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颜》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红颜》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2-21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颜》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红颜》是一部由李玉执导,刘谊 / 黄兴饶 / 王乙竹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颜》影评(一):爱红颜

  带着持续的感动和观影的快感,看完了一部国产电影,很难得能够从国产电影当中获得这样舒服的观影经历,之所以说是国产电影,是因为导演中国人,而从投资角度来说,它又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国产电影了,在这一点上,不免令人心郁闷,为什么好的东西,总是由外国人来帮助完成?

  《红颜》的导演李玉曾是一名女节目主持人,后来又到东方时空做了一名纪录片导演,她的第一部影片是关于女同性恋题材的影片《今年夏天》。也许是做纪录片导演的经历让李玉的片子从质感上透露着一种生活化的光泽,以及影片背后导演细腻而又悲悯的心态,在这部国产影片当中,我们看不到费尽心机精心描画的拙劣匠气,而看到时时渗透自然流露的真实生活,看不到瞪红了双眼要攫取观众腰包中银子的贪婪,而看到导演用一双温柔手掌抚慰震颤心灵时的微笑

  一部好的电影,在我的标准而言,不在于明星大小,不在于投资的高低,只在于导演的那一双眼睛,它会带领你去观看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用摄影机去记载那些廉价表演奢华的布景,我想,好的导演也许应该有一双筛子一般的眼睛,哪些画面自己无法接受的,就一定不能让它在电影院里污染人们眼球,哪些画面是能冲撞我们心灵最深处触觉的,就一定要让它最真实地绽放。

  来说说影片的细节,晓云满怀紧张不安将那张写着“我怀孕了”的纸条偷偷递给王峰时,学校操场上女战斗英雄正在慷慨激昂演讲,当掌声雷鸣般地响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张少年震惊、战栗的面孔,没有更多台词去渲染此时主人公内心的紧张与恐惧,仅仅一个几乎静止的画面和那潮水般隆隆的掌声已经传递了一切。

  晓云在舞台声情并茂地唱着川剧的时候,身边却传来观众的唾弃声,随着镜头的逐渐拉开,身穿戏服的晓云面无表情开始唱起了流行歌曲,一种真实的荒诞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个年代,那样一种氛围,淡淡地铺陈开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小城镇气息迎面而来,带给我们对 那个年代的回忆,而小云晓云那张机械地唱着流行歌曲的面孔,与那一切又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对于中国小城镇的记忆表达,草根阶层的娱乐文化元素,很容易地让人想起了贾樟柯,那种小人物命运无奈,如同路边野草随意生长的命运,被导演们提炼出来,在屏幕上展现给我们。

  浓妆艳抹的晓云在商店门口的舞台上机械地唱着“男人潇洒女人漂亮”的时候,刘万金的媳妇岳母、小舅子一班人冲上舞台,叫嚷着“破鞋”,将晓云一顿蹂躏,那种惨烈,让我不得不怀疑导演是从《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那里获得的灵感,也许做得不够《西》极致,但是,在那样一个封闭的小镇,李玉的借鉴依然能够给我们带来震撼

  一个小男孩与一个成年女子之间的故事,《红颜》很容易地让我们想起《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以及号称关注普通人的《和你在一起》。相比前者,《红颜》缺少那种轰轰烈烈的大背景的衬托,也许无法带给人惊心动魄力量,但是却依然能够拨动人心底情感,有一种娓娓道来的自然与淡定,人物内心世界外界关系于无形处生动着。跟后者相比,《红颜》无疑站在了另外一个高度,无论是从演员的表演、导演的构思,还是生活的细节,《红颜》更胜出一筹。而标榜关注普通人生活的《和你在一起》,在试图接近平凡过程中,却始终不曾离开精英阶层意识台阶半步,犹如一个四体不勤的地主扛把锄头,就说自己是热爱劳动的劳动者。的确,精英们在自己构筑的殿堂永远观赏不到最真切的生活的风景,他们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已经被全国人民所证实,只是可惜了那白花花的银子。作为一部投资不到千万的中国电影,《红颜》终于让我们感觉到电影在中国的希望。

  如果要说《红颜》的美中不足,那就是晓云的内心深处爱情成为了一个不可名状的东西,既不是学生时代的王峰,也不是成年以后的刘万金,她似乎从来没有过自己内心真实想要的爱情,也许,这也是现实社会女性情感的一种吧,她不需要一个看上去完美的爱情,我们无法看到她到底真实爱谁,她只是随遇而安地接受在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人,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主人公晓云的爱情似乎成了一个迷。

