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失物招领》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失物招领》观后感10篇

2018-01-22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失物招领》观后感10篇

  《失物招领》是一部由安德鲁·鲁赫曼 / 陈志勇执导,蒂姆·明钦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 / 短片 / 奇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物招领》观后感(一):你把旅行的起点丢在了哪里?

  怪异,荒诞,压抑,但有着一丝温馨。这是我对《失物招领》的第一感受小时候,我们总会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东西,做一些让旁人不明所以的举动,就像片中的小男孩一样,在沙滩上收集各式各样的瓶盖,跟一个不明物体玩闹上一下午。可就像剧中说的那样“或许,我不在关注它们了,我想我在忙着其他的事情吧”,对啊,什么时候我们不再追求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了,什么时候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曾经那些举动是什么意思了呢?我们把旅行的起点丢在了哪里?在失物招领处你还能找到属于你的那段回忆吗?这是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触动。 如果将这个故事口述出来的话,远没有动画给我的触动大,这就是动画的魅力。一个3、4米高的类似于茶壶的东西,没人知道它是哪里来的,它有什么用处,它作为一个垃圾被遗弃在沙滩上。它的外在形象很荒诞和诡异,没有人会把它与可爱这些词汇挂钩,但是这个“不明物体”缺乏着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一切充满好奇。它形象源于孩子们那不完善的认知系统和对整个世界的好奇心,简单来说源于孩子们的天真与童趣。但当我们逐步完善我们自己的时候,它们就不见了。影片中,当“茶壶”找到自己世界的时候,小男孩却驻足与门外,与那个多彩的世界完全无缘。殊不知,我们都是从这里出发的,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仔细考虑一下那句话“我想我在忙着其他的事情吧”,这句话模棱两可,小男孩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看不到它们了,可是陈志勇导演在最后的画面里告诉了我们一切。从小男孩拉到了整个世界的布局。流水线式的公交路线,排列有序的居民楼,集中的工厂。这样的画面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土地的割裂和城市功能的单一化,在这个巨大工业机器中,人们只不过是一个个小螺母罢了。人的情感完全被剥离出来了。这种状态下的人已经不具备思考和处理感情能力了。这也就是小男孩说出那句话的原因了。那我们试想一下,旅程开始时的你我的情感是怎么样的,而现在在路上的你我还有那种情感吗? 为了探究遗失之物到底是什么,顺着这个思路,让我们再对比两组画面吧。一组是街道上行走的人群,一组是神秘国度玩闹着的各种“不明物体”。街道上的人群,人物形象千篇一律,人们的行为动作高度一致,笔直的街道,方向一直的人群,简化画面后就能发现,画面中全部都是最简单的直线,一切都在传递这一种冷冰冰的工业质感。而在神秘国度中,“不明物体们”在嬉戏打闹,拥有这各式各样的形象。构图也不仅仅用单一的直线,尤为明显的一点,在这组画面中出现了全片中唯一一次的蓝天白云。而终究,小男孩也没有踏进那片土地,反而离它却越来越远了。那我们不难推断出,一段美好的回忆可能会因为社会高压而被裹藏、被压抑。最终导致日复一日地过着单调的、流水线式的生活,没有改变,没有惊喜。 影片的最后,当城市逐渐清晰,你我越来越明白迷失之物是什么了,可你我又把它丢在了哪里呢?

