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与黑暗的故事》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爱与黑暗的故事》经典影评10篇

2018-02-28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与黑暗的故事》经典影评10篇

  《爱与黑暗故事》是一部由娜塔莉·波特曼执导,娜塔莉·波特曼 / 马哈姆·胡里 / 希拉·哈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黑暗的故事》影评(一):追忆昔日女神

  上小学时候,会把零花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碟,后来看了星战前传1,从此爱上了娜塔莉波特曼;

  然后把《冷山》里她被rape的片段看了无数遍;

  小时候喜欢幻想的两件事,一个是对她说,“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但这他妈都不是问题”;

  另一个是我拿了诺贝尔奖之后在颁奖礼上致辞特别感谢她对我在事业生活上的支持

  后来上了高中开始喜欢“有立体感”的女生,对商业电影也嗤之以鼻,就渐渐忘了a杯都不到的她。

  今天突然看到了昔日女神在戛纳走红毯的照片,居然也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了,想起自己还是个没头没脑一事无成的穷学生,不禁难过起来;

  如果现在能当面见到她,我一定会对她说:啊,我的女神,看都不用看,我就知道你导演的电影是垃圾

  《爱与黑暗的故事》影评(二):一个女人的凋零

  如果按照平时比较暴躁性格影片前几十分钟应该会让我不耐烦。但是随着情节渐渐推进,所有的重点开始放到法尼亚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开始渐入佳境了,有能够欣赏镜头,长镜头的耐心了。

  故事放置的背景其实很大很复杂历史状况其实我并不清楚,只知道法尼亚所期待宗教自由破灭了。因为外部环境改变,法尼亚被母亲痛斥,但她没有任何反驳的话语,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后面的情节中,阿斯莫也学习母亲的样子疯狂的扇自己的耳光,我不禁又一次想起原生家庭影响

  父母亲学术氛围父亲文学喜爱,让阿斯莫随口吟诵诗句。母亲的温柔寓言,抚平阿斯莫伤人后的愧疚心情。但而后渐渐地,父亲对母亲的无法理解让阿斯莫反对长大后成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而母亲的隐忍也在他身上留下烙印

  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只是感觉到悲哀,为一个原本美好青春女性搞到悲哀。而法尼亚的悲哀又延续给了阿斯莫,所以阿斯莫说,无论他的皮肤晒成怎样的古铜色,他的心始终是苍白的。

  女人其实必须要有强大能量才能背负生活的爱和黑暗。否则,这样沉重主题就会由孩子来背负。看到阿斯莫照顾母亲的情节,真是既心疼又温暖

  娜塔莉很美。音乐好听,很应景很静谧感觉。小演员演技超级好。作为电影白痴的我,这样的电影绝对能够赚取我的五分。

  《爱与黑暗的故事》影评(三):电影《爱和黑暗的故事》:范妮娅的分裂任谁都不能弥合

  影星娜塔莉·波特曼根据阿摩司·奥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爱和黑暗的故事》,光影幽暗、表演压抑、故事进展慢条斯理,被影迷冠以闷片,不出意外

  我不认可这是一部闷片的说法,打从第一个镜头起我就被她牢牢地吸附住了,随范妮娅从幸福到不爽到抑郁到自绝。

  就算《爱和黑暗的故事》是一部有一点儿闷的文艺片,她也不乏爆点,比如那一场戏: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能不能脱离老牌帝国主义的看护获得人民渴望的自由?阿摩司·奥茨随父母聚集在广场上和耶路撒冷的知识分子一起聆听着收音机等待联合国对以色列未来的裁决。被允许独立消息从纽约传来,一广场从世界各地来到以色列、自愿成为以色列公民的犹太人,呼啸着庆祝愿望达成。

