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念无明》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一念无明》影评10篇

2018-04-07 20:55: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念无明》影评10篇

  《一念无明》是一部由黄进执导,曾志伟 / 余文乐 / 方皓玟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念无明》影评(一):小格局的大现实

  本片将香港化为呈现都市病态众生相的舞台镜头简洁有力声音细腻运用,视角冷静,带出丰富敍事层次狭窄空间广阔天空对照,游走狂躁与郁结之间,追踪角色的不归命运。陈楚珩以精神康复者的挣扎历程为主线,尊重资料搜集,融合年轻人时代视野稳重中求新意,初出茅芦即见锋芒剧本通过恰当的回闪,内在情绪与外在处境互相牵动,替主角阿东寻找宁静风景。《一念无明》写一个年轻人中产梦堕落,心神支离破碎,康复过程危机重重,再而推及香港的精神面貌。劏房困局,教会寄托,最後回到基本的父子相依,互相适应,在无望的环境下,寻找一线曙光,是近年难得面向社会问题勇敢创作。几位主演的塑造相当有劲,个人欣赏曾志伟的表演,狠点就是豹哥,柔情点就是黄大海,最佳男配没给他可惜了,余文乐应该说下了大功夫,但怎么看都是异化了的张志明,好吧,继续努力!金燕玲用一天的戏就拿了最佳女配,我只能说这是个和叶德娴一样成精了的老戏骨。影片整体基调让我想起了许鞍华的《天水围的夜与雾》,但更明亮一些,香港电影走到现在还能让人深刻可能就是这些深入骨髓文艺片了吧!

  《一念无明》影评(二):《一念无明》:他人即是地狱

  今年的金像奖两部重头戏《一念无明》和《幸运是我》,都在关心精神类患者:躁郁症和老年痴呆症,不过两部戏的风格截然相反。《一念无明》表面上在讲躁郁症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实则在讲社会的歧视。公司邻居甚至是家人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躁郁症患者,赶去精神病院草草了事,无非想剪断病人和社会的联系。而病人的痛苦,他真正需要的关心,没有人在care,仿佛得了躁郁症就是犯了罪,只有等死的份。因此整部剧弥漫着孤独甚至是绝望味道。而《幸运是我》要阳光得多,电影前半段和《一念无明》很像,关注了老年痴呆症患者遇到的麻烦记忆力下降,强迫症,缺乏安全感等等,一个独孤的老年人生活一片灰色。不过导演没停留于此,而是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引入了男主角的戏份。虽然男女主角在城市中都没有归属感(一个被老爸抛弃,另一个独自生活),但正是这种相似遭遇,让他们互相同情,甚至萌发了家人般的温暖。两部电影都没有停留在精神患者的个体层面,而是继续走向了两个路子:一个是往大了走,社会观念批判,因而色调偏冷。另一个是往小了走,人与人关系的调和,色调偏暖。

  《一念无明》影评(三):戲劇得很真實

  之前學院請了黃進來講週會,雖然沒有機會看《一念無明》,還是興沖沖地合了影,挺意外,香港本地同學並沒有很多對和他合影有興趣的。或者像是並沒有很多人問他問題,我的理解是,一切太複雜沈重到不知從何說起。

  就像這部電影一樣,如果要我講,我是不知道應該從何講起的。躁鬱症病人、醫療系統、出院到進入社會的過渡不暢、香港居住問題、周圍人對病人的傷害、人性、甚至一些社區團體的問題⋯⋯似乎每一件都足夠成為一個故事,但是沒辦法,如果不是這些因素放在一塊是無法體現出真實的絕望感的。戲劇得很真實。

  觀眾對於阿東過去的好奇應該是貫穿了整部電影,隨著過去和當下的並行講述,無奈又絕望的開始和不停息的產生過程逐漸浮現在人的眼前。一切令人無奈是因為,不管是從鄰居的角度來講,或者從要把家人送回精神病院的人來講,還是從病人的角度來講,他們的訴求都是真的,都是合情理的,但結論卻不可調和。

