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蓝色骨头》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蓝色骨头》观后感10篇

2018-03-16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蓝色骨头》观后感10篇

  《蓝色骨头》是一部由崔健执导,赵有亮 / 倪虹洁 / 尹昉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色骨头》观后感(一):她用枪砸自己眼睛 我想是因为内心痛苦

  其实我不确定有没有看懂 但我的想法是这样

  首先是这个女人经历的一切 她爱上的人 后来无疾而终 听外文歌曲被称为反动 没了工作 回到家乡 和一个自己不爱 但是在自己需要时候出现男人在一起了 有了孩子 但是心里还是有缺口 总是发疯 男人带孩子离开了 她想死 枪里没子弹了 她拿枪砸自己 后来失忆了 然后出国 这些年还算不错 结了婚 生了一个女孩子 偶尔听到之前那个孩子唱的蓝色骨头 想起了自己迷失季节和那段往事很开心很庆幸自己记得了自己的过去 得以让过去现在未来衔接起来 我想她也感概 甚至不知为何变成了这样

  社会变动 命运有时候总是以措手不及方式向你袭来 你无力招架 你绝望痛苦 后来忘了 然后全部想起 这构成了一个人所有生命轨迹 那个年代阿 那个毫无缘由说天是地也得是对的的年代 动荡的年代 人有什么选择权 除了爱情 还有什么能够自己把握呢 而唯一她可以自己把握的东西 也被命运戏弄了一番 恩 她喜欢他喜欢另一个他 是他

  说到他的儿子 他总不确定自己是否活在当下的时空 因为他看似不懂这个社会的规则 他沉浸他自己理想世界里 音乐的世界里 他是和俗人不同的一个存在 他是为理想活着的 那个萌萌 她一直看不到自己 她一直不喜欢自己 一直装成另一个貌似是自己喜欢样子 那天演唱会她哭了 她说是因为那天她喜欢上自己了 是一种委屈多久的释放 是一种喜极而泣 我终于喜欢上了我自己 我终于成为了我自己

  那个男人是一个世俗存在 可是一个蛮有义气的人 真的是

  忽然想起 说倪虹洁的一句话 她有毅力能力 但是没有目标 是阿 没有目标 有别的还有意义

  结尾是什么 他终于理解了他父母感情和心里变化

  是阿 他爸爸 一辈子都觉得自己配不上自己爱上的人 那把枪对他来说是一个情结 最后他放下了 他去游泳 他不再遮盖他失去的那个睾丸 是阿 他终于不在乎了 在死亡面前 还会在乎什么呢 什么都无所谓了 怎么自在怎么来把

  最后大家都释怀了 最后我们都互相理解了 最后的最后 都开始晶莹剔透

  《蓝色骨头》观后感(二):人活着要痛快独立 才算是有意义

  人活着要痛快加独立 才算是有意义

  有话就说 有话就写

  要么我选择孤独 要么我选择堕落

  《蓝色骨头》浪漫虚假的,孤独才是永恒的,而只有孤独才能穿越时空。崔健—中国摇滚之父。跨行拍电影。挺不错的一部作品印象最深的是舞蹈记者红包片段。舞蹈中交叉剪辑,反复穿插,让人窒息的回不过味。孙洪的独舞,扭曲的动作挣扎面孔,被时代压迫的不成人形。施堰萍被送去文工团影射出‘’林立果”选妃,不得不佩服老崔的大胆,居然让广电给批了。记者收红包已是这个行业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有人给就会有人收。钟华就是老崔年轻的样子,骂记者那段直接是导演性格桀骜不驯体现。电影票房不会太高,但质量不低。值得一看。崔健!牛逼!那种脑残人士就不要去看了,怕你们拉低电影的档次。

  《蓝色骨头》观后感(三):也就两星吧,多出的一星给自己......

  有人说这个蓝色骨头是商业文艺怪物差不多吧,但是可圈可点处还是不少的......

