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京生》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京生》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1 09:3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京生》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京生》是一部由马莉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京生》观后感(一):另一个角度

  苦难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这片土地上比苦难简直就是无下限。各位心领神会,此处不着笔墨。

  下午看片,另一个感触来自于老郝和京生的母女关系。

  我有一个朋友,她有诸多我欣赏的优点。但是最近想起她的时候,脑子里常常冒出的想法是:她身上带了多少她母亲给她的枷锁。她和母亲的关系太亲密,也就免不了沾染了母亲功利心强、虚荣、背后爱碎嘴对别人指点这些特点。又是独生女,母亲不愿意她走远,常常想着如何把她圈在自己的附近。想着想着竟也会想到我的母亲带给我的枷锁,于是又陷入自省。

  或许每个女孩都会戴上一副“母亲”牌枷锁,以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内容。母亲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影响,母亲的要求,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做女儿的总要被影响的。京生身上似乎倒没有那么多老郝的倔劲儿,但是正如她自己说的,这辈子是被母亲耽误了。从出生起就陪着母亲上访;上学的时候和继父单独居住,由于母亲不在家而被继父欺侮;撇下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年复一年伴着母亲在北京熬着,等着那虚无缥缈的希望;听母亲唠嗑,三句不离那些惨痛,却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这些,是京生从母亲处受领的枷锁。

  京生要的不多,只是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她体贴心疼母亲,尽管哥哥姐姐和母亲决裂,她做不到。她也恨,也会忍无可忍问”当年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呢“。但她始终是不忍的。”有什么办法,她是我妈。”

  有什么办法,她是我妈。

  《京生》观后感(二):苦海作舟

  四小时的时长,估计是我看过最长的电影。虽然对上访人群有过自己的设想,但片中这群人的生活状况还是超出我的想象。

  从毛时代就开始申冤的大妈,走投无路别无选择的小伙,懵懂渴望回家上学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在上访路上的年轻母亲。这样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机械地甚至毫无希望的重复行动:填表、等号、闯门、拘留、遣返、回访。

  和巨大无情的体制机器比起来,他们是如此卑微。那块西西弗斯之石显然永远推不到山顶。那么什么在驱动他们做这些无用的努力?他们为什么不放弃?有的人可能因为深陷进去,耗费自己太多的光阴而无法自拔;有些人可能只是心有不甘,希望讨个说法;有些人也许是因为对青天大老爷保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咎其深处,他们的动机更多是来源于一种原始对公正的信念。用导演马莉的话说,也就是一种“信”或者“信仰”。正是因为这多少有些虚妄的“信”,使他们抛弃正常的生活,远离家乡,在穷困潦倒中几十年如一日地追逐着那些虚无缥缈的希望。

  片中的主线是上访三十年的老郝和从出生起就与上访结下不解之缘的京生。老郝的脸上已经沟壑纵横,与她的倔强相得益彰。没有户口、工作,每天的生活就是抽烟、摆牌和为三十多年前被扣上反革命的前夫平反。尽管片尾老郝声言准备放弃,但从导演口中得知,老郝仍然回到了北京继续她的抗争。从京生——老郝上访路上出生的女儿——身上看不到老郝的偏执,展现给我们的反而是一种豁达和乐观。虽然父母离异后便开始了陪伴母亲上访的漂泊生涯,但是露宿街头、睡候车室和厕所却是年幼的她曾经快乐的源泉。长大后保护母亲成了责任,尽管苦难从未远离她,但是我们没有听见她的抱怨,取而代之的散发着一种积极正面的人性之美。

  在上访村蛰伏六年、每次逃离都提心吊胆的导演说苦难并不是她唯一想表达的主题。上访人群间的友爱、访民的“信”和京生在镜头前的坦然都是她迫切想传递给观众的力量。“人生如苦海,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舟。”爱和信仰,也许是我们得以渡岸的扁舟。

  《京生》观后感(三):命运的困惑

  《京生》观后感(四):没有希望,然后呢?