  《红颜》影评(二):无法理解的生活

  四川方言版,很多台词听不懂,幸好有英文字幕。(第一次凭借英文看懂了中国电影。本人英语其实很烂,但是方言无字幕真心听不懂。)

  影片整体感觉沉闷压抑,故事也很简单

  女主角小云在中学时代就怀孕生子,她母亲告诉她那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十年后小云母子重逢互不相识。影片介绍里说“一直被周围人歧视的小云在这个十岁男孩小勇身上找到了纯真友谊和感动。”但是,电影里这个小男生对小云的感觉似乎是对异性的迷恋啊!偷看小云洗澡什么的!若说是小男孩懵懂的爱反而贴切吧。这位母亲得知真相后依然没有和儿子相认,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怜的小勇直到最后还以为和这个姐姐是有“夫妻相”的。

  这种生活状态方式真是令我困惑。女人还是要活得精致一点,认真一点。吃苹果不要坐在床上啃,果皮不要放在报纸上,听妈妈的话,洗澡关好门。

  本片唯一留下好印象角色是扮演小云母亲的李克纯,演技甚佳。

  《红颜》影评(三):云峰一落恰红颜

  我一直在想这个片子为什么叫红颜,而不是一个更为贴合剧情的名字。 何谓红颜? 红为胭脂之色,颜为面庞。古女子以胭脂面,远看如红色面庞,所以代称女子为红颜。辞典上说:红颜是借代修辞的一种用语,主要有二种转借涵义,一个专指女性、美女,另一个则指青春年少男男女女原本凡俗,换一个称谓之后,女子变得诗意美好。所以,红颜慢慢成为美丽而善解人意的,拥有一定学识可爱女子的统称。 白居易《後宫词》有云: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而最有名的红颜恐怕还要数清朝吴伟业的《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红颜,有多少英雄为红颜竟折腰,而又有多少红颜为红颜多薄命。时光悠悠,当美人老去,槁面素容,昔红颜何在?所以,红颜在女子身上不可滥用,在美女身上也不可滥用,恋恋春风,只在那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正所谓,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那么在这红颜红颜日,红颜都做了什么 80年代初,16岁的高中生小云意外怀孕,与男孩一同被学校开除,男孩远走他乡,小云独自承受着家庭压力和小镇中人歧视和嘲讽的目光……年少不懂珍重,路是否可以修补? 这时候只能让更为明智大人们来为她做选择。在母亲和小云男友姐姐的策划下,小云在生下一个男婴的当天被告知男婴死了。十年后,小云成了县川剧团的当家花旦。但实质上,她还是大家“歧视”的对象,在情感与生活的漩涡里挣扎度日。 一天,小云偶然遭遇了一个十岁的男孩小勇,这个调皮聪明的男孩很快成了这个26岁漂亮女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小勇被这个“云姐”的美丽吸引,他每天追逐她,偷看她,也保护她……一直被大家歧视、被情感压抑的小云在小勇的身上找到了真正的被关注的快感和感动。两个人甚至有了一次山盟海誓的对话。 而就在此时,小云的母亲却告诉小云一个让她震惊的秘密,这个与自己有着夫妻相的男孩,正是自己十年前生的儿子。 距离原本就遥不可及姐弟恋成为了不伦之恋,那么,该再怎么选择? 其实,我不是因剧情的造化弄人而唏嘘,而是为人生的际遇多舛而震动。一个原本美好的女子,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里,因为什么而不能去尽情享受生命乐趣?爱非所爱,欲非所欲,顶着破鞋和狐狸精的帽子度日,周旋于自私丑陋的成年男人,亲情上长期的淡漠紧张,只有在一个10岁的懵懂小男孩那里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关注和眷恋。生可贵,孰活不可贵? 应该说,这个小男孩的感情纯洁真挚的,发生在个人身上,生命之中的感动意义还是有的。但是,这种感情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普遍性,一个成年人以此为珍重,未免失态。我记得我六、七岁的时候曾对一个对我很好的哥特别依恋,只待了一天,他要走的时候我大哭不止、伤心不已。大一的时候我去走亲戚,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老跟着我,后来亲戚跟我说,我走的那一天,他追出很远很远去找我。让一个孩子去依恋一个各方面成熟的成年人、无私得对之好,太简单,而且只要成年人采取一定主动,这种关系很容易在孩子心里扎根。而片中主人公小云,却是宁愿不认亲子,也要竭力保全这段暧昧、这自己经历过的唯一的美好——这轻易得来不用处心积虑、纯真无邪不用恩怨世俗的美好。至此,这个漂亮女人的红颜是多么的贫瘠而令人叹惋,悠悠时光似乎就停留在这一短暂的绝

