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塬上》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塬上》影评精选10篇

2018-03-20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塬上》影评精选10篇

  《塬上》是一部由乔梁执导,高子沣 / 孟海燕 / 王沛禄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塬上》影评(一):故乡

  在大学毕业以前,我一直生活家乡,准确地 说,一直生活在家乡小城的一条街道上,从幼儿园到大学,就是把那条街道从南走到了北。那时候的生活,总觉得还是挺丰富的,吃吃喝喝,玩玩闹闹,一天到晚也还算有事情做,等到寒暑假同学回乡,又是两个月好玩日子。那段日子,最常跟同学提起的一句话是,无论你们什么时候回,我都在家等着你们。

  总以为日子就这样了,在家乡娶个媳妇,找份不好不坏的工作,再生个大胖小子,日子就过成了人生,平平顺顺,也没感觉有什么不好。

  可是,从大学毕业的那一刻开始,什么事情都变了。一开始去到石家庄,在叔伯的公司工作了小半年,感受河北糟糕空气质量和小公司令人厌倦的人际关系,因为公司小,所以一切都摆在明面上,只是披了一层国王的新衣;再然后,去了国外,回国后在家乡停留了数月,选择了北京,直到现在,还在北京待着。

  一开始是我在家乡对同学说在家等他们,不过是三五年时间,这句话却刚刚好调了个头。同学们在这头,我在那头。

  现在,家乡对于我一年只存在7天,天天都在过年。

  这是我的家乡,离家尚不远,还能追溯脉络的家乡。而对于康文来说,家乡是什么,是小时候拼死考学渴望离开的山沟,是长大后开阔眼界后知晓污染问题渴望改变的过去,还是一切都有了眉目后却不愿承认的根,我想,其实都有,电影从头到尾,每个人都在选择,都在经历,都在改变。

  康文,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唯一一个,从陕西考到北京,毕业后留京工作,村里人当他是骄傲,也以他为荣,可是他对污染企业报道所导致的企业关停,却断掉了许许多多村里人的活路,不得不向外奔走、讨生活。这一做法,村里人无法理解自然很多人就恨上了他。

  这是第一个矛盾,外出者和留守者的认知局限。

  对于康文而言,生活不能过得像求生,除了赚钱,还要绿水清山、自然保护区,也要身体健康。所以,当他知道村里同学开办的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之时,毅然决然把这事写成了报道,捅到了外界,他不明白,其实村里人的要求跟他的截然不同

  一、能赚钱;二、不出远门,能帮衬家里;三、身体都是拿来用的,再严重的污染也有几十万块钱的补偿。能满足这几条,就够了。这是电影里村民看法,他们要求其实不高,活得稍微好一点,能过得轻松一下,而其他事,譬如自然保护区,环保,还有那些听起来很美好东西,对他们来说,敌不过日日有三两黄汤下肚。

  所以,自然而然地,从北京回来的康文几乎无法与同学沟通,每一次都不欢而散

  直到最后,康文才选择与现实妥协,瞒下了村里发现朱鹮的事实,这是对的么,没有人知道,但是至少能够撑一段时间,给家乡人一点时间,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再好一些,他们也许会了解生活除了求生外的方方面面。

  说几句题外话,在电影结束后的导演交流环节上,导演说的一个故事我想了好久。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遇到了回乡的一个青年,他跟导演在聊天的时候提到,家乡的枣很好,但是没人知道,也运不出去,所以,时令过了,好枣便落了一地。他这次回来,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够整合家乡的资源,承包这些枣树,自己赚些钱,也让家乡父老乡亲赚些钱。

  这是个很平常故事,但是联系着电影里一句台词便颇有些思考空间了。康文回到家乡后,女同学风风火火地说道:“外面的消息我都知道,手机上都看着呢。”康文没有回答,就是点点头。

  对,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整个世界都变得越来越小,至少看上去是这样,毕竟无论在那儿,都能知道天下大事,也可以了解自己想了解的东西。但是,我们的经验越来越来自于信息的复写,而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手阅历,阅兵在电视上看,战场电脑上搜索,报纸可以告诉我们党的政策广播不间断汇报着路况,这一切,却让人活得越来越相似

  而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呢?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临场机会,有第一手的经历,有丰富的应对才能,所以才会有那个青年的返乡,故乡的父老并不一定比他贫穷,但思想手段匮乏饱满的枣子一颗颗干瘪。

  这是贫困,困囿于见识,困在井底。

  说回电影,除了这一现实地理因素带来的矛盾,各人内心的矛盾更加明显,每个人都在与记忆反复拉扯。

  先不说康文,说说在村里办厂的同学。从小成绩不好,被老师拉来当反面榜样,自然嫉妒成绩优秀,受老师宠爱的康文,所以几十年来,一直都是渴望争一口气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其实比康文要优秀,老师当年的偏心其实不应该。

  而康文,老师的宠爱对他来说更是一种负担母亲在他高考前病重,为了让他顺利考学,老师把他父亲挡在学校门口,不让康文得到消息,而等康文考完,母亲已经冰冷。父亲事后告诉他,自己没办法,只能在路边哭,一个人送走了妻子

