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晚秋》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晚秋》影评10篇

2018-01-22 21:19: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晚秋》影评10篇

  《晚秋》是一部由金泰勇执导,汤唯 / 玄彬 / 金俊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晚秋》影评(一):拙见一二之《晚秋》

  看完这部电影后,确实有些不太明白地方,所以来看大家影评给自己解解惑,以下我也提些自己的拙见,有影评说勋在吃饭时和王晶打起架来,是因为有所察觉,之后他说王晶的用了他的叉子,而安娜情绪在质问王晶的时候失控,我不太赞成是因为勋察觉到了是王晶杀了安娜丈夫,所以他才与王晶争吵的,整部电影中安娜和勋唯一一次深度对话,就是在市场里,安娜只是说她要回监狱在她母亲葬礼结束后,她并没有交代自己是因为什么入狱的,而之后安娜一直用中文跟勋吐露心事,勋明显是不懂的,所以我觉得勋会在餐桌上跟王晶起冲突,是察觉出了安娜和王晶不一般的关系,但是绝对不会想的那么深,而那个叉子,我觉得勋说叉子应该只是为了给这个争吵一个理由,但是安娜会质问王晶那应该就是出于对当年那件事情的不能释怀,安娜为了王晶做了九年牢,而王晶却结婚生子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再加上安娜母亲病逝和家中兄妹决定把母亲的房子的卖掉等等原因,加在一起才是安娜情绪终于爆发,并得到了宣泄。还有关于结尾,我确实也很悲伤呀,最后两个人还是无缘相见,个人也比较赞同勋已经死了的说法,毕竟坏人的话是不可信的,玉子应该是被他老公杀的吧,不过说自杀也是有踪迹可寻的,在玉子和勋最后一次见面时,玉子的表现就很能说明了,但我觉得他老公把她杀了,在找到勋,把勋也给弄死,这样他老公估摸才能平衡,看她老公那个样子就是那种背地里会捅刀子的人。

  《晚秋》影评(二):有时觉得最好的爱情就是两个人一言不发地一直行走

  她的眼睛清澈,他的声音好听

  但这不是个偶像剧般的爱情故事

  透着压抑色彩,无法用母语交流障碍

  起初游览车上西雅图强烈的日光让每个表情都无法隐藏

  到了该离开的时候,却让浓重的大雾虚幻了包括记忆在内的所有

  但这些都不是我爱上这部电影的原因。向来是个见木不见林,却要把一棵树上叶子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人,所以吸引我的,是些小小的碎片

  喜欢的一句歌词是这样:我的爱如此短暂自由,除了你,没有人真正了解

  剧中的爱情(其实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不是爱情)不自由,却足够短暂,表面上他们的关系就和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苍苍凉凉、平平淡淡,可对于两个几乎抱着过了今天就没有明天态度的人来说,这段轮廓黯淡的关系是强烈入骨的。

  喜欢看他们在几个街区不断徘徊,没有方向没有目的,不过一场消遣。对话也少得可怜:零星几句英文,更像是一种寒暄;重要故事语言编成密码,只是自顾自地讲述,根本祈求对方解开。

  “好。”

  “坏。”

  简单到只需要这样两个答案的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中,浪漫相形见绌:游乐场碰碰车撞击出的快乐只是伪饰,只有惊叫而缺乏欢笑灯光再斑斓也只是装点了街道,它们无法照亮一个人的心;情侣舞蹈身影仅仅存在于想象,不可触摸的海市,接近即溃的蜃楼。

  所以只能一言不发地一直行走。

  最爱外国情侣的那一段:

  在夜晚霓虹燃烧的街道,时间突然在他们脚下延展为两条传送带,因为各自有着不同的频率,他们被光阴传送着,若即若离却始终不能接近。

  想到不久前读的小说里的句子,大意是:两个人在同一时间想要同样的东西大概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这也是很多爱情(或者说很多的关系)走不到永恒的原因吧

