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影评10篇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是一部由阿甘执导,郭涛 / 林嘉欣 / 王刚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动作 / 爱情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影评(一):烂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be honest,这是我近几年,或者是我长这么大看过的最最烂的影片,烂到让我想骂人,难道编剧真的以为老百姓都是白痴么?用这么一部糊弄人的烂片子骗钱!
看电影全是一种偶然,走到长虹门口临时决定也是临时选择的。影片开始的时候,我跟SS同时木然了,互相看了一眼,同时说:难道这不是一部外国影片么?
好吧,从影片的题目就开始被骗,观影当中各种为了3D而设计的剧情更是让人无法忍受。劣质的效果,无意义的台词,狗屎的剧情...我几度睡着直到手麻了醒来翻身再睡...骗钱啊骗钱...这些大腕们为啥接这部可以让他们名誉扫地的片子,这部烂片为何能通过审核...想不明白。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影评(二):别把他当成科幻动作大片
看到非常多的差评,情不自禁作了第一次影评。这部电影是改编自西班牙的堂吉诃德,不知道影评者有多少人看过原著?这部电影真正的错是夸大3D效果,还有标题多了“魔侠传”三字,以致大部分人把他当成动作大片的题材去期待。这个世界“神经病的人”太少了,因为我们都太清醒了,所以我们成不了正义,大概就是原著想表达的意思。堂吉诃德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就像我们古代的寓言,但是如果你把他当成笑话看待那你就太没层次了。《堂吉诃德》估计是脱离的时代了,一部现在版的堂吉诃德已经这么不被接受。你们猜想,如果《海扁王》没有了超杀女,没有了暴力的镜头那他本身也就是一部《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悲只是没有超杀女,没有被作者"超人化"。请把它当成一部纪录片来看待,才能发人深省。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影评(三):有一种导演叫“阿甘”
我是冲着中国第一部3D制作的名头去看的,也是冲着导演阿甘的名字去看的。而这些就是我的观影目的和心情。
这个片子的评论并不高,或者说很差,为什么呢?我认为问题出在了故事和表演上。把故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其乃筋骨,是本,但是白眉大侠毕竟只是个半路出家的有缘人罢了。把一个西方的文学名著植根到中国的土壤上来,况且又是叫嚷着魔侠的口号,所以那您就单单顺着展开故事就成了么?当然,您也是加进了许多我们先姑且称为“中国式幽默”的东西,可是这种东西就跟乐坛的所谓“中国风”一样的让人格应的慌。
再说表演,大哥,这是副导演的错,还是投资方的错,或者这根本是观众的错。繁荣的中国电影市场因为其繁荣的表象,被丰满了许多不知所云的小成本电影,而其中的代表,也就是将山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十全九美》。从此,武侠背景下的后现代山寨电影和超现实主义的都市电影,都纷纷无所不用其极了。看着本片出现的众多熟脸们,我连“靠”都懒得说出口了。当然,他们中也是有一些好演员的,但这就是一个二线甚或三线的明星拼盘演唱会,看着着实的眼熟,但毕竟挑不了梁啊!
最后说说导演吧。你毫无以为是现阶段中国内地硕果仅存的,既有个人的思想和情怀,又能娱乐大众的好导演了。所以,不带这么砸自己招牌的。看看人家乔恩·法布罗,起步人也不必你差吧,看人家现在红火的,你呢?多走走他这条道,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啊!你说,这多棒的宣传啊,啊?多牛的噱头啊,啊?多庞杂的卡司啊,啊?多大的预算啊,啊?你说我现在又该多怀念贾平凹先生啊,啊?
