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极地》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极地》观后感10篇

2022-03-13 12:56: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极地》观后感10篇

  《极地》是一部由程工执导,苏扬 / 杨烁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极地》观后感(一):对话《极地》主创团队 | “你看里面这些人,活得都比咱们高兴”

  “我们是真的打心眼里喜欢他们,正面看可爱,反面看可爱,才能把人拍的可爱。”记忆中的西藏人,脸上总是有藏不住的笑容。“你看里面这些人,活得都比咱们高兴”。

纪录片《极地》宣传照。图片来自网络

  文|新京报记者罗芊实习生马小龙

  编辑 | 胡杰校对 |王心

  ►本文约5000字,阅读全文约需10分钟

  1月3日,纪录片《极地》最后一集在多个平台更新完,评分从9.2分涨到了9.5分。

  这是一部关于西藏的纪录片,落脚点是“人”,一共7集,每集35分钟左右,讲述了21个生活在西藏的普通人的故事。

  片子里,有在无人区生活的野生动物保护员,自封为“公主”的可爱奶奶,藏族的说婚人,壁画师,木锁匠人等等。有人第一次坐汽车,感叹这是“能跑的沙发”,有人这一生做过最坏的事情,是踩死过几只小虫子。

  当地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普通人,有着朴素的价值观。他们无意间做的事、说的话,常常使观众泪目。

纪录片《极地》剧照。图片来自“纪录片极地”微博

  片子播出后,主创团队透露了一些镜头之外的故事。

  《极地》摄制组在西藏呆了大半年,最困难的就是“喘气的事儿”,有人呆到第六个月了,还有高原反应。和喘气相比,天气严寒,常常零下几十度拍摄,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拍摄时,摄制组的成员们吃过母牛胎盘,住过牛棚,爬过九个多小时山,走过独木桥,脸上涂了当地人的自制面膜,一起在泥地里打泥巴仗……到后来,摄影师们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接羔的季节,他们能看出来,“这只羊就快要生了,快来拍”。

  回望片子的一点点成型,大家记得的都是些快乐的事,有人吃饭时不爱在帐篷里吃,要蹲在门口看着雪山吃,“太美了,雪山就在你眼前,感觉伸手就能摸到,想把它的样子一直记住”;有人看到过色彩完整的彩虹门,就在眼前,“还是双彩虹,你说这一辈子能看到几个双彩虹”。

  他们忘不了那些可爱的少数民族同胞——坐了一天的车,一下车,发现“僜人”爷爷在给你做手抓饭,“僜人”奶奶用灶火做爆米花,满满一大盆端上来,这是他们家最好的东西;拍摄寺庙里的壁画师;拍摄驮盐者,驮盐的爷爷家有一块破旧的小木板,他很宝贝,是有一回去采盐飘在水面上的,他留了几十年,相信那是盐湖女神送给他的礼物。

  “我们是真的打心眼里喜欢他们,正面看可爱,反面看可爱,才能把人拍的可爱。”记忆中的当地人,脸上总是有藏不住的笑容。“你看里面这些人,活得都比咱们高兴”。

纪录片《极地》剧照。图片来自“纪录片极地”微博

  回到北京后,由于语言差异,拍摄素材的翻译工作持续了半年多。导演程工是一个极认真的人,他在每一位剪辑师的电脑上贴小纸条,上面写着,“要有耐心”。

  这个团队认为要做一件大家都爱的东西,而不是一声叹息的东西。他们从壁画师师徒的故事中,读到了自己,每看每哭,“做纪录片也是那样的,很苦,又很享受,一点一点的坚持”。

  有人说,《极地》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下面是我们在《极地》这部片子里,挑选的10个普通人的故事。展示在这样一个最靠近天堂的地方,人们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野生动物保护员

  多吉次巴是双湖县的野生动物保护员。他常年在普若岗日冰川附近巡逻,这座冰川的体量,仅次于南极和北极。

《极地》中的野生动物保护员。图片来自网络

  没人比他更了解这里的动物。冰雪地里一头野牦牛死了,多吉一眼就认出“这是两年前失踪的那头”,停下摩托车跪在地上,用手指一节一节量牛角,在笔记本上一笔一划写下这头野牦牛的年龄。

  在羌塘无人区,多吉次巴巡逻到哪里,帐篷就搭建到哪里,他有五个孩子,都在无人区迁徙的帐篷里长大。环境艰苦,一次,小儿子被开水烫伤,室外气温零下十度,最近的医院距离120公里,妻子只能用奶水帮孩子消炎止痛。

  尽管如此,多吉仍坚持让孩子学习知识,他的帐篷里挂着手写的汉语字母,不巡逻的时候,孩子们排成排,跟着他大声读“a、o、e”。

  新的一年快要来了,多吉闭着眼睛许了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来生还可以做人;第二个愿望是,孩子们都能好好上学,以后能找到工作就很好了;第三个愿望是,生活可以好起来,一点点好起来就可以,比原来更好,一是房子盖得更好,二是牛羊圈修得更牢”。