  這部電影表達的另一個尖銳的問題就是,是否應該把病人送進醫院。無數人都說,送入院吧,對他好對你也好,這裡地方這麼小,或者說是否將老人送入老人院是一樣的道理。話雖如此,但在東方的文化背景下,人無法親身盡服侍親人的義務是會令人愧疚的,或者拋開文化,病人脫節於社會有是否對他們有益呢?其實實際上,更多人考慮更多的是為自己,「做一個仆街好容易嘅」,「扮睇唔到囉」。

  特別喜歡的一個情節就是Jenny在在大概是社區團契的地方喊出來,她好恨他,覺得他毀了自己的幸福,結果她下一秒就說她接受主的教導,原諒他,苦難只是對她的試驗。其實她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她的所作所為根本沒有原諒好嗎?硬生生地用一句宗教的教義欺騙自己,其實誰都知道這根本無法說服自己。我並沒有在否定宗教,只是我曾經接觸過許多人說著自己很虔誠,但就說不出個所以然出來,不過這個問題先放到一邊。當然她也是受害者之一,又可以理解她的絕望,這樣情節就很有張力了。

  有幾點覺得有點問題,或者是有疑惑,關於小兒子的介紹有些簡略,關於整個黃家的經濟問題也有一些疑問,還有關於最後的處理,覺得不夠強烈,如果想從小孩子之口說出一個問題的答案,我又覺得,是否太輕易呢,感覺就是 hold不住。其實之前一些採訪或者爭論,最後總是說,所以要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啊,或者是民主真的很重要啊,之類的等等。的確是的,這些都是我所認同的,不過你要用一句話總結複雜的現實,我又覺得它涵蓋不了,又把問題給簡單化了,給了人們思維的逃避喘息的機會。如果用小王子那條線索,我又覺得不是很清楚,覺得有點硬套。

  關於周圍人的傷害,可以上升到人性,因為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就是患有焦慮症,一開始大家都理解或者鼓勵,但逐漸大家就厭煩了她不分場合的求助,或者是覺得自己沒有義務總是要照顧她,甚至同情她也要被大家作為異類。其實有一點點心寒,人總是將這些東西「擺低一邊」然後說服自己去閉著眼睛做一些實際上很仆街的事。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我們總以為放到一邊就與自己無關了,可總有一天,類似的事情就發生在近在咫尺的身邊。

  這算是一個挺港片的香港電影,市井生活,還有廣東話。真心覺得有一些表達特別形象,作為一個後學習廣東話的人來講,語氣詞是我最不熟悉的,但也能感受到強烈的語氣,比如阿東爸爸的侷促,還有阿東深深的無奈和後悔,那個「咋」(zai),是一個我特別喜歡的語氣詞。

  嗯就說這麼多,雖然有的地方個人覺得有點問題,但也是因為自己很喜歡這部電影啊!我們這些搞新媒體的人也給不了實質上的幫助,如果都能像黃進這樣,利用香港逼仄的空間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拍一部電影,那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了呀。

  《一念无明》影评(四):一念无明:一步错步步错。

  嘉健给我发来一个微信链接,关于香港的棺材房。我很怀念香港,这座城市,去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感觉有很多风景没见过,很多风景想要再见一次,无论是高楼还是市井,无论是美食还是人流。文中提到了《一念无明》这部港片,电脑开着就在脚边,会员也才刚刚续上,那就电影走起吧,题材还真是颇吸引人的。

  又是抑郁症题材。是不是因为身边越来越多,所以关注也越多,总觉得很容易遇上。就像开始认识某一个型号的车后,就开始觉得满大街都是。一开始会以为最主要的线是男主角的抑郁现状,但后来发现,更大的线其实是男主磨灭不去的黑暗过去,据说,故事改编自香港真实新闻案件母亲浴血而死,人在现场的儿子被关进了精神病院,是误杀还是真杀,亦或是见死不救,种种可能没有明确答案。只知道,逝者已矣,而活着的人苦难不断升级。这是一个人生极端例子,大概是上辈子毁了银河系的人才会有的家庭背景,这样的人设真是够惨,片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没有任何一个,大概唯一可以算的是父亲提供的棺材大小的一张床了吧,连他心心念念的前女友,在教会宣讲上的那场精彩陈述,也虚伪救赎自己,毫不顾忌地将他推向深渊,真是意外啊。

