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观后感10篇
《无人驾驶》是一部由张杨执导,刘烨 / 高圆圆 / 李小冉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人驾驶》观后感(一):只关乎直觉
很多时候
她他或是熟人,或是陌生人亦或是多年未见的旧人。
要么从此产生千丝万缕的纠葛联系,上演着相识、相聚、重逢乃至之后的种种戏码。
然后我们幻想着、猜测着最后断定了
然后笑了、哭了、累了、痛了……
自以为是的点点头。
我们常常把自己当成是最聪明的侦探 小心翼翼的分析着每一个现实的线索
其实我们总是忽略了,最重要的证据不是我们发现的种种 而是心之所向
若是有一天我们一不小心在自己给自己开的玩笑中醒了过来
肯定会愤愤的自骂一句 “我真是个傻B”
可那又如何呢?
在我们停下来咒骂的时候 以为自己真的无法回头的时候
才会发现 那些一直默默站在我们身后从来没有离开过的人
那些甚至被我们伤害过却仍然深深爱着我们的人
是这条路上真正的伴侣
其实
我们完全可以放下大侦探的架子
既然知道很多所谓的固有链接都是私心赋予的
我们也不必追根问底
若真是有幸遇见 又何必执于猜测
人对于人生来说太过渺小
我们确实在很多时候充满了无力感
但是只要我们在人生的某个路口和某个她他遇见
我们的故事就会继续
就一定会在一转身的时候看到
那些一直默默站在我们身后从来没有离开过的人
那些甚至被我们伤害过却仍然深深爱着我们的人
人总是被上苍眷顾的物种
呵呵 又有什么好想不开的呢?~
《无人驾驶》观后感(二):这是一部知音体的电影
《美艳娇妻竟是前坐台小姐?》《初恋情人做了别人的小三》《中年男子遭遇家庭不幸,美丽女人的拥抱原来是陷阱》《真爱——当聋哑女孩遇上不羁赛车男》你看懂了吗?这是一部鱼龙混杂的知音体电影。都市剧情大串烧,总有一款适合你。
看之前本来还有所指望这是一部能踏踏实实讲点故事的国产都市爱情小品之类的东西,看完之后发现这片子的多条搅在一起的线索所努力想要营造的戏剧效果和这片子的名字一样让人觉得诡异。真是难为了导演让那三辆车最后撞在一起还能什么伤亡事故都没有发生的不辞辛苦,在中间掺杂了无数的倒叙插叙及各种时空错乱。其实,这片子也没有多坏,多少有点儿意思。就是那种观众多少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就看导演要怎么扯。只是,态度诚恳,却不幸矫情;靠拢文艺,却不幸商业;本想犀利,却装逼失败。
再说几大主演的演技。刘烨的表演看起来没有什么让人惊艳的地方,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事业小有成的懦弱出轨男人,这角色没啥特点也就略显单薄。老婆是前坐台小姐,初恋情人现在是利用自己的别人的小三,你说你内心咋就不挣扎一下,不痛苦一下,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高中男生的气量和胸襟。还能在被初恋情人用三千万出卖背叛之后,没脸没皮的又跑回来对老婆说“我只想抱着你”,导演或者演员自己也就不想一下这里面的可笑与蹊跷么?相比之下,李小冉扮演的那个起初卑微最后骄傲的说出“我要和你离婚”的老婆,则愈看愈有爷们儿气质的大女人美丽风范。再者,看惯了不是完全硬派就是完全阴柔的极端角色的刘烨,似乎就总是跳不出那个框架。看的时候就总在想:“奥,这是刘烨,这不是那个出轨的男人志雄。”那一句“我他妈就是一傻逼”貌似是想惊天地泣鬼神一下,荧幕前的众人却不厚道的笑了。
最碍眼的角色就是高圆圆扮演的前初恋情人现职业小三,且不说台词说的跟白开水一样,跟刘烨之间也是跟木头似的完全不来电。十年没见的初恋情人,千里迢迢“为了补上十年前那一炮”的初恋情人,干柴烈火怎么就能被你演的那么干巴巴的枯燥乏味。或许,人家导演就是想要这效果,被压抑的放纵什么的。真是扯淡。更扯淡的是,夹在两个别人的丈夫中间,破裂了两个家庭之后,职业小三修成正果,穿着白婚纱矫情的向前方的幸福奔跑而去。按理来说,利用了初恋情人,打击了现有情人,人家夫妇和好,你一小三该黯然黯然,该离去离去,导演还在最后浓墨重彩一笔,两鬓斑白的中年男人与光着膀子的美艳新娘在大雪中幸福牵手。噢,看哪,这是追求真爱,谁说小三没有追求真爱的权利?导演,你真浪漫!
