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与黑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与黑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3 21:2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与黑读后感精选10篇

  《红与黑》是一本由司汤达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54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与黑》读后感(一):太_ _虚荣

  一本看了好久的书,翻了下,扉页上日期是三月五号,到看完,再到找时间写书评,也有两个月之久了,这期间曾停下来看过别的书,不是因为看不下去,只是境界不到位吧。。。

  一本从大一开始期待到大三才开始看的,一本让我看着激动不已但看过之后根本不记得细节的,一本强烈意识流细腻的,一本心理描写淋淋尽致的,久违了的作品。。。

  从头至尾都不喜欢于连,作为女性,一个令我厌恶至极的男人,但对他又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一个才华横溢却无比虚荣的人,无时无刻都在寻找自己位置聪明头脑可惜了只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获得尊贵地位以及至高无上的荣誉;奋不顾身的两段不知道应不应该称之为爱情感情惊心动魄,敢问有多少真心

  那是什么年代啊,这个时候我们生活中还是有无数于连这样的人吧,只是司汤达把晦暗的虚伪内心无限的的放大了,我们以为那是丑陋,其实那是生活方式罢了。。。

  如果有机会会再次拜读司汤达,每个阶段读起来应该会有不同感悟吧,说不准哪一天我也会爱上于连,像马蒂尔德,像德瑞娜。可喜可贺,可歌可泣,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红与黑》读后感(二):奋斗故事、穷小子和贵妇人的爱情

  不愧为经典名著。尽管它并不完美,有许多段落——例如于连被告密、失去名誉的时候,怒火中烧,拿枪去杀某某夫人——本是冲向高潮,做一次人性混乱的集中展现,结果却匆匆几句略过,来了个四两拨千斤做法。对于一部要流传数百年的经典来说,这简直算得上致命失误。

  但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有着强盛生命力,并且触及人类永恒主题。《红与黑》没有死去,因为它塑造了于连这个人物,并且讲述了野心和奋斗的故事、穷小子和贵妇人的爱情、功利与善良之间的矛盾,这些命题都代表了一些极其本质的原型,其背后的含义经得起无数次挖掘。所以,当人们在今天谈论芮成钢,谈论祁同伟,谈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仍会一遍遍提起于连这个名字

  《红与黑》在文学史上也意义非凡。如果说,巴尔扎克开辟了现实主义向外的维度,发展了后来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那么,《红与黑》则以其出色的心理描写,挖掘了现实主义向内的维度,陀思妥耶夫斯基、亨利·詹姆斯、纪德都是这一脉的继承者。

  无论在哪个意义上,《红与黑》都是名副其实世界名著。读这样的书,你往往不会失望,但是评论这样的书,却往往带给人失望。因为以蠡测海,它的深度与宽度,你永远也测不完。

  《红与黑》读后感(三):于连式的悲剧

  第一次想为读的书写这么长的评论,不仅仅是因为这部《红与黑》是我最近几个月读到的最让我喜欢的,过去曾经感到过遗憾,小的时候除了学习啥也不会,放着那么好的青春,没有好好欣赏这些作品,到大学自己开始认真看书以后才庆幸,年少无知的时候永远也理解不了真正的名著,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似的读完了就完了,情节也大概记得一二,但也就是看完了。现在也记得小时候稀里糊涂看完了《巴黎圣母院》,最后来几句这都讲了什么啊?

  一开始我是很喜欢于连的,出身穷苦,但是很努力地学习,加上自己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熟读《圣经》,为自己在市长家里谋得了一个教师席位,以为接下来就是于连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现实的于连深切迷恋着拿破仑,视拿破仑为信仰,从他最开始读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到当了家庭教师还一直携带着的拿破仑的头像,那个时候,拿破仑早已下台,也失去了民众的信仰,支持拿破仑的人自然无法在官场中立足,于是,于连就只能掩藏着自己的这份情感,甚至当着一些人的面出口批评拿破仑,只为了能获得这些人的信任,从这开始,就已经开始反感我们的主人公了,(司汤达也经常使用诸如“我们的主人公”这一类字眼,一开始出现的时候还以为会有第一人称的角色出场,结果通篇好多都是用“我们”,其实不知不觉,也真的跟着进入了维利埃尔,巴黎的生活,进入了于连的心理世界)。到后来,他多次用各种低劣的手段操纵德瑞纳夫人和马蒂尔德小姐,让她们对自己欲罢不能,就更是让人厌恶。