  很想只为了看那一段再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不知道会不会

  《晚秋》影评(三):写在高考前的那些日子

  平白无故的拿出了手机,尔后便是寂寞的拇指在字母间跳跃…

  我不是喜欢逛豆瓣,只是习惯性的钻入网络里自我逃避,而网络里豆瓣中的影评,则是我遁世最好的场院。

  这时的我坐在窗前,携带着一双高度近视的眼睛无限的挨进屏幕,一点一点的吮吸着那扉人心脾的甘露,不去管了那些远方,与我无关的事物

  以前常常在恐惧着什么,或那、或那。这一躯枯槁身体,是那么的弱不禁风,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射下,我便有昏昏欲睡之感,可硬是有鼓强烈的意志使我顽强的浑了过来,接着便是头疼愈裂,发指尽断。

  我也是从阴雨天里走过来的人,那雨下了个十天半个月,空气都是潮湿的,走在路上全身都黏乎乎的,只感觉天旋地转,实在受不了了只好送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便是待过了我从小到大的最温暖的一个冬天,不尽是身体上,更有精神上。待在里面好似外边的阴雨与寒气与我无关,不在去管那该死的高考,与病友们谈天说地,谈完了便有食物亲自送到我嘴边,到了九点钟要准时睡,绝不可把屏幕无限的挨进眼睛。

  我是最后一个出院的,出院后便又回了陈旧的场景,依然是阴雨天,少了些寒气,依然是每天对着一个遥远目标狂啃书,依然每天不由自主的拿出手机逛着那几个网站

  《晚秋》影评(四):晚秋 ---(秋晚涟漪)摘录

  1、《晚秋》的故事也很容易让人想起王朔先生早年的成名作《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之所以会这么说,全在于两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同样玩世不恭男子,在一个神秘女人的吸引之下,发生一场心灵救赎的故事。当然,《晚秋》更厉害的地方在于,这场救赎是相互的,安娜的善良冷静救赎了勋,而勋的热情也同样融化了安娜。

  2、这个角色气质上本身就非常适合汤唯,沉静、恬淡,淡淡的忧伤,突然其来的爆发力,以及嫣然一笑纯真~

  3、要说到的其实也电影的最后,那个开放式,充满无限可能性结局。安娜坐在约定好的小咖啡馆里,平静无聊地把玩着手中的饮料,不放过耳边能听到的任何一点动静,等待着等待着。谁也不知道勋会不会出现,又会在何时出现,但是在那一刻,安娜的心情是平静又安详的,她知道,自己愿意守候,一直到那云开月明之时,最美好生活终将到来~

  4、《晚秋》爱是会呼吸的痛----爱的正面是甜蜜,背面是惆怅那些年,曾听过的一首歌《深秋的黎明》,那些年,曾遇到过的那个人,我们在车上、路上、街角、酒吧、餐厅地铁人群。。。。。。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面无表情,可以擦肩而过,可以毫无交集。。。。。或者,我们可以跟对方借个火儿,借一块钱.又或者,我们多看了对方一眼,在转身之前爱上对方,然后梦想有一天重逢再见。经典电影《晚秋》中安娜和勋,两个原本不该相信爱情的人,却毫无预兆无法自拔的迷恋上了彼此,跟对方一样,没有任何自知自觉的偶然,与世隔绝与玩世不恭一次次的遇见,让互不相识的两个人,慢慢走近彼此的灵魂和生活。爱情就像一枚硬币,正面是甜蜜的细节,背面是思念的惆怅。在西雅图浸漫着咖啡香气街头巷尾,在迷蒙恍惚的深秋季节,一次次抛起落下,随着剧情和故事的推进,有时候是正面,背面……

