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17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是一部由Paul Holahan执导,安东尼·拉帕格利亚 / 恩里克·穆西安诺 / 波普伊·蒙哥马利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观后感(一):看得到开头看不到结尾

  在网上的美剧论坛里有一个很有意思说法:除去CSI系列以外最热播的7个犯罪探案剧集称为“七宗罪”,他们分别是the closer,Bones, Medium,Without a trace ,NCIS,Criminal minds,和numb3rs。我看过其中的大部分个人认为米国编剧已经把犯罪探案这个剧种发挥到了极致,现时国人水平实在难出其右。各色剧情有的从人物角色各自出发的不同角度来说故事,有的则从从形形色色匪夷所思的探案手段的角度出发来展开剧情。基本上你想的出来他们那里都有,想不出来也有了。每个剧集都有各自鲜明特色,能满足不同口味的观众的爱好,真正能做到:总有一款适合适合您!

  对于我而言,除了Criminal minds,无疑Without a trace也心头所好。在BT上它被翻译称为《寻人密探组》,对于这样实惠到顶的翻法,想来也只有港人所为,不过到也明确的表述了剧情的主干:一个FBI的寻人小组的故事。一旦有人被报告失踪,他们便来敲开大门发掘和那个失踪者有关的所有线索以及秘密,直到把他或她(无论死活)找到为止。作为一部犯罪剧集,关于“犯罪”这件事并不是Without a trace的重点,毕竟失踪的原因有很多,被绑架的确是其中大头,但是私奔的情况也是常有的。而Without a trace要表达的是当一个突发情况出现(失踪),当一个人或是一个家庭的私生活突然必须被曝露于阳光之下,又会是怎么样一个状况呢?作为调查线索必须要做的事情,寻人小组要调查失踪者所有的人际关系工作背景,乃至任何和他或她有关的人和事。随着剧情的展开,一个个线索的出现和明朗,你就会发现人生果然是一条爬满虱子的华丽的毯子,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所谓幸福的家庭绝大部分也不过是一张挂在墙上的,由一群貌合神离的人一起拍的集体照而已。

  在剧情背景设置上,故事发生地都在一等一的超级大都市高耸入云的大楼和背后满地污水的巷子,始终有些寒冷气候,和那间满是玻璃的FBI办公室,无不透露出都市生活特有的压抑冷漠。配合着那些满是麻烦烦恼的剧中人的人生,很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只要是活在这个烟火人间,谁又没有那些怎么样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呢?究竟该如何把握自己的生活命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又该朝哪里走,而毫无疑问,一个选择都关联着无数的结果,而究竟哪个选择才是正确的呢?

  当然剧中的人物设置也是一大亮点,因为里面的男主角也就是寻人小组的头JACK,是一个美剧里少见的不折不扣的败人:火暴的脾气让他和上司相处不怎么样,过分关注工作让他失去了家庭包括两个女儿的抚养权,和SAM搞个affair也弄的一塌糊涂。可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人生,却能让每个凡人在他身上都能找到自己影子吧:怎么看都算不上成功的人生,和太多必须要面对的麻烦。

  如果说“七宗罪”包括CSI系列里大多数犯罪剧集是通过对观者展现一个离开日常生活很远的犯罪探案世界,而满足了平淡生活的大家那些好奇和猎奇心态的话,Without a trace则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子,它通过展现剧中人的生活故事来引起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而失踪只是一个理由,一个突破口,或者说是一个开始而已。而人生的美妙无奈之处不就在于你只猜的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尾吗。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观后感(二):本能人性