  小说是按照上下部写的,很明确,上部是在维利埃尔和德瑞纳夫人的故事,下部是在巴黎和马蒂尔德小姐的故事。此时再来看书名“红与黑”,看导读,原本的名字就是“于连”,后来才改的“红与黑”,也介绍了司汤达其他的也有类似的名字,像《红与白》之类的,我所理解的红与黑,就是于连所走的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红是他一开始走的正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机遇得以发迹,步入上流社会,后来,不管是于连的内心潜在的性格还是受周围环境影响,又或者,从一开始得到家庭教师那个职位,从第一眼见到德瑞纳夫人,一个庞大而又可怕计划就诞生了,怎么通过德瑞纳夫人一层又一层的向上爬,这些都不重要,我们的主人公终究还是走了弯路,最后逼疯了自己,也就是黑了。

  最喜欢的是德瑞纳夫人,一个上流社会的牺牲品,王公贵族的小姐,似乎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嫁给那些侯爵伯爵,不管自己的意愿,她们的人生注定是属于别人的,小时候要在家学习各种礼数,刚刚成年就要嫁出去,来为自己的家庭赢得利益,当然下片的马蒂尔德也是,只是她更有个性不满足于这种人生,于是酿出了和于连的这出惨剧。德瑞纳夫人嫁给德瑞纳先生本就是例行公事一般,后来的生活也平平淡淡,德瑞纳先生做了市长,物质生活也不缺少,直到于连的出现,看到于连疯狂的迷恋自己,才找到自己这些年一直缺失的东西,不同于马蒂尔德小姐的是,于连和马蒂尔德都有自己的目的,于连为了自己的自尊心以及能在上流社会越爬越高才去勾引马蒂尔德,而马蒂尔德是为了摆脱现在的生活,自己为自己聪明却反被于连操控,着实悲剧。德瑞纳夫人对于连是单纯的爱,甚至于连开枪杀她她也理解,乃至当初为了仕途才去勾引德瑞纳夫人的于连最后的时才把自己当初虚伪的情感变成真情。最后的监狱时光于连是和德瑞纳夫人一起快乐的度过的,算是死而无憾了。

  司汤达的墓碑上刻着“活过,爱过,写过”,虽只读过他这一部作品,而司汤达本身也没有留给后世太多的作品,不像大仲马什么的,一辈子写的都比自己高了。《红与黑》在写作上最让我震撼的是细致的心理刻画,尤其是在人物对话时,穿插着双方的心理描写,让人赞叹法国上流社会说话的艺术,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对象该说什么该怎么说,对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该怎么做,也让人感叹,真的自古以来不论何时,仕途顺利必须得放弃自我,做一个虚伪的人,溜须拍马,纵使你有盖世才华,没人赏识,终究只是众人。对那时的法国不太了解作者这里似乎是在讽刺当时的上流社会,勾心斗角拉帮结伙,弄得平民生存困难,就像开篇介绍的于连的家庭。不了解的历史就不再评论了。

  于连注定是个悲剧,一个依靠玩弄女人感情上位的人,即使爬得很高也得受着良心的谴责,更何况,于连为了拍马屁迷失了自我,更是违背了他所信仰的《圣经》,或者说《圣经》本就是他上位的一个工具而已,研究神学,熟读《圣经》一切都是为了做官,做主教,在那个年代,没有信仰的人注定无法让人信服。可悲的是,现在的世界却有越来越多的于连,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虚伪,值得信任的人越来越少,我是不愿意遇到这种人,更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红与黑》读后感(四):阶级对立的悲剧