  5、爱就像呼吸,似乎平淡无奇《晚秋》的画面很美,这似乎是韩国导演的强项之一,安娜与勋的出现的每一个场景,都像是一幅画,和我们脑海中的爱情场面、和我们心底深处对邂逅情缘的想象那么的一致,在去往西雅图的路上,在我们人生的路上,都对这样的相遇和相识有过或多或少的憧憬和期许。但是,爱情似乎千变万化,让身处其中的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就像等一个人,我们要不要等?要等多久?如果等不到怎么办?《晚秋》中,导演金泰勇将感情双方细致的内心和情爱男女犹豫顾虑通过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6、爱就像晚秋,深沉美丽和萧瑟的希望深秋的这样一个黎明,我在这里等你,《晚秋》在经典翻拍的基础上,以诗歌化的镜头语言,描述了对于爱情我们的盲目挣扎、胆怯和希望。

  7、汤唯通过《晚秋》中的安娜,华丽转身,在金泰勇导演的要求下,仅有的演绎空间里,把安娜这样一个内心复杂历经沧桑再世为人的角色所具备的――胆怯、希冀、幻想绝望,所有的琐碎表现的细致到位。

  8、《晚秋》虽然在情节的推进和故事的改动上做出了牺牲,对经典电影灵魂的一脉相承和全新诠释,给予观众的其实超越了相遇、相恋、相知、别离的恋情本身,甚至会引发你对人生旅程中那些偶然邂逅相遇的美好瞬间的回味和思考。当安娜如约等待勋的到来,满怀希望的期待再次重逢时,我只想到一句话――只有当别离的时候才知道你距离我的心多么近,不是吗?

  《晚秋》影评(五):晚秋不晚

  《晚秋》。

  第一遍。

  让人惊艳的是风云变幻、阴郁缭绕的西雅图,淡漠隐忍的汤唯和英俊魅惑的玄彬。末了,却留下了重重迷雾。

  第二遍。

  如果推理没错,我想应该是这样的罢。

  疑点1:Anna丈夫为谁所杀。据Anna言,丈夫发现了自己和旧情人王晶私奔的密谋,将自己打到昏死,那么至少证明在Anna昏迷之前,丈夫还活着。有两种可能:一是丈夫误以为Anna被自己打死,悔恨交加,自杀身亡;二是王晶在案发现场,为阻止Anna丈夫的暴行误杀他后畏罪潜逃。因此,苏醒后的Anna便自然成了私奔未遂,弑杀亲夫的不忠不贞之徒。看王晶的躲躲闪闪和Anna对他压抑的怨,窃认为第二种可能性大。王晶的一句“那天,我本来要返回去····”,Anna赌上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输掉了十年。也就是说,Anna替王晶坐了十年牢。

  疑点2:裕子为谁所杀(有点悬疑片的感觉哈)。有三个可能的凶手。她自己,她丈夫,勋。婚姻生活可能并不幸福的裕子爱上了自己“包养”的性服务者勋,而惯于逢场做戏的勋并不爱她,两方面不幸福迫使她绝望自杀——第一种可能。第二种可能,勋,首先勋并无作案动机,鉴于职业,他并无必要因为服务对象爱自己而动杀机,而他自身反而是“客人”老公的“矢之的”。其次,勋并未尾随裕子进房间而是赴往与Anna的约定,无作案时间。按我的推测,最有可能的应该是裕子的丈夫,被戴了绿帽子男人,而且是本土白富人

  最合理的情节或许是这样:裕子独自进了房间,误以为敲门的跟踪自己的丈夫是回心转意的勋,失望的裕子和恼羞成怒的丈夫发生口角甚至争斗,丈夫无意也或有意地杀了裕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策划了勋劫钱杀人的另一起谋杀,借法律之刀杀了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勋。也就是说,勋的命运与Anna异曲同工,都是替死鬼,只是勋,更唯美壮烈。

  第三遍。

  一直不敢把这部片子当成随便的爱情片看,也深知扑朔迷离的生生死死并非片之本意。遂彻夜膜拜第三次。

  不是很了解汤唯,轰动一时的《色戒》也未曾涉猎,只是这个相貌并不倾国的女子,却又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人过目不忘。或许只有她能把Anna的悲惨、麻木、外冷内热和中国女子特有的内敛、含蓄、坚韧演绎到淋漓尽致,那眼神里的淡然、隐忍是经历了怎样的生活和情感的摧残才练就的百毒不侵?