  电影放映员

  白玛今年19岁,是波密县的电影放映员。雨季来临之前,他要完成进山放映的任务。

《极地》中的电影放映员。图片来自网络

  他要去河谷上游的八盖乡放映电影,顺利的话,他牵着马,穿越密林和山川,步行两天可以到达。那是一个只有八户人家的小村庄,村里人从没看过大幕电影,进入村子的唯一方式,是把自己拴在索道上,飞跃一条湍急的河。

  村长接到白玛要来的电话,高兴坏了,在电话里喊,“我马上叫几个人飞过来帮你”。一条细细的索道,四五个人在村头拽,硬是把500多斤的马也运过去了,水声隆隆,马儿四蹄落地,村民笑得眼眯起来。

  夜里,全村人一起看了《夏洛特烦恼》,八十多岁的老人抱着还在啃手指的娃娃,眼睛都舍不得多眨几下。

  这是白玛最享受的时刻,他喜欢电影,也喜欢为大家放电影。他曾经和朋友去过镇上,城市里,总感觉“好乱,好吵”,比来比去还是觉得更喜欢雪山、森林,每天都在河水农田里走一走很舒服。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心愿,“赶路的时候太阳不那么大就好了。”

  面膜奶奶

  白玛曲珍73岁、次仁曲珍70岁、曲美卓嘎85岁,她们是65年的闺蜜。

《极地》中的三位面膜奶奶。图片来自网络

  曲美卓嘎从小是个孤儿,白玛曲珍丈夫早逝,次仁曲珍家境贫寒。

  她们脸上,最不缺的是笑容。这三位奶奶自封为“藏族三公主”,只要待在一起便叽叽喳喳斗嘴、打趣,然后笑对方,“哈哈,我刚刚跟你说什么你没听到吗”。

  药膏做好了,跑到马路上免费给过路人都涂上。太阳落山,三个人坐在一起吃东西,说自己的心愿,“能一起去趟拉萨就好了,然后后年、大后年、再加一年还能继续在一起”。

  最后,不忘给美丽的自己敬杯酒。

  驮盐者

  在西藏,一袋纯净的盐能换来三袋青稞。

  盐湖靠北,风雪在呼吸间降临,盐人认为,北方汇集了所有的病魔和晦气,越往北走,便越接近生命的极限。藏北牧区流传着一个说法,驮盐的苦就是要经历死以外的所有艰辛,去盐湖驮盐,称得上西藏男人的成人礼。

  这个过程虔诚得像一次朝圣——驮盐队伍不能有女性,几个月之内不能与女子同房,一路上要对盐湖女神祈祷,他们信奉,走得越远盐湖女神越高兴。采盐的每一步都有规矩,先煨桑,再采盐,采完盐要对盐湖女神敬谢,洁净的盐,是盐湖女神赐予的珍宝。

  次仁旺青是一个驮盐者,他只取这一年需要的盐。他教育小孙子,“盐很少,我们不能全部拿走,还会有很多人过来,如果我们都拿走了,别人就没有了”。

  归途,他唱起歌来,“生命就像太阳落山,回家的人就像大山的影子”。

《极地》中的驮盐者。图片来自网络

  木锁匠人

  江安是一名木锁匠人,他有做藏式传统木锁的手艺。

《极地》中的木锁匠人。图片来自网络

  早年间,当地人多住木屋,干燥天容易起火,他们将大部分粮食和贵重物品集中放在山顶的仓库里,远离火种,用传统木锁防盗。

  这种木锁历史久远,钥匙是铁条弯曲锻造而成,比巴掌还大,整个木锁有半米长,但锁芯极为简单,按照现代人的逻辑,这锁“防君子不防小人”。

  年轻时江安做过很多木锁,那时,做钥匙需要打铁,而铁匠多和制作刀具、杀生联系在一起,打铁被人们视为最低贱的工作,他逐渐远离了这一行,发誓再也不打铁。

  最近,江安受村民所托,给全村人更换木锁,每一把锁,都要去山里亲自砍紫桦作为原料,它质地细密、耐腐蚀。为了避免打铁,江安不换钥匙,锁芯根据钥匙的形状进行复制。

  他近乎固执地远离一切和杀生有关的东西。这一生,江安没有杀过牲口,他认为自己做过最坏的事情,是阉割过牲口。他会给家里每一头牛起名字,最快乐的事,是和自己48头牛和25头猪生活在一起。

  僜人

  年轻时,大佰龙靠打猎为生,单是熊,就捕过八十多头,20年前,他的儿子上山捕猎失踪了,他从此不再捕猎。

  村里人都说,你儿子肯定死了,大佰龙不相信,儿子从不跟人吵架,又不随便招惹别人,又不偷东西,这人怎么就没有了呢?

