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5 03:04: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精选10篇

  《我的梦想在燃烧》是一本由余杰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一):摘录

  寻找与获得信仰,都是一条艰难的心灵之旅。

  独裁者之所以成为独裁者,不只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且因为他失掉的更多。

  信仰给我们一种道德的支柱,它教授我们如何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如何爱护其他人,并且为其他人提供服务,并且如何有责任地过我们的生活。

  由于信任只是局限于家庭之中,使得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成本来与陌生人之间达成某种形式的“信任”。

  歌唱邪恶的人最终被邪恶所异化,欣赏残忍的人最终将被残忍所吞噬!

  一个充斥着猜忌和怀疑的社会,一个虚假比真实更理直气壮的社会,可能维持某一特定时刻的利益但最终无法建立起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最后只能走向衰败和崩溃。

  我们专门记忆自己的成功和光荣,故意忘却自己的失败和耻辱,其实,失败比成功更值得记忆!

  我们不得不接受目前的一切:生活在一个爱和正义受到蔑视的世界,生活在一个精神和心灵受到漠视的时代。

  读书的人和写书的人都是朋友,仿佛前世就已经认识!

  品性的改变、人文精神的树立、学术尊严的确立以及良心的呵护,都需要恒定的信仰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黑暗是存在的,然而最可怕的并非黑暗,最可怕的是习惯黑暗并歌颂黑暗!

  自由只属于那些有勇气追求自由和捍卫自由的人,自由从来不会自动降临到那些企图“守株待兔”的人身边。

  光亮有时不过是黑暗安装的一道门,推开门就又走了进去。

  没有信仰的人生、没有爱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不是物质的匮乏,乃是心灵的隔绝。

  一个冷酷自私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其背后也不可能没有灵魂的言说!

  我们宁可把跌倒者扶起,而不是压碎他们,因为我们相信谁也不能掌握绝对真理!

  多一分宽容和爱、多一分对和平的渴求,也就少一分战争的危险,避免悲剧的诞生。

  当一个人忠实于自己的理想而活着,当一个人不畏惧自由,这个人面对极权主义的打击就是无懈可击的。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是一种残忍而无耻的快乐!

  在生命与灵魂的意义上,孩子跟大人完全是平等的!

  《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二):光芒还是灰烬?——读余杰《我的梦想在燃烧》

  作为一个毫不害怕承认自己曾经是愤青的人,我一直非常想读余杰的书,毕竟他曾经号称是中国当代热血青年的领军人物,虽然他也许并不齿这类称号。但不知什么原因,直到我过了20岁,已经不在那么坚定的相信民族主义或者自由主义那一套,也就是说我不再那么右也不在那么左,不再那么愤世嫉俗的时候,我突然捧起了他的书,并且只用了三天就看完了一本。

  读着读着,我总觉得与我记忆中,概念中的那个余杰,有些不一样。一方面,他的评论确实犀利,他的眼光确实独到,他的价值观的确特立独行,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缺了点让一个杂文家之所以伟大的东西;一方面,他的意识形态明显的美国化,他对基督教文明的崇拜,却又没有详细的理论解释他为什么崇拜这种信仰,不由得让人觉得有点不快。

  看到维基百科对余杰的评价,一部分人认为他是自由派的领军人物,是当代少数敢说真话、敢于直面社会现实的文人和学者;一部分人认为他已经成为一个通过文字讨好各方的谄媚文人。我觉得这两方的观点,正应了我的两个感受。

  他的一些东西还是非常令我赞同的,例如对暴力文化的批判,对“儒文化是新世纪的世界道德”的批判,对高等教育的忧虑和见解,都可谓精辟。但不知是因为时间过去较久,一些时评已经失去当时的效果,还是因为我最近阅读学术著作较多,只要看到价值判断都喜欢问作者论证何在,总觉得他更倾向一个“文人”而不是“学者”,也就是说更多的诉诸主观的激情,而少有理性的推理和论证,当然这也是杂文的特点,如战斗檄文召唤热血青年们去战斗;但对于我,似乎没有那种热血沸腾的效果。

