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音乐会》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音乐会》的观后感10篇

2018-03-17 21: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音乐会》的观后感10篇

  《音乐会》是一部由拉杜·米哈伊列亚努执导,梅拉尼·罗兰 / 阿列克塞·古斯科夫 / Dimitry Nazarov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音乐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会》观后感(一):痴人的电影

  高明作家会把稀松平常故事主线讲的无比好看

  比如说,《被侮辱与伤害的》。私奔被甩这是多么一傻叉的事啊,可陀翁就能讲的催人泪下令人欲罢不能

  又比如说,阿城的《棋王》,把个痴儿棋青写的神情跃然纸上,一盘棋下的惊天地泣鬼神

  还比如说…………

  /*题外话:从人物塑造上而言,我偶像王小波做的其实并不特别突出。除了黄金时代的王二龟头血肿和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并没有特别出彩的“人物”。*/

  音乐会这部电影之所以好看,

  不是因为那狗血淋漓的剧情主线,而是因为贯穿全剧的这一股子“痴”气与比较高明的叙事手段

  为共产主义而痴的前克格勃乐团经理,为音乐而痴的指挥菲利普夫与母女二合一小提琴手安娜

  整部剧的泪点,煽情与唏嘘就是凭借着这充沛的痴子之气成功感人肺腑世间万籁俱静唯柴小协独尊。

  人物志

  《1》指挥菲利普夫

  三十年前,大叔在驶向音乐那全然和谐光辉过程中被克格勃经理粗暴打断。

  克格勃在折了指挥棒,押走犹太裔乐手之后

  并恶狠狠地对他加了一句,”人民公敌!”

  从此,大叔被乐团彻底雪藏身怀绝技无所施展只配在乐团当个清洁工,

  无奈之下,他三十年来也只能把无法圆梦的苦涩嚼碎了和泪自咽。唉岂是一个苦字了得。

  在巧合之下,他在现任乐团指挥之前看到了巴黎发过来的演出邀请函并私自藏起来企图自组乐团来顶替正牌乐团前往巴黎演出以圆自己三十年前被打断的柴小协之梦。

  就是因为这一张演出邀请函,整个喧嚣杂闹滑稽荒唐却催人泪下的故事正式拉开帷幕

  指挥菲利普夫是个很类似与《棋王》中王一生角色

  他迷音乐,一有音乐,就什么都忘了。

  音乐是他的魂,他的信仰,他生的意义,他至高的快乐

  在世俗生活里,他软弱可欺不擅见风使舵苟且钻营。

  被现任乐团指挥呼来喝去,他清贫无比身居陋室妻子为他张罗一切。

  可为了音乐,他却敢于庇护犹太裔音乐家不遵政府机器的政令以致被乐团雪藏三十年郁郁不得志而不后悔

  Guskov将这位菲利普夫大叔的性格表情演绎的相当到位,

  那文人柔弱,痴人的坚韧,清洁工的落魄,正式演出的神采奕奕,还有在与安娜交谈时有秘密不能说的内心挣扎等等等等

  真是……演的我见犹怜啊。。。

  《二》前克格勃乐团经理

  这位大叔是个热烈爱国者与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个人认为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有两个极端,反差巨大

  一端是极度的粗暴野蛮,而另一端是无匹的精美绝伦

  若指挥菲利普夫乐手安娜,柴可夫斯基成功的将俄式文化中最精致绝伦的诗性一面表达出来。

  而克格勃乐团经理及酗酒粗俗的乐手们把俄式的粗暴野蛮也表现的颇为到位。

  从中断演出驱逐乐手的粗暴,从打电话跟巴黎谈判的蛮横,我们都能清楚感觉到

  前苏联国家机器部件的冰冷坚硬

  但他对党,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热爱真挚的,是诚恳的,是纯粹的!

