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儿子的房间》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儿子的房间》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31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儿子的房间》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儿子房间》是一部由南尼·莫莱蒂执导,南尼·莫莱蒂 / 劳拉·莫兰特 / 杰丝敏·特丽卡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一):电影中能不能不死人。

  恩,现在可以写了。

  看片子的时候在塞班岛,享受着父母在一起的天伦之乐。一切都很完美

  片子讲述的家庭也很完美。父母的职业都好前卫,一个心理医生,一个艺术家。姐姐篮球队的,儿子喜欢潜水。

  父亲有个好嗜好,喜欢跑步锻炼身体。跑步是枯燥的,和父亲跑步更甚吧。儿子很听话,经不住父亲的说,就答应了继续多跑几里。

  意外就是这样波澜不惊发生了。一个高高帅帅的儿子就这么死去。

  影片中间部分,展现的都是家人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儿子死去的事实生活的太多都有儿子的印记。

  这个电影让我心惊胆战。几个小时之后我们就要上飞机。虽然已经坐飞机无数次,但是我一直心里有点虚。一切都太美好了,我怕和电影一样,瞬间崩溃。

  儿子终究死去了。家人和Andriana素不相识,但是却从她身上看到了儿子。

  家人成了Andriana之美,在法国边境的海滩上漫步。这个不是结尾的结尾,伴随着By this river的歌声,长时间荡漾于人心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二):小闷骚小闷骚的

  意大利电影小闷骚小闷骚的,文学色彩持续升温,有的时候要把人往哲学圈子里绕一下。很当下的电影,不像传统意大利电影里总要出现丰满唱歌卷发女没有挑逗眉眼。Nanni Moretti把该有的戏剧元素都揉进电影了,中年危机的心理医生,漂亮老婆,出了问题的儿子,单纯正义一塌糊涂女儿,当然包括儿子的死。从儿子死开始,我一路哭到最后,真是一欧洲导演啊,真是一意大利导演啊。还好导演处理恰到好处,火候刚刚好,毕竟用儿子去世这样的情节设置很容易让人想到煽情和老套。

  我喜欢欧洲人拍的平常人的生活,毕竟不是谁都跟美国人似的经得起翻天覆地狂轰滥炸。导演把一家人的感情处理的很好,淡淡的,谁都离不开谁。儿子走后,一封女友情书飘然而至,躺在他们家的邮箱里。我还是觉得导演引入儿子女朋友的很戏剧,很戏剧,很戏剧,不过我不觉得做作是真。况且小女孩儿长得耐看,就是新男友看着油头粉面了些,就是嫩。还是自己家儿子长得帅。

  老婆长得很像朱丽叶•比诺什,不过要年轻些,消瘦些,看着很喜欢。她的脖子好看头发盘起来,有些凌乱的性感。这样的女人全身裹在大衣里都很性感。她男人利索地把她的睡衣搓起来的时候我都心潮澎湃,真是太撩人了。

  电影很文学,是文学,不是文艺,我喜欢里面的镜头,我喜欢被处理的很隐忍的感情,我喜欢最后一首歌……我喜欢一家人在汽车里把歌唱走调的感觉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三):生命之轻与悲伤之重

  还记得高二那个柳絮飞扬的午后,你捧着小说问我,生命不能承受的为什么是“轻”而不是“重”呢?我含含糊糊的试图解释:“因为把生命看得重的是我们自己,其实她是很轻飘的东西,比如那些交通意外,人说没就没了,不管别人对他的爱有多深多重,就那么没了,轻的像一阵风。”

  你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其实我也一样。

  那时生活单纯的几乎等于还没有开始,我们习惯从电影,小说里寻找答案。就是从电影里看到,死亡可以战胜时间,拯救英雄暮年,美人垂老的失落。可以把生命定格在最美的瞬间。

  “我要像樱花一样,死在生命最绚烂的一刻。”

  “告别青春,否则死于含苞待放的时候。”

  “她死了,她永远17岁。当我们老去,苟延残喘的活着,她永远年轻,美丽。”

  这样的独白让我一度心跳过速。对死的意象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迷恋。

  时间到了大一,一次夜谈会上,不知怎么说到了死,大家调侃着计划各自理想的死法,有人说大笑而亡,有人说吃完全世界美食倒地撑死。就在几个人胡说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直沉默的阿乐忽然一字一句的说:你们现在能这样谈论死是因为你们认为死离你们很遥远。(我清楚的记的每一个字)。说完阿乐放声大哭。接下来的寂静我永远难忘