  对于他们两人,老师的宠爱与否实实在影响了两人的关系,也影响了两人的人生轨迹

  为了告别过去,康文从来都是一口普通话,哪怕所有同学都说家乡话,他也在说普通话。语言文化的表征,不同的口音代表的是对某一种文化、生活的偏好,康文的选择是如此决绝,一点口音都没有留下,自然与同学间有了人为的阻隔。

  再加上,除了当事人,所有同学都以为康文是因为大城市的灯火酒绿而抛弃了初恋女友,这一伤疤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揭开,而另外一对同学的婚外恋情,又让同学之间的关系复杂难言。所有的这一切,没有答案,就像是电影里出现过的黄河,裹挟着泥沙,缓缓地流动,看不见一点清澈波涛

  直到朱鹮飞走,众人像是回到了小时候,所有人袒露心迹,说出自己的故事,错综复杂的关系才看似有了和解的迹象

  最后,也是最大的矛盾,是康文对故乡的认知,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外出漂泊的人共同面对的问题。

  看完电影后,我发了条朋友圈,如此写道:故乡已经是蹒跚的老者?也许只是因为时间和距离,我们不再能深刻地理解故乡。

  电影里,康文看待故乡非常矛盾,明显地能感受到他的优越感,也能感受到他的自卑。对于一生在山沟沟里生活的同学,他是生活在京城的佼佼者,因为爱惜羽毛,他隐瞒了自己家庭生活几近破碎的事实,在谈论起工作时,虽然一次次强调自己就是个小记者,但是在别人看来,几乎是故作姿态的放低,这一点,康文未必不知道,不过文人的那点自尊心不容许让他做更多的解释。仅仅只是放过。

  但是,就算是他生活在北京,事业却也并不如意,对于家乡,他并不能做出太多的贡献,也不能做出太大的改变,他以为为家乡办了件好事,让水泥厂停业整改,得来的却是家乡父老一百个的不理解。

  还有年少时候的回忆,对于家乡,康文有着他几乎承受不住的爱和遗憾

  这个矛盾,永远无法解决。这是一个旁观者宿命,没有亲历者的感同身受,不是路人漠不关心,隔了一层的念想,终究太难了。

  而故乡究竟是什么。是握不住的花香,捞不着的明月,够不到的清风

  因为已经故去,所以我们格外怀念

  每年回去,从院子的正门拖着行李箱进去,陪着咕噜咕噜轮滑响声的是随着风微微晃动的红色灯笼,一年又一年,故乡最多的就是红灯笼了。

  《塬上》影评(二):归乡与环保,都没讲好

  内容形式极度不适,本片是情节剧的内容:人物关系较复杂,线索较多,并非“一人一事”,牵一发可动全身的情节剧设置。但形式上却是所谓的文艺片老套、呆愣、僵硬的拍法,缺少灵气

  总体看本片属于游子归乡模式曾经的初恋、男主愧疚之情;回不去的故乡,情感的无处寄托;乡民势利与男主的无力。这些都可以写,但一定要有重点,《暖》就属于这种归乡模式,只写男主对曾经爱人的愧疚,主题鲜明,挖掘较深。但本片似乎想把归乡模式中的所有内容都讲清楚,无重点,无主次。

  不仅如此,本片还有一个环保主题。归乡、环保、城乡差距贫富悬殊,啥都想说,却啥都没说清楚,都是浅尝辄止,既不深刻也不有趣,到最后只剩赶场子似的匆匆叙述无聊老套的情节。

  其实,双重主题并非不可,只是本片导演还无力驾驭。

  朱鹮失踪后,康文与任万鹏的吵架太像电视剧了,一个镜头戳在那里,太笨太low。演员演技普遍不行,尤其是男一号康文,台词说的像是念课文。

  环保题材不好拍,很容易流于假大空的口号,本片还是具体落实在情节上了。看在题材的珍贵性上,勉强三星。

  《塬上》影评(三):导演在命题作文中注入了很多个人表达

  浙江青年电影节,2017年11月11日晚,西溪保利影城

  虽然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A类)上斩获最高奖项,《塬上》仍是一部不讨喜的电影。这是因为拍片经费不足400万,细节不够精细;因为没钱做宣发,没能激发观影期待;因为一个麦高芬式的环保主题;因为它用黑白画面展现“黄土地”;因为导演乔梁一些私人化的表达;因为一个眼神木讷、事业失败、回到家乡却始终不说家乡话的男主角,以及配角们过于显露的话剧表演习惯

  原著是颇受好评的长篇小说《塬上》(钟平著),讲述了陕西铜川的中国式“治污降霾”故事。电影也是铜川市官方推动的项目,今年还被评为“第二届铜川市重大文艺精品”的特别奖,获得了100万奖励

  不过在导演乔梁的手中,环保主题弱化成了带出故乡人情的一个引子,一个“麦高芬”,到最后已经不再重要,并没有如小说一般“与污染争锋相对,最终取得了胜利,还了华塬县一个天清气朗,山川秀美、朱鹮飞舞。”(这句是小说的豆瓣介绍