  他还在等儿子回家,村里的僜人,都迁到了山下的新村子,那里有电,有现代化的生活,大佰龙和妻子不肯搬走,他们舍不得儿子亲手盖的木屋。

  孙子和孙媳妇上山来看他们,给他们装灯泡,老两口看见灯亮了,嘴里念叨着“亮了”,老爷子说“要是他爸爸在就好了”,婆婆说“这灯是他托孙子给咱们装上的”,老爷子回了句,“是啊,儿子一定能回来的”。

  桑央节舞者

  猴年,当地人会迎来每12年才有一次的桑央节。

  赤来伦珠是桑央节的领舞,他跳的舞蹈叫谐钦,在雅鲁藏布江边的村落里,谐钦是一种流传了很久的集体歌舞仪式。

  近年来,赤来伦珠身边的好友相继离开,他成了村里仅剩的一位掌握全部唱词和舞步的舞者。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不知道自己还有几个12年,总爱躺在院子里的木椅上唱,“行走在旷野上,伤心啊,伤心……”

《极地》中的桑央节舞者。图片来自网络

  壁画师

  平措扎西是一位壁画师。

《极地》中的壁画师。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替一座地震后重建的寺庙画壁画,平措扎西和十个徒弟全都吃住在寺院,花费整整三个月时间,完成七间殿堂的壁画。

  他最小的徒弟名叫贡嘎,学习佛像绘制必须经历从释迦牟尼到度母再到金刚手三个阶段的线稿练习,贡嘎在“金刚手”这个阶段,反复画了两年。

  师傅严格,贡嘎的线条画得不好,都要擦掉重来,平措扎西手把手地教,“不要着急,一步一步来”。最后,清洗墨汁的水,他们会捧着,穿过长长的院子,倒在老树根下,这是对寺庙的敬畏之心。

  平措扎西希望自己死后,画过的壁画能流传百年,“所有生命的意义都在于此,一直在画,不停地画”。

  藏医

  贡觉仁增自幼体弱多病,被父母送去寺庙学医。还俗后,他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开设了唯一的藏医诊所,三年来,入不敷出。

《极地》中的藏医。图片来自网络

  下乡行医时,他会带药浴木盆,将水柏枝,小叶杜鹃、刺柏、麻黄和细叶亚菊研磨细碎和青稞一起煮熟,加入碱末,做成藏药浴的原料。

  藏医在村子里很受尊敬,一到村口,大家奔走相告,“医生来了”。

  在湿冷的藏族村庄,贡觉仁增帮人火灸,利用火的热力,封住特定穴位,阻断风寒的扩散。必要时,给病人泡藏药浴,利用热能和药力的作用,打通经络,使药物直达病灶。

  贡觉仁增觉得给人看病,也是在帮自己积善德。他这一生,做过最不好的事情,是“不小心踩死或伤害过一些虫子”。

  说婚人

  占堆不识字,他是一位说婚人。

《极地》中的说婚人。图片来自网络

  说婚是在婚礼上,用一种口头说唱祝福新人的形式,并且回答人们关于生活的种种问题。占堆说婚的本事是爷爷放牧时一句一句教给他的。

  婚礼开始前,新人会用去年收获的青稞摆成一对“卍”字,迎接说婚人。还没走到新娘家的门口,占堆的歌声就已经开始了,婚礼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晚上,至少12个小时,说婚人要一直唱诵婚礼颂词。

  人群热闹,年轻人纵情饮酒,玩手机,占堆有些出神。他怀念过去的婚礼,人们围着他,听着吉祥的祝福语喝彩,争着敬酒,提出各种问题,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识别天气?如何放牧?如何获得幸福?而他是那个代替土地作出回答的人。

  但是现在,没有人再问这些问题了。

  占堆想找个会写字的人,帮他记住那些关于季节、关于山川河流、关于人群的颂词。

  他觉得自己老了,却越来越知道自己在唱些什么。“从塔坡一直到纳木错,我觉得我说婚说得最好,我一生都很爱这件事情。说婚是祝福,祝福是最美的,就像落日一样美”。

  后记:2017年12月,纪录片还未播出,次仁旺青去世,西藏少了一位驼盐者。

  你对西藏有怎样的想象呢?

  本文系新京报 剥洋葱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

  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xjbpeople@163.com)联系我们 。

  想看更多人物故事,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剥洋葱people(ID:boyangcongpeople)

  《极地》观后感(二):你是否也愿意多看几遍,毕竟很美好

  《极地》观后感(三):极地,很美

  今天偶然点开,竟然就看完了!

  第一集就让我迷上,记得放电影的小伙马儿过河,我捏了一把汗,叫了出来,最终还是顺利过去,很惊险!小伙在去的路上由于路途遥远还搭了帐篷,夜晚在里面看台湾的青春电影,甚是可爱。还有每个观众在荧幕映衬下明亮的眼睛,笑声在高原的夜空中闪烁着回荡着,也叩击着我们的心。oh.that echo!

  高原的医生,做着好事,去村里为大家看病,和村长在丛林里临别前的大笑,我仿佛看见两个孩子。村长说【你真是个好人】,还有更质朴更可爱的表达吗?这种真实令人感动。

  三个高原姐妹花,自己去采药草,熬制成面膜,去马路上拦住路人,要为他们防晒,想要让每一个女孩子像公主一样,当然男孩子也被【宠幸】了。因为三位老奶奶都讲着藏语言,游客很多有点怕怕,多数还是本地人接受了这份好意,看着被涂花脸的人们,老女孩们止不住自己的笑意。她们就像三个十八岁的女孩,从小做了六十年的闺蜜,仍然笑靥如花,互相逗乐。希望她们能互相陪伴,一起去拉萨,永远公主!