再来说说这部片子里面看起来唯一的好人,陈建斌扮演的司机。这是唯一一个让我觉得心灵有触动的角色。中年人的夹克和条纹裤,女儿车祸身亡老婆重病失忆。不论是在车祸现场的失声痛哭,在地铁站的绝望徘徊,还是在高楼大厦间那一个孤独落寞的背影(此构成了全片中最让人震撼的一个镜头),还有被骗的时候在天桥上面疯了似的奔走,陈建斌都始终抓住了一个突遭不幸平凡中年男人的悲哀。木讷的表情,空洞的眼神,还有最后那一个拥抱的潸然泪下。把重病的老婆嘴边掉下的米粒塞进自己口中这样一个温情的小镜头,构成了整部电影唯一闪现的人性的光辉。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好人,仅仅因为偶然一次急火攻心的偷车就锒铛入狱,夹杂在其他所有幸福的结局当中。是想说这个世界其实很残酷,好人不要到处走动么?
好吧,唯一能称得上有些许纯爱与文艺气息的就是王珞丹扮演的偷拍聋哑女孩和黄轩扮演的喜欢车震和飙车的不羁赛车男的故事。那一句“我从来没有做过爱”很有一点儿日本文艺小众电影的意思。但是这之后王珞丹坐在操场上大哭简直就是大煞风景,既然文艺了能不能不要这么矫情,就不能处理的平淡而耐人寻味一点儿么。其次,这个故事里面充斥着的标签气息也让人极为的不舒服。敞篷车,立拍得,夜店,车震,还有聋哑女孩挂在脖子上的耳机!!一定要这样儿么!装范儿也得有个限度。
最后发现,龙套才是亮点!林依轮带着大框眼镜用浑厚的声音在台上做着传销演说,真有一种打了鸡血的傻×解说员的感觉。胡一虎扮演的骗子循循善诱,俨然把一虎一席谈演播室搬到了电影里面。那个车震未遂的网络女作家,“我是来体验生活的”。好吧,是想说文艺女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性冷淡么?还有砸车的那几个京片子溜溜的小混混,转身惊天地泣鬼神的唱了一句“最好的那个天使”曾哥附体。
所以说,国产的电影,总是处在一种不尴不尬的处境当中,想模仿国外犀利的文艺小品总是弄巧成拙。于是就只能把所有的演员召集起来,进行排列组合,看看谁和谁能不能擦出一点儿火花来吊观众胃口。最后拍出来一部实质上什么都没有说的大串烧。所以,先别急着给自己贴标签,先学会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讲故事才是王道。
《无人驾驶》观后感(三):无人驾驶
这是关于一群生活在都市中男男女女的爱情故事,他们因为种种机缘深陷于情感的漩涡,上演着一出出犹如无人驾驶般横冲直撞的燥动与狂乱。
事业处于低谷期的志雄(刘烨 饰)意外遭遇初恋女友(高圆圆 饰),曾经的美好与重获的激情让志雄决定和结婚七年的妻子(李小冉 饰)离婚;女儿车祸中丧生,妻子(张延 饰)重病在床,自己又丢了工作,王遥似乎走到了人生的绝境,此时一个带给他希望的女人(林心如 饰)神奇的出现,这个女人用拥抱给予他继续生活的希望,然而王遥最终发现,给予希望的拥抱只是一个温柔的陷阱;里加(黄轩 饰)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年轻人,他喜欢在狂飙的赛车上和短暂的一夜情中寻找刺激,然而,聋哑少女李欣(王珞丹 饰)的出现让他最终懂得爱的真谛……
我觉得这就是生活,很多人,很多事,很多交集,而有时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也许人总是要迷惘之后、离开时候、放纵之后,才想要踏踏实实的生活。什么才是最真的?永远是那个你枕边的人。无论他/她变成什么样,无论在一起多么的柴米油盐,无论以前、现在是怎样,他/她总是那个最让你踏实的人,离不开、放不掉的人。李小冉的那句台词:“因为我爱你,为什么你一次次地伤害我,还是纠缠你,因为我一直爱着你。”婚姻就是如此吧,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慢慢消磨掉热情,消磨掉爱情,甚至看不见亲情,一次次地觉得“过不下去了”,但是伤过痛过的时候,还是发现最爱的永远是那个伤害你的人。你还是愿意跟那个人过一辈子。然后忘掉旧的伤痛,迎接新的伤痛。