  《红颜》影评(四):谁陪你遗忘

  《红颜》是部很沉重的片子。

  故事的起初发生在80年代四川的某个小镇,16岁的中学生刘小云跟同学王峰恋爱不慎怀孕,事情暴露后,双双被开除学籍。王峰和小云都还只是孩子,承担不了自己更承担不了另一个生命未来,王峰的姐姐——镇医院妇产科的医生王正月用自己的工作关系为小云做了手术,小云的母亲苏蕴文对小云撒谎说,孩子死了。

  十年间,小云未谋面过的孩子成为她与苏蕴文之间绝口不提的往事。苏蕴文没有丈夫,她跟小云相依为命。80年代的小镇上名声多么重要。苏蕴文想,只要不提,少不更事犯过的错误就可以当没有发生过。时过境迁,她们可以淡忘一切。

  可是小镇终究是太小了。有一天,小云跟小勇邂逅了。小勇的心里被带起微妙波澜——那阵波澜,勉强称之为……爱情。

  10岁的小勇解释不了自己对小云的依恋。他只知道,他喜欢这个唱戏的女子。他偷出“妈妈”王正月织毛衣的针为她叉鱼;她在台上被人扭打大骂“狐狸精”、“骚货”的时候,他比她更伤心;她被人轻薄,他拼了命地救她……他说,云姐,以后没有人要你,我要你。

  小云说,你长大的时候,我已经是老太婆了。

  他说,老了好,老了没有人会要你的,只有我要你。

  ……那你亲我一下。

  这时候的小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少女了。她已经26岁,是个半生风尘的歌舞团演员,正跟一个未离婚的男人纠缠不清。想跟她上床的男人是有的,能给她幸福的男人,却不知道在哪里。这个10岁的男孩子小勇,是唯一能带给她单纯温暖快乐的人。

  在不知道彼此是血亲的时候,这样的温暖和快乐,或许是可以用爱情来解释和期待的。可是现实再一次残忍地告诉她真相:小勇是10年前她跟王峰生下的孩子。

  当年隐瞒了孩子还活着的事实的苏蕴文迫于年老和孤单,求小云把孩子要回来。在遭到小云的拒绝的时候,她哭着骂她:“你有没有良心?有没有良心……”

  “有没有良心?”,这句话相当于在问小云,“你怎么忍心看我这么寂寞?”

  已经90年代了,私生子也许可以成为剔牙般的小事一桩。名声可以不管,恩怨可以不提,寂寞压倒一切。

  小云不可能把孩子要回来。人生如梦,谁可以面对自己在少不更事时所拥有过的一个小生命,突然带来的一场……爱情。更何况,10年前,她与王峰也没有真正相爱过。

  这才是重点。他们没有相爱过。没有爱过的人是容易忘记的。都已经忘记了,为何还要让后半生无休止地卷入这场回忆与痛心。你是犯过错的。你要一辈子记得。呵。

  小云最终选择离开,电影的末尾,是苏蕴文在空无一人屋子里痛哭失声。

  苏蕴文的演出是入微的。10年前在得知小云怀孕时将她往死里打的那场戏,与10年后歇斯底里逼小云把外孙要回来,以及在剧的最后,她哭得凄凉无比,将这部本来以“爱情”为重点的戏自然而然地带进另一个思考——年轻时的过错究竟要背负多久?

