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车去柏林》经典观后感集
《搭车去柏林》是一部由谷岳 / 刘畅执导,谷岳 / 刘畅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搭车去柏林》观后感(一):思念是一種病
思念是一種病
——記《搭車去柏林》第九站 咸海守墓人
看完《搭车去柏林》的第九集,已是凌晨2点。我以为很快便会睡去,却掉进了一个梦魇,脑海里不断回放着片中的场景——老人浑浊的眼神,七零八落的渔船残骸,和一望无际的漫天黄沙。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蔚蓝的大海?
这一站,谷岳和刘畅去到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穆伊纳克。这里曾是咸海边最繁盛的渔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如今却成了一片沙漠,只剩下一条条废弃的渔船,和一个守着黄沙的古稀老人。
上世纪中期,计划经济时代的苏联,为了发展轻工业,在中亚地区疯狂种植棉花,并修筑了庞大的水渠网用以灌溉——总长度超过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三倍,而水源则取自注入咸海的两条主要河流——阿姆河和锡尔河。
“棉花计划”很快便导致了阿姆河与锡尔河的断流,随之而来的,是咸海水位的迅速下降——先是分化为南咸海和北咸海,而后,南咸海进一步萎缩成东咸海与西咸海——与其说是海,不如说水塘更为贴切。如今的咸海,只剩几汪孤零零的水池,总面积尚不及咸海全盛时期面积的十分之一。
咸海的萎缩摧毁了当地捕鱼业,因水位消退而暴露出的化工原料又使沿岸居民患上各样怪症,大量居民被迫迁移,离开这个曾生活多年的渔港。曾经辉煌一时的穆伊纳克因而变成了一座幽灵城。
谷岳和刘畅选择了在沙漠里扎营,周围堆满了渔船的残骸,俨然一座渔船的坟墓。
谷岳和刘畅拿出啤酒同老人分享,老人则向谷岳和刘畅讲述他的故事:老人年轻时曾是一名水手,每天都会扬帆出海,撒网捕鱼。那时的咸海,可用“蓝天白云碧浪鱼群”来形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咸海水位却在逐渐消退,最后终于变成了一片荒漠。咸海的消失摧毁了老人的生活。如今的咸海,没有汪洋,只剩沙漠;没有鱼群,只剩船骸;没有繁盛,只剩孤独。当周围的居民举家迁移时,老人却选择了留下,与黄沙为伴。他的一生就随着咸海的退去而消逝不返了。
我从未想过环境危机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只因我一向认为,世间的大多数人,不过是路易十五的延续,“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但这一刻,我却清晰地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结,那是一阵透入骨髓的沧桑与衰亡,是一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凄凉。
一辈子有多少的来不及
恍然大悟早已远去
只是会想念过去的一切
那些人事物会离我远去
而我们终究也会远离
变成回忆…
老人拿起谷岳的手机贴近耳边,仔细聆听着这段旋律。尽管并不知道歌词在唱些什么,他却仍是听得那般投入。老人正思念着已经远去的大海,思念着他逝去的青春、他的一生。
老人浑浊的眼神里,仿佛又看到了年轻时的那片碧海蓝天,看到了堆满整个船舱的比目鱼,看到了自己同人打架而掉落的门牙,看到了如咸海一样流逝的光阴已然不返……
老人就像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孤独,执着。也许在谷岳和刘畅离去的这天夜里,老人会做着和圣地亚哥同样的梦。
他梦见自己正站在船头扬帆起航,脚下,是一片蔚蓝海洋。
《搭车去柏林》观后感(二):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
我是一个爱好旅行崇尚自由的已经步入20年代的青年.这部纪录片,前后短短断断续续看了二十天,每集时间时间都很少。在四年之后才看,我想好好体会一下他们旅程的感觉,希望我的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
我喜欢旅行,莫名的。我不知道我是何时才喜欢上它的。我只知道我喜欢它,至今仍然深爱着它。
或许我跟他们的旅行方式不同,我喜欢骑车旅行,喜欢挑战自己。但我想我能在他们的身上学到许多。永不言弃的梦想,一如既往的坚持还有那一颗永远乐观的心。
我喜欢每天不一样的生活,或许会很困难,但正如此片所传达的,或许你的旅程会很不顺利,你会有过饥寒交迫的生理痛苦,你会有过无人帮助的心理打击。你要永远相信你点,只要你想做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只要你坚持了,你会得到你所需要的。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趁我们还年轻,趁我们还热泪盈眶...........