  很多藏区的老手艺失传了,而后辈继承人们,有的有其它想做的事情,有的是技艺还不精湛,有的甚至后继无人。看着锁匠神奇地一点点儿做出一把把木锁,做面具的用泥土和纱布做出彩色面具,只能惊叹于他们的技艺和先人的创造力。

  手工鞋子,全皮,一针一线缝制,至少需要六七天,藏民用来骑马或者在高原放牧,很耐穿,彩色的,很好看。最开始的价钱有点高卖不出去,降到保底价格终于卖出去。他说,主要是来宣传而不是赚钱。很感动,看着他一个人坐在地上,旁边有几把蓝色椅子,盆友们都走了,他依旧一针一线缝制鞋子,下午的阳光洒在窗户,映衬了可爱的红色脸庞。

  年轻的夫妇,面临生小孩儿,妻子有点恐惧,看着面前的小小羊羔,思考着肚子里的生命。男孩儿和她坐在石头上,逗着她,吻着他,问着她还舒不舒服,给她依靠,很可爱的爱情样子。是不是在简单的环境里,我们会更加忠于爱情呢?如果知道一切都来之不易,生命和相遇,都该被珍惜!

  我们随着周围的事物而改变,生活就应该像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儿呀!

  有时候人生就是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做着一件件简单可爱的事情,那就是意义了!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吗?看着那些红色脸庞发出的容光,简单,极致,纯净,快乐~我觉得好美!

  《极地》观后感(四):生而为人,我很幸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M4Mjk1Mg==&mid=2247483931&idx=1&sn=4747f29bd48fe07f4747e287f0994b05&chksm=9fe9479ca89ece8a48e694def0fdf81f803eef31ef304eee867c559c130b726cda640f7e5dff#rd

  原链接在这里

  《极地》不是北极,不是南极,是西藏——世界的第三极。它讲述的是那些生活在海拔几千米的藏民们,是如何对待一把刀、一双鞋、一个锁、一座山、一个病人,以及,如何对待生死。

  全七集,我一口气看完的。周遭的嘈杂无法给我带来任何干扰,只是一直在心里感慨:居然有这么好看的纪录片!居然有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居然有人把下辈子投胎为人作为此生最大愿望!

  我觉得,以前所听到的一切“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呼吁,似乎只是苍白的口号,只有在这部纪录片里,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许多人要冒着生命危险,才能看上一场电影。

  为给村民放上一部电影,年轻的电影放映员,要冒着危险走过一段段滑坡泥石流的山路,才能到达那个被隔绝在对岸的村庄。

  里面的村民要悬着绳索才能“飞”出来,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急流。这个电影放映员的那匹马,有500斤重,远大于人的重量,也只能挂着绳索过去——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这次飞渡。

  我不知道,他艰难进村去播放电影的初衷是什么。真的是乱石滚落的山路啊,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啊!这样做是为了挣钱,还是,他真的把这个当成自己的使命?

  在西藏,还有一种职业,叫做挑夫。

  很多村里还没有通公路,要进出村里,只能紧贴着悬崖的小路越过高山。挑夫也就这样产生了。他们能把外界的一切物资挑进来。比如钢琴,比如挖掘机。看着五六个大汉似乎是在从山顶垂直往下走,我几乎是紧握拳头的。隔着屏幕,在看他们上演生死大戏。慢点……慢点……

  挑夫说,要把大型挖掘机运进来真的很艰辛。他们先把挖掘机给拆了,拆成小小的部件,然后一个个部件背进来。 他们背了四个多月了,现在这些部件散落在各个地方,他说一定要全部找齐,到时候拼装起来就可以用了。

  山里处处都是挖掘机的配件。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老人,叫做次仁旺青。

  在那里,一袋盐可以换三袋青稞,足以见得盐之珍贵。在每年最寒冷的时候,次仁旺青就领着驮盐队出发了。他们要到达海拔5200米的盐湖去采盐。这有多辛苦呢?用他们的话说:采盐的苦,就是要经历死以外的所有艰辛。漫漫长路,极度的寒冷,野兽的袭击,无处不在的危险。

  盐湖女神是他们心中最神圣最美好的存在。采盐时,他们要唱歌征得女神同意,一粒盐都不敢浪费,怕女神生气,还要用最好的青稞酒感谢女神,祈祷女神护送他们安全到家,希望女神明年还馈赠最好的盐给他们。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从不贪婪。老人说,够吃就行了,不能全都拿走,别人也需要来采盐的。

  老人说,是个男人就要去盐湖。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可是,在这个纪录片还没播出,老人就已经去世了。

  我不去伤心,他还会投胎为人的。他只是离开了,他不会被遗忘。他的故事会被许多许多人知道。

  《极地》的一位制片人说:“大概因为活在离老天爷很近的地方,很多“色相”(物质、名利、金钱)变得不太重要。当你站在海拔 4000 米的高原上,头顶蓝天俯望大地,你会意识到生活真的就是天-地-人而已。”