虽然我说过我看是因为中国第一部3D制作的电影,但是还是不建议爱国主义思想太过泛滥的同志们再去冒险了。我们直接省着点影子期待导演的下一步作品吧。
电影《魔侠传之堂吉可德》的好些情节来自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这让我对之前没有把小说看完而感到后悔。
他姓唐名吉字可德,看多了武侠小说,极尽着迷,让一个老叫花子把自己狠狠的打了一顿,认为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脉。于是,穿上祖传的铠甲,拿着祖传的冷枪,骑一匹瘦马,还给起名
“爪黄飞电”,开始闯荡江湖。适逢恶霸强抢民女,可德便和恶霸单挑,侥幸打败对手,让看热闹的人赞叹不已。羊倌桑丘甘愿做他的仆人。就在他与恶霸单挑时民女翠花被抢走了,于是二人前往京城,准备救翠花于水火。一次又一次的侥幸让自己更加迷离,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侠了。当与敌人交锋时还夸下让对方三招的海口,结果被打下了悬崖,彻底摔清醒了。
堂吉可德说过一句话:“我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精神。”他没有忘,也正是这份精神才支撑着他在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傻子”后仍毅然再次前往京城,解救即将被逼嫁给“干爹丞相”的翠花,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气魄。
堂吉可德在花轿前的一番慷慨陈词才是电影最精彩的地方,他的一番演讲引起了市民的围观,隐藏在闹市里的高手纷纷现身,杀死“干爹”,铲除一霸,救得翠花。
在我看来,阿甘导演的这部魔侠电影是对现在网络围观的一次很好的表现。在当下,网络无处不在,随时随刻微博。这似乎让人民对官员贪污受贿、拆迁部队盛行等等社会弊端有了一些发泄的条件。也的确如此,近两年来的好多重大社会事件最会能得以伸张正义,来不开广大网民、广大人民的围观。邓玉娇案、70码、赵作海案、我爸是李刚,还有最近的11·15上海特大火灾等等。火灾发生后,现场被韩寒拍到,韩寒的博客更是一个巨大的“新闻发布会”,于是迅速传开。
在我正看电影的时候,QQ上弹出一条新闻:上海政府决定向在大火中的58名遇难者每人赔偿96万元。听着挺大,可那是一个个生命,96万与生命更不值一提。我想,这些遇难者在另一个地方抱怨的同时应该“庆幸”,因为火灾是发生在大都市上海的,要是其他的小地方,他们可能只是一群冤魂,给亲属留不下任何东西。
堂吉可德最后的胜利有他精神的支持,当然也离不开群众的围观。他和现在一些饱含激情,精神奕奕的一群人一样,精神不可少,单靠精神什么都干不了。
围观与精神同等重要。知名评论员笑蜀的博客签名写到: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我极力赞同。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影评(五):一个人的臆想世界
这不得不算是一部非常商业的商业电影。原本只是冲着林嘉欣去的,看完后真的说不出的感觉。从电影来看,真是一部非常烂的片子。如果说是搞笑片,笑点真是少之又少。但是从电影的画面上来说有几个镜头和塞万提斯笔下的描写还是比较符合的。整部片子几乎是在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大框架下加入中国的一些元素的恶搞片。其实我并不反对恶搞这事,毕竟给无聊生活加上点疯狂元素是不错的。不过居然还在里面加入了一些教育意义。真是弄得不伦不类,不知道是不是模仿《阿甘正传》让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不过导演似乎又怕我们看不到这些启示,又故意的加入这些话。“我就是一个疯子,生下来就是,在你们眼里,我只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让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头脑简单的傻瓜,遇到了危难不会袖手旁观,坚信邪不压正的简单道理,没错,我是来送死的,但是为了翠花姑娘,为了街上的所有人,该来我还是要来的。”如此啰嗦的对白,就怕观众看不懂,或者理解错误。就像导演把一个苹果先放嘴里嚼碎了化成糊,再加点糖,硬吐到观众的嘴里,生怕观众不能好好咀嚼和吸收。哎~如此的苦口婆心,真是辛苦导演了,不过我们比较喜欢自己咬着吃,如此刻意的被迫接受我只能表示非常的反胃。
