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生》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重生》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22-03-13 12:56: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生》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重生》是一部由王新建 / 赵启辰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生》影评(一):是谁选择了谁

  想看非主流叙述的出门右转。在主流纪录片中,没有比这个好的了。如果你受中学历史教科书毒太深,这部片子可以帮你解毒。

  他们拍出了这个party成功的合理性,用逻辑把很多历史事件串联起来。

  我的感受:在这个世俗国家,能干成事靠的是改变命运的决心,这个奋斗故事跟那些下南洋闯世界、改开后做山寨商品发家的如出一辙,根本就是同一个故事。

  中国人自古没有为宗教和意识形态打过仗,不care主义真不真,天生不喜欢思辨和逻辑。但改变命运的渴望是他们心底最深的动力。

  当他们把这个动力投射到民族上时,他们便选择了某个理论,走出了草地。

  决心没有他们坚强的party就被赶到了小岛上。

  《重生》影评(二):我与《重生》的一切

  我是一名党员。

  这是一个非常鲜为人知的身份。

  而且,在今天,即使有人听你这样说起,一些人会略显意外,更多人是不以为然。

  党员,有什么特别。

  是啊,有什么特别呢?

  我更希望大家认识我“导演”的身份。

  创作缘起

  在今年年初,我接手了一个影片。

  它叫《重生》。

  5集,全情景再现,全特型演员,国际班底,展现28年历史。

  我的上一部作品《河西走廊》制作周期三年,而这个片,只有6个月时间。

  此时,距离《河西走廊》热播,过去了仅仅一年。

  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还是一次对于过往的重复?

  事实上我想多了,因为时间根本没允许我考虑这些。

  支撑我有勇气接下这个繁重任务的一大动力是:

  我在《河西走廊》中酣畅臆想了中华2000年的古代历史,那我何不继续拍摄一段近代历史,把它接续上呢?

  拍摄《河西走廊》的过程,让我进一步树立了自己对于导演和影像创作的观念。

  我开始迷恋于中国古代建筑、器物、服饰、考究各个年代的色彩、纹饰,让镜头尽量具有东方特色、强调意境化的美学表达……

  那么此时我需要问自己:近代,什么样?

  近代——也一样。

  闭关

  我和副导演卢川在过完元旦之后,就把自己封闭在了我的办公室里,过着每天清心寡欲,粗茶淡饭的生活。

  陪伴我们的是书籍,大量的书籍,大量大量的书籍。

  事实上,将28年波澜壮阔的大历史,浓缩在260分钟的影片里,难度远超越我们的想象。

  其中最大的难点是——有据可查。

  拍摄古代史时,有些因为年代久远,记载缺失,可以加入创作者的想象、推断、设计。

  但是近代历史,留下的史料和记载卷帙浩繁。

  如果说《河西走廊》是在大海中学游泳,那么《重生》就是在温泉池里跳水上芭蕾。

  你的空间就这么大,时间就这么多,你要突破,你要做得漂亮。

  从多重线索、只言片语中提取细节,拼凑出28年历史的每一个紧关节要的瞬间。

  这个事件是什么年代发生的?有没有历史照片?原址什么样?什么风格的建筑?能不能根据选景情况作以修饰?

  这个事件参与者都有谁?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服装上有什么样的配饰?

  每个人什么年龄?什么体貌特征?他们的走位调度、发言顺序、讲话内容都是什么?他们带着什么样的情绪?彼此之间如何互动?这些调度和美术、光影如何配合?

  这个场景中会涉及到哪些道具?他们可以对演员表演起到什么作用?有没有可以推进剧情的重要道具可以加入其中?道具细节做到什么程度?墙上有地图吗?地图范围多大?比例尺多少?重要文件中应该是什么内容?

  全片191场戏,163个场景,我们每天就像两个侦探一样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个月。

  所以,现在当我再翻起由邓建永老师主笔的《重生》剧本,我想我是没有第二次勇气去拍摄这个故事的。

  细节的力量

  我始终认为,细节,是影像创作的命门所在。

  我们可以做到多细?不要以为偏执地追求细节是无谓的。

  我们每天都陷于事无巨细的查找之中,有一次我被问起:为什么要测量上海环龙路渔阳里2号陈独秀寓所和国民党办公的渔阳里44号之间的实际距离?我们做这些有什么用?