  下班后一个人去看的蓝色骨头,17号上映,仅仅有两个电影院排片了,一个一天就一场,一个两场。整个屋子里来看蓝色骨头的加我仅仅六个人,坐在前排的我都有一种包场的感觉

  各种倒叙穿插并不难理解啊, 稍微读过几本倒叙用的多的书的应该很容易把握电影的节奏,全片没有出现过什么情节不能理解的情况

  那个电驴子突然加速倒回去的场景有点突兀了,看的一愣。。。

  从枪响到切换到电驴子的排气管的特写那个看起来非常像枪口直直的对着自己。。。没看清是不是就是枪口

  全片多次提到枪...枪....枪.....!性暗示么??

  女主角是谁啊?不知道...漂亮么?不见得啊...能力出众么?没看出来....自己打失忆自己之后怎么突然就跑去美国了?她不是都开除文工团了么?还哪有这么大的能量啊?看片子中说的施堰萍出至于一个山沟沟啊?怎么都知道摇滚啊....魔幻了些了吧。。。

  施堰萍和钟振清两个人在山沟沟的吊桥那里相遇没有厘清时间顺序啊。。。是回忆还是钟振清的幻想??这个没看清啊。。。

  施堰萍=试验品么

  钟华=中华么

  钟振清?要振兴大清遗风?搞了一个试验品一起生下了中华么??而且还是个特务。。。。

  蓝色骨头的曲子改的没味道了,其实本来也不是很喜欢听这个骨头。

  片子后面的鸡汤味道太浓了?妈的加家家乐鸡精了么!!

  若是改成:那个所谓的老间谍付叔没有如约给钟华钱,存折的数字是假的。。。钟华由于没钱了把病毒传播开了,后来在演出最高潮的时候被警察抓了被徐天给卖了。。。钟华被捕了钟华在牢里望着灰色天空幻想着儿时父亲红色风筝,那个风筝越变越大最后弥漫了整个天空成了血色的天空、昏黄的大地上仅仅就只有他自己蓝色的风筝在诉说他的骨头是蓝的。。。徐天却因此大挣一笔越发有钱开发了更多的歌女活的越来越潇洒。。。萌萌就是个婊子赖死赖活又滚到徐天的床上去了。。。钟振清没有登上风景最美的地方就死掉了,那些村民昧下了预付的钱回去了,装着尸体棺材在绿蓝的天地间飘荡。。。施堰萍(试验品)没有走向美国,在用枪自杀不成之后又割腕沉到了施家村的山沟沟里,血色越弥漫越大。。。然后,钟死亡的蓝色天地和钟华在狱中看到的血色的天空慢慢的弥漫重合在一起形成了施堰萍(试验品)死亡时候的红色的血在蓝色的河水中越来越弥漫开来的场景,最终一切都变成血红、国旗一样的红,红色慢慢的把那个最后的蓝色的风筝也净透了,最后蓝色的风筝就剩下蓝色的骨架还是蓝的。。。。。。。。。。额,恐怕这样改了就不能上映了吧

  最后才发现是好大一碗蓝色鸡骨头的汤啊。。。。哎,还算摇滚电影么?

  《蓝色骨头》观后感(四):《蓝色骨头》:情怀气质

  必须说对于崔健的电影还是很有几分期待的,也不乏几分的担心。记得看过一部崔健的短片,在威尼斯拍摄的,黑白的画面与摇晃的镜头所传达的那种艺术气质是崔健不能抹去的印记,就像是在音乐领域中的老崔总能有一种难以忽视的诗人气质一般。当然我们能接受在音乐领域的崔健,可在电影艺术中毕竟崔健还是一个新兵,无论是对于崔健本人还是对于观众来说《蓝色骨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