  一呼而起,一哄而散的伪善的中国式寒暄;喝到嘴里的茶还未咽便被亲人拉入母亲尸骨未寒后的财产纷争;昔日愿为其死,堵上自己一生的那个他,早为人夫,三口之家的温存,看来是嘲讽,是撒在伤口上的盐巴。他说,“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她应,“不过在我这里就没有什么变化了” —— “为什么会这样呢?” 爱情足够让两个人难忘孤独却只有她一个人承担!

  没有歇斯底里,没有一句怨言,甚至没有一丝愠色,不让他再谈及那天,不允他撕开自己的痂。只是,不再等待。

  瑜伽,橱窗里的漂亮衣服,本该属于她的,那一句“本来”,让她输掉了女人最美丽的青春。售票口的几番轮回,回那个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不见天日的牢房?回那个慈母已逝兄弟姐们分割财产的混乱的家?还是,回那个背信弃义虚情假意已为人夫、为人父的他心里?她踌躇,却不再痛苦

  他的境遇并不比她好到哪里去。因为职业,他必须随叫随到;也因为职业,他被“客人”的丈夫追杀,不得不东躲西藏镜子里的英俊的自己,该自豪还是该悲哀。那个深深的酒窝,是真的快乐吗?那口袋里的电话号码,有多少,是早已写好的吧?那代表你自己的手表,你有多少,你又故意遗忘在多少女人的手里?那一句“没关系,你是第一个对我不满意的客人,可以给你打个折”浪荡不恭里有多少为生活所迫的无奈心酸

  他们的故事真正开始于那个阳光萦绕的餐厅罢。西雅图的晚秋,阴晴不定,云缝里的阳光,似乎在悯怜着这两个被上帝遗忘的人。他看明白了她的心不在焉,却不问,只是说“今天是我生日,你要为我做点什么”——游览车里,他学鸭子叫逗她开心;游乐场里,他开碰碰车默默抚慰她;那段配音,无需说破他已知晓。她用他听不懂的中文讲述着自己,曲折悲苦又岂是他的“好”、“坏”所能涵盖,但只是陪伴和倾听就足够两颗干涸的心互相取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许是从那段对白开始的吧。

  她拥抱了他。却要付费。他笑,等着,30分钟就好。—— 等待!又是等待!她早已害怕了等待!门上的破绽,她用头试了用拳试,这里有过多少像自己一样的女人?他对她与对别人,何异?她没有多等,他耽搁了时间。那个无声的舞蹈,在讲述着这样一段美丽的故事:男孩追随女孩的脚步,女孩加快,男孩也加快,女孩放慢,男孩也放慢,终于步伐一致,跳起了属于他们的舞步,似乎在祝福着他和她。 所以我讨厌那个他对她亦逢场做戏的猜测,若如此,他又何必去她母亲的葬礼?她应该是诧异之余更多惊喜吧!他们默契的眼神交流似乎是多年的好友,因为他就是她,她就是他。饭桌上,他,她,那个他,他妻子。他拉着她的手,我们要结婚了,要在中国举办中式婚礼,还要在美国举办美式婚礼,这样的弥天大谎,在善意地告诉她,她并不孤单。那个他还爱她吧,也许更多的是愧疚,敌视他、警告他。“他用了我的勺子”——“谁动了我的奶酪”,既背弃了她又有何资格保护他?你不配!你该死!她终于对那个他喊道:“你为何用他的勺子!那是他的!不是你的!”她对他的怨终于在顷刻间爆发,她呜咽着哭了——嚎啕大哭!那个他——“对不起···”。她,笑不成调,泣不成声,她苦苦等待的只是这一句“对不起”吗?一句“对不起”,能换回她逝去的青春吗?能赔得起她赌上的一生幸福吗?当年,她本可以辩驳,也许承担是对他另一种任性的怨恨和报复。

