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莫扎特传》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莫扎特传》的影评10篇

2018-03-03 21:4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莫扎特传》的影评10篇

  《莫扎特传》是一部由米洛斯·福尔曼执导,汤姆·休斯克 / F·默里·亚伯拉罕 / 伊丽莎白·贝里奇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音乐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扎特传》影评(一):宠儿

  我和L孜孜以求的那个名字,原来是“上帝的宠儿”的意思

  午夜看了一遍。第二天下午L再看时,在旁边一边看书一边听了半遍。大多数人喜欢记住一切的感觉,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做不到,现在开始缓慢明白是自己不喜欢记住的缘故才会彻底地把大部分事物忘掉。包括好看的书,好看的电影。我极少重读、重看,从不在还记得的时候再次把它们打开。当它们陌生得我只能在理念上知道而在感官上完全丧失记忆的时候,才是我重新被唤醒的时候。我有的,从来都是好奇心,不是别的什么。

  但我理解L,像理解小V一样,他们比常人更愿意记住他们喜欢的东西。比如莫扎特。

  我们学习他的笑声。她不够尖,我太细了。

  我什么都不懂,可是喜欢莫扎特的音乐,我也不懂那音乐何以引起我的喜欢。可能我仅仅是喜欢其中的流畅。它们与世界相通,全无阻隔。我个人理解的世界,可热爱的世界。那音乐中有理解和热爱。

  如果与世界的沟通太过顺畅,那么,也许他就是上帝的信使,上帝通过他传递一种少见但存在的美,以使人们相信这美存在。所以,那些虔诚的人嫉妒这个上帝的宠儿。

  宠儿是上帝骄纵的神迹。他们生,他们死,短促也不引起哀恸,因为他们已经展示了神迹。那凡人身体消逝,神迹才得以永存。

  《莫扎特传》影评(二):莫扎特的爱与死

  昨天,电影《Mozart》结束的时候,外面下着雨,音乐很安详,仍然带着一丝调皮意味,仿佛是大悲后的处变不惊

  今天,读完《莫扎特的爱与死》时,夕阳正在缓缓坠下。空气由闷热转为凉爽,提前捎来了夜晚的宁静,似乎在描述一个时代落后寂寥

  我崇尚天才,崇尚他们的恣意和癫狂,甚至嫉妒这些异乎寻常生命能量。Mozart,无与伦比的天才,后世的所有目光叠加起来支撑着他的高度。这种高度在增长,好像渐飘渐远的云,升到上帝的身边,接受膜拜。然而,他的野话、粗俗的笑声却留在了世俗社会

  他是个合格的情人,却做不了哪怕是敷衍的丈夫

  电影、书设想了他死亡的两种不同原因,我更喜欢书上的那种。或许是我太残忍,宁愿看到为情而终的版本。然而,我们永远得不出真实历史,后世的任何猜测和捕捉,只能成为他的注脚。

  生命的最后三年对于Mozart是一场太美好苦难。一个为爱情无视道德尊严名声以致生命的人,是无法被热情赞颂的。所有美化后的宫廷传记都被徘徊于地狱灵魂蔑视(我实在无法判断该送他去天堂还是地狱,如果按照基督教的标准,或许炼狱更适合他)。他是上帝赐予人间邪恶,带着无穷的力量和天分,掠夺维也纳,抢走所有美丽。他汲取人类美好的情感,榨干生命的动力,抽取精神肉体的所有欢愉肆无忌惮写作恋爱。所有经典作品都是他扭曲的自传。他如火山爆发一样放纵自己,不肯停歇半刻。他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岩浆流泻于大地上,淹没周围的村庄城堡。那里住着他的知音,一个曾经孤独和沉寂中生存的女人,一个被他深深吸引充满艺术灵性女子,一个自投罗网飞蛾扑火的有妇之夫。所有的燃烧留下成片的灰烬和荒原,变成大地的伤疤

  “死亡和绝望就是他的报酬。”

  Mozart捧着毒酒,一点点喝下去,一点点看着身体肿胀,甚至散发着异味。他用最后的精力为自己送葬,除去金钱、女人、欲望和所有道德责任,《安魂曲》是最后竟成为纯粹写给自己的歌。没人配为他作曲,也没人配享受这首曲子。“哭吧,天的愤怒就要来了!”至此,一切戛然而止,未完成,无需累赘忏悔。生命是一张被涂乱的画,在色块后面隐藏着上帝指引的地图。他从未看清过这些路径,只在死亡的终点前望到了明灯。

