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便制》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西便制》的影评10篇

2018-02-07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便制》的影评10篇

  《西便制》是一部由林权泽执导,金明坤 / 吴侦孩 / 金圭铁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便制》影评(一):A sad song!

  一、人物

  影片的主要人物有三个,主角是松华,清唱家裕凤的养女,最终传承了养父的艺术衣钵。松华的性格柔弱孝顺的,对于父亲教授认真练习,加上本身的悟性,很快就达到了较高的清唱水平,但是时代的变迁使清唱这种艺术逐渐没落和不被接受,父亲又有酗酒的嗜好,一家三口的日子日渐艰难。在弟弟出走后,松华十分难过,不再唱歌;父亲将她的眼睛毒瞎后,松华的清唱成为了她唯一能够表达心境方式,她对清唱的学习也从被动变成了人生自觉躯体的毁坏带来了艺术成就登峰造极。父亲死后,松华流落各地,生活困苦,但仍然在等待弟弟的出现

  父亲裕凤相对其他两个角色而言本身并没有太大变化,是一个展现型的人物。通过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裕凤逐渐从一个一般的民间清唱者变成了承担清唱艺术的大家,同时他自身固执的性格也慢慢显现出来,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种人物设置让我想起了《飞行家》,往往性格上的缺憾更能够成就一个丰满的人物,特别是当这个人物还拥有很高的精神追求时候。裕凤在松华失明后的表现更加丰富了人物的内心,死前的忏悔和不悔的混合让这个人物的塑造达到圆满

  弟弟东户是影片的线索人物,影片的外在结构就是由弟弟寻找失散的姐姐这个最基本的动机慢慢推进的。东户从学清唱的开始就是一个“坏学生”,除了少数时间外,他一直对清唱和养父充满了怀疑,也代表了被时代的冲击影响的一批人。然而,中年成家后的他开始怀念姐姐和父亲,并踏上了寻找之路;影片的最后,他敲起手鼓与失明的姐姐一起合作《狱中歌》,暗示了他对清唱这门艺术的重新认同。弟弟是在大千世界中慢慢感受到艺术魅力的人,与姐姐的自觉的表达不同,但终究是殊途同归

  二、叙事

  影片《西便制》的叙事结构如同《阿甘正传》一样,采取的是现实框架中的倒叙这种手段。两部影片恰好也都是描写个体在变迁的社会历史中的挣扎选择,不同的是前者更具有悲剧色彩,而后者是一个正剧和励志类型的影片。

  影片从东户的视角出发,第一个段落是在清唱旅馆中与松华徒弟交流。这个段落中东户回忆出了裕凤和姐弟这三人之家的建立过程,以及松华与东户和裕凤学习清唱的开始。另外,影片还用全知的视角交代了裕凤的师门状况,暗示了裕凤被埋没在民间的高超技艺。这个段落的结尾,利用旅店老板的对白交代了松华失明的悲惨命运,这也成为了东户寻找松华之外的另一个悬念。

  接下来的段落在东户继续寻找的途中讲述了从姐弟开始演唱一直到东户离开父亲和姐姐独自生活为止。这个段落是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慢慢显露出了一家人艰辛生活,时代的变迁,以及父亲的性格。整体叙事张弛有度,令人难忘的父亲与姐弟在一望无际的田地中开心歌唱的长镜头是这个段落的一个出彩之处。在这个段落中,还透露出姐姐对弟弟的思念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东户遇到了以前与父亲相识的卖画老人,从他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离开父亲、姐姐之后他们的经历。父亲通过毒瞎姐姐眼睛的极端方式使姐姐主动学习清唱,二人躲在深山中,饥寒交迫反衬出艺术的成就。父亲最终被毒打致死,死前向姐姐忏悔,并告知从有恨到无恨的清唱最高境界,这也是父亲一生总结。接下来稍微描写了姐姐之后的流落各地的经历。

  影片的结尾,东户终于到找了松华,二人并未相认,却在合奏《狱中歌》中达到了心灵沟通。最终弟弟终于离开,姐姐也继续她那漂泊的生活。影片就在这种淡淡的哀愁中结束。

  《西便制》影片的巨大张力来源于艺术追求与生活压力、个人与时代、以及亲情之间的矛盾。其成功之处正在于使用了朝鲜民族特色的清唱艺术,形式本身既具有民族性,而反映出个人在历史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挣扎的更具有跨民族、跨文化关怀感染力,这也是整个韩国电影的基本策略之一:形式上模仿好莱坞,内容上带有本国、本土性的深刻反思。

