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特务风云》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特务风云》影评10篇

2022-05-18 02:06: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特务风云》影评10篇

  《特务风云》是一部由罗伯特·德尼罗执导,马特·达蒙 / 安吉丽娜·朱莉 / 亚历克·鲍德温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特务风云》影评(一):好的片子才会引发疑问

  很好的一部电影。但看着看着疑问就越来越多,但可能不是编剧有漏洞,而是不了解背景就无法理解。

  第一个地方看不懂:第二个声称是格诺诺夫的叛逃者出现后,当初在英国剑桥碰见的英国情报人员给了第一个格诺诺夫(年老者)一件礼物:一本书。后来爱德华威尔逊(男主角)从这本书中找到一本写着假格诺诺夫真实姓名(尤里)的护照,最后抓捕了格诺诺夫。为什么这本书不是送给爱德华威尔逊,却是送给假格诺诺夫?格诺诺夫难道不是苏联人尤利西斯的间谍,而是英国人的间谍?此处暗示美国人自从在二战期间向英国人学习情报技术后,英国人也向美国安插间谍,就如同爱德华威尔逊在耶鲁时的那个诗歌教授一样?

  第二个地方看不懂:猪湾泄密事件之后,究竟是如何处理此事的?海耶斯当时说与爱德华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而政府也开始对中情局前身的大清洗,为何最后清洗的结果是海耶斯成了新成立的中情局的主管?中间有哪些替罪羊被扔出去,做了哪些交易,才会让肇事者置身于外?

  第三个地方看不懂:尤利西斯最后一次在航天博物馆与爱德华的见面,他的手下以没有零钱买纪念品为借口拿走了一张一美元钞票,而这种钞票在影片开始的时候是用印刷编号来传递密码用的。这是否暗示他们口头上虽然没有达成协议,但之间已经开始了交易?

  第四个地方看不懂:爱德华儿子的女朋友,那个马里女人,最后是被哪一方推下飞机?他声称不是他动的手,而且他所处的位置确实太敏感(反对婚事的父亲),自己动手实在太显眼,所以假手他人来完成的可能性是很高的。表面看来爱德华告诉儿子噩耗时神情有点问题,但是否是他请尤利西斯方面的人动的手脚,所以后来才有航天博物馆的交换?

  第五个看不懂:假如第三、第四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种交易就与影片的标题(The Good Shepherd)冲突了。好的牧羊人怎么会用看管的羊与外人做交易?或者这个标题就是一种讽刺?

  看片的时候想得多,就不会觉得片子沉闷,反而感慨间谍生活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平淡的动作却是惊心动魄的结果。3个小时实在是有点短,可回味的情节也太多。

  《特务风云》影评(二):有一些细节

  做间谍和情报工作的都是智商极高的人,往往可以左右历史的发展方向。

  猪湾事件,以及后续的导弹危机,第三次核大战的危机和消解,背后就是KGB和CIA较量的结果。

  影片很长,很闷,总的来说不是一部“好看”的片子,情节的推动,也是靠一张照片和录音串起,围绕男主角在不同时间的成长历程。

  有一些细节,其背后都联系有一些事件吧,猪湾不说了,那个蝗虫也蛮有意思,然后有一段情节,他的助手打开一罐咖啡,人人都知道这里面会有什么,是什么呢,在此前面有一段话,他和一个手下握手时,注意到他手上的戒指,提醒他不可以这样戴,结果,呵呵!

  还有就是他的导师,很神秘的一英国老头,要说间谍和情报战,英国人可比美国人牛逼多了,诺曼底的成功,相当大的功劳,在于英国的情报误导了希特勒。可是这个老头,却被一个双重间谍害死,在最后,这个双重间谍,也因为主人公而暴露,那段对话也很有意思。

  还有就是那个在英国时期,他的女助手,竟然和他的初恋女友一样,也是弱听,并且要带助听器,因此让内敛的他,冲动的上了她的床----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一是主人公虽然外表木纳,内敛,但内心感情一样丰富,二是,他的敌人,做反间谍工作的人,对他的了解也是相当的高,知道他的弱点。-----但是当他发现她是内奸时,便毫不犹豫干掉了她。

  很多类似的细节,完整而又真实的拼凑出一个CIA的大佬,内敛,坚强,内心敏感,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坚持信念,心狠手辣又不失人情味,这些,在影片中,也一一得到印证。

  我总感觉,那个孩子不是他的亲生,片中有太多暗示了,这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特务风云》影评(三):牧羊人

