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命国界》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生命国界》的影评10篇

2022-03-13 12:53: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命国界》的影评10篇

  《生命国界》是一部由拉杜·米哈伊列亚努执导,雅艾尔·阿贝卡西斯 / 罗什迪·泽姆 / Moshe Agazai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国界》影评(一):题材与手法

  这个题材有深度,也很吸引我。作为自古就成为中国的这个国家的华夏子孙,我们从没有过身份的迷失和不被认同。以色列的历史使她的后代经历了太多坎坷,并且看不到尽头。身份已经成为生存的保证。我没想到犹太人还有非洲分支和后裔,历史知识欠缺。主人公的梦想是回到非洲找到自己的母亲,其实是找到自己血脉的源头,落叶归根。这个梦一直缠绕着他,压抑着他。

  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男主角,我觉得儿时的表现相对好一些,后来的两个完全是按照剧本要求表演,没有发挥,没有内容。后来他和一个白人女孩相恋和结婚,看不出两个人的感情如何建立和维持,很简单,就这样了。看到这里,就觉得剧本一般,演员也一般,深度和高度都还有欠缺。

  《生命国界》影评(二):痛苦之界(《生命国界》2005)

  痛苦之界(《生命国界》2005)

  “在埃塞俄比亚, 他们指控我们,因为我们是犹太人。在这里(以色列),我们被指责,因为不是犹太人。”——《生命国界(Va, vis et deviens)》

  自打有生命之时,界限就出现了。自打有人类,界限就越来越被重视了。语言、肤色、种族、宗教、国家,界限的冲突交织出过去几千年的历史。小小的个人不过是狂风暴雨中的树叶,只能接受飘零的命运。

  《生命国界》说,爱能融化痛苦的界限。这部又译作《紧握生命的希望》的影片,其历史根源在2800年前。当时迫于战乱犹太人离开自己的家园在大地上辗转流浪,开始了饱受歧视、迫害和杀戮的悲惨岁月。埃塞俄比亚的法拉沙人就是犹太人的一支,而且他们是黑皮肤的犹太人。传说法拉沙人是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所生混血儿的后裔。因为肤色的关系,以色列一直拒绝承认法拉沙人。直到 1980年代,法拉沙人才被承认,这时的他们正处在干旱、饥荒和战乱中。1984年,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秘密实施“摩西行动”。埃塞俄比亚的 8000余名法拉沙人长途跋涉抵达苏丹境内,再由以军偷偷空运到以色列。

  故事就发生在“摩西行动”中,只是主角并不是犹太人。为了活命,母亲让儿子跟一个刚刚丧子(这个不幸早逝的孩子叫所罗门,Solomon)的犹太女人走。除了装作是所罗门,记住一整套家庭成员的名字应对审查外,他还要隐藏自己的基督徒身份。以色列人把所罗门(Solomon)叫做什洛莫(Schlomo),所以他到以色列之后改叫什洛莫。可惜到特拉维夫不久,第二个母亲就发病去世了。什洛莫被好心的以色列夫妇收养,开始了痛苦的适应过程。

  以色列主流社会并不欢迎法拉沙人。白人家长向学校抗议,怕什洛莫把非洲的疾病传染给自己的孩子。激进犹太组织不把法拉沙人当作纯正的犹太人,要骗什洛莫去进行割礼。好在还有第三个母亲的保护,在她的帮助下,什洛莫长大成人并获得了白人女孩莎拉的爱情。

  什洛莫隐姓埋名,亲生母亲惟一留给他的东西就是一个护生符。举头望月低头思亲,他只能请人给亲生母亲写信,但母亲不让他回埃塞俄比亚。最终什洛莫立志学医,在法国念完医学院,然后加入以色列军队并在战场上因为救人而中弹。康复后他作为无国界医生到了苏丹难民营,在难民营里他偶然发现了自己的母亲。

  什洛莫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犯错才被母亲赶走的。在难民营里,他跑去买水,付了钱人家却不给水,哥哥跟人家讲理结果被打死了。他以为自己的这个错误才被赶走。其实,母亲是让他活下来,所以对他说“Go,live and become!”