  在那一系列为党奔波,为信仰执着片段中,我忽然觉得此人委实可爱啊。

  西方电影一般都倾向于无限的谴责体制,而宽恕个人,为个人解脱

  因为平凡个人所做的恶,很大程度上是被体制化后的产物

  这里也是一样,也许这乐团经理在过去迫害过无数犹太裔乐手但他对工作认真,但对信仰的坚守与对朋友的负责却是令人感到相当可爱的——尤其是那对信仰的真挚守护。

  与乐团所有成员不同,这位前KGB到巴黎的梦想原本与音乐无关——他只想去振兴法共重返政坛

  可最后他竟为了演出的顺利进行,放弃了去法共的演讲选择了把正牌乐队指挥关在地下室防止他去砸场。

  并且说出了一句无神论者共产党员不应该说的话:如果神真的存在,请保佑他们顺利演出吧。

  如果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者,这个角色也就止于死硬共粉罢了,可最后的转变让他更多了一分可爱变得更为丰满人性的光辉始终大于了意识形态的争战。

  与菲利普夫(顺带安娜和他妈二合一)一起,他们完成了电影的催泪主题

  音乐,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才是终极和谐。

  没有敌对,只有协同努力,一起驶向光辉的完美和谐!

  他的角色成功,

  不在于坚守痴,而在于,最终放下了痴。

  《三》安娜及他妈二合一

  For (i=0; i<=10086; i++)

  rintf ("

  Mélanie Laurent这妞真好看!

  quot;)

  犹太裔音乐家很惨,他妈在西伯利亚雪中拉空气琴的场景令人动容。。。

  这妞的表演太强了,太有气场了,文字不足描述

  那小脾气,那气质,那眼神……

  《四》萨沙、犹太父子、吉普赛提琴手

  这几个是配角极品,笑料的源泉

  萨沙是落魄指挥的挚友,大提琴强人。

  在天然气暴发户大提琴手傻逼的在安娜面前以他音准一塌糊涂的功力演奏差点把人气的吐血转身就走时

  及时的补上了一小段缠绵悱恻温柔忧郁的舒伯特“Arpeggione”奏鸣曲,并且装成乐团中技术最烂的乐手挽救局面

  /*题外话,怎么最近电影这么喜欢用巴赫的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啊。

  Hangover2中斯坦福小弟拉的是,这里天然气暴发户也是——虽然他是音准极烂发音刺耳版。。。*/

  犹太父子小号手也是笑料点

  儿子是老爹口中的古典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哈哈

  然后两人在巴黎各种卖鱼子酱中国山寨机音乐会周边产品拿麻袋装钱。。。

  导演犹太人的经商特性精于赚钱开涮,有点racist, 不过。。的确蛮搞笑的。。。

  吉普赛大哥,也就是乐团的第二小提琴手,

  拉了几次吉普赛民歌小调,非常好听,这估计就是几百年前的夜店歌吧

  其实安娜一开始不是很待见他因为那哥们长的黑乎乎一副吉普赛流浪汉的粗俗模样

  但从欢乐吉普赛小调突然转为难度极大的帕格尼尼随想曲时,安娜也被震住了,

  果然,学院派不能歧视看轻民间野路子嘛,人家可以以你没见过的指法轻松拿下帕格尼尼!

  其实这几个人就是乐团众生的缩影,

  也许粗俗无礼财迷不拘小节,但确承载这精致绝伦的缪斯魂灵

  最后:

  这部电影令人感动的是指挥菲利普夫对于音乐三十年如一日执着的痴

  是前克格勃经理放下了对共产主义的痴,为朋友,为音乐而守在地下室门前

  是众乐手们在安娜——音乐灵魂带领下超脱世俗迸发出炫目的能量

  用手中的乐器带领观众飞向光辉灿烂无国界无种族意识形态纷争的终极和谐。

  在柴小协中,与缪斯共舞。

  很长的题外话:

