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传奇字体》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传奇字体》经典观后感集

2022-05-16 12: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传奇字体》经典观后感集

  《传奇字体》是一部由Gary Hustwit执导,Michael Bierut / Neville Brody / Dimitri Bruni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奇字体》观后感(一):Helvetica, More than a typeface

  不止是字体,更关乎美学、设计,以及个体和社会的关系。

  ----------------------------------------------------------

  We think typography is black and white.

  我们以为排印设计就是黑色加白色

  Typography is really white, it's not even black.

  而排印实际上是白的,而不是黑的

  lt is the space between the blacks that really makes it.

  因为字体是由黑色形体之间的空间来定义的

  ln a sense it's like music,

  这有点象音乐

  it's not the notes, it's the space you put between the notes that makes the music.

  音乐不是由音符,而是由音符之间的空间来定义的

  what it's all about is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the negative shape

  我们实际上谈论的是它们与其“负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the 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

  实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the shapes between characters and within characters,

  字体内部,以及字体之间的空间形态

  with the black if you like, with the inked surface.

  以及黑色部分,如果你喜欢这样称呼的话;和过墨的部分

  And the Swis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background,

  而瑞士人更关注于字体的负形

  o that the counters and the space

  etween characters just hold the letters.

  所以字谷与字形间的空间就把整个字母固定住了

  l mean you can't imagine anything moving;

  你看不出丝毫的“松动”

  it is so firm.

  它就是如此的“结实”

  lt's not a letter that's bent to shape;

  这不是一套弯曲成形的字体

  it's a letter that lives in a powerful matrix of surrounding space.

  每一个字母实际上是存在于一个强有力的矩阵所包围着的空间

  lt's . . . oh it's brilliant when it's done well.

  这实在是... 太出色了,当所有的一切完成之后

  Helvetica was a real step from the nineteenth-century typefaces.

  相对于19世纪的那些字体,Helvetica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lt was a little more machined,

  稍微有一点机械的味道

  it was doing away with these manual details in it,

  没有太多人工的痕迹

  and we were impressed by that, because it was more neutral.

  它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它更为“中性”

  And neutralism was a word that we loved.

  而中立主义,是我们喜爱的一个字眼

  it shouldn't have a meaning in itself. lt should . . .

  它本身不应该包含任何含义,它应该...

  the meaning is i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not in the typeface.

  含义应该来自于文本的内容中,而非字体的表象

  Governments and corporations love Helvetica

  政府和企业喜欢 Helvetica

  ecause on one hand it makes them seem neutral and efficient,

  因为一方面它令他们看上去中立和有效率

  ut also the smoothness of the letters

  makes them seem almost human.

  柔和的字形也让他们看起来更人性化

  That is a quality they all want to convey

  这一直是他们试图传达的质素

  ecause of course they have the image they are always fighting

  因为他们一直想改变他们的形象:

  that they are authoritarian they're bureaucratic,

  独断、官僚、

  you lose yourself in them, they're oppressive.

  让人失去理性、压迫

  o instead, by using Helvetica

  然而,改用 Helvetica

  they can come off seeming more accessible, transparent, and accountable,

  就可以使他们看起来亲切、透明、可靠

  American Apparel uses Helvetica and it looks cheeky.

  美国服饰 用Helvetica 显出随意

  American Airlines uses it and it looks sober.

  而美国航空 用 Helvetica 显出稳重

  And it's not just a matter of the weight they use and the letter spacing and the colors.

  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字重,字距,和颜色

  There's something about the typeface l think

  really invites this sort of open interpretation.

  还因为字体本身就支持开放性的释读

  Why do people buy certain things? The brand rubs off on them.

  为什么人们固定地购买某些东西?品牌消减了人们的选择面

  And typefaces are a brand.

  字体也是一个品牌

  You're telling an audience, This is for you,

  y using a certain typographic voice.

  你用一种特定的"字体排印的声音"告诉"听众",这是属于你们的

  ln a way, Helvetica is a club. lt's a mark of membership;

  从某种角度说,Helvetica 就是一个俱乐部,一种会员资格的标记

  it's a badge that says we're part of modern society,

  它是一个徽章,昭示则我们是现代社会的一分子

  we share the same ideals.

  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

  lt's well-rounded, it's not going to be damaging or dangerous.