  谋杀还是自杀?这喋喋不休的争论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死去了。这是从上天到人间共同认可结论,包括他自己。他早已透支了生命的能量,一切只不过是还债和赔偿。用麻袋装好尸体,扔到集体的葬坑里,然后棺材取走,继续装运其他亡灵。上帝的这种残酷的索取方式照应Mozart的一生

  他拥有太多的矛盾,道德与自由,尊贵与卑贱。他高傲的藐视一切宫廷乐师,却不停的对朋友乞讨金钱,即便因此而毁灭友谊。对于父亲,他一直是个循规蹈矩孩子,总是尽力的听话孝顺,而内心挣扎实际上要带领他走向自由,逃脱家庭安排和永久的职位,没想到落得一个狼狈结局

  面对这样一个人我们该如何评价?赞颂抑或斥责?他充分展露人性激情,把所有契约抛之脑后。他如游丝般细长而易折,刺破周围的空气,却“一折即损,一损即毁”。

  英年早逝,这是天才的特权,留下庸人措辞造句,不厌其烦的评述。

  《莫扎特传》影评(三):你是少数 你最好习惯一下

  Amadeus 在拉丁语里的意思是上帝的宠儿,同时,它也是一个人的名字,一个全名叫做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人儿是的,上帝的宠儿,莫扎特。虽然他自己说,没有人在作曲上面比我下过更多的功夫。可是,三岁演奏,六岁作曲,十一岁就写了第一部的歌剧。对于这样的人儿,除了上帝的宠儿,你又能说什么呢。甚至连嫉妒都嫉妒不来。因为在他面前,只能仰望,也就丧失了嫉妒的资格

  安东尼的悲哀只是在于,他跟最伟大的天才生在了一个年代杰出的宫廷乐师,背负扼杀天才的骂名200年,其实却是最了解莫扎特的人。最后莫扎特的早逝,我看到的没有一丝欢愉,只剩落寞。不为功名不为权势,嫉火中烧为的只是莫扎特怎么也藏不住,怎么也耗不尽的惊世才华

  关于莫扎特的传说很多。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同时代的音乐家都被渐渐隐去成了背景比如说他作曲从来都不涂改也不用修改,所有的都是一次成形。这是什么概念,是不是就是说所有的旋律都早以成形,上帝派他下来,只是为了让人们听见天堂的模样?安东尼勤奋,虔诚,亦是出色的古典乐师,只不过,被罩在天才的光环下面,费劲心力,也不过是凡人。

  莫扎特最难得的地方是他心智健全,单纯孩童,没有心计,不猜疑,连笑声都是如此与众不同天晓得,作为一个天才,心智健全是件多么难得的事情众所周知的凡高,海子,包括贝多芬,游走在疯与不疯边缘的纳什等一干人等,统统都告诉我们当个天才是多么无奈多么悲惨的事情,要付出的不光是痛苦,还经常是血淋淋的代价。似乎作为凡人的我们,也只有这样才能博取所谓片许的心灵平衡

  又想起来刘翔,那么多人喜欢他,恐怕也是因为他赢取冠军之后,没有沉重的血泪史吧。终于有了那么一个人,能给我们轻松笑容

  突然觉得这样说是件不公平的事情,如果不真心热爱生活,凡高怎么可能画出那么饱满色彩,贝多芬有怎么可能有那么激壮的音符,海子的春暖花开自是不消多说。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命运坎坷罢鸟~更何况,他们眼中所看到的壮丽,又岂是我能理解的。

  如是。

  2006/10/27

  《莫扎特传》影评(四):我是个粗俗的人,但我保证我的音乐决不粗俗。

  07年写的影评

  问:爱因斯坦先生,死亡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不能再听莫扎特。

  奥地利,我默默念出她的名字,我相信自己和她是有缘分的。冥冥之中,我总能感受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牵引着我,对我循循善诱,指引我朝着她的灵魂走去。