  “来这儿访了三十年了。”

  “有希望吗?”

  “没有。”

  “那为什么还要等下去呢?”

  (沉默良久)“还是不说吧。”

  片子要说的很多,关于苦难,关于人情,关于希望,而对我最深的拷问却是有关“坚持”和“放弃”。

  导演向不同的上访者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你觉得有希望吗?”刚开始上访之路的人抱有满满的期待,以为自己的小小诉求一定不会被拒绝;而那些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十年的人,大都摇摇头表示没有希望了。那么,既然已经没有希望了,为什么还要继续过着这样的生活呢?有的人仍然期待着奇迹从绝望的废墟中开出花朵,有的人连自己都不知道原因,而更多人的回答都充斥着无奈:“走上这条路就回不了头了。”

  是啊,走了三十多年了,拾荒、流浪、被关押、被打骂、吃了上顿没下顿,和每天的必修课“填材料”和“等待”一起,变成了生活的全部。总想着,说不定明天就好了;下个月XX会议,可能就会有结果了;明年吧,等到明年还没解决我再放弃……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就越是无法放弃,因为“如果这个时候放弃了,30多年就白活了”,明知道在等待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结果,却只能在漩涡里慢慢沉沦无法回头,这是比他们遭受的那些打骂和刁难更让我难过的事情。

  我们总是在倡导坚持的意义,总是在贬斥半途而废的无能,然而,面对他们,不管是坚持,抑或放弃,都是难题。即便可以战胜自己的那份不甘心,可是物是人非的故乡、小心提防的gov,“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哪有说的那么简单?即便是见过这么多人和事的导演也不能确定地回答老郝的问题:“你说我还告吗?”

  愿你们遭遇的苦难能少些。

  《京生》观后感(五):悲悯京生

  在岛城五十年来最寒冷的那个冬日的下午,一群热爱独立电影的观众,在良友书坊观看了长达四个小时的纪录片《京生》。虽然已经过去几天了,但是那些鲜活的人物一直在我眼前晃动。

  导演马莉用了六年的时间拍摄了,北京城中的S访村居住的特殊人群,他们为了各自的冤屈来到北京寻求公道。京生是坚持S访30多年的老郝的女儿。老郝因在S访的路上生了她,就给她取了男孩名——“京生”。为了不离开妈妈,她从小就成了老郝的陪伴,在北京度过了33岁大部分时光。从出生就写就的人生剧本,是如此的惨烈。小女孩为了摆脱从来不管自己饥饱的父亲,毅然选择了离婚后的妈妈老郝。当初的想法十分单纯,总比在爸爸身边挨饿好,哪里知道更加苦难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她用平静似讲述别人故事的语气,说她如何害怕的睡不着,整宿整宿的抽烟,烟醉了也就睡着了;害怕继父不要妈妈,母女失去生活保障,而隐忍着被继父一次次强暴;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身上,难以想象她是怎么挣扎着活到了今天。悲悯京生!

  跟随妈妈S访的小孩不止她一个,在本该无忧无虑享受的童年,他们分担着成人的磨难。而那些父母,却带着自己的不服,反复重复着他们自己也不确定的S访生活。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冤屈,希望通过S访得到解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就这样重复着。就如同有人说的,自己也看不到希望,但是已经骑虎难下。此时的他们就如同中毒一般,完全失去了选择和对现实判断的能力,就像老郝一样准备终其一生来证明自己的坚持。在这些人身上多少都可以看到偏执的性格特点,但是这些性格就如同本性一样很难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性格形成是和幼年经历有关的,幼年不能接受父母可以忽略,甚至强制地对待自己,内心充满着不服。但是迫于对父母的依赖,又不得不妥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告诉自己,我早晚会让你们明白,你那样对我是错的,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偏执人格。人不是不要去抗争,有冤屈可以申诉。但是一味地想改变并控制一切,甚至不惜失去生命,起码不是一种成人理智的选择。