  后来我们得知阿乐的父亲是修理电器时不慎触电亡故的,就在阿乐高考前不久。

  大二,我经历了长大后第一次亲人离去

  然后是第二次。

  死亡在我的生活中显现了它的力量

  许多想法变了。生活不同与电影,电影中的死亡经常是为了烘托别的事物残酷的青春,永恒爱情,男人的友谊野蛮政治命运无常,如此种种。借助死亡的升华,这些主题得以圆满的诠释,让你激动感伤热血沸腾唏嘘不止念念不忘。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的死亡。

  就像电影儿子的房间里描述的。普通的死亡,不是要证明青春的残酷,或是为爱情牺牲。就是死了,潜水事故。除了终止一个生命,让家人陷入无尽悲哀,没有别的意义

  这个片子甚至谈不上一个故事。只是平静的描述了一个家庭经历小儿子的意外死亡的前后生活,他们所陷入和走出的悲哀。

  看影片的前半部时有些疑惑,导演为何不厌其烦表现父亲为病人做咨询的情节,后来明白,一是突出心理医生的身份,因为按照一般的逻辑,心理医生应该比普通人容易面对死亡,调节自己、引导妻子女儿走出悲伤。事实上,他反而是最固执的一个,事后到潜水用品柜台询问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停假设自己如果没有出诊而是陪着儿子会怎样;小孩子一样天真期待时光倒流......

  二是与儿子死后的对比。以前飞快记录的钢笔现在静静的握在手里成了道具,以前仔细倾听又置身事外的职业表情现在变得游离茫然而感伤,有一次因为病人提到孩子,父亲更是禁不住失声痛哭。

  正如挪威森林里所写:“当你真的面对死亡,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

  死亡绝对不像我从前所想的那样简单——类似终曲的仪式辉煌凄美。字幕升起的时候,生活还要继续。对于生者,这仅仅是痛苦的开始。也别指望拥有回忆能缓解悲伤,彼时的追忆只会突显此时的空白

  福克纳在他的小说里写,男人女人互相深爱,女人死了,有人给监狱里的男人送来毒药,男人思索了很久,没有吃,他想,她已经死了,一半的记忆也没有了,如果我也死,所有记忆都将不复存在,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小说在这里结束。我们为此感动,因为男人选择了在回忆里悲伤的活着,那绵长隐忍的悲伤之重会像雨水渗入土地一样渗入他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浸透他的身体,血液和骨髓。隐隐作痛,直到永远。

  人啊,你当自救。罗曼罗兰这样说。

  如果不愿悲伤的活着,自救的方法不是忘却。是敞开的心灵与给予爱的能力

  儿子死前不久邂逅女孩子,一个失去可能未知女友,寄来一封情书,给哀痛的父母心里掀起波澜。父亲想给女孩回信又不知如何下笔,母亲忍不住打电话说明一切。

  当女孩子突然造访,她带来了儿子寄给她的照片,还有新的男友。父亲和母亲心中酸涩但仍然充满爱意的接待了她。女孩子计划搭顺风车去法国旅行,一家人于是开车送他们到边境,是深夜,半天没有车经过,父亲决定再送他们一程。就这样,睡梦中的孩子们一直被送到法国。清晨的时候,他们微笑道别。

  边境,自己的女儿醒来后大叫,我被你们带到了什么鬼地方?我今天还有篮球训练!父亲用法语说了句早安,一家人都笑了。在异国的海滨,儿子死后,他们第一次露出笑容。生活在明朗的清晨中继续,海鸥在不远处飞翔。

  “面对死亡,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我试图总结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东西:死亡对生者的影响如此之大,生命之轻、悲伤之重,无法承受,又必须承受。敞开心无私的施与爱,也许是挣脱悲哀的唯一方法。然而,那句话还没完:“......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

  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而且成功的把简单转化成力量。

  印象极深的是片中叙述亲人与遗体告别时整个钉棺木的过程,详尽的展示了第一层棺盖电焊,第二层敲入钉子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最可以煽情的地方却没有鲜花,没有音乐。只有冰冷的敲击和哀痛的哭泣。从此生死隔绝两茫茫。生活就是这样。

  接近尾声时,父亲到唱片店寻找儿子喜欢的CD,一只忧伤纯美的英文歌响起,结尾处海鸥飞翔时歌声重现。虽然算是明亮的结尾,那音乐却让你感觉,关于死者的悲伤在空气里潜伏着,永不会逝去。

  过了一个黑夜,电影里的画面和音乐仍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忽然想起了那个遥远的午后,你的问题。于是想要写点什么。

  还好此时窗外的阳光如此耀眼,一些沉重的字眼被晃到了视线之外,就好像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四):父亲的救赎。

  本片讲述了一个由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组成的家庭痛失家中长子安卓,经历生活与心理转变的故事细致地刻画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以描写中产阶级家庭心理状态为题材的电影有许多,其中山姆 门德斯的《美国丽人》和去年获得影评界广泛好评的独立制作《鱿鱼和鲸》是其中比较出众的两部。相较于《美国丽人》之类揭露中产阶级家庭病态现象为主题的批判性电影,意大利电影《儿子的房间》不论从主题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要善良的多,温和的多。