  阿尔卑斯山上,我闻见了玛利亚的歌声,我想她一定正转动着群摆,领着冯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孩子诠释生命与音乐的美妙。她也许就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她温暖迷人气息笼罩着萨尔茨堡。于是,我看到,一个个魅力音符盘旋在整个奥地利上空,无比闪耀。

  一个国家地区也许就是这样,在她诞生了某位优秀音乐家后,她便再也不能卸下,她携着他穿过漫漫历史长河,留下他的脚印。以至于在今日,当人们漫步于萨尔茨堡,维也纳或者任何奥地利的国土,他从不会被遗忘古老的石阶幻化成黑白相间的琴键,人们徘徊,驻足,不经意间又回味了他的经典,重温了他的年代。

  他,就是莫扎特……

  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寻觅他的踪迹,透过他的作品,洞悉人性。

  作为怀念 ,电影《莫扎特》出世。

  对于任何导演,拍人物传记题材影片无疑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我接触最少的,恰恰就是这类题材。其一是因为这类题材的影片本来就少之又少,其二,人物传记类影片容易给人造成冗长叙事史诗般的沉重感,且往往夹杂着导演本身的主观情绪,叫好不叫座就成了此类影片的最大隐患。

  但是导演米洛斯福尔曼却丝毫没有给我带来如上的感受,他恰到好处地穿插了莫扎特本身的音乐作品在自己的电影中,声色动人而又不乏真实感,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莫扎特传。导演巧妙地绕开平铺直叙的影片顺序,采用第三人称,倒叙的方式开始整部影片。当年迈的萨里埃里在神甫面前痛诉的时候,有谁能不被导演的精妙设计和默里亚伯拉汉的精湛演绎所折服?而另一位主演汤姆休斯克在此片中的表现也是难分高下,我们看到的是个敢爱敢恨,个性鲜明,却又满是音乐报负的天才形象;尤其在片尾莫扎特让萨里埃里记录安魂曲谱子的那一刻,一个闭上双眼而无比憔悴面容,他陶醉着哼唱着,借音乐延续自己的生命……

  他说:我是个粗俗的人,但我保证我的音乐决不粗俗。

  我相信这是所有观众印象最深的莫扎特的独白,显然,这是导演设计的台词。但没有人在乎它的真伪,因为他,汤姆休斯克,此时此刻,就是莫扎特。他有愤怒,他有恐惧,他会彻夜饮酒狂欢不顾妻子的反对,当然他也会儿子熟睡时,点着油灯坐在床边,给他深深的一吻。

  两百多年前的生命,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他的存在,而这一次不只他的音乐。

  “以圣父,圣子,圣灵之名,阿门!”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但这决不是结束……

  251年前,莫扎特在萨尔茨堡出生;2007年,让我们以莫扎特的名义狂欢。

  游荡在奥地利的秀美山水之间,寻找天使们在苍穹下盘旋飞翔的所在

  《莫扎特传》影评(五):一个天才被世俗毁灭的故事

  萨列里不断埋怨上帝为什么不给他才华却给一个creature莫扎特

  萨列里风度翩翩,有城府,懂为人之道

  莫扎特单纯,狂妄,固执

  或许正是萨列里自以为是优点之处扼杀了他音乐的才华,艺术,不能和一丝世俗沾边

  美妙的乐章可以从莫扎特的脑海中喷涌而出,因为没有功利大门阻挡

  而在萨列里那里,想成为最伟大,世界第一的想法早已扼杀了思想火花

  但是为什么,单纯的天才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存活

  正像艺术才华无法在萨列里那里萌发一样,莫扎特注定要被这个世界毁灭

  爱他的人也好,恨他的人也好,都亲手将他推上悬崖

  有的人,只能留作品在世,因为世人无法容忍他们的存在

  但是,那也好于长寿碌碌无为绝大多数

  成功,是一个相对值

  《莫扎特传》影评(六):艺术天才与音乐工匠

  一

  上帝在给予我们肉身的那一刻,并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用它,也没有告诉我们它有哪些别样的资质,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认识自己成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第一壁障。在这一点上,上帝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仁慈,只有一丝隐隐绰绰若有若无的冲动渴望催促我们前行。有些人抓住了这一丝冲动,把有限的肉身演绎得精彩纷呈;另一些人则永远都捉摸不透这一丝冲动,在浩瀚的时光中无益地散尽生命。在艺术的道路上,莫扎特属于前者,而萨列里属于后者。艺术的冲动与渴望为莫扎特带来了绚丽耀眼的天才作品,却只给萨列里一些平庸命短的工匠作品。