  我却不以为这场戏是全片“当量”最厉害的爆点。

  哪一场戏才称得上全片“当量”最厉害的爆点?我觉得是阿摩司贸然归家后偷窥到的妈妈外婆之间的纷争。对,不是吵架,而是纷争。我们通过阿摩司眼睛看到的母女俩之间矛盾激化的过程是,范妮娅没有说一句话,而是由着母亲在那里喋喋不休。范妮娅的反击是在母亲愤然离去后举起双手狠狠地拍打自己的脸颊。同样的反击还出现校园里:阿摩司被比他强悍的同学抢走三明治后。两场戏一对照,我们知道,在娜塔莉·波特曼的电影语言里,掌掴自己的脸颊是一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向心之人唯一的发泄途径

  什么叫向心之人?是宽容的能够承受天大委屈的人。

  范妮娅是一个向心之人。丈夫阿里耶·克劳斯纳第一本书《希伯来文学之中篇小说》出版以后,范妮娅将公公婆婆请到家里来庆祝。她精心炖煮了一锅程序繁琐的红菜汤端上桌后,却招来了婆婆无休止的指摘,“如果你被迫在撒谎和惹怒他人之间做选择体贴入微好过直言不讳”,是当晚范妮娅对儿子阿摩司诉说的心声,也是她与阿里耶·克劳斯纳婚姻关系真实写照。尽管家乡罗夫诺被纳粹占领迫使范妮娅全家逃亡到以色列,但作为富家女范妮娅其实可以做选择题的,比如不嫁给阿里耶·克劳斯纳,或者嫁作文人妇后也不要居住在阴郁的耶路撒冷而是像父母、姐姐们一样住到阳光明媚的特拉维夫,可是,耶路撒冷是牛奶与蜜之地,而阿里耶·克劳斯纳是范妮娅心中的英雄,这位曾经理想主义铁杆拥趸,婚姻教会了她世上本无英雄,而政治则告诉她以色列独立的真实内涵。内外交困让范妮娅崩溃,我们看见她一夜一夜地无眠,双眼又像烛火一样放出倔强的微光。这微光,炙烤得范妮娅日益憔悴,于是,就有了这一场戏。

  好不容易睡了一觉的范妮娅打算请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两个男人餐馆吃一顿饭,“我请客,什么贵你们点什么”,坐在豪华餐馆的精致餐桌旁对丈夫和儿子说这话时,还清醒得是人妻是人母,转眼之间她又以自己只需要一碗白米饭的请求告诉我们,范妮娅再度被病魔攫走……

  有娜塔莉·波特曼扮演的范妮娅,漂亮高贵善解人意,当她决定去特拉维夫的父母家里散心时,我松了一口气,以为范妮娅得救在即,那时,我已经忘记了年老的阿摩司在片头告诉我们的那句话:我的母亲死时26岁,我这样年龄都可以做她的父亲了。然而,银幕上的故事告诉我,范妮娅终于还是选择了死亡,用大量安眠药自己的生命定格在36岁,让她最爱的男人、儿子阿摩司·奥茨心里有了一个永久的阴影

  如果范妮娅知道自己的自杀会造成儿子心头永久的伤痕,她会不会重新选择?不会。哪怕与阿里耶·克劳斯纳的婚姻比看上去更幸福,哪怕母亲能够理解她选择了牛奶与蜜之地耶路撒冷,范妮娅也会选择自杀。抑郁固然是一种逃无可逃的能置自己于死地的疾病,然而,范妮娅自杀更多的原因来自极度失望,婚姻和独立的以色列曾经是范妮娅生命饱满源头,两者的现实样貌都与范妮娅的希冀大相径庭,于是,她的生命出现了任谁都无法弥合的裂缝是的,她太爱儿子,所以,她才会在没有儿子的特拉维夫选择离开

  那一代人,爱或不爱就是在那样高端的层面欢愉痛苦甚至绝望

  《爱与黑暗的故事》影评(四):娜塔莉很美,电影很失望

  对,我就是今天去了北影节看电影并见到娜塔莉本人的那批人之一。

  别羡慕,提问也没抽到我!但是真人实在太美!!花痴十分钟!!