  其实,如果单从片子本身的故事来看,我甚至疑惑他是真的抑郁吗,还是被全社会误以为有病而已,毕竟,情绪的边界很难界定,谁都有情绪,但不是有情绪就是病人。当然,这是一部抑郁症题材的电影,他是真的抑郁,是当下社会许多抑郁症患者中的一员。他们该如何活着自处,我们又该如何与他们相处,不把他们当病人不行,太把他们当病人也不行,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家庭、社会问题。

  说实话,余文乐的戏是真的挺入木三分,连曾志伟都被远远地盖过去了。曾在这部片子里的存在感很弱,大概就像他无论作为丈夫还是父亲,一直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所以他可有可无,毫无伟岸。如同蝼蚁般的生活,正是这个谈不上渣但确实烂的男人一生写照

  一念生万念,一个念头看不清楚,可能一直走下去方向都是错的。我们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可是总会想起某个转折,就是它!就是因为它!

  小记:最近工作需要,开始在写剧本,写剧本的时候,总想着如果通过文字变成画面,应该如何细腻如何描述。这是写完剧本后第一次看电影,感觉变了,看的时候,画面通过眼睛到了脑里,转变成了文字。

  《一念无明》影评(五):总有人为你提灯而来,拼凑碎片 :)

  《一念无明》,作为一部同时被金像奖和金马奖提名的电影,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部余文乐每天在ins上推的电影,排片少到可怜,7号上映,或许再过两天就会因为太少人看而下档。

  我能理解这样的结局,就好像大部分人都不会关心流浪汉的电影比如《废纸板拳击手》,大部分人如果不是因为《海边的曼彻斯特》提名奥斯卡也不会去看这部电影一样。这部电影的男主角阿东是个精神病患,而边缘人物的致郁生活,往往被人忽视。

  电影的主线非常简单,患有躁郁症的阿东因为当年误杀受病痛折磨的母亲,被判入住精神病院。康复出院后和住在板间房里做陆港司机的父亲一起生活。然而归来的他已经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他需要治愈,可大部分人只看得到他的糟糕,不愿意接纳他也可以拥有正常人未来

  搬到和父亲一起住的板间房非常狭小,什么都需要压抑。起床的姿势运动的幅度,心情的起伏,都不能有太大的波动。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阿东不断想起那个晚上,他终于亲手摆脱了一个负担,却没想到在后来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里,反复袭来。

  在困住他的噩梦里,是父亲的始终相信,在一点点拉他出来。还有那个隔着墙给他讲小王子的小朋友,“在深海里里提着灯向他游来,始终带着光游向他”。

  所有的电影都不会从头抑到尾,即使是《海边的曼彻斯特》也曾有过不那么灰暗的颜色

  不过正如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说的那样——“人生是只有现在这么苦还是一直这么苦?”“一直。”人生就是一直这么苦然后在苦里掺点糖。

  电影名「一念无明」,一念指念头,无明指不明白、不知道。一念代万念,一个念头看不清,后来不断叠加的会越来越模糊不清。以为是互相恨的,其实彼此相爱和依赖着。就像片尾引用《小王子》里的话: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灵才看得清。

  茫茫人世间,孤独不过是负负得正罢了。当你被添加负号的时候,会有另一个负数在等你,等你被治愈,也等你治愈他。你们曾出现在同一个灰暗象限里,也最终会一起抵达那个光明的象限。

  《一念无明》影评(六):写给六叔的

  一篇完全不搭嘎的影评,私心很重,就是想作为六叔的粉 想说的一些话。

  讲真,看一念无明的时候,我忘了余文乐这个潮流icon的存在,喜欢他,起初完全是因为他的衣品还有身上的那种雅痞气质,和他的作品无关,和他演员身份无关,倒是关注madness多一些。

  后来,因为对六叔的喜爱愈来愈深,他演过的片子都找过来看。无间道三部曲和正序版很早就刷过,对他打酱油的角色有印象,但也只是有印象,比起陈冠希的惊艳,他的表演太中规中矩了。后来,因为沦为脑残粉,又找来刷,专门挑了有他的那些部分,摸着良心说,尽管我这么喜欢他,他那时的表演,真的很一般,在无间道的演员班子里,倒着数了。

