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懂事"这个高度概括了所有优秀品质的词,孩子们迅速老化的心里,懂的究竟是什么事呢?照猫画虎年纪,还没来得及学会正直善良诚实,就已经在身旁大人的喝阻下学会了闭嘴沉默,从举杯推盏里学会了虚与委蛇,在众星捧月里学会了言过其实,在耳濡目染下学会了骄纵自私

  这些在小大人的身上被作为成熟表现大加赞许,仿佛这样的人才是合格的人,才是合群的人,才是完整的人,才是为未来世界做好了准备的人。这些来不及幼稚的小大人,是的,成了他人的骄傲,却荒废了最简单的时光

  巧克力工厂的威利·旺卡,是世界观改造工程里不合格的残次品。也正因为如此,他童心未泯,看透人性诡谲后,守着孤独王国,等待还没被尘世污浊的同路者的到来。终于,经过一番试炼,穷苦但善良的查理在一群小大人中脱颖而出,使单纯美好的渴望得以延续。回头看来,这部略显甜腻和说教的儿童片,虽算不上导演波顿与演员德普这对组合的杰作,但那种对成人世界的明嘲暗讽,还是能让人有种会心一笑的感受

  小大人的另一面,是威利·旺卡这样的大小孩。看着他苍白的脸颊和怪里怪气的装束,很容易想到已经去世的MJ。同是童心未泯的少年,一个守着糖果世界,一个守着梦幻庄园。同是在背叛与非议里看到人性之恶,一个孤独地尝着巧克力,一个孤独地唱着歌。同是纯真的两人,一个终于等到和他一样没变的孩子,一个却被世人定下莫须有的罪名。天堂里,不知道MJ是否已经从是非里解脱,是否还能带着孩子的微笑,跳起漫步云端的舞步?

  想到的另一个人是顾城。诗的世界里,他是任性的孩子,灵性的诗人,用简单的词汇做着幼小的梦。诗的世界外,他是恼羞成怒的屠夫,怯懦自私的情人横冲直撞肆意妄为。不肯长大的孩子注定无法融入需要妥协的世界,你只会在这个满是禁区的地方处处碰壁,像顽劣野兽般冲向所有爱你的人。蓦然一顾,业已倾城,你在世界短暂,你离去得猝然,你造下的罪孽自然需要你的忏悔,你亏欠的爱情自然需要你的弥补,围城之外的读者,只望你当年固执画下的那只眼睛,能够在远方不再流泪。

  年轻时疯狂膜拜成熟,成年后又疯狂怀念青春,这种叶公好龙的妄想病,爱将一切所不能及,都冠之以美好之名,用来羡慕向往,用来崇拜称赞。小大人成了幼稚孩童里早熟的先进认证,他们穿上大人的衣装,煞有介事地说着自己不懂的话,仿佛这样就能获得成人的平等待遇;大小孩成了市侩大人中纯真的典型示范,他们拿着孩子的挡箭牌,合理正当地放纵,破坏与伤害,仿佛这样就能逃避规则的约束,失序的惩罚

  其实,小大人和大小孩,是一对永远不该被当作褒义的词。前者是快进的青春,羽翼未丰就想飞向所谓美好的未来,后者是慢放的人生,拒绝成长从而接近所谓美好的过去。这两种形态的人格,无论模仿得再像,最终收获的也只能是虚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年纪都该有自己的样子,成人世界并没有那么邪恶,孩童世界也并没有那么单纯,小大人始终不是大人,大小孩也始终不是孩子。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五):巧克力诱惑——《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贪婪,放纵,好胜,自傲。

  因为这些,查理赢得了他的巧克力工厂。

  哦,不,是因为别的孩子的这些缺点而使查理赢得了他的工厂。

  孩子,在没有父母约束的环境里成长,肆意妄为,会被制成糖果,变成蓝莓,扔到废物处理器,被缩小拉长。

  在这个奇幻的工厂里,是对现实世界的排斥与不信任。威利.王卡还只是个小朋友他喜欢糖果,他不听父亲的劝告,他憎恶别人的背叛……其实他是害怕,害怕受伤害。但也因此,而使自己孤独,也使自己失去了家的感觉。是查理那个穷困的家唤醒了他,恣意妄为有时只会阻碍了自己。

  当一直以为自己是何等的优秀于别人的时候,或者自己是多么有个性的时候,那或许你会在巧克力工厂尝到恶果。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六):只有傻瓜才会放弃金奖券,要钱那种俗气的东西。