  《西便制》影评(二):Regime’s Mode of Operation

  ong-hwa in the film represents all the “othered” feminine in post-colonial period. Their existence in family seems like a fault, so they do everything to lessen the burden of their family. They are born to be pathetic. Song-hwa first appears as an orphan, then an apprentice of his father; luckily she met her true love, but sadly she chose his adoptive father to help her true love lead a life he wants; after her father dies, P’ansori is simply an entertainment rather than an art, and she becomes the entertainer of other males. In post-colonial Korea, women are always the sacrifice but are ironically forgotten. Women themselves, tragically, get used to this ignorance and feel like that is why they exi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u-bong and Song-hwa can be generalized as a powerless man seeking authority from a more powerless woman. Yu-bong blinds Song-hwa by adding poison to her medicine and thus makes her have no choice but to accompany him, to achieve his goal of perfecting P’ansori. From the narratives, we can only tell that Song-hwa is mentally trapped by Yu-bong; however, the metaphors in the film such as the change of Song-hwa’s hairstyle indicate that Yu-bong has sexually invaded her in an incestuous way. In the last days of his life, Yu-bong confirms all the cruel things he has done to her. However, he does not ask for Song-hwa’s forgiveness, instead, he acclaims that he is out of his goal of deepening han in her heart and so that she can perfect P’ansori. Applying this relationship to larger social context, in colonized period, when Korea lost national identity and masculinity, Korean males carry out violence on their mistresses, or even torture their souls in order to be cured from lacking of patriarchic valu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u-bong and Tong-ho is always rivalry related. It is about the competition of masculinity. Yu-bong marries Tong-ho’s mother and becomes the leader of this four-person family, but his patriarchy is always challenged by Tong-ho. When Yu-bong and Tong-ho’s mother are making love, Tong-ho is sleeping just aside them. In contrary, when Tong-ho and Song-hwa grow up and fall in love, Yu-bong is in the middle separating them. However, who is the victim of this rivalry? It is Song-hwa. Yu-bong’s goal of perfecting P’ansori is reached by his adopted daughter; Tong-ho’s goal of escaping from poverty is also ensured by his first lover’s choice. The reason why Song-hwa can sublime han is that she is the only person in this battle that has no way to express her sorrow and pain. She oppresses all her feelings to help two important males in her life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The two males take Song-hwa for granted, so their masculinity cannot be fulfilled either.

  Capitalist prohibits minjung’s true thoughts to achieve the so-called nationalism, as Yu-bong prohibits the freedom of Song-hwa for the sake of P’ansori. Both minjung and Song-hwa’s are forced to be silent, so their han deepens.

  《西便制》影评(三):原片名的意思

  原片名意思是 西便制

  以下文字转自猛犸的博客(节选)http://mammoth.blogbus.com/logs/1600428.html:

  电影开头映出“西便制”三字,一时不知何意。后才发现,所谓“悲歌一曲”是从电影英文名称a sad song转译而来。《西便制》才是本名,西便制指的是盘索里的一个流派,相对还有东便制和中高制,演唱风格不同。电影里父亲传授的是西便制,然而他希望养女也是爱徒松华能够超越派别,经历痛苦再忘却痛苦,达到盘索里的最高境界完美的盘索里是音乐本身。

  转自长江网刊文章(节选):http://zt.cjn.cn/cjwk/cjwk21/wkfk/wkdzh/200711/t524416.htm

  “西便制”这个片名观众可能又会觉得拗口,这个名字其实是板索里中的一种演唱类型,在朝鲜正主、顺主时期,也就是大约18世纪末19世纪初,板索里行业出现了8位名家,各名家唱法不一,于是根据名家所居住的地段划分门派。东西便制的区分就以其发祥地的地形为主,譬如山岳对平原等等,东便制板索里节奏快也有力,声音雄厚高亢,而西便制则以缓慢的唱法与悲悯的情绪再加上唱腔的多变而著称,正如《西便制》英文名所说的那样“A SAD SONG”,因此也有人直接将这部电影的中文名翻译成《悲歌一曲》,相当直截了当。

  《西便制》影评(四):Kown Taek is very good at expressing his national culture in films

  I like this film very much, and so are the others, I think. Associating it with Chwihwaseon, we can see that Im Kown Taek is very good at expressing his national culture in films.

  inging, I mean the Pansori—an ancient type of Korean music, can be heard all the time in the film. I was so impressed by a very very long scene of singing Pansori: Youbong, Songhwa and Dong-ho were walking and dancing from beyond while singing at the same time. It’s easy to shoot but very hard for the actors and actress. For if there was any mistake (and I am sure there must be some), they have to do it again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Im Kown Taek wants to use this long shoot to show how beautiful and attractive Pansori is.