  再后来就是志明与春娇系列,这一系列算是把他打入了内地市场吧。三部,都很精巧,但更归功于彭浩翔这个奇葩导演,六叔的表演不错,但感觉张志明就很像余文乐本人,一个能力有限 嗜好挺多的普通人,说本色出演又差一些,10分给7分吧,倒是杨千嬅更引人注目

  还有破事儿等等其他片子,更没啥可说的了。直到一念无明。

  观影的时候,压抑的剧情和氛围让我喘不上气,当六叔不打头油、不吹头发,不穿日潮,长衣长裤把纹身都盖住的时候,当他有情绪波动,脸部肌肉抖动的时候,当他睡在上铺抽泣的时候...我真的忘了余文乐这个老鲜肉的存在,看完脱离了剧情后,真的心里面都是感动,感觉第一次,他特别特别用了心 演戏。好多人说 看了一念无明对他路转粉,我心里是惊奇的,竟然对于大多数人,粉他不是在张志明时期,而是一个有躁郁症的阿东。

  后来,他借此提名香港金像最佳男主,尽管落马,但对余文乐已经是肯定。太多人说他只是配角咖、潮流咖,但是当他认真 就是对这些言论的一记耳光。

  如果同时期的陈冠希没有艳照门,如今一定如日中天;阿乐36岁了,现在努力,不晚。

  《一念无明》影评(七):《一念无明》:无限趋近的感同身受

  #本文整理收集于微信公众号“一瞧ONELOOK ”(onelooker44),欢迎关注。---------------------------------------------------------------------------------------------------------------------------------

