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那边》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天那边》影评10篇

2018-02-11 21:0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那边》影评10篇

  《天那边》是一部由韩延执导,吴军 / 赵冉 / 刘科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那边》影评(一):支教

  因为教师缘故喜欢这部影片,很真实,很感人

  暑假要下乡,不是像影片中的那样,仅仅10天,和爱心社一起。

  筹备了很久,为的就是给他们带去大学生风采。看过影片后,想到里面的一个情节,罗老师说,你懂什么,你了解这里多少,只不过是个丫头片子……虽是气话,但我想,当时许老师听到这里,她一定想到了更多,想到了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们去了,然后又走了,我们很失落孩子们伤心……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看到要结束时,就是许老师要走时,影片给中断了,我还一直想,结果会怎样,只是这样走了吗?

  影片的结局当然不会只是如此,但罗老师的死是我没有想到的。许老师的决定也不仅是因为这样,那是酝酿了很久的,却一直在心里纠结的种子,只是那件事终究让它破土发芽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像是江可可,为了某些缘故,才去的天那边,曾经只是幻想美好的田园,善良孩子淳朴村民,在这样的乡下教书,也是很美的生活呢。可我们谁又知道背后的辛酸,谁又真正了解那里呢?许老师的决定,又是怎样的艰难,那新的生活,也许只有去了,才会明白……

  这是一生的决定。

  《天那边》影评(二):天那边

  其实天那边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可以是农村城市,也可以是城市看农村。农村的孩子是对天那边的城市生活的向往,那些小家伙们对教育渴望,他们需要老师需要有园丁浇灌那些可爱花朵;城市的人尤其是那些支教的老师对农村的一种好奇,怀着一份心情去农村教书,但是在没去之前,他们只是听说天那边的事情,但等到他们经历过之后,他们才真的发现原来那些可爱的孩子是那么的需要老师。Br/比较喜欢故事中的许晓萌和破罗,破罗身上有着普通人特点,但他身上更有一种奉献精神,他十分关心自己学生,最后也是为了修学校而牺牲,感到他很幸运,最后的那个镜头--许晓萌和那些可爱的小学生合影时,其中的一个学生给他也准备了一个位置,那么小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毕竟来说孩子的眼睛是最清澈明亮的,好人应该是永远被铭记。这让人想起了那个在中国西南贫困地区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志愿者活动永远是一种融入,是一种自然,而不是带有短期的目的功利

  许晓萌怀着好奇的心来到农村,她不但实现自己诺言,而且做的十分出色,很是佩服她,她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下乡支教的一个代表,也正由于如此,她也懂得了真正的爱情,丢下了那段不属于她的爱情。对于江可可的离开,既同情又表示理解,同情的是他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并丢掉了爱情,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不能否决他具有选择离开的权力。无论如何,天的那边有美好的东西,纯朴的人,原始的心……

  《天那边》影评(三):那边,是何模样

  天那边,有诗意名字景色很美、心愿很美、还有什么很美?

  我们总是说理想、说梦想,我们总以为怀揣着梦想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不迷茫我们不无故忧伤,因为我们每天积极向上,好像说出来一些梦想之类的词汇,就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比别人高,至少比那些不说梦想的人高!就像小时候别人问你长大了想要干什么呀你说想当科学家!其实呢,关于梦想,你懂个屁!

  高三模拟考的时候我要写一篇作文,关于梦想的事!我说我想在西藏的某一个地方,静静地看着天空的蓝。

  那个时候,我以为自己多伟大,不去跟别人抢高考、不去和别人说未来、不去说自己有多少的理想,我只说自己类似于小资情调的小忧伤小悲情。有人不屑、有人嘲笑、也有人敬仰。其实呢,关于未来,我懂个屁!我只是想要那个破高考赶快过去,自由自在

  看到许晓萌问大家将来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我笑了。真的笑了。那种幼稚执着很像是我们小时候总要把自己的目标定的像是伟人一样,不说自己有多么的想要为人民服务就对不起梦想这两个字。当许晓萌义正言辞的说自己的理想价值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想到自己的当年。

  破罗说:你只是来这里呆两天,拍拍屁股就跑的丫头片子!

  发火之后,破罗的背影,有点倔强,有点孤单!因为这个志愿者,也依然是个理想主义者。

  志愿者是什么,是干活一天算一天的半义务者。志愿者终究只是个志愿者,踌躇满志的来,也许坚持不下去就垂头丧气的走,也许坚持到了有效期限便觉得胜利在招手……走了之后的那边,是何模样,他们还惦记么?