但如果把这些刻意的说教和解释去掉,或许就会好点吧。连唐吉可德最后都从自己的臆想世界里走了出来,希望导演也能走出来。顺便说一下,最后的结尾太烂了,明摆着说一个唐吉可德的倒下会有下一个唐吉可德的出现。唐吉可德自己都承认这是个疯狂的臆想的状态,连他自己都走出来了,为什么还要一个正常的人在走入呢?其实最后的这个留人遐想的结局,真是可以丢弃的。总得来说,导演想说的太多,又怕观众看不懂,看不对,所以解释得太多,最后就不伦不类了。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影评(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很久没有写影评了,最近寒假,看片也比较多。诸如《恐怖游轮》的经典悬疑,《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小成本电影,或者国内比较火的《让子弹飞》,一个寒假看了不少电影,不错的也就那么几部。
偏偏看完唐这部电影,让我决定在清晨5点半的时候必须写一份影评。我坦诚,这是一部后期画面低劣的电影。故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迷人之处。整个故事无非是讲述了一个道理,有些人觉得我傻,觉得我不可能成功不可能赢。我不去想我能不能成功能否赢,我要做的就是在你们沉默不言的时候站出来发出第一声咆哮,我要做的就是在各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时候奋不顾身的前进前进再前进。
这部电影我之所以给予4星评价,综合阿甘导演的以往作品。自从疯石以前阿甘的作品少有人问津,一部小成本电影让其出名。历尽艰辛才略有名气的导演拍摄中国第一部3D电影是抱着怎样的心理?不得而知。再次也只能妄加猜测。一部相对于历来投资数倍的电影,抛去3D的噱头,确实没有什么值得观众津津乐道的。而且3D的制作确实也不足为谈。
但凡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会想明白厉害,为什么不单单拍摄普通版本而要选择3D?不是更能节省成本么?难道阿甘不了解中国的后期制作水平么?是的,这一切在我们这些正常人看来,就是砸自己招牌。给钱也不会去做。想一下也就过去了,甚至绝大多数人想都不会想——因为之前根本就没有人做过。
我们都是正常人,所以我们会理性的分析厉害。我们不愿触发对自己更加不利的隐患,去争取幸福。有时候,我们在一个环境下呆的久了,每天工作10小时,我们就会想,要是每天工作8小时就好了。如果每天工作10小时外加无偿加班2小时,我们就会怀念工作10小时的日子。并且定义每天10小时的工作就是幸福。不幸和不幸在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眼里是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分界线的。我们习惯了去接受,习惯了从小就听别人教诲我们:你无法改变世界,所以你必须顺着世界去改变。
究竟什么是幸福?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问题。却让我们很多人迷茫。不断地追求生活物质的更高境界,就是我们的目标。因为这个目标,我们距离幸福已经背道而驰。阿甘教会我们,至少教会我,选择一个目标,孜孜不倦决不放弃的追求下去。我知道我做不到,所以我无法得到幸福。因为我无法站在西北的黄土丘上向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已经习惯了当前的模式,不会为了追求更好的人生自由而冒着可能失去现有的人生自由。我不会像唐一样去不思考后果便行动,我不会像阿甘一样为了推动中国电影走向新的高度而愿意承担烂片的骂名,我更不会为了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的幸福去放弃自己现有的小康生活。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