  “一念无明”,原是佛语,在《御书一生成佛抄》中解释为生命本身所具备的根本迷惑。一念是意味生命,无明是意味根本的迷惑,由此而生起一切的烦恼。香港新晋导演黄进从如今这个疯狂世界中抽取出一百零一分钟片段以此为名,剪影醒人。 影片《一念无明》讲述了原普通白领黄世东(阿东)在躁郁症病发弑母被判入住精神病院一年后重新投入社会的一段生活。又或者根本说不上生活,他的日子在出事之前就已经支离破碎,母亲行动不便整日抱怨,父亲不知所踪,弟弟远走他乡,与未婚妻计划结婚但钱怎么算也不够,期望达成两全的阿东只能一肩扛起新旧家庭所有重担,最终精神支持不住,出现问题。自母亲身亡后,精神病患弑母这样极具噱头的社会案件成为遮挡阳光的阴云始终笼罩在阿东头顶,即使有曾经失职逃避的父亲的努力补偿,即使有自身难保的老友的倾力相助,但他还是躲不开未婚妻的“宽恕”和控诉,弟弟的决绝和疏远,邻居关切的指指点点与路人冰冷的手机镜头。阿东的烦闷和痛苦在社会和身边人的重重压迫下只能通过更加病态的方式发泄。这使得城市和阿东、社会与个人相生相成的互相折磨进入越发难解的恶性循环。对于渴望真诚平等的阿东来说,吞下那些会帮助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巧克力是他对平常心的渴望。这个麻木冷漠的城市则更近似如本片的英文片名,是一个“Mad World”。而与这种暗涌不绝的疯狂相对的平静沉稳,像某种踪迹难觅的珍惜动物,游荡于水泥森林间却无人瞥见其身影。 只有还未学会游戏规则的孩子仍然愿意和阿东如常聊天,在开阔的天地中讨论为什么人要向上流动,为什么养在天台的花儿不会开,为什么阿东“被隔离”。像阳光,怎么也要穿透阴云,邻居家的小男孩装睡等到妈妈深眠的半夜也要贴着木板隔层给进入抑郁阶段的他讲一讲《小王子》的最新改编。 摄影机恰如其分地记录了港人这种焦灼的生存氛围。代表回忆的暖色调里来自母亲的打骂羞辱,与代表现实的冷色调里和父亲在医院天台的对峙,一是承受一是宣泄,对比之间却没有一处让人感到痛快,阿东内心的苦楚反在这样的情感爆炸中获得了更清晰的实体。冷暖色调失去了以往色彩在电影情绪上的分明区别,只静静表现人与囚禁人的桎梏。不论是沉静的固定机位,还是流畅的运动镜头,从画面中渗透出的是铺天盖地的压迫感。导演不但展现了香港底层小人物狭窄局促的生活空间,几个俯视镜头更是将父亲黄大海糟糕紧迫的居住环境和阿东孤独压抑的内心状态无情曝光。另有几次摄影机扫过同席人和路人用手机对着阿东拍摄的镜头,表现了人对他人隐私的好奇心理与冰冷的看客心态。同时,当镜头对准阿东时表现出的则是被看者角度出发的现代人对互联网上自我信息暴露的焦虑。影片通过镜头运用对物理空间到社交空间到心理空间有层次的展现,让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习惯而被无视的生存压力重新进入观众视野,并迫使观众对此做一番极为认真的审视。 从电影整体来说,《一念无明》讲述的并不是一个让人开心的故事,但却是一个能走进心底的故事。自愿或不自愿地留在水泥森林里求生的人们既期望努力生活、努力相爱,同时也不断蓄养欲望和自私;遇事逃避不愿负责的态度可能出于怯弱,可能出于惯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如此论断人的本质。生存于世,人永远无法剥离自己与他人丝丝缕缕的关联,就像沾染了一身蛛网,剪不断理还乱。如留在香港的阿东逃不开他无理取闹的母亲,从大陆回来的父亲逃不开他时好时坏的大儿子一样,即便是看似黄家中生活最幸福的弟弟也逃不开清晨或深夜从香港打来的电话。亲子、爱侣、朋友,人从心底生出对这些亲密关系的渴望抵不上一时失控对它们的随意摧毁。此即“无明”,是个人生活的困苦与痛处,也是当下社会的浮躁和郁结。 在压力不断累加的城市里,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阿东”的影子。情绪上的亚健康几乎成为了都市人的新常态,情绪障碍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都市病”——不久前,香港心理卫生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五点五的受访香港市民需要接受抑郁症相关的专业辅导及治疗,另有百分之九点一的受访者属于应关注的群体。患有情绪障碍的人们能够与常人无异的吃饭、行走甚至工作、社交,但那些无法被外人察觉的心病如扎在心头的一根肉刺左右着他们没法自如生活。被异样眼光注视的“阿东”不再是突发罕见的个案,他如春雨化身点滴融入都市人的生活而未被察觉。 如此细腻关切都市人内心世界的《一念无明》是一部很有香港味道的片子。导演黄进的故事视角没有局限于特殊个体家庭,而是进一步将触角伸向整座城市的困顿。他寻求的是当下香港社会环境的联系。编剧陈楚珩则强调的是人在生命中不断互相伤害,同时也折磨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拥抱身披荆棘的彼此实则是出于自身的无知和执著。制作组通过电影想要呈现出的是如何直面问题、觉醒并寻求改变的状态,在影院落下泪的人应该都对此有了自己的思考。诚如曾志伟对这个故事的评价,影片《一念无明》拥有十年一遇的好剧本。 这般款款情深的电影出现在如一台全速运转、负荷满载的机器的现代社会实在是对都市情绪相关问题的一记温柔痛击。 -------12.Apr.2017定----------19.Apr.2017改