  The structure is clear and appealing too. Dong-ho wanted to find his sister, which bring the story back to about 20 years ago. And the story tells us why they chose not to recognize each other after they reunited. I feel a little depressed about the brother and sister.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I feel happy, for both of them had reached a much higher level than before about their accomplishments of Pansori.

  I can feel how strongly Youbong loved Pansori when he made Songhwa blind. Didn’t he know that Pansori was dying? Yes, he did. But he was still fighting for it. He wanted to do better even when he got old, so he went to his senior for consultation; he wanted Pansori a renascence, so he taught Songhwa and did everything to keep her with him. He maintained an Pansori artist’s dignity, so he got angry when Songhwa drink with guests… It makes me recall the film “Bian Lian” (变脸). The artist or master had the same characteristic as Youbong.

  Thank God, Songhwa finally overcame grief. As a woman, she suffered a lot to reach the top. I think at this point, Im Kown Taek wants to show the status of women at Korean and praises them.

  《西便制》影评(五):普通人与艺术家的差异

  周末偶然的机会,看到这个《悲歌一曲》。这是汉字翻译的妙处,比原来的字面意思多了很多,最好和歌是悲歌,最好的和歌里没有快乐的内容。

  并不是另类的题材,传统艺术的坚持似乎总会伴随着人的悲剧。电影里说,没有恨,便唱不好和歌,而这个恨,就是要让执着艺术的人尝遍世间辛苦。自发自愿的折磨或者是无知无觉的被虐,心里的最深的苦才能造就最高超的技艺吧。

  养父是自觉自愿的折磨,和歌是他的生命,姐姐是无知无觉的被虐,从小被塑造喜欢和歌,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喜欢别的东西。故事是灰色的,然而电影是美的,苍白的美,即使是鲜艳的颜色,也带着一种灰色的光晕。故事的主角是姐姐吧,养父说她,美丽而没有恨,为了激发姐姐的恨,养父毒瞎了她的眼睛。可是我感觉姐姐其实还是没有恨,始终没有激烈的感情,她的存在就是为了能帮养父传承和歌,她只是个传承的中介,一个中介,一种物质,怎么会有感情。她不知道自己是否想传承和歌,或者是做别的事,她只是被推着,推着一步步走下去。走到不可再走的时候,将生命静止在某个地方。姐姐的艺术,是不自觉的艺术,这不自觉的,不经雕琢的艺术,是否就是艺术的至高境界?

  艺术类题材的故事,总会走向2个极端,一个说,艺术必须是脱离生活的,高于生活的,另一个说,艺术要泯然众人,大家懂才是真的懂。而这2种故事的结局,似乎都还不像真实生活的艺术或艺术家。艺术和生活,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无论艺术的形式如何演变,如果存在即是合理,那么消亡在历史里的艺术,是否应该人们舍弃自己去拯救呢。所以我肯定我是个普通人,看过这个故事,没有体会到艺术家们为拯救即将消失的文化形式而感动,却为姐姐个人所承受的痛苦深深悲哀。姐姐唱沉清传,沉清把自己牺牲,换了300石米,沉清跳海,想让父亲睁开眼,然而,都是徒劳。

  姐姐也就是沉清吧。自苦而不自知,牺牲而徒劳。弟弟到处找姐姐,在边远小城的流莺那里,在小酒馆里,酒馆的老板对弟弟说,她很久不唱了。酒馆老板对姐姐说,你走了,我又是单身了。和歌甚至不能让姐姐生存……

  《西便制》影评(六):悲歌与传承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王澍先生撰述《拆造何陋轩——冯纪忠先生建筑作品研究文献展》前言时,谈及冯先生在建筑界享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说其“既被一些人真诚的尊重也被一些人虚伪的尊重”,原作“既被少数人真诚的尊重也被多数人虚伪的尊重”,后因文风过劲而改之。冯先生身负凌云才,可惜襟抱未曾开,他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从来都不是主流,一生际遇,正合董桥先生在《文人书信》里概括的“中国传统文人少年老成,中年跌宕,老年萧索”之定理,然冯先生为人,谈笑风雅,举重若轻。