  它方圆周正,不会给人带来破坏和危险的感觉

  Helvetica has almost like a perfect balance of push and pull in its letters,

  Helvetica 的字母中有着一种近乎完美的收与放的平衡

  y the time I started as a designer, it sort

  of seemed there was only one trick in town,

  当我开始成为一个设计师的时候,这个行业的唯一“技巧”

  which was like, what can you use instead of Helvetica.

  大概就是,除了Helvetica,你还能用什么?

  it seemed like Helvetica had just been used so much and overused so much

  我觉得 Helvetica 被广泛地和过度的滥用了

  and associated with so many big, faceless things

  并且总是与如此众多巨大的、面无表情的事物关联在一起

  that it had lost all its capacity even, to my eyes at least, to look nice.

  它已经失去了那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能力,至少对我而言

  And by the seventies, especially in America,

  在70年代,特别是美国

  you start to get a reaction against,

  人们开始采取行动反抗

  what it seems to those designers is the conformity,

  那些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

  And when I walked into design as a student at Tyler School of Art,

  当我作为 泰勒艺术学校的学生,进入设计领域时

  what struck me was sort of two separate cultures of design.

  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文化给我很大的冲击

  One was the corporate culture,

  一种是公司文化

  and the corporate culture was the visual language of big corporations,

  公司文化指的是大公司的视觉语言

  and at that time they were persuasively Helvetica.

  那个时候的公司文化毫无疑问地是 Helvetica

  They looked alike, they looked a little fascistic to me.

  它们看上去很相似,在我看来有点法西斯

  And so ln the Postmodern period, designers were breaking things up.

  在后现代时期,设计师们打破一切规矩

  They wanted to get away from the orderly, clean, smooth surface of design

  他们希望远离有序、干净、柔顺的设计

  the horrible slickness of it all, as they saw it

  远离他们所见的一切恐怖的匠气的东西

  and produce something that had vitality.

  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作品

  ln the '70s, the young generation was after psychedelic type,

  70年代,年轻的一代都喜欢追逐迷幻剂一样的字体

  They didn't know what they were caring for,

  他们不知道他们在乎什么

  they only knew about what they were against.

  他们只知道他们要反对什么

  And what they were against was Helvetica.

  他们要反对的就是 Helvetica

  If you are not a good designer, or if you are not a designer,

  如果你不是个好的设计师,或者你本来就不是设计师

  just use Helvetica Bold in one size,

  用固定字号的 Helvetica 粗体就是了

  like for a flyer. . . it looks good.

  比如用在宣传单页上...它就会... 很好看

  o it may very well be that when it comes to trends,

  很可能,至少在平面设计的潮流上

  at least in graphic design, we've reached sort of the end of history.

  我们已经抵达了历史的终点

  The pendulum that swings back and forth

  doesn't have any more directions it can swing in.

  钟摆往复运动,不会再摆向第三个方向

  The final trend may simply be the completely

  democratic distribution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最终的潮流可能就是生产方式完全为大众所用

  to anyone who wants it or anyone who can afford it.

  每个希望能拥有的人,每个负担得起的人都能得到

  It's always changing, time is changing,

  世界永远在变,时代在变

  the appreciation of typefaces is changing very much.

  对字体的欣赏也在发生很大的改变

  You are always child of your time, and you cannot step out of that.

  人永远都是时代的孩子,无法跳出你所处的时代

  《传奇字体》观后感(二):时代的变迁与美感的永恒

  任何社会事物都无法脱离时代而生存。

  Helvetica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的现代主义盛行的时代,它很好地吻合了现代主义追求规则、清晰、客观的美学观念,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但随着二战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解构,从理性思考到全面反对,字体排版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时代洪流中,字体本身从中性的信息载体变成了带有独立信息的内容,被赋予了更多图像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走出了对于战争、工业化与人性的反思,开始享受快节奏的娱乐生活,追求视觉美的体验,Helvetica再次受到了关注。

  Helvetica本身蕴涵着一种超越设计者个人的美学规则。

  我相信经得起时间和空间检验的设计,其中蕴涵的美一定是有其生物学意义的。这种生物学上的美是细胞的偏好,它存储于基因之中,是人类甚至生命本身产生之初的记忆所造成的偏好。它表现为大脑对某种规则的兴奋或者抑制反应,形成了愉悦或者厌恶的体验,直接感受就是美或者丑。其实,我们已经熟悉了一些规则,比如对称、黄金比例⋯⋯不知道有没有人总结了Helvetica蕴涵的美学规则。

