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酒徒》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酒徒》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20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酒徒》经典观后感10篇

  《酒徒》是一部由黃國兆执导,張國柱 / 温碧霞 / 韦伟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酒徒》观后感(一):我不是文人,但我是男人

  如果重复又重复用“文学”这个字眼,可能会让很多想看这电影的人,望而却步,不是人人都看过《酒徒》这部小说,不是人人都可以自称“文人”。至少我不是,我只是略懂几千个中文字,又恰好勉强能把这些中文字凑合成有意思句子的人而已!

  言归正传~~~~

  《酒徒》的确是一部美丽的意淫电影。非常有味道的声线,张国柱。风韵犹存,的温碧霞。还有性感而不裸露的国粹,旗袍。不得不佩服男主角,我作为一个男人,看到他每一个吸烟的动作都是那么有味道,烟里总是藏着“无尽的烦恼”,而这些烦恼就是王太太所说的“原来系咁”“你好似一D都唔觉得严重啊?” 只有自己知道,而旁人只会觉得不过如此

  “这个社会就是有太多聪明人,太少傻瓜。”

  “把她当作妓女,我是英雄。 把她当做爱人,我渺小可怜

  有了这么美丽而又具现化场景记忆做铺垫,我要找它的原著看!

  另外还有一个很点题的东西,刚刚顿悟到的(因为我不是文学青年,也不是什么专业影评人,感觉慢了点)

  ——对于女人,其实男人有很多坏习惯都是无法改掉的,即使是“死人霖楼”,你也别痴心妄想去改掉它,只能把他们缩小,留在狭缝里面。如果你接受不了,那就换人吧,别浪费大家的时间

  ——对于男人,定力,你是必须的,有些东西一错了,就无法挽回,智慧虽然是魔鬼手制的药丸,吞得越多,烦恼越多。但烦恼总比内疚好!

  《酒徒》观后感(二):倚酒待死!

  刘以鬯的《酒徒》居然拍成了电影!这真是今天的一大惊喜。我迷迷糊糊的找到种子,熬夜看完。觉得没有小说好,不过小说好在哪里好像我也忘了。

  中学时候凑了零用钱去买的小说,好像是一个卖打折书的路边摊买的。好像是因为随手一翻,发现有色情描写,所以鬼鬼祟祟的就买回去了。回去之后却发现淘到了宝贝。我至少看了5遍,并且打算再看几遍,结果书被人不告而取了。我常常不小心想起里面的某句话,却记不起前因后果,心痒难搔,想再看一遍书,却到处买不到了。

  我常常想去下一本电子书,看看我念念不忘的究竟是什么。也许因为这本书太冷吧,一直没找到。今晚失眠心血来潮准备去下本网络小说混时间,却不小心发现了《酒徒》已经拍了电影。

  当年小说的文字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干净利落,短促有力。很适合一口气读完。可是拍成电影就比较不爽了。虽然张国柱的形象比我想象的中年猥琐男帅,温碧霞比书中的望夫女漂亮。可是酒精让他痛并快乐着,迷糊的生活清醒痛苦欲罢不能挣扎和窃喜,都很难通过画面表现

  电影把故事拍的很完整,可是《酒徒》显然不是以故事取胜的小说。我认为它的精华在它的文字。当然也许是因为当年我太年轻,只懂得欣赏文字。却不懂它的内涵。也许是因为老刘的颓废太彻底,让当年习惯于春上村树的我认为不够中庸。当年大家都向往找个美女去过颓废的生活,却不愿意真正面对颓废下的残酷。好在后来大家远离了春上村树,不再装b。然后才觉得《酒徒》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书。

  嗯,等找到书,重读一遍再接着写吧。

  《酒徒》观后感(三):【轉載】张锦满〈《酒徒》:从小说到电影 〉

  《酒徒》:从小说到电影 作者:张锦满

  黄国兆说他制作《酒徒》这部电影酝酿了十多年。在世事瞬息万变的年头,有人对一个想法坚持十多年而又可以实现,令我敬佩。原来他一早已跟作者刘以鬯签了改编电影版权的合约,并且真金白银付了订金。到合约过了十年期限,他还认真的与作者商讨把合约延期。