  人最可怕的不是认识到自己并不具有某种天赋,而是在认识了自己并不具备某一方面的天赋之后依然无法放弃对不属于自己的道路的倔强追逐。还在少年时期,萨列里便通过教堂的音乐隐隐听到了上帝的召唤,使他拥有了对音乐的深情渴望,但经商的父亲并不给他任何机会。他执着地向上帝祈祷,让他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作为对上帝的回报,他将献出自己的“贞洁、努力谦卑及人性最崇高品格”。上帝似乎听到了这个小商人的儿子的呼唤,他“安排”了萨列里父亲的暴卒。这使萨列里更加确信了自己内心的冲动,对上帝的旨意的领会,他的人生将由此敞亮。果然,他在音乐之路上很快便春风得意起来,成了维也纳首席宫廷作曲家。这一成就是以非凡的勤奋与自律换来的的,它慢慢掩盖了萨列里真实才华的平庸,使萨列里产生了自己已成上帝代言人的错觉,直到莫扎特的出现。

  每个人都可以想像萨列里在初遇莫扎特那一刻的震惊与痛切。“这可不是马戏团猴子所能作的乐曲……充满无法满足的情感,就如同听到上帝的声音一般……为什么?为什么上帝选了一个年幼无知的小孩作为他声音的工具呢?我绝对不相信,这个地方一定是出了意外!”挫折接踵而至,幻觉不断破灭,以至他这样质问上帝:“他赐我那份渴望,却又把我变成哑巴……若不要以我的音乐赞美他,为什么要给我那份渴望,就像我对生理上的欲望一样,然后又否定我应有的才能?”就像一个被第三者挖走了爱人的失恋者,他对莫扎特已埋下了深深的怨恨之籽。他悲哀地祈望上帝给他一首真实的音乐,一首用上帝的呼吸写的曲子。但上帝并未答应他的祈求,反而给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他彻底否定了自己的音乐才华。也如对挽回爱人的心已彻底绝望的失恋者一样,萨列里对上帝的贞洁之爱转化为刻骨之恨,走向了通过毁灭第三者来报复爱人之路:“从今起,我们誓不两立,因为你造了一个好色下流的小孩作为传播你声音的工具,而给我的只是让我能够了解他的才华。因为你不公平不仁慈,我法师要拒绝你,我要全力伤害你世上的代言人。我要尽我的能力去害他,我要毁了你的工具!”他烧毁了基督受难像,与上帝一刀两断,投靠了撒旦。

  当神父说“在上帝眼中众生是平等的”的时候,年迈憔悴的萨列里露出轻蔑的微笑:“是吗?”无疑,萨列里以自己惨痛的人生经历否定了上帝的平等。在萨列里还为父亲所束缚的时候,比他更小的莫扎特已载着“音乐神童”的美誉遍演全欧。莫扎特4岁便写出第一首协奏曲,7岁写出第一首交响曲,12岁创作第一出歌剧。萨列里谱写每一首曲子都必须绞尽脑汁,依赖于上帝的恩赐;而莫扎特的创作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用萨列里的话说便是:“他只是将在脑中已完成的曲调一成不变地写下来而已,如听写一般。更动任何一个音符就不完美,更动一小节,结构性就会瓦解……这些稿子再一次呈现了上帝的声音!”相同的渴望与追求,截然不同的收获与回报,这便是天才与工匠的本质区别所在,不论工匠如何努力,它总是差着天才那么一小步。人与人境遇之不同至于此种地步,除了因为上帝不公正,还能找出什么原因?