  《传奇字体》观后感(三):关于一个字体的纪录片

  本文是我自己所感,因为不是设计师,也没有欣赏天赋,只是发表个人见解,勿喷,可以右上角。

  图一:Win7 Word文档,没有更改字体大小,默认五号字体,5种版本的字的样子,可以看出Arial是最清晰的,Verdana把清晰建立在增加字间距上了。

  等等,Times New Roman这个字体不是高中时每周一会晤的《英语周报》上的字体么!!!怎么那么熟悉,擦暴漏年龄了。

  图二:Win7 Word文档,小六号字体,评价同第一张图。

  图三:Win7 Word文档,小一号字体,这里出现了变化,Arial出现了大词间距,看起来很不舒服。

  总体看来,Helvetica之所以能成为大家都喜爱的字体果然是因为它显现起来很清晰到位,让所有人都能明白,又不带感情色彩。

  片中有一段我觉得好贴切,cut下来

  o if you says “Buy these jeans” in a Grunge form, you would expected to be some kind of rag jean or, you know to be sold in some kind of underground clothing store. If you see the same message in Helvetica, you know, it probably unsold GAP, its gonna be clean you are gonna fit in and you are not gonna stand up.

  Helvetica这个字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干净、正式,但是确实如spiekermann所说,当它变成了大家都用的一种默认字体(iPhone的默认界面字体是Helvetica,文本编辑器/邮件的默认字体是Helvetica,微软常用的 Arial 字体也来自于它),审美疲劳的大家也就觉得这个东西像空气,没什么特点了,放之中国就是宋体2333。后面又出现了一批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然后两个主义在互喷,哈哈哈哈哈我不写了你们自己看吧,笑死了。

  “You are always the child of your time, and you cannot step out of that."

  OST配得好带感,喵星人怒刷了好多次存在感啊~苹果电脑是大的赞助商是吧!!!想用Helvetica是不是要去买苹果电脑啊!!!

  我也不知道明明不是设计师的我为什么会像打了鸡血一样看完这80分钟的纪录片,但是确实这片我认真看完了。设计师们你们辛苦了!!

  :29分55秒出现的两位设计师中的那个竖条纹衬衫男好基啊!在白衬衫男说话时一直盯着他,也不看屏幕,只有自己说话时才转开视线看屏幕。。。虽然他有未婚妻了

  最后我想对看这篇烂影评的你们说,麦记的麦乐酷果然是盛夏酷饮啊~

  《传奇字体》观后感(四):HELVETICA!!!

  Helvetica被大量使用的画面和世界上的设计师们对它的看法相穿插,背景和发展已介绍得相当清楚。

  看着看着便觉得奇妙,小小一种字体,不过一些字符,却能引起全世界范围内那么多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有的人爱它,爱到自己结婚请柬上致谢名单都要加上max miedinger的名字;有人恨它,讨厌到直呼"crap!"。清晰、简明、理性和枯燥、乏味、无聊的界限是模糊的,清晰明了和正确传递信息也不总是同一种概念。helvetica的广泛使用和长久生命力背后,是否存在某种美学的科学定律?这种字体,到底是“好”是“坏”?在未来的时代,它有被人们抛弃的可能吗?

  疑问的同时也不禁惊叹,原来字体所蕴含的信息可以如此强大。书籍、音乐、影像可以反映一个时代,字体也可以。不论是helvetica抑或“破碎字体”的诞生,背后都是时代的变迁,导致社会整体审美的变化——时代在操纵字体,字体也同时在影响着一代人。

  不论是喜欢或是厌恶helvetica的设计师,都一致地在最后表达了一种看法:设计的门槛是很低的——现在的人只要用几千美元就可以进入设计行业,计算机软件进步使设计变得无比便捷。但是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用的是哪个最新版本的设计软件,不是你把power point的任何一个范本打开,而是拥有“美”的眼光,“美”的感觉。你可以用“字间距、x高度”这样专业的标准去审视一种字体,那很好;但如果你只凭感觉去感受一种字体的美感或缺陷,那也没有问题。