  最后大约12分钟的柴小协缩减版是原柴小协部分第一乐章与部分第三乐章共同组成的,而非全曲,全第一乐章或者全第三乐章。豆瓣上几篇影评都搞错了。

  其实柴小协的第二乐章也优美无比,有兴趣的可以去把全曲听一听,

  柴小协个人首推David Oistrakh的版本

  发音极棒,对老柴的诗意把握极准,虽然不及海飞兹的快强狠,

  但觉得比他好听的多。

  剧中柴小协为Sarah Nemtanu 罗马尼亚女小提琴家演奏

  我觉得算是优雅的来也光辉灿烂诗意盎然了

  只是那堆密集的音阶与斯拉夫民歌调冲起来味道略显不够,老柴那种独有的略带神经质闷骚爆发的汹涌诗情未能够拉的畅快淋漓

  不过要说到汹涌澎湃略带神经质的煽情诗意,

  首推是老柴的一钢,老霍版,里赫特的都不行

  反正当时我是听到最后魂飞九天感觉拽都拽回不来了。

  老柴一生都被自己同性恋的身份搞的很尴尬

  不敢让世人知道但的确又是喜欢男人

  所以几首协奏曲作品浪漫逼人,闷骚无匹,抓准机会情感就汹涌澎湃的如洪水决堤宣泄出来——钢一,

  或是如小协那样,像伊卡洛斯用蜡粘翅膀般奋力的像太阳飞去,纵然粉身碎骨也要一飞冲天

  突破层云到达光辉灿烂的永恒和谐。

  反正我当年听的时候,都觉得老柴那时在日内瓦湖畔是不是都想自杀了,写的那么决绝。。。

  《音乐会》观后感(二):借犹太人的命运成就了斯拉夫的YY

  左翼、大亨、自由主义;犹太人、吉普赛人、斯拉夫人、法兰西人;学院派、野路子;音乐圣殿、街头卖艺,各种元素共同汇合成一场音乐会,平凡而伟大人生故事浮出水面

  我喜欢各种元素的碰撞,吹小号的犹太人父子终于在音乐会临开场前赚满了整个口袋的欧元;吉普赛大叔组织乐团在机场临时办了几十份的假护照,终日混迹江湖,小提琴却随意蹦出一首流畅的帕格尼尼;曾经导致乐团散落街头的共产主义斗士,将1966年莫斯科代表大会的旗帜带到巴黎共产党总部,完成了两个人的“庄严”授旗;最感动的是指挥家忠实的朋友——大提琴手在无人排练的尴尬关头凑出温婉旋律,“我是我们乐团最差的,他们都比我好,所以指挥说只有我必须排练”。

  厌恶的是指挥家从始至终深藏的自大,好似说着“我比你更懂你的命运”,自我欣赏着在忧愁中的无限沉溺带给他的风情万种,好矫情中年男人不是?而最终,深藏的故事在音乐会中昭然若揭,小提琴独奏女主角终于将眼泪洒在指挥家的肩上,成就了他更加膨胀的小我——英雄诞生记不是?

  从影片起初的斯拉夫指挥家因保护着乐团中的犹太人,而成了剧院的保洁工,到最终指挥家带领整个乐团征服法兰西,斯拉夫人的YY达到高潮。其实主题没犹太人什么事,没吉普赛人什么事,感受到了么?

  《音乐会》观后感(三):音乐是灵药,是信仰,是纯粹的力量

  因为30年前政治斗争而突然谢幕的音乐会,在三十年后的巴黎又拉开了帷幕。音乐太纯粹,代表苦难的人生,三十年前LIA的空灵绝妙与三十年后她亲生女儿MARIE的如出一辙,虽然此时的Marie还不知道,但是Andra是想用音乐告诉她这一切的精彩与无奈。因为音乐太纯粹,所以没办法把它和政治纠缠在一起。这部电影起源是俄罗斯所以不可避免的就与俄罗斯的红色共产党与政治纠纷联系在一起,但是在结尾的时候交响乐又像灵药一般打败了所有世俗,诉说了该来的苦难,带给我的除了感动还有感动。

  除此之外,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被政治斗争破坏了音乐事业的各种音乐家在平凡和苦难中仍拥抱着他们的信仰,不管是在废弃的工厂,都是嘈杂环境,还是在简陋私人聚会上,他们都好好的拥有着这一份纯粹。我很羡慕,想起一句话高手人间,也许就是这样。能拥有那一份纯粹的信仰真的很好。

  《音乐会》观后感(四):那些有关音乐的记忆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我最喜欢的协奏曲,没有之一。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竟然有人真的为这部协奏曲拍了一部电影。