  年轻时与一个男生相好,是多么自然的事。与相好的男生——是,只是相好,甚至根本不用到相爱的地步——有了一个孩子,是多么轻易的事。你可以骂她不要脸,你可以骂她不懂事,可是,错了就是错了,小云承担了往后对婚姻不再抱有信心的人生,苏蕴文承担了女儿没有幸福家庭所带来的孤单与寂寞。还要责怪她们生活不够积极么?还是责怪她们对往事遗忘得不够彻底?似乎后来一步一步她们做的都没有错,把孩子送人,苏蕴文告诉小云孩子已经死了,小云在歌舞团努力唱歌讨好观众,甚至颜面尽失地争取了一次婚姻……她们已经在很努力地生活。可是,有时候,并不是努力生活就会有大团圆的结局。犯过的错像一笔带利息的欠债,总有一天再找上门来。人生太多的无力感,最终都移到了苏蕴文身上,她太老了,老得没有力气改变,也没有力气遗忘。命运的嘴角带着嘲讽,袖手旁观。

  于是,这个本来情节上有些不现实的故事,就变得无比现实且悲凉起来。

  看完这个电影,唯一可安慰自己的就是,这只是一个故事。张艾嘉在拍《心动》的时候说,年轻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但其实,有遗憾才是完美的。是。我们可以忘记自己犯过的错,再精彩百倍地活下去。可是,是不是世事、世人、命运都陪我们一起遗忘……

  《红颜》影评(五):你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名字

  你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名字

  参加今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 “地平线”单元的华语电影《红颜》,讲述的是四川成都附近小镇上一个女孩子的故事:1983年,中学生小云怀孕了,和“肇事者”、同班同学王峰一起被学校开除,小云妈妈谎称孩子已死。十年之后,小云是小镇上川剧团的一名演员,不时到各地跑场,有一次回家在饭桌上遇到了其母的学生小勇,很快,这个10岁的小孩成了跟班儿,整天“云姐”、“云姐”跟着跑……

  威尼斯电影节的“地平线”单元是为发掘前卫、新锐电影而设,但以《红颜》的实力该入围竞赛单元才是,《孔雀》能征戛纳,它一样可以角逐威尼斯。但《红颜》的名字太俗套太一般了,像一部三流电影,如果只看宣传介绍也很难吸引人,以“薄命、祸水、知己”等字眼来扯眼球,(中凯的碟面上打出了“中国版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但是却让《红颜》“参加”威尼斯竞赛单元了!)家庭悲剧的剧情又不免被人归到今年的怀旧电影(《孔雀》、《青红》)套路上去。即使是“一部四川方言讲述的电影”这一招牌也属兵行险着——凡是在成都生活有年,或者看过四川方言剧的观众言犹在耳(几年前网络流传的不要听用四川话说“我爱你”其实所言非虚)。方言,总是你的美酒我的毒药。

  总之,结识《红颜》的一定是误打误撞居多。据报道说,广州首映是满座,但我9月1日晚上在电影院看《红颜》,上座率不足一成。以极其低极其低的期望坐在电影院里看完《红颜》,我却觉得那些空座位上也有人,并且整个电影院都在感动之中。这其中有乡愁作祟——我几乎第一次发现四川话、确切说是成都话的自然流畅,它的强大,它没有让电影有局促、格局卑小之感,反而饱满、天然、纯粹、静气。除了李劼人先生的小说,《红颜》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以四川方言叙述的作品(当然这以个人的眼界为限,沙汀先生的短篇我也喜欢)——1930年代的李劼人先生对半个世纪前的成都府叙述世情,而现在导演李玉则叙述20多年前的成都小镇上被命运擦伤的故事,尤其是后者并非李劼人那样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李玉是山东人,《红颜》是以剧本《坝上街》获得2002年釜山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本奖,然后才有投资、拍片,才有电影《红颜》。

  川戏,草台班子,叉鱼,电鱼,剁海椒,厨房,喂自己的鸭子,有多少次我下意识地试图像看碟那样按后退键,让我看清楚小镇的场景——拍摄场地是在成都以南百里外的邛崃县夹观镇。

  这一切并不全是乡愁作祟,我想细看的还有如下场景——

  小云产下孩子后,母亲苏老师谎称小孩已死,母女俩站在河边,苏老师洗完拖把,兀自不管地往回走,半途又停了一下,然后又兀自不管地继续走;小勇因为恶作剧被苏老师打了手心,放学就在墙上写苏老师的怪话,写完之后,旋即用袖子擦去苏老师的名字;还有电影结尾处,小云告诉母亲要离开小镇,当她走出门,苏老师一敛之前的严肃和不在意,靠在墙上开始小声地哭起来——正在这时小云又折回来,苏老师又一敛哭态,但当小云再次出门去,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苏老师而是小云的母亲,几个重复的动作更为有力地偿还了内心的痛苦,也许对于这位母亲来讲,这一刻跟十年前的某些时刻相遇了,而十年之中笼罩在母女之间的阴影同时也去除掉了——那种百感交集。