  当今优秀的设计师无数,helvetica的传奇不知能延续多久,也不知下一个传奇会在何时出现。总之,字体的力量会一直随着文化和时代的发展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传奇字体》观后感(五):就像白衬衫搭牛仔裤一样。

  我想如果不是学习设计的人可能根本都不知道Helvetica是什么鬼?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名词还是第一个学期在做字母设计的项目简介。我当时根本对那些英文字体一无所知,纯粹是看哪个顺眼就用哪个。老师问我用了哪个字母时我就懵逼了,哪怕我记得是哪一个,也不造怎么读啊。总之最后我那控制欲超强的老师直接要我用了Helvetica。这样强行干涉的行为我当然挺不爽的,而且当时看着那几个平凡无常规规矩矩的字体怎么看怎么不和谐,当时也不敢问Helvetica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地位和历史。

  好吧最终大学果然都是靠自学的,一搜才知道原来Helvetica有这么牛逼的背景,而看了这个纪录片后大致的了解也稍微深入了些。看的时候才感受到一种字体潜移默化的力量,几乎每天每个人从睁眼开始就要面对Helvetica,它几乎无处不在,但社会中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认识它,甚至知道它的名字。Helvetica 50多年的历史大概分为三部分,在50年代,瑞士简约风的Helvetica 得以应用到商业设计中,它中性又大气的风格使之成为大公司、政府等机构的御用字体并广泛使用,而到了7,80年代被反主流文化的设计师们认为这种官方,官僚的标准非常无聊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生命力。而80年代之后,曾经的设计思潮又回归轮回,新一代的设计师再次开始重视这款经典,但只会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字体。

  全片的人物谈话发言之间有挺多的间隙播放着我们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各种Helvetica,其实在某一刻我才忽然发现原来Helvetica已经无处不在。沉下心来慢慢品味,Helvetica在世界这样长时间的风靡而没被淘汰自有它的优点。特别是粗号的Helvetica,是如此沉静又漠然,几乎没有任何态度的中性字体。而这种字体的妙处也在于,因为它没有态度,所以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和需求赋予它新的态度和心情。片子前段有点沉闷无趣,我以为全片就是几个上世纪老设计师在谈Helvetica的历史和优点了,而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对于Helvetica,现下是分了大概三种态度,也分别对应着上面的三个时段。

  ---从其它影评的摘录,纯碎是纪录下----

  David Carson 说:"Helvetica没有表现力。无论它写的是什么,就像一个很平凡的人在那里很平淡地say Hello一样。……一件东西可读并不意味着传达了信息,更重要的,并不意味着正确传达了信息。反过来讲,有些刚开始难以阅读的东西,也许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信息并且值得读者花更多时间去参与。”

  “我对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是失望的。他们太无聊了,我们拿到一份手册,它们都有着大量的留白,上面写着几行用Helvetica一类字体的小字、下面来个抽象的小LOGO、再配一副商务人士走路的图片。”这些中生代的设计师,将对传统的反叛和颠覆视为己任,在他们看来,Helvetica毫无感情和个性,可算是最坏设计的范例。而年轻一代设计师的观点则充满着实用味道和去政治化倾向:“只要在你的传单上,用同一磅大小的Helvetica Bold,它看上去都是挺不错的。”

  Helvetica was a real step from the nineteenth-century typefaces.

  相对于19世纪的那些字体,Helvetica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lt was a little more machined,

  稍微有一点机械的味道

  it was doing away with these manual details in it,

  没有太多人工的痕迹

  and we were impressed by that, because it was more neutral.

  它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它更为“中性”

  And neutralism was a word that we loved.

  而中立主义,是我们喜爱的一个字眼

  it shouldn't have a meaning in itself. lt should . . .

  它本身不应该包含任何含义,它应该...

  the meaning is i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not in the typeface.

  含义应该来自于文本的内容中,而非字体的表象

  Governments and corporations love Helvetica

  政府和企业喜欢 Helvetica

  ecause on one hand it makes them seem neutral and efficient,

  因为一方面它令他们看上去中立和有效率

  ut also the smoothness of the letters

  makes them seem almost human.

  柔和的字形也让他们看起来更人性化

  That is a quality they all want to convey

  这一直是他们试图传达的质素

  ecause of course they have the image they are always fighting

  因为他们一直想改变他们的形象:

  that they are authoritarian they're bureaucratic,

  独断、官僚、

  you lose yourself in them, they're oppressive.