  但理性地说,电影不怎么样,甚至让我有些失望。

  1. 电影把场景设计在耶路撒冷,但是对于它的动荡却刻画得很苍白,只是有一些枪声有一些死亡,但是这一家人却依然过得这么平静,让我感到有些冲突。看之前,我以为它至少是围绕 耶路撒冷 展开的,看之后我觉得这个极好的元素被白白浪费了。耶路撒冷和主人公一家的故事完全可以分开,主人公一家的故事搬到美国来拍也不会显得突兀。

  2. 看的时候,我以为娜塔莉的突然转变是因为好友去世开始,但是到了最后却告诉我们她是被生活琐碎所困,因为离自己内心浪漫、文艺的乌托邦越来越远从而想起了从前的恋人所以才突然抑郁,这个解释来得我错愕不已,太过牵强。若真是这样,那请问自她嫁人生下孩子开始她不就踏上了 生活琐碎 的旅程了吗?为何到了此时才突然因此抑郁?

  (这部分其实我并没有太懂,请各位看清楚了的同学指正)

  3. 娜塔莉想把这部片子拍成一部 电影 ,真正意义上的 文艺片 ,毕竟是处女作,可以理解。但是矫情和隐晦的尺寸私以为并没有把握得很好,反倒有些过了。比如说她和她母亲吵架那一段,完全没有前因后果,感觉是别家的故事;再比如说小男孩(记性不太好记不得小男孩名字了orz)回家她说她要出去15min那段,只知道她在路边痛哭,甚至连她面对着哭的那个石头或者墙壁都没拍一眼,我也是不能get到点。

  4. 改编得有些失败。看完电影之后我有些失望,心情不比看完 超蝙 的心情好多少,只觉得叙事都有些混乱,很多地方并没有交代清楚。因为没有看过原著,所以也不太确定该如何去归因这种混乱。直到提问环节,《爱与黑暗的故事》中译本的译者向娜塔莉提问说原著中对从前的恋人有非常多的描写,但电影里面并没有,娜塔莉是如何做出这种决定的。娜塔莉回答说要把一部600页(我记得她说的是600 pages,不对请指正)的小说融入进90min的电影,必须要有取舍。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小说里面是描写得十分清楚了的。我承认肯定得有取舍,毕竟小说和电影剧本还是不太一样,但是私以为娜塔莉丢掉了那些细节,便显得这部电影晦涩难懂。毕竟表现出那段真挚的感情之后,我才能理解你的变化吧。

  4.21更新 经盆友们提醒,编剧的问题不是关于从前的恋人而是关于农场的,lz自己没有听清楚,因此这一条有误。

  5. 评论里有些人说娜塔莉情商太高所以正常人情商没有那么高是理解不了这部电影的,但依旧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好电影。我非常不赞同这样的观点,简直是太带入对娜塔莉主观感受了。要是是个不知名的导演拍成这样,大部分说好的人也会觉得 这都是什么鬼,这样的也能拍出来?但,评价一部片子一个导演,就应该着眼于这部片子本身去看。再者,如果一部片子只是导演自己能看懂,观众都看不懂那一定称不上一部好片子。电影就是拍出来给观众看的,比纪录片还更加应该注重观众观影的感受,同时不丢失导演自己的想法。这很难,的确,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的。

  或许,是我才疏学浅,看不懂娜塔莉的“爱与黑暗”的世界。

  不过,看颜就可以了嘛!!并且还是个哈佛毕业在希伯来大学当讲师的大学霸!!