  怎样的力量才能让一个母亲眼睁睁地把儿子送给别人,从此天各一方?又是什么使得两外两个母亲收留一个素不相识的男孩?《生命国界》告诉我们,相对这种最人性的爱来说,种族、宗教和国境的界限是多么小。

  在IMDB 上,一位影迷说所有的独裁者和剥削者都应该看这部电影。难道片末难民营中母亲遇到儿子撕心裂肺的呼喊可以触动他们?不会。有一个痛苦的事实是,在这颗蓝色星球上,隔阂、歧视、迫害、杀戮总是那么多,也许大同世界永远是个梦,但只要能进步那么一点点也值得善良的人们欣慰。

  其实,这部影片的导演Radu Mihaileanu就是一个为生存寄居异国他乡的人。身为犹太人的Radu在1980年离开自己的祖国罗马尼亚前往法国,以便躲开齐奥赛斯库的高压统治。自22岁背井离乡,Radu自是对异乡人的身份有深刻的把握,所以能拍出这部上乘的影片。

  http://buckzhao.blogspot.com/

  《生命国界》影评(三):信仰和历史没有定论

  刚刚在今年的法国电影凯撒奖上摘得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生命国界》,是一部反映种族关系问题的作品。本片讲述的是一名叫什洛莫的埃塞俄比亚男孩,命运在几天内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苏丹边境的难民营中,被母亲叫醒,送上从以色列来的保护埃塞俄比亚籍犹太人的卡车上,临行前母亲只是说:“生存,适应”。   

  孩子不知道妈妈要他适应什么,混迹在一大群人中踏上了远离家乡之路。在人群中,有一位女人,刚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出于同情和怜悯,她就冒充了男孩的母亲,替他编了家谱和身世,把他带到了以色列。然而当什洛莫刚刚依赖这个新母亲的时候,女人却因重病去世了。孤独的他最终被当地一对善良的夫妇领养,在这个条件优越的家庭中,他收到无限关爱,成长为一个即聪明又俊朗的黑人小伙子,还获得了白人姑娘的芳心。但他多年来始终为自己不是真正的犹太人而困惑,时常对着月亮倾诉自己对家乡的眷恋,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回到母亲的身边……

  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命运多劫,理想碰壁之时,宗教信仰就常常成为人类心灵的一个停泊点。事实上,无论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常常在生命的关键处以宗教信仰为自己留下充足的进退理由。片中的男主人公一直认为犹太人是自己身上错误的标记,他希望在内心里尊崇本来的面目,可是生存压力逼得他不得不改变。他母亲所说的“生存,适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人生的智慧与信仰,面对现实时往往会成为对立面。智慧使人自然而然的醒悟,信仰反易使人入于偏执与狂热之途。在生存的压力下,我们是尊崇生存的智慧,还是执着地跟随内心的信仰?

  我想,信仰的表面道德主张,相信人生中应该诚实不欺,不论特质方面或精神方面,均不计报酬,冀求天堂。实际上,信仰更鼓励任何一个信徒深信,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为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

  影片中的黑人孩子,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读懂了自己信仰的历史,自己民族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的特性和人生观都具体表现在它的历史中,故精通史实之人往往是熏陶本国文化最深的人。

  孩子常常在思索,常常将思索的结果归结为“正确”或者“错误”,民族,与他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因此迷失,痛苦,不知所措。

  历史没有定论。很多人认为历史就是定论。如果历史都有定论,那么历史研究也就该消灭了。然而我们生活的环境周围都是定论:教科书,政治宣传,文化宣传。历史有定论是多年形成的一种思维惯势。太多人因为经历得少,世界太小,所以认为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就是定论。这些定论的眼光,让特殊的族群总是痛苦不堪。那些眼光,就像钉在身上的钉子,拔除,会很痛,刻在肉里,稍微动一动,又会鲜血淋漓,同样是刺骨的痛。

  在信仰与信仰的较劲的时候,多少搀杂着政治的审视目光。很少人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惟一东西就是:从来没有学到过任何的东西。也许一切都应该从自己重新开始。

  是的,人没有必要夸大自己的苦难。肉体的痛苦随时时间的推移会淡化和消失,但是精神上的折磨,却像一个新生儿一样,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地变化,直到有天成为生命中的劫数。然而孩子后来终于学会了:善待自己的根本点和立足点就是靠自己。哪怕当初他是一个弱的,比较内向的,比较不敢于和任何刊刻和困难斗争的个性,他也一步一步用心理调试的方法来改变,将自己作为自己的敌人来挑战。