  《极地》观后感(五):有关《极地》带给我的感动

  有关《极地》 不管是不是剧本, 我只知道它给我带来最真实的感动。 该纪录片深入青藏高原腹地,从羌塘草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从生命禁区雪线到喜马拉雅雨林深处,拍摄了在极端生存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日常,荒原,森林,雪地,他们在这片孤独的土地上守望着,也创造快乐。 有些东西就伴随着一些人的生命,像呼吸一样简单,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但也难以抓住,是流淌在血液里了。 你会发现,越是用自己双手取之于大自然的他们更懂得感恩回报大自然。 每年一次的走几百里去盐湖挖盐拖盐的传统根植在每一个家族血脉里,连几岁的小孩也喊着去,不亚于《冈仁波齐》里小孩对圣地的向往。 牦牛扛着够这个家族吃一整年的盐往前走,后面的他们不停地歌唱以表达对盐湖女神的感恩。 你会看见他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而用斧子砍几个小时,还要自己扛下山的大树只是为了来补漏水的屋顶。 你也会看见我们开着拖拉机用电锯一下子伐完整片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也无动于衷。 朱熹说:“ 天地别无勾当,只以生物为心。如此看来,天地全是一团生意,覆载万物。人若爱惜物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感动于古人,惭愧于今人。 你会发现,那些皮肤被晒得黑红黑红的姑娘在阳光下笑起来也很好看。 你会看见,三个八十几岁的老奶奶对生命的热爱有多么厚重,只觉比格桑还顽强,去几十公里以外的山上采摘草药熬制防晒面膏,只为给每个过路人涂抹一点,以防他们晒伤,看到她给汉族姑娘涂脸的时候,嘴里说着“汉族漂亮的脸啊,晒伤了多可惜”真的泪目,即使被很多人误会怕被讹钱,一次次被拒绝,但她们仍笑着热切地看着后面的行车路人,她们的一举一动表现了对每个过路人的喜欢和赠予,她们清澈的眼神无不透露着内心的纯朴和善良,灿烂的笑容流露着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恩知足。 你会发现,弹幕里说一只牦牛好几万的这个数字在藏民的眼里并不重要。 牦牛是他们忠心的伙伴,他们给每一只牛羊取了名字,已然成为了他们的家人。 他们对物质的需求大多只要满足生活所需就好,一座自己盖的房子,每餐食饱,家庭和睦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幸福与物质不是那么相关,其中展现的亲情,友情,毫无利害关系,突显着人性的真善美。 你会发现,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对藏文化民俗的尊敬充满了虔诚。 一个牵着马爬山涉水的少年只为去每个小村落,给他们播放一次户外电影,有一直热爱唱藏戏的老爷子,也有年迈的文艺团老年夫妇随着年龄增长从不减对藏舞的热爱,一代代传给年轻人。一个个匠人匠心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着,讲述着,感动着。 你会发现,他们对生死的坦然超乎你的想象,活得通透,不世俗不焦虑。 你会发现,他们珍视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亲人,经常打一壶甜茶聊着过往。 你会发现,他们的幽默智慧像是与生俱来的,只闲坐着谈话也毫不单调。 这世界上就是有些地方,虽然路途遥远而封闭,但也因此成为了人间秘境,保留了一种让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他们在这片孤独的土地上守望着,也创造快乐。人与自然既博弈也交融。” 不禁感慨,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物欲权欲,我们的追求是不是太过功利太计较个人得失,而忽视了身边很多的美好。 也不禁感慨每次出去旅行,再深度都只是匆匆过客,对当地的精神生活了解得太太少。 对身边的人和事多一些敬畏之心,认真投入到生活、工作中的每一刻,每一件事,才不算辜负自己的一生。 我们要追求美好,但是应该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而不是虚妄的被包装的假象。

极地 (2017)9.42017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程工 / 苏扬 杨烁

  《极地》观后感(六):谢谢手艺人

  《极地》观后感(七):纪录片《极地》背后的故事

  滑索上悬挂着一只缓慢移动、有些惊惶的马,滑索下面是翠绿、湍急的河流和裸露的岩石。旁边的岸上,4个男人攥着绳子,努力将马拉向岸边。

  这只马是电影放映员白玛的,他此行要到河对岸的只有8户人家的村子,去为村民放映一场电影,这条河是他的必经之路。

  运抵马匹和放映设备以后,夜晚,白玛为村民放映了一场露天电影。或许由于太难看到电影,在露天电影放映中,村民观影时的表情认真得近乎虔诚。

  这是纪录片《极地》中的一段故事。这部纪录片历时6个月拍摄完成,影片将镜头对准藏区的普通人,呈现了21个在以往西藏题材的纪录片中,难得见到的生动、真实的人物。

  不想把《极地》拍成另一个《第三极》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苹果社区23楼的办公室中,导演曾海若看着他写的以藏区为题材的纪录片《极地》的策划案,有些痛苦,“有一种强烈的,在重复自己的感觉”。他找来制片人胡小鹿,对她说,“我们必须另找一个人拍摄,不能再延续我的风格了。”

  这一幕发生在201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几个月前,曾海若拍摄的藏区题材纪录片《第三极》让他备受赞誉。该纪录片用国际化的语言讲述西藏,央视4频道播出后,又在多个频道复播,豆瓣评分9.2分。该片还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买下。

  但曾海若不想将《极地》拍成另一部《第三极》,他的想法是:《第三极》更关注自然,《极地》要更关注人。此外,与《第三极》相比,《极地》中应减少背景性的信息介绍,重点放在人物故事本身。