  顾名思义地《红颜》是未婚妈妈小云故事,然而灵魂人物却该是那个十岁男孩小勇。小勇在受罚后写苏老师的怪话,但是马上又擦去;苏老师走访王峰的姐姐,发现小勇其实是自己女儿的孩子时,她下意识地把手伸向小勇,这个小男孩却立刻走开给苏老师倒开水——千真万确地,因为他,避开了滥情俗套的桥段,他更千真万确地让观众看到,这是一个内心爽朗果敢的男孩子,我们甚至可以预言他将是一个内心爽朗果敢的男人。正是有了他,《红颜》没有成为沉重的女性悲剧电影,尽管个人的悲剧在其中也不算轻松,即使这个跟班有偷窥、有朦胧的性意识,也没有让人有所谓“乱伦”之感。在小勇的身上并不背负沉重的命题,他一直生活得简单、健康、快活,母亲角色的小云,她的命运何其现实,她注定是一个小地方的人物,注定会被命运伤害(她周遭的人物亦是),十年之前,十年之中,十年之后,都是。惟一不同的,是被伤害过的生命并不困于内心的抱怨,十年之后小云一出场,对于生活她有自己的主张,比起中学生小云,她的世界开朗了,或者说,她已经有了自己的世界和神采,如果她还是那个所谓的“破鞋”,就不会有人注意她。

  我相信,在苏老师把手伸向小勇时,一定有一个十岁的男孩子在痛哭。

  我也相信,“……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小云是这样,王峰的姐姐是这样,小勇也会是这样。

  我为之吸引,这股独特是《红颜》的,也是评价“《红颜》是很好的电影”的原因。即使在开场王峰姐姐打王峰、苏老师打小云两幕,也比《孔雀》、《青红》里“家长VS子女”的场面来得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非暗含重大隐喻。《红颜》合情合理,丝丝入扣,一切都是家常的熟练笔法,并未逃出你我的生活经验。尤其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而不是有意义的故事,你看不到所谓的对旧的时代的致敬(怀旧浪潮),当然也没有所谓的宏大叙事。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困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悲剧,不要再在个人的命运上过度诠释所谓宏大的时代感了,个人的遭遇永远比所谓的集体命运来得真实——而且多不胜数。

  也有很多细小的地方不太熨帖。比如王峰家里的台式电风扇,1983年的电风扇应该是铁框的吧?再如小云和小勇电鱼,旁边有不少小孩子说怪话(我甚至听出了口音),其实有小云在,10岁左右的男孩子是不会说怪话的,电影里太刻意。学校开除小云和王峰,选在一个类似下课自由活动的时间,大概没有哪个中学遇上这种事情会如此简单了事。最后火车站一幕,小勇向镜头走来,却有路人闪避,不免有点纪实而非电影了。至于中途载鱼的三轮车翻车,我曾经见过先把车扳正再拣鱼的,也见过先拣鱼再扳正车的——在小镇上,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

  今年5月,我曾经“逼迫”过一个朋友写小河的现场,他开场就说,我不是乐评人,也不会写乐评,“如果这是一篇全中国最烂的关于音乐的文字,请允许我把它献给现阶段最好的那位民谣艺人。”照葫芦画瓢,当然我也不是影评人,更不会写影评。我只是碰巧看到了一部很好的电影,并且希望你也去看一看而已。

  《红颜》影评(六):都是些錘子

  爺看不懂啥餓得撲死情結,啥啥主義,就覚(覺)得以下部分是些很礙眼,却在本朝屬於常態,也親身經歴或能体(體)會的行為:

  1. 年輕生個娃就得這么(麽)丟人?到今天本朝還是[未婚産子屬非法,不得入户籍]吧印象中。 甚么(什麽)玩意兒!

  2. 那些個肥婆打小雲做甚?沒聽過[一個巴掌拍不響]?根本上還不是因為自己老漢是些中年猥瑣男?

  不打男的反打這個女的,不是腦子有問題么(麽)?