  本片是1998年《生命的火车》的续集。《生命的火车》说的是二战前夕,一群犹太人为了逃生,竟然搞来火车,扮成车上的德军军官和俘虏。这列假装开往集中营的火车的目的地是以色列。影片以求生本能的黑色幽默获得了当年蒙特利尔电影节大奖。7年后,导演拉杜·米哈里埃在本片里接着讲这群犹太移民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他们生活得并不满意。一个本来信仰基督教的孩子,为了生存去不承认自己是犹太人。这种用“谎言”表现族裔的文化冲突影片这几年最得戛纳青睐。

  同样是离开,同样是因为信仰。我想,某些文化现象,往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重复出现。这说明:一,后来复出的温暖体,在漫长的历史行程中,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二,一个民族的文化机制,未能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更新的完善。

  :恺撒奖作为法国一年一度的电影形势分析总结,不仅充分关注作者电影,而且强调了法国这个独立且与众不同的电影市场的艺术健康性。

  法国电影向来以其特立独行为荣。他们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并对自己的能力、敏感度和意志力很有信心,因此并不致力于提高电影产量或追求利润最大化。2月25日在巴黎夏特莱剧场举行的第31届恺撒奖颁奖典礼又向大家表明了这一立场。评委会主席由卡罗勒·布凯(Carole Bouquet)担任。非常耐人寻味的是,获奖影片显示出评委会对作者电影的青睐。唯一的一部大制作影片是由克里斯蒂安·卡西雍(Christian Carion)执导的,代表法国角逐奥斯卡的《圣诞快乐》(Joyeux Noël),然而该片未获任何奖项。而大卖的瓦莱丽·勒梅西埃(Val巖ie Lemercier)自导自演的影片《皇家宫殿!》(Palais royal !)也同样一无所获。广受大众欢迎的影片中,只有在赛德里克·克拉皮什(Cédric Klapisch)导演的《俄罗斯玩偶》(Les Poupées russes)中大放异彩的塞西尔·德·法兰西(Cécile de France)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最佳处女作:《达尔文的梦魇》(Le Cauchemar de Darwin),于佩尔·索佩(Hubert Sauper)。

  最佳原创剧本:《生命国界》(Va, vis et deviens ),哈杜·米埃利努(Radu Mihaileanu)

  最佳外语影片:《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恺撒荣誉奖则颁给了皮埃尔·里夏尔(Pierre Richard)和英国演员休·格兰特(Hugh Grant)。

  《生命国界》影评(四):Que savez-vous des Juifs, et des Juifs éthiopiens?

  ur la croyance, l'amour, la tolérance. Et j'y apprends aussi un peu l'histoire des Juifs éthiopiens et l'Israël. J'ai adoré surtout la première partie du film. Bien sûr que le film est un peu "idéal" dans le sens où Salomon a rencontré beaucoup de gens bien qui l'ont aimé de toute essence, mais je crois que ce sont surtout l'amour, la différence, la cherche d'identité sur soi-même que le film veut mettre en évidence. Les sujets sont bien exploités et les acteurs s'y mettent, notamment Salomon enfance. Du coup, j'excuse ce côté quelquefois trop "rose" à mon goût habituel.