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
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
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
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影评(七):《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多大事儿啊
现如今的国产电影,在商业大潮下通常是不具备那股子老中国电影精神的,已经没有几个人会怀念赵丹或者金焰,凭吊费穆还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件稀罕事儿,倒是不亚于左一枪右一炮的口水不绝于各类媒体。据说本片的某喷绘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据说本片的后期2D转3D做的很辛苦,很多事情似乎都为了那个“第一”----就像片中的唐吉可德那悠悠然的为人信条----可以遍体鳞伤,但必须巍然不倒。这似乎又是一种行为艺术,广告的,探索的,或者是博弈的,决定成败与否的关键不外乎票房和口碑。
票房这东西,往往无法被占卜左右。当盗梦空间的吸金能力旷日持久,那些在此之前对这部时效性尽失的影片忧心忡忡的言论全都成了笑话,《剑雨》的惨淡也无法依靠评论挽回多少,这真的跟金融市场的无常有一拼。不才,即便斗胆也无法预测《魔侠传》的最终收入,毕竟网罗了大量熟脸未必能有作为,3D也不见得就能当下饭菜使。但既然完整看了全片,那口碑之事总能有个三分了解。
影片从海外名著引进了个故事大纲,顺道模糊了背景,少了点乡土气,从而能顺理成章的给出一个“江湖”的概念。当然,脱离了审美潮流的设定往往会致命,所以流行的草根趣味,反传统的台词设计,再加上“英雄”美人,大是大非,这个剧本就算成形。影片立意也比较讨巧,编剧借着主人公无知者无畏的性格特征,在戏谑与调侃的路上走的很远:比如角色名,在配角中大量暗喻和反讽并存,虽然蜻蜓点水,但在喜剧的直接功能上做的简单直接。这一点在台词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此为《魔侠传》的优势。
劣势在于,在保证一个故事完整性的前提下,叙事节奏并没有和片中大量的调侃一样顺畅。逻辑在片中处于近乎多余的位置上,尴尬的很。从梦中缠斗千军万马到故事的“被武侠”,从斗风车到遇见翠花后的反复拧巴,链接这些场景的是影片宣传中最大一个卖点:3D。其实单论灰色调的风光特效,在平面美学领域里即便算不得经典总也可以多少带出一点奇幻的意境。《阿凡达》是个罪魁,这部高居神坛的电影让全世界都着迷于三维视觉技术的深入开发和极力完善,哪怕《魔侠传》的CG漏洞比郭涛僵硬的表情更不堪,至少我能得到的信息是:国产电影的视觉特效,无论是否引进外援,总也在进步。
据说王刚很惊艳,看完后我倒是认为,刘桦更本色一点。假如你早已习惯王刚那家喻户晓的调调,那应该可以发现,其实作为演员,他在片中的功能远强于主演。但那也仅仅是完成了一个喜剧演员的本职工作而已。近年来在各类影片中频繁露脸的刘桦这回在表情的技巧上来了点新料,那享受着狐臭的表情随着面部的抽动而散发出阵阵气味,臭不可闻下的喜剧本能着实有趣。至于一干跑堂的,打酱油的,您就当是看情景剧解闷吧。
坦白说,喜欢纠结的主儿应该会对影片最后十多分钟比较感兴趣,影片的高潮来自于唐吉可德的台词,大意是:站起来的傻子与被煽动的平头百姓可以制造出前所未有的能量。这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反压迫的英雄主义。出现在影片高潮处的这个暗示很直白也很有效,虽然故事片的剧力并不见得在本片有新鲜的东西,我庆幸的是影片的创作团队并没有在技术的路上丧失电影故事叙述者应有的基本趣味。