  这个距离经过测量,是239米。

  我回答:也许我可以通过知道这个距离,设计一个从国民党办公室,到陈独秀寓所的穿梭镜头,历史将在那一刻被巧妙的连接起来。

  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在考证细节的时候会被激发出什么样的灵感。

  我们应该是一群偏执的人,我们在偏执狂一般地追求历史真相,再现历史瞬间,还原历史风貌。

  有人说,搬演手段悖离了纪录的本质。

  只有不负责任的搬演才会悖离纪录的本质,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

  所有被镜头记取的,美术、道具、服装、场景、光影、表演细节,背后暗含的应该是创作团队浩如烟海的细节考证。

  即使这样,依然还有一些未尽之处,也许只能任由这门遗憾的艺术留给观众去指正了。

  情景再现

  除了考证细节,我们还可以做哪些突破?

  也许是教育背景的原因,我从入行的第一天开始,就始终记得将电影化的思维带进每一个作品之中。

  无论他们是不是电影,他们都要“看上去就是一部电影”,这关乎职业信仰。

  不但情景再现的比重要加强,而且还要更考究的画面质量,更丰富的电影语言,更扎实的表演,更缜密的悬念铺排,更极致的走位和镜头调度。

  除了这些,还有我们设计情景再现的终极奥义——让画面创造一个超越文本之上的叙事空间。

  观众从解说词里了解信息和背景,但是画面是另外一套设计体系,即画面的内容基于解说而存在,但又涵盖更多一层信息量。

  因为这样的纪录片才需要“看”,解说词说什么画面就拍什么,那岂不是“听”就可以了么。

  好莱坞来了

  那一部需要“看”的纪录片,画面应该呈现什么样的质感?

  我们找来大量表现中国近代史的电影来看,希望从别人的眼中看到中国近代的风貌。

  《建党伟业》《宋家王朝》《三城记》《太平轮》《十月围城》《黄金时代》《师父》《叶问》《百团大战》《建国大业》……

  不对,这些都不是我想象中的近代中国。

  当我们漫无头绪的时候,制片人李东珅先生提议邀请美剧团队来华合作拍摄。

  对于这个决定,我一开始是既兴奋又怀疑的。

  可以和好莱坞合作固然重要,但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给自己增添压力吗?

  事实只证明了一件事——我们都是愿意给自己挖坑的人,那个坑叫挑战。

  直到那时,我还依然认为这只是个天方夜谭的想法而已。

  但意料之外的是,我们陆续收到了《纸牌屋》、《世界大战》、《权利的游戏》、《大西洋帝国》……的回复。

  有人档期不合适,有人正在工作中,还有的人酬劳不符合预算格局……

  但让我们惊异的是,他们对于来华拍摄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题材的再现类纪录片都保有极度极度极度浓厚的兴趣。

  最终,经过几轮电话沟通,纸牌屋第三季的摄影指导Martin和他的摄影、灯光团队诚意最浓,档期最合适,后来经过事实证明价格也贵得恰到好处。

  影像风貌

  团队有了,问题依然存在,究竟近代中国历史,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影像质感。

  一天,道具师问我的一个问题打开了我的思路,他问:导演,这个道具的细节应该做到多旧?

  我很认真地在地上蹭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确定应该旧到什么程度,但是一转念——我们为什么要做旧?

  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个时间,手边使用的哪件东西是旧得不成样子的?

  以往的历史再现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消色的,昏黄的,好像蒙上一层历史尘雾的影像和器物是“有历史感”的。

  而所谓的“历史感”在它发生的过去应该被称为“时代感”。

  我们总带着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历史,但这次,我们希望带领观众,成为历史中的那些人。

  近代中国的色彩,应该是极度丰富而鲜活的。

  而这个故事本身,又自带浪漫、清新、激情飞扬的精神内核。

  我们最终确定:要让《重生》成为一次观众群体性的记忆怀旧。

  在2月19号的记载中,我写道:影像一定具备丰富的色彩,从美术、道具和下光的方式上都要鲜艳而丰富,高光部分要过曝,呈现一种梦幻的效果,为加强这一效果,建议全程使用柔光镜,高反差,大光比的情况下,在暗部留有具备叙事属性的细节……

