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10篇

2018-04-03 20: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10篇

  《亚美尼亚大地震》是一部由萨里·奥德赛耶执导,康斯坦丁·拉夫罗年科 / 玛丽亚·米罗诺娃 / 维克托·斯捷潘尼扬主演的一部剧情 / 灾难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一):影评,亚美尼亚大地震

  推荐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俄罗斯与亚美尼亚两国合拍电影——Zemletryasenie。影片取材于1988年发生在亚美尼亚的大地震,巨大的震动将斯皮塔克镇夷为平地,将列宁纳坎变为废墟,将基洛瓦坎城等多个区域城市变得满目疮痍

  这次本土导演Sarik Andreasyan,运用视频影像全面回顾了这段过往。以自己方式纪念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致敬那些奋力拼搏的救援人员感激那些伸出援手的国际组织。也再一次呼吁众人“勿忘历史珍惜现在”。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二):“墓地”上的圣徒

  发生在1988年12月7日的亚美尼亚斯皮塔克大地震,只有6.9级,伤亡人数却达2.5万,是前苏联历史上最大规模接受国际援助的灾难事件,也是前苏联军队最后一次作为子弟兵”执行救灾任务的事件。 这部《亚美尼亚大地震》,很尊重历史背景,但对此点到即止,主要着力塑造小人物群像。 看时难免想起冯小刚版《唐山大地震》,实则大相径庭。 《唐》片时间跨度大,戏剧感强,铆足了劲儿煽情。《亚》片除了开篇短暂梦忆部分其他所有事发生在四天内,真实感强,情绪表现情感表达沿袭了俄罗斯文学处理方式,气质深沉。 有良善有丑陋,有和解有救赎,好看。 最喜欢角色,是那个“墓地领导”,震前“以权谋私”追姑娘,震后把自己当成马,一趟又一趟无语无休地拉尸体,仿佛接受天启变为圣徒。 其实,所有参与救援者,都是“墓地”上的圣徒吧。 P.S. 新年第一天,我为啥看这种亳不轻松愉快的电影?!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三):不应该这么低的分数

  还是那句话,说不好看的人台词看的是翻译的,翻译永远也不能准确的表达真实的情感,何况这是小语种翻译,中国人才太少。

  我看的版本有俄文字幕,很多台词我反复看了几次,пока ты меня любишь, я не умру 哭惨了。还有后边的所有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援助,грузия с вами, 格鲁吉亚和你们再一起。你们不懂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恩怨所以看不到电影的闪光点。 片尾曲两张照片一组,左边的照片是当时的真实照片,所以影片里很多镜头是还原真实的照片。

  很多人不懂苏联,不懂苏联对现在俄罗斯人意味着什么,因为不了解所以不能让中国人产生共鸣,所以这么多人打了一星两星。

  影片非常感人,配乐很能恰到好处配合台词戳中你泪点。其实还是台本感人,唐山大地震我当年在电影院看的,说实话,并没有被感动到。

  希望俄罗斯能多出一些这种品质片子,毕竟垃圾脑残片太多了,看着真的反胃。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四):灾难面前,透彻生死

  根据1988年亚美尼亚6.9级大地震的真实事件改编,还算比较成功吧。像以往灾难片一样,在自然灾害面前,通过一个个小事体现人性光辉:面对死亡,人与人之间的误会解除,仇恨散尽,一切都为了生之希望。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懂得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总有企图趁机偷鸡摸狗的小人,于是出现了到处收敛逝者钱财、抢劫珠宝店、甚至为脱罪责而杀死警察的一帮人。当然,邪不胜正,最终少数恶人还是被好人制服。

  影片似乎没有绝对主角,只是将三四个主要人物故事并联起来。不接受女儿未婚先孕事实、认为有辱家风父亲,在得知女婿为救小孩丧命后,方才从心底里消除芥蒂;儿时因车祸失去双亲的年轻人原本誓要为父母报仇,却在结识为救人而不懈努力的仇人后打消念头;嫌弃追求者在墓地工作而对其热情不理不睬的女孩,在地震中被其赠送的桌子救了一命,才意识到自己从前偏见可笑……此外,开卡车的司机也是一个值得品味的小人物,在生日当天遭遇如此灾难的他,依然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音效蛮不错,很衬氛围。特效不浮夸,不是五毛。人物演技都挺好,只是觉得整观全片,对事件的描述及对人物的刻画方面缺乏力度,有些地方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达到特别震撼人心效果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五):这部灾难片,果然没失望

  首发于[流量君]

  微信公众号dotammm

  转载请注明出处

  《亚美尼亚大地震》I俄

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е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六):灾难面前你所厌恶的人所爆发出的闪光点值得深思