  让人失去理性、压迫

  o instead, by using Helvetica

  然而,改用 Helvetica

  they can come off seeming more accessible, transparent, and accountable,

  就可以使他们看起来亲切、透明、可靠

  American Apparel uses Helvetica and it looks cheeky.

  美国服饰 用Helvetica 显出随意

  American Airlines uses it and it looks sober.

  而美国航空 用 Helvetica 显出稳重

  And it's not just a matter of the weight they use and the letter spacing and the colors.

  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字重,字距,和颜色

  There's something about the typeface l think

  really invites this sort of open interpretation.

  还因为字体本身就支持开放性的释读

  ----

  而其中有一段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批判一方的David Carson所说的例子,他将一篇文章的字体设置为像乱码一样的装饰字体,因为那篇文章根本不值得一读。从这点出发,他提出“不要把“可读”和“传达”弄混了。一件东西可读并不意味着传达了信息,更重要的,并不意味着正确传达了信息。反过来讲,有些刚开始难以阅读的东西,也许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信息并且值得读者花更多时间去参与。”

  关于一开始提到我老师要求我用这个字体,她当时是说,如果你不懂,那就必须用Helvetica了,他从不出错。我忽然就想起看时尚搭配的博文,也许这个字体就像那些白色衬衫牛仔裤的基本款,简单,没有态度,但从不会出错。

  尽管现在Helvetica满街都是,所谓的设计感确实也是从不出错但也不会有惊喜,但长时间的沉淀使它成为了经典,也赋予了它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It's always changing, time is changing,

  世界永远在变,时代在变

  the appreciation of typefaces is changing very much.

  对字体的欣赏也在发生很大的改变

  You are always child of your time, and you cannot step out of that.

  人永远都是时代的孩子,无法跳出你所处的时代

  《传奇字体》观后感(六):看完以后我竟然激动地写了这么“多”

  前段讲了字体背后的时代变迁,不禁让人联想到谷歌最近更换logo字体,果然有大学问。看到Helvetica这种简单大气会不自觉也联想到瑞士的那种极简主义。

  中段提到很多有争议性的点让字体和设计本身变得更加有趣起来,譬如易读性和传递性之间是否存在必要的关联,易读不代表沟通,沟通也不代表易读性强,往往对方可能花了一些心思才能够真正理解的讲法我非常认同。另一个有趣的点在于,字体让人联想到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因为使用这些字体的企业赞助了战争,这种说法倒是颇为新奇。不过我是赞同字体代表了个人的价值观的。

  末了,设计回归到传达个性本身,如何使用字体就像一个人选择衣服,这对于有过设计经验的人是非常感同身受的,就像每天纠结自己穿什么,以及在买衣服的时候怎么挑一样。字体能否传达你的个人风格,或是传达你要表达的意思,还是尽可能简化外在,让别人仅仅是去根据内容或者是内在说话,我想更多还是根据不同人的性格和不同的情景下才能够去定义吧。

  TEVE不是说了么,"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Helvetica风靡了这么多年,越简单的东西越能够粗暴地表达它的含义,让你去关注到字体背后本身的东西。

  设计真是一门学问。

  对了,而且我相信这个时代人类的审美是在不断提升的,期待日后更为惊艳的字体吧。

  《传奇字体》观后感(七):迦叶微笑

  我想做平面设计的大概都知道这部于 2007 年出品的纪录片,去年是著名的 无衬线 字体 Helvetica 50 周年的大喜日子,所以就有了这么一部对于字体所拍的纪录片,里面采访了很多当代字体设计界巨腕,请他们对该字体做评论,当然不一定都是好评论,例如德国字体设计巨匠 spiekermann 就对该字体有很大意见,甚至脱口而出好几个粗口。

  该纪录片其实更像一部穿插着访谈的 MTV 多过像一部电影。其对于 Helvetica 过多的赞美也导致许多其他偏门字体爱好者的许多呕吐。

  其实去年不仅仅是 Helvetica 这一款字体 50 周年,德国工业标准字体 DIN 同样也是 50 周年,但却没人理会,事实上,过于侧重 Helvetica 字体,也是该字体受到许多抨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其承载了太多不属于它的东西。极端派甚至认为其导致了公众对于平面设计审美的倒退。