  志愿者是一个良心活,如果没有那份心思,便不要去凑那个热闹了吧,毕竟,山的那边,有些生活,不是一早一夕的适应问题……

  天那边,有点远,风轻云淡……

  《天那边》影评(四):天那邊,還是天。

  我是在馬哲課上看到這個天那邊這個片子的。

  這部片子主要講的是一對風華正茂青年男女去農村支教的故事。女的為的是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男的是為追求自己的愛情。因此我們在影片一開始就能預示它的結果。(這片子也沒出乎我的意料并沒有給我感官心靈上的衝擊)

  影片前面先用一種詼諧夸張的表現手法凸顯城鄉之間差異與矛盾。這種凸顯的矛盾在男青年江可可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前部分以這種詼諧幽默表現手法還有那一口鄉土味濃郁的地方方言確吸引住了觀眾眼球,然而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以江可可出走為轉折后一部分的確不盡令人滿意。

  這種類型題材的電影不知爲什麽到最後總是漸變成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宣傳片。連煽情的橋段都是一個樣的。你還叫我怎么感動呢。

  《天那边》影评(五):完全一个浅薄大学生的愚蠢形象

  自以为是,浅薄,傲慢无知

  连最起码的换位思考都不知道。还是大学生。

  指手画脚,歇斯底里,可笑愤怒

  这电影是用来讽刺某些支教大学生的是么,真贴切。

  天,这样一个浅薄无知还傻逼傻逼的喜欢用自己的心机来衡量别人的女人老子真想给这傻逼婆娘一脚。真忒欠日了。

  草,一个妄自以为的坚强,教育,我操她以为她特伟大,她思考她以为的教育事业,其实这傻逼女人压根就没思考过。

  我操,她连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架构好,就琢磨着她存在意义了,她以为的伟大事业了。就她伟大,别人都是卑微存在。

  最傻逼的事这里边还存在一更加虚无缥缈的爱情。我操,爱情。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爱情。

  你懂什么。我操。你懂什么。

  中国的教育事业,都被这些新一代的伟大的园丁,我操,是园丁么。给毁了。

  江可可其实倒是真实。我看他们之间的距离也是江可可比那傻逼女人要深刻一些。

  天,一个傻逼女人以为三个月便是生命中的坚持,便可以实现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操,一个傻逼竟然还想为别人决策未来,我操,还看不起别人。

  一个大学生,从来不知道自省,竟然需要一个初中生来先向她道歉。

  中国的教育问题多复杂,不是一个傻逼大学生可以思考的清楚的。

  结局的俗套。这片的傻逼形象真的塑造的忒贴切了。

  教育最起码的是个事业,不该是产业,不该是试验,不该是某个跳板。

  结尾的时候,忽然就想起《放牛班的春天》。

  《天那边》影评(六):欢迎来到水咕噜村

  水咕噜小学有一个传统,每当支教老师临走的时候,哪个学生不哭,就能得到一朵大红花,而往往送到最后,谁都没有得到过大红花,因为大家都哭了。

  为了完成某项课题实践,或者说追寻某种梦想,大学毕业的许晓萌来到偏远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以志愿者的身份前来支教。随行而来的是她的男友男友信誓旦旦地表示,无论多艰苦,都将陪她度过这三个月。起初,两个朝气蓬勃年轻人充满了信心激情充分相信他们能够把握生活,以及他们的爱情

  许晓萌是大学里的校花,青春时尚,秀气水灵,在贫穷落后大山里,虽然显得不合时宜,却也与秀美的风景相互辉映。女孩子的美大概都具备这样的特征,在不同的环境里会展现出美的不同。

  破罗是水咕噜小学的校长兼唯一老师,他年轻时候的志愿是当将军,可是军队不要他,无所事事的他为了避免成为流氓而做了老师。破罗初中都没有毕业,普通话也不会讲,由此可见他的教学水准。有时候,态度能力重要。破罗这样的老师虽然能力有限,却对教学很用心,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赖他一人照顾,再加上他纯朴的性格,便也深得学生喜欢。

  一间旧教室,十几张破桌椅,许晓萌的教学生涯从这里开始机会其实是来之不易的,教学方式的不相融合使得破罗迟迟不肯让她执教,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破罗的私心,担心大学生们会挤掉他在孩子们心中的权威地位。后来还是在许晓萌的巧妙争取下,将城市的规范教学方法带给了学生。

  男友是个孩子气十足的捣蛋鬼。影片的一系列趣事都是由他带来的。比如,他在课堂上教学生唱流行歌曲,用rap教孩子们背乘法口诀,苦于农家饭的无味而偷鸡等等。他毕竟是一个出生在城市的年轻人,从小生活优越,吃不了苦头,最终还是支教未满三个月就丢掉一切不辞而别

  失去爱情的许晓萌,在经过一场休克之后重新回到了水咕噜小学,继续追寻她的理想。爱情是如此不可靠,能够给她支撑的也只有她的理想。

  三个月的工作期限很快到了,孩子们放声哭了。孩子哪会懂得隐藏情绪,尽管被破罗反复叮嘱过不能哭,可是破罗自己倒先哭了,孩子们就更加无所顾忌了。(这一段拍的好,不煽情不矫情。)