  他在筹备《极地》策划案期间,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将策划越写越像《第三极》,他的个人兴趣点不断牵引他到“自然”而非“人”上。

  于是,曾海若决定另找人拍摄。他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人选是导演程工。程工拍摄的西藏题材纪录片《进藏》让他印象深刻,“其实它商业味挺浓的,有一个汽车广告的植入,但做得非常生动,里面塑造了很多个不错的人物。”曾海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几天以后,曾海若从苹果社区驱车2小时,在北京西五环的中间艺术区见到了程工。他看到程工文着花臂、留着大胡子、包着头巾,头发扎成发髻,闪过一个念头,“这人跟我也差别太大了”。

  巧的是,这一天程工刚刚完成《进藏2》最后一部分的剪辑。在程工的工作室,曾海若看了一遍《进藏2》,曾海若觉得无论是影像风格还是叙事语言,都与自己的作品差别极大。“我做电视出身,学的是BBC那一套,但程工有很强的电影感。他身上有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与我不同的东西。”

  他问程工有没有兴趣拍摄《极地》?“只要西藏的题材我都有兴趣。”程工说。他又问程工有没有时间,“只要是西藏的题材我都有时间。”程工回答。但曾海若没有立即把片子决定交由程工拍摄,“唯一犹豫的地方是,我觉得怎么也得再见几个导演再定吧?”曾海若回忆。

  西藏对程工有特别的意义。

  1990年,程工18岁,由于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他心理负面影响极大。父亲为了帮他渡过难关,带程工从成都沿着川藏公路徒步、搭卡车去西藏。程工如此描述这次18岁的西藏之旅带给他的影响,“很痛苦,这种痛苦完全是生理上的痛苦,痛苦之后就会特别释怀”。而他的父亲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帮助他,是因为自己18岁时也曾走过川藏公路,那是“文革”最火爆的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西藏拯救了程工。

  几周以后,曾海若又见了两三个导演,最终决定还是由导演程工拍摄《极地》,自己担任监制。“回想起来,后来再去选择别人是没有必要的,当我第一个想到程工时,其实潜意识已经帮我做出选择。”曾海若说。

  在选取拍摄对象上,《极地》的执行导演张祎的记忆中,确定了这样一种筛选逻辑:极端环境下极致的生活方式。此外,剧组共同制定了几个大致的拍摄范围,比如拍摄能分别体现西藏与外界交流、对藏区传统的守护,以及当地年轻人面貌的内容。

  摄制组根据此前在西藏拍纪录片积累的资源,以及找作家、学者、旅行家沟通,制定出了约20个初步的拍摄对象。执行导演张祎的记忆中,最初策划的方向还是有点偏向科普性质的纪录片,“人物还有一定的标签性质”。

  此外,曾海若和程工都很喜欢法国纪录片《人类》。他们计划借鉴《人类》的形式,拍完每个人物故事以后,再对人物做一个采访,让人物对着镜头诉说他们的愿望与遗憾。这便是《极地》每集最后人物自白的想法的由来。

  介入被记录者的生活,启动故事

  2015年圣诞节的前一天,30人左右的《极地》摄制组团队飞抵拉萨。此前计划中拍摄的人物,常常因时间等原因不能顺利拍摄。因此,最初阶段,他们主要通过当地的作家、媒体人、诗人,以及有私人关系的朋友,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平均每天见3~5个人。

  那曲的一位人类学博士,为他们介绍的第一个拍摄对象:格拉丹东雪山下的安多县,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村庄中的一对夫妻。妻子卓玛的第一个孩子即将出生,她很害怕。父亲迪迪带着小两口在神山下点起桑烟,祈求神山的庇佑。

  在拍摄团队工作的同时,有一个4人组成的调研小组,负责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他们的选择方式,是先按照文化、历史的角度圈定一个群体,再在其中找到最有故事的人,“像藏医、面具、木锁,仅仅是人物的载体,重要的不是载体本身,而是进入载体背后的人物”。

  比如有很多人会制作木锁,但他们唯独选择了日卡村的木锁匠人江安。江安身上能折射藏人对轮回的信仰。江安的父亲去世以后,江安曾对喇嘛发誓,再也不打铁了。钥匙由铁制作,他因此不再造锁。在当地的文化中,打铁与杀生有关。最近,江安受村民所托,给村中人换木锁,为了避免打铁,他不换钥匙,而是根据钥匙的形状,重新制作一个个锁芯。

  此外,江安还养了48头牛和25头猪,他给每个动物都起了一个名字。江安说,他一辈子从未杀生,做过最坏的事是阉割公牛。他希望自己下辈子能投胎做人,最怕投胎做饿鬼。

  无论是木锁匠人江安,还是雪山下的夫妇,都体现了《极地》拍摄上的特别之处:一方面,他们选取的人物皆折射出藏区不同于内地观众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摄制组又能让藏族人在面临第一次生子、信仰与情感间抉择这些生活命题时,抵达与人类共通的情感。

