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普拉斯蒂奇号》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普拉斯蒂奇号》影评10篇

2018-02-22 20: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普拉斯蒂奇号》影评10篇

  《普拉斯蒂奇号》是一部由Max Jordan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拉斯蒂奇号》影评(一):“塑料瓶号”漂流记

  《普拉斯蒂奇号》是国家地理频道为2011年世界地球日推出的一部纪录片。普拉斯蒂奇号是一艘由上万个回收塑料瓶和一种可再生塑料建成的塑料船,历时4年筹备,经过4个月8000海里的航行,最终普拉斯蒂奇号成功穿越太平洋。而这次由罗思柴尔德发起的航行旨在引起公众海洋塑料垃圾问题关注

  老实说,看完全片我也不知道片名也即船名Plastiki是何意,隐约觉得前半部分取自英语单词塑料。回来后上网查了一下,原来Plastiki源自英语单词塑料Plastic和上世纪50年代挪威著名环保船只Contiki。这个名字音译成中文实在拗口,既不直观也不好记,我索性叫它“塑料瓶号”好了。

  看完全片,我的思绪也随着那浩瀚的太平洋漂流去也。

  如果这个片子主题是考证塑料瓶船是否现实可行,答案还真是颇让人忧心。虽然最终“塑料瓶号”成功横渡了太平洋,但是期间问题不断:一会儿塑料瓶脱落,一会儿在赤道高温下船体开始弯曲变形,一会儿又因为靠天吃饭、缺乏动力而无法抵达目的地事实上,“塑料瓶号”不得不几次依靠其他船只,被拖到目的地。所以,如果没有充分资金技术和相关人力支持、储备,你不要真的以为可以驾个塑料船就能航行大海

  如果这个片子的主题是探讨网络对于人类影响,那么影响力显然是无孔不入的。虽然我这个技术盲搞不懂他们在大海上是如何网络通信的,反正活动发起人每天在船上的主要工作就是上网聊天、写博客、传视频——当然,人家是为了传播环保理念。总之,就算你宅在船上,也可以时时与世界保持沟通,奥普拉的脱口秀都可以照参加不误。可惜影片对于船上小世界的互动关系没什么展现——如果这是一部好莱坞冒险电影,这本该是制造戏剧冲突的当家菜啊。

  如果这个片子是一个宣传活动的案例剖析,那么它充分证明了策划、组织、实施各环节重要性。这可不是什么蛮荒原始的鲁滨逊漂流记,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经过精心策划、细致准备的环保理念行销,是目标明确、宣传放大的行为艺术。背后有资金、资源、人力、物力的充分支撑,有项目人总体协调,确保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各种协助、支持。更重要的是,还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宣传——相信我现在所写的这篇命题作业,也是这个活动中的极微小一环。

  但归根到底,这部纪录片的核心并不是以上种种。它对于我更重要的启发在于:

  一、在太平洋上,有着数量惊人的塑料垃圾带在漂浮,它是人们本着眼不见为净的心理倾倒进海洋的。

  二、如果你有梦想,那就去做吧。当然,别忘了实现梦想也需要精心策划。

  《普拉斯蒂奇号》影评(二):小小船长

  I am sailing

  I am sailing

  Home again 'cross the sea.

  I am sailing stormy waters.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我一直对大海有着偏执的爱,不管它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无论怎么样的心境,一见到大海,顿时就能开阔起来,海洋和航行在我这儿是个永远不会过时的主题。以前听说过有人把收集起来的橡木塞子做成小船的新闻,忘记它是怎么结尾的了。而今天在国家地理看到的plastiki号,更是颠覆了传统想象,一艘用塑料瓶做成的船,就这样勇敢乘风破浪,在太平洋中漂流了四个月,最后胜利地抵达了目的地。

  整个片的镜头一直都有些晃,漂在大海上的感觉真实地被记录,这不是豪华邮轮,不是旅行度假,而是生存的考验。小小的船上只有除了摄影师,进入镜头的就只有那么几个人,除了每天轮流的各种工作,晚上轮流值班轮流睡觉之外,陪伴他们的应该就只有寂寞,和无边的大海。而得益于现在发达信息交流手段,即使是在这样孤舟上,也能通过海事卫星电话连上互联网,和外界交流直播,这也成为其中一名船员平时最爱做的事。

  他们的行为是冲动还是冒险还是挑战,其实并不能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但是这种执着精神无畏勇气太让人佩服。小船经历了各种风浪后驶进悉尼港,受到当地人热情欢迎,也许就这一次行动来说对宣传环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对于整个人类的地球来说,破坏和保护比例简直无数个不平等条约。

  地球,这颗蓝色星球是载着我们的大船,每个人都是小小船长,它将在漫漫太空中驶向什么方向,真的是由我们决定的~ 船长们,掌好舵吧!