  读完这本书总是会想起古代中国,想起魏晋南北朝的士族社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一个穷小子是很难进入上流社会的,即便是他有才华、有能力、能吃苦。于连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们不能过分苛责他的野心,他只是失败了而已。历史都是由成功者书写的,这无怪他崇拜拿破仑,波拿巴是所有乡村穷小子的英雄超越了贵族时代,而贵族们是如此惧怕这个人,他们不愿意放弃既得的利益,不愿意改换分配财富规则。一个有爵位的傻子也比一个乡村的天才更能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巴黎的空气正是如此的暗无天日,小说中多次出现“法国有30万青年渴望战争”这样的话。法国是一个热爱战争的国家吗?没有热爱战争的国家,只有热爱从战争中掠夺,在战争中致富的国家。青年们只是渴望像波拿巴的将军们那样可以凭借战场上的成功改变自己的处境。就像清代小说中:“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搏个功名。”战争只是青年们渴望上升的渠道。

  于连能怎么样呢?其实他并不算是处在社会最底层,他出身于一个小业主家庭呢,只是父亲不喜欢他罢了。他甚至有多次机会可以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他的生活并不是处处被贫困威胁着,威胁他的只是他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心。他想做教士,想成为别人尊重的人,但贵族社会是不会允许一个乡村的土小子爬到他们阶层的。即便获得了侯爵的赏识,他最终能得到的也就是一个神父的职位。说到底,上流社会只是要把这类人当做工具,当做仆人,当做清客。就像中国古代那些门客一样。这样的社会没有一个给下层阶级的上升渠道,所以才会革命不断。也许可以说近代欧洲革命不断,不是他们革命性强,而是他们社会制度的不完备造成的。如魏晋南北朝虽有外部力量干涉,中原王朝仍旧难以一致对外,叛乱随处可见长治久安数百年的社会必待科举制度创立之后才存在。虽然科举制度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但已经给下层阶级以向上有效渠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情况在欧洲也许只有国王发疯的时候才会存在。

  于连的悲剧不是偶然的,他还是一个年轻人渴望爱情。他精于算计,但知识的不完备和经历缺乏是他的致命弱点。他的神经质的自卑心总是由此产生,他把爱情和事业(姑且这么叫吧)常常混在一起。作为一个缺乏人生阅历的青年,他常常会陷入恋情之中,有时他把爱情作为武器,但常常伤到的却是自己。也许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但通过博取家中女主人或重要女性的爱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本身就是一种阴谋。他没有一颗正直的心,不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适合的。在他的眼里只有达到目的的手段。最终他也由于自己的手段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科拉索夫亲王的恋爱秘笈倒真是有趣

  《红与黑》读后感(五):诗

  红与黑

  你可曾为了许多人沉默

  我说红的红黑的黑

  红的炭黑的火烧透了手指

  我们烧透了每一个人的手指

  然后 在深秋的树下

  那静静的少年

  正静静地等着柿子收获

  但是 如今没有一个人沉默

  当大街小巷已飘满了红旗

  誓言 正在毫无防备的风里来

  正当他说:

  “我时刻准备着毫无防备地爱你。”

  我们在风里的风

  我们在风里的风的你们收获

  但是 我不曾收获一年

  在深秋的树下

  那静静的钟声烧透了少年

  他的衬衣鲜红衬托着年轻苍白

  年轻的苍白的大理石

  大理石雕上 一如你 一如我

  但更好看的脸

  你可曾为了许多人沉默

  写于2014/2/11

  《红与黑》读后感(六):爱情这东西,终究是为了放生自己的心灵

  《红与黑》是不朽的。司汤达生在19世纪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在政局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以严谨的笔调绘出一幅法国社会的风俗画。他又是一个心理分析大师,准确精彩的人物心理刻画全面展示了当时法国从乡村到省城的平民、小生产者、僧侣、贵族的精神面貌及心理状态。在人物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中,人们得以俯瞰到19世纪初期法国的社会制度,世俗人文,风土人情复杂深刻的历史状况

  一个普通的刑事案件得以被塑造成不朽的经典,仅有现实的批判性是不足以超越时代的。想要在不同的时代引起共鸣,就是要撇开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后仍然有重合点。有人评价《红与黑》是一部“政治爱情交响曲”,也有人说司汤达的独特之处在于用“灵魂辩证法”写作。我以为之所以在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中不断的上演着于连式的人生,是因为作者塑造的不仅是特定时代下的个人遭遇,更是在时代创伤下灵魂颤栗。