  当初,黄国兆购买拍摄版权,本来只想做监制。他本想向电影公司推销拍摄计划,然后另找导演。但遇到王家卫后发先至,从刘以鬯的《对倒》得到灵感拍摄了《花样年华》,促使他不能再花时间与电影公司慢慢磨合。他终于自行筹集资金,结合朋友和自己的积蓄,加上艺发局的小额资助真正行动了,而为省时省力,干脆自兼编导制数职,为圆夙愿而开戏。

  黄国兆对小说《酒徒》情有独钟,自有其理由。我看《酒徒》,亦感觉趣味充沛,但我所找到的当然有别于黄国兆的。近年我喜欢历史,所以读任何书,也难免从这个角度来看。

  刘以鬯在战后、大陆变色时,于1948年来到香港。同期亦有不少江浙文人南来谋生,有一批人可以继续写作发表作品汇集起来构建出香港文学辉煌的一页。

  当初香港社会的文艺气氛淡薄,这群外来写作人少有文艺同路人,加上语言陌生自然会感觉孤独苦闷,这一生情景内心世界,本来便是香港生活文化历史的一章,我有兴趣关注,而小说《酒徒》恰是我之喜好。如《酒徒》开首写主角在巴士上看到的街景,正是我想看的,合我口味。(作家高雄以石狗公、经纪拉等笔名写的文字,便多描画、纪录香港生活和社会众生相的细节,我自小便爱看)。

  香港文学作品很多,却少有作品描画主流行业人士的生活细节,亦少提到香港历史和社会事件。我纳闷:关于香港日治三年零八个月(从1941年12月到1945年8月)和两次大暴动(1956和1967),有不少个人回忆录、访问、政治分析报告已出版,但以之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我孤陋寡闻,未听人讲起。

  《酒徒》写60年代香港。那时候香港不像封闭的大陆,声色犬马兴起,舞厅也成为生活文化精采有趣的一隅。刘以鬯当时在香港,《酒徒》内人物和故事,当然有很多夫子自道成份。小说主角爱好中外文学,但找不到同路人和知音,只好向舞女谈文说艺。《酒徒》描述经济起飞前的香港大环境和气氛,南来文化人难展抱负处于困境,因而酗酒和纵情女色。六十年代香港生活中这些重要细节,《酒徒》写出来了,故它成为香港文学经典。《酒徒》具备这些放诸四海而皆理解的元素,必也会得到西方认同。黄国兆告知,小说《酒徒》的法文翻译已在进行。

  《酒徒》讲文化人酗酒纵色,情节发生在室内。一般来说,拍摄室内戏花费较低,所以就算不用电影公司出资,制作者几个朋友夹钱,以独立制作模式来拍摄《酒徒》,也是可能的。世界各国电影大师很多都是拍摄室内戏而建立风格,并登上殿堂地位的。《酒徒》适宜拍成全室内电影,其实正好让导演表现才华。我不知道对电影艺术研究的黄国兆,长年想着要拍制《酒徒》,是否看中全片场面皆是室内戏这个特色,让他有机会像心仪的大师那样,拍出自己一套风格化的室内戏来?艺术家等候一个表现机会花十多年时间,往往是平常事,过来人明白此理,并有相近经验。黄国兆此举也可作如是观。

  拍室内戏,要对画面经营得很细致,女演员的耳环、男演员的眉毛发脚、一道微弱的黄光、一杯茶的温度,都要经过专人在拍摄现场监控,这样打造的画面才会引人、才会经得起细嚼,才会建立导演风格,才会成为有人津津乐道的经典。这当然要花很多准备功夫和现场拍摄时间,非要大量金钱不可。黄国兆拍摄《酒徒》,资金甚少,所以要以十多个工作天、最快时间完成全部拍摄工作,很难谈得上画面经营。要知道,要重现六十年代的香港,找到湾仔一栋旧楼可以解决戏里多个场景,已经谢天谢地,夫复何求?明白导演的实况,我看到《酒徒》电影画面、镜头运动和剪接、演员表演方式服装造型,并不那么风格化,便不觉失望。黄国兆并非不能为、不想为,而是没钱为。事实上拍摄《酒徒》也没有必要坚持画面非风格化不可。画面内一切回归平实,颜色近乎黑白的平淡、感觉偏暗,男演员外形和举止稳重而讲话国粤语混杂不清楚,女演员明亮得来并不美艳,剪接和影机移动不多,这些情况所构成的是另一种风格。电影《酒徒》,我觉得像是香港六十年代较谨慎制作的那些电影,幕后工作人员和幕前演员都很努力齐心,循着导演的引导,把小说《酒徒》的内容呈现出来。