  我总觉得能来看这部电影的绝大部分人至少都会是听崔健音乐的人,整部电影中音乐也是无法忽视的组成部分,用《迷失的季节》与《蓝色骨头》这两首歌来串起两个时代的精神内核是本片内在叙事手法,对于故事的把握崔健明显形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显然如果只在电影层面上的讨论本片难免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有失偏颇,毕竟《蓝色骨头》这部影片不能算是一部纯粹的电影。大段的出现音乐来传达情感对本片有至关重要作用,但是略显凌乱的叙事让故事有些支离破碎,崔健这样的处理方式颇有几分想法,而且个人认为至少在中国电影萎靡的大环境下《蓝色骨头》这样的叙事方式也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但问题在于老崔对于影片的控制有所欠缺,在音乐已经切分了故事的同时再加上过于散乱的跳接,很影响观众欣赏故事的情绪。尤其是在影片后半段这样的趋势愈发明显,很多镜头有着明显的象征意味,而且几乎已经没有在讲故事了。崔健或许作为导演本来也没打算给观众将一个多么可歌可泣的故事,但至少从名片传达出来的情怀与气质看《蓝色骨头》这个故事也很有意义。

  或许换个说法更能说明我对本片的直观感受,就是崔健强大的音乐在对于电影有些喧宾夺主,当我是站在一部电影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毕竟我觉得如果将本片看成是一部音乐电影或者大MV的话显然是对《蓝色骨头》的一种轻蔑,可是在看本片时尤其是到后半段故事已经完全处于弱势,而情绪的表达和宣泄似乎都在音乐之中。崔健似乎在本片中牟足了力气在表达一种情怀与气质可却始终压抑得很,那怕是到最后都没有真正的发泄出来,《迷失的季节》的旋律一次次的响起,每一次都能很打动观众,或许再听上几遍也不会觉得烦,尤其是在如此的艺术片中,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那种骨气,可很难说我能接受电影中很多的处理方式。

  崔健艺术家的气质在《蓝色骨头》中就像他站在音乐的舞台上一样的显而易见,只是相比之下在电影的领域中崔健有些稚嫩,算不上游刃有余,至少不如在演唱会上那么底气十足的能感染观众。

  《蓝色骨头》观后感(五):看电影|蓝色骨头|我就是一个春天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

  《蓝色骨头》,我开始以为它是一场演唱会;看着看着,我感觉这是文艺爱情片;再接着,我想这就是青春励志剧了;到后来,我突然感觉到这是一部时空穿越的科幻片;但是到最后,我终于再次肯定,这就是一场演唱会。

  “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我看了一场很痛快淋漓的演唱会,然后再花了一小时听崔健讲完故事。这句词是这场演唱会的精神内核,蓝色骨头是它的灵魂。有了精神,有了灵魂,这场演唱会与这部电影,顿时鲜活光明浩荡起来。

  这是崔健一以贯之的摇滚精神,自我、自由、向上,我似乎多了几分理解。然后,崔健将这种精神,用重重叠叠的音乐、画面、隐喻、文字包裹起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时空交织的故事,一个精神世界的二次元空间,完成了一次从音乐向电影的跨越。这样的结构看似随意散漫,让人错乱;却在千回百转的情节中不断引人入胜,直至高潮,嘎然而止,回味无穷

  两个时代的两场演出是时空记忆焦点,是整个电影的精华。所有的故事都围绕此展开。

  《迷失的季节》是母亲的一声叹息。“多可惜,也多可气”,“你是春天的花朵,却长在秋天里”。母亲一辈子都在选择与抗争,她听摇滚、听敌台、创作“反动歌曲”,是中国最早的嬉皮士。她希望通过聪明大脑靠自己勤劳双手创造。然而,被首长的儿子看中,却首先是因为外表;她不愿意被动,于是主动选择了爱的人,却在一场三角恋爱中无果而终;她最后甚至嫁给了“飞鸟”----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父亲,只是因为他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她渴望自由,浪漫,最后却孤独,遗忘,走不出自己的时空,在舞台中扭曲、纠结、挣扎、生长,凄婉唯美,柔肠欲断,那是她真实写照

  三十年后,《蓝色骨头》破空而来,一扫抑郁之气。仿佛整个天空,从鼓膜到视觉到灵魂,都在震撼着。那是钟华从母亲的痛苦中涅槃,吼出了鱼鸟之恋存在的意义。

  他同样活得拧巴,一直生活在对父母的恐惧中,“儿时的委屈一直哭不出来”,是一只活在黑暗中的幽灵,“受够了阳刚”。他传播Z鸟病毒,言语之中充满了对世界的不满愤怒,在黑暗的隧道中兜兜转转,甚至认为自己也不属于这个时空。