  要说《红与黑》必需谈到于连与德瑞纳夫人及玛蒂尔德小姐的两段看似有悖道德爱情故事。然而司汤达并不倾向于将人们引入传统伦理道德的标准下看待于连。相反,在描写这两段爱情时作者细腻而精准的刻画了男女主人公内心真情流露之下的激动兴奋焦虑、猜疑、嫉妒却又难舍难分的,交织着爱情与身份、地位、利益矛盾关系的恋爱过程。单纯从道德伦理出发看待这两段爱情是不合适的,在文本中,爱情是助于连飞黄腾达的天梯,又是令他毁灭的原因。我们必需跳脱单纯的情感事件,立足于时代的大舞台,深入人性的分析这两段爱情,似乎这样可以更贴近作者的本意。

  文本中于连与德瑞纳夫人的感情尤其令人难忘,毛泽东曾经评价于连是帮助德瑞纳夫人进行反抗的解放者。毛泽东倾向于用阶级的观点看待两人的感情,如果抛开阶级论,关注人性内心而谈,于连可谓是夫人内心的解放者,他唤醒了夫人真实的情感世界。

  上流社会、贵族生活富丽堂皇的外壳之下包裹着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生在名门望族的富家小姐注定要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物质上的养尊处优换来的是一生做一颗棋子任人摆布。德瑞纳夫人就是典型的贵族少妇的代表,16岁便被姑妈嫁给维利埃市长,“有生以来,连跟爱情有一星半点相似的情感也没有体验过”。物质充足的安逸生活掩盖了精神空虚的本质,然而这样的生活又是固若金汤,生活在其中的人丝毫没有半点觉醒的意识。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名与利便已是全部的幸福。司汤达曾在文本章节的导语部分写道:“日常生活中荒诞的一面,掩盖了感情生活中真实的不幸。”德瑞纳夫人生在这样荒诞的环境中,几乎丧失了对内心情感追求的能力,以物质的满足感代替快乐与幸福的含义。

  但这样的生活少的不是觉悟,而是溶解外壳的催化剂。于连正是以他的英俊,聪慧,与众不同深深吸引着德瑞纳夫人,唤醒了她被压抑许久的对感情的渴望。当她不顾一切的爱上于连,惊觉世界上还有如此的幸福。她小心翼翼的克制着自己的情感,却又更令自己身陷囹圄。在她眼中,于连几乎是纯洁、智慧、高尚的化身,甚至将其视为生活理想的寄托。

  相比之下,于连对这段感情虽然真诚,但更矛盾、偏执。于连渴望而珍惜这段感情,但他与生俱来的强烈的阶级意识支配着他不能全身心的投入爱河。即使在浓情蜜意之时他也铭记着与夫人在阶级上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认为与夫人的约会是与“敌对世界作战”,握住夫人的手是完成了“英雄般的职责”,深夜潜入夫人闺房是为了报复粗鄙的市长,体验征服的快感:“我打了一次大胜仗”。于连的自卑、敏感、仇恨的性格掩盖了内心的真情,甚至令读者们都怀疑他是否有真爱,直到临刑前才幡然醒悟,才知道夫人是他心灵中唯一的慰藉。

  于连与德瑞纳夫人的爱情悲剧可谓时代的悲剧。19世纪初期法国正处在资本主义社会转型阶段,资产阶级势力不断上升,而封建王朝却又复辟无常,政局动荡不安。新贵族、新官僚们享受着巨大的物质财富,沉迷于声色犬马,周旋于名利是非。物质上的永不满足感不断刺激着他们的野心,形成一个空前充满活力,却又空前颠倒乾坤的年代。

  于连生在乡下的一个普通木匠家庭。自幼他深受父兄的歧视、凌辱、殴打。恶劣的童年成长环境造成他极度敏感、自卑的心理,心灵的创伤从此种下,甚至引发了他一生的悲剧命运。军医与神甫的教导给了他自尊的力量,对拿破仑的崇拜实际上是自己内心渴望反抗,渴望飞黄腾达,高人一等的欲念的投射。他很早便在脑海中立下誓言:“就算是九死一生也要混出个飞黄腾达。”凭着不凡的气质和聪慧的头脑他在上流社会中平步青云。但这并没有使他快乐,反而令他更加多疑,焦虑,小心翼翼的掩饰自己的错误,却又很容易露出马脚。这样的人生目标只是他平衡童年阴影,缓解起自卑感的欲望所在。用欲望来填补内心的创伤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欲壑难填,而创伤必将无限增大。