  《生命国界》影评(五):生命国界

  我的硬盘里躺着好多电影,有些都快成文物了

  有的是没时间看,有的是没有合适的时间看

  很多片子是需要情绪稳定、不被工作的纠缠惹得烦燥不安的闲暇时间看的,看完了总会坐在那里趁字幕的时候思考一些东西

  而那些娱乐片,通常都会酒足饭饱的时候,或者很疲倦很厌烦的时候,看看解闷,很快就被看完,或笑一笑,或受受刺激,然后删掉,并忘记

  好似陈年老酒和啤酒吧

  啤酒会喝得很痛快,很嗨,也会喝很快,然后被迅速变尿

  老酒就要慢慢品味,却可回味无穷,一口好酒,有时的确可让人久久念念不忘

  失眠夜

  看了这部《生命国界》

  一部醇如老酒的片子

  是05年的电影,我都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下载这样的片子

  后来知道了,应该是因为他的海报设计

  我向来对种族,宗教这类题材的电影缺少兴趣

  一直认为那是根本说不清的矛盾,就如同男人跟女人吵架一样的道理

  因思维逻辑系统不同而产生的差异,靠争吵靠辩驳靠反思,没用的,永远都不会有结果

  后来我慢慢知道了,其实往往那只是个电影的包装而已,会让作品更有话题性,更受关注,或者更容易获奖吧

  同样的情节套在别的地方也一样,这个世界根本就无处不存在矛盾

  而在我很喜欢的电影名单上,另外有两部也跟这类题材有关——《卢旺达饭店》和《撞车》

  所以现在也开始可以渐渐接受这种电影了

  这部片子有点特别,没什么环环相扣的巧妙情节,没有美女俊男,没有紧张刺激或浪漫煽情,就是个平平叙来的成长故事

  却能让我看完而没有睡意,甚至还觉得希望它更长些,这很值得赞赏

  故事如下

  犹太人的一支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是所罗门王与非洲女王之后,人数不多

  以色列希望把这一支犹太人接回到以色列去,脱离苦难

  但国际社会有一些阻碍,所以这一计划在秘密地执行,命名为摩西计划,

  取摩西带犹太人出埃及之典故

  这个应该都知道,没看过圣经也看过迪斯尼的动画吧

  那么就有了个问题,非洲人连相,靠目测分辨谁是所罗门几十代孙子有难度

  所以不少百姓血统的也跟着想混去以色列,毕竟是挺发达的国家,比非洲小康多了

  宗教成了犹太子孙们唯一的识别特征

  一个母亲不忍心让9岁的儿子在非洲受苦,让他混上了飞往以色列的飞机

  故事就是这个非犹太裔的黑人孩子在一个宗教意识如此强烈的国家里的成长经历而展开

  歧视、信仰、生存、成长、挣扎、情感、大义,凡是种种

  整个片子十分细腻,情感细节做得非常之精到,总能碰到你心里最软最敏感的那一块,很容易共鸣

  让人不紧不慢的跟着松松紧紧,不时会心一笑,或者会心点头,

  现在的电影太缺这个了,

  相反他却并没有很注重类似摄影美术之类的花哨技巧

  只是很朴实,很踏实地拍摄,却把工夫全都花在更深层次的东西上

  那种芬芳是从里到外的,隽永的,回味无穷的

  不象某些的所谓大片,外边看起来是纯金的,里边却是草包

  只能远远看看,凑近了扒开喽您得后悔一辈子

  夜宴我就没上当,黄金甲我也不上当,谁爱上谁上哈哈

  有那百十块钱,我不如自己去吃个夜宴多好

  这篇写完一个多星期了,一直没空贴上来

  写完这个之后,前几天我又看了《血钻》

  莱奥那多主演,后来知道他通过这个片子获得奥奖提名最佳男戏子了

  又是一部差不多的电影,也是非洲,黑人,种族

  这部片子倒是娱乐性十足,枪战,财富,诡计,人性,亲情,爱情,该有的全有了

  也还不错吧,虽然故事浅了点,就是那种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电影

  还是看完了,突然觉得自己开始喜欢和非洲有关的东西了

  也许什么时候有钱,去非洲走走也不错

  乞力马扎罗已经在我的梦想中,存在好久了

  《生命国界》影评(六):大同是个梦

  观后:「生命国界」揭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生命为什么要有国界。人类社会本就不大,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为什么要人为的阻隔开来?人的生命本来就有限,为什么要有语言、肤色、种族、宗教,乃至国家的界限?而且界限的冲突,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界限的鸿沟,不减反增,任小小的我这片孤叶在狂风暴雨中吹打飘零。 怎样的力量才能让一个母亲眼睁睁地把儿子送给别人,从此天各一方?又是什么使得两个异国母亲收留一个素不相识的男孩?这就是《生命国界》要告诉我们的:爱无国界,生命永恒。不过,有一个痛苦的事实是,在这颗星球上,至少到目前为止,隔阂、歧视、迫害、杀戮还是那么多,也许大同世界永远只是个梦!