  拍摄中,摄制组会介入到被记录者的生活之中,为被记录者创造一个行动的契机,去启动一个个故事。

  比如“墨脱钢琴”那个故事。西藏墨脱县,路途艰险,至今未通公路。摄制组在路上碰见了一伙背夫,得知他们曾经将挖掘机拆散,背入大山深处。与此同时,摄制组得知在墨脱半山上的加热萨小学中,返乡归来的教师丹曲常教孩子们唱歌,却没什么像样的乐器。

  摄制组决定赠送给丹曲一架钢琴,但丹曲需要自己想办法将钢琴从附近的城市,运到未通公路、且处于半山的学校。丹曲几经打听,辗转找到一些曾将挖掘机背入大山的背夫,成功运回钢琴。这个故事的结尾,小孩子围在教师丹曲周围,在钢琴伴奏下,他与孩子们一起唱起了《邦锦美朵》。

  在拍摄驮盐队的故事期间,摄制组发现当地已经30年无人驮盐了。为了重现昔日驮盐队的经历,摄制组说服了现在已经60岁的、曾经的驮盐人次仁旺青。次仁旺青带着孙子,与驮盐队的老朋友,重启了一次以牦牛驮盐的旅程。

  藏族人对神灵敬畏、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以及一些古老的仪式,在驮盐旅程中一一得以呈现。

  而这种拍摄者的介入,是否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并不影响真实性,他们不是演员,这就是他们的事儿,他们的经历,我们只是让他们在这个时空发生了而已。”执行导演张祎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

  拍摄期间,也有一些内容,摄制组拿捏不准是否会有较好的呈现效果。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是“说婚人”。最初,团队中有人担心,说婚这个题材,可能太文字化,不适合用视觉表达。

  但他们依然选择拍摄了说婚人占堆。“说婚所处游牧时代的产物,会渐渐消失掉,现在已经很稀少了。此外,说婚者的唱词中有很多对日常生活的指导,有很多哲学层面的内容,这与藏族人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张祎说。

  纪录片中,说婚人占堆身处热闹的婚礼,显得有些落寞。结尾时,占堆表达了对逝去的时代的怀念:过去的婚礼中,人们会争着问他,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获得幸福?而他是那个代替神灵作出回答的人。

  拍摄接近了尾声的时候,团队欣慰地发现,找到的人物,远远比最初划定的人物要更精彩,“好多人物此前在任何媒体、纪录片中都未出现过,而且,他们很生动,不是一个行走的标签。”执行导演张祎说。

  “如果一定要固守住什么东西,反而是一种‘执着’”

  2016年6月26日,《极地》剧组在拉萨的一家烤肉馆中,吃了一顿杀青饭。执行导演张祎记得那天很多人哭得稀里哗啦,“六个月的拍摄真是太苦了!”

  这些苦包括:前往藏北的路上,路面极其颠簸,以至于一天下来,明明坐在车上,每个人的微信运动却显示4万多步;拍摄“格兰丹东夫妻”时,海拔5200米,又正处冬季,团队有人冻晕在寒夜中;离开林芝的路上,赶上雨季,一路塌方、泥石流,他们看到路边拦截落石的铁丝网,好多已经被砸成网兜状。

  杀青饭过后,摄制组返回北京,开始了7个月的后期制作工作。最初,他们剪辑的版本是每集50分钟,3个故事。在监制曾海若看来,这是他最喜欢的版本,“不紧不慢,比较从容”。但最终,由于中央电视台可以提供的播放时间有限等原因,他们又剪辑了一个每集36分钟的最终播出版本。

  此外,最初团队计划按照传统纪录片的手法,将每集归类为某一个主题,比如“山川”“河流”等。但在归类中,发现每集的内容本身,总是难以用某一个主题真正地概括。后来,曾海若决定干脆放弃归类,“归类反而会过度解读。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的主题,片中所有故事讲的就是‘如何认认真真的活着’。”曾海若说。

  “认认真真活着”是曾海若看过《极地》以后最深的感触,“他们为什么会快乐,他们为什么会幸福,是因为他们认真地在干这所有的事情。之所以播出后口碑好,我觉得也是很多人认可这样的一种态度。”

  另外,与多数纪录片不同,《极地》最初就决定选择一位演员来配音。制片人胡小鹿看来,纪录片的市场较为小众,演员来配音能扩大受众群体。此外,她觉得很多演员的声音表现力很好,堪当此任。

  胡小鹿找演员的过程几经周折,“并不是所有演员都愿意”。找到演员杨烁时,杨烁时间正在苏州赶戏,却痛快答应且分文未取。最终,团队在苏州布置简易录音棚,利用杨烁晚上下戏的时间完成了配音。

  每个人物故事讲述前的片头字体,团队也颇花心思。导演程工找到书法家许静题写片名,并且找来书法家萧沈,题写片头人物的名字。“你不觉得这个字很扎手、很硬吗?我觉得从气质上符合这个(《极地》)风格。”执行导演张祎说。

  2017年年初,《极地》纪录片已经制作完成,播出过程却充满曲折。原计划在3、4月在CCTV10首播,由于题材涉藏,有关部门审片流程较长等原因,迟迟没有播出。此外,最初胡小鹿谈的网络独播平台是乐视视频,中途乐视出现危机,无法付清费用,只得修改协议为非独家。此后,胡小鹿又增加了与B站的合作。