  《一念无明》影评(八):躁郁症患者的自我观察

  笔者按:《一念无明》可能是2017年最优质的港产片,该剧主创都极为克制,收起了港式浮夸的表演,观众由始至终都会沉浸在一种平静的压抑和绝望里。然而身为一个和影片里余文乐饰演的男主,患有一样躁郁症的笔者,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是进行了一次自我观察。 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黄世东(余文乐饰演,以下简称阿东)从事金融业,和未婚妻一起供楼。看似平凡的生活下面其实暗藏汹涌,阿东的母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父亲黄大海(曾志伟饰演)和在美国的弟弟都对母亲不管不顾。母亲把所有的憎恨都发泄到辞了工作照顾她的阿东身上,一次意外中,阿东弑母。法院鉴定阿东在案发时患有躁郁症,判他强制入院两年。 两年,我在精神病院住了五分钟,就逃出来了。精神病院这个地方,远远没有宣传手册里写的那样平和。因为床位不够的原因,院长联系到了阿东的父亲,把他带回家。在出院的时候,有一个小细节,阿东拉开自己床头柜的铁皮抽屉,里面全是一道道密集的划痕。这里可以看出住院的两年里,阿东其实经历了种种的痛苦,影片后半部分也有出现阿东在医院试图自杀的画面。 他轻轻关上抽屉,暗示自己已经痊愈了,不用再吃药。然而躁郁症是复发率极高而且难以完全治愈的疾病,必须坚持服药。从出院那一刻开始,影片里所有人物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崩溃。 我们从外缘的讲起,阿东两年前的未婚妻。阿东当年辞职照顾母亲,为了维持生计,在外借了几百万炒末日轮。事发之后,未婚妻一直在替阿东还债供楼。她和出院之后的阿东重遇后,带他去了教会,未婚妻在台上声嘶力竭地控诉阿东毁了他想要的美好幸福。她一句一句主所教诲的宽恕和原谅,无力到可能连她自己都劝服不了,最后牧师上台,号召大家一起为阿东祈祷,驱散他内心的“魔鬼”。 从未婚妻的崩溃里,我看到了宗教的无力和信仰的力量。存在主义认为,将生存的意义托付于宗教,无异于哲学上的自杀。未婚妻在这两年里,赖以生存的是她对小小幸福的信仰。承认命运的虚无很难,找到一个怨恨的对象却太容易,耶稣教不会她宽恕,她永远无法宽恕。 然后是阿东的父亲,为了逃离妻子的抱怨,他选择开长途货车逃避婚姻,反而弄巧成拙。一个失去父亲的家庭,开始变得扭曲。母亲的怨恨越来越深,生活的担子压垮阿东,弟弟选择逃去美国。直到家庭彻底奔溃,黄大海才开始反省。他把阿东接到自己的住处,一间只站得下两个人的合租房。他自责毁了家庭,痛哭流涕,却又无能为力。阿东的病反反复复,他去看有关躁郁症的书籍,参加家属互助会(就连其他家属都劝他把阿东送回精神病院)。最后邻居们得知阿东的躁郁症,逼他们搬走。 黄大海的奔溃,其实是一种救赎。他在影片后半部分说出了“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判给外人来做?”,表示他已经不再逃避。 贯穿始终的,是阿东自己的奔溃。出院后去参加好兄弟的婚礼,看清人间冷暖的他,不忍台下宾客对一对相爱之人的视若无睹。喧哗里都是钻石几克拉,菜好不好吃,场面是否豪华,他上台拿着麦克风说“我虽然有病,但我也懂得尊重”,换来的是好兄弟脸上尴尬的表情。阿东想要再做回以前的金融行业,在被问道两年里去了哪里,他如实回答后,自己知趣地离开。 找到未婚妻之后,她和他同台吃饭,点了她最爱吃的焦糖布丁,饭后未婚妻约他再见。阿东开心到回去找到老爸,告诉他媳妇会回来,干脆半夜里要去郊游,补偿回童年。 最后,阿东从电视里看到好兄弟因为压力跳楼,未婚妻对他的控诉,他又变得对外界毫无反应。 影片的故事不复杂,但是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后期剪辑里加入大量的闪回,让我个人觉得稍稍使影片的高潮失色。余文乐在超市疯狂吃巧克力的那场戏曾经一度刷爆了微博,但是我认为他最好的戏都是在那个狭窄的房间里,那张闷热的上铺。回忆不断地反刍、撕扯阿东,他失眠,对着没有画面的电视机痛哭。 影片给了一个明媚的结局。父子冰释前嫌,一起去郊游,阿东带着微笑说“回家吧。” 如果整部影片没有躁郁症这个前提,那么阿东无疑是一个外人严重十恶不赦的人。他打未婚妻耳光,弑母,情绪极端反复。但是作为一个病友,我看着他,仿佛看着自己。因为电影长度的关系,阿东的情绪切换地过于快速。真正的躁郁症,是一段时间的狂躁(狂躁可以表现为发脾气、暴力,也可以是很嗨、乱买东西),一顿时间的抑郁(自我封闭、社交能力丧失等)来回反复的过程。 其实在整部电影里,我都很着急,因为我知道在任何一个时间点进行心理学的干预,事情都会变好很多。在弑母之前,阿东也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不对劲。他掌掴未婚妻之后,对着镜面墙上的倒影深深凝视自己。然而现实是邻居知道了阿东的病后,翻脸比翻书快,逼他们搬走。其实精神病又不会传染,民众缺乏的是对心理疾病的认识。黄大海回家看到阿东对着没有内容的画面痛哭,他能做的也只有劝儿子“你多想一点开心的事情”,“你这是心病啊”。 另外,剧本给予了黄世东这个人物足够的动机。幼年时期父亲的缺位,对母爱的渴求(母亲偏心弟弟),金融行业的巨大压力,让他成为了躁郁症的完美患者。同样,他身上还有许多躁郁症患者的明显标志,对自己过高的道德要求(不肯把母亲送去养老院),低自尊高敏感(未婚妻提出建议,他就认为未婚妻质疑自己“扮好人”)等等。这一切都为他最后弑母提供了足够的铺垫,这是戏剧冲突的必要,却不是躁郁症的普遍结果。 在现实世界里,仍有大量的抑郁症,躁郁症患者没有得到确诊和治疗。躁郁症不是“多想一点开心的事”就会好的,药物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控制方式,心理治疗又辅佐以根本上的自我重新建立。但无论如何,生着灵魂的病都是痛苦的、日复一日的煎熬,是人间的炼狱,是真正的一念无明。痊愈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社会的理解。你不理解也可以,但是请你不要做恶。