  陌生的他像熟悉的阳光,提醒她身处在地球游荡。

  爱不是不任性就能反抗,风来时浪花也只能狂放。

  就这么简单,只是陪伴与懂得。

  窗内,她必须按时返回。窗外,他三次依依挥别,还是那灿烂的笑,那个酒窝,沉淀着甜蜜。他终还是登上了与她同程的车。他们重温着初见的场面,似乎美丽的故事要开始。然天妒良缘。他那么喜欢笑,关于自己的不堪,只字未提。只是那么深情的望着她,给了她长达几分钟的吻——用尽全身力气,告诉她,这一次,他在这里等她。醒来,不见他,身上却盖着他一直穿的外套。手里的咖啡洒了,她寻寻觅觅,人群中,那张灿烂的脸在哪里?警车响了,可怕的轰鸣——第一次,带走了她的青春;第二次,剥夺了他爱她的资格;第三次,熄灭了她的阳光。

  她说,好久不见——在他永眠的这里。他一定听到了。

  一个,是有污点的女囚,隐忍、麻木。一个,是并不体面的牛郎,浪荡、阴柔。在风云变幻、阴郁缭绕如仙境般神秘的西雅图,给异乡人的悲惨遭遇平添了一份酸苦和无奈。这样国际化的搭配,兼有了中式的含蓄,韩式的唯美,美式的神秘,反倒像一杯陈酒,更耐人寻味。他们的爱情,才刚刚开始还没有来得及燃烧就匆匆谢幕,像晚秋,没有融化人的热烈,没有丰硕的果实,有的斑斓的色彩只是生命最后的回光返照,只一瞬便被铺天盖地的皑皑白雪覆盖,皈依平静。这样的短暂与平淡,也许颠覆了人们理想中爱情的模样,但——不要去问什么是真正喜欢,不要去想永远是如何短暂。晚秋不晚,又何妨?

  晚秋不晚,又何妨······

  《晚秋》影评(六):关于勋的结局

  当警车一直在响,安娜望向警车惊恐的表情中,我就知道勋死了。

  勋和安娜长达半分钟的吻,深沉而又苦涩。勋说,等你出狱,我们约在这里见面。看到这里我当时在想,勋怎么知道安娜什么时候出狱,他要怎么遵守这个约定?

  后来想想,勋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打算自杀了。那句约定的本质是“等你出狱了,来这里看看我吧,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勋在这里自杀了,他就永远在这里了,所以就可以一直遵守这个约定了。