  《Without a trace》说的是一组FBI侦探专门负责寻找失踪人口,其中一集情节如下:一个男孩儿少年丧母,父亲事业成功却教子无方,屡生事端之后,老爸决定让他受点教训把他丢给了法庭。因为是轻罪,法庭判他参加社会服务。在一个收容中心里,这男孩改邪归正,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真的开始充当那些无家可归者的保护人并且乐此不疲。收容中心房屋老旧面临关闭,男孩的父亲拒绝帮忙,认为儿子仍然象以前一样是为了毒品或者赌博。男孩只好去找昔日的狐朋狗友,一些空虚的富婆开始用家里的珠宝、古董来换他的“服务”,于是男孩的捐赠名单上有了一连串的匿名捐赠人。当这男孩在圈子里开始出名,事情便难免会走漏风声。某个阔太太老公发现了妻子的丑事向收容中心投诉,一向由教会赞助的收容中心当然不能容忍男孩用这种方式去筹钱。另一方面,男孩知道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家庭纠纷,也明白这种事情必须停止。他准备把还没有卖掉的珠宝古董还回去,想把事情做对。就在这个时候,男孩儿失踪了……

  记得以前看央视一档谈话节目(好象是《12演播室》),讨论中国如何将社会服务引入法律体系。当时的争论其实不是如何引入,而是要不要引入。看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以为自己多少有点涵养了,但那次的争论罕有地激起了我的愤怒。争论双方壁垒分明,反对引入的一方全都是法律工作者,检察官、法官、法学院教授等等,他们反对的理由如出一辙——不具有可操作性,一位教授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是“麻烦”、“太麻烦了”。所谓不具有可操作性根本不成其理由,社会服务在西方已经是一个发展得相当成熟制度,我们需要的不过是学习实践而已。反对引入社会服务唯一的理由就是法律工作者嫌“麻烦”!是啊,念着法律条文把人往监狱里一关当然省事,一点都不麻烦。难道国家花钱培养那么多法律研究者、工作者是让他们不用麻烦就坐着吃闲饭的吗?

  我对轻罪者判社会服务基本赞同。但兴一利必有一弊,不知会有多少人钻这个空子把该进监狱的罪犯放到铁栏外面来,特别是那些有钱地位关系的人,这也算中国特色。对重罪犯,我不太相信监狱可以让人改恶从善,它更多的是起威慑作用。而犯有轻罪的人,很多是因为冲动无知,其中大多数是容易受人影响的青少年,因冲动或无知而坐牢,出狱的时候“五毒俱全”的人不会比因社会服务逃避了坐牢的人更少。社会服务与监禁对犯罪者和社会大众哪一个造福更多一些,我不知道,我对社会服务功能理解当时仅限于此。

  那天,看到电视剧里那个男孩,我觉得豁然开朗。男孩在收容中心里发现了自己除了惹是生非之外还有另一种能力,他感受到的是一个成年人责任,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开始新生成就感,是作为一个有用的人的价值。勿庸置疑,占有是一种快乐,但是奉献同样是一种快乐。让一个人发现自己的善良天性,去承担扶助弱者使命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这才是社会服务真正的意义

  一直以来人们争论人性的善恶,我觉得很荒谬,这需要争吗?人性有善也有恶,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天使和撒旦的混合体。很多时候人性是丑恶的,自私冷酷贪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人性还有善良一面,即使大多数人通常都不会表现。这一次的汶川地震,让我感到震惊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灾难面前的人性。邱震海在谈论“范跑跑”的时候把网民的表现分成三个阶段,说第一阶段人们的反应是多年政治教育的结果,之后的反思是人们运用理性的结果,然后教育部出台了新的师德规范。邱先生一向喜欢分段、分点,通常都显得很有条理似的(大约因为女人不讲逻辑,所以我弄不懂他的条理),但这次我觉得他分段分得莫名其妙。如果说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学雷锋”的观念灌输,百年前冰海沉船的时候雷锋还不知道在哪儿吧?谁教育那些男人无私地把生存的机会让给妇孺的?不可能是马克思吧?那是耶稣基督?又是谁教育日本人把扮女装逃命的家伙写进教科书当反面教材的?天照大神?如果是,那只能说明强者保护弱者不是哪一个政党的理念灌输,也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特有的道德标准,而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跟雷不雷锋的毫不相干。为范跑跑辩护的人说逃命是本能,有人就反驳说逃命是动物的本能,而保护弱小才是人性的本能。第一时间自发地跑到灾区去的成都的哥的姐和志愿者们有谁想到雷锋了?漏夜在献血车前排队的人们、自动向灾区捐款捐物的人们有谁想到雷锋了?从5000米高空跳伞的军人肯定学过雷锋,可原本游客却留在当地参与救护伤员的老外们是受了哪个党的教育?