《搭车去柏林》观后感(三):行程记录
ep1
第1天
北京-石家庄-太原
ep2
第2~8天
山西平遥-西安-宝鸡-天水-兰州-坐火车到敦煌
ep3
第9~14天
敦煌-甘肃柳园-哈密-吐鲁番-库车
ep4
第14~17天
库车-阿克苏-坐大巴到三岔口-喀什-乌恰安检点-伊尔克什坦
ep5
第18~19天
伊尔克什坦-吉尔吉斯斯坦奥什
ep6
第19~23天
奥什-阿尔斯兰博布-Sary Chelek湖
ep7
第24~26天
苏瑟米尔-苏瑟米尔山谷
ep8
第26~33天
吉乌边境-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希瓦
ep9
第34天
穆伊纳克(咸海)
ep10
第35~36天
坐火车过乌哈边境-哈萨克斯坦阿克陶(里海)
ep11
第37~41天
坐飞机去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哥里-博诺尔米
ep12
第41~43天
格土边境-土耳其卡尔斯-埃尔祖鲁姆-埃拉泽
ep13
第44~49天
ep14
第50~54天
坐大巴去土伊边境-伊拉克杜胡克-阿玛迪亚-埃尔比勒
ep15
第60~65天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土保边境-夜店(可爱的性工作者)-普罗夫迪夫-瓦尔纳(黑海度假区)
ep16
第69~71天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山村孤儿院)
ep17
第71~73天
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布拉索夫-锡吉什瓦拉-奥拉迪亚(大瓦尔代恩)
ep18
第74~76天
罗匈边境-匈牙利布达佩斯
ep19
第76~79天
捷克布拉格
ep20
第80天~旅途结束
布拉格-捷德边境-柏林
《搭车去柏林》观后感(四):身和心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有时候我们不能去旅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为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没有人陪。。。各种原因,我们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有勇气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沿途的异域风景、未知的前方,突然的惊喜和短暂的失望相互交织,让我也跟着心潮澎湃,去期待去憧憬。
我忽然发现为什么我想看完整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觉得自己也没有这个勇气去做一次放纵的旅行。看看别人的旅程,好像自己在某一时刻也在路上了。不是有句话说:身和心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么?
很高的评价,不仅是对他们一路艰辛的褒奖更是对他对人生态度的肯定,男人就应该活的有梦想并更应该去履行,想法设法的达到目的想方设法的战胜自己的恐惧,这是一次旅行带给我们的洗礼,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去看待一个世界的一角,每天在往复着这样那样的纠缠往复着自己总被也抛不开的欲望,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一起背着包去一个别人不愿理会不去考虑的地方,看着那连天的大海吹着冰冷刺骨的寒风,爽朗的大声笑爽朗的大声叫。喜欢他们说过的那句话“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都不去去做”什么事必要的什么事不必要的,都知道这是句很扯淡的话,没有什么比不必要就看你看的重不重。梦想早已被海浪冲刷的只剩下苍白笑容的说的一文不值,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去改变自己,贪恋自己安逸的生活,一条平坦枯燥的路上时走不出真正的理性主义者的,喜欢旅游的人大都喜欢自由,但能自由驾驭自己内心的人却少之又少,不是拿着单反背着帐篷就能做到一次心灵的远足,也不是去那些大好河山旅游胜地就能体会到真正的魅力,旅行本来就是一种修行,既然是修行就要面对自己从未面对过的一切困苦,扛过去了你就成了。搭伴 搭车 相互之间传递着一份情感,说的朴实点是人与人之间最本分的情感,你想帮他可能没有任何理由,因为能使别人快乐得快乐比使自己快乐的快乐跟能让内心满足。
仅此先给我崇敬的自由旅行者刘畅 谷岳
《搭车去柏林》观后感(六):多么希望上路的那个人是我
从北京到柏林,途经13个国家,行程一万六千多公里,耗时三个多月,对于这样的经历,我的感受只有五个字:羡慕嫉妒恨!
旅行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有的人希望通过旅行来思考生活还有生命的意义,有的人希望通过旅行来逃离一段痛苦的恋情,还有的人只是喜欢旅行带给他的这种在路上的感觉。谷岳是属于那种喜欢在路上的人,而且这一次的旅程他还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那就是去见他的女友,搭车一万六千多公里去见他的女友!