  而他一再地对基督教文明、对基督教国家、对国内的基督徒的连篇累牍的赞颂,让人不禁感觉这是一本传教手册。他自己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他明白自己对基督教文明的颂扬导致国内对他的认同度降低,但他还是坚持这一点,也算可钦佩,至少他坚持主张写文章要说真话,我觉得这乃是一个文人的最低的要求,但在当代社会也属不易。

  我突然想到两个人,也许类型不同,但在青少年读者看来并无本质区别:韩寒和郭敬明。他们应该是当代年轻文人“玩个性”最典型的表现,而韩寒至少活得很好,他坦然自己玩文字,坦然自己就是要赚钱,不是写文学,他整天唠唠叨叨自己赛车的输赢,但至少还得了不少奖项,他自愿脱离那个《三重门》的自己,脱离文学,走向他向往的边缘的生活,但是他在自己的梦想中活得挺好;郭敬明就差得多了,写不出东西来还要抄,想赚钱还要遮遮掩掩,可谓连穷酸文人都算不上,成了一个让人提到就皱眉的“现象”,从一开始到现在都只是一个“现象”。

  但是,我刚刚读了一本余杰的书,还不知道他到底是自己宣称的说真话的人,还是借着说真话的招牌讨好各方的小人。他说“我的梦想在燃烧”,我却不知道他要说的,是燃烧的光芒,还是灰烬。所以,我选择继续读下去,我觉得此人还算有点意思。

  http://blog.williamgates.biz/2006/12/my-dream-is-burning/

  《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三):无题

  觉得这部书的第一卷《教师与士兵》里的内容写的还可以,至少我看了之后又很多话想说。最喜欢的文章是《遥远的掌声》,让我很是产生了去哈佛的冲动。虽然知道这种可能性在十年内几乎是零。

  ======================================================

  哈佛的校训说“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

  今天的大部分学生,以纯粹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涯。在他们看来,大学仅仅是一个“职业培训班”而已。(夏沫:而且我觉得还是一个不合格的培训班……)他们虽然念完了大学、获得了知识、增强了技能、练达了人情,但是人格的提升和灵性的成长却远远没有完成。(这能怪我们吗?学校里并没有人教我们这些。老师关心的是我们能不能好好上课,学校关心的是我们毕业以后能不能就业。没有人关心我们人性的成长。)名牌大学的学位仅仅是求职时候的一张王牌而已。(但是这张王牌确实很有用啊。)

  哈佛的学生说:“人无法选择自己的自然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哈佛就是他们心灵的故乡,他们虽然从哈佛毕业了,但他们的心却永远离不开哈佛。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生们很少将母校作为自己“心灵的故乡”母校里确实也没有那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

  首先,得有一群由衷地鼓掌的学生和配得上享有掌声的教授。

  =======================================================

  当我看到上面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心突然很悲凉,因为,很显然,我的母校就是众多中国大学中普通的一所,我不禁自问:大学四年,除了一张毕业证书,我的母校还带给了我什么?

  还记得刚到HS的时候就傻眼了,这里的校园没有帅哥,没有坐在单车后座的白裙飘飘的女生,因为HS建在一座山上,学校里到处是上坡下坡……再一看,学校的图书馆只有那么小那么小的两个阅览室,学校的教学楼只有两幢算是可以见人的,而我们上课的楼基本上只有一幢,还是离我们寝室最远的那幢。平常日子还好,但是一遇到下雨下雪简直就是征途漫漫,我真不知道自己这三年是这么熬过来的。

  其实这些外部的环境和条件即使差一点也没什么,因为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额……=_=)能有我们学校这样的条件应该也还是不错的了。但是整个校园环境,那种人文环境,我只能说,不是我所期待的那种。也许跟这所学校是师范院校有关系,也许我们学校有太多的女生,但是HS的人,真的让人失望。不管是老师(行政管理人员,不教书的老师)还是学生,是的,都很功利。读大学的目的是找份好工作,读研的目的还是为找一份好工作。就连我自己,也许在本质上也是和她们一样的吧。