所以综合来看,没有整出3D传奇的《魔侠传唐吉可德》没有多么的不堪。假如没有市场的压力和3D的野心,那至少在我看来影片是值得解闷的。被市场放大的电影的娱乐功能在片中处处可见,即便自信我的笑点不低,但我多少都给了点不带一丝嘲讽意味的笑声。我明白,国产电影的长线目标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从业人士们也在艺术与铜臭的夹缝中艰难的过活了好几年,多大点事儿啊,不就是拍电影么?在这个拍电影必须为盈利的环境里,在这个人人都是评论家的年代里,我们的《魔侠传》带来的那些个自嘲,无畏的信息,或许多少能折射一点电影人的无奈与寂寞;我也坚信,电影内外的唐吉可德,在我们的电影市场上还将坚挺很长一段时间。但愿,这些经验与积累能给国产电影多一点出头的可能,而不是止步不前的固步自封。
麦童/恋二十四
2010-10-15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影评(八):中国目前最好的一部电影
10月15日《魔侠传之唐吉可德》正式全国公映,在这部国内导演首次尝试的全3D大片中,除了可以看到故事和角色所展现的爆笑场面之外,还能强烈的感受到导演阿甘想要表达的对现实的戏谑。
全片有多处场景与社会现实关联。其一,当王刚扮演的“桑丘”答应作“唐吉可德”的仆人,随他快意江湖时,有一场与家人的诀别戏,“桑丘”的老婆临别时说:“这男人啊,一有机会就想往外面跑。”表现了对男人出外闯事业与家庭两难全的社会现实,而“桑丘”似乎就是中国的万千农民工的写照,受了雇主的约束,进城打工赚钱,期望有一天能让老婆孩子过上幸福生活。其二,“司马万”这个人物的出现,无疑是对“成功学”的调戏,先说他是“司马迁”的后人,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笑点,而他从事的职业是专门为“英雄”著书立说,极尽吹捧之能事,紧接着又被“很三”收保护费,对现实的反讽之意尽表。其三,唐吉可德演绎了“众人皆醒我独醉”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强烈对冲。唐吉是产生幻觉、着了迷的普通人,他的胜利与失败,都在观众意料之中,本片以傻小子行走江湖的方式,通过走火入魔执念不休的唐吉(姓唐名吉字可德)因缘际会成为一代大侠的荒唐故事给人以思考。到了电影的最后,导演阿甘对现实点题:在粗俗而并不浪漫的现实中,唐吉可德才是精神最正常的人、富有人情味,但却往往被世俗社会被认为是失常。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是3D大片,是荒诞的武侠故事,是爆笑连连的快意江湖,更是导演阿甘对现实的戏谑展现,让影迷意犹未尽的沉浸其中,又还原真实,实为电影的绝妙之处。
看评论反差如此之大 正说明了这是部经典的电影
有谁能做到 “众人皆醒我独醉”与“众人皆醉我独醒” 呢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影评(九):唐吉可德——影射了很多东西——要往深里想
其实就画面、特效、细节而言实在是不敢恭维。唐吉可德受伤,桑田在山洞里照顾唐吉可德,烧的居然是煤炭?!!!
但是个人认为电影不能只看表面,只看有没有打斗,打的精不精彩。
那这部片子影射了那些东西呢?
第一、令狐干爹等一群人代表了一些官员,无所作为,只是混纳税人的钱,等着退休。
第二、影片前期出现的一些假大侠,什么武林高手,代表了一些社会中的假教授、所谓的专家、某些歌手、影星等所谓的艺人。
第三、影片最后出来的真正的高手,丐帮帮主、螳螂拳掌门人等就是社会中真正有能力的人,迫于令狐干爹等人的权势所压,不敢出来说真话,不敢做真正的自己,更是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优势,只能隐姓埋名。
第四、影片从开始一直到战胜了令狐干爹,整个就是阴天,颜色也很昏暗,这就是说社会受令狐干爹的压迫,很昏暗,直到战胜了令狐干爹,走在世外桃源,鸟语花香。
第五、当唐吉可德到京城的时候,镜头所表现出来的京城处在悬崖峭壁之中,京城是什么,就是特大城市!
第六、司马道长那就是现在给明星做包装的推广公司,也是给假教授、假专家、假官员做包装的,能让这些人有高学历,有各种传奇经历。
第七、桑田收利益的诱惑跟了唐吉可德就不说了,在这要说的是当令狐干爹封桑田去做县令,唐吉可德送桑田离开的时候,桑田说的一句话——“主人,请允许我再说一句俏皮话,最后一句,要不然我会憋死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白薯。”这句话说的太好了,但是又有谁有能力让某些人回家种白薯呢?