  音乐,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了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手段,在聆听这些伟大的不朽的音乐时,带给人心灵的巨大震撼,是无可比拟的。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拥有巨大的力量,控制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古典音乐,在这些没有歌词的旋律里,竟能仅仅通过旋律就传达出种种的情感,出自人类之手,却仿佛上帝声音,给人无限的启发。音乐在任何时代代表的都是一种解放的力量,它可以穿越国界、民族、语言,让人们敢于反抗压迫,借由艺术的力量寻求梦想。但正因为此,音乐往往成为了被打压的对象,而音乐家,作为传播音乐的媒介,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些特定的国家里,遭到了迫害。但是,世界规律是无法抗衡与逆转的,能够震撼人类心灵美好食物,是永远无法被毁灭的,也许作为一个物种,人类可能会毁灭,但是音乐也许并不会随着人类的消失而消失。

  记得看过一部叫做《窃听风暴》的电影,影片中的那位特工先生,被窃听器中传来的音乐声与诗歌吸引了,从而拯救艺术家,可见音乐的力量。如此的例子举不胜举,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音乐永远不仅仅是生活的调剂,它成为了许多人赖以生存精神食粮,成为了疗伤的灵药,成为了抗争武器。我想,柴可夫斯基,甚至是所有的音乐大师们都没有想到,他们的音乐可以超越时间,成为人类历史中不可磨灭珍贵财富。有时候,当我聆听这些音乐,忍不住热泪盈眶的时候,往往会好奇,在这些音乐大师的灵魂中,究竟存在着怎样百转千回的世界,这些旋律,怎样能如此凭空产生,并无时无刻的震颤的我们的心灵。

  在影片中,在这部伟大协奏曲的背后,有一个凄婉的故事。这是一个民族的悲伤,是一个国家的悲伤,也是那段历史的悲伤。被庞大无情的国家机器打压,想象在座无虚席的剧场里,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折断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音乐戛然而止,这不速之客,不仅折断了指挥棒,终止了音乐,也折断了所有人灵魂的翅膀。而三十年后,当年的青年已垂垂老矣。为了重温昨日的旧梦,当年的那群少年重又踏上寻梦的道路。从一场闹剧,四处拼凑的民间艺术家,杂乱无章的安排,通过忽悠得来的演奏机会,这场梦,真的只是一场梦吗?这场音乐会,真的能够成功吗?直到音乐声响起,迟到的演奏家,嘈杂的音乐声,一片哗然的观众,仍然让我们觉得,啊,原来这真的是一场闹剧。然而协奏曲的奇妙或许就在于此,除却乐团的绝对领导者指挥,还有首席小提琴带领着所有的演奏者,不由自主的走进这段音乐的梦境中。从长达三十年的梦里重新醒来,把自己的身体,心灵,还有整个灵魂,都交给音乐,沉入到这旋律中去,不止作为演奏者,也作为一名听众,作为一名观众,作为一名历史的经历者与回顾者,沉浸到音乐中,我始终遗憾,自己无法成为一名演奏家。记得有一位朋友在与我一起听音乐会的时候,对我讲:“作为一名观众,是永远也无法真正体会在舞台上的那种感觉的。”想象在音乐结束的那一瞬间,压抑在心中的情感,对于艺术的追求,沉淀在长久岁月中的不甘以及耻辱,一下子,全部被释放出来,这巨大的力量,让人动容。全场观众起立鼓掌,他们向台上抛上玫瑰花。这或许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音乐从来都不是演奏技巧的堆砌,在这些被写在纸上的音符里,饱含着情感,如果没有情感,音乐只会是干巴巴的几个和弦,永远无法称之为音乐。

  关于柴可夫斯基,我想已经不必赘述太多了,伟大的音乐巨匠,不世出的天才,同时他的这部协奏曲在刚刚诞生时,屡屡被拒绝,所以,一位艺术家最大的悲哀就是他超越了时代。而超越时代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孤独,不仅不被接受,甚至等待他的是毁谤。世人把注意力从音乐中抽离出来,开始''关心“艺术家的生活,世人竭尽所能去挖掘,音乐被远远地抛弃在一旁,任何伟大的篇章也无法与一条八卦花边新闻相媲美。人们更加关心的是柴可夫斯基的情史,他是一个同性恋,他爱上了自己的外甥,而不去欣赏他的音乐。这是音乐家的悲哀,也是音乐的悲哀,更是世界的悲哀!在这部不朽的作品中,我们听到了如泣如诉,也听到了无比的激昂,音乐家可能正是借由旋律,抒发着在长久的悲伤压抑情绪中,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之后,所得以抒发的剧烈的情感。这或许正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之一,在经历漫长的道路之后,由绝望的边缘重生,又面向希望;这或许正是我眼含热泪的原因,说是自虐心里也罢,在漫长的蛰伏期里,百折不挠,誓死捍卫自己的梦想,当最后成功的那一刻,或许才是最为吸引人的,才是最为释放的,最令人欣慰的。或许音乐的力量,也正因为这些坎坷,这些压迫而更显得无比强大,无比崇高。