  人是有行善的本能的,人是有无私奉献的本能的。循着这样的本能,人类才有可能守望相助,才有可能共同对抗恶劣自然灾害,才有可能从战争废墟挣扎出来,才有可能生存到今天。因为有了这种高于动物本能的人性,人类才与猿猴有了根本的不同。固然,人类的利己本能可能会在更多的时间里占据上风,善良的本能常常受到压抑。大家不是都在说现在这个世道不能做好人吗?因为做了好人很可能没好结果。不是不愿,不是不该,而是不能。在我感觉,这次中国人善良的本性会以“井喷”的方式爆发,或许就是因为过去三十年初级阶段,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利益,漠视正义诋毁崇高,使得太多的人善良的本性被压抑。幸运的是,人类善良的本性没有在沉默中灭亡,而是借由这个时机在沉默中爆发。

  因为善良表现的如此稀少才显得善良的可贵,只有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善良的天性才以如此的规模被激发。但是如果,如果我们就这么放纵人性当中的自私和丑恶,我们还会记得人性当中有善良这种东西吗?当冷酷与冷漠日复一日地主导社会风尚的潮流,善良的本性会象人类的尾巴那样退化掉吗?不是连老师该不该丢下学生跑掉都需要讨论了吗?不是已经有那么多的人把动物本能当成了道德底线吗?如果教育部不出台新的师德规范,我们的孩子会交给什么样的老师?

  那个男孩死了,不是死于毒贩子之手,也不是死于代其“销赃”的中间人。他想帮助一个曾经跟他一样屡生事端的女孩走上正路,但是已经吸毒成瘾的女孩在酿成车祸之后丢下男孩独自逃离了现场,还顺手拿走男孩打算归还的珠宝去换毒品。男孩就这么在车里孤独地死去了,死得那么那么的不值。人有善良的天性,但这种天性又是如此地脆弱,如此地不堪一击,如此地需要保护。而这种天性面对的这个世界又是如此地冷漠,如此地强大。男孩的父亲替儿子完成了未遂的心愿,收容中心生存了下来。中心的主管痛惜地说,他走了,下一个他,或者她,在哪里呢?

  走在街上的时候,如果身边突然有人跌倒,你是本能地躲开,还是本能地伸手扶一把?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观后感(三):生活的出口

  每集出现“失踪**小时”时,都是从空中俯瞰的镜头,让人觉得生活在此中的芸芸众生是那么微不足道,真的会失去踪迹

  不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普通家庭;不论是上流名媛,还是社会低层的贫民,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不为认知的一面,或感伤阴暗,当一切一切的都揭开始时,也许因真相受到伤害,但有时却让人们互相了解,更加珍惜

  几位主要人物也慢慢丰满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喜欢Jack , 我到觉得他把一个中年男人在工作、生活中矛盾挣扎刻画的很深刻。他果断、坚强正直,沉迷在工作还有办公室恋情中,回头时发现家庭已经离他越来越远。对于童年母亲的自杀、父亲的疏离,耿耿于怀。在离婚听证会上,他所有的情感都爆发出来,将椅子狠狠砸向玻璃门。但也是这一次,让他对于离婚和抚养权不再那么执著,开始学习适应这个结果。在他看到父亲因老年痴呆,认不出自己,所有的记忆混乱,最后在沙发上静静去世时,他只是默默拉起父亲的手,泪流满面。这时多年的纠缠也终于放下了吧。

  amanth在缺少父亲的环境成长;Viv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Danny觉得父母的去世是自己的过失,曾染上毒瘾;Martin与父亲的关系紧张,因为受伤,在治疗过程中开始过分依赖止痛药,无法自拔。发现其实他们个人的家庭好像都有缺陷,都不是在明亮快乐的环境中成长生活的。 可是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出口,成为帮助别人的人。好像验证了Elena所说的关于叛逆形式,“还可以当警察”。