  冯纪忠先生写过一篇讲屈原的文章《屈原•楚辞•自然》,内中有“后人评屈”一节。在辩驳刘勰与王夫之评屈谬论之后,他独服太史公之评价,如“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等语,称其丝丝入扣,并结论道:“屈原文《离骚》以下《哀郢》、《涉江》、《悲回风》,无不感人至深。至《怀沙》已不忍卒读。后世多少评论,隔靴搔痒,唯太史公能有此评,是史笔高明?是时代接近?依笔者看,是悲剧命运的认同。知人不易!至今还有人在议论屈原是否巫师,对屈原真是亵渎。”知人不易,后人评评屈之论亦多矣,唯冯先生能有此评太史公之评,何也?一曲悲歌,历代传承,少数人之追求理想世界,正如哀民恋乡之宿命,忧愁幽思,上下求索。离开同济以后,我才逐渐能够理解冯先生作为一个少数人的抱负。

  听过一个故事,禅宗老和尚和游方小和尚偶遇,闲聊时说到香火,老和尚的一句调侃,小和尚却泪洒千行。小和尚知道,一个真正的禅宗和尚,不会在乎香火,只会在乎修行,老和尚轻轻的关于香火的调侃,其背后是重重的关于修行的艰难。如果仅仅如此,也不必太哭,怕苦,转头离开便好。实际上,小和尚哭的是他自己,因为他知道这条太长也太孤独的少数人之路,他自己也要宿命般地要走下去。想到这儿,他便不能自已。西便制的老歌者汤凡带着一双儿女行走世间,食不果腹,颠沛流离,饱经苍凉。为了达到超越派别的盘索里之最高境界,他毒瞎了养女松花的双眼,以此方式,完成了松花成为少数人的祭礼。本来,松花演唱西便制,或许出于报答父亲养育之恩的考虑,怕苦,转头离开便好,正如养子东户的不辞而别。但是,松花一旦成为少数人,便从父亲以及所有盘索里前辈那里接过了哀民恋乡之宿命——恨,并超越恨——将自己献祭在理想世界面前。“把我当做牺牲品供奉出去,干涸的地面上跳跃的虾。”“把我当做牺牲品供奉出去,干涸的地面上跳跃的虾。”松花面对着苍翠的树林,高唱着悲怆的和歌。我哭得一塌糊涂。

  《西便制》影评(七):关于献祭、自虐与解脱

  这部片子关注度不高,评论也不多,很可能我的理解会最接近拍摄者本意。

  一个重要的意象:路-旅行

  全片五处描写路与旅途,1.一家四口的远行,这是踏上流浪艺人之路,也是献祭艺术的开始。 2.一家三口的远行,圣罗清苦但是充满了满足。结尾重复的阿里阿里郎企利企利郎印象深刻。 3.两人的远行,儿子叛逃,妇女的学艺苦旅,清苦到极致,女儿艺术水平也提升到极致。 4.父亲死去,儿子寻觅姐姐的旅途 5.女儿带着小孩儿继续苦旅

  有两个旅途是未明确表达的,确实存在的,1.儿子叛逃的旅行,这应该是苦旅,但生活化。细节描写,他面对对老板的卑微,家庭的窘迫,娘家的轻视、非难,都说明叛逃父亲,只会太鼓的这孩子过的不好。2.父亲死后,女儿的独行。这是献祭的最后环节,女儿在旅行中,终于成为献祭品,她获得艺术的巅峰,却换不回父亲的生命。

  《沉香传》

  女儿艺术的升华从演绎沉香传开始。沉香传被导演突出演绎,揭示主题。沉香为父亲乞讨,为父亲献祭生命,但却换不回父亲的生命。尽管为了父亲奉献了那么多,但似乎都打水漂了,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主题

  我推测主题是关于爱与献祭的。

  父亲对和歌的痴迷,将自己的生命献祭于和歌的原因,在师兄弟会面的时候可窥一斑。师傅不准他学歌,可能将他逐出师门,他的师兄弟却因为师傅的恩泽凭借和歌过的花天酒地。原因可能是他跟师傅的小妾有点什么瓜葛,惹怒师傅。而他献祭和歌的原因就是因为抱愧师恩。