  2017年12月末,《极地》终于在CCTV10、乐视网和B站播出了。但由于播出时间推迟,一些赞助商撤资,导致这个口碑极好的片子,现在仍未收回成本。制片人胡小鹿称,现在他们正在制作电影版的《极地》,后面应该还是可以盈利。

  《极地》最后一集播出结束时,豆瓣评分由9.2分升高到9.5分。它播出的最后一个故事,讲述了西藏最偏远的文布南村里的故事。这个村子中有梦卜师、黑帐篷传人等古老西藏中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村子,也已经开始制作广告牌,经营起家庭旅馆。

  “如何看待西藏越来越现代化,以及传统的消亡?”曾海若在西藏时,曾经问了当地寺庙中僧人这个问题,僧人告诉他“历史就是这样的,生活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一定要固守住什么东西,反而是一种‘执着’”。

  刊于《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4期 ,原标题:《普通藏人,认认真真地活着》

  《极地》观后感(八):把远方,带回身边

  《极地》作为《第三极》的姊妹篇,真的期待了好久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还清晰的记得首播当天下班很晚,忙完立刻打车回家打开电视,看到熟悉的画面,瞬间将思绪带回那片挚爱的土地。

  它运用了电影般诗意的叙事语言,从普通人的爱与感情出发,用22个平凡而温暖的故事展现了西藏人的生活日常。这些看似遥远的故事,又像发生在我们每一个热爱藏区的人身边,喜欢他们的淳朴善良、喜欢他们与自然地融合和谐、喜欢他们心中最神圣的信仰!

  最开始看的应该是CCTV苏扬老师配音的版本,声音非常棒,很专业,是纪录片最真实的感受;后来又去B站回味第二遍地时候,配音是演员杨烁老师,又是不一样的感觉,像在暖暖的午后听邻家大哥哥在讲故事一样。第三遍,就是读书了,在看文字的同时,回顾当时视频中的场景,又在文字背后体会到《极地》这样一个非常棒的团队该历经多少艰辛才能这么完美顺畅的展示出平凡的故事。好的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书里的序言中程工导演写到,“希望每一个人都像故事主角一样:谦卑、知足、快乐。希望西藏永远都保持他的圣洁、美丽。因为他是永恒,我们都是过客。”记录片中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个故事:墨脱上空的钢琴曲和电影放映少年白玛曲旺。墨脱被称为莲花秘境,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要想为大山里搬运东西,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小伙儿丹曲毕业后回到墨脱,梦想着有一台钢琴,他就可以为孩子们演奏音乐,欣赏美妙的声音。他联系村长找到了一群人-背夫,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钢琴完好无损的送到学校,丹曲留下眼泪,带领着孩子们唱起了《邦锦梅朵》,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是丹曲最幸福的时候。

  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希望你会带着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去回味。希望每一个观众亦或是读者,都像导演说的,不管在下一世,自己是虫子、树木还是鸟儿,都还记得西藏,还能不远万里去找她。

  《极地》观后感(九):极地人生 善良人生

  非常好的一部纪录片!

  片中每一个人物的家庭其实生活条件都不太好,但无一例外都非常的善良淳朴。他们很多的品质都非常让人感动,比如知足,向大自然索取物质从来都是用多少拿多少,不会贪得无厌,像采盐的次仁旺青,采铁矿的西洛,采药的琼珠;还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教儿子骑马的诺拉就是,没有做不到的,只要不停的练;对待自己手艺的认真专注,像跳谐钦的赤来轮珠,做面具的拉索拉西等等。

  看完后其实会产生一个矛盾,看完他们的生活条件会希望他们以后能生活的更好,但是又怕一味去追求改善生活的同时忘记了对高原那些古老文化的传承,就像即将失传的说婚、谐钦、弹舞,不愿意跟着拉索拉西做面具的儿子…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还有人们内心的纯净度,该如何平衡?

  片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每个人那发自内心的微笑,还有护肤三姐妹,实在太可爱了,总是忍不住想自己老了以后要是也能有一二好友,互黑互爱,即使没了牙齿,还是能开怀大笑。

  《极地》观后感(十):拥抱现代化对西藏是好事!

  比起第一部,《极地》更注重人文,而非常让我兴奋的一点就是,无论摄影组到的地方多么偏远,都能够通手机,通电。(要感谢中建,中国移动,村村通) 第一集的滑索底下,赫然有两个大桥墩;八户人口的小村,通电通路有信号有路灯;居住边远的小夫妻有宝宝会去医院看产检,又保持虔诚的祈祷;学校都有汉族标语; 有商业头脑的精致三公主(哈哈哈,和第三极的双胞胎老奶奶一样可爱);搭广告牌吸引游客的村民;拿灰太狼当耙子的村民比赛;手工藏牧民鞋小分队; 有人说开发会让景色不再纯粹,但你们所向往流连的美景和生活方式,生活其中的人,有选择不身处其中,有选择追求更好的更便捷的现代生活。 无论生活条件多么艰难,现代化生活方式已经一点一点的进入到藏族人民的生活当中,而他们也希望通过拥抱现代化过上更好的生活。 希望大家都像三个公主一样,精致而美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极地》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