  《失物招领》观后感(二):陈志勇的城市

  情节和画风共同构建出一个让人略带感伤的故事,除去画风的不同,迷失之物和城市人的行为方式也让每个镜头都能看到冲突和对立的地方。城市人的线性活动模式设置,迷失之物跳跃的活动方式,尤其在影片结尾处满坑满谷仿佛在做布朗运动的小东西,将这种冲突推向了高潮。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己本身专业的原因,作者在影片中构建出的城市对我的印象变得逐步深刻和清晰起来。这是个怎样的城市呢?功能割裂可能是最能表达的一个词,居住、工作、游乐完全在用地上拆分开来,所以我们能看到大量的人流统一出、进的镜头,影片开始处和结尾处大量的外形统一的住宅建筑也反映了这一点。从男主人公的家庭和朋友聊天的镜头里,也不难发现,这座城市里没有所谓的社区或者是我们所说的邻里的关系存在

  土地的割裂和功能的单一化,将人情这个城市人之间的城市纽带完全剥离出来,才导致片中处处都能体会到的荒凉感。

  除去人情 ,在影片中少的可怜交流场景里,我们甚至可以推测,某个时间美好记忆也因为人身份变化被完全隔离,或者说是深深地压抑、掩盖,以致生活在成年世界里只剩下单调的重复,没有惊喜。

  当看到城市之后,迷失之物是什么渐渐清晰,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失物招领》观后感(三):失物的归宿

  一、沙滩——干净冷漠的“乐土

  《失物招领》里那个有着炼丹炉的身躯,蟹钳一样的手臂,章鱼触角一样的腿的大东西迷失在了热闹的沙滩上,沙滩上人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谁也无暇关注这个显眼而又怪异的大东西,直至被捡瓶盖的“我”发现。回家时分,沙滩上悠闲的人们收拾自己散落在地上的东西,甚至是他人丢下的皮球,却对这个悲伤迷惘的迷失之物视若无睹。这是一片干净但又冷漠的沙滩,人人只关注自己的快乐责任,非关己身则视若罔闻。集体的无视,无意识的罔顾堆砌起这片干净而冷漠的“乐土”,大东西走失在这片冷漠而又冰凉的目光中,迷失在这片现代文明的“乐土”里。

  实验室——理性、无力的“文明”

  “我”把迷失的大东西带到了无所不知的pete的家里,带着对陌生、怪异事物的好奇,pete提议通过仔细观察、精确的测量和受控的试验来找到大东西的身世来历,但是最终pete也只能耸肩无力立下“它不属于任何地方,它只是走失了”这样的苍白论断。冰冷的数据和理性的思维充斥着pete的家,理性的文明也踢倒了铁板,无力帮助大东西找到回家的路。在寻找自己的终极家园的征途中,理性文明只是一把钝住的刀,面对路上拦阻的荆棘藤蔓也无力挥击。

  小仓库——“山上的小屋”中的“抽屉”

  无处容身的大东西只能跟着我回家。母亲关心“它”是什么,她只在意它的触角有多脏;父亲不关心它为何走失,他只在乎它会不会带来疾病。冷漠筑起一道无法沟通的墙。别无他法,大东西只能藏身于家里的小仓库。它似乎相当满足,但“我”却陷入了担心被发现的恐慌中。小仓库似乎是“我”向来藏东西的地方,但是父母会来找东西,并不隐秘、安全。犹如《山上的小屋》中永远清理不完但是收藏了我的“心爱之物”的“抽屉”。它并不属于“我”一个人,但是是“我”的可悲执着的追求与“我”永恒精神寄托。于是,“我”将收藏的童年心爱之物,“我”无处安放的追求与无处承载的寄托投进了大东西神奇肚子里。

  联邦稀奇古怪事物办公室——冰冷的制度文明

  电视狂轰滥炸广告指引着“我”将大东西送入这间署名为“联邦稀奇古怪事物事物办公室”的处所,大而皇之地伫立在熙熙攘攘的街市,却是阴暗诡异的所在,所过之处灯火俱灭,没有热情的寒暄,只有高高在上的命令与半人高的表格。没有窗户的高科技建筑散发着钢筋水泥的冰冷气息,回荡着仿佛来自墓地的召唤。大东西看似要居住在这座高效制度堆砌起的冰冷牢笼里了。“如果你真的在乎它,它就不应该被留在这里,这是属于被遗忘和被丢弃的东西的地方。”这是一个对抗冰冷制度的声音,很细很轻的声音,来自一个在钢筋水泥中被异化的灵魂