  社会的本质和大学的本质也是一样的吧,争学习干部,争各种奖励,争奖学金,争在老师、辅导员面前露脸……现在看来,我真的是一个太乖太保守的小孩,太不会折腾,太不懂得争取机会表现自己,太自以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没有人会为了你的利益上心,为你的前途奔波,除了你的父母,除了你自己。而在学校里,一般像我这样的学生,能指望的,也只有自己。闾丘露薇早就说过,并不是“是金子就会发光的,因为这个社会上金子太多了”。而我经过了大学三年才真正可以说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所在。不要小看你身边任何的一个人,她们既然能考进这所你考上的大学,那她们的素质和你的素质其实不会差的太远。只是,三年的时间,足以改变我们大多数的人。

  今年大四,我给自己选择的是最艰辛的道路——找工作。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准备简历。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大学真的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因为我的简历上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虽然我知道自己在这三年里成长了很多,但是当你拿不出像样的经历来的时候,是没有人会相信你空洞、宽泛的语言表达的。

  不知道若干年以后我会不会怀念我的大学生涯呢?我想还是会的,虽然不会是因为这所学校带给了我什么,但至少这里留下了我四年的青春。我会怀念的是我逝去的美好岁月,是我浪费的时间。

  《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四):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余杰而不是宋祖德!

  思想骑士抑或文化小丑之文本一

  第一部分:谁是余杰?

  余杰,1973年10月生于生于四川成都。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期间创作了上百万字的作品。1997年开始攻读近代文学方向的硕士学位。1998年出版杂文随笔集《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1999年1月出版自选集《文明的创痛》、杂文随笔集《说,还是不说》及《尴尬时代》,2000年出版《想飞的翅膀》,2001年出版《爱与痛的边缘》及《老鼠爱大米》。2002年出版长篇书信体小说《香草山》和《压伤的芦苇》。 “北大思想者”、“北大怪才”、“黑马”、“大陆的李敖”、“北大的王小波”、“抽屉文学”余杰自己说这一切头衔都是出版商强加的,他说自己的写作才是“青春写作”。

  第二部分:思想骑士还是文化小丑?余杰是思想骑士?

  教育问题:余杰一九九九年为拙著《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所写的书评中明确表示对中国教育的担忧。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问题,教育方向所造成的恶果短期是看不出来的。越是一时看不出来,积累下来的问题就会越多,隐藏着的恶果也就必然越大。为什么一方面是教育本身已经危机重重,另一方面却是人人都采取鸵鸟政策、避而不谈呢?原因何在,待会在文人使命里会讲到。中国当前教育的现状,从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从大学教育到师范教育、成人教育,揭示出中国教育的病根在于“整人压制人、把人当奴才使唤”。真正的教育,是解放人的教育,是把人引导向更加自由的境界的教育。中国的少年儿童被剥夺起码的玩乐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保护公约》郑重告示:玩耍是儿童的权力。然而,我国公布签署该公约6年之后,并没有几个家长和老师把它当作一回事。中小学生的正当玩乐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个中学生把爱情流行歌曲《最爱你的人是我》作了如下的改编:“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本来,孩子应当在游戏中长大,通过游戏获得知识和身体上的训练,并且能够从中学会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也就是陶行知所说的具有“健康体魄、农人身手、科学头脑、艺术兴味、改造社会精神”的现代人。但是,枯燥的教材、繁复的内容、陈旧的教学法、巨大的升学压力,让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丧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也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最多成为掌握了某种技能的工具。更恐怖是,领导层已开始重视这些问题,对中小学生的“减负”,反而是越减越重了。

  生存状况: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不安”,这就是现代人的生存状况,“不安”是从容的对立面,它揭示了在不可控制的环境中的人所作的一切无望的挣扎,布什是不安的,本拉登也是不安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是不安的,英国皇室是不安的,学生也是不安的。