高圆圆说:“我们就跟这六年一样,吵架、好了、分手、复合。”多少人的爱情就是这个样子,周而复始。他们只是在等待,等到大家都觉得时间对了,该找个人结婚了,于是你身边的这个人成了最佳人选,那就一起撮合着过吧。但不见得,他/她是你最爱的那个人。有时候我们就是不敢逃离现在的生活,平庸、碌碌无为、静如一潭死水。但是,真的逃离了呢?不见得是最好的。也许兜兜圈圈之后,到头来,你发现能够结婚的还是原来的那一个。
生活中总是有着漫无边际的谎言、欺骗。你骗我,我骗他,他去骗别人。但骗子不都是坏人,骗子有骗子的无奈。其实,我们不是被别人逼到这样的田地,我们是被生活所逼。我们的生活,有时候太乏味,让人沉沉欲睡;有时候又充满了变数,谁会知道,下一秒,会有怎样的天翻地覆。弱肉强食的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怎么办,虾米就只能在监狱里呆着。林心如是小鱼,她也不想骗人,可是不行,她只能给虾米一个拥抱。可是她自己也哭了,其实“我也需要温暖”。
不管怎样,生活还是会有些许温暖,在打开天窗的那一刹那,会有阳光照进来,就算不是阳光,也有漫天飞舞,美得让人窒息的雪。生活需要坚持,“坚持”很抽象,但每个人都会,我相信。我喜欢王珞丹,喜欢她的坚持,喜欢她总是跟着她喜欢的那个男生,我会想起我的中学时代。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段时候,我们以前这样无所顾忌,这样敢说敢做,这样坚持爱情,坚持生活,为什么长大了就不会了呢?坚持你爱的,坚持生活,坚持生命,生命都需要坚持,哪怕生活很难。
电影是不是想告诉我们,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像无人驾驶的车,跑在不属于我们的轨道上。但我相信,我们还是可以把握我们的方向盘的,因为我们可以先刹车,然后让自己安静一下,生活还在继续。
最后想说说导演讲故事很厉害。有时候看一部电影,消耗一两个小时,很开心,或者很难过,但是看完后,什么都没有留下,什么都记不得。我喜欢这样一边看,一边思考,一边想很多很多。
《无人驾驶》观后感(五):还是那样
之所以说还是那样,主要是:高圆圆还是那样的让人感觉惊艳;刘烨还是那样“痞子气”的帅气;王珞丹又给了我那样娇小、让人怜的冲动;李小冉,最近几年似乎很火,这里娴熟、宽容妻子的形象让我对未来也有了无限的遐想,这样的妻子,夫复何求?虽然,她没有高艳丽的外表,但生活就是生活,适合自己、能够理解以及包容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敢爱并勇敢着。突然想起“女人就像衣服的牌子,有些牌子是你永远穿不起的”这句话,对,生活不是Fashion Show,我们不需要一直的艳丽、完美,不需要一味追求不称身份的“牌子”,就如电影中高所追求的“简简单单的生活”,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过日子,有个人一起走下去。更多的把戏就给想玩的人去玩吧。
电影中,“傻比”、“车震”、飚车、出轨、有钱人的把戏、女人对钱的安全感,这一切都是世人给我展示的都市生活,不光是这部电影。我不知道,以后在城市里扎根的我会不会也会这样浮华,我现在所说的实在会用什么来体现。
不知道学术上是否有对这种手段的称述,现在总有电影喜欢用拼凑的片段叙述一切,对于这样的拼凑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点要动脑的必要,最少要去联想前面的剧情,虽然那是在这之后发生的。至于是否过多的重复,看电影的我就不去较劲了,看完后有那么一点促动、有那么一点感悟,一切OK了!