  所以这部片子打动人地方不是FBI的神勇,而是让每个人看到其实我们的生活都不是那么完满,找到出口,努力生活。也许不是那么容易,但努力总比沉沦好。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观后感(四):老朋友

  很清楚记得,开始下头两季WAT的时候,我还没有做现在这行。只不过是一个无聊的周六下午,坐在办公室里打发时间。

  第一季的最后,马龙和在书店里劫持人质的丧妻男子推心交谈,发现他的生活完全因为911而被毁灭。妻子死了,工作没了,房子被收了,孩子无力抚养了。他拒绝领取律师代他谈下的国家补偿,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他对马龙说:20万。我的妻子。是那么好的一个女人。难道她只值20万?马龙回答他:这20万不是买她的生命,而是让你们继续前行。不论生活里谁离开了我们,生活还是需要继续。(大意)

  男子最终投降被捕,马龙精疲力竭地走出书店,天已全黑。背景音乐响起,是“哈里路亚”。我从没有这样被电视剧里的配乐震撼,竟有在看史诗剧的感觉。一个普通人的绑架失踪,折射出的还是几年前那场国难无处不在的影响,隐然是一种宏大叙事。我在心里不得不赞一个米国编剧的掌控能力。从此开始追看这部剧,一直到现在它结束。

  一集一个小故事,大多是普通人的失踪。FBI寻找他们,也寻找出他们生活中各种尴尬的现实。一个在大城市俨然奋斗到金领的独居女性,却完全无法面对自己和公司同事的感情纠葛。一个邻里眼中妻子心里的模范丈夫,实际上是被保护的证人,他的一切信息都是伪造的。所谓恩爱的模范夫妻,也只是两个陌生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谁都可能失踪,谁都或许是你看到的另一个样子。

  最打动我的,是他们寻找一个早已被杀的孩子。最终没能找到,却在他20年前栖身的地下室发现了他的速写本:中央车站。中央公园。洛克菲勒大厦。全部都是从下往上看的仰视角度。马龙说:他孤单前来,希望投身这个巨大的城市。但是,这个城市,最终却吞没了他。

  这一瞬间,泪盈于睫。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观后感(五):失踪现场中的小笔墨

  《失踪现场》中的小笔墨

  断断续续从五一就开始看了,已经看完了第一季,第二季也差不多了。

  看第一季时还做了些笔记,这一季偷懒,没有记,等全部看完再记点重点吧。

  其中一集探讨的是老年人的问题,癌症,老年痴呆症,安乐死,通过一个患乳腺癌即将去世的护士的失踪展开。

  其中还插入了FBI那个头头的家庭生活,他和父亲的关系,瘳瘳可数的三个场景,就把父子从前的对峙,现在关系仍旧恶劣,却又在彼此改变的感觉描述得很好,演员演得也很棒。

  他对父亲说,大意就是,我现在跨出这个门口的话,下一次你可能就不认识我了(因父亲被医生判断患老年痴呆症),如果有什么话,就一定要在现在说出来。

  父亲说get out时我眼泪就下来了。

  很有趣,看第一季时,每一集都是找寻失踪人口,一个推理破案过程,老看老看也有些烦了吧。但在第二季里,开始加入不少元素,就是每个探员本身的生活改变加进去了,在办案子的过程里面他们遇到的痛苦,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家庭,这些只是小笔墨,却很打动我。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观后感(六):脱轨