至于唐吉可德大家就自己想吧。
这就是我看这部片子的感受。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影评(十):《魔侠传之堂吉可德》,三招点醒江湖梦
阿甘导演这部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江湖武侠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超凡脱俗之作。这一定程度是来自于单方面的,从题材上看,影片《魔侠传之堂吉可德》较于一般的武侠片在不失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基础之上添加了极强的讽刺韵味。不管是人物定位的自我讽刺还是对邪恶反派的讽刺都通过电影中人物的语言和肢体上表达的淋淋尽致,尽显洒脱。这在一般封闭的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片中是难得一见的。纵使影片有些桥段可以说一无是处,但这一处的闪光便足以照亮这部《魔侠传之堂吉可德》。
开头的一场一人抵挡万千的打场面大有赵子龙血路救阿斗之气魄场景,在人物肢体传达动作的同时,特技的牵强结合,让人看到影片的新颖之处便是带有魔幻主义思想。显然相对于时下中规中矩的动作场面制作阿甘的这种创新手段施展的显然有些顾虑及失衡。虽然接下去的戏份用做了一场梦的戏份来圆场,但却未能改变一个别扭的开头,给人的感觉开片便一针见血的想大大渲染一下英雄之无可抵挡的思想。虽然知道一场梦牵引出的便是现实,但多数时候污点落下了一时半会儿是脏了,好在温和的独白搭配着电影中如数不多的干净优雅的人物画面情景,这才真正的揭开了电影的主题。
看整部电影就像是在听一个痴迷武侠的人讲述着自己的幻想江湖梦,然后旁边一执笔者帮忙记录了这个武侠迷的梦话。从这个角度看,影片颇具现实主义思想,一部这样的电影,道出了沉迷于武侠书迷们的梦幻武侠之旅。电影主人公像大千武侠迷一样有着自己的武侠江湖梦,那便是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游行侠客。片中主人公大有幻想有多远,勇气就有多足之底气,踏上了闯荡江湖之路。此处电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显然过于传达一种勇敢,大气之风,但演员入角色毕竟未能达到入木三分之效果,所以,郭涛饰演的大英雄大侠客形象在影片多处都让人觉得不适应。一身硬盔甲,挺胸姿态,豪迈言语都显得过于僵硬。结尾之处让人看到了一位道破现实领悟真理的铁汉子形象,这才揭示出前后的鲜明对比。
笔者上述影片讽刺意味独具亮点所在。影片剧情上对那些扭曲真正江湖武侠情怀的进行了正面讽刺,片中,一口道出武侠小说中种种的叱咤风云却在电影的反射下一一成了笑柄,唯一让人欣慰的只是那终究抱得美人归之景,但由于电影此情此景铺垫的戏份过于单薄,让人不觉半点言情之意。再者,对于那些痴迷于武侠江湖的做梦者给了正面的改观意见,梦幻江湖可以,但江湖情怀贵为义气冲动不可有,侠胆之心不可无,领悟真正的侠道才能最终成为千万掌声相送的英雄侠客。这也是这部《魔侠传之堂吉可德》传达的意韵所在。细看影片,人物台词以及人物肢体上所表露的讽刺韵味颇多,也较为明显,比如,主人公重金求打,仆人道出官道良言,结尾处通过人物动作及其内心所表达的真情贵比拜金之理颇具韵味。而反面人物通过幽默的言行举止诠释着极具批判主义的现实让人倍感激动。
影片的结尾其实极具电影艺术色彩,三招点醒江湖梦便成了电影剧情的转折点。在没看到高潮部分窃以为主人公会像一般江湖武侠电影中一样终成功夫之王,却不想最后的肉搏竟如此具有真实之感,大让人意外了一场。而另外的隐藏高手皆因听到主人公的一席真诚的豪情状语之后拔刀相助,伸张正义,在诠释了最完美也是最真实的侠道之后,影片也就完整了。但结尾处的反派大头目戏段安排的显然不是很恰当,之前的有戏段引出了大头目的深藏不露,可结尾处竟这般被虐,显然在动作上让人不过瘾,但由于电影重在讲义,捎带动作,想想也就不为过了。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特效制作有些地方还是值得褒奖的。比如沙场上众马奔腾之景,沙怪之设计,长安城之设计都制作出具有高质量的画面感。影片虽幽默感不失,但笑料不足。有些戏份的严肃与喜感无法交融。《魔侠传之堂吉可德》,首部魔幻题材影片,开了先河还是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