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留热那亚》观后感10篇
《情留热那亚》是一部由迈克尔·温特伯顿执导,科林·费尔斯 / 薇拉·贺兰德 / 凯瑟琳·基纳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留热那亚》观后感(一):你笑了很多次
我承认,如果不是因为科林大叔,根本不会来看这部电影。世界上值得看的好片子多了去了,还有因为要和同学朋友在谈话时keep up必备要看的新映烂片。怎么能看得过来这么多!
我想先谈谈影片本身。小女儿演的很好,大女儿一看就脸熟,看到一半想起来在GG里演过little J的模特朋友,骗了她裙子的那个。黑眼圈的哥特萝莉风,这部戏里干干净净倒是好看很多。一直在勾引大叔的女同学,很悲哀。听到他的妻子死了,赶快邀请他和自己一起教书,以为有机会。拼命对大叔的女儿好,从小孩子嘴里套话。弄丢孩子。表白。做什么都是错而已。看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悲哀,一直想说,大姐别挣扎了,你再处心积虑讨好小孩子都没用。苦心经营反而弄得步步都很clumsy。要我说,中年单身妇女两条出路among all。一条是继续像B.J一样把年纪活到狗身上去,依旧保持一种天真的癫狂状态。没准儿还有一个Darcy会冒出来爱上你。要是像此片里的XX一样,爱面子、不甘心、念旧情还要挑,那你就没救了
。
有关逃不出的日常生活,觉得出自一个中国人的视角,一直再没有看到过比《一一》还要好的了。热那亚和一一比,浅了些也刻意了些。只是看到科林大叔和小女儿走在路上两个人互相和对方挤来挤去的时候好感动,想起来小时候我和爸爸也是这样的。
最后才说自己真正想说的。翻科林大叔的每一部电影,最终翻到了热那亚。达西先生的影子好少了,眼睛也平静了许多。
每次我看科林大叔的电影,都觉得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他的台词都很少。真的,不信你去翻翻。每次想听他说一长段的话都是太困难的事情。同理,他的笑也是一样。我清楚记得看BBC傲慢与偏见里面,大叔只在结尾结婚的时候抿嘴浅笑一次,镜头移了一下咧嘴笑了一次。剩下六级里都板着脸。所以他一笑我心都化开了。还有比如所有人都看过的BJ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诸多科林大叔的电影。他都是极少笑的。因之每一朵笑容都春风化雨,分外难得。
在这部里面,略去他的无力疲惫,我明显的感觉就是他笑的太多了。在他很多的电影里,他不为很多应该笑的场合发笑。但是在热那亚,他在妻子的葬礼上为应酬微笑,看女儿微笑,上课为了学生微笑。
我已经数不过来了,你笑了很多次。
我爱上的那个Darcy先生慢慢的不见了。。。他就那么看着你,不说话也不笑。而你觉得他的所有的激情隐忍过去未来都在里面,暗涌如潮。长久而坚持的直视。你要是足够勇气对视过去,你就明白你抵不过他坚定的眼眸,你势必妥协。也许还有他的背影和声音,我像着魔一样,我不能准确描述。
我至爱科林这种带有禁欲主义的美,只有他可以这样的美。
在看完这部片子之后,由于我本身严重的恋父情结。对科林的感觉成了父亲,而不是一直YY的大叔情人。我心里有点小悲哀,因为我又要寻觅一个新大叔来YY了。而我实在是很没有信心可以找到比科林大叔更好的。
2012年1月11日夜
《情留热那亚》观后感(二):生活的味道
colin firth从2000年之后就不可避免地开始演daddy的角色。比起傲慢与偏见中的darcy,曾经的玉树临风渐渐被时光磨平,而悄悄爬上眼角的皱纹和明显松弛的皮肤,都在传达着:粉丝有意,无奈杀猪刀无情。
可偏偏colin最擅长的,就是痴情单身父亲的角色。无可厚非地,colin有强大的气场。187cm,足够的安全感,父亲的高度。字正腔圆的英音,足够的稳重感,父亲的声音。工整的衬衫,老套的牛皮手提包,是工作时的父亲。深情的眼神,初次切菜时的小笨拙,拥抱mary时紧扣女儿的臂膀,是居家的父亲。从粉丝的角度来看,colin真的是个不老的男人。
再说电影。镜头有些纪实的味道。kelly对mary说,你毁了我的生活,我也会毁了你的。kelly对妹妹,是有隐含埋怨的情绪。三个人在异乡,试图进入新的生活,却无法控制地让过往的情形浸入新的生活,在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kelly坐在摩托车后座,还是会想起和母亲猜谜的种种,mary在睡觉时,还是会有母亲出现在梦中。女儿的青春期问题,女儿间的日渐紧张的关系,父亲不遗余力地试图让一切under control,却还是两次丢了小女儿。