  他并不天生冷血,但他为了师恩选择献祭生命。见到村妇以后他凡心再动,一起踏上冷清而未知的献祭之路,未几,妇死。他心更绝,更坚定的献祭艺术。

  儿子的背叛和女儿的坚守出于同一个事实。面对父亲献祭艺术求报师恩的自虐,女儿选择陪伴以慰藉父亲,而儿子选择反叛这条自虐苦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亲。他是替父亲回归生活。

  第二段旅行,他们的三人的唱和,虽然凄苦但是满足。这正是一家人深厚感情的体现。面对儿子的出走,女儿的伤心,也是替父亲伤心。父亲灵魂深处自救的力量离开了,剩下孤独的献祭。让女儿悲伤的是父亲铁定要献祭完自己生命,没有终止了。

  父亲夺走了女儿的眼睛,继续自己的献祭。自己报答不完的东西,借女儿的一生来表达。深山老僧琴声险峻,看似云淡风轻之间,女儿的一生被献祭了。

  古寺中女儿唱起了《沉香传》,愿意用自己换三百石大米,以免父亲挨饿。女儿的献身和歌,是用自己的献祭,换的父亲的解脱。

  很久以后,儿子找到了女儿,他们在沉香传中完成了沟通,女儿表达了献祭自己一生求父亲解脱的想法,儿子表达了理解、尊重和支持。因为从叛逃那一刻的起他的全部努力就是父亲的解脱。

  那么,什么是和歌?和歌表演是献祭自己一生求的某种解脱的过程。父亲为了解脱自己对师傅的亏欠,女儿为了求的父亲的解脱。和歌是这样一种深深的怨念,所以才听的断肠,看的感伤。

  儿子何尝不是演绎和歌?他想用自己的背叛告诉父亲,人不需要活在愧疚与自责之中,做过错事的人也可以重新面对生活。他尽管辛苦,但是努力,他在他的鼓点中告诉姐姐,姐姐未求的的解脱他求得了。

  两人合奏之后,女儿不会再带着沉重的心情继续和歌之旅。她找了小姑娘,踏上未知的旅途,这旅途看上去还算阳光明媚。

  最后一个疑问,酒馆老板说“她们像男女交欢”,什么意思。讲他们之间其实有深爱嘛?我想这里的意思应该是精神上的深度交流和共鸣吧。

  《西便制》影评(八):文化苦旅者的《悲歌一曲》

  《悲歌一曲》有三个主角,潘索里流浪艺人——汤凡;女儿——松华;儿子——东户。汤凡是个乐痴,彻底的“痴”,他的人生只有一个目的,追寻他心中的艺术境界并且要他的儿女也和他一样生活。三个人不同的人因为一个人的意愿而被迫过一样的生活,这是一个经典的悲剧开端桥段,分裂与对抗在所难免。

  剧情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区别于林权泽在其他一些影片中对于政治环境下文化变迁的强调,本片中林权泽只是强调了文化的变迁,两次街头为推销员卖唱的杂耍蒙太奇表意明确,而且传达着一种略显残忍的氛围——时代只是变了,没有为什么,人要么放弃过去,要么放弃未来。汤凡选择了坚守,放弃了未来,他作出选择也意味着代替另两个人作出选择,其实他们并不是缺少快乐,影片中断那个长达3分钟的全景长镜头颇有安杰伊-瓦伊达的感觉层次感分明调度简单却表现力十足,人在自然中的快乐和自由,甚至有一点广阔天地的豪迈,但最后一刻静止中突然开始轻微摇晃的镜头却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那只是一刻,过后还是悲凉。

  不久,反抗开始了,儿子愤然离去,又是一个全景长镜头,先跟拍后静止,精致的一刻,大地与天空的分割恰到好处,有一点压抑,却暗含着希望;镜头反打,一个小小的平行剪辑,女儿站在苍老的树下,大全镜中的她显得孤独并且无助,我原以为会采用一个特写,但看后我猜测出于整体美学和电影符号两方面考虑,他采用了全景,树枝的感觉好似廊腰缦回,古怪甚至有些可怖,似乎象征着这两个人从此走向完全不同的命运——一边是未知的海阔天空,一边是可见的天地如磐。