  《普拉斯蒂奇号》影评(三):Nothing impossible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关于信念,关于坚持的真实记录。

  一个人的发起,四年的努力,六个人的合作数以万计的塑料瓶,在拥挤不堪时代里,在蛮荒的太平洋上漂浮四个月,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航行,帆船到达终点时候,实在让人鼓舞。梦想的实现过程当然摆脱不了专业人士功劳,而最让人钦佩的是发起者的勇气以及对信念的坚持。

  当下环保日益成为流行话题的时候,有多少人认真对待并从自身做起,理念的认知总是敌不过现实生活的便利性,于是环保总被倡议却很难广泛实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一个人跳出来,完成这样一件事,向世人证明两者并不违背,可以找到一个共存的平衡点,也就有了非同寻常意义,让人警醒。

  有人不遗余力的为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而我们又怎么可以袖手旁观。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像他那样实施一个大动作,每个人的小努力凝结起来同样也会有不可小觑的功用。

  就像某个电台所提倡的微环保计划,我们可以从手边做起,少用一个塑料袋,少用一次一次性餐具,少开一次车,少浪费一张纸,少用一次水,少用一些电。

  又比如,少以来一些网络,在某个闲暇时间,同一群趣味相投的人,一起看看电影,翻翻书,聊聊天,到户外走一走,像这里的人们每周末做的事情一样http://www.douban.com/group/139935/

  这样的少一些,累积起来,就会成为一个大改善。

  《普拉斯蒂奇号》影评(四):假环保之名

  也许航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希望唤起人们对环保的注意,但我更愿意把这部片子看成对生命意义的记录。人们热爱生命,穷尽一切办法有限的时间里追寻不同精彩。只不过大家的喜好不同,才造就了如今的大千世界

  有人投入极大的热情去追逐金钱,有人去追求功名,有人探寻宇宙的奥秘,也有人和纪录片中的人一样,去感受自然。他们觉得做环保是有意义的,就去做这件事。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旅途的艰难和心灵的寂寞,挺过惊心动魄的险境,遇到让人沮丧挫折,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的美好

  虽然现在很多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很难接触大自然,但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俱来的。人是自然的孩子,你可以想像躺在草地上看蓝天心情,是不是和小时候躺在妈妈怀里的感觉很像?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一定会尽心呵护我们生活的大自然。那些下令砍伐原始森林的人,那些同意滥捕滥杀生灵的人,不仅仅是在破坏自然,而是背叛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看到“plastiki”的解释时,就想到以前在科幻世界上看到的一篇小说背景是海洋里漂浮的垃圾经过经年累月的堆积,最后形成了一块新的大陆,这块大陆的名字叫拉比利亚大陆,是由“rubbish”和“australia”生造出来的“rubbilia”。

  我想,造出这些词得人是最不希望这些词成立的。

  :豆瓣组织活动的人很尽职,谢谢他们。。。两只男生好清秀,请你们相爱吧!!!!!!!!

  《普拉斯蒂奇号》影评(五):关于梦想,关于种种

  首先感谢观影组织者,虽然我迟到了一点,还好能进去看。

  不管这次航行的组织者出于何种目的去做,我觉得首要向公众传达的是唤醒人类梦想的能力,就像片尾领队戴维(好像是他)说的,或许有人会质疑:他们做这个项目所耗费的精力、物力、财力,如果放在组织禁用塑料袋这个项目上,其成效或许是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有十几个国家实现了禁用塑料袋,但谁能说这就比这次航海行动更有意义?

  梦想的能力,这似乎更是我国人民所缺乏的,或许是因为我们生长的环境以及我们周围的人并不善于培育孩子的想象力,我们习惯循规蹈矩,再也没有热情去梦想,甚至去生活。回来的路上,我在想,我们现在真是处在一个尴尬的时代,如果是毛时代,我们有信仰,即使是偶像崇拜,这种力量也是惊人的,就像现在的朝鲜,也是可以做出一些惊人的成就的。如果是在美帝或其他帝国主义,人们所做出的惊人成就来自于兴趣与热情,而现在的我们呢?既没有信仰,也没有兴趣,更没有热情,感觉是那么悲凉,那么可怜······

  他们在航行中频繁发现的环境问题也让人感觉悲伤无奈,而我也越来越倾向于技术悲观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让人类获得前所未有快感,但是却忽视了很多,伤害了许多,不知道人类何时能醒来。

  还是那句老话,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吧!