  《爱与黑暗的故事》影评(五):爱与黑暗的故事 电影日报戛纳影评

  这部基调忧郁细腻的电影主角是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母亲,她的不食人间烟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儿子。而《爱与黑暗的故事》本身就像这位女主角一样,可爱神秘,却又有些疏离,仿佛昙花一样脆弱易逝。本片改编自阿莫斯·奥兹的回忆录,讲述他在以色列的童年生活与母亲每况愈下悲伤境遇,这对于首执导筒的波特曼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她的努力其实算不上很成功实际上,全片都弥漫着这种过度沉迷于自我的忧郁气息,以至于本来基调就很沉痛的电影有些太过悲惨了。

  作为本次戛纳电影节的特别展映影片,《爱与黑暗的故事》有两大卖点:一是波特曼的艺术野心,她不仅自编自导还亲自担任主演;另一则是奥兹原著本身就出名。由于对白都是希伯来语,本片在美国发行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阻力,毕竟北美罕见外语片票房大卖。关键要看波特曼这部低调激情之作能否保住自己的一份市场,并在视频点播和家庭影院平台方面有所作为了。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一切都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奥兹对童年的追忆;而《爱与黑暗的故事》真正的故事从1945年开始,那时他还是个年仅10岁的懵懂少年(Amir Tessler饰演),家庭美满,住在耶路撒冷,并有母亲法尼亚(娜塔莉·波特曼饰演)和手不释卷的父亲阿里耶(Gilad Kahana饰演)的陪伴。在最初,电影像是一部以色列建国时期的个人史,因为主角的父母都全情投入地为以色列独立而奋斗,特别是母亲法尼亚,从小就迫于波兰反犹太的压力而举家背井离乡。但随后,焦点慢慢地转移到法尼亚身上,她变得越来越离群与忧郁,而这也成为电影的重点。

  借助摄影师Slawomir Idziak,电影采用怀旧和私密的视角,这符合波特曼一贯的风格。不过这个人品味也是把双刃剑,她精心打磨每个角色的表演,并且让故事有如男高音一般微妙细腻。但过度的压抑与收敛,仿佛给电影套上了一个精美的琥珀囚笼;波特曼的改编是如此谨慎,以至于故事从头到尾都那么死板和压抑。

  可以说,影片展示的是一种流动的美,它影响着这个普通以色列家庭中的每个人,尽管他们只是碰巧撞上历史的洪流,有幸见证了以色列最为最动荡不安的一段历史。即便如此,波特曼对于以色列建国的部分总有些敷衍了事,她以一个家庭的视角,忠实描述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但却缺少置身于大时代的紧急与迫切。

  有趣的是,影片的下半部分却转换视角,将重点放在法尼亚的逐渐衰老和颓丧上。她第一次出场时是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女性,给儿子讲许多传说故事和格言,由此打开了他进入文学与诗歌的大门(在现实中,作者也也确实是受母亲的影响才成为了作家)。但她对以色列独立的激动与兴奋是短暂的,随后就深深陷入无法言明的抑郁中。一直以来她梦寐以求的宗教自由,最终只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更深的空洞。

  这或许是波特曼最为温情与悲伤的表演之一,但同时却也惊人地肤浅。必须肯定,法尼亚就像一个谜,让人难以捉摸,即便是深爱她的丈夫也理解不了她;然而,大段大段地描述她如何变得孤僻与疏远,并不能真正表现出这背后令人心碎的悲伤。于是我们再一次看到,这部作品虽然细腻,却还存在的缺陷:波特曼太爱这本书和书中的每个人物了,所以她反而不能挖掘得足够深,真正赋予人物灵魂。