  电影《酒徒》没有迂回曲折的桥段,亦无引人入迷的情节,看完整部电影不像看了一部戏剧。刘以鬯的《酒徒》是报纸连载小说,近似多篇「数百字散文」的结集。黄国兆忠于原著,他并没有利用原著材料制造戏剧冲突、增加戏剧张力,他要的是老香港的味道,六十年代文人的旧情怀,以及南来文人在香港异乡生活时的内心世界和脑海中的意识流。主角在香港生活,竟会想到小时候在上海、日本军人杀中国同胞的画面,黄国兆的制作各方面都要省钱,但日本侵华的画面他却不肯省掉,令我感动

  美术指导黄仁逵以低花费造出好效果,要记一功。各位演员都表现出色,张国柱演郁郁不得志的文艺中男,入型入格,而温碧霞、江美仪、蒋祖曼、郭善衍等,都在平实装扮中透出肢体诱惑,给人意想不到的另一面

  (原刊香港《城市文艺》第五十一期,2010年10月出版)

  《酒徒》观后感(四):還未捨得轉過身,還未捨得不轉身

  看罷該片,最大的收穫便是我知道了劉以鬯。

  喜歡王家衛的電影已有若干年月,但我竟從不知道劉以鬯這位香港大作家,實在深感慚愧。劉以鬯寫的《酒徒》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說”,而王家衛《2046》和《花樣年華》的靈感,便是分別來自於這部小說和劉以鬯的另一部作品《對倒》。

  《酒徒》這部電影改編自劉以鬯的同名小說,我沒有看過原著,不曉得書中故事和《2046》的關聯程度如何,但看見六十年代的影像和那個寫黃色小說的劉先生,很自然便會聯想到《2046》。《酒徒》中的劉先生有點迂腐,遠不及《2046》中的周慕雲瀟灑,但兩人卻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正如蘇麗珍之于周慕雲,劉先生少時的情人張麗麗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亦改變了他的一生。周慕雲把一切記憶埋在了吳哥窟的樹洞,然後重回現實,同時開始寄情於創作那部尋找記憶的小說;而劉先生則不斷沉溺於煙酒,借此逃離現實,回味他那個得不到的過去,和忘記現實中的苦痛。在我眼裡,劉先生比周慕雲更痛苦,因為他無法接受現實,不斷受著現實生活的壓迫與折磨