  安娜出狱后,来到咖啡馆履行约定,从她看向门口的表情,我想她是渴望一个奇迹,可她心里知道勋永远也回不来了,于是默默自语,hi,好久不见。仿佛就是对着空气中的勋说。

  《晚秋》影评(七):关于晚秋,关于爱情

  《晚秋》主要讲述的是华侨Anna(汤唯饰)在杀害丈夫后被抓捕送进监狱,七年后因为母亲过世获得狱方几天的外出许可,于是Anna乘上前往家乡西雅图的长途汽车,同上一辆车的Hoon(玄彬饰)因没带够车钱,前来向同是亚裔的Anna借补车钱,并将自己的手表作为抵押交给对方,并单方约定西雅图再相见。就这样,一段各自不同背景的两个陌生人由此展开了一段简单却曲折的爱情。      I will be back 等还是不等   --------------------------------------   这句话对于Anna来说是一场沉重的心理考验,恰恰说这句话的都是自己爱的两个男人。第一个男人是Anna的初恋情人,婚后的Anna在与情人打算私奔时被发现,丈夫狠狠地将Anna打昏死过去,Anna醒来后气之便将丈夫杀害。随后打电话联系情人,可惜对方只留下了“I will be back”后便再也没有了音讯,当Anna获得出狱许可回到家中才得知,原来情人早已与他人结婚生子。      对Anna说这句话的第二个男人是在长途车上遇见的Hoon,Hoon是一名性服务者,有固定的服务对象且因此常受人威胁追杀。在与Anna第一次温馨约会将近告别时,Hoon突然接到女老板即刻要求见面的电话,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的Hoon对Anna说“I will be back,wait”,并如同之前借车钱是一样,再次将手表抵押给Anna做承诺。那么已受过一次心伤的Anna会不会忘记之前的伤痛,再等一次爱的人呢?这次的结果是完满的,Anna决定等Hoon一会儿,Hoon也办完事后匆忙赶回,只可惜时间差使得双方错过了对方。      是嫉妒作恶 还是轮回宿命   -----------------------------------------   如同Anna得到许可外出但还是受到警方通信牵制一样,Hoon过得也不是一个真正自由人的正常生活,Hoon的牵制方是一对夫妻,妻子作为Hoon的服务对象要求随叫随到,并且Hoon需要服务对象支付费用度日。同时,在得知自己的妻子红杏出墙后的丈夫派出手下四处追查Hoon的下落。由此从某一层面来看,Anna和Hoon的生活圈虽然不同,但两人的共同点却皆为天涯亡命之徒。       就是这样一对亡命鸳鸯,过往看似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影片的结尾处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处。在Anna返回监狱的长途车上,Hun决定陪同Anna一道出行,再次重温两人初次见面时的那时那刻。可惜没想到的是Hoon在路途中最终还是被服务对象的丈夫抓获,虽然没有严刑拷打或是复仇杀戮,但服务对象丈夫将妻子突然死亡,并且Hoon作为头号嫌疑人的消息带来时,还是给了Hoon当头一棒。如同先前Anna入狱的宿命一般,Hoon原本看似平凡的宿命突然之间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为求结局 固定视角憋屈等   -----------------------------------------   其中影片的结局作为开放式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刑满出狱的Anna坐在两年前与Hoon约定再相见的汽车站,咖啡厅大窗前Anna的神情既期待又紧张,伴随着周遭过客之间的对话声,与咖啡馆大门开开合合的铃铛声,但这一场景中镜头却至始至终只对着Anna拍摄。想必导演是十分了解观众求结局的心理,但又却不想让人这么容易的得知结局,于是就安排了这一出长镜头等人戏,在陪主人公等的同时,想必观众们憋屈的视觉与焦急的心理一定是赛过了Anna,这样的感同身受等人法虽然折磨人,但也可视为是导演对于观众们情感教化的一处高招。      影片中最打动我的部分   ----------------------------   当Hoon与Anna的初恋情人在母亲丧礼上相遇后发生的一段口角与打斗,Anna来到现场之后的大哭,当初恋情人道歉后,Anna抬了下头不哭了,然后又大哭,我的理解是:初恋情人为了不让Anna难堪,才低头认错的,两个自己都喜欢的大男人怎么可能是因为用对方的叉子居然会大打出手,并且Anna应该会很了解自己的初恋情人,也不会用对方的叉子的,Anna理解了对方的苦心,才会大哭的,应该哭的很伤心,而不是Hoon这样随便编一个理由,但是初恋情人结婚了,而Hoon有时自己现在喜欢的人,所以后面的剧情也只能朝着继续喜欢Hoon的方向发展了。 女性心理 ------------------------------ Anna出狱后去服装店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后来接到监狱的确认位置的电话,然后现实就把她从一种想象的脱离现实的境界拉了回来,后来就将这些漂亮的衣服丢在厕所里了,从这里我感觉到,女人从心里都是爱美的,有的很疯狂,不管场合,有的很明白场景,就是那种很懂事的女生,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办。      一部分影评是引用huanyouyo的,我很赞同,后面一部分是我自己添加上去的,对huanyouyo表示感谢,他的影评见这里: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949469/

  《晚秋》影评(八):天气晚来秋

  这几天狂看片,垃圾无数,总算等来了一部《晚秋》。

  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样的情境设置,喜欢这样的人物身份设定,喜欢两位演员的表演,喜欢影片的一切......