  文人使命:90年代的文坛,智慧而优雅的所谓作家们轻松地描绘着豪华饭店里洋酒的色调和咖啡的香味,小女人们的所谓的美女写作,下半身写作,像什么陈染,林白,海男等这批女作家,打着“个人写作”的旗号,出版那些垃圾般的畅销书,所谓的私小说这么有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反讽,“伪孤独”蔚然成风,那么文人的使命和在?这群所谓的知识分子究竟有什么用?他们思考的到底是些什么?整天整天的喊抬头仰望45度的天空,黑色的风穿堂而过,我泪流满面的人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价值呢?余杰在《铁屋中的呐喊》第151页里说:知识分子应该永远做一个个人主义者,一个坚持原则的孤独者,他能够提出人类文明面临的基本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比任何政治家更有说服力的辩论,他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长于批评的智力和合乎道德的理想的同时,又不忘记履行其社会责任。但是在中国这样的知识分子并不多见,文人到多,吟诗作赋,满腹经纶的人,却既不是抗议者也不是批判者,而是奴才。他说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最缺乏什么?缺乏底层体验。当文学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就是把底层体验的传统丢弃之后,在网络化时代到来的时候,博客盛行的时代,有多少去考虑娱乐化的文化圈不仅没有思考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反而去制造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去炒作去互骂。上面提到的关于教育问题。没有人提出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十年以来,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放弃了“社会良心”的角色、放弃了现实批判的使命,心安理得地以某一方面的“专家”自居。即使是许多身居高校的教授,也对当下教育的状况漠不关心。他们不仅失去了“知识分子”的基本功能,而且连一个普通“公民”的职责也没有尽到。他们集体沉默了。

  话语权力:沉默的大多数,这就是现状。李银河在王小波死后将其杂文整理出版,书名就是《沉默的大多数》。李敖批评台湾政界人士讲话的方式:他们除了国语发音上的不同,没有任何内容上的不同,这是很可恶的,我们应该有表达个性的语言,但中国的官场都太缺少表达个人锋芒和立场的讲话,几乎全部滥套,我们应该多鼓励有个性,有所不同的语言表达。可悲的是,这样的话都被戴上“偏激”的帽子。文坛长老同样告诫年轻人,不要乱想乱写,要像我们这样三思而后说,否则后果自负!古时候有焚书的故事。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话说:防民之口,胜于防川。所以在统治阶级看来,书非焚不可,不惜动用血腥暴力手段完成对语言的垄断。垄断了语言就垄断了思想,从而达到天下归一的目的,我在博客上写过几篇《后思考时代》,也对话语权和传播学表达了自己浮浅的看法。话语和权力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我们学的传播学就是权力下的控制理论。语言就像资本一样被一部分人占用,用于维护自己,支配他人,有些作家就是这样,可悲的是,大多数有话语权的人却集体沉默了。

  理想:余杰对理想的思考,表现在他一篇为《给理想一把梯子》里,他说,80年代是一个理想主义年代,90年代是一个实用主义时代,80年代的校园里行走了单纯的可爱的热情的坚韧的青年们,90年代的校园里行走着聪明的,世故的,成熟的,冷漠的青年们,他们没有理想,或者说他们的理想就是现实。举个反例:就说张承志和王朔。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把他们形容为“一邪一毒,一帝一丐”,王朔以一口“刻薄的北京腔”亵渎理想,近乎无赖的宣称“我是流氓我怕谁”,可谓北丐也。其状毒。张承志的理想停留在红卫兵时期,一副凛然正气的模样,以为自己是掌握惩恶奖善令的霸主,可谓南帝也,其状邪。然而无论“亵渎派”还是“抵抗派”,无论是“自嘲族”还是“拯救族”,在余杰这里都丧失了真正意义的理想。