  3. 蘇啥啥老師也眞是個典型。你都蒙你女子十年了説娃死了,回頭現在你要個錘子孩子?自私成馬了。

  4. 你為了[名聲]詐稱你孫子一出世就死了,看来是眞心的。根本沒覚(覺)悟到[是社會如此,你被迫為之以求生存]。

  我當然沒要她超前於時代。但當今估計也不少人是眞心覚(覺)得羞恥吧。換成是我,我至少會告訴我女兒詐稱産子夭折是[“我欲成全汝母子而天下不許,無奈何也"],豈會眞心覚(覺)得天下人有理?

  5. 各種打駡後代,体(體)罰式教育

  6. 婚礼(禮)習俗拿女人當公衆取樂淫具(估計因地而程度有異)。在〇〇場所如此也罷,居然婚礼(禮)也這様,肏!

  ---------------------------

  另外,一開始覚(覺)得,女主咋陣醜的。。。。。結果成年角色了一出来,我靠。。。。。眞漂亮!!!!!

  《红颜》影评(七):母子永远有割不断的缘

  我无法不把自己带进这部电影,一直在问自己如果我在1983年未婚怀孕,除了去死我还能怎么做

  实际上1983年我还是我爸肚子里毫无竞争力的精子,等我到了电影里她那个年纪,这个社会疯狂了

  性再也不是什么大忌讳,其实这时候如果你想做未婚妈妈,也不至于要去死,但也很难

  片子里的小男孩让人生怜,那么俊俏,那么有灵气的小孩,眼睛漂亮,眼神忠诚

  他爱上了戏团里的云姐,如果谁说她是破鞋,小孩不顾一切都会跟他拼命的

  折腾到最后,云姐跟已婚男人的爱情落空,她一直无法交流的母亲说,那个10岁的孩子居然是她的儿子

  幸亏你忍住了,没有母子相认,不然你怎么面对那么爱你的孩子

  他会追问你:你为什么这样做?当年为什么不要我?不要我干吗现在还告诉我?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妈妈?你要我怎么面对你?....

  不如离开,成为他心中最初的情感,出于天性的母子相亲或者是懵懂的对异性的向往

  他会永远记得那个美丽的女人,他答应过你,成大会娶你,不欺负你,让你幸福

  当你们真的像母子一样相依为命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这样,他是你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但是,总有一天,你们会相见,会相认,别说你不想

  《红颜》影评(八):刘谊的妩媚•李玉的诗意

  一个女孩躺在溪水里,清澈的溪水从她的面庞流过。也许她要自杀,但是谁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才知道,她怀孕了。她是一名高中生。当时是80年代。

  这是电影《红颜》里的开头。导演李玉。

  红颜,是一个很俗套的名字。赵毅衡教授曾在一次符号学课上,说到符号的副文本之一,标题的问题。大意是类似红尘、红颜这样的标题,等于没有标题。因为它们不能标出文本自身。

  尽管电影片名如此俗套,影片中却处处可见李玉导演的诗意追求。比如蓝色的背景中,身穿白色上衣的女学生们跑过一道长长的石板桥。比如一位身着蓝色围裙的妇人在河边洗菜,平静的河水被她荡起一道涟漪。比如影片中那些利用竹竿、墙壁、楼梯、台灯……,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形成的构图。这些构图传递出一种美感。这种美感构成了影片的诗意。

  诗意是艺术的本能追求。所以看到这些画面,就可以知道李玉是一个有自己追求的导演。有追求就有潜力。

  《红颜》中诗意的呈现方式,与别的导演相比,有一个较大的分别。这种分别也许会在将来成为李玉影片的风格特征之一。那就是,李玉追求在惨淡的生活中,在人们觉得不可能之际,让诗意绽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女主角小云的美丽所呈现的方式。

  影片里,小云没有穿过一次好看的衣服,没有整过一次对的发型,也没有过很好的化妆(相反,有过很丑的化妆)。可是,在45分30秒的时候,作为小三的小云,在一个公众场合,被情人的老婆和父母纠打,躺在地上。这时,光打下来,镜头切近,她的面孔出奇美丽。这样难堪的场合,这样意外的惊艳。这就是诗意。这种诗意,迫人思考。