  归宿——世外北海

  大东西的归宿没有明确的路,我们找到它是来自一个标志的指引。穿过闹市丛林,一条黑黑的间隙,在某条无名小路的后面,那种你不去找就不能发现的所在。拧动墙上的钥匙,透来和煦的光,自由的使者出来迎接。那扇开启的大门背后热烈温暖的光,大大小小曾经被创造,但是却没有被需要的“弃子”在这里自得其乐,他们浮浮沉沉地欢乐着,即使他们曾经也有着与人类一样的命运。但,他们找回了心中的“上帝”,并最终得以一处乐园安息。

  这是一处世外灵境,抬头便能望见湛蓝而晴朗的天空。这是一个人间北海,迷失的灵魂在这里自由漂浮、随意安放。这里有着人类之初于母体胚胎内一样的悠游环境,每个灵魂都被妥善安置。想必荣格会惊喜地在这里找到他的原型例证,因为大东西小东西在母体里自由悠游。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是“鲲”,是“鹏”,母亲用爱为她的孩子筑起一片可以抟扶摇而上的九万里天地。同样地,这片天地也使“我”放心离开

  总结

  “我”与大东西友好地告别,因为“我”相信,这是它的幸福归宿。对待身边的不搭调的东西,不是消除,把它关进冰冷的牢笼里,而是放其归去。对抗异化,不是消除异化,而是解放。

  不幸总是相似的,如上帝创造了人类,上帝却不需要人类。但是,人类却对这种抛弃视而不见,反而转身专注于制造更多的创造与抛弃。可见,人类在从儿童走向成人历程中,在这个自己制造的冷漠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失物招领》观后感(四):If you have ever lost "the lost"

  I still think about that lost thing from time to time.

  Especially when I see something out of the corner of my eye that doesn't quite fit.

  You know, something with a weird,sad,lost sort of look.

  I see that kind of thing less and less these days.

  Maybe there aren't many lost things around any more.

  Or maybe, maybe I'm just stop noticing.

  Too busy doing other stuff I guess.

  《失物招领》观后感(五):My Lost Thing

  quot;I see that kind of thing less and less since then, maybe there aren't lost thing around anymore, or maybe i just stop noticeing, too busy doing other stuff, I guess."

  That Lost Thing is those many invisible things we lost without notice or pretend not to notice.

  We pursue better and better material life. At the same time, we lost more and more things.

  We try not to notice with endless excuses. But it comes to the end when we have to face up to the facts.

  《失物招领》观后感(六):我們遺忘了曾經的純真

  我們時刻都在忙碌,忽略或是遺忘了許多原本純真、友善、美好的東西。卻不知道,他們一直在用悲憫的神情期待著,等候忙碌的迷失了的我們偶爾回憶起他們,給予應有的珍惜與愛。

  他們在原地等待,看路人行色匆匆,人們甚至不願施捨一個眼神給他們。他們就這樣等待,埋藏了純真美麗的心。直到一個與眾不同的人試探性的與其接觸,他則回以無限的友善。這個紅色有觸角的大傢伙是幸運的,男主人公並未遺棄他,或是把他丟棄在廢舊工廠。他找到了屬於他的世界,在那裡有許許多多被遺棄了的美好的事物。

  當男主人公回到人們賴以生存的城市中去,夜晚城市霓虹下穿梭的車輛,忙碌的人群,不符合這個紛擾的社會的小東西靜靜地遊走在馬路的兩旁,他們習慣了他人的忽略。一個人,迷失在人群中,忍受著孤獨與悲傷。

  我們總是一味的追去爭奪,爲了種種迷失了卻從不回頭。心裡所想盡是將要得到的,而那些已經得到的,或是看似無用了的,則理所當然的被輕視,忽略,以致拋棄。這似乎已經成爲了一個無形的準則,無用的東西既失掉了存在的價值。可是,我們卻沒有想過,那些被遺棄了的東西,真真已經不再需要了么?當純真與我們揮手告別的時候,我們是否心痛過,悲傷過,那些曾經擁有過的美好的東西,真的不再美好了么?