  故事安排的很值得一提 灾难之后没有太多宏观救援场面 刻意刻画出了几个灾难前后有些鲜明对比的人物转变故事

  因为女婿让自己的女儿未婚先孕 觉得自己丢脸的老丈人 在知道女婿为了救在医院里没有逃脱的儿童牺牲了自己 从而转变了对女儿一家看法

  8年之后因为事故失去父母的孤儿青年再次遇到让自己失去双亲的肇事者 目睹了大叔挡刀救他 为救援女孩 其他人制服小偷赢取了先机 大叔8年牢狱回家没能亲眼见到自己幸存的儿子 而大叔的儿子因为地震从此失去了双亲 对青年来说见到大叔幸存的儿子何尝不是看到了车祸幸存下来的自己 另外大叔与他的妻子致命伤口位置相同

  最后就是被女青年厌恶的墓地管理员送的桌子救了女青年 墓地管理员一直默默的搬运尸体 这何尝又不是他对死者尸体的尊重与他职业延续

  另外就是一伙灾难之前人五人六灾难之后小偷小摸的人渣 自己生还下来第一反应是去扒客人手上的手表

  影片最后已经停止的时钟再次动了起来 灾难结束生活仍要继续 幸存的人更好的活着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

  :电影剧情这么安排显得过于刻意了 但这没什么不好的不是么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七):还原一场灾难,讴歌一种人格

  除了战争,最让人恐惧的或许就数灾难了。

  影片对灾难场景还原的比较逼真,演员整体演技在线,但有些煽情的片段切入的有些僵硬,前戏不足,导致不是很容易跟进感情。灾难前的人设铺垫完全采用陈述方式让人有一点摸不着头脑同时略缺困乏。给我的感觉有一些,为了强行突出人物灾前后的转变而故意设置的车祸铺垫,个人不是很喜欢

  喜欢几个小朋友演员的状态,是一种无知的不懂事的状态,眼神中还包含着对眼前废墟景象的恐惧无助。还特别喜欢孕妇父亲,当他从废墟中救出老伴的时跳起了舞,说上一次这样跳舞还是我们结婚时候,但下一秒就相拥而泣,在一旁的姑娘看到这场景也忍不住哭了出来,这个场景十分打动我,灾后重聚真的是一件让人把一切悲喜交织起来的事情,情绪被无限放大喷涌而出。

  说到讴歌人格,应该是地震等灾难电影中一定要出现的,志愿者,捐献物资医疗团队,军人士兵,等等等等,片中自然也有这些,但重点放在了那位曾经肇事入狱刚刚回来的男人身上,他当初也并非选择了逃跑而是把小男孩从车祸中救了出来,八年时间也没有忘记对男孩造成的伤害,灾难发生后他也是理智主动地参与救援,可惜后面被一群无耻之徒伤害致死,惋惜之余脑海中闪过“因果报应”这个词,但是放在这里是有些不恰当的因为他也没有恶意的做过什么事,所以与其说电影刻意刻画这种人格转变,倒不如说是真的在还原事实。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八):刻意虚构的煽情是对真实历史的不敬

  一分给真实事件,一分给大多数灾难场面的刻画,一分给宏观剧本安排,整部电影全是槽点,思维方式根本就不是人类正常思维,事件轻重缓急完全与灾难发生后正常人判断不符,刻意的让人们忽视身边真正的需要拯救的人,让有亲人的应该被救的人死去,然后用死者的亲人朋友来煽情。按照真实事件伤亡人数,电影中大概有2万人被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人员舒舒服服的抽烟、取暖、吃东西……对于这种安排我真的是无话可说,如果说是为了提现人性,那么这到底是对国民的褒还是贬呢,用纪实灾难片的惨痛来刻意的安排忽略救援剧情煽情,这是对逝者的极大不尊重,感人归感人,但我们想看到的是真是历史事件的影视化还原,而不是用常人可能做出来的丧失人性而且漏洞百出的虚构剧情来让我们挤出眼泪

  《亚美尼亚大地震》观后感(九):大奖

  一年一度农历春节来临,生活在东北农村的程家老两口(李保田 & 赵丽蓉 饰)满心欢喜地等待儿女回家过年。去年的团圆饭不欢而散,因此母亲更加盼望这次能过个愉快的团圆年。

  不久,子女们陆续回来:长子(六小龄童 饰)木讷老实,大媳妇(丁嘉丽 饰)泼辣刁蛮;干部大姐夫(葛优 饰)不走正道,在外拈花惹草,还强逼妻子堕胎;小儿子(梁天 饰)不务正业,贪图享乐,只知道伸手要钱;父亲最疼爱的二女儿当初忤逆父命嫁给架子工(申军谊 饰),如今自食其力干出事业的小两口也再次归来。

  看似喜庆祥和兄弟妯娌们却各有各的小九九,不知今年的年夜饭该如何收场……

  赵丽蓉籍此片获1990年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最佳女主角大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