  尼采曾经说:“信仰掩盖真理,有甚于谎言。”信仰的力量可怕之处不在于单纯的欺骗,而是让人执迷不悟,丧失内心。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于连还是夫人,他们被灌输的信仰便是资产阶级利益至上的的观念。于是他们不得不为此做许多违心的事,夫人为了家族利益嫁给市长,于连为了混迹神学院而假装虔诚,为了取悦上流社会而大骂自己的偶像拿破仑,为了踏入贵族的门槛一次次放弃自己坚守的原则。然而作者还是偏爱于连的,让他在虚伪的面具下一不小心就露出他骨子里的良知。当瓦勒诺流露出对贫苦人的怜悯时,于连内心中的正直与善良与外表的虚伪伪善强烈的发生撞击,欲行善而不得显示出他矛盾重重的性格。

  于连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矛盾,内心向善但残酷的现实却不允许他流露出内心的善良。文本中写他最喜欢夫人最小的孩子,认为“那孩子减轻了他剧烈的痛苦”,“但他又很快自责起来将这种痛苦的减轻视为一种软弱”,“这些孩子亲近我就想他们亲近昨天刚买的一条狗一样”。他原本想以最普通的人情去喜爱亲近孩子,但只要一想起对富人们的深仇大恨,那些人性里美好的一面又瞬间化为乌有。这种矛盾的性格同样体现在对德瑞纳夫人的感情上。“他以为夫人美艳绝伦,却又因为美而恨她”,在亲吻夫人的手之后于连“沉醉在与他性格如此不相合的盲目而美丽的梦幻中,而这种感觉只是愉悦,不是爱情。”带着深度自卑与仇富心理,于连不断否定内心单纯善良的一面,不断把内心一丝一毫美好的想法撕碎。对富人的仇视,对善良的怀疑是他内心不平衡的恶性发泄,因为憎恶又给他内心的痛苦加上了平方。司汤达写于连是“冷漠、公正、沉着而又广受爱戴”,但其背后却是冷血、不满与愤怒。他习惯性的让所有事物的细枝末节,小到餐桌、服装、谈话都变成带刺的暗器射向自己。

  于连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同样交织着极端的激情与矛盾。司汤达在描述玛蒂尔德纠结的情感心态时说:“尽管爱情战胜了骄傲,但骄傲依然是难以摆脱的习惯。”对于于连来说再真诚的感情一遇到关于身份地位,金钱利益时都会变得不堪一击。可以说在名利场上于连从没真正认识自己的本心,直到被投入监狱,终于摆脱了社会,远离了名利,他的内心才得以有了自由的清澈,才得以卸下往日的一切伪装和面具,找到本质的幸福。看清了真相的他才放弃逃跑与上诉,选择坦诚的的面对自己与死亡。

  关于真两段爱情,有人评价为德瑞纳夫人的“心灵的爱情”与玛蒂尔德的“头脑的爱情”。两段感情皆是真心的付出,但司汤达最后还是将于连回归到“心灵的爱情”上,他想颂扬的是一种心灵纯净感情的无价,是人性的回归,因为这是在当时金钱至上价值观下人们最需要找回的品质。

  如果没有于连介入夫人的生活,那么夫人可能一生也将空虚到老,如果于连不曾有过对夫人的感情,那么纵使他飞黄腾达,他也不能找到人性中可贵的真诚与善良。其实无论是于连还是夫人,他们都是那个扭曲的时代下的牺牲品,我们也不能奢求如果于连与夫人生活会幸福美满。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选择反叛与逆行的必将注定颠沛流离。但为了物质上的充足与安逸并非是人们选择逃避与妥协的理由,把握本心,回归真情是于连与德瑞纳夫人爱情意义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