  于是悲剧开始发生,父亲为了留住女儿下药毒瞎了她,一般的二流导演会在此处突然设置一些激昂或阴森的音乐,林权泽却出人意料的冷静,影片一直贯穿始终的潘索里音乐没有出现,甚至可以说是悄无声息的,这恰恰突出了这一情节的重要,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设置让影片的整体美学风格得到保留。

  之后反映二人流浪经历,采用了音乐下的杂耍蒙太奇配合加速蒙太奇的手法,这种经典模式是美国影片《虎豹小霸王》首创的,但本片不似《虎豹小霸王》的使用那番张扬,情境以致,何苦去破坏它呢?林权泽对于整体美学的极力营造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过收到的效果也是十分完美的,本片从镜头美学的角度几乎无可挑剔,用一句当年用来形容《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话来形容他:就像一尊大理石雕一样美得毫无瑕疵。

  汤凡因为偷鸡被打,这一顿痛打,直接导致了他不久后的死亡,但回到房内他对女儿却说了这样一句话:就是这种悲愤,你要把它融入歌声。没有更多的渲染,所谓乐痴跃然纸上,堪称本片妙笔。

  最后一场,10年之后,弟弟不敢与姐姐相认,黯然离去,在等车,姐姐却已听出弟弟,镜头中又出现了门,这与影片前半段中汤凡与旧时相识的巡演艺人不欢而散的场景何其相似,门里是坚守者坚守的过去,文化苦旅者的选择,门外是纷繁的世界,无尽的未来,人性的选择。林权泽并没有刻意去粉饰任何一方,他只是探寻着这样一种关系,在他的眼里:文化与人性是对立的,此消彼长的,坚守的人是令人感动的,离开的人却也无可厚非。

  这部影片最打动人的,正是这样一种冷静吧。

  《西便制》影评(九):因恨而歌

  “1993年的《悲歌一曲》,是林权泽风格最为圆熟和完备的一部作品。为了不让传统艺术“潘索拉”失传,父亲将美丽的女儿双眼弄瞎,将她永远地留在了“潘索拉”的世界,也留在了悲惨的未来中。影片犹如一曲沉重凄美的民族艺术挽歌,螳臂当车的无奈被碾碎在现代进程的车轮下。”

  她被父亲毒瞎双目,在心中刻下深深的仇恨,成为生命的歌者,唱给失散多年的没有相认的弟弟。悲怆。凄然。古老艺术不得避免的失传以及对艺术痴迷造成的悲苦人生。

  “比起导演最富盛名的《醉画仙》,这部电影更加注重了对艺术与人性的探讨,而《醉画仙》则把很多笔墨加之于历史这较沉重的一面,不免让人想到中国的《霸王别姬》。《悲歌一曲》这部影片,历史总会免不去几分混乱与浮躁,只有真实的艺术本身才能赋予电影画面以流动和永恒的美感,其实也并不是说其中没有牵涉到历史抑或是现实政治的问题,只是它基本上以父女两人之于和歌艺术为主线进行构造的,电影的时空在主人公之一……同和的追溯下转换,但我们明显看出全片几乎都是同样的色调——温和或高调。而到了《醉画仙》,导演就运用了丰富的环境与气象画面去烘托画家不同时期与不同遭遇下的心理。

  松发忧伤的和歌再也无法消失于脑海,她提嗓吟唱的是春香还是沉清的故事,它犹如史诗一般,有无言而悲怆的力量,更何况发自一个在哀伤中成长的弱女子的心怀。每一个镜头都有唯美的色彩,但也深深隐含着他们曲折无尽的命运,春夏秋冬,他们行走着,想想看,艺术不就是这样的吗,追求者只有不断地向着自己的方向前行,其实是连方向都无法得知,你需要的就是付出一生,永远也没有得知的可能,天堂在不知者与求索者的理念之中,然而上帝是不会给他指路的。

  也许就像卡夫卡所说耐心是应付任何情况的巧妙办法。人们必须和一切事物一起共振,热衷于一切事物,同时又必须平静耐心。不能弯曲,不能折裂。只能克服,始于自我克服的克服。人不能逃避这一点。逃离这一点就是崩溃。人们必须耐心地吸收一切,耐心的成长。胆怯的自我界限只有用爱才能突破。人们必须在我们周围沙沙作响的枯萎死亡的树叶背后看见嫩绿鲜亮的春绿,耐心等待。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

  她说,“有人这么说,再怎么寂寞,哪有夺走女儿眼睛的父亲啊。为了成为出色的和歌手,要在心中刻下深深的仇恨。但是,这太难以置信了。”