  翻译:CharlesFRen

  校对:lab,阿暖

  《爱与黑暗的故事》影评(六):About Love and Darkness

  About Love and Darkness

  今天看了一个电影,题目叫做the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希伯来语的,不过有中文字幕,所以看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电影是从一个小孩子的眼光和口吻慢慢道来的。故事回忆了他的一段童年时光。在那段孩童时光里,有些许欢愉,但是在令人揪心的时局动荡的大环境下,那点欢愉的比例太小;再加上他的家庭要面对生存的基本问题、每个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处理,她妈妈敏感的人文情节与现实的冲撞,以及日渐承受的精神压制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那些欢愉几乎被压缩得快要看不到似的。而天生敏感的小男孩,在已经懂事、逐渐形成世界认知的阶段,这些对他来说真的太沉重了。尽管他的妈妈极力地控制自己、控制各种里里外外的环境。但是,所有复杂的因素还是让这个男孩子在长大成人后有一段时间去选择了务农。务农,这是一时的气话,他知道他的天分、他的优势。这是一种逃避吗,是一种挣扎吗,是一种无奈吗,是一种叹息吗,是一种活下去吗?我不知道。压抑、误解、黑压压的一片飞鸟把屏幕瞬时压得令人窒息。不过我们都知道,他后来去读了书,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写出来许多著名的作品。最后,挂满了岁月脸上那对眼睛依旧清澈、执着。

  其实,我们每个人这样或者那样也暴露在各种复杂的情境下,各种不同的情境也一定会在我们心里刻下或深或浅的一些印迹。有时候,有的人敏感些,感触多写,或者说痛些。有时候,虽然痛楚,可是有希望、有路、有缓解之道,故而,也许这种印迹并不怎么样泛起任何涟漪。又或者,有的人毫无感觉,或者是更适应不同情境,或者心理学家用其他什么理论来解释。总之,可能没有任何印迹。于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就充斥在这个世界中,越成长越谬以千里,越难以沟通。各种偏见,不理解,甚至负向作用力都可能时刻裹挟着这个世界。生活本身充满荆棘,还喜欢跟人们开各种玩笑,人们需要普希金的鼓励,需要Andy的希望。更需要在点点滴滴中的关爱、体恤、包容。当然,现实并非如此。

  电影进行的节奏慢慢的,但却不舒缓,往往只用几个镜头、几个片段就刻画出人物的鲜明特点,交代清楚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教养出身、所处的情境和向外施发的“云”,那种给别人darkness还是love;那种会波动别人的“雾”。男孩的写作天分有赖于他妈妈爸爸的启蒙和引导。男孩子的敏感和体贴、机敏和倔强都表现的那么清晰。电影里总是狭窄的只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的小巷、肮脏泥泞的道路,破旧的残垣断壁,灰暗的家,等待领救济的漠然的脸。但是电影中永远不忘记鲜明的对比,那种给眼睛的近镜头,那种开阔的天,那种安静中的独唱或痛苦,那种高兴的泪,那种一边的温情一边的惨淡。超级喜欢配音和清唱;干净的钢琴高音,纯粹而又波动心弦。

  就写这么多吧。

  整体评分满分。觉得比较赞。

  (1085字)

  希望能得到各种批评指正!

  《爱与黑暗的故事》影评(七):请勿实现梦想

  这个girl长大了,不仅如此,还带着导演处女作来了中国。

  做为一枚平胸女神,她更是创造了电影票十秒售罄的奇迹。

  ▼

  《爱与黑暗的故事》其实是个大历史背景下的家庭剧,片中一个从小就会撩妹的小帅哥(娜塔丽波特曼所饰演角色的儿子)从他的视角,讲述了生活在犹太国建立那段暴乱时期中的父母。

  影片从头到尾几本没怎么太平过,就像那些地区至今也没怎么太平过一样。

  粑粑麻麻就从小给儿子讲故事,尤其粑粑还是个作家,儿子从小在作家叔叔们的庇护下,看了很多别人家小孩没看过的书,所以撩妹的时候,谈历史谈政治谈理想都不在话下。结果谈这些的时候,同龄的妹纸显然有点懵逼,只好问他会不会爬树,结果傻小子还没得瑟完就从树上把秋千扯断了,砸伤了妹纸的弟弟,双方家长都急了,子女再未相见。这枚美好的妹纸,从此停留在了傻小子的记忆当中。

  ▼

  电影是那种颇有诗意和历史感的故事片。节奏不怎么快,但也很舒服,只是会让一些观众觉得故事既不连贯,也不隽永。但娜姐也从未想过要证明她是导演天才,所以处女座有处女的痕迹才自然对不对,不然又要有直男癌站出来怀疑是不是人工的。