  影片着重描述了家庭中父亲——一个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的心理治疗医师的生活与心理,及其在重大变故下的转变。影片在表现手法上,没有使用《美国丽人》中那样病态夸张,令人不适的情节,而是依靠演员表演,音乐的烘托,光影的变化来达到表现主题的目的。这或许使影片少了一些直观上的战斗力,但却赋予影片以独特的细节的魅力。也使影片看起来不那么尖刻,能够更好地为观众所接受。

  影片从一段轻快令人愉悦地音乐中开始。一个蓄着胡子,穿着运动服的中年男子跑入了画面。在5,6点钟的晨曦下,他出着汗,微笑着迈着步子慢跑,自在享受身体与心灵上的放松……这就是影片的主角,一个四口之家的父亲,作为一个心理医生,他每天都要在家应付性格各异的病人。儿子最近又在学校惹了事:他被叫到学校被告之儿子成了偷窃学校古化石的嫌疑犯。这一切都很让人烦心,但父亲都选择默默接受,保持着克制的态度。他与病人进行着理智而又不失方寸的沟通,无论对方怎么挑衅与唠叨;对偷窃事件,尽管很怀疑儿子,他却始终没有表态,只是做些调查。而舒缓的背景音乐更使影片的气氛显得平稳安宁。可是,观看影片的我却始终难以平静下来,因为在那些生活细节中,存在着大量的令人烦躁信息,图像的,音声的,这些信息在影片和缓的气氛中更显得醒目扎眼:病人的喋喋不休,片中人物不断的喘气声,皱紧的眉头。他们仿佛在说明着一个事实:这个家庭远没有它表现的那么安定。父亲下意识流露的疲惫,厌烦的神情话语也表明着这个外貌上理智克制的男人,对生活下意识中抱有一种消极的情绪,只是,不容易被人发觉而已。

  在儿子去世前的一段情节中,这个家庭一直保持着一股和谐的气氛,画面给光也很饱满,四个人谈笑风生,一起歌唱欢笑。导演描绘出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家庭画卷。在儿子去世的那个早上,父亲邀请他的儿子安卓去跑步,为什么是跑步?因为只有在跑步的时候,父亲才能感受自由与放松,他才能做回真实的自己,也只有在跑步的时候,儿子才能接近真实的父亲,看到父亲平时掩藏起来的内心。父亲请儿子去跑步,就是在表达一种

  被了解需要,一种父子沟通的需要。然而一通电话却打乱了父亲的计划,他的病人请求父亲去为他查看病情,态度很坚决也很让人同情,父亲不得不去赴约,而儿子也照之前跟朋友约好的去潜水。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谁也想不到,那个健康让人喜爱的安卓竟然就这样没有告别地走了,因为潜水意外。安卓溺水死去的那段情节,导演拍摄得匠心独运,不同寻常。他没有直接把摄影机对准安卓,而是通过丰富的蒙太奇手法拍出了更好的效果:导演把1。安卓穿上潜水衣,背上氧气瓶微笑地入水 2。母亲在市场购物,被奔跑的人猛撞了一下,回头微笑 3。女儿骑着单车 在马路上与同学相互蹬踏嬉闹 4。父亲驾车在路上行驶 窗外喇叭令人不安地轰鸣 这四个镜头不断切换,再配上与之前风格截然不同低沉诡异的背景音,把一种不祥,不安的气氛强烈地传达给观众。那种让人坐立不安的的感受,非我的文笔所能描述,莫莱蒂的大师风范尽显于此!

  儿子的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是全片的转折点,影片的后半部分,不论是内容还是画面给光,背景音声,都呈现出压抑之感。同时在之前出现过的令人烦躁的信息在后半部更是频繁地出现,钻入安卓棺材地钉子发出的噪音,游乐场迷离的灯光和人们刺耳的尖叫,反复被重播的音乐……这一切都意在表现这个家庭内部成员遭受巨大打击下的心里信息:烦躁,痛苦,混乱,歇斯底里。在表面上的平静之下,这个家庭比任何时候都要摇摇欲坠。在儿子死后,父亲只大声痛哭了一次,就是在初闻噩耗后在车上蒙脸嚎啕流泪的那一次,之后父亲始终保持着一种隐忍的态度:对儿子的事避而不谈,保持沉默。相较于母亲与女儿的终日以泪洗面,父亲似乎真正地像一个男人一样坚强。但是,细细想来,在这个家庭中最脆弱的,恰恰是沉默克制的父亲。他脆弱到始终没有接受儿子死去的事实,而是选择逃避沉溺于迷茫与不思考之中。在影片中,父亲反复回忆着那天早晨自己所做的造成儿子死亡的决定:没有拒绝去赴病人的约,没有阻止儿子去潜水,没有坚持拉上儿子去跑步……并不断后悔,痛恨自己的愚蠢。他还常常幻想,如果当初没有做错决定,儿子还能与自己一起跑步,一起畅谈。这段令人潸然泪下的情节让人深深地了解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也表现了父亲对于现实生活与既有事实的无力与逃避。就像他妻子对他说的那样,父亲在生活的迷墙面前是一个“失败者”。