  看完超级感动!一开始以为就是一部给小孩看的动画片,但是看完才发现,蒂姆波顿真的是鬼才导演,越看到最后,感触越大。

  从开始说起吧,查理在寻找奖券的过程中,充满了心酸和温馨,面对贫穷却毫无卑微、依旧乐观的心态真的十分难得,查理的家庭教育成功。想说一下查理的妈妈,脸型方方的,但是眼神温暖,看起来很善良。

  除了查理,其余四个小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好习惯,爱吃糖的小胖子,每天都嚼巧克力的紫罗兰女孩,被溺爱的无法无天的富家女,以及沉迷于电视无法自拔的小神童,这些小孩子在巧克力工厂里都因为自己的坏毛病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只有查理从巧克力工厂全身而退。

  威利旺卡,德普叔饰演的巧克力工厂的主人,一直看到最后,都还觉得这不是船长,这不是船长!除了脸型,看不出来一点点德普的痕迹,哎...胡子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长相,哼哼!十年前没胡子的德普叔,还是很清秀的嘛。

  最后故事升华落在了家庭亲情上,查理不愿意为了巧克力工厂抛弃家庭,而威利旺卡在查理的帮助下,回到了从小就离开的家,并跟父亲和好,随后同意查理带着家人一起入住巧克力工厂,end。

  仔细思考,还是很值得再看一遍的,就算听听里面的歌也行啊。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七):资本主义童话

  无论事先吹嘘得怎样,无论工厂内部的场景被制作得如何色彩鲜艳,美轮美奂。从巧克力糖做成的娃娃被烟花造成的火焰烧得肢离破碎开始,《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就已经不能算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电影了。更加令人奇怪的是整部影片中始终存在着一些诡异的不和谐因素。比如从来不见天日的巧克力镇;从头到尾惨白的工厂主威利·王卡的脸;鞭打奶牛以取得生奶油的制作方法;以及对几个变态孩子的变态处理方法等等。这一切不知道是因为蒂姆·波顿与生俱来的残酷美感还是因为这部影片本身就不得蒂姆·波顿喜爱。看完《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后觉得什么想象力啊、温馨的家庭片啊、励志之类的评语统统应该与这部影片无关。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在低层次上将巧克力与其他糖果区分开,中层次上极力嘲弄了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人,包括被宠坏了的孩子:骄纵蛮横的富家女、自以为是小女孩、沉溺于电视游戏的暴力男孩,还有贪吃的小胖墩等等。但不等于说有这些缺点的孩子就应该收到威利·王卡的戏弄。仔细想想查理能够坚持到最后一个人赢得比赛的胜利是因为他做过什么吗?恰恰相反,整个参观过程中里他什么都没有做。没有什么表现才造成最后他的最佳(假)表现。更何况经历了两次购买巧克力没有获得金卡的情况下,查理从路上拣到10块钱,才重新有了第三次购买巧克力的机会。当时他可丝毫没有为家人考虑过:10块钱也是钱。

  不是因为身处社会主义国家才觉得《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主题思想有问题。美国一直也崇尚个人奋斗。可看看查理一家,穷困潦倒却不思进取。只是想着把汤冲得再薄一点、再薄一点。当威利·王卡的金卡计划出现后,全家更是暖意融融,都躺倒在能得到巧克力金卡的梦想上。也不去想想全镇自己的房子最破是因为什么。那么说影片认为靠一张巧克力金卡来改变命运想法是对的咯。同样影片认为对的是巧克力工厂冷酷地解雇所有的工人而无条件使用欧伦比人和松鼠进行工作。而查理的爷爷,被解雇的工人在谈起威利·王卡时还要保持一种敬仰的眼光心情

  威利·王卡,被影片诠释成因为童年的阴影才变得如此古怪,如此不近人情。可是从整个参观工厂的表现来说,他决不是仅仅“古怪”两个字就能够形容的。为了一些秘方的泄漏,巧克力工厂解雇了所有的工人,当查理的爷爷在参观开始说明自己以前曾经是工厂的员工时,威利·王卡立刻表现出一种歇斯底里的狂怒。整个参观过程中有许多镜头都在非常奇怪的时间段非常奇怪地展现了威利·王卡一种非常奇怪的表情。并不是指他茫然地回忆小时候第一次吃糖果等时候,而是指当每一个小孩自觉不自觉地跌入他设置的陷阱中后威利·王卡脸上浮现出的一种暧昧的表情。更让人感到费解的是那句“你要哪一半”的笑话。约翰尼·德普饰演的威利·王卡不见可爱。只见残酷而让人毛骨悚然。影片中只有在部落里与欧伦比人打手势一段才让人觉得好笑,但那是周星驰的,不是约翰尼·德普的。同样是在城堡里与世隔绝,剪刀手与巧克力王子的意境一天一地,相差十万八千里。