  二

  有一个颇具意味的场景。萨列里上演完自己的歌剧,在听到皇帝的热情赞誉之后,转而咨询莫扎特的观感。莫扎特说:“我从不知道会有人能写出这种音乐。”“你只是在恭维我。”“不是,真的,当人们听到这音乐,就会想到,萨列里!”说完,莫扎特以自己莫名其妙的方式狂笑起来。不知道萨列里最终理解了莫扎特的这一评语没有,但在假面舞会上,看到莫扎特对自己音乐的无情嘲弄,萨列里应当明白,在莫扎特眼里,自己是多么的平庸,自己的音乐是多么的不名一钱,因为他根本没有什么创意。

  天才作品之所以优于工匠作品,不仅仅在于创作天赋上,还在于不蹈常规、勇于创新上。实际上,真正的天赋中本就包含着创新的勇气与力量。没有创意的人永远都只会在前人划定的圈子里打转,在时代平稳的氛围中如履薄冰。而有创意的人则不仅要求冲破本行的常规,而且会本能地意识到时代的束缚,他会时时感觉到力量的受缚,当这种束缚强化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便放开双手,走上摇摇晃晃的钢丝上。

  莫扎特看到了隐隐约约的钢丝,看到了钢丝的那一端华美的盛宴,他甩开了双手。当他要求上演自己新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因为这出源于法国的戏剧是约瑟夫二世明令禁演的,因为它挑动阶级仇恨。从皇帝到歌剧院长,无不从题材上和表演形式上对这出歌剧的设想横加嘲讽和指责。在他们看来,只有表现和歌颂古代神袛的歌剧才是高级的,才能代表人们心中的永恒,用范史威登公爵的话说就是,“歌剧是为了使我们更高尚的,就如同我及皇上是高尚的一样”。但莫扎特本着真实的人性,直截了当地嘲笑他们的迂腐和虚伪:“哦高尚高尚!为何要高尚?大家诚实一点,你们谁不是比较爱听理发师的话,而不是大力士神话?或是那些大家崇拜的诸神?这些崇高的人连大便都是大理石!”在这番毫无伪饰的宣言面前,不仅高尚的人们低下了头,我们也可以从宫廷音乐大师萨列里那颤抖的面庞看到它在一个平庸的音乐匠师内心中引起的狂澜。

  在莫扎特那里,所谓的创新并不是真的赋予了艺术新的东西,而仅仅是还原人性的真实,把真实的人性融入到形形色色的艺术创作中。天才的创意并不在于他们看到了比别人所见更多的东西。实际上,世界永远都在向世人全面地敞开自己,但大多数人却或缺乏勇气,或拣轻避重,或因一叶障目,对所有的真相视而不见;唯有天才,因为他既不会欺骗自己,也不愿意欺骗世人,他能轻易地拨开层层迷雾,一眼便洞穿生活的本质。莫扎特不仅看到了,而且毫无顾虑地说了出来。

  透过影片,我们知道,萨列里也并非一个在音乐上乏善可陈之人,相反,他有着非凡的音乐鉴赏能力,他是剧中唯一能真正理解莫扎特的音乐天才并为之扼腕嗟叹的人,但为何他无法创作出任何令自己满意的音乐作品来呢?不论他怎么冥思苦想,如何向上帝进行虔诚祈祷,他都日甚一日地陷入自己的平庸意识的苦恼之中。究其原因,除了莫扎特的出现为他树立起高不可攀的艺术标尺以及本身天赋的不足之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他已被时代氛围体制化。在功名利禄的重重迷障中,萨列里早已丧失一颗艺术创作所必须的赤子之心,也因而同时丧失了对于庸腐体制的抵抗本能。他的作品规规整整,四平八稳,或许能得到平庸的鉴赏者的赏识,但它们远离天启,依然只是一些刻意雕琢而缺乏热情的工匠产品,只不过是出自一个雕琢手艺更为高明的工匠之手而已。

  在这一点上,影片让人不由想到安徒生那篇家喻户晓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未完)

  《莫扎特传》影评(七):我看不到这个片子的精神力量在哪里

  电影不能解答我一直以来的疑问。莫扎特一生坎坷,他的音乐却充满纯净的安详、愉快,这是为什么?我从电影里找不到答案。莫扎特被塑造成了行为荒诞、锋芒毕露的音乐天才,他之所以创作出如此动人的音乐,是因为他是上帝的使者,他只是再写出脑中的音乐。在这种故事处理中,我看不到莫扎特在与命运抗争,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所传达的精神力量是什么。影片似乎出现了一点莫扎特与权贵相抗的情节,似乎传递了一点反封建的倾向,但是那归根结底只是他跟不懂行的庸才抗争,上升不到高度上去。