  更何况没有主创出现的现场也有铁杆粉丝叫好,也是好多年没在电影院见到这个场面了。啰嗦一句,我个人觉得这部片有被拍成高级喜剧的潜质,《美丽人生》那种。

  ▼

  娜塔丽波特曼饰演的女主,给儿子讲过几个故事。故事真真假假,但是给小孩子内心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些故事既是女主的成长历程,也是小男孩的成长历程,故事是相同的,但想象的世界却不同。就像长大以后的小男孩成为作家以后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房间里都有地狱和天堂。

  第一个故事:

  两个修行的和尚。年轻一点的救了一位落水的妇人,上岸后两个和尚继续前行,年轻和尚突然问长者:“你说我刚才救那个妇人,我有罪吗?”年长的和尚想了想说:“难道,你还没有放下么。”

  第二个故事:

  少女时代的女主对一位军官产生了好感,军官哥哥还说长大了要娶她。后来,女主趴在小窗子上亲眼目睹了军官自杀。再后来,女主发现了一个仰慕军官的姑娘写给他的情书。

  第三个故事:

  一位赌徒,喝酒赌博总是拿自己的妻子当赌注,最后,每次都输掉了自己的妻子。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和别的男人跑了。但妻子非常想念自己的女儿,一次偷偷回来看她,却被女儿一边骂婊子一边逐出了自己的领地。她悲痛至极,带着一罐汽油走进了小木屋,引火自焚。

  还有其他故事不说了。这些故事都是母亲出于一些或安慰或教育或想为儿子展现世界的目的而讲,但也一定渗透了母亲自己成长中留下的印迹。也许由七大姑八大姨再讲出来,又是不同的版本。

  在母亲心里,她也许遗憾过没有与曾经仰慕的邻家男神在一起,所以在她的故事中,总有一些遗憾和放不下。

  在小男孩心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版本,他将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幻化成自己的母亲,而每一次故事的结尾,他都将母亲救了出来。

  然而在现实中,他并没有做到。

  所以我们心中永远都有版本B,但依然要面对版本A。

  不是有句话说,你们最后结婚的那个人,撑死是你第二喜欢的。

  我认为说得对,就算是第一喜欢,也会被活活当成是第二。

  因为,得不到的最好。

  ▼

  当犹太国建立大家手舞足蹈举国欢庆时,闪现了一个那个让小男孩爬树的少女的脸。那就是一份永远不得到的美好。

  这个小男孩的梦想是当个农民,最终还是跟父亲一样,走上了码字的道路。

  fin.

  影片结尾有句台词:如果想让你的梦想完整,就不要试图去实现它;因为一个实现了梦想,是会让人失望的。

  y the way.