  片名叫the good shepherd 比"特务风云"这名字靠谱多了。起码不像是一个商业动作片,更像是纪录片。

  情节清晰,角色深刻。

  cia是这么建立起来的,而不是007电影里那么风光无限运筹帷幄。就跟所有事业一样,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牺牲了时间,爱情,家庭,婚姻,亲情,整个人生,去建立。

  马特达蒙演的这个勤慎小心沉着木讷又特别沉默的角色还真是很不容易,去演一个什么都必须隐藏的人,又得把激烈的情绪表演出来,又要演出压抑和冷静,他挺成功的。

  他父亲的阴影一辈子压制着他,他几乎是用一生来证明自己是可信任的人,工作上尽心尽职,感情上可放可收,面对责任从不逃避。所以当他最后建立起来cia,找出父亲的信,看完,烧了。他可以说是彻底完成了他父亲的遗书所愿。

  勇敢,可信,一个好人,好丈夫和好父亲。他可以说是做到了所有人期望他做的一切,从未辜负他人信任,the good shepherd。

  也可以说是牺牲自己一生,来完成社会价值。

  《特务风云》影评(四):上帝与CIA

  算上串门和外出午饭,花了4个小时看完这个片儿。这不是007也不是碟中碟,这是参杂了宗教意味的传记片儿。

  片名叫The Good Shepherd,按照圣经里的话,耶稣自称是牧羊人Good Shepherd。

  宗教意味还在于骷髅会。会规第一,上帝第二。

  人定胜天么?or 老天 fucking the people。

  个人认为,男主人公从看到照片起,就知道是自己儿子泄了密。导演用他的叙事手段穿插着讲,讲到最后,在那个小屋里,爱德华送给儿子的第一份礼物就放在床头。他之所以让手下追查,目的是找到地点,确认女间谍身份。

  确定了儿子和苏联间谍在一起,这是爱德华最难受的时刻。首先古巴是美国的后院,一直是美国的安全重心所在,偏偏美国人在古巴最重要的颠覆行动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小爱德华在床上透露给苏联女间谍秘密。

  其次,爱德华在二战期间,没有尽到作为父亲的责任,他一直内心愧疚。想要保护这个“儿子”。

  再次,他的个人经历,父亲自杀带来的巨大心理阴影。他都想保护儿子。

  ……

  说到这个“儿子”,他除了叫做小爱德华以外,和男主角爱德华本人一点都不像。结合女主角朱蒂的演绎和导演的暗示——个人猜测这个儿子并不是他的。甚至可能是女主角和她哥哥所生。这对兄妹恋比较畸形,兄长和爱德华同为骷髅会会员。有可能一早就挑选了爱德华这一沉默而又忠诚性格的人,他被派出国也并不是巧合。实际上,朱蒂在野外勾引他时已经说了,她想找一个丈夫,注意不是lover,她已经知道自己怀孕,需要给孩子一个名义上的父亲来掩饰真正的孩子父亲。

  爱德华在影片中唯一一次爆发时说,“我之所以跟你结婚,就是因为这个儿子”——这真的是一个忠诚性格的人,他一直爱着前女友劳拉,但是责任心逼迫他和劳拉分手。他在吼出这句话以后,似乎潜台词也在说,他知道这个儿子不是自己的。

  在爱情和亲情面前,他都选择了责任。

  这种责任有宗教意味。虽然我不了解骷髅会,但是一直以来都流传着美国确有这种秘密组织,有的说是犹太教的分支有的说是天主教的分支,但总之是有这样一群有着优秀DNA、血统和宗教信仰的白人精英,掌握着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最高政治经济军事权力。而无可否认,他们的确有着自己的信仰——至少趋向于追随这种信仰。

  爱德华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他为此付出了监牢般沉寂人性的代价。

  当他最后阅读父亲的遗书,父亲关于人性的遗书和关于忠诚的遗言,与爱德华自己的忘情忘爱、麻木冷酷杀死两个女间谍、捍卫信仰、忠诚于祖国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回味。

  纯个人见解。

  《特务风云》影评(五):羊多,牧羊人少

  2006过去了,在2007年初,2006的好电影才扑面而来,从《启示》、《欢乐的大脚》到《三峡好人》,再到这部。

  该片讲述的是美国中情局CIA的创始人爱德华·威尔逊从事情报工作的一生。可以看得出来,该片拍的相当内敛和注重厚重感,不管是主人公看似木讷实则坚毅的眼神,还是逼问间谍的那场戏,都让人相当震撼。当然,美国正剧电影总是离不开家庭情结和精英自豪,这也是人家长久极力宣扬的内涵,这些我们看得懂。二战至冷战时期,国际间风云变幻,处于情报前沿的中情局更是微妙,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我们也看得懂。