  劉先生本是一位堅持嚴肅文學創作的文人,但由於現實社會環境的束縛與限制,他一直鬱鬱不得志。在電影的四分之一處,亦即是故事開始發展的節點,有一個極為重要的鏡頭,是全片的點題之筆。那是一組隱喻蒙太奇,這邊劉先生在喝著房東王師奶的酒,那邊被玻璃杯緊罩著的蜘蛛在不斷掙扎。由於劉先生失去了為報社撰稿賺取生活費的機會,王師奶對他越好,他就越覺自己失敗。當初堅持的理想遙不可及,而現實生活的困苦不堪卻又在步步壓迫,他一直想突破現實殘酷的籠罩,可惜卻始終跌回原地無能為力。最終,那只蜘蛛呆呆地留在杯中,而他,也離開了王師奶的家。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堅持是否有意義,他或許已不再是那個堅拒與十七歲少女發生關係的正直文人。雖然他在千翻考慮下決定擔任文藝雜誌編輯的工作,但隨後他又迫於生活壓力而放棄,開始寫他曾經不齒的黃色小說謀生。最終,他竟又因為自己所謂的骨氣,失去了這份工作。就這樣,他來來去去地掙扎,在堅持與妥協間徘徊,卻始終走不出那個緊罩著他的玻璃杯,尋找不到自己該去往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結尾那組風箏鏡頭的蒙太奇亦漂亮得很。首先出現的畫面是一個看似自由、隨風飄揚的風箏,然後畫面切到地上,看到一班控制著風箏的小孩,最後畫面再回歸到天空,風箏還是風箏,但此時再看,卻已不再自由,任憑其努力掙扎,卻始終有一根絲和一股無形力量在暗中牽扯,不容它脫離。這組鏡頭,為這個故事更添一點殘酷的悲劇感。劉先生曾經說過戒酒,然後,電影最後卻出現這樣一列文字:“但是,傍晚時分,我在一家餐廳喝了幾杯白蘭地。” 我想,其實擺脫束縛的法門並非如此艱難,那根絲只是如此細的一根絲,一剪便斷。無奈,人總是明知身處苦海,懂得轉身離去的法門,卻又始終無法完全脫離其中;同樣,雖知心中正確的價值,但卻總因為背後邪惡的呼喚而轉身離開,難以停留在原地繼續堅持。 轉身,不轉身;不轉身,轉身。我們就是這樣徘徊著。

  電影的故事很豐富,但在總體表現力上,該片只屬中規中矩。在敘事上,該片導演兼編劇黃國兆十分忠於原著,大量引用原著原文的手法,會讓人聯想起關錦鵬的《紅玫瑰白玫瑰》和許鞍華的《傾城之戀》。可惜,雖說該片使用了原著意識流的敘事方式,一直用劉先生的視角觀點和內心獨白推動故事發展,但原小說的意識流風格卻似乎沒能在這部電影中很好地表現出來,幾段似乎生硬照搬沒有加以太多自我創作潤色的故事,反而讓全片顯得鬆散和文本不足。另外,本片鏡頭沉穩,導演似乎更著力于表達一種現實感和無奈感,這種表現方式把意識流本身應有的詩意語言一一拋諸腦後,與前文提到的敘事形成極大矛盾,這種不協調可謂是本片最薄弱的一環。

  雖說電影未達佳作水準,但無論如何,當中的故事仍勾起了我閱讀原著的欲望。香港影評人舒明在《<酒徒>印象:從小說到電影》中寫得好,“我相信未讀過劉以鬯原作的觀眾,看完電影后會有閱讀原著的衝動,而曾經讀過該小說的人,觀影后也有再一次翻閱《酒徒》的想法”。

  (刊於《文藝生活週刊》第49期)

  《酒徒》观后感(五):《酒徒》:心灵苦役及文章与烟及酒、女人之关系

  《酒徒》:心灵苦役及文章与烟及酒、女人之关系

  J·M·柯恩说“诗是使文学继续生存的希望”,刘以鬯铭记住了这句话,这句话引自刘以鬯本人之文,然而在网络时代,我缺不知道柯恩是谁,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碎片化时代的悲哀。《酒徒》便是小说与诗体的结合,很是意识流。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列里,我感觉《酒徒》是不系统的承续了鲁迅、曹禺、新感觉派、“差不多现象”等等的特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在对不知道在哪里的读者说话。

  《酒徒》编剧、导演黄国兆是香港影评人,本次请刘以鬯做剧本顾问,张国柱、温碧霞、韦伟、严浩等跨代电影人出演意识流电影《酒徒》,成绩值得鼓励。电影相对小说而言,意识流使用不多,更侧重现实意味的表达,但依然是不一般的实在界。文字和影像都可以无限接近真实,当然也能随意掩盖真实,在斑驳的光影与字阵之间掩映着太多秘密,真伪都在摇曳着。

  《酒徒》开局,就是来自上海的、不成功的撰稿人(没有单位的作家,编剧、影评人、专栏作家,这也是刘以鬯、王家卫、黄国兆以及搜狐诸多作者的部分或多重身份)、成功的酒徒刘先生放荡人生,然而却在阴差阳错的人生际遇中,如西西佛斯般永恒的心灵苦役,不过他的烟、酒、女人的缘分倒是如丝如缕不曾断绝。刘先生追逐灵感、贫穷和艳遇,在童年记忆、战争梦魇、职业焦虑中不知路在何方,既拒绝又渴望,同时沉沦和希冀救赎,后沦落到写黄色小说、而编剧费也没到手,眼和酒都在空乏中慰藉自我,伪装的生活会持续下去,对于女人和文学都在照样怅惘着。