  我總是喜歡積攢許多,以致房子里塞滿形形色色的物品,我不捨得丟掉許多,像是過去的書本,雜物,甚至是破舊了的玩偶。他們是承載著回憶與成長的,當歲月漸漸磨平了我們初有的棱角,當我們漸漸忘記了自己是誰的時候,也許看看他們,我們還會想起,那個曾經有著天真微笑的自己,有著一顆仁義善良之心的自己。

  《失物招领》观后感(七):求同还是求异?

  看罢短片,映射到现实生活中的常态,其实能够从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图中找到答案。我一直认为正态分布图是最好的用于哲学思考的教材。事事都有利弊,但人人都总想要趋于统一步骤,统一行径,都想要将自己牢牢地捆绑在那中间的68.2%。社会的法律、道德、礼仪以及宗教、信仰无时无刻都在帮助我们往中间靠拢,往68.2%靠拢,于是,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奇快、异群甚至无厘头时,我们有总是将目光投向身边的人,投向那些所谓的权威和救世主,然后忍痛割爱,不断地削尖自己,使自己符合社会规范,最终成为茫茫人海之中的一粒微尘。

  但是,生活中不免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他们想要将自己的特色发挥到极致,因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X战警就是很好的例子,于是与,他们始终坚持自己,不安于现状,不落入俗套,不懂得按部就班,当然也就没有什么68.2%可言,他们永远翱翔在剩下的31.8%里面,至于是向左还是向右,他们并不在乎。他们真正在乎的,是永远都能够跟着自己内心深处最强的声音漫步前行。

  《失物招领》观后感(八):失落的童趣之看颜色分世界,皮球大伯闹哪样

  第一次动笔,以前都是说说。。。请看看吧。。。

  Tan 描写的是一个充满了工业化的烟囱,灰尘, 蒸汽和压力表的世界。从世界的建立和特征上就让我觉得浑身乏力,心情不佳。所有人物, 包括孩童在内,都是一副莫名奇妙忧伤的八字眉和长脸。不知道是因为无聊的工作还是糟糕的自然环境,一股餐厅抹布一样的忧伤感情始终若隐若现,总是在对剧情的食欲旺盛的时候冒出来恶心你一脸。。。

  一个有趣的确现象:除了小男孩的背包,男孩的忘年交Pete和那一堆Lost things之外,整个画面都是灰蒙蒙脏兮兮的暗色和灰黑色。不说是不是作者创作当初就有这样的考虑,潜意识里作者将他们和大都市里忙忙碌碌的循规蹈矩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了异类。穿着成熟稳重的工作服的工人和上班族们一脸疲态地从电车上目不斜视地经过,左右行道上的行人都死气沉沉地前往同一个方向,这些情景构建了一个疲劳无趣沉闷的社会环境。也难怪精力旺盛的孩子找不到小伙伴和他一起玩皮球,只能高雅地四处收集瓶盖;难怪神经兮兮的Pete一脸忧伤赋闲在家,和男孩一起对The lost thing分类;一堆奇形怪状的家伙满世界游荡等人送他们回家。。。。

  整个片子当中有两个意向让我很在意:红色家伙的皮球和老不死的Pete。

  首先说皮球,影片开始男孩和红色家伙在沙滩相遇开始玩皮球,这一段的配乐相对欢快轻松,一直到男孩和红色的家伙被赶回家之前,皮球君都代表着一种轻松的氛围。我认为,皮球在这里代表的是小孩之间那种大人无法理解的乐趣,而且这种乐趣只存在于小孩之间,就像小时候我们可以和一堆泥巴一堆沙玩一整天,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是有病,但是小时候的我们就是觉得很好玩,虽然那时的我们可能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好玩。这样推断的依据除了配乐外,还有男孩和红色家伙离开海滩时皮球被销毁,后来跑马灯当中有个男孩和一个成年人玩球但是成年人无动于衷的画面。都显示了乐趣随皮球结束和大人无法玩皮球的奇怪寓意。