这一路的旅程注定是艰辛的,因为要经过中亚和西亚地区,艰险的地理环境,恶劣的天气条件,语言的障碍还有当地复杂的社会状况,这一切的一切无疑都挑战着他们的体力,智力,毅力,还有应付各种艰难局面的能力,听起来都感觉很虐。。。可是,“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助你。” 一路上过来,不仅有司机载他们,而且还请他们去家里做客,给他们提出诚恳的建议和鼓励;当他们前一秒还在那郁闷等了四五个小时都没搭上车,可是下一秒却坐上了大奔;当他们开始不知在哪里安营的时候,可是不一会就有当地的人过来帮他们安营还给他们讲述当地有趣的故事;当他们在为赶行程焦头烂额的时候,第二天却因为加入一次慈善活动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温暖。焦虑,兴奋,沮丧,惊讶,不停的变换着,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但正是这样的不确定让这样的行程充满魅力。
的确,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象他们这样洒脱一去就是三个月,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能够象他们这样充满勇气光靠搭车穿越这许多的国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浪漫到穿越一万六千多公里只是为了去见女友!这样的经历,我多么希望上路的那个人是我。
这样的旅程走下来,不仅是有来自内心梦想的鼓舞,更是考验自己独立和执行的能力,当梦想照进现实,当现实一步一步完成,回首经历过的艰辛和欢乐的时候,才会觉得不枉此生,才会感到其实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所以,2011,上路吧,不管是远是近,不管挫折或者顺利,上路吧,因为“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最后,借用Lonely Planet创始人Tony Wheeler的一句名言来做个结束“All you've got to do is decide to go and the hardest part is over. So go!”
《搭车去柏林》观后感(七):When your mind's made up
已经看到第九集,怕看到最后把前面的都忘了,想从第十集开始记录感想。
回顾一下前九集,多是境内,记住的有北京-河北-西安-甘肃-新疆,应该还有山西吧,只记住这些。从大雨滂沱的北京到边境时看到飘扬的中国国旗,一路上的搭车之旅,经常遭遇拒绝,也遇到好心人,有美食(也有因为美食吃坏肚子的),有美景,有人,有故事。出境的几站很美很惬意,虽然语言不通,但能见此美景足矣(大爱那湖啊)。当地人的淳朴,让我想起在东关清真寺遇见的那个西安的学经人,看我们茫然无助的样子知道是外地人,就主动上来帮忙。第九集那个老人主动讲述年轻当水手的故事真让人感动,他们成了朋友,谷用手机放音乐,好像是庆祝他们刚刚建立的友谊。后面有个镜头我看了都乐了,老人拿着手机听对他来说的外国歌曲<思念是一种病>,边听边随着张震岳的歌声左摇右摆,异常欢乐,最后歌曲结束时老人甚至随着音乐做出一个“收”的手势,脸上溢满笑容。
第十集 哈萨克斯坦 有学游泳地冲动了,纵身一跃的跳水体验让人兴奋。他们说得对,如果没有之前二十小时在火车上的疲惫也不会有这一刻的释放,接近原始状态的欢畅。自己安排行程,虽然累点但痛快,酣畅淋漓。
第十一集 格鲁吉亚 不都那么惬意,也有冒险。火车街道空无一人地狱般的阴森恐怖,搭上不正常司机车上的玩儿命,心惊肉跳。谷的反映一点也不奇怪,那就是不知道下一刻生命是否继续的本能反应。还是更倾心于这样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的行走,虽然惊险,但走过就忘不了。这样的路能走上一次就行,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能在路上,用谷的话说“看看吧”。 这里好像是斯大林的故乡,有他的博物馆。记得谁说过去一个城市一定要去它的博物馆转转,以前不以为然,觉得北京都有不用看。现在想想,还是应该从博物馆里发现些什么。
12-13集 土耳其-只能说他们太幸运了,也算是苦尽甘来。以前一直以为对土耳其很熟悉,但仔细一想,对它的了解也只限于那响当当的名字而已。可能是位于欧亚之间,土耳其比起其他西亚国家多了很多欧洲基因。土耳其看上去好像多种文化相互交融,但又不附庸一方,自成一家,很独特。 不过对土耳其的历史,几乎空白。 这里建筑奇特,可能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在小山上凿个洞就住,当成家。爱情谷和玫瑰谷的经历很像《游褒禅山记》里讲的,钻过石洞爬到山顶的景色估计很多人都没机会看到。
14集 伊拉克-新闻媒体呈现的都是伊拉克的战争血色,却让人忘了那里也有很多向我们一样有生活血色的普通人。看着那些普通人的脸,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政治这种东西。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脸上完全没有身处战争阴霾的忧虑和憎恨,而是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地活着。 有时候会觉得,头脑里有很多空白要填补,但有时候又是头脑里的那些知识信息让自己有错误的预设,从而扭曲事实真相。但有些只有自己去看、去了解才能更直观地接近真相,就像影像里的伊拉克。所以,空白虽要补,但不是所有的信息和知识都应该毫无过滤地吸收,关键就在于怎样区分二者。现在真是有点迫不及待想抛开书本,抛开别人的判断,自己去了解一事一物。
15集 伊斯坦布尔-保加利亚 发现他们那里的人对于和陌生人分享什么的心态都很开放,在中国可能远离城市要好一点儿,但在城市里这种现象太少见了。希望以后自己也能像那里的人一样。可有时候一看到不好的新闻这些想法就没了,真矛盾。
16集 温暖的邂逅 孤儿院-等待合适的时间和机会。
17集 罗马尼亚 没注意前面的有没有配乐,这集有几首,其中之一是《ONCE》里的When your mind's made up,不止放了一次。和他们一样,经过这一路,对搭车这样的方式也有些习以为常了,听着Glen Hansard近乎嘶喊的嗓音,又一次被感动了。
18集 匈牙利 布达佩斯-同问。如果在中国一个大公司的老板开着好车,会随便搭两个看着挺穷穿得挺破的小伙子车吗?那三个西班牙的路边歌手,让我想起之前在学校看到的留学生,也是三个人的小团队,拿着乐器,坐在草坪旁边弹琴唱歌。还看到过一个留学生随便坐在路边的一棵树旁,看书。他们都是随时随地做自己想做的,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19集 捷克 布拉格-有啤酒,有漂流,胜利在望。(真羡慕刘畅的好胃口)
20集 柏林 幸福的眼泪,祝福他们!