  《酒徒》的小说和电影,都能追溯到五四文学传统、民国电影精神,也是对香港的处境做出反身自省的自我审查,审视与旁观的区别只在于随时转变的视角,视界于是大有不同。文学理想的情怀,与现实的商业属性之间,处处有苟且、时时有反抗,纠结的心灵苦役至今依然。显而易见,做了八年失败小编剧的王家卫从刘以鬯小说中获益匪浅,阿飞正传》、《东邪西毒》、《花样年华》与刘以鬯的小说和本片都有着诸多勾连、本片也做了某种戏谑、调笑。可惜电影中,少了对五四文学传统的描述,这就让酒徒的酒或多或少成了逃避现实的法宝,尤其是没能很清晰的确知电影中的刘先生(小说中的老刘),和刘以鬯一样,都是真正的文学高手。无论如何,刘先生不是尼采、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他可以更为自如,好像水一样随行就位,而不是执意去追逐痛楚、忧伤。张国柱演的很是到位。在骆驼牌香烟的烟雾缭绕下,张国柱的国粤语都很醇厚迷人,而各种酒瓶与杯中物,均是颠倒红尘之奥秘,中西合璧、分奏的乐曲,飘渺、辽远、淡然,别有风情。

  《酒徒》中出现的女人有很多种,每一种都对刘先生很有诱惑。郭善珩饰演的房东家的小萝莉丝玛莉,看了纳博科夫的《一枝梨花压海棠》,时时来勾引,不成反而诬陷刘先生,打发他走时,有不舍,求新地址而不得,却告诉他一个秘密:原来她15岁就已经堕过胎,这让刘先生无言以对。江美仪饰演的老情人张丽丽,那么多年时常救济她,只剩下亲人般相守望,却也不可能结婚。喝喝酒吃吃饭聊聊天共同缅怀下过去。温碧霞饰演的新房东太太王师奶,丈夫出海几乎不回家,刘先生酒醉之后与之一夜风流,王师奶有意诱惑刘先生,刘先生却又仓皇而走。蒋祖曼饰演的年轻舞女杨露,很是喜欢刘先生这种款式的中年熟男(事实上张国柱出演本片已经62周岁),不过双双都是穷人之家,事实上也无可行。最终张丽丽和杨露,都嫁给阔人,刘先生也毫无办法。“把她当作妓女,我是英雄。把她当作爱人,我渺小得可怜。”的心灵独白,极为恰当描述了文学男中年的凄惶、矫情和自尊。

  严浩饰演的导演倒是一再欺骗他,他最多也不过发发文人脾气。至于蒋祖曼饰演的另一个角色,甚至看不出是男是女的文学青年,应该也是富二代,提出让刘先生做文学杂志的编辑人,刘先生即使提出了《前卫文学》的刊名,也终究是为稻粱谋而去写黄色小说:《潘金莲做包租婆》,用十分之九的篇幅来写床上运动。刘先生的财政危机,遇到韦伟饰演的雷太太大有转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雷太太将他误认为是死在重庆的长子,直接给了他三千块,他又花在了烟、酒与女人身上,甚至有次被真假难辨的雏妓之妈妈桑所骗,他扭捏入屋,又指责雏妓撒谎都没创意,然后离去。事过几天,又后悔,也说不出究竟是后悔什么。这种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觉,大概谁都有过吧。八年前,我刚刚使用QQ,比较正式的进入码字这个行业。送给我QQ号的同事用的ID是“心灵苦役”,我就以其为题目写过篇征文,如今再看回,似乎也没过时,八年的时光,可以说改变了很多,其实也没有多少:

  这是红色的五月

  这是躁动不安的时光

  这是份放不开的情怀

  这是份摊不开的虚妄

  这是红色的五月

  照片里旗帜依旧招展

  照片里青春依旧汹涌

  那如梦的往事却飘散

  结构不上街

  砸碎旧世界

  生活在别处

  逃离古拉格

  追随格瓦拉

  谁是局外人

  发电影传单

  送知青下乡

  八个样板戏

  唱遍全中国

  忽如一夜去

  忽如一夜回

  还有些讲话

  至今有人提

  还有些主义

  至今有人说

  我在红色的五月

  心灵在服着永恒的苦役

  这或许是世纪初的矫情

  这大概是无聊赖的写字

  《酒徒》观后感(六):从不同的角度看《酒徒》

  《酒徒》是刘以鬯发表于1963年的小说。2011年由黄国兆改编并导演成同名电影。黄国兆是个不熟悉的名字,网上查了,也只是采访多,个人经历介绍很少。《酒徒》被冠以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到底是不是这样,很难讲,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小说的实验色彩非常浓厚。小说变为电影,其实就是导演黄国兆的取舍与选择。而且从不同角度来看,其实会产生不同的情趣。

  从人物的关系看《酒徒》

  一个loser如何走出困境,成长起来,这其实是商业片最爱表现的主题,比如最近的《心花路放》。《酒徒》中的潦倒作家也是这个样子。当然,作为一个文艺调调浓厚的电影,给主角出路或者希望,是没有必要的,那只会让电影落入俗套。这类影片最在意的是人的状态。对于《酒徒》这部影片,自然要多表现这个酒徒作家不堪的生活现实。

  除了烟酒和写作,能串气作家人生轨迹的,就是他接触的女人。原著里探讨了很多文学和现实,比如战争,这些对话之外的语言是小说的血肉。而电影需要的是对白,自然少不了和女人的对话。这样就把电影逼到一个危险的境地,看看之前的例子就知道了,《白鹿原》被王全安弄成了一个荡妇和那些男人的故事,《黄金时代》也容易被人们看成是萧红和她生命中男人的故事。《酒徒》不过是换作男人为主角而已,观众脑中整理故事的线索,很容易跟随两性关系发展的轨迹游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再文艺的电影,可以没有故事,但不可能没有人物。还好,《酒徒》中的女人并没有大段落的出现,她们是作家生命中的点缀与过客。除此之外,他的生活里还有盗用他剧本的导演,请他写黄色小说的报社老板,以及不断支持他坚守严肃文学立场的同道好友。

  从文学的角度看《酒徒》

  电影改编自如此实验性的小说,文学性自不必说。我想提及的是电影里探讨文学的段落。好友麦荷门在饭桌上问作家,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激流》写得怎样……甚至后来还谈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对于这样的问题,饭桌对面的作家很伤脑筋,他更愿意聊女人的话题。而麦荷门很执着,之后还会邀请他一起做《前卫文学》杂志,而体会到生存压力的作家已经在写关于潘金莲的黄色小说。

  对文学的态度,就可以看到这个酒徒的生活现状。文学对他是过去时,书架上各种英文小说,以及他想写《海明威在香港》,都表明严肃文学,于他的意义已经沦为戏谑和把玩的对象。只有撰写武侠和色情才有出路,但他仍然赚不到什么钱。

  想到赚更多钱的路子是写剧本。作家问制片为什么有人愿意花三千元买个剧本。对方的回答是:拍一部电影三千元算什么?李导演在片场摔碎一个花瓶,那就是三千三千又加三千了……

  这段在小说原著中是这么说的(下段)。可见,导演不能光靠照抄小说对白来完成所谓的“忠实原著”,怎样改得口语化又符合人物特点,才是电影艺术在剧本方面应该做的功课。

  既然这样,他们为什么还肯付三千元去购买一个剧本?