  影片随着乐声的结束而结束,让我们将目光穿透历史,要看那个留着胡子的音乐家,要看那个身在遥远俄国的伟大音乐家。让我们凝视他,看到他所有的灵感,所有的才华,也看到他所背负的巨大的情感的重担,看到他内心中的梦魇,看到那些挣扎。看到他坎坷的一生,寂寞的死去,同时再让我们回到现实中,再一次细细地聆听他的音乐,或许,就会在这音乐中听到些许的不同,听到我们从未听到的旋律与情感。音乐,最为无比美好的存在,却往往并不诞生于美好之中。除却柴可夫斯基,让我们在内心中默念那些音乐大师的名字,在那些传媒无比落后的时代里,他们孜孜不倦的创作着,挥洒着自己的灵感。同时也让我们向那些不仅为追逐名利的演奏家们致敬,是他们让那些音符有了生命,是他们让音乐充满了生命。同时,或许我们也应该感谢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才让音乐不只是宫廷人的玩物,音乐被释放出来,在广大的人类世界中生存下来,成为你我mp3里,电脑中所留存的永远的美好记忆。

  但同时,在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时,也不要忘记,现场聆听一场音乐会,会远远超过通过媒介聆听音乐,那种力量与情感,通过光线,声音,气氛,动作传递到我们的身体中,浸入到我们的心中。最后,让我们抛弃这无聊甚至有些多余的感想与评论,重回音乐中,因为能够诠释音乐真正力量的,只有音乐本身。灯光渐暗,人声渐渐沉寂,音乐声起,世界在眼前铺陈开来。

  《音乐会》观后感(五):老柴,未出场的最佳男主角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12分28秒。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当柴可夫斯基1878年谱写这支历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时,他刚在一场悲剧的婚姻中残存,从冰凉的河里爬上岸,离开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教职。内向,脆弱,多愁善感的老柴,如果不是梅克夫人的及时出现,他几乎已经毁灭了。

  艺术家的不幸是艺术的大幸,可能没有一种艺术形式比音乐更能直接吸收及反映作者所有的痛苦与希望。当从未有过的小提琴绚丽音色如歌如泣缠绵撕扯,当感人肺腑的旋律漂浮在荡气回肠的管乐之中,这音乐已经阐发了所有人悲喜共通的命运,共鸣了所有人类最深处的灵魂,将生命蕴含的精神色彩表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影片的故事奇特又搞笑,但背后深沉的旋律一直在回响。几十年的爱恨情仇,许多人的一生一世,这世间所有的苦难与欢乐,就在音乐中,在神赋天才,但离每个芸芸众生心灵如此贴近的艺术中,在美不胜收的感官体验中,达到情感奔涌的最高潮。

  我甚至认为,假如没有老柴的协奏曲,这部影片都不会产生。但是反过来,这部影片成为柴小协的最佳说明书,说明了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我们,究竟还有些什么,是超越一时的人生,值得追求的永恒。

  《音乐会》观后感(六):一起飞向最后的和弦(剧透)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电影。观影过程中一直和《老男孩》做比较,两者都是为了梦想的故事,甚至很多桥段都十分相似,但显然《音乐会》给了我们更多的诠释。

  为了生计乐队大多数人都把乐器买了,而安德烈的妻子却一直支持着丈夫,即使去跑各种不靠谱的龙套也要他坚持下去。在婚礼上,她激动的训斥伊万,向这样为丈夫梦想倾尽一切的妻子致敬!