  相反,萨列里有些令人同情,他内心充满理想和对音乐的爱,勤奋,上进,也能提携后辈。虽然因为嫉妒而铸成大错,但是在莫扎特天才的无意的甚至有意的刺激下,我能理解他的嫉妒。但是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走上了邪路,既断送了天才,也使他自己无法得到救赎。一时妒忌,酿成大错,害人害己。

  《莫扎特传》影评(八):一团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燃尽两个人的人生

  对莫扎特不了解,也没有细查历史事实,仅对电影情节发表个人意见。

  片名是“上帝的宠儿”,然而莫扎特和萨列的一生却似乎在向观众证实“主对众生平等”。

  两位主角的生命中都有致命的矛盾。于萨列,他将对莫扎特的报复视作对命运的反抗,毁灭上帝创造的聪颖头脑,以此证明一介庸才如何用强有力的物质和权力背景碾压所谓的天资。心愿达成,余生正如所料的一般空旷与荒谬,内心在自我审判与宽恕之间徘徊。于莫扎特,不谙世故的他可能至死也未曾明白为何身怀绝世才华,却一步步走向潦倒与放荡。不能说莫扎特生性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其暗藏的壮志,从父亲死后长久的自责中可以窥见。

  临终之夜,莫扎特于萨列共写《安魂曲》的情节很震撼,也很微妙。从个体的角度上来说,萨列赏识莫扎特,但从命运的角度上来看,萨列又将莫扎特看作上帝无情戏谑的化身。人性的恶是没有缘由,不符逻辑,难以掌控的。其实在每一个关键节点,萨列都有收手的机会,然而对命运的不满怂恿他越陷越深,对音乐的执念又推动他去观看莫扎特的所有演出。萨列临终之夜共同作曲时的关怀与惺惺相惜感,难道真的都来自一个十足的恶人的伪装?个人认为不然。

  两个人的生命像悲剧,也像闹剧,最终被莫扎特不羁尖锐的笑声冲破,像雨中撒在乱尸上的石灰(是石灰吗?没有查到……求指点),缄默了一切。

  《莫扎特传》影评(九):庸才的守护圣人,蒙难的自由者

  故事发生在1823年,年迈的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呼求已死的莫扎特宽恕他,因他是杀死莫扎特的凶手,又企图割颈自尽。他的行径使他被送到疯人院。一名年轻的神父来探访,要接受他告解。他起初无精打采,不感兴趣。神父向他提到有流言说他是害死莫扎特的凶手,如果属实,他就要释放这“死罪”的重担,他反应仍然冷淡,直到神父说:“在上帝眼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他忽然被吸引住了,反问:“都是吗?”,就开始向神父作起长篇的“忏悔”,叙述他和莫扎特的恩怨。

  他回想起他年轻时光,特别是他对音乐的爱。但他的音乐学习,却被无文化又无爱心的父亲几乎终断。父亲用餐时鲠死,他视为一个“奇迹”,令他可以到“音乐家的城市”维也纳,加入18世纪文化精英行伍,追寻自己的理想。他认为他的才华和成功是他的虔诚获上帝奖励,于是怀着敬畏上帝的心来开始事业。他满足于当上约瑟夫二世的宫廷作曲家,直到受聘于萨尔兹堡大主教的莫扎特来到。

  倨慢无礼、放荡贪色、却有无比才华的莫扎特,虽不经意但一而再地羞辱萨列里,藐视他的作品。1781年,莫扎特觐见皇帝,萨列里苦心创作了一首“欢迎进行曲”,要展现给莫扎特。莫扎特只听一遍,马上就“改进”了萨列里“草草不工”之作,蜕变为他的歌剧《费加洛婚礼》中的Non più andrai进行曲。

  心态举止幼稚的莫扎特,竟蒙上帝选中,假借其非凡作品来说话,萨列里为之震惊不忿。他的信仰因而动摇。他相信上帝以莫扎特的天才嘲笑他的平庸。

  萨列里和上帝的这场斗争中,穿插上演莫扎特在维也纳生活种种考验的片段:由起初自己作品获接受的自豪,到之后被皇宫中的意大利人刁难而愤怒,由与妻儿共处的快乐,到父亲逝世的悲伤。莫扎特看着家庭开支增长,作曲的酬金却减少,变得绝望。萨列里得悉莫扎特的拮据困境,终于找到方法报复,用“上帝所爱的那位”作为他的工具。