  三千元在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里占的百分比,实在微乎其微。最近有一部古装片,片子里有一场戏需要摔碎一些古玩花瓶,单单这些花瓶的支出,已经可以购买三个分幕对白剧本了。

  《酒徒》的原著中,刘以鬯还借人物之口,谈论自己喜欢的小说,但看到那些作家的名字时,又让人想起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在小说中有这样一段:

  麦荷门对女人似乎不大感兴趣,对酒,也十分平常。他对于文学的爱好,大概是超乎一切的。他一定要我回答他的问题。态度坚决,脸上且有不满之色。没有办法,只好作了这样的回答:

  就我记忆所及,沈从文的《生》与《丈夫》、芦焚的《期待》、端木蕻良的《鹭鹭湖的忧郁》与《遥远的风沙》、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外,鲁迅的《祝福》、罗淑的《生人妻》、台静农的《拜堂》、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老向的《村儿辍学记》、陈白尘的《小魏的江山》、沙汀的《凶手》、萧军的《羊》、萧红的《小城三月》、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田涛的《荒》、罗烽的《第七个坑》……都是优秀的作品。此外,蒋牧良与废名也有值得提出来讨论的作品。

  这也并不奇怪,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小说里,提及几十年前的小说是很正常的。小说里探讨小说,再多也没什么。而在电影中,这些关于文学的态度,都是用来对比出这个潦倒生命面对生存的抉择。之所以有了这些对严肃文学的探讨,才能对比出他在写武侠和色情小说的从容。这个人好像经历了很多,到了中年危机,知道纯文学与金钱的距离,但他从来都模糊着自己对酒和女人的距离。

  从导演的选择看《酒徒》

  改编的艺术是再创造的艺术,就好比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倡导的“再设计”一样,你看这个作品,既是它,又不是它。

  电影的改编有一个重现和描摹的过程,小说的里人物,不同的读者,脑子里想象的是不同的样子。没有电影的话,谁能想象由张国柱来扮主角?更不会想到导演会让一个女演员(蒋祖曼)来反串麦荷门这个角色?而这个演员同时扮演了作家生活中艳遇的十七岁舞女张露。不到演员表出来的时候,观众是很难分辨的。

  电影改编小说,并不是化繁为简的过程,时间是缩短了,但需要呈现的反而更多,这不是简单的数学加减法。所谓忠实于原著,是指电影在把小说具象化之后,离观众心目中对小说的想象是否接近。演员限定了角色的形象,观众是否认可,不得而知。不过,对于这样小众的电影,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去对比小说中的人物,甚至没有多少观众会成为小说的读者。

  更多内容,请关注“楷威映画记(kaiweimovie)”

  《酒徒》观后感(七):存在的无奈——《酒徒》观后

  这说的是文化人在社会中的境遇,但其中也涉及了舞女、制片老板、报馆老板、十五岁就曾堕过胎的十七岁少女、一个有丈夫但丈夫从不在家的中年妇女、一个整个后半辈子都在思念死去儿子的时光中度过的老年妇女,一个始终有着执着追求的文青女。。。等多个角色,组成了一个现实社会中生存的人们的缩影。都说人是有意识、有思想、有精神的动物,可是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人只不过是浮游在宇宙中的一粒灰尘。——但也并不是说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于是我们就拥有了宇宙这样大的空间,不是。相反,生活的压抑、现实的窘境常常把我们逼仄在一个犹如困笼中的狭小范囿,即使我们想挣脱,不断地出走,不断地搬家,结果又能怎么样呢?

  《酒徒》观后感(八):隔著酒杯,世界更清楚。

  原文發表於

  http://blossomear.blogspot.tw/2013/01/blog-post.html

  去年在新北市電影節看到香港影評人黃國兆初執導演筒的作品《酒徒》,說不上是驚為天人,可是在過了將近半年之後,那些略顯樸拙的濃烈影像仍未從心頭退去。這部電影的語法不夠細緻,但那種拮据之間顯出的頑強反而比《2046》更加接近劉以鬯原先筆下的那個酒鬼作家。