  乔梁导演是吉林长春人,1969年出生但看起来要年轻十岁(所以被邀请参加浙江“青年”电影节了是吗),高考考上了北电,如今在北电任教。在映后谈中,导演相当诚恳地解释了他在艺术上的考量。

  片子几乎通篇采用了黑白色调,很让观众疑惑。导演解释,因为他来到黄土高原以后,脑海中全是陈凯歌《黄土地》的样子,他不想重复,想做出一点艺术上的创新,因此剧组在拍摄前便定下了黑白色调。另外一个客观原因是,黄土高原近年来植树造林,已经带来了不少绿色,斑驳的土地反而更“难看”了。影片在结尾用了全片唯二的彩色镜头,一个是年少玩耍奔跑时的闪回,一个是朱鹮重归自然。(笔者个人不喜欢黑白色调,既消解了现实性的细节,让背景没什么可看性了,又因为经费太少无法做出简洁视觉效果。黑白与彩色的转换让笔者想起韩国黑帮片《新世界》,成年后都是冷峻的蓝色调,而年轻时是暖黄色调。)

  男主角父母都是本地人,男主角却不说家乡话只说普通话(观众都受不了这一点,觉得太装逼了),这来自于导演自己的亲身经历,导演小时候也拒绝说家乡话(至今的普通话一点都没有东北味,反而有些南方的温柔),因为说不说方言是一种认同态度。影片末尾,男主角与发小们的关系和解,饰演男主角的演员问导演:要不要这时候我说回家乡话,以表示对故乡的认同?导演拒绝了,因为一个常年拒绝说方言的人,是不能一下子变回去的。

  片中的几个小学同学之间的关系,包括一些台词,如原老师说的、让任万鹏从小恨到大的那句“你看看人家康文,再看看你任万鹏”;如任万鹏醉酒后叫嚣“现在这批学生中最有出息的是我任万鹏”,灵感都来自导演自己的经历(好像是高中同学圈子)。男主角的归乡之旅变成了一次忏悔之旅,对导演自己亦是如此。导演感慨,故乡已经回不去了,即便那些人还在,但已经说不到一块儿去了。

  对于从城镇农村来到杭州的“杭漂”来说,男主角康文的形象是有代表性的,“杭漂”们能在其身上找到身份认同。当晚映后交流时提问的几位年轻人,也毫无例外都是“杭漂”。

  而对于另外一些观众来说,不仅无法对康文产生认同,还会认为其高高在上特立独行的态度太可恶,太做作。进一步,康文(以及整部片子)对故乡的观察,也就流于表面,带着外来者的优越感,根本没有做好田野调查,展现出的是一个臆想中的黄土高原小村庄。甚至有友邻私下这样评价:“作者既没有进入那个村子,也没有进入记者这个职业。”

  基本上,剧中其他角色和观众对主角康文都是宽容中带着嫌弃。笔者能认同康文,但依然嫌弃他,因为他不光事业失败,婚姻失败,做人也失败,按说你总得占一头吧,他都不占,好像《人生》里的高加林返乡了。这是个大胆尝试,主角几乎没有优点,而他的缺点又不是像阿Q那样等着被批判的。从观影反应和豆瓣评价来看,多数人还是接受困难。导演对认同不认同看得很轻,他说,只有商业片才会刻意让观众认同主角。

  那么本片如何能在莫斯科获奖呢?颁奖词是这样的:“影片以客观冷峻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困惑,展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中国如何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嗯,在国内观众眼里,本片的另一个主题——环保问题,实在是老生常谈且根本无解的,本片虽然精确地展现了矛盾,但也是人尽皆知的矛盾,没什么突破性。片子最后以妥协结尾,没能指明一条出路,发展与环保的矛盾依旧无解。导演解释:艺术负责提出问题,不负责解决问题。很有说服力。不少观众喜欢跟电影索要价值观,这属于不正当要求。

  而在外国人眼里,高速发展的、光鲜的中国的另一面——城乡差异、环境污染等,似乎都是新鲜的话题,也是值得忧虑的问题。在国外,记者问导演的问题是:“中国发展这么快,您怎么看?”

  《塬上》影评(四):当年走出乡镇的青年,你们还好吗?

  前记:

  这是塬上获奖归来内地的第二次放映,百老汇电影中心,除了嘉宾预留座,一场票务情况还算可以,几乎座无虚席。我是喝着两瓶水看完的,激动之心难掩,看到大多数人中庸的评价,我其实有点无奈。还记得张大磊的八月,有时候你只能通过佛光加持才能获得更多的肯定和附和,first上颗粒无收,导演在北大映后交流一副萎顿的样子,我当时隐约倒希望其在金马影展上拿奖(别笑直觉)。虽不是我所喜欢的风格,但是八月里有一种时代的气息,国有制企业的改革给人们生活烙上的印记。同样,《塬上》这部电影恰是我所经历的农村变化,让我看到了自己,也想到了《小武》,小武的迷茫我无法切身体味,但康文的滋味尽在眼前。也许相当长的时间内,康文可以作为21世纪前20年的农村到城市的中青年群像的符号,当然,这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并肯定之后,否则塬上也只能被埋没,第39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对于国内电影天平来说份量并不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