  阅读与写作:关于阅读,余杰说了一句话,我的读书心得:面对所有汉语写作的文章时,读出每个词的反意来,这便是真相。关于写作,先讲个故事,在《压伤的芦苇》的序言里讲到了安徒生,安徒生小时候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但是他的热情让他一直处在对艺术的追求中,小安徒生对歌唱,绘画,剪纸,诗歌,戏剧,芭蕾,写作都饱含着兴趣。有一天父亲受到一名舞蹈演员的订单,要做一双芭蕾舞鞋,后来顾客来取鞋子的时候,小安徒生哭了好久。从那以后就有当舞蹈家的天赋,但是安徒生相貌丑陋,身材单薄,四肢笨拙,剧院经理刻薄的嘲笑他:你简直就像一根木头,连飞过的小鸟都不愿在上面栖息。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去学校补习文化知识,然后就爱上写作,但是校长强令他停止写作的冲动,于是他就给他的赞助人写了封信诉苦。对方这样回信:你麻烦起朋友起来真是不遗余力。你认为自己将成为伟大的诗人——我亲爱的安徒生,你怎么就不觉得,你所有这些想法都将一事无成,你正在误入歧途!面对打击和嘲讽。安徒生并没有放弃写作,21岁那年写了一首题为《垂死孩童》的诗:母亲/我累了/我想睡觉/让我歇息在你的心畔,这首诗就是以后安徒生的作品的精神底色,沐浴在爱中传播爱。一般人会想,这位饱受挫折的少年,一定对这个社会充满了厌恶和仇恨,一定会在文字中发泄自己的愤怒和诅咒。恰恰相反,安徒生笔下流淌的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纯真的文字。安徒生说过一句话:为幸福而写作。这就是余杰最景仰的写作。

  [社会责任感:社会批判力:历史感:阶级:生命:(略)]

  《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五):有时候真知灼见,有时候废话连篇

  我向来是不看好余杰的写作能力的,他的作文能力与“北大才子”的名头完全不匹。甚至在遣词造句方面与那个政宪学者王怡还有相当的差距。在我眼里,余杰是一个敢说话的年轻人,仅此而已,也已经足够了。

  对于余杰这种没什么实才却一直侍才的人,是挺令我讨厌的。他对于文学的审美和世界的认知有一种矫枉过正的错误观念。他看不得王小波写性,看不得人类日常的需求和欲望。他以为洁癖都是好的,他想要水晶世界,却不知自己的脆弱。一个优秀的思考者应该首先尊重人性,然后又不屈服于人性。而余杰一直致力于反对根本不能改变的人性,人性中当然有恶的一面,甚至恶是主体,但是对待它我们需要的是勇气来承认,而不是掩耳盗铃般的痛骂,然后藏好内心的恐惧。

  说最近看的这本《我的梦想在燃烧》,走的还是快意恩仇的路子,但是风格朴实了许多,可以说是把《火与冰》中的内容拉长,降调之后的作品。如果他没有如今的暴名,我想我是会喜欢这样一个作者的,因为他愿意把他的想法真诚的告诉人们,尽管他的认知很有限,但是他竭尽所能的表达,表达又竭尽所能的真实。书中有些章节也确实很恳切,振聋发聩不可能,但针砭时弊算是做到了。可是他是余杰,所以我不能原谅他。他从前是个真诚的小丑,难道现在他要做成小丑里的常青树?

  他的幼稚在于他不知道文明就是虚伪,他还想着用爱来拯救一切,那可真是知识分子的千秋大梦。他的幼稚在于他是一成不变的,他只用一种思想来看待所有问题,几乎他的所有文字都只有一个功效,他所带给人们的也只是一个单一的一元的思考。他的道理极其简单,而这么简单的理我看几篇文章足以讲清,却要用一本书来陪衬,太过铺张。他的“名”得自于他身上的某种“气”,而与其他的无关。

  一个直言不讳的孩子成长成一个直言不讳的中年人,他的坚持固然叫人欣慰,但是慧根的短浅也令人深感遗憾。

  我记得有篇文章叫《人生三境》,里边罗列了一大堆别人说过的话,照搬了人家的句子,到头也没说出个道道来,就像一篇堆砌名人名言的中学生作文。不知道他水平如此还是为了凑页数,我倒希望是前者。可能他还是无法改掉复制粘贴的老毛病,以为粘过来加几句评论就成了自家的,换来我一阵唏嘘。