  相似的命运,同样的主题,但他终于选择了积极人生的命运与格局也变得不一样起来。

  那是他骨子里母亲遗传的基因。他忍受孤独,穿越时空,读懂了父母的苦痛。这种与父母时空交织相连的巨大张力,让他的精神世界丰富立体起来,“并不可惜、也并不可气”,在血性的鲜红中,更多了智慧的蔚蓝。他知道与现实抗争,更知道如何抗争,走出困住自己的隧道,走向光明与浪漫。“浪漫是穿越时空的目的”、“孤独才是穿越时空的途径”,在这样的磨砺中,他完成了与那个时空的相连,变得成熟起来。

  因此,演唱会在母亲一声绝望的嚎啕中开始,那是钟华新生力量。在短暂的画面空白后,如同穿越时空,钟华光明自信的演唱画面跳了出来,“并不可惜,也并不可气”,两个时空多次交织,两代人生命的紧紧相连。钟华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妈妈,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因为,我的骨头是蓝色的”。故事真正达到高潮,那是导演想要传递给我们的真正的精神,是最耀眼的点,是整个故事千回百转、纠结彷徨、支离破碎、时空交织所积累的能量所要的喷发。于是,一声呐喊之后,画面变得光明起来,号角嘹亮,万重山拨云见日气象万千;蓝色的风筝高高飞扬,重滩险阻中的竹筏化为轻舟,浩荡向远方。

  他哭出了儿时的委屈。女友在舞动中也泪流满面,她说她找到了自己。

  死亡让父亲变得轻松,赤裸在天地间,如同新生。

  母亲弹着《迷失的季节》,泪流中,过往已经释然。她说,钟华,感谢你,让我的过去回到我的未来。

  父母的相遇,飞鸟与鱼,那是一个最美的时刻。

  蓝色的骨头,是向上的精神,是热血,是青春,是自信;更是经历岁月磨练后的理性与智慧。所有的正反对比、光明与黑暗、梦与现实、过往与未来,在我们生命中都紧紧相连。所有这些,都证明了我们的存在。骨子刻着的精神与信仰,将一切的磨难,都化为我们成熟的动力与生长的爱。

  我们每天都在穿越时空,连接过往,通向光明。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

  2014.10。希言作品

  新浪微博:@谭拯-希言

  微信公众号:tankvision

  科技博客:http://blog.sina.com.cn/tankvision

  旅行博客:http://blog.sina.com.cn/tankxyy

  《蓝色骨头》观后感(六):身为一个中国人,别浪费自己的能量

  万幸,《蓝色骨头》不是“摇滚老炮”崔健趁着电影圈铜臭正浓、沾者有份的一次捞钱行为,相比韩寒的《后会无期》,同样自编自导的崔健震惊了我。他只是把五线谱上的能量转移到了大荧幕上,一部摇滚电影,尽管主旋律只有一首不同版本的《迷失的季节》,但独属崔健的音符,使整部电影都给我“非常用力”的体会。

  摇滚乐真的太棒了,不是插电的乐器,嘶吼的嗓音,“我不在乎你们在不在乎我”或者飚几句脏话的台词就算摇滚。拔掉插头,认真唱自己的伤痛,唱出集体的无意识,还自己本来面目,就是摇滚的精髓。

  《蓝色骨头》是一出“找回自己”为主题的电影,它埋藏了许多敏感词,但隐藏的手法以及流畅的电影场面调度,使它浑身正气。谁都无需心惊胆战或心机叵测,看到青春冲动就是青春冲动,看到时代丑陋就是时代丑陋。男主角,摇滚青年钟华一句“我不明白为什么生在那个时代却不能谈论那个时代”的旁白,道破的是几代人不同的窘迫。