毕竟最初就是为的主角,人在了,就满足了。另,结局也不坏~~
《无人驾驶》观后感(六):至少比画皮2拍的强!
导演为了尝试创新或者怕观众批评拖戏,剪切上大下苦工。将若干主题N个故事合并,产生大量脑补剧情。另外借助倒叙插叙各种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这个各人有不同看法,但是非要说是奇烂无比,也有点夸张。如果非要说烂,那么这样程度的烂片多一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搞传销的专业忽悠会被骗钱、怀孕了依旧运动无极限、传说中的做小姐不出台、北京繁华地段的房子没卖老婆没死就要去跳楼、为还原内心世界的烦躁焦灼悲愤无奈等情绪只能大骂自己傻比、小三要钱车要房子还要真爱、最后为了合理延续剧情,不得不用小三扶正和三千万注资这一神来之笔做强力支撑。错轨的导入正轨、正轨的导入错轨、失轨的开始补轨、未启动的开始并轨。北京大雪,堵车严重,无人驾驶。
大团圆结局是好的,没必要总是悲剧。但是用三千万注资初恋情人公司,以彰显小三并不是那么可恶和没有人情味儿,有点勉强。其实说到底,还是中国盗版山寨横行,没有几个神经病会在写剧本上下功夫。不能总说导演菜做的不好,关键是原料经常就不咋地。
《无人驾驶》观后感(七):还差一场激情戏
在我看来,张扬从来都是一个拒绝矫情的导演。从影片开始刘烨的那句“我他妈就是个傻逼”一直到车祸后李小冉的那句“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傻逼”,走傻逼路线的张导总算是没有丢下自己追求生活本貌的气概。虽说是够现实,不矫情,但你必须承认,影片中截取的几个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概率并不高,影片那个理想化的结局发生的概率就更低了。这一切都遏制了影片辐射现实的张力。一句话,这部电影不是烂片,却也远非完美。
故事的结构明显借鉴了美国影片《撞车》,这一点张导自己也承认了。基本上是采用了情节蒙太奇的方式,刘烨与李小冉、尤勇与高圆圆、黄轩与王珞丹、陈建斌与林心如,四个故事按照自己的线索发展着,而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的回溯,算是对单薄叙事的补充,也可谓是影片结构上的心意,最后完成了一次交汇。纵然很多影迷都泼了冷水,更有甚者说张扬就是一个连故事都将不明白的菜鸟,但我个人十分欣赏这种叙述特色,这倒并非缘于我是宿命论的簇拥,而确实是生活中有很多太像戏的东西。想想林超贤的《证人》吧,车祸那场戏简直是如出一辙。如果说《撞车》中几个故事的连接点是种族歧视,那么《无人驾驶》呢?是爱情?是金钱?还是性?我没看出来,那是一种很模糊的东西。恰是这种模糊,让我看了之后很难有太多情感上的共鸣。
就拿陈建斌和林心如那场戏来说,林心如被一个脑型像板砖的哥们骗了钱,就开始忽悠陈建斌投资,进而骗了陈建斌的钱。最后陈建斌被害的锒铛入狱,可还和前来看望他的林心如温情拥抱。纵然之前两人彼此拥抱过,也相互鼓励过,有了些感情,但也唯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激情戏能将二人隐秘的情愫释放。这场激情戏没有出现,当然,我宁愿相信这是咱们国家的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束缚了张导的手脚,因为片中李小冉春光乍泄的巨大乳房已经是导演能够做的一切了。理解吧,毕竟第六代导演已然开启了告别禁片的历程。