直到,mary引发了交通事故。一直忽视小妹的kelly为此说sorry。父女三人在立交下拥抱。此刻,压抑而慌乱的生活,得以短暂终结,生活的抑郁和矛盾,得以暂时释放。
影片结尾是开放的。送女儿们上学之后,父亲走在路上。end。
开放的结尾,让我觉得影片的生活味道陡然提升。
一切都是生活的样子。
即便看不到happy ending。也要看到此刻洒下吉诺瓦的温暖阳光。为了爱,我们必须快乐而努力地,在路上。
《情留热那亚》观后感(三):离别曲
一部作品如果长镜头太多 或多或少给人有不专业之感 外加摄像的抖动 就像是用DV拍出来的低成本 《情迷吉诺瓦》这部在意大利吉诺瓦做成的美式甜品应该是加了很多苦菊或者是黑胡椒这样味苦的西式作料
男主角乔的太太死于车祸 他为了疗伤 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了罗马 大女儿凯利青春叛逆 小女儿总是被车祸的阴影掩埋 不断的梦见已失去的母亲 乔在一所大学任教 来到吉诺瓦 虽说有曾经的大学好友相助 但还是很难打开心扉 开始新的生活 带女儿学钢琴 去海滩 做着一个父亲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 每个人都在尝试着在失去亲人之后疗伤 但是无法痊愈
故事就是这样絮絮叨叨的铺陈开来 影片从头至尾都穿插着肖邦的《离别曲》 记得半年前痴迷陈珊妮改编的那个版本 可是在这部影片中听到了意大利文的版本 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的耳畔 电影主要以钢琴演奏为背景音乐 这几天总是被那种悲伤的曲调撕扯着 手里攥不紧一株救命稻草 回不过神来
《情留热那亚》观后感(四):挺温馨的一部电影
我不知道如果我是那个爸爸的话,我会不会像他那样。其实我一直不喜欢小孩,尤其是那种无缘无故哭闹的小孩,片中那个的小女孩演得其实挺好的,作为一个童星我觉得她是不错的,很好的表达了小女孩失去母亲后的那种状态,但是我还是很“讨厌”,她哭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如果我有这样一个小孩我会有片中父亲那样的耐心来对待他吗?
今天回家后我和老妈还说了这件事情,他说等你自己养小孩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也许真的是这样,可怜天下父母心,很佩服片中的父亲,其实他自己的生活也由于妻子的事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中年男子,丧失妻子之痛,何其悲惨。但是片中的父亲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吧,我以后会向你学习的!
《情留热那亚》观后感(五):简介
在爱妻骤逝後,乔伊带著两个女儿移居义大利的小城吉诺瓦,希望能在异国情调的小城抛却过往伤痛,展开新的生活。
然而,一切归零重新开始,却远不如想像中容易。大女儿凯莉,因为正值青春期、桀敖不驯,与乔伊充满隔阂,成天装扮性感地与义大利帅哥调情,无论如何劝说都不听。这使得乔伊更加陷入沮丧。而极需父母之爱的小女儿玛莉,却似乎因过度思念的缘故,而时时感觉到妈妈就在自己身边。
原来,母亲的身影并非玛莉的幻觉,而是离开人世的妈妈终究放不下心爱的家人,因此灵魂默默一路跟随到义大利,希望从旁帮助家人们从哀恸中重新站起。
《情留吉诺瓦》是导演麦可温特波顿(Michael Winterbottom)继2004年的《九歌》9 Songs以及2007年的《无畏之心》A Mighty Heart後的最新作品,一向擅长在电影中探讨人与人之间感情题材的麦可温特波顿,在本片中更加用力的处理一个失去母亲的家庭中,亲情与爱情的故事。
大家对於2001年《BJ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s Diary中那个闷骚得可爱的达西先生也许仍是记忆犹新,而在《情留吉诺瓦》中,饰演达西先生的柯林佛斯(Colin Firth)则成为一个丧妻的单亲爸爸,在片中有不同以往的感人演出。
《情留热那亚》观后感(六):情留Genova
冲着Colin Firth去看这部片子
不得不承认大叔老了,发福了
少了当初BBC版 Pride & Prejudice中的英气与好身材
一开始,Joe,Mary & Kelly 承受着丧妻、丧母的grief
来到Genova, 重获新生
Joe开始了新的生活,为了女儿,也是为了自己,move on
Kelly青春叛逆,以似有似无的恋情冲淡亲情
影片一直淡淡的,感情流淌在Genova小道,Piano等等细节之中
私以为影片可以在父女三人的街头相拥中结尾
或许失去的才是最美好的
或许所有的感情都是相通的 亲情 友情 爱情...