  老一辈经过压抑,转而变得市侩、圆滑而自以为精明。年轻一代由于幸福和信息渠道的闭塞,度过了好好学习的时光,一下子进入拼命工作、买房买车、相亲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的状态。一旦有闲,所有不需要思考的娱乐方式是最好的选择。不是回避时代的缺口,而是视而不见。

  崔健在这部电影中的用力状态,使我惊讶。这个成名极早、经历极多的中年汉子,竟然仍像青少年一样相信电吉他的力量能够改变大家的审美一般用力地歌唱。影片中角色的状态,无论是钟华父母,还是钟华自己,都不是清高的文艺群体,反而血泪淤泥一身,痛的是每个人的痛。只是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极为刚烈,哪怕人生失败,也要还自己本来面目。抛弃世俗的规则,哼着自己的音乐,唱悲唱喜,只求为自己的理想冲到最后。

  理想已经太廉价了,说的人多,信的人少。这是社会压力造成的,钱在那摆着,位置在那里立着,你不上别人就上。所以很多人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为理由,过着目前安稳但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崔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认为,把买房买车、生子养父母作为压力以致身心不一的年轻人应该问问父母,问问自己,“不要拿这些事当作你失去理想,失去灵魂的理由,也许你该先去问问你的父母是否需要你养?”

  集体无意识,集体不思考,崔健认为“你们在浪费的是人类的能量”。

  我特别喜欢的角色,倒不是片中演技青涩的钟华,而是片中钟华老年版父亲。这位当年的特工,在经历了失败甚至惨痛的婚姻,临老罹患癌症晚期后,没有在绝望中迎接死亡,他为自己寻找“英雄的葬礼”。坐在巫峡江流上,陪着自己的棺材,一点点漂流到风景绝美的瀑布下。在瀑布底仰拍他的镜头精美绝伦,一瞬间像极了《春光乍泄》中梁朝伟站在伊瓜苏大瀑布的画面。同样是两个孤独的男人,钟父毫无悲伤只求面对失败,享受品味真我的临终幸福。而陷入失恋好似失魂之痛的梁朝伟,则可视为年轻时的钟父。当钟父这个老男人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站立在岩石上时,他的肌肤松弛无力,我看到的是一个精神虬结健壮的男人。连死亡都战胜不了他,他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蓝色骨头》排片极少,估计影评见报时极有可能下档。但这是一部影评人都会用力书写的电影,希望所有见者都有一线机会接触它。你无法想象,过去我们有一个时代,听摇滚乐都犯法。可如今不犯法,有几人去听摇滚,有几人听到了真正的摇滚?

  身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别浪费你的能量!

  10月24日发表于《台州日报》

  《蓝色骨头》观后感(七):摇滚并不疯狂,摇滚很文艺!

  略后悔跟女性友人一起看这部电影,这不是一个正常人会喜欢的电影,连我这种非正常人也觉得只是及格而已!

  我理解摇滚精神,但我并不喜欢摇滚!摇滚多用较极端的行为和疯狂的节奏去揭露社会或人性黑暗的部分,很多摇滚乐我听完之后都有震撼,但震撼之余似乎很快回归现实,就像每天抨击各种不和谐的傻逼愤青并不能解决任何社会问题一样。其实人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历史没有假如,但假如我们不是一党专制,假如我们走资本主义路线,我们的社会不见得会比现在好!

  身为一个二逼的文艺青年,我总是自诩自己的艺术家性格,但我其实并不喜欢矫情的文艺。很多人觉得多数人都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很牛逼的文艺,但本人却觉得这很傻逼。大家都在赞叹的某个大师的抽象画也许只是婴孩的涂鸦;城市广场中的那些脑残的雕塑永远无法让人理解;央视那牛逼的新楼也在设计师酒后自爆中才被证实确实是个裤衩。

  那些执拗于某种艺术中的人只是一个偏执狂,他只看到了自己认知的世界,并没有想过被颠覆后的世界会怎样,也没想过你看不惯的事为什么会发生。浅显的抨击和抱怨,谁都会,但不能解决问题。

  摇滚对社会是有意义,有作用的,他能唤醒很多人,但他有上述的局限性。而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大众的,能够让大多数人接受的。

  倪虹洁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有很大提高,其他的大多演员明显无太多经验,男主人公说话语气和断句都不自然!