  《生命国界》影评(七):生命·春芽

  当什洛莫看见不远的难民帐篷处,一双令他永生难忘的眼神后,不是迟疑,而是震惊地凝视了几秒后,迅速挂掉手中的电话,习惯地脱下鞋子,赤脚走向那位蒙面的难民,拥抱,发自肺腑地喊了“妈妈”。

  这一声,是时隔多年后的感情宣泄;这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住,有要悲泣的感觉。

  这是获得2005年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编剧奖《生命国界》的最后一幕,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艰难困苦和人生磨练后,什洛莫终于和当初强烈送他离别贫瘠的非洲大陆的母亲团聚。

  《生命国界》的故事背景是以色列当初施行的“摩西行动”。该计划是将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后裔也即“法拉沙人”从非洲运抵以色列,以充实以色列人的纯正血统。身份回归的历史境遇下,为了自己的孩子永离贫困和疾病,什洛莫的母亲忍痛亲情的割舍,让什洛莫假扮“法拉沙人”,去往以色列。

  与“法拉沙人”类似的,是清朝乾隆年间扈尔特人无法忍受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民族灭绝政策,从沙俄回归新疆故土的历史事实。但因为时空遥远,又由于文字和影像再现的极度匮乏,我们并不能在身份认同的历史归属感上,体会到某种心灵的触动。

  在电影讲述的另一面,《圣经•旧约》里,神晓谕摩西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说,我是耶和华。我要伸出来的臂膀重重地刑罚埃及人,救赎你们脱离他们的重担,不作他们的苦工。”如今,以色列的“摩西计划”也要将“法拉沙人”救赎出非洲的苦难,回归以色列国土。但也正如《旧约•出埃及记》里记载的:以色列人用埃及带出来的生面烤成无酵饼,这生面原没有发起,因为他们被催逼离开埃及不能耽误,也没有为自己预备什么食物。

  什洛莫能够到达以色列,也是因为以色列的“救赎”行动,在此之前,于贫困缺水的埃塞俄比亚村落,因为水,因为战争,他的哥哥和父亲相继丢失生命。建国之后的以色列,富裕、强大,基本上是没有生存之忧的。然而年幼的什洛莫被他母亲强令离开时候以及在之后许多年月里,并不知晓母亲的良苦用心。他一直认为,是因为他导致哥哥的死亡,才被母亲抛弃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以色列人接触,并成为一个热爱和平的以色列人家庭中的一员,逐渐长大成人,他比出埃及时候的以色列人幸运得多,他有食物,他心中始终有那一片非洲大陆,有他的母亲;但他又是不幸的,他没有以色列之神耶和华引导,因为身体里流淌的并不是以色列的血,身份难求获得承认,又身处异乡,只有一弯明月可以倾诉。

  相较许多文学作品在表现种族问题时候流露出的焦虑,电影《生命国界》温和了许多,整个过程虽然充溢着历史和现实的厚重感,它在刻画生命回归和身份认同方面,依靠“回到母亲身边”这条主线,表述的是一个重在温情的故事,而非残酷的种族之间的纷争。这也是让我感动的地方。在我内心深处,一个团圆的结局,远较四散分离的状况诱人得多,尽管事实大多不尽人意。

  这么说,其实是说我已经被现实折磨得千疮百孔的内心,在今年冬天来临之前,似乎长出了那么点点的春芽。

  《生命国界》影评(八):Go,See,and Become

  2007-1-10

  生命国界,Go,See,and Become。一部看似反映种族关系问题的作品。

  全片将近两个半小时,但看了不到一半,已经和《黑暗》并列一起,被我认为是这两个月里看过的上百部电影里最好的两部。

  影片题目很大,感觉在泛说种族上的无国界,就像说音乐无国界一样,总显空洞,实际上,这部由法国,比利时,以色列和意大利的合资影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也是让人看得郁闷的电影,但事实不是。电影去年在凯撒奖上摘得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生命国界》已经说明剧情不会沉闷,可看性会很强。同时在2005年柏林电影节获得了“欧洲影片标签”奖,全景单元观众奖以及人道奖,也说明这个电影不会是一般的闷片。  

  12点多的时候,我打开播放器,边吃着碗里煮的鸡蛋,里面放了白糖,冰糖,红塘和果汁,今天的蛋我觉得煮得刚好合适,接近九分熟。然后准备边吃边看,可电影序幕开开始,里面那段《出埃及记》刚完,就停了下来,那种悲悯的气氛让我不能在继续看下去。