  《一念无明》影评(九):生而为人,却麻木不仁

  刚刚看完《一念无明》,很压抑。

  阿东没有精神病,有病的是他们。

  如果照顾生病的母亲是精神病;如果在朋友婚礼上制止不文明行为是精神病;如果在背负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在超市吃了几块巧克力是精神病;如果跟邻居家的小男孩坐在天台看天是精神病。。那么,阿俊是什么病?Jenny是什么病?小男孩的母亲是什么病?复诊的医生是什么病?还有那群拍完照片录完像的人是什么病。

  阿东从早哭到晚,不吃饭,不洗澡,他病了。这病的初期叫做心情沮丧,有人没得过么?晚期叫做抑郁症,只有纯粹的人才有可能会染疾。他们固守着自己的善良,无法把自己调整成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不愿对这个一而再再而三没有下限的社会妥协,他们用人类的本能反应面对着这个世界,怎么了?

  人们面对突发状况的第一反应,已经演变成了用手机拍照录像,然后默默走开事不关己,再然后像听到一个笑话一样冷漠的聚众分享。如果状况里的当事人是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爱人你的知己朋友呢?

  一个什么错都没有的人,背负着这些足以杀死他千百遍的东西。他的精力难道不是更应该放在如何过好这一生上么?

  想起阿东在天台对父亲说的那句“没事了”,还带着一点笑,眼泪就流下来。要有多艰难,才能消化到没事,才能与这个世界和解。亦或,只是为了安抚父亲,放弃挣扎。没事之后,只剩无边的沉默。

  生而为人,却麻木不仁。

  《一念无明》影评(十):余文乐和一念之间

  婚宴,宾朋满座,推杯换盏,司仪在台上激情的唱了一首歌。没有人在意司仪唱了什么,金属音乐在水晶吊灯和彩色的气球间冲撞,好不容易停了下来。话筒刺啦了一下,听不清司仪说了什么。两位新人被迎上中间的舞台,依然听不清新人在说什么,只看见他们各自讲的很动情,尤其是新郎,眼泪都要掉下来的样子。嘈杂的背景下,新人发言的样子显得很滑稽,像是两个不相干的画面硬凑到了一起。