  在导演的镜头下,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清楚地看到了这个曾经安定和谐地家庭在慢慢僵死,家庭成员都开始对生活报以一种消极,甚至抵触的态度。女儿在篮球赛场上与别人打架被禁赛,父亲对治疗越来越失去耐心,甚至对病人的提问给出主观的偏激的意见。一定意义上,这个曾经快乐美满的家庭在生活面前,早已失去了自信,变得麻木了。

  为这个家庭带来转机的是一封信和一个叫安妮的女孩。安妮是一个爱慕安卓的女孩,在安卓死后一个月,她写给安卓的告白信寄到了安卓家。这封信把这个正在摆脱儿子死亡阴影的家庭带回了最初痛苦的起点,它残忍地唤醒了全家人对安卓的回忆。深爱儿子的母亲接到信后,坚持要见见那个女孩,因为她希望能从那个女孩身上找到自己儿子的影子。而一直在极力逃避儿子死亡事实的父亲则不希望这样,在听完信中的内容后,他甚至有些气急败坏地说:她根本不了解我的儿子!不论怎样,安妮的出现为这个家庭带来变化,她客观上强迫这个家庭重新认识安卓死亡这个事实。慢慢地,父亲也开始从那些曾经没有留意的生活琐事(尽管只存在于记忆里了)中,从爱慕儿子的安妮的身上,从儿子死前经常光顾的CD商店里,重新地认识了儿子,相较于儿子在世时父子关系的疏离,现在的父亲或许才更加接近自己的儿子安卓。

  整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父亲的自我救赎,对家庭关系的救赎,对父子关系的救赎,对消极生活态度的救赎。在安卓一家送安妮和她的朋友去法国旅行的那个晚上,五个人一起静静地坐在车厢里,仿佛儿子在世时一起出外游玩一般温馨。一个月来夫妻两人的尖锐矛盾也在黑暗中涣然冰释。看到开车的父亲温柔地对母亲说:别睡,我们应该相互保证对方都没有睡着。”而母亲也微微一笑的同时,我的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这个家已经久违了的爱在慢慢复苏。

  “儿子的房间”究竟意味着什么?片中并没有对这个意象着墨太多,它只在影片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是父亲气急败坏地去搜查儿子房间是否藏有偷来的化石,说明了那时父亲对儿子的不信任与父子心理上的疏离;第二次是在儿子寄给安妮的自己房间的照片上,看到儿子在照片上的笑容,这次父亲掩面而泣,对儿子的怀念令他痛苦万分。这时候存在于父亲心里的,只有对儿子最深沉的爱。两次次伴随着“儿子的房间”这个意象出现的父亲的情绪都是非常激烈的,并且是爱憎相对的,一次是对儿子偷窃行为的疑心与猜忌,另一次是斯人已逝,对儿子的爱无法表达的极度痛楚。两次“房间”的出现,一定意义上都是父亲的心灵写照,也昭示了父亲心理上的巨大改变:从冷漠,猜忌,消极的情绪到真挚热烈的爱子情深。不客气地讲,儿子的死反倒是父亲实现了对自己的救赎的重要条件。

  在经过送安妮前往法国的那个晚上之后,我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三样久违的东西:明媚的阳光,三人欢畅的大笑,家庭的和谐气氛。在影片的尾声,告别安妮的安卓一家,走向一片金黄的沙滩,他们各自低着头沉默地迈着步子,在灿烂的阳光下,湄蓝的海水边慢步,镜头在那首父亲为死去的儿子选的CD歌声中渐渐拉远。此刻,这平静的一幕为我奉献了一种特别的感动,在其中我看到了“希望”——上帝留给人们最美好的东西。虽然我们看不到这个家庭的下文如何,但我们感觉到了一股暖流在这个几乎僵死,濒于崩溃的家庭中重新流动起来,这或许才是个更好的结尾。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五):最好的电影和电影音乐之一!戛纳金棕榈(2001)

  曾经的大学放映室里最大的惊喜和最深的感动——来自于生活中最平常和最真切的感动!如果你相信最真实的美好来自生活中的细腻,千万不要错过!