  小云的扮演者刘谊,是一位川剧演员。她的美,很中国。她的眼睛,是中国女人特有的那种妩媚。这样的脸庞,其实比章子怡、范冰冰更适合拿去国际上推广。

  片中小云的私生子,男孩小勇,虽然被用很恶俗的商业手法炒作,什么“中国版西西里传说”“不伦之恋”,其实都是误导。小勇和小云的关系,是影片最大的诗意。小勇是李玉赠予片中三个在隐忍中生活的女人的礼物。因为他,小云有了离开小镇的动力,有了离开那个自己爱得很辛苦的男人的勇气,恢复了对生活美好的感觉。这个顽皮的,有点小坏的男孩,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也是正常的孩子。

  以前看过女作家张洁的某篇小说,三个离婚的女人和一个男孩的故事。张洁借主人公之口说,应该培养男孩从小爱护女人,因为女人太苦了。我不觉得做女人很苦,但我依然同意她关于培养的这个观点。

  小时候,对于我来说,小云这样的姑娘代表了一个未知的充满诱惑的世界。我的印象中,她们成熟、热辣、敢爱敢恨、能骂脏话也能吐露甜言蜜语,是迷人而带刺的花,越夜越美丽。她们是大城市里天然的圣斗士,不适合在小地方生存。

  《红颜》影评(九):花朵,勇敢得朝东去

  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四川的一个临江小城。正读中学的姑娘刘云趟在冰冷的溪水中,恐惧与无措,浸透了她的身体。当同学们沉浸在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时,她怀孕了。当刘云把自己怀孕的消息告诉自己的同伴同学王峰,未来腹中孩子的父亲,他惊呆了。当现实已经摆在面前,他们无能为力,他们无法承担将要获得一个孩子的责任,所以只能把孩子打掉。王峰把刘云带到做医生的姐姐那里,希望姐姐能够帮助他。姐姐把王峰狠打了一顿,但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当她知晓刘云腹中的孩子已经七八个月时,不由得心中冒起了一股冷气。

  也许是天不饶人,学校一次紧张进行的表演,一位老师发现了刘云的身孕。之后可想而知,他们被学校开除了。可怜的刘云,学校只是第一个抛弃你的地方,当你回到家里,又遭到了母亲发了狂的痛打,当你走在大街上,无处不是鄙视的目光,无耻的漫骂。王峰,刘云的男人,也因为无法承受周围人的鄙视,远远的出走了。可怜的刘云,你将遭受到什么样的命运。可怜的刘云,你已经被抛弃了,连同你的孩子。你不知道,你的母亲都已经悄悄把你的孩子送给了别人,当你的孩子出生后,她告诉你“他死了。”。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更宝贵的了。王峰的姐姐,为了不让弟弟的孩子被别人抢走,把孩子抱到了自己的怀里,默默得把他养大成人。

  十年过去了,刘云成了县城川剧院的花旦。九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已经过去的很多年,人们渐渐的变了,变的流行了,金钱、享乐,欲望肆意地流淌。当身穿戏服的刘云开始无奈地唱起流行歌的时候,她,还是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十年后过去了,孩子长大了,聪明机灵,十足的捣蛋鬼,逃课、欺负同学、所有同龄人所具有的自由秉性,都被他所保持着。世事难料,偶然的机会,这个早熟的小捣蛋鬼-小勇,喜欢上了刘云。孩童对人的爱,充满了单纯与执着。他争风吃醋,为刘云叉鱼;刘云被情人刘万金的老婆家人痛打的时候,不顾一切保护刘云;当刘云知晓小勇是自己的孩子时,他央求刘云不要不理他;在夜晚叉鱼的那一幕,小勇给了刘云纯洁的吻;直至最后刘云要离开家乡,与小勇离别的一幕,小勇无比的伤心。或许只有在单纯的孩童身上,才能寄托自己那份隐隐约约的希望。

  现实生活有时是那么的残忍,王峰因为一次事故死去了,此时的姐姐,除了小勇,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丈夫在十年前因为怀疑小勇是不是他的儿子与她离婚了,他也有喜欢的男人,但也许因为她还有个儿子,男人看似并不乐意跟她结婚。十年来她与小勇相依为命,虽然辛苦些,但并不孤单。

  刘云的母亲,因为惧怕不好的名声,十年前并没有要自己的外甥,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终日折磨着那脆弱的始终不安的心。当她发现小勇就是她的外甥,她想要女儿要回自己的孩子,但是小云不想再错了。我想起刘云的父亲,那个黑白相框里斯文的人,也许看到妻子晚年的凄楚,一定会非常的痛苦。