  更多小感受可参见本人订阅号。

  《爱与黑暗的故事》影评(八):《爱与黑暗的故事》:爱与黑暗的时光(娜塔莉•波特曼献给以色列的一封情书)

  ~~~~村里的老头:这是一个集书影评、好书好电影、民谣音乐、摄影构图、诗意栖居和旅行艺术的一个平台,更是一个发现古书之美的秘密地方。 書之书,古书之美,古书沉淀百年的厚重与优美,Old-PageTime带你走进这些美好的体验和去发掘中国古典文字的美。(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村里的老头:Old-PageTime)~~~

  《爱与黑暗的故事》影评(九):《爱与黑暗的故事》:带进生活中的梦想总是令人失望

  (芷宁写于2016年11月5日)

  似乎人们对娜塔莉·波特曼导演处女作《爱与黑暗的故事(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的态度有点趋于苛刻,虽说波特曼对阿摩司·奥兹同名原著的改编不能算成功,但在有限的时长内,要将一部涵盖深广,内容涉及政治、人文、历史、家庭、情感、成长、民族、战争等要素在内的500页书籍压缩再现为95分钟的光影,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且波特曼极力保留着原著的诗意,截取了人物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绽放与凋零,而波特曼对母亲范妮莎这个形象的塑造,也并不像一些人所言的那样流于表面化,她拿捏出了那个于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相冲突的人物的心境,进而让那个零落来得格外哀婉。

  娜塔莉·波特曼于1981年出生在耶路撒冷,有着犹太血统的她将自己的首执导筒留给了故土和根,理性而论,影片呈现的即便有瑕疵,但仍不失为一部值得观看并细细揣摩的作品,其中,也能看出波特曼向原著作者奥兹的致敬。

  阿摩司·奥兹是以色列文学的代表性的人物,这位东欧犹太移民二代,1939年生于英国托管时期的耶路撒冷,他的童年恰逢以色列最动荡的时期,伴随着日常的都是非常事件,爆炸、袭击、宵禁、断水断电,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冲突更是如家常便饭。奥兹12岁那年,因疾病困扰及对现实生活的极度失望,他那典雅而文艺的母亲吞下了大量安眠药自杀。此后14岁的奥兹离家前往胡尔达基布兹居住并务农,后入大学学习,继而从事文学创作,还曾当过战士。奥兹的主要作品有《何去何从》、《我的米海尔》、《乡村生活图景》等,获文学奖无数。2002年,奥兹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写出了《爱与黑暗的故事》。这部书涉及的时代背景事件诸多,如托管时期的遗留问题,欧洲的反犹和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中的各种思想浪潮、理论流派,自然还有巴以冲突,这些在片中也只能退守为一瞬的背板。

  《爱与黑暗的故事》的影版被呈现得克制收敛和压抑,大约和波特曼在改编时的审慎心态有关,她的选取和删节,显得很拘谨,继而在成片时形成了一种看上去极度阴郁冷淡晦暗的风格,令很多人不太适应。另外,大约波特曼和奥兹一样,认为“家庭,是人类发明中最为神秘,最富喜剧色彩,最具悲剧色彩,最为充满悖论和最为引人入胜的存在”,所以在选取素材时,多以父母和奥兹的三口之家为依托,大段舍去了父亲和母亲出身背景的故事,特别是对母亲前史的省略,使得一些观众对母亲的行为举止缺乏理解,毕竟这世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仅凭碎片化的闪回就能心领神会这个人的过往当下和艰难境地的。

  个人却喜欢娜塔莉这次的压抑内敛和克制,以及全片的诗意和趋近绝望的美感。片中母亲讲给儿子的故事和寓言,每个都充满了深刻的寓意和极强的洞察力,居住在散发着污浊气味的小小地下室里,这位通宵七八种语言,博闻强记的母亲给小奥兹启蒙了文学和哲思。仔细体会每个故事的导向,观众会理解母亲的结局似乎是注定的——少时家境富裕,使得母亲得以在好学校就学,后家道中落,在反犹浪潮中,辗转来到耶路撒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建国梦中,然而在联合国宣布承认以色列不久,炮弹就砸在了熟悉的街道和熟知的人身上,生活愈发拮据,精神愈发紧张……有时候心中的理想不过是自己的一个最高幻想罢了。或者,“保留梦想,充满希望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去实现梦想,带进生活中的梦想总是令人失望,这种失望就是梦想的本质。”