  [转][编辑]评论:

  “我最爱结尾,电影没有故作姿态和刻意拔高,依旧用一个平实、淡然的松散构图作为结束…………

  地中海的潮水轻荡,阳光温柔地泻在他们身上,倾听他们的心事,晾晒他们的忧伤。空白永不会消失,裂痕永远会在,但爱总会执著而温存地从心底泛起;不会有持久的欢乐,也不会有不变的痛苦,创痛被潮水轻轻抹去,沉淀下来的泪与笑都让人深深地怀恋和感动。就是这样的电影,质朴,宁静;就是这样的生活,执拗的伤痛和浅淡的欢乐,让人流连,驻足,并全情地投入。

  《儿子的房间》在技术方面没有特别之处,色彩饱满,光线柔和,基本上是线性叙事,很容易理解,前半部分一些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和细节,徐徐展开了一卷和睦温暖的家庭生活画卷,一家四口夫妻情笃,子女可爱,没有代沟隔膜,生活稳定舒适,似乎有地中海那让人幸福的熏风和阳光从屏幕上溢出来,覆盖在我的身上。”

  VeryCD:

  http://lib.verycd.com/2004/08/01/0000014935.html

  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0208990/

  片尾的音乐《down this river》也很有味道,不过至今没能得以收藏,知道的朋友也请回应。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六):儿子的房间

  第二次看,能够发现故事给予的启示和追问,体现于很多细节。临近片尾,自觉疲惫的父亲面对病人表示辞意。他歉意地安慰那个因无法接受而反应激烈的男人——他也曾是那样,一寸长的软木塞,牧师对于天命的一次表示,让他难以面对儿子的死因。女病人的反应却相当平静,她说“我会等你回来,我可以重新来过。”重新开始。也许那是第二天,他在街头远远地看着女儿和朋友一起,终于再一次微笑。

  在我们看来豁达而克制的母亲,走进儿子房间依然无法控制地,拽住一只红色衣袖痛哭;用球场上的冲动化解悲伤的姐姐,还是会在无人的墙角落泪。让我流泪的不仅是三人抱头痛哭的一刻,当By This River清冷的音符响起时,眼前湿热一片。

  雅娜的出现将母亲再一次拽回过去,却是一个美好的转折。休息站中一家三口透过玻璃窗定格的画面又是一次震触,善良并重新见了幸福的父亲,把三个熟睡的孩子一路带到法国边境。这里便一定回忆起那次四人欢唱,最后一句是“放开过去,才能重新开始”。面对疑惑下车的女儿,海边的两人笑了,笑自己为了两个陌生的孩子做了这么许多,高兴自己似乎已从悲剧中解脱。

  电影以父亲在街头路遇一场狂欢开始,注入生活无数的回味细节,同时以悠扬的音乐不煽而动。印象深刻的是父亲的背影走过好几个房间的那个镜头,他不断地关掉身后的灯,又不断地从暗中走向亮处。

  黑暗只是过渡。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七):空房间不空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家庭恢复平静的道路却是一样的深长缓慢。对于父母来说,儿子的房间是一个极其微妙的空间。它见证了一个家庭,被不幸袭击,每个人陷入困境,处理不幸的全过程。

  父亲是一位心理医生,影片用不少笔墨记述了父亲的工作状态。工作与家庭两条叙事线齐头并进。对父亲而言,工作更多是倾听,很被动,像垃圾桶,只负责装垃圾般的废话。家庭则因儿子偷贝壳这一激励事件而陷入小困境,但似乎反而多了交流,总体仍是和谐家庭。在影片三十分钟时,原本平行的两条线出现交集,父亲的工作“入侵”了家庭生活——周末出诊,“间接”造成了第一个大情节点——儿子潜水意外溺亡。父亲,母亲,女儿的生活遭到重创,破裂。父亲陷入到内疚的困扰,直至放弃工作。母亲沉迷痛苦,脆弱敏感。女儿球场易怒,恋爱分手。无论是宗教,工作,逃避都无法为一家人的痛苦减重。一封来自儿子的小女友(父母并不知道儿子结交)的信和拜访,仿佛是雪花膏,缓解着痛苦。在送她的旅途中,一家人经过长夜,面朝大海。如何处理家庭的不幸,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一项重大的课题。

  影片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平淡朴实的质地,不去刻意拔高,不去故意压抑,让情绪自然流淌,“不幸”的肌理清晰可见。真水无香。打动男人的,不是女人的香水,而是女人的体香;打动观众的,不是影片的技巧,而是影片的真情。用一种冷静的,节制的电影语言,求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效果。这也许是影片获得第54届金棕榈奖的原因。金棕榈的金,不求外在的金,而是内里的金。