  其次是Pete,实际上按照剧情需要作者完全可以不加这么个人物的,但是他依然出现了,那就意味着他很特殊。他的特殊点在哪里呢?作为成年人他没有工作(我不明白白头发除了证明他成年已久还能说明什么。。。。。);他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花衬衣;他觉得红色家伙很酷(和男孩爸妈的巨大反差),并且测量定义它。。。。。从这些地方看出来他具有“区分”的功能,换句话说他是作者建立的世界的分界线。因为这个角色的设定明显是将无聊的成年人和童真的小孩融合在一起而成的,也就是说两个世界在他的身上连接并且由他区分。这不就是分界线的作用么?之后Pete给大家伙下了定义:它不属于这个世界“工业的大人世界”,它可能就是迷路了。借由这个判断,男孩和大家伙往幻想世界前进的道路才被打开。

  之后的一切顺理成章,被复读机清洁工带到幻想乡,男孩长大后也成为了“something far more important to busy for, I think."无可奈何又所有人预见得到的结局,不可避免。

  这就是我目前的水平看得出来分析的出来的东西,请大大指点交流,喷子请温柔。我知道我的行文不太流畅,我会加油的。。。。。。。

  《失物招领》观后感(九):成长

  动画来源于陈志勇先生的绘本改编,并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使人本身就对这个动画产生了一种期待感。

  《失物招领》和《小王子》很像。小时候我们看不懂它,等看懂的时候我们已经长大了。

  动画一开始便充斥了满满的绘本风格,轻快的音乐下带来了汽车的轰鸣声,镜头下摇带来汽车,汽车上的方向标和一个猪头的标志就变成了片名——《The Lost Thing》

  车走后,变成了全景,一个穿着白T,宽宽的牛仔裤,头发竖起来特立独行,背着一个红色旅行包的上面贴有方向标的男人映入眼帘站在画面中心,暗示了本片的主人公还是一个生活很休闲,习惯表达自我的人。接下来的神似画外音通过主人公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本文的故事。一个特写让我们看到主人公在收集着各种各样的瓶盖。就像小时候的每个人,生活中各种普普通通的东西在孩提时代的人们眼中是那样的有趣。

  主人公来到一个海滩上收集瓶盖,却意外发现一个不同于其他的东西。这时整个画面都是灰蒙蒙的,除了那个被无视的像茶壶一样的红色怪物。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音乐一直是“叮叮叮”空灵清脆的声音。

  镜头侧跟着主人公来到怪物身边,却意外发现怪物并无那么可怕且触手上的铃铛和齿轮也异常可爱,于是他们一起玩起球来。此时音乐变得欢快起来。可是周围却没有一个人发现他们的存在,他们的影子从左变到右暗示了时间的飞逝,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离开的时候,主人公发现这个怪物是无人认领的,没有人在乎的,周围的工人都是面无表情像机械一般做着自己的事,且最后还有个收拾垃圾的场面让我们不禁感慨连垃圾都有归宿,可这个小怪物却无处可去。

  此时影片以信纸的方式一张一张平移拼起来描绘了主人公给小怪物找归属的时候,但怪物却自己玩自己的,丝毫不在乎。没办法主人公带它去找了pete,pete看了只是摘下眼镜面无表情的说了个“cool”,且无法用物理现实去解释这个东西,镜头一拉,他们三正坐在屋顶上,展示了环境,背后一排排同样的房子让人看的很迷失,同样影片各种钢铁和管道布满城市,不禁让人在这工业化下觉得窒息。