片中的高圆圆可谓是把小三儿做到了极致。先是玩消失,泡尤勇;后是打怀旧牌,搞定刘烨。最后在片中拿下更像自己的父亲的尤勇,把刘烨踹回了李小冉的身边。这种双重小三儿不是谁都能做的,你得有地位有资本,这是那些想做小三儿而不得的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高圆圆是一个成功的样板。这种人不是只认钱,虽然她说出了“钱可以让女人有安全感”这句金科玉律,但亦真亦幻的感情却无疑提升了自己的价值,让她在片中变得不那么可恨。
说了这么多,似乎欺骗成了影片的关键词。可电影中还是有爱情的,而且不像前几段那么复杂,那就是黄轩和王珞丹。前者是个干代驾的帅小伙,苦于等不到自己的爱情,便四处找姑娘玩车震,套一句志摩的诗就是“我松一松裤袋,不带走一个女孩”。王珞丹则是个单纯渴望爱情的聋哑女孩。好吧,不是我不正经,他们两个人关系发展的线索居然是“破处”。确实是如此,王珞丹像一阵清风拂过黄轩的心灵,两个人可想而知的走向了一条破处之旅。
总个结,张扬不再使用《洗澡》中那种温柔的怜悯,而是赤裸裸的把现实的残酷或者说残酷的现实展现在观众面前。可能是由于过于直接,影片刚开始那一段我就有了一种被打鸡血的感觉。不过还好,故事勉强的承载了片名严肃的主题——无人驾驶。或许这个发展着的国家需要的更多是方向,而不是速度。
《无人驾驶》观后感(八):生活如此残酷,爱让生活继续
李小冉呼之欲出的豪乳,
刘烨喊出“我就是一傻比”,
陈建斌寻死时的犹豫,
林心如被骗巨款后的嘶哑呐喊。
生活就是如此的残酷,
总是有突如其来的灾难打击着我们——
洗心革面的陪酒女,最后还是被丈夫挖出了陈年往事,婚姻岌岌可危
突如其来相遇的初恋,男人最终选择离婚,却发现自己在自作多情
爱成熟的已婚男人,却连最基本的陪伴都没办法实现,绝望想逃
赛车手留恋于灯火酒绿,寻找自己的爱情,却发现始终找不到那个人
忠厚老实的男人,却因为一场车祸被打击得找不到出口,几近寻死
光鲜亮丽的女骗子到处行骗,最后也被人卷走巨款,嘶哑挣扎
我们渴望安静、平淡的生活,浅浅的幸福。然而上天总爱在我们欢天喜地时给我们重重的一击,我们无处可逃,我们能怎样?生活还得继续,希望还在前方,彼此拥抱,温暖心灵,爱能让我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无人驾驶》观后感(九):自由的爱定格在无人驾驶的城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断更新,城市里穿行的车辆越来越多,车与车的竞速,人与人的疏离。当爱情的轨迹像车的路线一样错综复杂,影片的故事,也就由此,顺利展开。“无人驾驶”,没有人驾驶的不是城市里熙熙攘攘的车,而是人们在城市喧嚣烦扰里迷失的心。
车水马龙,人流攒动,却有那么多人迷失方向,一群无人驾驶的新,在一场车祸意外里,碰撞抖出几段城市里的纠结爱情故事。
七年之痒与初恋情人
初恋情人,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藏在心底的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即使是成家立业之后。内心的不安躁动,基于尘封多年对那些纯美会议的思念向往,一触即发。