  平淡朴实并不意味缺少设计,所有电影都是“设计”出来的。本片在影像调度上有很多细节值得推敲。以构图为例,它准确表现了一个家庭从和谐到破裂的过程。在儿子出事前,一家四口常出现在同一个景框内,无论是车厢内,餐桌前,球场看台,基本是全景,把一家人“团结”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和睦的气氛。就连女儿和男友在一起讨论功课,也让父母处于前景,体现出整个家庭的轻松愉快坦陈。但儿子出事后,父亲,母亲,女儿却几乎很少在景框内“团圆”,尽管在同一个家,却处于独立的空间,相互隔绝,家庭“破裂”了。然而,这种破裂不是“全封闭”的破裂,而通过声音进行了“缝合”。第一次,伴随着嘈杂声,第一个镜头母亲在儿子房间内,下一个镜头女儿在做作业,最后展现父亲在客厅看电视,电视发出的嘈杂声原来是声源。第二次三人明显的不共处中,女儿在自己房间内摆弄收音机,收音机的调频声是声源,声音持续,母亲在卧室床上,父亲在客厅沙发上。虽然三人因“意外”而导致“破裂”,但家庭总会有某种“情绪”在牵连着彼此,提示着不可分割。之后,由于儿子的小女友(某种意义上儿子的延伸),三人在景框内的“相聚”明显多了起来,不论是妈妈给小女友打电话,还是最后送小姑娘与之前一家人在车内唱歌相呼应的全景,都喻示这个家庭会渐渐走出不幸,恢复平静。

  作为心理医生的父亲与病人在一起的构图也饶有趣味。病人躺在前景,父亲坐在病人头后,这样的构图使父亲可以看到病人的表情(颠倒),但病人基本上看不到父亲。与一般表现医治心理疾病两人面对面的构图不同,这样的设计使父亲在后景表情可以有更多的发挥,不用顾及病人,可以不耐烦,可以走神,表现失子后的痛苦无心工作。也说明“医治”本身的徒劳,很多病人需要的,只是倾听(从诸多案例可以看出,病人对父亲更多的是倾听的依赖)。而父亲的痛苦,家庭内部的痛苦,却无人倾诉。

  影调上的变化可以通过父亲跑步作为线索展现。开场父亲跑步,光线充足,天气晴朗,愉悦的心情外化为一群莫名的庆祝人群。第二次父亲跑步由于化石事件与网球事件让父亲感到与儿子沟通出现不顺,光线较暗,阴天,仿佛“暴雨”即将来袭。第三次跑步在儿子出事后,父亲在夜晚(或凌晨)跑步,天色黑暗,低调,是父亲绝望和痛苦的外化。而当之后父亲几次想象“如果”儿子和自己跑步的场景,影调偏高,阳光充足到饱满,一是突出“想象”的不现实,而是表现一种安慰和幸福。

  在景别的选择上,影片整体较少使用极端景别,全景和中近景居多。因此当特写出现使,往往扎眼,扎心。儿子的棺材,从选择到密封用了不少篇幅进行描述,一是因为这是儿子的另一个“房间”,另一个居住时间更长久的房间,二是像钉子钉入棺材的特写这样的镜头出现,会深深刺痛观众的心,钉入人心。同样还有一些充满表现力的设计。父亲到游乐场“发泄”情绪,前景是碰碰车,后景父亲孤独坐在长椅上。前景仿佛是后景的脚注,父亲内心无疑也在进行一场“碰撞”,只是撞出的不是欢笑,而是痛苦。父亲发现家中一切器具都有破损而动怒。破损早已存在,有破损而不扔是一种珍视的表现,而此刻却显得碍眼,问题不在于器具破裂,而在于是儿子的失去而导致“家”的破裂。

  对于青春期的男生来说,自己的房间对于父母来说,基本上是禁区。因为房间里埋有秘密,隐瞒才是常态。片中虽没表现具体的冲突,但儿子隐瞒偷化石,结识小女友却从未和父母谈起,无形中已形成一种和父母对抗的张力,无论表面多么的和谐。他们不愿和父母等大人分享自己的秘密。于是,“儿子的房间”,成为一个缓冲地带,父母试图进入孩子内心的门槛。父亲趁儿子进房间,就是试图理解儿子的奇怪行为后的秘密。而儿子出事后,房间则具有多种含义,既是儿子的延伸,又不断提示着痛苦的存在,母亲只能在房间里抱着衣服流泪。不愿和父母分享房间的儿子,却愿意和只结识一天的小女友通过相片分享了自己的房间,提示着房间的私密性,那些从未在父母面前流露过的可爱动作,仍然勾起父母的深澈的怀念。