  萨列里构思出一个复杂的计谋打败莫扎特和上帝,以获得最后胜利。他假装为亡父利奥波德的鬼魂,“委托”这名年纪尚轻的作曲家创作安魂曲,先付了一笔订金,并保证完成后会有巨额酬金。莫扎特开始创作这部也许是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D小调安魂曲,但不知道这名神秘的委托人身份和他的计划:待作品完成后杀死他。萨列里幻想着在盛大的亡者弥撒中,他的同伴和宫廷众人,听到他为莫扎特及其朋友和同行所写的安魂曲而赞赏,他将赢到他们的钦羡。但惟独他和上帝知道,写安魂曲的其实是莫扎特,而当他最终争回自己认为应得的名誉,上帝只能旁观。

  莫扎特的财政苦况和委托人与亡父的离奇相似,迫使他拚命创作直至精力枯竭。妻子康丝坦兹带着儿子离家后,他的健康转坏,在他的歌剧《魔笛》首演中昏倒。萨列里带他回家,用计迫他继续创作安魂曲,即使当时莫扎特显然病重。整晚由莫扎特口述,萨列里为他笔录。当早上妻子回家,她命令萨列里离开,萨列里拒绝,声称他不会丢下莫扎特。妻子把手稿夺去,不管萨列里的反对。不过她要去唤醒莫扎特时,莫扎特死去了。安魂曲不能完成,萨列里无能为力,他只能目送莫扎特的遗体被抬走,送到维也纳外的集体墓地埋葬。

  电影最后,萨列里向明显受到震撼的年轻神父说完故事后,总结出“上帝”宁可杀死莫扎特,也不肯将自己的荣耀分给他一分,又贬谪他为“庸才的守护圣人”。萨列里赦免神父的平庸,在轮椅上被推走时向其他病人祝福。片末致谢字幕出现前,最后响起的是莫扎特的趣怪笑声。

  alieri: Are you sure you can't leave these here and come back?

  Constanze Mozart: It's tempting sir, but it's impossible I'm afraid. Wolfie would be frantic if he found they were missing, you see they're all originals.

  alieri: Originals?

  Constanze Mozart: Yes, sir, he doesn't make copies.

  alieri: These are originals.

  -------------------------------------------------------------------------------

  alieri: They showed no corrections of any kind. He was simply writing down music already finished in his head. Page after page as if he were taking dictation.

  --------------------------------------------------------------------------------

  Emperor Joseph II: Your work is ingenious. It's quality work. But there are simply too many notes, that's all. Just cut a few and it will be perfect.

  Mozart: Which few did you have in mind, Majesty?

  -------------------------------------------------------------------------------

  alieri: Mozart, it was good of you to come!

  Mozart: How could I not?

  alieri: So, did my work please you?

  Mozart: [hesitantly] I never knew that music like that was possible!

  alieri: [uncertainly] You flatter me.

  Mozart: No, no! One hears such sounds, and what can one say but..."Salieri."

  萨列里:一下子我来到了维也纳,那是属于音乐家的城市。我成为约瑟夫二世的御用作曲家,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两年来我一直坐在奥地利皇帝的旁边。事实上他根本没有任何的听力,那有什么关系,他热爱我的音乐,大家都爱我,我也爱我自己。直到莫扎特出现,他来到维也纳来演奏自己的音乐,我立刻去找他。那一个晚上改变了我的一生,我穿过宴客厅开始与自己玩一个寻找游戏。这个男人四岁就会创作,七岁写下第一首交响曲,十二岁就写了一部歌剧,这种才华是不是会很明显的写在脸上呢?他到底是哪一位仁兄呢?

  萨列里看到莫扎特作的曲:

  在纸张上看起来平凡无奇,一开始很简单,可能还有点儿搞笑,然后突然出现了高音,变成了如此悦耳的音乐。这可不是马戏团猴子能写出来的,这是我前所未听的音乐,充满了如此的情感,填充了我无法满足的欲求,我似乎听见了上帝的声音……但是上帝为什么要选择这么愚蠢的孩子作为她声音的工具?