  但,毕竟隔着广阔的太平洋,隔着人种和语种,隔着不流血即流泪的宗教,许多东西仍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捕捉的。比如中译名“特务风云”就是此中无奈之举,牧羊人对西方基督教人民具有崇高的意义,对我们则只是个舶来词,与“热狗”没什么区别。我想,这或许可以比喻成美国人无法像中国人一样心领神会某些浴场起名“华清池”。

  情报工作真的不是好做的,并不只是聪明和激情就可以胜任。它需要你的睿智,你的隐忍,你的敏感和你的决不声张的牺牲。有时我想,他们其实是畸形的人,扭曲的人,他们需要背叛人类大多数的感情因子,然后加载一套看似最普通的外壳,行两条截然不同的线条。不同于众,就是畸形。

  中国的情报机关和情报人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像这样解密。以前有个连续剧叫《潘汉年》,前不久又有《暗算》,虽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毕竟不叫人过瘾。

  对间谍这心理战不感兴趣的朋友不必选择观看,会觉得沉闷无聊的。

  《特务风云》影评(六):理想之受众

  任何作品都有自己的理想之受众。本片即为此例。如果对CIA、KGB、冷战、猪湾事件等没有一知半解,建议不要观看此片。因为你会发现自己如坠五里,尤其是不断的时空切换,没有点背景知识是根本无法看懂的。

  每个男孩子应该都有一个特工梦,神秘、冷酷,为国家、为领袖安全奉献自己的一切。我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个男孩,也因此非常喜欢谍战类的影片。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此片,让我赞叹不已,也深陷其中,至此反复看了许多遍,一次又一次深刻体会此片的伟大。

  马特达蒙出色的演绎了一个优秀的谍报人员,从头到尾的不苟言笑、沉默、冷静,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其成长岁月经历了背叛、怀疑、智谋,尤其与尤利西斯的斗法更是精彩,展现了情报人员的超高智力。

  影片整体灰色沉闷,但是节奏紧快,虽不见刀光剑影,其实处处杀机。或许真实的特工生活就是如此,永远都是万分谨慎,永远都是怀疑。

  《特务风云》影评(七):The Good Shepherd《特务风云》:成为好牧人的代价

  长周末的晚上,突然想起来看这部差不多十年前的电影。故事没有火爆的画面,没有跌宕的情节,然而一看就是三个小时,直至深夜。

  这个片子的英文名是点睛之笔,中文则完全没有把它翻译出来。不过也是,在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很难表达出宗教给人带来的责任感。这片子里,马特达蒙与意大利黑手党老板的一段对话是题眼。黑手党老板说:“我们意大利人有家庭,爱尔兰人有故土,就连黑人也有音乐。你们有什么呢?”

  马特达蒙回答:“我们有美国。”

  马特达蒙饰演的爱德华的一生都在为美国而奋斗,也在为他父亲的背叛而赎罪。他希望成为一个为美国披荆斩棘的人,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他抛弃了一切感情、人情味,杀了自己的老师、儿媳、同事,就连他唯一真情流露的初恋也被他弃之脑后。他的生活中只有责任、大义,他成为了一个好的牧羊人——从青年时代加入骷髅会开始受到的精英引领大众的洗礼影响了他的一生。只是,当他翻看父亲当年留下的遗言,他其实违背了父亲给他的一切教导。父亲教导他不要说谎,他终身都在对妻子和儿子说谎;父亲教导他不要背叛,他亲手杀死了他的导师和同事;父亲教导他要做一个好的丈夫和父亲,而这些都如同影片最后十秒钟的美丽镜头中,火焰烧过遗言的痕迹一样,只留下小小的、无足轻重的灰烬。

  他希望做到这一切,然而他什么也没有做到。

  他和初恋女友重逢的那个晚上,女友对他说,她一直在幻想如果他们两个生活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个小小的大学城吧,你也许会教诗歌。”那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然而,让年轻的爱德华再选一遍,我想他仍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OSS,那是他注定的人生道路,即使人到中年再回首,已不知对错。