  父亲作为心理医生总是为他的病人寻找借口,缓解焦虑。而亲情之爱,包容性最大,也是唯一不计任何代价,不找借口的感情。欧洲电影,不像好莱坞大片,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没有炸天轰地的奇观,常常去表现最简单最永恒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家庭主题,新世纪以来,一些顶级电影奖项常将最高的荣誉献给“家庭”,远至获得金棕榈大奖的本片,近至擒得金马的新加坡影片《爸妈不在家》,这既是对“家庭”的回归,也是一种呼唤。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八):情绪的洪流

  9/10

  很多年前,大约是上初中的时候,看金庸的笑傲江湖,全书结束后,金庸谈到写这本书的感想时说:写张翠山死时张三丰的丧子之痛写轻了,因为我那时还不懂。后来上大学以后,学校里时不时会发生学生跳楼自杀的惨剧,而我也很乐于在父母面前提起这些事情。每当此时,母亲总是会有一种在我看来过分的紧张感,并且说一些在我看来非常可笑的话,诸如“你可不能想不开啊”。其实很多痛苦,也许我们能够想象,但从没有类似经历的我们恐怕很难体会到那种切肤之痛。

  我一直笃信,反映生活中看似琐碎而又真实的一面的影片是最难拍好的。如何在平淡的生活和浓缩的艺术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剔除刻意的巧合与虚构,在平淡的细节中将情感升华,这部影片无疑是非常出色的。尤其是以无比细腻的笔触将一个父亲的情绪刻画的饱满而又微妙。真正优秀的影片拥有着一种强大的磁场,即使你不想让自己的情绪过深的陷进去却又难以自拔。影片的后1个小时我一直努力使自己不要过于入戏,可是眼泪不停的往下掉,因为太多的细节都让我难以释怀。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的人物与情节都在慢慢的发展,而我却觉得自己被一种情绪的洪流所包围,无法挣脱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九):逝者已去,生者犹存

  今天看完了意大利影片《儿子的房间》,颇有感触。故事非常简单,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家庭经历失去亲人痛苦后逐渐从一开始的剧烈悲怆到之后逐步释怀的过程。

  整部电影时间不长,只有短短90多分钟,而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影片的真实。众所周知,失去亲人后人的心理所受到的创伤是最为沉重的,电影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它把父亲失去儿子后的自责、母亲痛失爱子后的悲伤、姐姐失去弟弟后内心的烦躁不安通过语言和行为非常细致又直接地刻画了出来。无奈生活仍要继续,如何去面对创伤成为了三人各自都要面对的难题。我们看到做为心理医生的父亲想要通过游乐场刺激的娱乐设施释放治疗自己,而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女儿则在球场上与对方斗殴,在商场更衣室里哭泣。可是,这些消极的行为并没有能减轻各自内心的痛苦,原本和睦的家庭也因此出现了裂痕。直到儿子生前女友寄来的一封信拯救了这个家庭。首先振作起来的是母亲,在丈夫始终没有勇气回信告诉儿子女友发生的事后,母亲勇敢地打了电话给她并请求见面。终于在一天晚上,女孩来到了他们家中。父亲通过女孩带来的儿子生前自拍的照片露出了笑容,钩起了思念。在得知女孩将与她同行的一个男孩前去法国后,主动驱车带着妻子、女儿和他们到了法国边界。在与他们告别后一家人踩着海边的沙滩释放着对于儿子的思念,治疗着各自的伤痛。

  虽然是部悲情剧,但影片并没有采用过分煽情的手段来达到赚取观众眼泪的目的,而是通过略带伤感的音乐、特定的声音和人物间简单的对话向我们讲述了整个故事,电影在平淡中开始,亦在平淡中结束。

  回头来看,正如电影中父亲摔碎家中修补过的东西那一段所要表达的内容:人无法像物品一样损坏后还能修复得完美无缺,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逝者已去,生者犹存,心灵的伤痛也许只有用时间才可以去逐步医治。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十):儿子的房间:是上帝定下生命的约定

  2007-1-28 小西天电影艺术资料馆 意大利电影艺术展某场下半

  我并不喜欢南尼·莫拉蒂的这部《儿子的房间》,大概两年前集中观摩戛纳获奖影片的时候看过一次,只觉得有些奇怪,01年并不是没有牛气冲天的片子,比如《钢琴教师》或者《穆赫兰道》,然而这部温吞水似的片子却拿了金棕榈。虽然按照金棕榈奖的评奖习惯奖项会适度分散,然而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正被电影大师们无穷无尽的隐喻和影像可能性弄得orz不已,是怎么也看不出这部片子的好处。查了查当时的片单资料,这部DVD正版简装早已烂大街的电影被排在我的DVD编号101,我给出的评分是8(10),评语是:“温情、想起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不过拿金棕榈似乎不够。”现在看来真是唏嘘不已。所谓“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是想起看片子前不久因车祸去世的高中同班同学。可是那件事情并没有给我太大太大的触动,直到看完片子回家,跟另外一些高中同学谈了很久,后来写了一篇文章想纪念一下那位去世的同学,才发现这是一件无力完成的事情。那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6个月,我的心情被拖得疲惫不已。这部电影很早就被我忘掉了。