  儿童文学都被认为应该体现世界美好、光明、纯真的一面,儿童电影也一样。但如果蒂姆·波顿想颠覆传统儿童电影的表象,再加上一点黑色幽默。那就请做得彻底一点。放弃影片最后什么事业与家庭之间到底谁最重要这样一个已经熟悉得想吐的好莱坞传统矛盾。放弃父子隔阂后令人恶心的满墙报纸报道。将想象进行得更干脆一点。矛盾制造得更匪夷一点。即使是巧克力人和牙刷人牙膏人大战我们也无所谓,只是别让忽左忽右的做法将影片的风格分离得不得统一。最后使人无所适从!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八):乖小孩才是人生赢家么

  生活在穷困但温馨家庭的乖小孩查理得到全世界仅有的五个到威利。旺卡的巧克力工厂参观的机会,神奇而诡异的梦幻 巧克力工厂!在参观过程中,孩子们一个个沦陷,贪吃巧克力而失足落水;爱嚼口香糖而变成蓝莓;任性想得到松鼠去抓而掉入垃圾堆;自以为是进入电视转送机而变成小人...最后仅剩查理,旺卡邀请查理继承工厂,但代价是离开家人,这被他拒绝了...查理陪着旺卡回了旺卡十几年赌气没回的家,老爹满墙都是旺卡的事业成长的剪报,旺卡也保有了打小的最健康的牙齿。父子相拥芥蒂尽释,最后的最后查理得到了工厂,旺卡得到了家庭的幸福...

  感觉就像就像老套但诡异的童话,不听话的任性的小孩一个个收到惩罚,失去得到大奖的机会,而旺卡就发出诡异笑声,小人儿编剧搞怪曲子嘲讽他们...然而这些“失败”的孩子都是被宠坏了的或过于自大的,做出令人想不通的不听旺卡话的“自我放弃”式行为,不仅失败了而且还被狠狠捉弄了一通。于是最后乖乖的,啥都没多做的,爱家庭的懂事孩子得到了最终的成功...综上就是这个老套故事的大致内容。

  影片中工厂的设计和创意无疑是成功的,特技效果也很好,但关于内容就有些强差人意。仿佛老掉牙的故事穿上了新衣,传达给孩子的就是要乖乖听话,不要做多余的事,不要任性自大,不然呵呵,那几个孩子的下场你看到了吧嗯哼...觉得好有中国式教育的影子,重要的是就是乖,听大人的话,不要违背这个世界的规则。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注定得到奖赏,那些一意孤行的所谓坏孩子会被惩罚。但那些坏孩子做的仅仅只是有一些小调皮和固执而已。为什么要打击恐吓他们呢,就像在告诉屏幕外的孩子:不听话的话大灰狼就会把你吃掉一样。

  其实又或许是我想的太多了,关于一个童话故事笑笑之后就算了吧,这又不是拍给你这样的老同学看的(唉~老了)但除去这些,其实特效背景设定啥的真的非常赞呢,冲着这场景创意就非常值得一看呢~

  现在是刚考完期末闲在寝室的节奏,而这部片子还是小学时代好友强力推荐看的,这么多年惦记着,今次终于去看了。------谨以此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九):我真心的推荐,还有真搞不懂所谓的评论专家。

  标题故意有点刺,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看,希望你们都能看见我的观点。

  我觉得很好看,这是个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电影,十分欣赏depp的表演,虽然有时候他的镜头会让我们看到船长和爱德华,可能是那些角色太入人心了吧。

  真心觉得不错,这个本来就是个喜剧,重点是给小朋友一个幻想世界。我实在搞不懂,一些什么自以为很会评论的人(或许你真的是专家,但是我是真的不懂),说什么这个电影不好看什么的,你难道不能从小朋友的视角去看看这部电影吗?就没有一点点童心了吗,很多人把批判别人的作品看做是显示自己实力的一种表示。

  看到下面有评语如下:哇,你看的好深入啊!