  《特务风云》影评(八):CIA只有一个

  马特·达蒙在银幕上俨然是特工的代名词了,从“伯恩”系列到“辛瑞那”,本片更是扮演了CIA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The Good Shepherd”的Edward Wilson。也许是看惯了“碟中谍”,“007”这种虚构的间谍片,说实话,对本片是有一点失望的。将近3小时的片长,却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Edward Wilson本来就沉默寡言,再加上间谍职业所特有的晦涩的暗语,让我看的昏昏欲睡。但是,这才是间谍们真正的生活,怀疑一切,不被家人理解,周旋于“朋友”和敌人之间。谁能想象,在人们安居乐业的背后,有这么一群人在进行着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汹涌的间谍战。看完了本片,你就会觉得“无间道”实在不算什么了。不过话说回来,本片的娱乐性实在太差,不过评委可能喜欢吧。

  CIA(中央情报局)为什么不叫美国情报局?因为CIA只有一个。

  《特务风云》影评(九):《特务风云》马特•达蒙将角色演绎的极其冷静和内敛

  电影《特务风云》主要为两条线索,平行叙述,一条是1961年,已经为中情局骨干的Edward遭遇了其事业及中情局最大的挫折――猪湾事件。为了找出叛徒,他和其他中情局人员进行了一次抽丝剥茧的调查分析行动。而另一条故事线由Edward的回忆串成,叙述了Edward由1939年在耶鲁大学上学时加入骷髅会,并一步步进入中情局,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特务人员。两条故事线都按各自的时间顺序线性发展。不过现实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叛徒查找的悬疑故事,而回忆则是Edward前半生的段落性总结;最终两条线索在时间上达到重合,一切谜底解开,电影结束。

  爱德华被将军招募的时候,将军说要找能信任的人,所以不能要黑人,尽量不要天主教徒。爱德华去见意大利老头时,说了一句狠话。“(我们,应该是指最早来到美国的英国白人)有美国,你们(后来移民到美国的欧洲人和黑人)只是游客。”美国说是大杂烩,但其实还是有主流的。你看好莱坞的一些大片里经常有非白人的官员,尤其是FBI和CIA里有非白人的长官,我们的外教说这是向民众传达信息,其实就是人种平等的那些狗屁,要是真平等了,也用不着这么处心积虑的表现了。

  《特务风云》的问题在于回忆的线索过于散乱,导演加入了大量的信息,试图从各个侧面介绍Edward是如何从一个幼年丧父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睿智、冷酷、无情的特工人员。信息量的巨大确实会使人物更加丰满和立体,不过同时也带出了主题不明,条理不清的问题。加上相对缓慢及冗长的叙事节奏,观众对于接收的兴趣,早已经在漫长的叙述过程中消磨殆尽。同时,电影涉及了过多的人物和无用情节,使得观影过程变得异常辛苦,常常为一些莫名其妙的情节和人物而迷茫。优秀的电影应该用最简的情节提供最大的信息量和无限的思考可能,而并不是用最繁的情节提供相对不多的信息量。

  真是没有想到德尼罗会把积蓄了十多年的力量用在一部间谍电影上,总觉得黑帮片才更符合他的路数,他的处女导演作品《A Bronx Tale》就是一部黑帮片,而且获得了不少赞誉。不过他确实这么做了,也就有了这部《The Good Shepherd》(特务风云)。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对中情局创始人Edward Wilson的生活进行了一次相对完整的描述。

  现实段落相比回忆还是简单明晰很多,只是抓住猪湾事件的处理,描述了主人公Edward的调查叛徒过程和内心活动。此段情节带有极强的惊险悬疑元素,旨在说明中情局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也应该是电影的主要精彩段落,导演在《特务风云》情节设置中,给我一种极强的抽丝剥茧的感觉,加上跟回忆段落的平行穿插,更是大大加强了电影的悬疑味道,不过整个过程却总是觉得过于顺利,没有灵光一现的惊喜,只是每次提供一些新的线索,而新线索的来源并不是特工人员的机智反应和冷静分析,而更多的源于对高科技仪器的使用和反复的调查,这样侦破的惊喜度也就被大大的削弱了。

  尤利西斯,可以说是苏联的爱德华;假的瓦伦丁·米若诺,敌人的烟雾弹;英国的库明斯,则是“鼹鼠”。这三个人一个是他的倒映,一个是对他的考验,一个是对他的警示(爱德华在电话里对库明斯说,你会孤老终生,没有朋友也没有祖国,这是爱德华不会选择的道路)。尤利西斯给他下的套,和最后爱德华的选择,电影讲到这里,其实已经很明显了,爱德华是不会背叛组织的,为了保护他的清白,为了儿子不受牵连,他只能杀了儿子的未婚妻。