《情留热那亚》观后感(七):坚强面对
虽然 colin firth已不复傲慢与偏见时那样的年轻,但是他穿起白衬衣来,依然如此英俊。印象深刻的是莎翁的这首诗:
当四十个冬天围攻你的朱颜,
在你美的园地挖下深的战壕,
你青春的华服,那么被人艳羡,
将成褴褛的败絮,谁也不要瞧:
那时人若问起你的美在何处,
哪里是你那少壮年华的宝藏,
你说,"在我这双深陷的眼眶里,
是贪婪的羞耻,和无益的颂扬。"
如果你能够说,"我这宁馨小童
证实他的美在继承你的血统!
这将使你在衰老的暮年更生,
并使你垂冷的血液感到重温。
无论如何,死者已矣,亲人永远是亲人,不管是成年还是青年,孩童都在不断成长。经历过伤痛才能更加坚强!
《情留热那亚》观后感(八):痛彻GENOVA
阳光
碧海
却无法消散内心的伤痛
身体化作伤痛的幽灵
穿梭停留
却无法相容
另一种语言
蜿蜒的隧道
如同行走在心碎之城,
绕不出一个尽头
伤痛弥漫于每个所到之处
倾覆了整个GENOVA
每一个呼吸
吸入的是空气
呼出的是伤痛
每一口食物是伤痛
每一个沉默是伤痛
每一个微笑是伤痛
每一声哭喊是伤痛
每一个音符是伤痛
每一缕阳光是伤痛
每一个脚步是伤痛
.........
只能蜷缩于无尽的黑暗中
沉默地
任凭伤痛噬咬残存的灵魂
痛彻GENOVA
《情留热那亚》观后感(九):远没想象的好
冲着我的偶像看的这部电影,但是并没想象中那么好看。现在电影的宣传真是厉害什么什么电影节获奖作品、什么“比美第六感生死恋”的,看了之后全无感觉。
电影看上去就像拿着手持摄像机拍摄的家庭录影带,但是看过不少类似的电影了,这个也就不足为其了。想来想去电影想表现的应该是家庭成员的突然离世,给家中每个人带来的影响吧。我看的时候对科林照料两个孩子的不易小感叹了一下,对其中好几次小女儿失踪之类的情节并没感到揪心,而且一家人找到彼此在街头深情拥抱的场面,我既不觉得深情,也不感动。相反徘徊在脑子里的始终是在一个建筑物林立、交通状况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他们三个人怎么能那么容易的找到彼此了呢?
看到最后我也没看出来,那个一开始就死去的母亲,后来再次出现,到底是孩子的幻觉,还是真实的存在。看了电影介绍好像说是灵魂回来了,但是在电影中我完全看不出来,也许是我笨~~~~
电影里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的风情,这个小城很有异国情调,虽然很多阴暗的小胡同看起来太破旧了,但是的确有些味道。和看惯了的美国其他片子的视觉感受不同。我觉得相对于电影来说,这个片子更适合当城市宣传片。
《情留热那亚》观后感(十):她会总在你身边
写实的摄影风格,讲的却是个看上去有些神秘色彩的故事。实际上影片要表达的很简单,关于失去亲人的痛苦,关于活着的人怎样面对眼前的生活,有些残酷,有些温馨。
家里的女主人因车祸去世,事故的起因源自于小女儿的不懂事,这是最残酷的死亡,一个生命的逝去会引起其他生命的愧疚和责备,这比单纯的悲哀更为可怕。
好在家中有一位宽厚慈爱的父亲,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两个女儿都难以摆脱母亲离去的阴影,一个叛逆,一个恍惚。父亲只有独自承受,用他的话说,遇上这样的事,“不勇敢又能怎样呢?”
听一位忽然失去父亲的朋友说,父亲刚刚离去那几天,他总觉得父亲并没有走远,好像早上一睁开眼他就会站在床前,伏案写字时抬起头来父亲就会端过一杯水。本片中去世的母亲反复出现,应该也是要表达这种感觉吧。
大人可以通过工作和社交排解心中的苦闷,但小孩子除了独自冥想,没有其他方式。所以,小玛丽的头脑中不时地出现母亲的幻象,总觉得是母亲来找她,指引她,故此还出现了两次走失事件。民间讲父母去世后儿女会走一段霉运,大抵也是这个道理吧,悲痛和其他的一些思绪会导致走神,做事往往就不大顺利。
好在还有其他的亲人,很感动地看到每次有人走散或晚归,重聚时他们互相之间没有责怪,有的只是安慰和表达爱意。失去过的人才更加害怕再次失去,而逝去的人,也大概总在他们身边,保护着她爱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