久居一处,心上就像攥着一把拳头,太紧。就像谷说的,“把自己的心打开”,可能才是一个旅程最大的收获。盼着我们决定上路的那一天,为了这一天,努力!
《搭车去柏林》观后感(八):人生是奇幻的旅程
从北京到柏林,一万六千公里的路程,我陪着他们兴奋,陪着他们沮丧,陪着他们感动、陪着他们思考、陪着他们享受每一天不同的日出与日落,等待命运赠予的幸运或折磨。
当纸片上终于出现“Berlin”这个词的时候,我一阵恍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将终于这样单薄的一张纸片。平淡的是每天的琐碎生活,但是如果确定了目标与方向,选择一条道路坚持走下去。走完这段路,回望岁月,自己在生活的废墟中居然打造出了刻上自己名字的纪念碑,回头的这一瞬间,会是多么的气壮山河。
中国卡车司机认为自己年轻时选择职业的失足造就了生计艰难的千古恨;吉尔吉斯斯坦的牧民以马为伴,游牧生活,在雪山脚下繁衍生息;乌兹别克斯坦干涸的咸海畔的守船人听着来自遥远国度的《思念是一种病》,缅怀远去的水手岁月;土耳其热情好客的民族特征;神父接领上帝的旨意安排了自己的抚养孤儿一生……
生命是场未知的旅程,细节由上帝安排,而目的地,只有你自己能决定。
《搭车去柏林》观后感(九):part1
由于一集只有20分钟3个小时就看了9集,首先记住的当然是剧中的两句话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
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儿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
旅行,当然是人生最美好的状态,自由无拘,大量的新鲜收获,亲近自然的舒适与满足。什么样的人可以这样大段时间旅行?一定幸福到没边。
然后说说谷岳这个人,不仅仅是帅,他特别的阳光。平静稳定的腔调,举手投足间的坦然令人无比心折。如果不是这么一个30岁的赤子,即使走上几万公里,又有谁愿意看呢?刘畅也不错,挂笑的嘴角流露出自信。这是两个北京人的故事,我喜欢北京人自称“爷们”的时候,那有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勇敢和笑看人生的态度,不错的。
《搭车去柏林》观后感(十):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一开始搭车去柏林,这么远
想都不感想的事情
实际上,就是你一点一滴,每一天这么熬过去的
每天早晨你只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
绝对不会知道今天晚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自己会睡在哪儿,会到达哪个地点,完全是未知的
每天都是充满了这种惊喜和愉快
从沮丧到惊喜,经常是一秒钟所定的事情
可能你沮丧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天
然后突然有一个人想帮你了
然后突然你的世界就从一个很灰暗的世界,
变成一个很阳光灿烂的世界
这次旅行让我认识到,我会更努力地来帮一些陌生人
来把我自己的心打开
这个世界没有像咱们想象的这么危险
只要你能有这个勇气
来走出你平常的生活
走进这个新奇的世界上
总会遇到一些好心人
这个目标别管有多宏大,有多遥远,
只要你能完成它一天的旅程
你基本上就能够完成所有的旅程了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助你。
******************************
巧的是最先看的是最后一集,两位千辛万苦,一万六千多公里的路程走过后,面对镜头,感慨良多之类的词儿实在显得太贫乏。看着之前片段的回放,听着他们一段一段有些零碎的感悟,就不自觉地想要把他们的这些话敲下来。我知道,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我都需要这些话。
想飞之心,永远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