  意料之外的是,后来,破罗为修葺教室遇到了泥石流。获知破罗死讯,已经在城市找到工作的许晓萌毅然回到了水咕噜村。这事成了新闻,还引来了记者。我们姑且不去谈论这个事情是否符合现实,因为这不是纪录片。

  影片的故事简简单单,偶尔会有情节冲突,但也一闪即过,毫不张扬。我常常觉得,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不一定非要有节奏紧张的情节凑合才能好看。因为生活原本就如流水一样淡然无奇,平静的,无风无浪的,枯燥无趣的油盐酱醋才是生活真实的面目。

  五四青年节,团委组织海关里的年轻人去山区的宋城小学开展帮扶活动。那是一所只有两个老师,不通水电的学校。出发时,我们买了很多文具,顺便带上了一些废弃的旧桌椅和一张乒乓球桌。山里的道路崎岖不平,那张乒乓球桌在路途中从车上掉了下去,摔坏了桌角。我们很内疚,当看到宋城小学的孩子们仍然欣喜地将它迎进学校时,我们心里更是表达不出的难受

  影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许晓萌穿着红裙在教室外面翩翩起舞的模样,美妙音乐手机里传出,绿草地上裙裾飞扬,如同一朵点缀在深山里的红玫瑰

  《天那边》影评(七):质朴之心。

  看完就想写个影评。

  给矫情的许晓萌。给公子江可可。给那个罗老师。

  许晓萌。她是去自我实现。个性很强。我很佩服。可是,佩服后,越发觉得这部电影假。如若她最后回城,不再回去。我可以理解。我们都是现代人。所以,处处看出,她的思想。不管是哪些,她都第一从自己出发。看出我们现代人的自私。要课的时候是这样,她要自我实现。她要知道。她用她的思想认定,罗老师是怕她抢了他的饭碗。她认为,她男朋友是罗老师藏起来了。这些,是我们的城市给我们的,我们步步为营。我们处心积虑。我们早已失去了一颗质朴之心。

  我也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去边远山区支教,可是,我也知道,我离不开城市,亦如那个为了爱陪许晓萌的江可可。

  江可可,公子哥。自然一开始对一切都好奇。

  而,身边的女子确实他喜欢之人。爱。太奢侈。我亦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样的字眼。江可可。能坚持到那种地步,我亦觉得是人之常理。走,或者留。都已足够。

  只是,喜欢而已。没有他想爱情想的那么理所当然。没有他想象的好过。没有肉。没有他喜爱的足球,没有那些所谓的朋友,没有电脑。没有任何娱乐。

  也是想试试这种感觉,离开城市的一切。

  没有任何信息来源。没有电脑。有的只是人,只是山村,是孩子。

  是完全陌生的环境。在那里教书,平稳,安静

  罗老师,很真实的一个人。

  你以为你是对的,可是我们认为你是错的。他如此说。

  最后的结局说他死了。如果结局不是这个,我会给4颗星。(还有许晓萌回去了,也很假)

  因为,导演不至于吧。

  整个电影,都很轻松。最后才沉重了一点。

  笑过,沉默过。

  佩服许晓萌。很佩服。也很喜欢她性格中坚毅的部分。

  这个穿红裙的美丽女子。

  《天那边》影评(八):天那边,很不同

  江老师的出场表现很有特色

  一口龙卷风一口国米ac

  昨天许的承诺今天就忘

  今天饭菜有特色明天无味

  可以摔楼梯,被狗咬,被傻子踢进塘的极品

  像极了当代的有钱觉得自己很屌的人

  可惜,遇到困难后

  就马上泄了,痿了

  最后还雨中哭诉了起来

  不过考虑到他是一只海龟就很正常了

  许老师很符合当代女性的典范

  占有欲强,支配欲强

  不过还是很不错的

  内心善良,放得下面子

  老罗是极品了

  淳朴...农村版三德子

  村长搞笑型的

  当然还有极品钓虾男...

  男记者好,女记者好

  .......

  .......

  我们回去也好交差

  《天那边》影评(九):体制?命运?

  这电影让我忆起我去年假期那个走马观花的支教经验。这里有很多人在嘈,说得也的确不乏实情,上面是为了形式和政绩,志愿者是为了实现理想、观光考察以及个人荣誉,下面既为了应对领导,又能给孩子们吸引一些外界援助。所以这影片的前半段,让我觉得很真实动人。

  不过这片子可能由于某些原因,没能深入下去,面对三个问题:

  1. 老师能不能长期呆得住?

  2. 长期呆下去怎么面对那薄弱的教育资源?

  3. 山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大学生,还是输送农民工?