  Louis没有邀请阿东,但此时阿东走上台,从新人手里拿过话筒。他用手心拍话筒,发出闷闷的啸叫。台下人这才发现,台上站了四个人。两位新人站在舞台侧面,一个陌生男人拿着话筒,司仪则带着职业的表情贴在幕布前方。

  阿东简单的说了对Louis的祝福,他们曾经是同事兼很好的朋友。台下人失去耐心,以为这不过又是过程中的一环。他们的目光从舞台上撤下来,嘴角带起笑,手里的酒杯重新扬起来——他们要把之前打断的奉迎讲完。阿东沉默了几秒,新郎脸上的笑容几近凝固(他并不希望阿东上台),阿东忍不住,他本来上台就是为这几句话来的,他说,今天是你们结婚还是别人结婚,你们懂不懂得尊重别人?!

  空气凝固了一会,只一小会儿,有人认出这是Louis的前同事。他是谁?他叫阿东,精神病,才放出来。

  台下重新推杯换盏起来,新人还在台上动情的介绍他们相识相恋的过程。台词应是两人用心准备的,讲着,自己的表情很动容。司仪等待这一环节的结束。对他而言,他和台下人没有什么不同,这个婚礼没有真正的主角,所有宾客都带着自己的目的而来。没有人关心台上的新人是不是能白头到老,那些感动新人自己的回忆,引不起任何人的共鸣。

  在这个时候,阿东离开了。

  以上只是《一念无明》的一个片断。

  阿东因为杀死母亲被检测出精神燥郁症,入院治疗。出院时,他离家出走的父亲来接走了他。

  出身富贵的母亲看不上开货车的父亲,长久的岁月中,家人相互伤害,每个人都找不到出口。小儿子移民到了美国,对家人不闻不问。父亲不再回来。每个人都远离母亲。只有阿东留下来了。母亲的怨恨像毒藤一样缠住自己和阿东,在没有日夜的痛苦中,看不到尽头。

  人们防备精神病患者,却不防备自己心理上的疾患。入院前的阿东,也曾是科技界一枚精英。

  痛哭着逼自己原谅阿东来完成自己人格升华的前女友,知道阿东的经历后全租楼逼阿东父子搬家的邻居,缩在美国对家人感情淡漠的小儿子。以及迫于生存压力而跳楼的Louis,新闻反复播着这一条,屏幕上Louis跳下的金融大楼反射着冰冷的银光。

  精神病标签贴在阿东的社会身份上。没有贴着标签的人拒绝阿东进入他们的生活。这些人的标签贴在心里,病人不认得自己的病。阿东对新生活放弃了。

  父亲参加了一个互助会。有个人告诉父亲,家里有精神病的亲人,没有别的出路,最后只能把他们再送回去。那天,回家的路格外长,父亲望着公交车外的快快慢慢的街景,手里握着阿东的入院申请。

  全社会都呈现着病态。婚礼上没有祝福,巨大的房贷逼垮了爱情,焦虑的母亲逼迫儿子走上了天台,同样是低层的讨生活者联合起来赶走比他们更困难的人。感情变成了一种奢侈品,教科书在教会人们什么是感情,家人间应如何相处包容,电台中唱着危难时互助的手。而现实,人们用回避推开了责任,用麻木取代了同理心。

  父亲逃了大半生。最后一次,他选择了面对。两个人坐在湖边,不知道要搬去哪里。但父亲做了决定,不送阿东回精神病院。

  他在公交车上想到了什么。也许是他与阿东母亲的婚礼,也许是阿东和弟弟相续出生时的情景,也许是他离开家以后漂泊无定的生活。他无法面对阿东的质问,一个父亲在枕头下藏了斧子防身。这种对家人的防备与冰冷的隔阂什么时候产生的,他不知道。可能是在一次一次的争吵,一次一次的失望中累积起来。

  阿东对新生活放弃的时候,父亲看到了内心。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这很难,但这是唯一新生的重建。这个过程中,货车司机的父亲走向智慧。

  “如果植物无法在这个环境健康长大,我们就努力把它改成适合植物生活的环境”,社会冷漠,让每个人都寻找光明。但人们不知道的是,光明在各自的内心。病的越久,越难看清。打破无明,要向内探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