  《蓝色骨头》观后感(八):你是春天的花朵,却开在秋天里

  你是春天的花朵,却开在秋天里

  ——《蓝色骨头》那些年的那些叛逆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完全超乎我期待的电影。

  虽是首次掌镜但崔健的电影叙事语言已相当纯熟,寥寥几笔勾画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不经意的几首配乐衬托出人物的情感。崔健打破了惯常的线性叙事模式,将各种素材慢慢的磨合拼接,仿佛一首歌曲从音符到乐章,不到最后一刻,你是无法知道他在表达什么。这样的安排,在一个商业片泛滥的现代,这部《蓝色骨头》将叛逆的性格在无形中彰显到了歇斯底里。

  从角色设定来看,施堰萍的人生选择是叛逆的,所以她在压抑的时代背景下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孤独选择了堕落,但又在堕落中苦苦挣扎,最终选择血腥的创伤以生生割断自己的智慧。孙洪的情感是叛逆的,但也终于在为爱疯狂一次后默然离开,甚至放弃了自己视如生命的舞蹈。钟华的生活态度是叛逆的,但现实的窘迫容不下他的任性,所以他也只能在现实的洪荒中无力呐喊。

  太可惜,也太可气,世事艰难。其实,并不可惜,也并不可气,也许就像那就歌词一样:知道不应该,可我想活得更加精彩,原谅我,这疯狂,人生苦短,这悲欢,这苦难,都请你成全。叛逆过,春天的花朵才能开在春天里。

  叛逆的导演,叛逆的故事,叛逆的叙事,叛逆的那些人。还有,一成不变的红色时代。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红色的帷幔下,做一个叛逆的蓝色骨头。

  聘君骋也

  《蓝色骨头》观后感(九):啃不动的骨头

  一个人,一间放映厅,一部《蓝色骨头》。

  导演从主角的名字开始就带着表达欲,钟华,中华。

  钟华的父亲母亲在一个不能说的季节里在一起,在一个说不清的季节里分开,片尾钟华妈出现,这对夫妻也许会再次相遇,也许不会。

  电影刚开始不停的在过去和现在之间转换,然后从过去的过去开始讲故事,让人几乎迷失在一次次地转换之中,弄不清楚这电影到底是想讲现在,讲过去,还是讲别的什么。

  好在故事的框架很简单,老一辈的感情靠脑补,这一代的感情凭意淫,怎么着都能把故事脉络捋顺了。

  部长的儿子喜欢钟华他妈,把不爱战场爱文艺的钟华妈送进了文工团,于是钟华妈遇到了对她来说极为重要的两个男人:她喜欢他,他喜欢他,他喜欢她。

  这段复杂爱恋呈现了整部电影最唯美动人色一段音乐舞蹈:《迷失的季节》。

  “太可惜,

  也太可气。

  我刚遇到你,

  你是春天的花朵,

  开在秋天里。

  你说你对爱情已不在乎,

  你说你不愿意。”

  音乐被审查,三人组被审查。

  电影里到现在还没钟华爸什么事,哦,忘了说,钟华爸是部长手底下的人,怎么看怎么像司机,会制枪的司机。

  然后凭借脑补就能知道,暗恋的人在被暗恋的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了,悲剧也就诞生了。

  因为电影里的回忆是二手的,所以过去的人都变成了符号,关于他们,永远只能留下片段。

  印象最深的除了那段舞蹈,就是钟华的那份明白。

  钟华很明白,如果连自己都堕落了,那父母的结合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这也是整部电影对上一辈爱情的诠释。只是这份理解太过疼痛,人有无数种努力的理由,为何钟华的偏偏是这种?

  蛋碎一地的父亲带着怎样的心情把孩子养大?这样的成长环境致使钟华分不清自己是鸟还是鱼,又或者是一个上半身是鸟下半身是鱼的怪物。

  和某某、某某某导演处女作相比,蓝色骨头无疑确实是一部电影,也确实讲了故事,但这个故事讲得可能有些…out of style.