  刘云,单纯的女孩,她相信爱,她是个坚定的女子,她没有随波逐流,她始终没有放弃那真实美好的东西。当第一个男人离他而去的时候,她没有埋怨他,而是默默承受起了一切;当她跟喜欢自己的情人结婚的时候,被姓钱的骚扰,她似乎鼓足了一生的所有勇气,扎了那家伙,她于是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懦弱的,自己有与这个肮脏世界的勇气,之前自己想找个男人做靠山是错误的,那样并不能真正的挽救自己。

  于是刘云走了,早该走了,她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勇敢的走去远方,去寻找一份纯真的希望。

  《红颜》影评(十):红颜

  早晨在地铁中听见女朋友说李玉的《红颜》在国际上得了个奖,我想这应该是迟早的事情。这部片子是我一天在BT上找其他东西无意见碰见的。出于对于中国艺术电影水平一贯的欣赏让我没有犹豫的下到了硬盘里。看完之后我推荐给了我喜欢电影的朋友们,包括我的女朋友,只是没有想到她会如此喜欢。或许这是我们血液中共同流淌着的四川的元素让我们对这部全四川话对白的片子这么的偏爱,原来我们都心灵里面都深深的烙着四川生活的那些岁月的烙印!

  《红颜》作为拍记录片出身的李玉,最大的特色就是写实,全片那种阴沉沉,灰蒙蒙的色调相信每一个在成都平原生活过的人都不会陌生,那正是成都平原的一年中最常见的阴天的色调,你能这种色调中感受到空气中永远的湿味。这种色调我曾经在章明的《巫山云雨》中见过,一切那么的似曾相识。中国从《黄土地》《红高粱》以来对影片色调与主题间选取与把握的高水准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关于写实,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导演写实细节的把握是多么的让人感动!在学校里做“对越自卫反击战”报告的女兵一口 “马普”(注:就是带浓重昆明口音的普通话,又称“马街普通话”)居然可以那么的地道。对比起前几天看的《芬芳之旅》中张静初说的那口“马普”,真不知好怎么评价,说不了不如不说,要不然真的弄巧成拙。还有一个让我感动的细节是街边那个卖豆腐的摊子和那个面馆,在我记忆中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在四川的某个小镇上找到。

  至于其他的关于电影其他的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我不知所以,所以这片文字算不上什么“影评”,只是一部好的电影给我的感受而已;但是我还是由衷的佩服李玉导演对于影片题材的选取时的那份勇气。影片是三个女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而展开,一个寡妇,一个未婚的少女妈妈,一个离婚女人,我想这基本上是这个社会中最不幸三种女人;但是一个孩子,让她们都可以把母性这种很高尚的爱表现得那么深刻而光辉。

  孩子外婆(寡妇)忍住无尽的孤独,将真像“烂在肚子里”,而且还要在真像得知后继续作为老师一天天在课堂把孙子当成一个普通的学生。

  孩子的妈妈在知道真像后,依然决定离开这个她从未离开过的小镇,这是需要多大的决心才能让自己未被母性的本能,而血缘的关系确早已让不知情的两人之间有了亲人一般的感情,这不是不伦之恋,而仅仅是无法割断的血缘。她的离去我宁愿相信只是单纯的为了让孩子能平静的长大。

  孩子的姨妈(离婚女人)一个人抚养着弟弟的孩子,名义上还是这个还是的母亲,为了孩子不惜背景离乡,还被部队的前夫误解而离异,最后坚决的要抚养孩子长大成人。

  我必须承认他们代表的女性是多么的坚毅与高尚,但是我们的社会又给了他们多少的宽容与理解?我的一位朋友说“中国人是集体的无人性”,这多少是有一点道理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对于他人太过于残酷于苛刻!前几天,诸辰要代便卡塔尔棋协参赛一事闹的又沸沸扬扬,许多国人居然又拿“爱国主义”压人。我想他们应该是知道人家一家三口已经分局六年,难道一个女人为了国家就非要继续维持原状?说白了,还是几千年的封建忠孝思想在作祟,但请不要冠以什么“爱国主义”。

  想想社会如果对于未婚妈妈的道德迫害不那么残酷,这个故事不会那么心酸,“名声”从孩子外婆嘴中喊出的时候,是那么的称重,可以把人压死。我只能说排出这样题材李玉导演是勇敢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