  草威

  脉搏:http://www.mtime.com/my/caowei/

  《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六):年轻时的梦

  最喜欢余杰的时候是高一的时候。

  那时候觉得,他就是一个骑士哥哥,总能骑着一匹黑马,“唰”一声地就能用剑将铁屋子撕破,像撕纸片一样,甚至连“噼里啪啦”的散架声也没有。

  不知道铁屋子是否存在,也不知道是青春期的躁动还是考试的压力带给我的铁屋子的形象,让我总是在无形中感到一丝丝的束缚。我想去挣脱,想去突破,却没有这种决心,或者更关键的是,我没有这种力量。但是余杰却做了,做了我很想做的事情。我也想将这个世界无情地评判然后义无反顾地抛弃或是从彻底意义上改变世界。我不能,我连世界是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我想骂。骂世界,骂社会,骂人。起码,我可以表达我的不满。余杰也改变不了,但是他让我的想法从我的大脑中释放出来,我可以厚着脸皮对别人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对一个黄毛丫头来说,已经够了。

  年轻嘛,谁年轻的时候不曾张狂。

  《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七):文字与内容(附书中错印)

  关于余杰的书和对当代世界出版社的牢骚,在《铁屋中的呐喊》中已经说过,现在只说书中的印刷错误。

  **************************************************************************************

  38:钱进了我的口袋,就等于人了学校财务的账。——根据字型和句子的前后意思,很明显,这里的“人”应该是“入”。

  69:“甘地精神”将是中国文化凤凰涅·时所必须的“催化剂”。——“凤凰涅”的不是“·”,是“槃”。

  113:对于沈从文,谁找得出另一个比“老先生,,更合适的称呼来呢?——标点的问题,在“老先生”后面。

  124:巴黎人将卢浮宫、将卢浮宫中的“蒙娜丽莎”看作他们的骄傲,——当代世界出版社又结巴了,“、将卢浮宫”多余。

  125:“这哪里是什么古都风貌,这分明就是穿西装戴瓜皮帽!,”——“!”后面的“,”多余。

  144:老六奔子淫心大起,——这里应该是“老牛奔子”。

  153:轻视西方结构中的犹太一一基督教精神传统,——“一一”应该是“——”。

  166:一种是“空中的学问”,一种是“地上”的学问。——引号鞭长莫及了,应该是“地上的学问”。

  176:独裁者成功地让所有人都生 活在恐惧之中,——“生”与“活”之间多了一个空格。

  177:他存在于他的言 论中,——情形同上。

  182:仅仅是王顾左右两言他。——“两”应该是“而”。

  190:美国正从一个由白人盎格鲁一撒克逊新教徒文化所主宰和塑造的社会,——“鲁”和“撒”之间应该是“—”。

  196:可以上天,也可以人地;——“入”而不是“人”。

  207:早在苏联逼迫还债之前。饥荒就已经在许多地方蔓延了。——“之前”后面应该是“,”。

  214:这也是一种可怕而可耻现实。——“可耻”与“现实”之间是不是少了一个“的”?

  224:因此莫言名之日“撤退”——不应该是细长的“日”而是矮胖的“曰”。

  228:其实中国的老百姓一间把酷刑堪称是一种最隆重的戏剧。——“一间”感觉怪怪的,“一直”会好一些,但是想不出“直”为什么错成了“间”,还有更合理的解释么?

  《我的梦想在燃烧》读后感(八):我们的梦想在何方?

  很喜欢余杰的书,大概是因为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本书便是在教育超市购买的《火与冰》,有些先锋和残酷的论调,同时也让自己在大学的路途中不断敝清障碍,找到正确的方向,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

  这本,是在复旦买的,但全部三折,我纳闷他的书竟然到了三折的地步。或许是话题的熟悉程度比较高,阅读的速度比较快,在两天内利用闲暇时间把一二部分看掉了。

  第三部分的那些关于具体书或者别的评论,不能说是应景之作,但似乎不够深入。

  前两部分读完,自觉其批判性的力量下降了,即便抱持批判性的态度,但文笔的过分成熟却使某些原本更加乖张的青年性格丢弃掉了。

  文笔的老道,恰如某些编辑记者的应景之作使得批判的力度降低,同时流露出一些悲观的情绪。比如说自己可以通过文章来表达一种理性的态度,但其他一概与己无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