  看得出导演想表达的东西有很多,除了感情戏之外,审查制度、收红包的记者、潜规则、杀毒软件…这些话题被放到了电影的许多个镜头当中。

  应题的那首《蓝色骨头》完全没有汉英两版《迷失的季节》印象深。钟华的网络演唱会带着戏中戏的预设,完成度不高,满满都是他和萌萌的自我感觉良好。

  观看这部需要一点耐心,慢慢看导演想说什么,至于他感觉自己说的好,那是另一回事了。及格分吧。

  《蓝色骨头》观后感(十):for free(...)

  两面性。

  看完老崔的作品,我得强调一句,他心目中的摇滚是神圣的,无暇的。这并不是摇滚真实的写照。放大到整个音乐界,似乎都不是那么完全纯粹的。就像性一样。

  时代是人追求高等精神的障碍。我们这个时代的障碍无疑是金钱。看着汪峰满大街的海报,也许他自己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被大众娱乐的那一天。坐车回来的时候广播放的一首港版的流行歌曲,让人好奇的是里面的键盘是纯爵士味的,呵,悲哀。当梦想和同情被作为武器来赚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慨,中国从计划走向市场,自由了,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长长的影子遮住了你的灵魂。所谓的自由,两面性。

  人们经常去议论别人身上的缺点,却很少看自己。忽视对比。很多人觉得崔健活在八十九十年代。什么老调重谈,什么过去的中国。历史似乎已经被这一代和下一代笑着去吞咽。试问,我们有一天是不是也是历史被后人笑着看呢?客观的看待两面性,就像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一样。对比看看,中国的摇滚乐和国外的进程其实是一样的。落没会不会是批判输给金钱的一种结果呢?

  在这个充满伪梦想和真梦想的年代里,你的意识就像是磁铁的两端,哪儿的铁碗你都想吸。对于音乐的梦想被绑在了一张磁带上,A面!?B面。一面是跳板,一面可能是清贫。七宗罪是伟大的。人与生俱来就是矛盾的产物,欲望与控制。同时,在社会发展的演变中,从追求身体的自由到追求精神的自由。冥冥之中注定人要遭受痛苦,如果你不选择,那你就糜烂。时代那个障碍就是自由最大的敌人。无论是文革,现在,或将来。这个障碍大到不允许超前的事物或者精神存在和发扬。适用于所有领域。所以,大千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人,至少大部分没有勇气去承受。思想家,科学家,音乐家。我不清楚是时代在自卫,还是人在自保。至少,谁都不想被删除。

  昨晚发疯熬夜又看了遍肖申克。已经不能再用什么励志片去形容它。那样岂不是鼓励人们走上伪摇滚的路子么?它是一部战争片。自由与时代的战争。自由与体制的战争。自由与渴望安逸渴望被禁锢的人性的战争。老瑞德和老布鲁克斯的回归“自由”的生活,让我依稀觉得他们所处的新环境也不过是更大的囚笼。难道奴役和秩序还要再伴随人类社会几千年么?黑客帝国也是一样。庆幸的是电影的结局是美好的,是制衡的。但似乎人类社会还是看不到那一天。愚蠢,无奈。只是,我们一直都有希望。它是纯粹的。

  金钱不是罪恶。看待金钱的方式才是决定你人生的方向标。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社会主义思想高度忠诚和金钱没多大区别,自由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一种态度。

  回到电影和音乐,红色是血与革命,黄色是糜烂与欲望,蓝色是海洋和天空。无数代人的努力,就是为了自由,哪怕只有一瞬。崔想表达的和肖申克是一样的。我们在不断进步,也在不断救赎。音乐,懂得人自然懂,电影,艺术,科学,人文。。全是一样的。两面性我们无可避免。也许精神战胜欲望的那一天,人们会笑笑,成佛了呗,只是那样的状态,看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像一个磁铁,或者一个太极。本来事物就是这样。是我们自己把事物给区分开了。万物疏同。

  我又想起那句老话,when all is one and one is all, to be a rock and not to rol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