  观美剧闲扯之七——<Without a Trace>

  大约8、9年前吧,有段时间,陷入了绝望情绪里,如今已经想不起具体诱因。有一晚忽然双手颤抖,一杯水都拿不住,母亲给我一粒救心丹塞下去,数天后给学生上课时重演了一回。这种体验对一向自诩身体素质好的我,委实陌生又可笑。认真地考虑了几秒忽然栽倒在地不复醒来的可能性,导致我产生严重恐慌的却是:留下身后一堆杂碎怎么办?于是对最要好的朋友说,把电脑里的文字寄给她一份,让她保证万一发生这种情形,一定把我生活里其余字迹尽数销毁。她并不在本地,我给她发电邮时,笑得简直有点歇斯底里。

  不过走出阴霾后,迅速淡忘了。看<Without a Trace>时,那点诡异的想法忽然又回到了心里。如今朋友已为人母,和其余妈妈并无不同,话题核心就是家庭和孩子。如果我像剧中人某一日忽然失踪,交代她来收拾残局显然已经不合适。如今精神上最亲近的一个朋友远在纽约,那也指望不上。以至于我有一种冲动,想立即动手把衍生的痕迹尽可能擦除,至少精简到让我的灵魂在某处徘徊时,不至于有什么尴尬的秘密被人发现。

  我是个无可救药的完美主义者,坚信世界必须合理,人类必须理性,即使人生经验反复否认这一切,也始终力图在周边修建“正常”的秩序。其实可悲的并不只我一个,我们都如同行星碎片,在所谓轨道上,周而复始运行,而管这叫做“生活”。某一日忽然因为撞击或者外来掳获,脱离了常轨,乃至化作流星划落天际,“生活”的另一种模样就不容分说地赤裸裸呈现在他人眼前。

  lt;Without a Trace>是我绝不推荐的剧集。在我看过的罪案剧里,它是最沉闷的一部。奇怪的是我仍然固执地追到第四季。当然依循美剧惯例,从第二季开始,它变得比较“好看”“深刻”,随着剧集累积,形形色色主人公出场失踪,触角也探入了“人性”“社会”的边边角角:青少年犯罪、少女未婚先孕、儿童色情、家庭暴力、体育黑幕……但力度说不得出众;它也描写了FBI探员人各自的生活,比如Jack Malone的婚姻,Samantha的孤独,Vivian的病,Danny的密辛……但人物个性仍是乏善足陈,金发美女Samantha和后来的黑发美女,嬉皮Danny和贵家子弟Martin,简直区别不开。吸引我的并不是这些。

  基本上,你把它当作“脱轨”的故事就对了。最常见的是:某一户中产阶级家庭,循规蹈矩,古井无波,某一天,一个家庭成员,父亲,母亲,或者孩子忽然失踪了。FBI探员们一拥而上,展开背景调查,到公司和家里翻箱倒柜,追问每一个和他/她关系密切乃至街头邂逅之人,追踪他/她电脑、账户、邮件、信用卡,划出时间线,重建被害人的生活轨迹特别是失踪前一切活动,原来现代社会里,监控摄像无处不在,你的每一笔小开销,每一个小动作都会被记录在案,任何一点“不正常”的蛛丝马迹都要被提取并推演出各种可能性……你的人生被一种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一点一点拼凑起来,凄凉地暴露在众人眼前。

  一个公司小职员,可能是狂热的恐怖分子;一个乖巧的孩子,可能是学校暴力的受害者;一个不起眼的小生意人,可能是杀死想走别样人生的妹妹的凶手;一个尽责的丈夫,可能是恋童癖,同性恋,或变性人;一个性感的妻子,可能勾结绑架犯结果丈夫性命,一个职场春风得意者,原来情感与私生活如此荒凉……随着调查的深入,那些平凡乃至“完美”的生活表象如皲裂的泥土般片片剥落,露出底下千疮百孔的样貌。原来啊原来,我们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那些我们爱过的、最亲近的人,日复一日,生活在谎言之中。失踪意味着多种可能性,逃亡、绑票、被杀……有的失踪者再也回不来,有的失踪者千钧一发之际获救,难道此后能继续回到谎言中生活?“我们是再也回不去了”,我时常会想起《十八春》里这句话。