  主人公把怪物带回家依旧不受待见,然而他在电视上偶然看到这种东西的归属,结束时的商标依旧是个猪头,与片头形成呼应,同时利用电视进行转场,主人公将把怪物送走,一个拉镜头展示了一群面无表情的人上班整齐的走路,主人公和怪物逆着人群走显得格格不入。走到大楼里,就连灯都仿佛看不到怪物,有人说过,人的一生会死三次,一次是肉体,一次是葬礼上,还有一次是遗忘。这个小怪物就像很多不合群,孤僻的人,被遗忘,被迫死亡。

  面对厚厚的单子,灯也灭了,仿佛希望也灭了,而一阵风吹走了地上的单子,同时也吹走了主人公手上的单子,暗示了这个怪物不会待在这里,也会被风“吹”走。此时出现了一个扫地工给了主人公警示,并给了他一个方向标,与片头和主人公背包上的方向标形成呼应,同时此时又出现了信封模式的蒙太奇手法,演绎了主人公和小怪物寻找地方的时候。

  他们来到一个黑巷子口。正如主人公说的“这种地方不找是不会发现的”主人公把怪物送过去后,一个拉镜头拉出了一个童话世界,那里色彩纷呈,怪物们互相玩耍帮助,这时想起来木琴弦乐的欢快音乐。纸做的风筝和铅笔画让人感到童趣无限。最后送走怪物时,送回了属于它的世界。主人公在铁门关上的最后一刻还低头望去,仿佛在对自己的童年依依不舍。但是已重归黑暗。

  主人公告别了怪物后,开始也渐渐看不到其他的这种怪物,我们无从得知,究竟是怪物变少了还是不在注意了。镜头一拉主人公坐在车上,穿着西装,头发整齐,他已经长大。同时随着拉镜头,我们看到了更多同样的汽车和后面一排排相同的房子,终于,他也变成了其中的一员,在近似复制的世界里长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在生活的忙碌中学会了遗忘。

  影片最后,扫地工依旧在扫着纸张,我们不禁联想它在这里究竟待了有多久,又被人遗忘了有多久。

  陈志勇的故事华美,细腻而又神秘,且又情节感人。影片中几乎所有人都是面无表情,冷冰冰的,但在那个怪物世界里同类的人却都那么美好。正是在“怪物”身上所倾注的时间和精力才使得那种“怪物”独一无二珍贵无比。我们虽然成长,但是拥有过那些美好的一起寻找一起欢笑的回忆,便已足够。

  《失物招领》观后感(十):我们无处安放的异类

  “I still think about that lost thing from time to time, especially when I see something out of the corner of my eyes that doesn’t quite fit. You know, something with a weird, sad, lost sort of look. I see that kind of thing less and less these days, maybe there aren’t many lost thing around anymore, or maybe, maybe I’ve just stop noticing them. Too busy doing all the stuff, I guess. ”

  陈志勇带着仓惶、佻达、狡黠的神气,默不作声地经营自己的哲学。他们忧伤的哲学引而不发,脱离了平常动画短片的格致,流露出一种出离皮克斯美式欢乐外的东方气质。他们没说什么,调性随缓但充满内蕴,思维密度毫不逊色,它让我想到《刺猬的优雅》中隐藏在粗鄙外表下看小津安二郎的门房。靡细的工业社会画面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忧伤孤单的异类,异类的乐园以及它们的终被遗忘。人们终将变化,忘记那些自己曾关心珍爱过的事物,遗失那些曾经的梦想。异类只有在他们的乐园中才能真正快乐的生活,而不同族类终将远离,只留稀薄的回忆。“Too busy doing all the stuff, I guess.”

  Cause we are all busy doing all the stuff,so totally different stuff.

  “Our film is about a creature that nobody pays any attention to, so this is wonderfully ironic.”

  “And this is dedicated to all lost things everywhere.”

  紧接着颁奖的动画长篇,Lee的致辞真的欢欣鼓舞,让我觉得,嘿,Pixar就是某种形式上the lost things的乐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