  影片进行到十来分钟,那种悲悯的配乐让我立即想到另一部电影——《流浪者之歌》,曾经的“南斯拉夫”,也就是现在的埃塞俄比亚电影大师库斯图里卡最宏大叙事的电影,一个基因里写满流浪信息的民族的流浪史,那种悲悯的氛围给我的印象至今清晰。。。看完电影,一看资料,证明了我的感觉,电影的配乐居然真的由库斯图里卡的御用配乐大师布雷高維克担纲。

  电影大体由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的序幕部分开始,文字引入苏丹,埃塞俄比亚的历史,然后画面带入在苏丹边境的难民营中,九岁小男孩Solomon被母亲叫醒,然后被送上从以色列来的保护埃塞俄比亚籍犹太人的卡车上,临行前母亲只是说:“Live and Become”Solomon带着这句话离开,简单一句话,这也十整部电影宏大主题最精准的概括,也是Solomon后来长大后一直迷茫的,不知道妈妈曾经那句话要他适应什么。。。一个刚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的女人出于同情和怜悯的帮助了他,她替Solomon编了他的家谱和身世,然后把他带到了以色列,完成了现代版的“出埃及记”。

  然而这个好心的“母亲”也因疾病去世了,只是嘱咐他学习传统文化,记住自己的父母名字,祖父母名字,永远不要遗忘。然后这些小孩被送到以色列的学校学习文化知识,Solomon的孤独和迷茫让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家,暴打寝室对他友好问好的同学和吃饭时候对他恶作剧的同学。在校长教训以及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依然不悔改,最后被一家当地善良的夫妇领养,在这个条件优越的家庭中,他得到夫妇两个比自己亲生儿子和女儿更多关爱的环境下,长大成一个聪明英俊的黑人小伙子,这是电影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就是Solomon长大后的事,关于如何面对自己喜欢的白人姑娘,如何完成母亲那句话的遗愿,那个从小一直困惑自己的问题,对母亲的思念,还得面对自己多年来始终为自己不是真正的犹太人的困惑,最后学医回家。

  如果说这个电影就这么简单的被分为三个部分,那只是一个故事而已。电影里让人感动的细节太多,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我的眼睛都浸着没流出的眼泪。从开始那种满地被贫穷,疾病困扰的非洲人让人无法面对,这开场十来分钟的铺垫已经足够。这是我见过的最真实的非洲,没有《走出非洲》里被美化到极致的非洲,那些漂亮的行拍,也没有《何处是我家》里作为德国人故事环境下被苍凉化的非洲,甚至比我很喜欢的《不朽的园丁》里的非洲更为让人难过。。。

  电影最为让人感动的地方在第二部分。当小Solomon第一次在以色列的学校洗澡,看到洗澡水从地下的洞里流走的时候,发疯似的尖叫,老师抱着他说这里不缺水,你是在为他看到水的浪费而发疯了感动吗?不仅仅如此,在电影的第三部分,他回忆起他的家人,他的哥哥就是在一次取水中被人打死。这种照应互文的地方很多,让观众产生双重的刺激。比如家里的小孩问他喜欢什么运动,他回答说走路。这一回答如此温暖,而电影后半段几次给他脱鞋走路的细节,第一次是在树背后脱掉后,导演给了一个特写,如此的有力量,尤其是最后电影那震撼人心的画面,他在贫民窟里看到自己的母亲,然后脱鞋庄重的走过去。。。

  这种手法在另一部南非电影《黑帮暴徒》里有,但这部电影里用得更好。多条线索的并行,最后才揭开,他在辩论赛里把上帝与月亮比较,那是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对母亲无时无刻的思念;认为亚当的颜色是红色,那是因为他一直困惑自己是不是犹太人,也因为他被自己喜欢的姑娘叫红皮肤小子。。。

  而这一段里那些小的段落和细节一直左右着观众的情绪,从夫妇家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开始,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聪慧的孩子,而这种聪慧又与敏感紧密联系起来,所以父母也是小心翼翼。特别是弟弟的童言无忌,他在哭墙下写下想见妈妈的愿望后,在饭桌上被弟弟点穿。要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被别人知道的。然后妹妹用小手在桌子底下握紧他的手,这些细节总是那么的温暖。母亲在学校知道老师要他转学,因为其他家长的异议,不想自己的孩子和这个来自非洲的带这疾病的人一个学校,妈妈知道后,在校门口大骂那些人白痴。。。