  来到巴黎乐团的人都失控了,拍AV的去感受国际潮流,精明的犹太老头到处兜售鱼子酱,还有众多酗酒狂欢的,也许这就是残酷显示侵蚀后的那些小文青的落魄的某样。那些苦苦追寻音乐的人儿,最后不得不与生活妥协……

  最后的音乐会,我相信所有人的都是都是饱含泪水,演奏的、指挥的、聆听的还有我们观影的。安娜用她母亲留下的指法演奏时,所有人圆梦了!

  ——————————技术流分界线——————————

  本片故事的叙述上基本没有太多拖沓的地方,只有婚礼的火拼太过东欧式的疯狂。最后的蒙太奇是一个大亮点,很好的把后续和解惑的拖沓穿插到音乐会中,最后把两场音乐会完美融合。

  《音乐会》观后感(七):极致的和谐

  1、安东尼:注意平衡,巴管,轻一些。

  2、伊莲娜:永远别欺负我们家宝贝。

  3、我奶奶常说,太阳是在白天升起,而不是夜晚。

  4、安东尼:我不愿强迫他们练习,练习应该是自发的,不是吗?

  5、安东尼:我需要蕾雅和犹太人达到极致的和谐。

  6、安东尼:奇迹出现了,蕾雅出色至极,她的小提琴如魔法般将我和乐团送上天空,很高很高,我们在飞翔,我们和观众共同飞向那极致的和谐。

  7、胖子:你要我解释,可语言是不真实的,肮脏的。只有音乐依然美丽。

  8、Blue point,柴可夫斯基

  9、安东尼:“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好对付彼此吗?

  10、安东尼:一个乐团就是一个世界,伊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器和不同的天分,我们在音乐会上一起演奏,希望能奏出奇迹般的声音,到达和谐。

  《音乐会》观后感(八):不要用政治绑架音乐

  看到影片的前半部分,认为这是部精彩的作品,但是剧情越是曲折进展,就越是感到疲累,到结尾处感动已经荡然无存。

  如果这是一部反映苏俄艺术工作者生活的历史记录片,它的深度有待挖掘。如果这是一部表现了“生活中处处有音乐”的励志片,那么它被太多不属于作品本身的东西束缚了手脚。这部电影唯一打动我的台词是:“安德烈,你这个自私的人,只活在一个世界里。”就是这样。一场音乐会就是音乐会,不是心理疾病互助小组,更不是寻亲节目。只献给柴可夫斯基。

  也许导演极力想要表现在卑微而残酷的生活中对于艺术最高境界不灭的向往,但是这种向往究竟为何?音乐,在这部电影里只是一个线索,一件外套,脱下它,安德烈的痴迷和伊凡的执着有什么区别?他口口声声说的和谐,又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忠贞不渝可以是一种美德也可以是一种疾病。美的不是这种坚持,而是坚持的理由。如果它以无比清晰的轮廓出现在你眼前,一千只手的舞蹈,或者流动中的宫殿,或者一双翅膀,将你围得水泄不通,就要喘不过气来,那么这种坚持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如果这种坚持是为了一个救赎,那么,请不要把用音乐的名义来表现你的悲壮。因为命运扫过所有人,音乐不足以担当起祭奠他们的重任。

  最后十二分钟的乐段,完全没有排练就达到完美境界的演出这种不合逻辑的情节实在令人咋舌。当然奇迹发生灵魂相通这种设计在电影里也无可厚非,但是这毕竟是交响乐团而不是独奏,即使是到达巴黎以后只排练一次演出就已经是奇迹。最后的演出竟然是临场发挥,对上帝怎能这般苛求。

  而那精心的剪辑虽然十分辛苦,也体现了导演的高超技巧,但是却很大程度地破坏了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安玛丽悲惨身世的剧情和乐团之后的成功虽然在节奏上合拍,但是与音乐表达的情感没有多大关联。不是画面在表现音乐,而是音乐在陪衬画面,而且还是超市背景音乐的那种廉价的陪衬。看完电影,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选柴小协来演奏,难道只是因为柴可夫斯基是俄国人,而剧情需要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总之,不管大师与艺术家们有没有最终带着翅膀达到至高的和谐境界,我肯定是没有。将音乐淹没的琐碎灰尘在结尾仍然死死纠缠,它化作命运的模样,将那双翅膀拖住了,让它贴在地上。我多么希望它能够至少在演奏的那十几分钟松绑,但是它拒绝了。政治迫害从现实一路追杀到电影里,这次不是用意识形态的粗暴方式,而是通过精心构思的故事,掐住了音乐的脖子。

  《音乐会》观后感(九):无论何时,音乐都是美的

  “让我们去巴黎解放那可怜的柴可夫斯基!”