  萨列里对着耶稣像:谢谢主。我所要的只是歌颂上帝,她给了我这种欲望,可又使我哑巴,为什么?告诉我!如果她不要我用音乐去赞美她,为什么要给我欲望?给了我欲望,却不给我才华。

  莫扎特:怎么了?内廷大臣!

  内廷大臣:什么怎么了?

  莫扎特:为什么我的作品要送交委员会又要教一个女孩学音乐?(一口气说完)

  内廷大臣:这是陛下的旨意。

  莫扎特:陛下生了我的气吗?

  内廷大臣:正好相反。

  莫扎特:那位什么不指派我?

  内廷大臣:莫扎特,你不是维也纳唯一的作曲家。

  莫扎特:没错,但我是最好的。

  康斯坦(莫扎特的妻子):我带来他的作品,让他有机会得到皇室的工作。

  萨列里:这真是太好了,为什么他自己没来?

  康斯坦:我是瞒着他来的。

  萨列里:哦,我一有时间就会看的,这是我的荣幸。

  康斯坦:如果您现在看会不会太麻烦?先生,我们穷途无路了,我们真的很需要这份工作。

  萨列里:你确定你不能留下这个,稍后再回来?

  康斯坦:想留下是不可能的,如果伍尔夫知道这些不见了,他一定会发疯的。这些都是原稿。

  萨列里:原稿?

  康斯坦:是的,他从来不会重写。

  萨列里读了莫扎特的手稿:

  太不可思议了,那根本超越理解,这是唯一的版本,没有任何的修正,他只是写出脑子里的音乐,一页接着一页,好像在听写一样。而且这些音乐换一个音符就不完美,换一段音节,结构就会瓦解。我现在了解到在大主教公馆所听到的音乐不是意外,我又听到了上帝的天籁,我透过音乐所加成的笼子里看到了最纯粹的美……

  萨列里对《费加罗的婚礼》第四幕的评价:

  我听到了真正充满宽恕的音乐在真个歌剧院里响起,让人们都能够理解救赎。上帝透过这小子对我歌唱被全世界歌颂,简直无法阻挡。每一个音符只能使我挫折更深。

  引自百科

  《莫扎特传》影评(十):莫扎特:35岁的大师

  流行音乐的甜腻,让很多人上瘾,也让很多人愤恨。

  还好,我们还有古典音乐,最近一直从巴赫、亨德尔听到现代派,感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回来了,不是怀旧的快感,而是某种耕耘和陶冶,于是开始了歌舞片之旅。

  3个小时的影片,回顾了莫扎特的一生,这是借那个嫉妒天才的音乐家萨列里之口,他者眼光,来看这个天才的一生。开始,当萨列里祈求上帝后命运改变,得以从事喜欢的宫廷乐师,意大利人还虔诚地相信主的安排。

  但是,当他获悉莫扎特的小时了了、大仍天才的乐曲,他才赫然发现老天跟他开了天大的玩笑。这种悲哀是知音、对手才能深刻感知的。如果,你没有到那个档次是无法理解天才的美,而萨列里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不是天才,但是能理解到天才的厉害,这种折磨简直是对自尊、自信的残酷打压。

  最终,他变相地害死了莫扎特。天才总是很怪的,比如他会四处留情,跟女仆玩很粗鄙的游戏,比如他会跟女高音调情,最后又通知88的消息。

  莫扎特的玩世不恭,是一种游戏,但是对于作曲,他却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由和旺盛的生命力。印象深刻,他在国王面前讲述《费加罗婚礼》的创作理念时,提到的那样,歌剧太神奇了,它可以做到20、30个人同时演唱,这种壮观是令人震撼的。

  另外,他因为父亲去世而创作的《安魂曲》则把他对于宗教送行音乐的理解上升到了经典的层面。萨列里利用他内心对于亡父的思恋与纠结,活活耗死了这个天才工作狂,没有休息,累心费力,直到妻儿回来,看到了落魄的他舒服放心的微笑,定格在生命的终结。

  本片同时是莫扎特音乐的回顾大合集,其中你会伴随着现代的诠释和演绎回到那个古典主义的时期,感受大师的神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