  只是两年后再次进入南尼·莫拉蒂的这部电影,我竟开始止不住的落泪。剧情早已熟悉,甚至调度都依稀记得,然而感受却完全不同。两年时间却是经历了太多事情。在试图回忆那位去世的高中同学的时候,能想起来的都是极其有限的片段,或许记得一两个细节,然而太多太多的日常被记忆忽略掉。某次跟好友小白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小白说,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回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写下来,她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她活在我们的回忆里,我们多留住一点回忆便是多留住一点她。所以当我在毕业之后终于有机会去到她在青岛的大学的时候,我的心情真是莫名其妙的平静。那是暑假,学校没什么人,我在黄昏和夜晚晃悠在她学校的各种角落,坐着站着,想象着某些远去的日子里她曾经经过这里,她夹着绘图画板老远老远地去上课的样子,我试着走了从女生宿舍到教室的那段路。我手机里她给我发的最后一条短信还没有删掉。然而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算了结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大一的时候某次通电话,她说,你有空来青岛玩呀。

  “只有上帝才能定下生命的约定。”

  这句台词一出来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不可避免的是想起去年十月初病故的师妹Dorna。Dorna跟我在广播台合作音乐节目两年之久,偶尔选在一节课,除此之外每周录音的时候会见面,经常在未名BBS灌水的时候碰见她,算是我在北大很熟悉和很亲近的人了。她是一个艺术电影爱好者,还选修了艺术双学位,做为师兄经常借给她DVD,指点一下她选课和写论文。然而8月底还谈着下个学期节目策划的时候她说重感冒,忽然有一天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她病情严重,撑不了几天了。去看她的时候我的脑子根本不转了,她费力地跟我说她构思了一档如何如何的节目……算了我真的不想再写了,未名上在她刚刚去世的时候很有一些文章表示悼念,我那个时候没有勇气写,现在依然没有勇气写。她去世那天我在窗台上点了一排蜡烛,默默地试图回忆一些细节,然后听着她以前的节目录音,抽了一夜的烟。

  “你的儿子应该喜欢听这个。”

  音像店的老板拿出一张CD放进唱机,温柔的吉他响起。我想起的是那首Dorna深爱的《Never Grow Old》,小红莓的,我们第一次合作录音的时候选的一首歌。这些细节对应起来的时候我对着银幕默默地流泪。我终于理解到这部电影的厚度。可是我不想要理解。这样的理解太残忍了。可是,我们都已经或者将要经历亲人和朋友的离去,那种忽然出现的巨大震动和随之而来的空白,和试图把握每一点记忆的可笑的努力都是我们终将获得的人生经验,《儿子的房间》就试图唤起观众这种人生经验的共鸣——所以不必开发影像可能性,动人的电影是触及灵魂深处的电影,是涉及人类对生命无常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和噩梦根源的惶惑感的电影,这些东西是一种难以捕捉的潜意识层面的东西。然而在表象上,一个把丧子归咎于自己工作过分认真的父亲便足以让我们细细品味。这种自认为的“杀子”行为终究导致他的“自杀”——无法继续从事他的精神分析师的职业,而这种“医不自治”恰恰极大地强化了他的悲痛情绪。而影片中可以被叫做“如果……”的几个段落甚为动人,温暖的父子之情就要这么写。而另一方面,《儿子的房间》本身所指便是一个“物是人非”的表述,父母泛滥的爱心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地涌到了儿子的“女朋友”(实际充其量是个一面之交的笔友)身上,甚至不惜通宵行车送这个女孩及其男友(旅伴?)直到法国边境。而这个女孩和安德烈亚(影片中“儿子”一角,我唯一还能想起来的名字)还有一个约定:她看过他房间的照片,她想看看他的房间。

  似乎从“约定”入手是解读这部影片最好的入口。父亲取消了与儿子跑步的约定去见病人,而这是建立在父亲试图用自己的约定来取消儿子和朋友潜水的约定上,等等,句子可以越写越复杂,我却没有写下去的想法了。我现在只是单纯的感动和怀念。影片结尾时海边飞起的一群鸟,还有朝阳,以及安德烈亚喜欢的音乐。喜欢这部电影真的需要一些人生经历,这种痛苦让我们长大并且更好的生活。虽然只有上帝才能定下生命的约定,可是生命中我们会彼此定下的许多其他约定。

  所有的这些约定,都要要一个个去完成。

  回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