  至于梦想······

  《普拉斯蒂奇号》影评(六):每个人的普拉斯蒂奇号

  幸运的被选为观影者,感谢主办方提供的这次机会。一直喜欢美国国家地理的片子,因为影片中总是体现人文关怀。我不仅能感受到团队的坚持,随着影片,也能感受到这个过程的艰辛。去实现一个梦想,一个目标,中间要经历有多少次的挫折,低潮。这部片子努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体验这6个人的团队在4年里将这个不可思议想法变成了真实。也许多少带着煽情的成分,可是更能让我感动。尤其是女船长,真是太COOL了!

  从影片的开始,我就一直有个问题,这个项目到底要花多少经费。戴维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关注塑料垃圾问题。他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带来多好的效果?在影片结尾,正好回答了我的疑问,戴维是要实现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可能成功的事情。让我们看到坚持的力量。大多数的国人都在忙着赚钱,忙着消费,为自己家人汽车,买更大的房子。我们繁衍着后代,可是我们给后代留下的到底是美好的未来还是世界的尽头。先锋人物毕竟是少数,平凡如我,要一直告诉自己永远能够突破自我,永远追逐梦想。

  《普拉斯蒂奇号》影评(七):你要怎样才能让世界听见你

  看完《普拉斯蒂奇号》的朴素首映,忽然想起《NCIS》里tony的一句话:如果你做的是你常做的事情,那么你只能得到常得到的东西;当你开始做从未尝试过的事情时,你会得到从未得到过的东西……忘了原文是什么,不过大概是这个意思实际上这也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当你想改变世界,总得做点儿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尤其当你想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因为你知道的——这个世界有太多张嘴,却没几双乐于聆听的耳朵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部国家地理制作的环保纪录片,倒不如说这是一个环保人士的自传的一部分。在片子里我们看到一个环保主义者稍有些固执的执着,“周一不吃肉日”,“周五不吃鱼日”……罗思柴尔德的创意拥有足够的噱头:塑料瓶搭建的船、128天、不到10个人的TEAM、横跨太平洋……噱头大的甚至有点儿让我们,甚至让罗思柴尔德自己开始怀疑这做法是否本末倒置形式大于内容,在影片后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罗思柴尔德这样的话:大意是有些人怀疑,如果钱和精力用于塑料制品危害的宣传是不是更适合一些,然而诚如我开头所说,这世界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这些东西,而罗思柴尔德所要做的,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可以引起更多人注意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没有关注过这些事情的人,这样,才能得到点儿不一样的“东西”

  圣经中有类似故事,大意是基督和那些道德败坏者一起吃饭向他们传教,门徒很是诧异,基督解释说,这才是我需要拯救的人……

  显然,这项冒险,会随着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将勇士们所要表达的理念,传播到更远的角落,而这件从未被尝试过的事情,将会带给世界一份意外的惊喜

  哦,忘记说了,普拉斯蒂奇,当你读这个词时,你是一直微笑

  《普拉斯蒂奇号》影评(八):带着梦想去远航

  第一次参加豆瓣的活动,第一次参加电影的首映礼。没有我想象的,像电视中看到的那样——各种闪光灯中夹杂着的提问,各种标准微笑后的客套回答,只有最简单话语:希望通过这样一次观影,能让你,还有你身边的朋友都能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很多人小的时候也许都有一个关于远航的梦想:背着书包,里面一定要有语文书和零食,还有自己的狗,去经历一段充满惊喜的航程,会有很多惊奇的经历,很多善良的朋友。但是当看过《辛巴达历险记》、《飞屋环游记》之后我们会发现,梦想中的远航,并不会像《绿野仙踪》里说的那么有趣,那么好玩了,而是充满了诱惑、危险,甚至是死亡。

  《普拉斯蒂奇号》便是一个现实版(或者说是“成人版”,这个词不会被河鞋吧?)的梦之航程。现实梦想的路,从梦想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是艰难的。卡通世界中的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比如说你要给多少支气球充上氢气才能让你的屋子飞起来,然而回归现实之后,任何一个这样的疏忽都有可能给整个团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比如如何设计船体才能抵抗得住太平洋的风浪,什么样的材料做帆才能又环保又不被海风撕烂,一个一个细小,但又实际的问题等待着解决。而且,即使我们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外在等着我们,可不是吗,意外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简直就是绝对的。

  然而让我感动的是,在面对所有的这些困难的时候,整个团队的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不经意间的一个小温馨,或者是一个小恶作剧,都预示着船员们必胜的信念。因为每一个人都明白,到达终点的时候,就是梦想实现的时候。

  说实话,我不知道如果是我面对太平洋中那涛天的巨浪的时候,我的梦想还剩下多少,有些汗颜。但我坚信,我会去努力。当我某天不再坚定的时候,我还会再回来看看这部电影。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