  你一定可以想象剧情很阴暗,但是<Without a Trace>色调灰暗,却不肯黑暗到头,倒是努力挤出一丝暖色。说真话,习惯了罪案剧逻辑的我,在为谎言颤抖之后,发现它走回温情一路时,简直有点失望。对,我是完美主义者,连黑暗也喜欢黑暗得彻底一点,不乐意拖泥带水,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这些。比如某集大学橄榄球教练,忽然改变作风,禁止球员雇人代考,敦促他们读书,阻止他们吸毒和使用兴奋剂,于是球队成绩一落千丈,他也从金牌教练而变成失败者被迫辞职,原来他忽然发现队中一名球员是他的私生子。他开始反思产业利益对“别人的孩子”的戕害,但是他保护的一个膝盖受创在他家养伤的球员,不能理解他的做法,暴怒之中杀害了他。大约因为职业的关系,那些描绘儿童与少年在家庭和学校中受伤害的,会使我格外压抑。不过编剧小心翼翼,大多数结尾都让观众看到潘朵拉盒子里飞出一点光芒。

  408是比较特别的一集,因为它叙事的角度不是探员,而是失踪者家属。还是那么一个中产阶级白人家庭,父母半夜醒来,发现外出的孩子仍未归家。他们目睹FBI进入家里,搜素每个隐秘角落,妻子和丈夫被分开,回答种种难堪质询(大部分儿童失踪案与父母有关,父母是第一嫌疑人),探员神秘地忙碌,他们无助地等待,彼此交换着绝望的眼神,各自回忆过往,并且不能相信他们完全不了解孩子的生活——他可能卷入贩毒和赌博。开始互相责怪,积压在心里很久的隐隐不满忽然就发泄了出来……生活完全乱了套。时间流逝,越来越绝望,冲着探员发火。忽然又被叫去辨认尸体,面对血肉模糊的脸部,父亲弯腰呕吐,母亲鼓起勇气,查找胎记,确认不是自己的孩子,燃起希望,但也意味着又回到原点。于是等待,继续等待。探员继续忙碌,父亲没话找话,询问那个孩子怎么死的。Martin说被他父亲酗酒后打死。父亲(惊恐?也不尽然)地直直看着他,好像小心征询意见,又似自言自语:怎么可能?怎么可能?神秘访客出现,真相浮出水面,儿子为被侵犯的女生出头和嫌疑人起争执,被抓,被作人质。于是坐车到现场,还是得远远地惊恐地等待……终于Martin放下对讲机,如释重负说:孩子被救了。冲进医院,重逢……

  结尾处,视角转回Malone他们身上。Martin欣慰于美好的结局,Malone说,别高兴得太早,刚接到报案,某处又有人失踪。于是,他们重又出发,留下拉长的疲劳的背影。这一集叙事调子刻意压得极低极平板,最后抢救人质的戏剧场面也被虚化了。而等待过程中种种煎熬如此琐碎真实,也使人更理解Malone他们工作的意义,委实感人至深。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观后感(七):失踪的人和失落的人生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日复一日地遵循常轨运行,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人和固定的习惯构成所谓normal life的固定坐标体系。某一天,一个人突然从他的轨道上消失,原有的坐标失去了作用,使得这个坐标体系中与之相关的人们失去了他的踪迹。所谓失踪就是这种情况,一个人离开了既定的生活常轨,突如其来,不合常理,无人知晓。

  大多数失踪事件与犯罪相关,失踪者往往成为受害者,失踪时间愈久,生还的机会愈小。极少数情况下,失踪者由于自身原因而暂时从人们视野里消失,造成一场虚惊。无论何种情况,一个人的凭空消失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多少算是一种幸运。Without A Trace中的绝大多数失踪者是幸运的,如果没人报案,相信很多人死于非命而不为人知。案件的调查过程也表明,真正毫无线索的失踪事件其实很少,只要能够发现蛛丝马迹,挖掘出隐瞒的真相,把不同坐标系中的相关事件联系起来,就能找到失踪者。