  姐弟俩看着台上《春香传》里棒打春香的表演,表情坚毅,满脸泪痕。

  几天后看的影片的后半部分,父亲说,“再一次进入和歌的世界,就不能再想金钱和名誉了”。

  记得弟弟离开时,姐姐站在一棵古树下的情景。他走后,姐姐茶饭不思,连和歌也不唱了,总是坐在那棵古树下等。弟弟得知,她一生都没有嫁人,因为没有人会娶一个瞎子。

  弟弟说,“那时候,讨厌贫穷,恨父亲恨到想杀了他,随着岁月的流转,却怀念的不行。寻找几年,只是知道父亲已经死了,姐姐也没有音讯。”

  姐姐的眼睛再也看不见了,她双手趴在屋外的栏杆上,印着落日的余辉,问父亲太阳下山了吗,能看见夕阳吗,父亲说还没,天空都被染红了。她说风在吹,父亲说冷风吹,她说马上就要出月亮了吧,父亲说是啊,她问星星也出来了吗,她自己回答是啊,她说天空,星星,月亮,都看不见了,“我,什么都看不见了吗”。她说她想唱和歌,想唱沉清歌。

  她随着父亲,走过春夏秋冬,走过一年又一年。父亲悲怆地唱道:“世间万物都是寂寞的,直到昨天,过了青春年华,今日已是满头白发”。白发苍苍的父亲对女儿说,“西便制的声音,就像用刀挖人的心,充满了恨。你尽管美丽,但没有恨。所谓人的恨,充满了一生,心中淤积的不融洽的感情,生活就是恨的淤积,恨的淤积就是生活。你,不仅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光芒,肯定比别人积聚了更多的恨,为什么不出声。”她对着万丈深渊下的苍翠树林悲怆的高唱着和歌,“把我当做牺牲品供奉出去,干涸的地面上的虾”。她哭了。父亲说,“哭能怎样”。她一遍一遍的练着,“干涸的地面上跳跃的虾”。

  父亲偷了村子里的鸡炖给她吃,却被打,他却对女儿说那是沉清的父亲生气时的声音。她终于唱到了一个高度,父亲却咳嗽着病入膏肓了。悲哀的音乐下,她跪着,听父亲说,“终于,把恨,融入了和歌中。松发,我,你的眼睛,看不见,知道吗。那,原谅我好吗。你恨我,这种想法融入了你的和歌中,在你的声音中,没有这种痕迹。从这个开始,感情不融洽,情念被埋起来,超越这种感情,把声音发出来。东便制有重音,和歌的连接很明确,西便制充满了悲哀和爱憎。但是如果能超越感情,就没有什么东便制西便制,只有和歌”。

  她说,他所追求的是排除杂念的声音。她对父亲的老友画师说,看到心底。画师写了她的名字“松发”。他说,“松树的松字,松树上有两只仙鹤,鹤能活千年,像鹤一样长寿,而且,有个光明的未来,明天再画,花朵的花字,花上落着蝴蝶,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有伴侣和孩子相伴的人生,画只蝴蝶”。她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眼神木然。而我的心里是那么难过,千年鹤,又孤独终老,这是何等的寂寞的人生,如她一般。她是孤独的无法成双成对的拥有平凡人的幸福的,但是她的境界又有几人可以达到呢?

  弟弟终于找到姐姐,听她悲伤的唱了一夜,他们没有相认,却都明白的。他们哭了。房主说,“他,就是一直等着你的弟弟啊”,她其实早已知道。弟弟不辞而别,是不想再提过去了,她说,“我们昨天超越了恨”。他说,“你的声音与太鼓的拍子相和的时候,不要碰到身体,和对方,有的时候拥抱,做男女之戏”。她说来这三年,和她的性情不合,这的人心肠好,该搬到别处了。

  在苍老的女声和歌中,一个少女为黑暗中的她带路,走向了远方。充满了隐喻。

  我总在想,一个看不见光芒的人,一生都在寻找失散的亲人,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恨。正是这种恨,融进了她的灵魂和和歌艺术中,情念被埋起来,而最终,她又超越了恨,虽然孤独一生,却达到了一种人生的至高境界。

  这是艺术的过程,也是人生的过程。

  悠远,苍凉,悲怆,潸然泪下。

  2009年5月15日深夜 随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