  真没想到这方面,你好厉害啊。

  。。。。。。

  你们很开心吗?觉得满足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快乐电影,教导给小朋友一个道理,家人是最重要的。难道这不对吗?很多人总是说“这个电影真没意思,最后就是说家庭最重要什么,哼” 难道你不觉得家庭重要吗,现在还有很多电影你看到最后就是写爱情重要,或者是其他。

  难道一个小童话快乐世界里出现的真挚道理都被你们不屑了吗?我知道你们都是注重家庭的人,我的意思都是在说:这是个童话故事,我们能从中得出的道理都是最易懂的,因为这个面向大众,尤其是给小朋友的好电影,可以所谓“成人”就觉得这电影让你太浅显易懂了,对吗?觉得不够过瘾,一定要九转十八弯,才好么?

  我什么也不懂,我不知道怎么去写一篇大家都觉得专业的评论,我不会,我也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以自己的角度写出我的观点,我只觉得,大家简单快乐的去看,也许一切会好一点,我真的觉得这电影不错的。道理简单深刻,也许不是什么文艺片,什么伦理什么的。但是在你对社会厌倦,对生活失望的时候,它归还你的童心。

  我觉得这个电影(改变于小说)真的是太奇妙了。但旺卡打开那个小门的时候,我看到松鼠的时候,我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觉得这个就是每个小朋友的童年梦想,美妙的一刻。

  我希望你们能看到这些不是因为我要得到赞美什么的,我早就说过了,我不是,我不会。

  为什么写这个呢,因为我真的很心痛看到这个电影的评分居然这么的低,这真的是不错的一个电影。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充满幻想却又不失大道理的电影。

  现在中国的青年人都在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似乎是一种现实自己品味,自己眼光的一种表示。很多人在批判别人,觉得这就是显示自己优质品味。这让我想到,那些选秀评委觉得毒蛇就是一大师,其实就是一NC,我说脏话了,对不起,我不想被人追着骂,以为我了不起的,但是我忍不住了。有些人就一NC,觉得骂别人,那些看客就会觉得你厉害了吗?“他好厉害一针见血” 你也要看看你自己有几分几两,MLGBD,什么都搞不清,就在那里JB响。烦死了前几年毒蛇评委特别多,也许有些人是资质不好,或者很差,你也不用骂的家人这么惨吧,虽然很多节目大家都知道都是写好脚本的,但是这种在批判人的行为真垃圾。

  要跑偏了,这两件事的重点就是:降低别人,提高自己,就是垃圾。

  希望豆瓣不要变成这个样子,我在看电影之前都会看评论很多时候,我看评论的时候会很迷惑,到底好看吗?什么的。

  对,我可以不看,但是我这个人好奇重,自己的问题,不说了。

  豆瓣很多评论要玩死里骂,要么往死里夸,真的挺让人。。

  我想说的就是两点:真心觉得这电影好看,让人会心一笑。

  豆瓣坑爹的评论人(或说枪手吧,我觉得)太多 了。

  我第一次打这么长,为了小查理,为了我小时候的那些糖果梦。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十):从孩子的视角反映大人的世界

  这算一部比较老的片子了,鬼才蒂姆·波顿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剪刀手爱德华》《僵尸新娘》等其实都可以归为黑暗童话,但个人认为《剪刀手爱德华》的拍摄年代过早,限于技术水平画面感都不是很精致,而且因为是偏现代戏,服装方面没有太考究,而《僵尸新娘》是动画片,而且就情节而言没有太取彩的地方,所以想着重推荐这部——《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故事讲述了一位伟大的巧克力发明人和制造商威利•旺卡寻找接班人的故事。十五年来,旺卡的巧克力畅销全球,可是却从来没有人去他的工厂参观过,一天,他贴出告示说自己在出产的巧克力里面埋藏了五张金券,谁吃到了,就有机会参观工厂,还能得到足够吃一辈子的巧克力糖和其他糖果。

  我觉得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片子,被选中的孩子都不是五六岁的小孩,而大多是8~11岁,已经能有独立思考及行为能力的少年,他们的行为及世界观其实是在反映父母教育的不良恶果,譬如自私,譬如自傲,譬如不知满足。比起查理,我更关注那四个坏小孩,每个小孩因为犯错而被惩罚之后还会有一群小矮人跳舞,很可爱。

  影片中也穿插了旺卡的童年故事,讲述了为什么他拥有如此庞大的工厂却一点也不快乐,讲述了他童年的阴影。“孤独感”“讨厌的大人”“墓地”“可爱的老人”“可恶的小伙伴”这些元素在蒂姆·波顿的电影里很常见,我也时时能从他的影片里找到共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