  在寻找失踪者的过程中,调查小组的探员们对失踪者了解日深,甚至超过了失踪者的亲人、朋友和同事。对于探员们来说,他们既出乎案件之外,又身在案件之内。一方面,他们的工作是寻找一切途径找出失踪缘由,找到失踪者,需要超乎其外,保持冷静客观的头脑,进行严密的调查推理;另一方面,他们要悉心揣摩失踪者的心态,分析其行为,这又要求他们接近失踪者的心灵和思维,入乎其内,切身体会和感受失踪者的情绪体验,进而从诸种可能性中判断失踪者的选择,找出正确的方向。

  寻找失踪者,使探员们看到了一段又一段人生,发现它何以误入歧途,怎样嘎然而至,为那些温馨美好感动,也为那些孤独无辜伤感。有时候,游刃其间并不难,只需牢记自身职责所在,把这些看作为工作的一部分。有时候,想置身事外却太难,因为探员也是人,那一段失落的人生仿佛就是他们自己的。

  调查组的头儿Jack Malone是检察官的丈夫,两个女孩的父亲。他既稳重干练,又敏锐坚定。疾恶如仇的作风引人误解,树敌不少。事业与家庭难以兼顾,导致与下属的婚外恋情,与家庭两相分隔。为了找到被恋童癖罪犯藏匿的少年,他不得不留给罪犯脱罪的机会,以换得少年的生还。法庭质询时,明知说出事实会让罪犯逃脱法网,他仍选择秉持执法者的本分,说出真相。作为执法者,有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两难,遵循法律还是坚持道义,当两者矛盾时,Jack选择了法律,法律本身是为维护道义而制订,尽管并非完美,但破坏它情况会更加糟糕。

  amantha Spade是典型的单身职业女性,金发苗条,对工作很投入,然而,也是孤单的。多年合作使她对Jack产生了依恋之情,两人曾经一度违反调查局的规定陷入婚外恋情。最终,为了各自的事业和Jack的家庭,理智地分了手。在Samantha的内心深处,始终丢不掉这份感情。在调查一名单身女失踪者的过程中,Samantha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刻骨的孤单,美丽与才情并不能掩盖死后无人料理后事的凄凉。她渴望寻获持久的温暖,只是,那个人也是身不由己。

  曾经是街头少年的Danny Taylor性格诙谐而略带火爆,外表像个雅痞。脱身墨西哥街头团伙,洗心革面成为FBI的他,有着沉重而不堪回首的过往,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尚在狱中服刑的哥哥。正如当年被别人信任和鼓励一样,他也把信任和鼓励给了哥哥,出席哥哥的假释听证会,为他做证明。

  最了解Jack也最令他放心的下属是黑人女探员Vivian Johnson,这位胖胖的中年女子既是细致果断的调查员,又是耐心严谨的母亲。她的沉稳大度得到了Jack的信任和其他组员的尊重,使她起到减压阀的作用,在内部出现摩擦的时候安定人心。Vivian最担心的是儿子的成长,案件中那些因一时错误而走上不归路的少年让她对青少年问题倍感忧虑。

  在Taken中演外星人的演员饰演调查组的新人Martin Fitzgerald,光看姓就知道来头不小,他的父亲是FBI高级官员,但他不愿依附于有背景的家庭,除了Jack,没人知道他有一个显赫的父亲。Martin为人谦逊而冷静,他对Samantha心生爱慕,但顾虑调查局的规定,一直把爱意埋在心底。对Samantha的关注使他成为唯一察觉Jack与Samantha关系的人,他不明了其间的变化,只是默默地关心和支持她。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观后感(八):say goodbye to WAT

  几周前下了第七季的最后一集,后来知道这也是这部剧的最后一集。不相信这是真的:一部长期居于全美收视率前20的剧怎么会被砍。于是找到了CBS的官方论坛,发现这是真的,那里同样充斥着不解与气愤。

  前两周才如释重负般地告别了PB,现在又要不情愿地告别寻人。尤其当我看完最后一集,对于那样的结局,还是有点不能接受。或许导演并没有想到这是整部剧的最后一集,只是把它当作了第七季的最后一集。