  虽然我把电影分为三个部分,但这其实是电影在细节上的感人基础上,整个叙事上的成功。而且是多条隐藏线索的叙事,更让电影控制度增大,而且在前两部分自然而然形成的线索更是让人部易察觉,或许导演自己也没察觉到,都是由那些对应的细节来完成。导演应该是个法国人吧,这样的法国导演,的确太少见了。

  越写越絮叨起来,总有太多的细节打断我的思路,所以索性什么也不再写了,就像姜文那句论断一样,影评家评电影,就像太监论美女一样。。。,就让它成为太监吧。何况我只是絮絮叨叨的感受,只需要感受。

  《生命国界》影评(九):live and become

  I read this film the night before my English course for a Bible study for review and relaxation. However, I am deeply touched by the story.

  With the heavy music, the suffering lives of the people in Ethiopia unfolded in front of our eyes. A mother asked her son to go, eventhough she knew that they might not see each other after this departing. She said to him, "go, live and become. "

  At the very beginning, he was afraid of adapting to the new life, he was afraid that if he changed his mother would not recognize him any more. However, just as the grandpa said, if there had not been risk, there would not be love.

  ew life did come, but there were also sufferings together with joy and love. Finally, he adapted into the new life but he never forgot his mother. Like what he said, Adam was red and alone, however, God was accompanied in the disguise of moon. In the same, he was here alone, but his mother was the moon in the sky watching him.

  Therefore, live and become, have some courage and confidence, you can go there, the kingdom of heaven, the real state of peace, joy and love.

  《生命国界》影评(十):亚当的颜色——《生命国界》

  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that I am)

  —— 《旧约·出埃及记》第3章14节

  05年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编剧奖。《生命国界》,英文名《LIVE AND BECOME》。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Schelomo的埃塞俄比亚小男孩,他和母亲是苏丹边境上难民营里的难民。有一天晚上,沉睡的小男孩

  被母亲叫醒,指着一队以色列来接送埃塞俄比亚籍犹太人难民的队伍叫他过去。执著的母亲对他说“生存 适应”。于是,小男孩

  走道队伍中,牵起一个女人的手。女人因为刚刚痛失爱子而隐瞒了小男孩的真实身份。于是,他们被接回了以色列。

  但是,女人不久后就死了,小男孩被以色列的白人家庭收养,他得以在优越的环境中生存。只是他依旧忘不了那个远在埃塞

  俄比亚的母亲。以及他冒充犹太人这一事实而惶恐的生活着。在那个家庭中他得到了无限的关爱,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青年,并且

  赢得了白人女子的芳心。影片的最后,他作为一个无国界医生从新回到了那个难民营,去寻找他的母亲。

  电影的叙事相当的平淡,记录了sehelomo离开难民营,被收养,成长和结婚,到最后成为一名无国界医生的过程。但是好

  的电影就是让你在看过之后被深深的打动。这部电影有太多打动我的东西,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很饱满,他们感情充沛并且深刻。

  我先来说一下这个故事的背景。影片的开头,写着这样的话:“圣经旧约 出埃及记-19章-4。”蒙太奇的胶片扫过一张张

  黑人面孔的时候,缓缓叙述着——在山顶他们已经被人遗忘,接近哥德镇(埃塞俄比亚)。然而,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埃塞俄比亚

  的犹太人以“法拉沙人”。为人们熟知。梦想着有一天能回到他们的家乡圣地——耶路撒冷。1984年,在以色列和美国的援助下,

  从11月到85年1月,进行了一项庞大的计划。将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运送到以色列,法拉沙人回来了。最终被承认是所罗门王和

  示巴女王的后裔。以色列秘密组织狡猾的实施着运送的计划。避免移民计划受到前苏联政府的干预,法拉沙人丛埃塞俄比亚走道

  苏丹,一个履行伊斯兰教法律的穆斯林国家。在那里,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隐藏自己犹太人的身份。在苏丹,许多飞机等着载