  汤唯又花瓶又内涵,真的好喜欢她,即便她不说话,光看她的表情和眼神,就能让我牢牢的坐在电脑前,那段餐厅的吵架,让人瞠目结舌。那段对着韩国人的汉语独白,让人唏嘘不已,那段旋转木马上的临时话剧表演,让人浮想联翩。

  好电影,让我再次拥有上帝的感觉。

  《晚秋》影评(九):晚秋 它还不晚

  对晚秋的评论,延误了一年,试着写了好几次,都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解释我对它的感觉。是因为对这部电影爱得过深,还是我对文字要求太苛刻了。。。

  这部电影吸引我的有三点。第一是汤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略过她一脱成名的色戒,略过她与生俱来的文艺气质,略过她不掺杂质的表演,,,因为我是个感性的人,我评判人的方式同样简单粗暴的感性。我相信,女人与女人之间也会有种未被定义的感觉,,,似乎在一见钟情与日久生情之间,我见之于汤唯。正是这种感觉呐,第二是晚秋这个电影名,我生于夏末秋初,夏天对于我就像热恋,,而秋天对于我则像隐忍的暗恋,正因为隐忍,才更强烈浓重吧,,,一直偏爱于文艺电影,尤其是爱情题材的文艺片,更能让我有动笔的冲动。第三是西雅图,不知道为什么,西雅图,这个美国城市的英文发音竟是如此好听。我想,在那里发生的故事一定美好到忘乎所以吧,后来追看了 西雅图 夜未眠。。。

  电影看了三遍,至今保留着。如果现在未下档,一定去影院看巨幅的画面额。我重新回忆,脑海里全是汤唯浓郁的侧脸,她深深地绝望过,却在这最绝望的晚秋,遭逢久违的希望,陷入另一种漩涡中。。。她靠在车窗上,眼里的麻木,重抵监外的不适,又被亲人刺痛。。她不自觉的挣脱和逃跑,,想爱不敢爱的 恐惧。。。她被阳光照着,睁不开眼,却更看不清这个残酷冷漠的世界。可是尽管这些都已经发生了,她们仍然相遇了,在晚秋,只是早与晚的时间问题。。你要相信,,五十岁,仍然可以等到那个人。。。

  我一直在揣摩他们的感情行进。。。也许是一见钟情,不对,是二见钟情,,是抵达西雅图后的相遇,才让彼此相知。两人同样经历过多,对现实的抵抗自然更强烈些。以至于遇见真爱却不敢倾心而对。。。。。。 电影终究是电影,电影里的世界总是那么小。他们一再的相遇,相处了三天,,,,心里的那道门 开了条缝。。光照进来。。便足以温暖两个人的世界。。。

  如果电影定格在晚秋里的话,那么结局注定要晚一些。长达七分钟的拥吻,让我猛然发现,毫无高潮,却已经相爱至深。。。汤唯自始至终的一袭风衣,总提醒我秋尽未尽,冬将要来。

  我想一部还算不错的电影,反映社会也好,沉浸个人世界也好,让人想忘不能忘得,才算成功的吧。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不尽是感伤,也时常是刻骨和温暖。。。

  我就是这样,时常用感伤来提醒自己,悲伤和快乐都是如此深刻。

  《晚秋》影评(十):时间知道你能有多爱一个人

  于人世之间我们会遇到许多人,终究会有多少会是我们所爱,同时又爱着我们。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安娜和勋在为一对恋人配上对白,台词都是他们臆想,然而又在情理之中。短短的72小时内两人相见、相识、相知、相恋······ 前路是什么想的谁都不知道。这也许是最令人感动的:没有功利的诱惑,没有金钱的羁绊,彼此找到一种“存在”,两人仅仅依靠对彼此吸引便成就彼此刻骨铭心的爱情。人生在世我们往往会同许多人一见钟情,之后在与一些人情投意合,最后在同某一个人白首不相离、相依一辈子。最后安娜会否同勋相守我们不知,因为人生之路漫长,也许,勋是“一些人”,也许是“某个人”,终究是要安娜去遇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晚秋》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