  京生也是两个小孩的妈妈,但是在她心里,妈妈比孩子老公更需要她。或许她内心的小孩,有自己不佩拥有比妈妈幸福的生活,所以要牺牲自己可以拥有的幸福,来表达内心小孩对妈妈的忠诚,中毒的妈妈又怎能看到这一切。现实当中就在一代代地上演着,人间悲剧,但是又有几人知道这些悲剧的导演就是他们自己,仅仅是出于小孩的不服。尽管他们是我们的父母,但是他们也不一定会满足我们所有的期待,毕竟他们和我们不是一个人。一旦成人意识战胜了内在小孩的执着,就会意识到当下会有更多的选择,我们不用再去重复童年的苦难,试图去改变那个不理想或者说中毒的父母。

  《京生》观后感(六):为了忘却的纪念

  看完之后感触颇深,周遭的同学也不少都眼有余泪,看的过程我是揪心的,看完后也依然无法舒心,想说的太多,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仿佛我也跟着导演,跟着镜头里的一个个人,走进了那样一个世界,那样的世界于我是陌生的,但感情却是真挚的,有时候想,是不是苦难也会令人麻木?就我本人而言,也并不是多么高尚,虽然不至于给求乞者一脚,却也很难施以恩惠,“上访”,对我来说这个词并没有多特别,但因为这部作品,它活了,在我这种无爱的人身上活了过来,我们总是口口声声地讨伐着中国的愚民,但真接触这些我们所谓的愚民时,我们又有什么样的资格去嘲讽?文化是个很特别的东西,让我们自以为高人一等,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陷入那样的境地,备受煎熬,歧视,我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呢?苦难总是能勾起我们广博的同情心,但是反思之后,我们又做了什么?<br>这部纪录片,让我认识了这样一群人,也许不同的人总有着不同的世界,我如今活在读书人的世界里,难免会不食人间烟火,但还好有这样的作品,令我警醒,这世界有这么多受苦的人,而我却碌碌无为,看这纪录片的时候,总在想,如果我,那会怎样?人心都是相似的,却为何容忍了如此多的罪恶?纪录片里的角度是上访人,即使如此,也涉及了很多不可说或者不敢说的话题,本片的政府,人大,法院,都是活在上访人的口里,因为这是导演所无法直面的,甚至是一个国家无法直面的,这不知是不是悲哀,在一个悲哀的社会里,善良决不会成为解决方式,我不知道解决的方法在哪里,导演或许也不知道,所以她不过是忠实于事实,忠实于镜头,最体现她态度的,可能就是影片结尾,老郝问她时的沉默了。或许出于记录的原因,她没法回答,但真正到这个问题,又能如何?

  关于上访,让我最易想到的应该就是失孤了吧!上访人和寻亲的父母,同样的无奈,同样的悲哀,但是也许还是有不同的吧,也许我不曾经历过,但我总觉得寻亲是没有尽头的,但上访不一样,上访人说,这条路走上了就不能退,老郝也说如果知道今天这种结果,30年前就不会来上访,与其说不能放下,不如说是已经习惯了,把上访当成了唯一的生活,也许这很不可思议,但这难道不是一种体制化?上访人的体制,在同化着所有上访人,这种体制满含悲惨和冤屈,然而最可怕的是,它还满含着信仰,这种信仰其实是很可怕的,在坚信自己一定能上访成功,一定能找到清官,上面总会还以公道,在这样的信念下,他们让自己的生命一点点被蚕食,而上访的意义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内化,以至于成为生命中唯一的目的,这是多么可怕又可怜的信念啊!还记得那个从70年代就一直上访的老奶奶,只是为了骨折的钱没赔,就上访了几十年,值得吗?这或许不是个问题,但其实到了最后,她已经把上访当成了她的人生,想起肖申克里的那个老布,几十年的牢狱生涯规划反而使得他不能再拥有别的人生,如果老郝不再上访,她还剩下什么呢?