  我的考察经验是这些年一系列的措施还是有些成效,至少对一线教育者的待遇提高实现了网友说的那点“教师成了一份儿当地农村人羡慕的工作”。但是,普遍的教室校舍质量问题,以及日常教学经费不足,依然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块的财政投入由谁负责?税制上的问题导致在农业县县级财政很难负担得起。

  可是更本质却很少有人过问的是:我们乡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培养更多的大学生?三农专家一再强调的观点是“只有把农民从山里面和地里面迁出来,才能实现真正脱困和共同富裕”。这些问题说到底就不只是教育的问题了,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小城镇建设和城乡统筹的问题上通盘考虑。

  影片的结尾,看似无聊,不过那两个木讷的记者其实未尝不是暗指什么。

  《天那边》影评(十):天那边,是什么

  天,似乎是一条分界线,一群人在这边,另一群我们经常忽略的人们在那边。

  也许,有人会说,此片中的男女主角长得都不出色,也并不出名,在一定程度上不吸引广大群众。且该片是以支教为其主题线索,对于现在爱流行,爱潮流,爱个性的学生来说,实属异类。但我们不能否认,这部影片带来的感动是真实而又强烈的。

  我想,这是一部白色的电影,干净,没有什么多余的赘述。很多人认为,该片以男女主角为证明爱情忠贞度而前往农村支教,有些过于俗套,甚至有些滑稽,爱情本身不需证明。但是,看到后面两人爱情的破碎,我们可以对两人进行一下对比。

  男主角,江可可,一个在国外生长并受西方教育的海归派。女主角,许小萌,文章并没有提到她的具体背景,但我们大概知道她是我们中的小小一员,普普通通。在支教过程中,江可可不堪忍受农村里“寂静”的侵扰,没有电视,手机电脑没有什么信号,最糟糕的是他无法观看足球赛,农村里人的单纯安静在他眼里是不可思议的,许小萌的讽刺责备以及对他的恳求,都无法动摇江可可要离开的心。离开,分手,这是必然的。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一样,有怎么可能在一起?

  爱情,仅仅只是影片中最小的切入点。

  我们也可以从影片看出导演或者说是编剧的一种人生态度,我们的生命中,并不只有爱情值得我们付出一切,爱情也并不是一个人的所有。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拥有自己的追求与想法,也要负起责任来,对自己的责任,对社会地责任,对生命的责任。

  影片最大的亮点,是罗老师这个形象的塑造。

  我最感动的不是当许小萌要离开时孩子们的哭泣,不是江可可要离开时许小萌的追逐,不是许小萌悲伤的休克,而是校长来城市里告诉许小萌罗老师去世的那一幕,记者冰冷地采访许小萌后拍照时孩子们艰难地搬动另一张椅子只为纪念离世的罗老师,绿绿的野草在椅子上随风摆动的那一幕。

  他让我成功地开始思考,大学生志愿支教是不是有实际意义。

  众所周知,农村教育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不上城市里的教育,其根本原因是是师资力量的匮乏。但是,在城市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大多数都不愿意前往农村支教,对于一切讲求实际现实意义的都市人来说,这是一件没有未来,没有发展前途的事。于是,就有了短时间的志愿支教,让一些有想法但不愿长期呆在那种贫苦地区的人们去实现他们的“抱负”。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最两全其美的办法,事实上,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这是一个矛盾。

  之所以说是矛盾,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考虑到那些贫困地区对外来短期进行支教任务的人们的想法。

  从影片中罗老师对江可可和许小萌的百般“刁难”,我们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种短期支教活动从一开始就错了呢?我们都知道,孩子们需要老师,需要一个人为他们指明未来的方向。来贫困地区支教的老师带来先进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改变了原来什么都不是的教育方式,但是,一旦他们走了呢?孩子们将怎么办?他们会伤心,会难过老师的离开,但更重要的是,倘若孩子们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教育后,再由原来的农村老师接手,这又会是怎样的影响呢?孩子们可能不屑上这个老师的课,即便原来的农村老师再怎么模仿,先进的教育效果还会在吗?年龄小一点地孩子们可能没有什么想法,但是年龄大一点的呢?农村老师又是怎么想的呢?这样的来来去去在某种意义上市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有可能对这些孩子们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会让他们以为,城市什么都比农村强,没有人愿意呆在农村。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好事,一旦被功利化,就失去最本质的动力。会不会使农村空巢,留守儿童等现象加剧呢?不可而知。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话题。

  这也仅仅只是本人的片面之论,并没有质疑那些志愿者的行为,他们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影片最后,许小萌留在了这所农村学校。一辈子的留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深的爱才能让她毅然决然地留下来。

  我想,要么就留下来,要么一开始就不要来,不要让孩子们徒增无果的期盼,不要让他们失望,不要让他们难过,不要让他们伤心。

  天那边,是什么?天那边,要有爱,才能撑起那一片最纯粹,最干净的苍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天那边》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