  基本上意见大致应该分为两派:a.限制是一种促进思考的方式;b.开放才是促进思考的方式。基本上,这两种思考方式没有什么可以调和的地方,Helvetica被放置在一个巨大的、融合的全球化时代里,作为全球化的视觉标兵,可以想象它受到的赞美和受到的抨击是一样多的。不过作为导演选择这样的有戏剧化冲突的题材还算是可以理解的,想想看他如果拍DIN50周年,那么大家应该说点什么呢?哈哈。

  电影里戴维森对该字体的评价,我个人觉得收益匪浅,形成现代设计理论里,瑞士风格比重很大,视觉传达的首要概念就是清晰和高效率的阅读性,这些 Helvetica 都可以做到,但真正是,高效率阅读性就等于高效率传达性吗?

  这应该是一个不可逆命题,高效率阅读性可以等于高效率传达,但高效率传达,却不一定非得要是高效率阅读性。对于人类复杂的情感,愤怒、哀伤、爱恋、愉悦,用同一种字体来表示,显然是不可能的。《射枪》杂志使用的烂成一片的混乱排版,很快速的就表达了地下青年世界的愤怒,你甚至都不用去看文章到底写了点什么。还有什么比这更高效率的传达吗?

  电影里某位达人说平面设计已经走到了尽头,如同钟摆,摆到了一端的顶点,剩下的就是往回摆了。一方面,全球化使得人人都一样,这是一个坏事,如同宜家家居使得很多人房间都差不多,但我觉得,不管宜家怎样的败坏了人们的品味,它至少让人们的品味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其底线的范围。同样,Helvetica让所有城市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它至少没有让所有城市都朝着更坏的视觉世界滑落。而且对于中国来说,中国甚至还没有进化到Helvetica城市的阶段呢。

  “每个人都是其时代的孩子,永远也跳不出他所在的时代”不过我相信在这个时代,孩子们自然会赋予Helvetica一种新的,更契合我们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款有着漫长设计历史的字体来说(Helvetica 设计过程很漫长,整个字体家族是慢慢设计完成的),它的被精心设计,以及被肯定,它代表的工业和现代设计概念,使得字体和平面设计迅速的进入了摩登的电气时代。这些是无法被抹杀的。

  最后,感谢snl、Alex、colourphilosophy、jjgod、cognito为这部电影的字幕所做的专业性翻译,我们(设计师)会记得这种无私的帮助的。

  《传奇字体》观后感(八):El Ten Eleven:)

  开头响起的El Ten Eleven的Lorge,还有结尾的the album leaf。一下子就把整个片子变的很贴心。

  拍摄方面,当代就算是对Helvetica的反对,也是在反对空洞乏味的标准化,是在字体个性化中,对美的排版以及字体设计和文意情绪化结合的强调。而不是说的那些垃圾排版。

  把Helvetica的迷人特质和新时代的反对,交叉剪辑,看似对立,却同样是对美的思考,对返璞归真的认知。并以此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沿用Helvetica,用一套新的理论去诠释去支撑它。

  哈哈哈然后看了导演的三部曲的ost合集,基本上一个大写的ETE粉。相当的后现代,用在这里。

  《传奇字体》观后感(九):字体与设计师背后的时代变迁

  设计师对字体的喜好也反应了时代的变迁。

  二战后,世界一片混乱,所有人都期盼有一个简单、清晰、易读的字体出现,Helvetica应运而生。她专业而亲切,恰好满足了需要制造高效且可信形象的使用者的需求。于是她星火燎原,无处不在。

  在Helvetica占领世界,成为政府和公司的默认字体之后,越战时期成长的新一代设计师则掀起了反权威反Helvetica的风潮。他们意识到代表资本主义的政府与大公司本质上并不如Helvetica显示的那般可信赖,于是把Helvetica当做政府威权与全球标准化的标志,试图用更加个人化的字体来打破Helvetica的垄断,试图突破这一种无聊的统一,解放字体的天性从而获得表达的自由。让信息不仅仅存在于文字内容本身,让字体本身也拥有承载信息的能力。