  我也很想知道如今老郝是否还在,她的一辈子,真是太苦太苦了,当她说到女儿被自己后来的丈夫强奸时的表情是淡漠的,这是多么悲惨的一生,才能让她这样面对世界?那一刻的我是无比心酸的,为的是天下受苦难的老郝。

  不了解导演马莉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但是这样的纪录片让我没法对她有所猜忌,老郝说你能帮我吗?她说很困难,我想也只能如此了,当我们看到这部作品,也就是导演所能做的最大可能了。

  《京生》观后感(七):与其抱怨,不如沉思。与其谩骂,不如行动。

  这是第一次,也是难得的一次,我对S访者有如此直观、具体的感受。

  一遍又一遍的火车到站提醒声、一阵又一阵的哭喊声、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桥洞、墙边、废墟。是的,我也去过北京火车南站,也去过天安门,也路过过中南海,甚至也在北京的小巷子里走过,但从没有见过这些人,从没有留心过。他们大部分衣着邋遢、形容枯槁,眼神里流露着哀怨,捡着饭店的剩菜,咒骂着那些“贪官”,期盼着出现“包青天”。是的,他们大部分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大部分受到了某种不公正的待遇,他们是某种程度的受害者。但是, 纪录片并没有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不只是苦难。他们难道必定要吃苦吗?他们没有选择吗?

  马莉导演在拍摄中,对受访的S访者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你认为赢得了吗?”、“有没有想过赢不了,就重新生活?”、“为什么要如此坚持?”。第一个答案很一致,几乎赢不了。第二个各种答案都有,有的已深陷其中,有已在这条路上走了33年的古稀老人,还有才来不久的重庆青年,他们不愿意就此放弃,或是为了“肃反”,或是为了“个人幸福”;有的已经顶不住地方的压力,被迫被人接回去;有的只希望有一个台阶下,有一点补偿就行;但大部分则是骑虎难下,明知此路不通,但已无法回头。至于第三个,印象中大体看到几种:冤,咽不下这口气;利益受损,希望补偿;伸张正义,惩处某些恶人等。至于为何希望渺茫却仍不放弃这个问题,几位受访者的回答的中心都很相似:“作恶的是那些贪官污吏,中国这么大,总会有几个清官”、“现在在防腐倡廉,如果那些贪官倒了,自己的案子就会解决。”“中国是讲人权的,有鸣冤的制度,是好的,只是下面的人不执行。”另外插一句,大部分上访者对于上访机构、马鞍楼这些地方、地方政府都充满了不满,但对于S访制度、申诉制度都很信任,对于中央政府的权威有相对认可,矛盾主要集中在S访者与地方、上访者与政府单位、公检法中的个人。这一点值得玩味。

  最后,再回到纪录片的名字上来。这是一个S访者女儿的名字。看过纪录片的人知道,京生的人生一半,已经被她母亲的S访给毁了,而且,现在又正在毁了她孩子的前途。与之可以比较的是,一对来京的母子。母亲在某种程度上,出于对十岁儿子读书前途的考虑,结束了第四次S访,被地方的人专车接走(她们走后,导演才从旁人那得知她已经来了3次,之前就被人强行带回)。与他们同住一院的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小女孩,她也是S访者的孩子。读着她读者阿姨走时留给她的信,当读到“期望她也能早日和妈妈结束S访,回家读书时”,我想,她会成为第二个“京生”吗?她的下一代呢?

  问题不会就这么少。为什么他们在S访村就能心里好受,回到家乡却很是难堪呢?为什么错过一次排号,就是半年的时间全废呢?就如片中有人问“她们已经这么惨了,为什么还要如此对她们?”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该指责谁。我只是知道,怨恨,是悲剧的助燃剂。这里有很多很多的种类。

  .S.

  首先要说明,由于记忆欠佳,观看时也没有做记录,有很多话都是事后回忆,只是得意忘形,如不准确,见谅。

  其次,由于时间关系,只观看了纪录片的前3/4,“离婚”一部没看,故有可能没讲全,没看到全貌。

  最后,感谢导演马莉,去以你眼代我眼,延伸我了对世界的触角。还有,感谢南大黑匣子放映室,能放映这部纪录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