  這兩部電影都說到一個重點:「隔著酒杯看世界只會更清楚。」而這也是原著小說悲哀而無力的著力之處。然而嚴格說來,《酒徒》這部小說對王家衛而言,應該以「啟發靈光的打火石」來形容會比較貼切,因為我還是寧可將《2046》看作個人情愛與歷史之間的對話,而黃國兆的版本確實是原汁原味,忠於原本。除了酒中看見的花花世界之外,也將「賣字如賣笑」的意象描寫得很清楚豐富。看電影時一度很激動,原來自己深深喜愛的一部小說完整地立體化後是這副模樣──飄零的人們、身不由己的作家,每一個人都毫無立足之地。動蕩不安的時代為他們的身影罩上一層困窘,使他們無法完成的心願顯得可笑。多種語言的交錯,讓杯光酒影之間的對話彷彿是在各說各話,而更顯孤獨。

  記得當時的映後座談上,黃導演所提及的拍攝過程簡直如小說中主角的遭遇。酒鬼作家為了生活只能寫色情小說、武俠小說,文學理想難以實現。而在黃導演長達十年的準備期中,所遇上的批評與奚落大概也不外如此。早在《2046》、《花樣年華》之前,導演就已經準備要籌製這部電影,籌措資金時人們都不解為何王家衛已經拍過的東西,現在還要來炒冷飯。大多數人甚至不懂劉以鬯的名字該怎麼唸。

  這部作品想傳達的其中一句話不外是「文學已死」,而從本片製作過程來看,不就是實際體現了藝術創作無立足之地的現實嗎?現實──為什麼需要文學?為什麼要看電影?唉,來來來,還是先喝了這杯再說吧。

  《酒徒》观后感(九):商业的香港与文艺的台湾

  影片比较写实,色调昏暗,格调灰色、消极,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作家的惨淡人生与思想上的痛苦,作家有一直以来坚持的底线,却迫于生活压力一点一点走向沉沦。几十年的朋友,骗取他的剧本;还是几十年的朋友,教唆他写色情文章,作家自甘堕落的同时社会也狠狠地推了一把,最终老奶奶的死能否令他得到救赎,就不得而知了。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都与妓脱不了干系。作家的气质很迷人,但在现实面前却被碾压得支离破碎。女人都是感性动物,把身体出卖给商人,把灵魂留给诗人。作家总是固执,与社会格格不入,为了看清这个社会,就把自己抽离出来,以为能看得更清楚,但现实却是常常被逼得走投无路,自己痛苦不堪,最后只能用酒精麻醉自己。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影片赤裸裸地控诉了商业对文学的践踏 、物质对灵魂深深的压迫。影片描述的几乎是社会的阴暗面,唯一的光芒来自最后的房东,她的失忆,造成了对作家最无私的关怀,这点希望,或许是作家最后救赎的机会,而绝望中的人,不也是抱着同样的希望吗?

  《酒徒》观后感(十):给我一杯酒,我吟湿给你看!

  有一哥们,立志做文艺青年,平时特爱喝酒,没酒便吟不出诗来。酒后,方吐“真言”,吟出诗来。此哥们饱读诗书,但常忧郁,正如影片所说吧,“智慧是魔鬼制造的药丸,吞的越多,烦恼越多”。

  古来文人大多爱喝酒,酒,或许是种催化剂,当你喝的灵魂与肉体飘忽的时候,便是创作的最佳时候,清醒的时候是痛苦而不敢言,喝了酒便壮了胆,敢言清醒时不敢言。也许有些人是自己“知道的太多了”,反而常常痛苦烦恼,也许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的太压抑,也许有些人是失恋了忧伤了。。。。总之,需要酒,哪怕知道痛苦忧伤在酒杯中学会了游泳。

  “在我喝下‘滴露’之前,我以为我已失去一切;喝下‘滴露’之后,我彷佛又重获失去的一切”。《酒徒》中,刘先生何曾不知道自己该戒酒,何曾不明白自己在酒的国度中沉沦!但是清醒又能怎么样?清醒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可能更多想的是怎么挣钱活下去,喝醉后的自己也许只是偶尔的放纵,短暂的逍遥,但也比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强!活在当下社会的我们也许多多少少从刘先生的生存困境中,可窥到我们的影子吧!刘先生最终没有戒掉酒,因为现实中看似正常的活着,需要酒!

  喝吧,喝吧,喝吧!酒要喝,生活还得继续,左手酒杯,右手香烟,男人们生活的调味剂。如果可以,请给我一杯酒,我吟湿给你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