  影片有个细节的选取很能刻画母亲的心性——小奥兹无意间目睹了外祖母对母亲的无情辱骂,说生她不是为了让她过这样的生活,母亲默默承受着所受到的羞辱,一声不吭,等外祖母摔门而去后,母亲开始自残——狂扇自己的脸。在书中有更可怕的表述,母亲甚至用衣架打击自己的脑袋和后背,看到这里,相信有生活阅历的人会掩面而泣。

  片中引述的句子往往令人心领神会,如老年奥兹回忆往事时的心境,“回忆,就像在碎石废墟之上,修筑一座古老的建筑,那些是有记忆的。”曾经将多少人倾慕的迷人女子娶到家的父亲,在这个女子被头疼病折磨得形容枯槁时,转投别抱了,而为了选择父亲,这个女子承受着她母亲狂风暴雨般的咒骂,于是旁白说,“没人能了解别人的事,哪怕他们是你的丈夫或者妻子,也没人了解自己,我们一无所知,如果有那么一刻我们似乎知道了些什么,那种只会更糟,因为在浑然不知中生活,好过在被欺骗中生活。” 母亲像一只优雅的天鹅般被困在这个位于地下室的家里,在弃家和留守之间,母亲几经挣扎,一次,她放弃出走后对年幼的儿子说:“也许你能告诉我,究竟因为什么让我如此爱你,胜过任何事情,我爱你的天真胜过任何事情,我生命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天真,就算你长大成人,饱经沧桑,这份天真也不会离开你,永远不会。”

  隐隐地感到不幸会降临的奥兹说:“我的内心突然充满了恐惧,似乎从遥远的地平线慢慢飘来清晰又不可知的灾难。”大约对母亲最终的极端行为,奥兹是最为理解的一个,他说:“她学生时代的梦想被侵犯践踏,甚至变成了对她本身的嘲弄。”母亲死后,年轻的奥兹成为了一个农民,试图以体力的消耗来减少内心的感悟,然而母亲的死大约是他这辈子永远都无法弥合的痛,所以他说:“就算我的皮肤晒成小麦色,我的内心依旧苍白,我保留了我内心的苍白。”

  “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语自矛盾)”似乎,奥兹在能写出母亲的故事之前,都不曾释怀过……

  (杂志约稿)

  《爱与黑暗的故事》影评(十):相比黑暗来说,爱太脆弱

  生活总是不能自已?战争毁灭人们想要的平静,琐碎的生活吞噬了清高的灵魂。

  故事不完整,缺少必要的铺垫,不能带领我进人情节,更多的是在看一个女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失望到绝望,渴望的是与自然最直接接触的生活。其实我内心也渴望那种身处于自然的真实生活,城市的拥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所谓的礼仪只会让人徒生隔阂,对自己的怀疑导致了人们自欺欺人。虚荣在战争年代被残酷的放大,生活艰苦足以摧毁人的精神。可是通常情况下,以历史作为背景重点描写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会一直在历史里,很多情况下一直处于历史事件中,人物也会因历史事件作出合乎其特色的行为。

  波特曼的处女作,没有足够历史的历史线,没有足够人物历史的人物线,家庭生活的描述很少,更多的是在拍女主自己的内心独白,儿子作为聆听者和观察者,丈夫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人士不能迎合读者需求写作必定会成为失败的作家,还有零散的与老一辈,同辈,晚辈之间的互动,但这些互动缺少女主的参与,看出来是想为历史下的人们生活细节做描述,但是过于支离破碎无法让观众去联想这些情节对主题或者故事线发展的作用。如果我们跟着小男孩的视角去看电影,会觉得他是主角,但是所有独白和感性场景都是女主做背景,小男孩深受女主的精神催眠,选择了女主想要的生活。那到底是小男孩在讲妈妈的故事,还是妈妈在讲儿子的故事?容易搞混。

  同时女主对爱和黑暗之间的交接过于突兀,就像睡了一觉后发现精神失常了,接着黑暗出现了,太黑了直到女主被黑暗吞噬。就是要告诉观众女主太脆弱了,还是女主太脆弱了。

  处女作选择这样的题材,看来真是对自己要求很高。波特曼的犹太文化背景和语言的优势,拍这部电影不会觉得意外,但是这部电影的主题过于隐晦,且很灰暗,消沉,很难把握。虽然女主人很美,但是让周围的人去衬托她的美,似乎不太厚道。孩子们纯美的童颜和对话仿佛是一种击败黑暗的洪流,可惜这个线也断了。

  总之电影呈现出来的比较凌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