  这是以往在影视作品中处理“闪回”才会用到的手段,我和Martin解释,如果观众在看完这部影片后,觉得这是自己的一次记忆闪回,那我们的效果就达到了。

  建组

  随后,所有的一切,好像因为《纸牌屋》的确立,而陆续有了眉目。

  八一厂的美术指导马大川、道具总监张慧平、《我的战争》的服装指导张晋陆续进组。

  美术组为《重生》制作和准备的道具占用了三个400平米的库房,够拍两部电视剧。

  500套不同年代的服装,174位有名有姓的角色的造型设计,陆续也准备就绪。

  选角

  临近开机,选角方面的压力才逐渐暴露出来。

  因为希望可以真实呈现每个重要历史瞬间的参与者,我们统计出174位有名有姓的历史角色。

  每个响当当的名字背后都是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我们一面了解他们不同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想像着表演呈现的方式,同时又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长相极其相似的一张面孔。

  我对演员副导演盖川的要求是:相似+演技好,缺一不可,他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最后,事实证明,就是这一张张相似度极高的面孔,提供了极强的带入感,将我们和观众一起带回了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岁月。

  就这样,在开机前的最后一刻,我们确定了所有角色的人选。

  开机啦

  2016年3月10日,《重生》在制片主任王鹏和统筹王涓的极力组织与协调下匆忙又顺利地开机了。

  横店的天空飘起了小雪。

  在这里分享几场戏的设计理念:

  我一直非常注重影片的开场。

  整部戏的开篇场景将确定影片的影像基调,观众也会基于这几分钟的呈现来决定是否继续观看下去,所以我们希望配合邓建永老师恢宏大气的解说词来创造没落晚清悲凉、凝重的历史气氛。

  殿堂内宣告退位的宣统帝与紫禁城外除夕夜的漫天烟花形成了异常强烈的悲喜反差,但在最初设计影像的时候总觉得缺一点什么。

  懵懂的小溥仪应该有一个玩物,突出这个人物的悲凉和封建帝制行将就木的腐朽。

  我想到了夜明珠,在台北故宫见过一次,这种珠子内部的纹理反射面比较多,遇到光线可以产生明暗虚实的反射,忽明忽暗一般的神秘感像是要讲述很多故事。

  于是我想到了:在圣旨读完的那一刻,溥仪因为眼前的景象而分神,珠子脱手,在空旷的大殿轰然掉落,砸在地板上的声音在殿内久久回荡,沿着台阶滚落时,一声一声敲在在场的每一个人脑海里,珠子滚在青砖地面上发出令人不安的声音,那声音把一个王朝的腐朽全部撕开,划在每个人的心上。最后珠子撞在大殿的门槛上停下来,镜头神奇地穿梭进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个超越于文本之上的镜头设计就这样产生了,当时隐约觉得这应该会是一个可以打动观众的开篇场景。

  我们几乎在《重生》的拍摄中尝试了除水下摄影和造雪之外所有的特种拍摄方式,长镜头、爆破及烟火、马术特技、风雨雷电、车辆追拍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最难拍的,最难拿捏的还是感情戏。

  在拍摄这一场景之前我们最担心的问题是没有夕阳,并且已经做好了后期特技处理的准备,拍摄当天下午的云层很厚,但在镜头摆好的一刻,夕阳刚好从云层中穿出来,落向天边,一切都在那一刻达到了最为完美的状态,《重生》在一片欢呼声中顺利杀青。

  关于剪辑

  在这部影片拍摄的时候,剪辑指导罗远昊已经在进行影片的剪辑工作了,但直到杀青之前,我们并没有对剪辑做过多的交流,我想保留一些他最原始的对拍摄素材的筛选和理解,在拍摄结束之后,我们讨论确定了影片剪辑的基调:

  这部影片在剪辑过程中应该更加强调节奏和气韵的把握,建议仔细体会音乐的韵律和画面内部节奏的配合。

  一些全景镜头应该适当留长以突出光影气氛以及人物调度的丰富性。

  一些相连的场景本来是单独设计的,但在剪辑的时候视乎需要,可进行平行蒙太奇穿插剪接以加强节奏和表现力。

  对于主演们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表演应强调性地予以保留,而避免剪辑一些群众演员不过关的表演破坏场景。

  不要一味追求高剪辑率,在适当的时候甚至一个长镜头就可以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以情感为基础来选择素材,不要将每一场的剪辑节奏拉得太平。

  关于特效

  《重生》有可能是中国纪录片史上特技镜头量最大的影片之一,但他们都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我和特效指导张晓东商量确定的特效基调是尽量不露痕迹,对画面呈现进行有效的补充和辅助扩大场面规模。

  我们的判断标准就是:如果特效不是基于帮助影片叙事、放大对影片规模和观众感官刺激的功能,那这个特效就不适合于《重生》。

  关于影片片头和片尾的设计可谓煞费苦心,我们曾经想过宏观、微观、意向化、抽象化等多种表现方式呈现影片的片头和片尾部分,但都不是很理想,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在1分30秒的时间内串联起28年历史中具有鲜明特征的重要瞬间,以特效背景与实拍人物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一个浓缩版历史,希望观众每次看到这个片头的时候都可以与我们一同细数那些难忘的瞬间,回顾一段跌宕起伏的岁月。

  写在最后

  现在回想起创造《重生》的六个月时间依然觉得有些恍惚,因为一切发生得太快,一些记忆非常模糊,但又会在看到某个镜头的时候翻腾出来。

  这半年里我推掉所有的社交,离开家庭生活,走入这段历史和故事情境之中,用自己半年的“党龄”去交换了这些前辈鲜活的历史生命,他们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立人格,永远勇于突破现状,解决困难,因为坚定的信仰而凝聚在一起,苦难重重、生生不息,最终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中国。

  在这半年的时光里,他们像一群环绕在我周围的普通人,在每一个场景中真实地存在着,他们曾经历尽苦难,也曾共同欢笑,所有的相聚与分离,命运的跌宕和起伏,都凝固在了这5集纪录片的191场戏里。

  在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将走出自己脑海中重现出的这段历史,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之中。

  我们希望观众可以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暂时放下或者忘记对现实的种种观念,与我们一起进入到那个充满危机与希望、反思与警醒、苦难和辉煌的年代。

  走入这些原本只是像你我一样的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

  也许当你掩卷沉思时,你的想法,会有所不同。

  就像我一样。

  我想,我是一名党员。

  我拍摄了这样一部作品。

  这是一件值得在心里骄傲很久的事情。

  《重生》影评(三):片子拍得好就是想重看那么简单

  前阵子空闲下来看到B站推荐就看了,连着看完的,现在有空就点开看看其中一集。说真的上一个让我对画面和色调如此喜欢的还是《我在故宫修文物》,两部片子给我的共同感受是:一方面是镜头有新意有亮点,一方面是这是特别“中国”的感觉,即使气势恢宏,其中也有一丝稳定宁静。当然也可能本身因为我就是国人,所以看本国的片子更有归属感。不过此前一些纪录片更像纯粹的旁观者,这次比较像亲历的“围观者”,仿佛自己就在镜头中人的旁边。

  导演在隔壁文中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966272/提到的精心安排的镜头,我在看的时候都有体会,第一集的明珠滑落,噹地一声,掉在很多人心里,随着它的滚落,封建帝制结束了。片头曲部分,基本每次都不会跳过,很喜欢镜头将不同重要事件画面剪接起来的方式。一大的长镜头,看的舒服畅快等等,觉得作为观众还是没有辜负制作团队的用心。

  另外,对于国外拍摄团队对党史纪录片的兴趣,我们可能一般都会觉得意外,但是细想之下,纪录没有意识形态,纪录其实就是尽可能还原当时的一些场景。如果场景是重要历史人物当年做过的一些事情,那么它带有某些感染力可能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并非是一种刻意的“行销宣传”,而且这两年越来越佩服欧美国家将所谓意识形态宣传植入于无形中的方式。跑题了一点。

  给导演和制作团队点赞,希望以后有更多优秀的纪录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