  现在的年轻设计师出生于Helvetica诞生之后。对于这批人来说,Helvetica如母语一般亲切,因为他们正是成长于被Helvetica淹没已全球化的世界中。Helvetica在他们心中并没有权威呆板的印象,她的存在如空气一般自然,就好像不管在世界上哪一个大城市,市中心的麦当劳里都能喝到同样的可口可乐一样。这是全球化进程产生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无历史包袱的这批设计师们并没有与什么对抗的想法,只是乐于把Helvetica当做如其他所有字体一样的工具使用。

  《传奇字体》观后感(十):Helvetica仿佛马克杯

  片中的那位大师说“平面设计风格已走到了历史的终点。”细看之下倒真是如此,多少年来平面设计并没有发展出新东西,即使今年随着ios7的发布被推至风口浪尖的“扁平化”也不过是在复“瑞士现代主义”的古。

  我要说的Helvetica字体最初就是“瑞士现代主义”的产物。首先,Helvetica(或者由它而来的Arial)是最常用的字体。然后,在几乎所有设计师眼中,Helvetica是最精良最完美的字体,没有之一,空前绝后。虽然用了20多年后因为过于普遍大家觉得它boring又ordinary,不能体现出文字蕴含的情感,只是一个泛滥于生活中的默认选项。

  其实我觉得Helvetica是有它的与众不同的气场的,我想用马克杯来作比喻。在片中有几个马克杯的镜头,不知是不是导演有意而为之,总之当我看到马克杯时不禁惊呼这货简直就是Helvetica在三维世界的化身啊!那统一的弧度,那微妙的粗细变化,还有那严谨的直线!此外在精神层面二者也是极像的,他们同样得经典、完美,但又因普遍而被轻视,被厌倦,被忽视了气场。我眼中的Helvetica的气场是独立、理性、淡定、还有一点点的骄傲。(不知道别人眼中它是怎样的?)这些气质可以说明Helvetica为什么适合用在政企logo,公共标识等少量文字的地方,而不适用于大段文字。Helvetica的气质首要便是独立啊,一大篇Helvetica给人的感觉很满,很紧张。所以大篇文字还是留给那些气场弱的衬线字体吧~(在我眼中Angsana或者宋体那些衬线字体才是真正的boring and ordinary呢o(╯□╰)o所以喜好这种事很难说~)另外生活大段的Helvetica字体的颜色已经不是黑色了,大多成了灰色,这可以有效淡化紧张感。

  我还想说说宋体。宋体在中文网页和书籍印刷上一直是默认字体,它易于识别,美观经典。有多经典呢?一千年前宋体便诞生了,它的成熟是在明代。宋体撷取楷体书法字形,比划起首结尾的突起实际是对书法运笔的精妙概括,横细竖粗易于木板上的雕刻(雕版印刷),显得美观整齐又具有现代感(宋体看起来就是比它同时代的那些西方中世纪字体现代多了~)。由此可见宋体简直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但是嘞,在客观我赞叹宋体的完美在主观上我就是不待见它~从我小时候学word接触字体开始,宋体就是我最不喜欢的字体,细细的横线拉低了它的存在感,此外衬线(字脚)真是碍眼至极!至于黑体,我又觉得它太过严厉,沉重,只能用于标题。直到微软雅黑出现,我承认我被折服了,这种如同Helvetica般顺眼的字体才是唯一有资格成为默认中文字体的存在啊~

  因为中文语言的特性,中文字体种类要远远远远少于英文,而且也没有英文字母的圆滑流畅,更没有不同长短的单词组合起来的节奏感。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中国的平面设计师们,看外国的设计大气时尚优雅,但只消把那些单词换成汉字,分分钟画面就变得没了味道……我认为吧,汉字是象形文字,是被毛笔设计出来的在二维上变化的文字,而西文字母是在一维上变化的,本质上就是不一样的,当然不能用设计西文的套路去设计中文。要想show出汉字的大气灵动,必须用毛笔!so,平面设计师应当是书法家!能够写出各种不同风格的毛笔书法去匹配设计(你一定觉得我胡扯,但我觉得真正卓越的平面设计师应当有这个能力,作为设计师对书法的研习也可以增进审美力。或者那些书法家们可以向设计师出售自己的作品。),比如推理小说京极堂系列的封面我就很喜欢,那书法张力与鬼魅之气并具真是为小说增色不少。在我的理想状态下,汉字无须拥有太多字体而设计师应能够虽是创造字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