  一直觉得这是一部情节并不新颖的剧,但这是一部很能抓人心的剧。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看完一集呆坐在电脑面前的情形,无论是失踪者的命运还是这个寻人团队中每个人的境遇都能在某个时刻引起我的强烈共鸣。也许这正是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地方。除了传统的正义战胜邪恶,WAT更多的时候让人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复杂,法律的无助。

  寻人这种一集一个故事的编剧方式也很容易拍出比较长的剧集,所以它有了7季。坦率地讲,7季真的不少了,现在有太多的美剧拍个一两季就被砍了。但还是很遗憾这样的好剧还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被砍了。。。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观后感(九):FIND PEOPLE, FIND YOUSELF

  之所以力荐这片子,其实是因为每看一集,就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生活,实在具有很大吸引力。第一季倒数第二集21、22,对之前剧集涉及到的部分案情及内部同事人际关系给予了总结,也开始揭示这些几乎无所不能FBI人士同样有着常人的软弱与无奈。而这些案情——包括因怀疑是恐怖分子被无辜枪杀的阿拉伯和遭遇911事件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人群,使得这个原本仅关心民众生活百态的话题开始深入。

  22集与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开始有了紧张对持的局面,走投无路持有枪支的失业中年男人胁持在书店的平民,绝对扣人心弦,然而该剧集最令人感慨的,却是911事件死难者家属的处境和与社会救助无力,关于这一点,你当然可以通过《华氏911》来获取相关信息,但将其融和到个人失踪这一剧情(其实看到后半部分失踪的席妮简直快要被我遗忘了),让人感觉却和纪录片一般天衣无缝。

  2007.9.7完第一季。

  《寻人密探组 第一季》观后感(十):Without a Trace 第一季 分集备忘

  1、 白领女性想要暂时逃离自己的生活,没想到真的被人给绑架了

  2、 正太和父亲在去赛场的路上分散,正太被冒充成他亲生父亲的恋童癖诱骗

  3、 已婚女人被人当成绑架目标然后在接触中跟人家出轨了,当她想分手的时候真就被绑架了

  4、 离家出走的少女失踪,意外车祸死亡

  5、 校园少年失踪,变态校长,连环案(眼镜卷毛颜好正

  6、 中年男人失踪,在两个城市分别有家庭

  7、 幼儿被拐,犯人是代孕母亲,自己失去后小孩后精神不正常而且还拐错了小孩

  8、 善良有进取心的黑人少年失踪,被卷入抢劫和黑警事件中

  9、 外籍医生失踪,被怀疑是恐怖分子。BE,结尾那点插述真把人虐到了,也许这就是人生,刹不住闸的无力和无措,当跌落谷底的时候,身为普通人根本没办法阻止下坠。

  10、父女失踪,父亲在十二年前加入证人保护计划,如今为了安全逃跑

  11、两个小少女一前一后失踪,救出来一个

  12、被家暴孕妇在地下救助受虐妇女组织的帮助之下逃脱丈夫

  13、五年前在露营中失踪的黑人小男孩在他爹坚持了这么多年后终于找到了

  14、空姐失踪,被已婚的情人杀害

  15、新娘失踪,新娘的公公为了掩盖性侵过她的事实派人绑架并打算杀了她

  16、多年前失手推母亲坠楼摔死的少女记起了真相,从精神病院逃走

  17、退伍军官失踪,因为多年前的错误死了两人

  18、前几集出现过的黑人女记者失踪,因正在调查的案件被杀

  19、老师失踪,一帮大人被一个女高中生给耍了(宅总打酱油,看他走路总感觉一瘸一瘸的,肯定是错觉)

  20、拳击手在比赛前失踪,母亲为了一个儿子而杀了另一个

  21、第五、九集的案子相关,庭审,被调查

  22—23、绑架案,在911中失去妻子的男人绑架了妻子的前上司以及一书店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