因曾经做过台而略有隔阂的糟糠之妻,察觉了些许,摸着熟睡的孩子转身温情地暗示“你知道你有多久没抱过我了吗?”老公身上淡淡的女士香水却炙烤着妻子的心。
丈夫收拾好行李离开家门的时候,妻子惨淡地坐在沙发,一言不发。
七年止痒,毕竟还是来了。
回忆的美好,终究只是过往。匆匆时光里,记忆里美好的温暖初恋,其实已经在时间洪水猛兽般的冲击里殆尽光华。现实与理想已然划开了长长的痕,昔日干净纯情的初恋女友,已然在年龄的消磨中,学会了如何“现实”。一无所有的初恋男友与掷金万千的小三上位机会,她选择了后者。
理想中的爱情再美好,也终归败给了现实的残酷。痴心一片傻傻守候的妻子,带着孩子,选择了原谅。
从被骗到学会欺骗
从丢弃婚纱到陌生人悉心帮助到信任,失落的女人带着肚子里的小生命为未来赌了一把,遗憾的是,她输不起。于是她也选择了骗人。
悲剧的司机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妻子也因脑部损伤,失去了记忆。迷惘之中,两人相逢。
骗与被骗其实也是一场赌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在此时,渐渐变得廉价。
当两人因信赖而渐渐走近,悲剧便真正开始上演。她以被骗的模式欺骗了这个急需帮助的男人。当最终事实浮现水面,背叛摆在了男人的眼前,瞬间又一次的沉重打击让男人丧失了心智,疯狂地去偷车,疯狂地追赶,换来的,只是牢狱之灾。
内心的谴责压抑在心头,曾经的被骗到骗人,是现实的强力扭曲让她暂时泯灭了人性。终于,她回来了,隔着铁窗紧紧的拥抱,让信任重生。
从车震到单纯喜欢
“去你大爷的爱情。”
无数次的车震一夜情,无数次对爱的摒弃,要的,到底是什么?
几近脑残的飚车一族,把急速的青春卡在了裤裆之下。但再不羁的外表,再疯狂的激情也有内心的小小期盼。“我期待的爱情,就是有人能够捧我坐在车里,什么也不做,只是看着风景也挺好。”
现实社会里无人驾驶的心,其实也有可以触碰的驾驶开关。疯狂一夜情,只因纯情渴望中的缺失。
聋哑女孩傻傻的模样,触及了坚石般桀骜不羁的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爱,哪怕只是陪伴,也足够。
《无人驾驶》观后感(十):折箩?!
不太能想像这个的导演和《洗澡》或者《昨天》又或者《向阳花》的导演是同一个人。
好几条线进行的格式不太新鲜,而且每条线的故事都看起来有点奇怪。刘烨邂逅初恋情人补上一炮,初恋情人在纠结的做着别人小三。刘烨老婆居然是个坐台小姐(没出过台,却攒下70W,匪夷所思)。王珞丹和飚车仔的戏是里面最可爱的部分,年轻人怎么玩都不过分。不过飚车仔对女作家的深情辩解有点诡异,按说他是个玩世不恭的孩子。王建斌和林心如那部分也还好,不过林心如受骗后瞬间修炼成了一个道行高深的女骗子挺让人吃惊。
里面很多小段落很让人感动。王珞丹和飚车仔的小爱情,王建斌和林心如的真情流露……还有那些公路上的段落也很出彩。这些地方看出导演能力,可是在题材上真的很奇怪……搞不懂想要讲的是什么,或者就是一锅杂烩(北京话叫“折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