  着他们去以色列。一路上,数百人死于疾病,死于饥饿与劳累,还有很多人被强盗杀掉。20世纪80年代,苏丹难民营接受了来自

  26个国家数以千计的非洲人。他们饱受饥荒之苦。基督徒,穆斯林,还有秘密的犹太教徒。第一次秘密空运行动,被称为“摩西

  行动”,援救了8000个埃塞俄比亚犹太人。4000人在从埃塞俄比亚到苏丹的路上死去、被谋杀、被折磨或是遭受饥饿,缺水以及

  疲劳的折磨。许多儿童独自到达圣地或者成为孤儿。

  影片中的schelomo就是这样的一个孤儿。母亲为了让他活下去,逼他离开自己。他一个真正的埃塞俄比亚黑人,以犹太籍

  的身份来到以色列,这样一个白人国家。他第一次洗澡的时候,看到水顺着下水道流走,惊慌失措的想要拼命捂住漏水孔,嘴里说

  着,这不是我的错,这不是我的错。水对他来说太奢侈,他永远无法忘记,他的哥哥就是为了一桶水而死的。而后,在学校里,他

  拒绝进食,即使被教员撬开嘴巴也不吃一口。他不说话,他透过窗子望向远方。那一天晚上,他裹着毯子赤脚行走,往南走,那里

  有他的母亲。他所作的一切都在怀念母亲,他的母亲没有床睡,没有食物,没有衣服。……

  在后来,他被一对左派的犹太人收养。他们不信教,但是送他去教义学校。他害怕,所以躲避老师的目光来回避提问。于是,

  老师问了他一个最简单的问题,犹太教是谁创始的? 他站起来,低着头小声地说:“耶稣”。霎时。所有孩子的眼光投向他。他颤抖着读着书上的文字,尴尬的化解了他们的疑问。(犹太教的创始人是摩西,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耶稣创始基督教前是犹太教信徒)

  他的心中是对自己身份的惶恐,但矛盾的是他又希望被发现,这样可以被遣送回埃塞俄比亚。同时,以色列国内同样有着

  对于这些新到来移民的歧视。在一次电视采访中,一个黑犹太人这样说:“在埃塞俄比亚,他们说我们不是真正的犹太人,不是

  纯正的犹太人。如果我们不是犹太人,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些牺牲,为什么我们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来到以色列?在埃塞俄比亚,

  他们指控我们,因为我们是犹太人。在这里我们被指责,因为不是犹太人。在埃塞俄比亚,我们被叫做“buda”巫师,在这里,

  我们被像“kushee”一样对待,像对“黑鬼”。…… 一边是内心的冲突,一边是现实中的冲突。

  在这样的冲突中,他无法找到答案,于是他给她的养母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只猴子很幸福。他从一棵树跳到另一

  棵树,他有家人和朋友,他对森林很熟悉。有一天很意外,他掉到一个多刺的灌木丛,他的身体都被刺包围了。它们弄得他很痛。

  他很想把刺弄掉,但他很快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太多刺了,他的指甲里也有,这些使他最痛。他该不该拔掉指甲把刺弄掉?”

  直到他成年,这样的刺依旧刺痛他。因为他是黑人,所以被心爱女孩的父亲歧视,那个女孩最终嫁给了他,可是断绝了与家庭的关系。

  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主角,schelomo的养母。一个美丽、善良、坚强的女性。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的一幕,她听到schelomo

  所在学校的教员叫她为schelomo转学,因为别的孩子的父母怕他从非洲带了疾病。她愤怒了,她朝着周围的家长和孩子叫到,他是健康的,你们这群白痴,他是我的儿子,他的丘疹是因为压力…… 她捧起schelomo的脸,添他脸上的丘疹,她是健康的,他没有疾病。……

  影片的最后,他去巴黎学医,学成后以色列参军,作为战场上的医疗部队。他中过一颗子弹,活过来,和等了他10年的白人

  女孩结婚。在妻子生下孩子后不久,作为无国界医生回到苏丹难民营,电话中传来孩子叫爸爸的声音,他穿过帐篷,看到一个女人

  掩着面注视着他,那双眼睛犹如那晚送走他时的神情,他脱掉鞋,走过去,拥抱她,对她说:妈妈,我是你的儿子!……

  影片最深刻意味是男孩成长过程中,身边的种族冲突。白人犹太人和黑人犹太人,更深的白人和黑人。片中的一场亚当是什么

  颜色辩论中,影片主旨明朗。白人说亚当是白色。schelomo说: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用粘土创造了亚当,粘土是红色,所以亚当是

  红色的。……

  亚当是什么颜色的?他是白人,黑人? 人类的起源没有国界,生命之初没有国界。只有LIVE AND BECOME。生命的本意:生存 适应。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