  导演在对主人公Edward的性格成因进行了很细致的解释。幼年时目睹父亲自杀,可以说是Edward之后性格形成的最大原因了,别人口中的那句“你父亲的忠诚出现了一些问题。”应该是Edward始终无法抹去的内心阴影,也正是这个事件使得他能成为一名忠诚至上的特工人员,甚至放弃了爱情、家庭、以及自己的儿子。在这个点上进行理解,其后的情节虽然非常繁冗却基本可以忽略,一切的事件都是在此心理影响下形成和发生的。

  还有几点也值得注意。骷髅会的招募能看出美国社会的一种模式。我看很多美国电影都觉得美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那么二,他们怎么还那么强呢?但当时我忽略了一点,就是子承父业,可以看出骷髅会选成员的时候大多是世袭的,一个家庭里的男子都是骷髅会的,也就是上流社会的小圈子。摆在明朝就是结党。这保证家族的延续,也保证了成员的可靠性和忠诚(不过也有例外的,如爱德华的爸爸)。

  同时,激发他忠诚冷酷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加入了骷髅会,作为美国最知名的神秘组织,该组织有着非常显赫的背景和神秘的传说,由于其成员的特殊性,包括(老布什和小布什及很多美国政坛显赫人员)都是该组织成员,使之成为操控美国政坛的一支非常神秘又有力量的组织。而中情局最大的危机“猪湾事件”也正是该组织参与策划的。正是由于是该组织成员,Edward才进入了中情局这个重要机构,而之后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在骷髅会其他的成员的控制下进行的,Edward也常常有些被操控的嫌疑。

  对骷髅会的解密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在影片的描述中,骷髅会的神秘和强大还是比较好的表现出来了,一个带羞辱性质的入会仪式,也是对会员忠诚度的一种保证,每周一次的聚会,代表着团结和强大的控制力,甚至在饭前都要先念口号,再感谢上帝,正像安吉丽娜•茱丽的角色所说“会规第一,上帝第二”。由此可见该组织对会员的控制。

  德尼罗本想邀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演Edward的,但迪卡普里奥由于档期问题,无缘该剧,而马特•达蒙则自荐参演,同样主动要求加入的还有安吉丽娜•茱丽,而德尼罗的老搭档乔•史派西也来友情客串。德尼罗在好莱坞的号召力可见一斑。不过大牌的参与却并不一定是优秀的组合。马特•达蒙将角色演绎的极其冷静和内敛,虽然电影带些惊险味道,但达蒙的角色却一直隐藏在厚厚的眼镜片后,大有书生儒雅气息。过于内敛的表演配合沉闷的剧情和导演四平八稳的表现手法使得电影越发的沉闷。而安吉丽娜的角色更是基本沦为花瓶,作为受害者,她始终没有更多的发挥,也只能隐约记得她的那几句怒吼。比较期待的约翰•特托罗也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而德尼罗和史派西基本就是小角色客串而已。唯一印象深刻的倒是片中那个苏联来的老特务,一种奇怪的狡猾。还有几个重要的人物,就是他的敌人们。

  电影里还有一些细节也很有意思,比如靠换钞票传递信息,反窃听的装置,对暗号的对话,间谍藏东西的方法,二战之后交换科学家,都让人觉得很真实。

  《特务风云》影评(十):GOD和CIA都没有定冠词THE

  你见过GOD前边有THE吗?CIA前面也没有THE。

  马克戴蒙是我超特喜欢的美国男影星,他的片子一般来说必看,伯恩的身份什么的,最早他就饰演过的那个颇有心计代替富家少年出来混上流社会的形象颇打动人心(片名一时想不起)。

  这里讲一个耶鲁大学骷髅会的精英如何效力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心和灵魂。最后,情报局盖了新大楼,整个一厢都是他的地盘。这个沉默如石头、代号为“Mother”的男人却一辈子都不能放纵自己的感情,见多了有情无情的死亡,甚至连儿子的怀孕的未婚妻也不能保护。

  国家利益第一,家庭爱情亲情推后——俨然一个美国主旋律。

  二战,冷战,古巴导弹危机,诚然,美国利益由这样的牧羊人管理,其余老百姓自然就是老实的小绵羊或小肥羊。

  这部片子就是企图给这样一个牧羊人寻找一下他灵魂的羊性。记得有这么一个核实谍报人员的情节:

  ——你的弱点是什么?

  ——怕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