  “每个音符都在寻找和铉俺,直至最后的和谐。”

  “一个乐团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带着他自己的乐器和天分,表演时相聚、一起演奏,希望能造出带魔力的声音,达成和谐,这才是真正的gc”

  俄罗斯,多么深厚的土地,才能孕育出柴可夫斯基这样的音乐家;俄罗斯,印象中是个充斥着酒鬼和罪犯的野蛮之地。可最深沉的思想不就是从最本质的自然中淬炼出来的么?

  Le Concert,一群追逐着梦想的热爱音乐的人,跟随着内心的呼唤,无论经历了多少煎熬和折磨,一如最初用心灵去拥抱音乐;因为无论何时,音乐都是美的。不是吗?

  超棒的编剧,感谢你没有让安娜的故事落入套路;超棒的演员,如同《海角七号》一般,此片的配角光彩夺目啊!当然,主角也很到位,比《海》的要好上n倍。

  当然,最后15分钟的柴小协曲,的确就像男主角说的那样,“它高高的升起,把我们都送到了天堂。”

  有一阵儿没看到这么温暖又震撼的片子了!吐血推荐啊亲~~~~~~~~~

  .s. 男主角Aleksei Guskov咋看咋像Tommy Lee Jones啊?

  .p.s. 需要了解一下当年苏联的相关情况;也需要去学着听些老柴的作品了。

  《音乐会》观后感(十):梦想如何实现

  1991年,苏联在一夜之间变了色,飘荡在克里姆林宫近达70年的红旗黯然褪下。

  那个世界过去了,新的世界开始了。有些人爆发了,更多的人落魄了。

  安德烈,曾经Bolchoï音乐团的指挥,因不愿解除同小提琴手——犹太人的合作演出,在一次柴可夫斯基的演奏会上,被当局当众掰断指挥棒,从此告别乐坛,沦为清洁工。

  同样下场的还有乐团的其他人:有人当上了救护车司机、有人做起小贩、卖水果的、搬运工、博物馆看门人、出租车司机、流浪者……人真是奇妙的动物,世界变了,人就能也跟着变了。

  只是人的惯性有所差异,有人变的快,有人变不过来。安德烈每天都在回想着那个没有继续下去的柴可夫斯基,于是常常借机蹭听音乐排练;伊万一直怀抱着心中cent pour cent的共产主义梦想,并在现实中不惜花费金钱一次次地组织活动。

  巴黎有了一次演出的机会,安德烈召集大家,他就像病毒一样,一时间感染了几乎所有人,参加到前往巴黎的行列。

  称之为“病毒”,是因为这样的疯狂,只有病毒才有如此强大的感染能力——他们都是被“去巴黎”而感染了,各自心怀鬼胎。

  在苏联,有激情,催生了一批批纯粹的艺术家;在巴黎,有金钱,培养了一批批懂艺术的听众。

  两者的结合,却诞生出了异型。

  当安德烈向安娜讲述自己的过去时,安娜说他疯了,如果参加这样必然失败的演出,那她是在和他一起发疯。他们的失败也是必然的,成功靠的是运气。是靠安娜,凭借自己的实力,才重新唤起了那些昔日乐团们的灵魂。

  也正是在安娜的影响下,貌合神离的乐团才真正被“感染”,演出才能取得成功。她的确是那个把乐团带入云霄的精灵。

  影片带着浓重的怀旧情感,间或对共产理想和真诚表现得又爱又恨,对资本主义现实同样表现得又恨又爱。

  但电影还有一点最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真才实学。虽然他们此事只是落魄的救护车司机,还是流浪人,或是犹太老滑头,其貌不扬,贪图蝇头小利,但他们骨子里却是莫斯科大乐团的队员,演出最后成功,靠的不是运气和感动,而是实力。如果每个人都像那个大捞国难财的暴发户那样拿艺术做装饰,这场音乐会怎么可能取得成功?

  :看影片时,总忍不住想起去年一部电影:《钢的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