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只认识你》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只认识你》经典影评10篇

2018-04-09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只认识你》经典影评10篇

  《我只认识你》是一部由赵青执导,树锋 / 味芳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只认识你》影评(一):爱是勇气,更是天真

  2018年春节回家前在北京的最后一个周末,去老书虫参加了纪录片《我只认识你》的线下观影活动,记得那天风特别大,躲进老书虫二楼的小屋子里,还能听到外面的风吹着广告牌拍打墙面哗哗的声音。但一个多小时的观影结束之后,回家的一路,心里却出奇温暖

  纪录片的英文名叫《please remember me》,片子拍的规矩寻常真诚克制,没有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煽情的调子,只是平静地旁观、记录,用日常生活里的细节串联起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上海老太太和他的爱人晚年相守的生活。

  片子的老夫妻冯树锋娄味芳半个世纪相爱相守的缘起差不多像是偶像剧中才会发生的情节。影片一开头就是冯树锋年轻时候的老照片加上导演赵青的画外音:

  “这是我的叔公树锋……叔公树锋小时候,算命的说,他一生会娶2个老婆。”24岁,味芳在树锋姐姐婚礼上,一眼相中了25岁树锋,可那时树锋已有婚约。后来树锋和未婚妻素琴结婚,生下一儿一女。1966年“文革”爆发,树锋被下放,女儿妻子先后病逝。42岁,味芳终于等到了自己当年一见钟情的树锋,和他结了婚。

  88岁,味芳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记忆丧失。《我只认识你》记录的正是味芳患病后跟叔公树锋的生活。

  患病后的味芳智力回到四岁小孩水平,去理发找不到回家的路,手伸进马桶里找发夹,儿子回家来认不出只当是客人,说过的话一遍遍忘又一次次问,昨天才说好的事情今天转眼就不记得,树锋被重复的追问问头疼,好几次说:“头胀得很。”

  对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家属来说,最痛苦地方大概在于,理智上知道对方已经是个病人,她说的话做的事不能用常人思维理解反应,可情感上还是无法做到这点。所以,明知道无望,也还是长久地这么做了下去。

  树锋性格平和,再急也没有脾气。每次味芳又问起那些重复的话,树锋都耐心解释回应。有次实在被味芳反复无常问题问到无法,一人时长叹着说:“味芳啊味芳,你既然跟了我,就要跟到底啊。”

  儿子担心父亲这样下去被拖垮身体,自己常年在国外又照顾不到,劝父亲树锋把味芳送去精神病院,树锋不同意,他说:“那时我下放结束从宜宾回上海,要是没有味芳,家就变样了,是她把家撑起来的,这份恩我们要记得。”

  就这样,树锋照顾味芳10年并且还在坚持温柔照顾着,家中客厅显眼位置放着一个小黑板,上面整整齐齐写着:“六点起床,十点半出去吃午饭蓝色毛巾洗脸,红色毛巾洗脚。”

  镜头里,味芳每天重复说着:

  “我以前是卢湾区教育学院院长,所有的学校都是我管。”

  “老冯哪去了?”

  还有就是,“头发不好了,夹子又找不到了。”

  这时候,树锋笑着说:“我知道夹子老是不见,特地备了几包。”于是晃悠悠从抽屉里取出夹子去洗手间给味芳。

  想到《平如美棠》里也有类似的细节,美棠病中后期很少清醒,所有人都当她只是说胡话的时候,只有老爷爷平如拿她的话当真。美棠突然说想吃某家的点心,80多岁的平如夜里独自骑车也要去买来,然而买回来,美棠已经不想吃了。美棠又曾提到要一件黑底红花旗袍,可平如从未记得家中有过这样一件旗袍,便和子女们商量着要不要真的做一件。小辈们觉得那些事情在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都在制止,觉得做来也是徒增自己的伤心,可平如说:

  “不这样做,我心就不安,理就不得,就那么一句话,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做了,我心里没有什么愧疚,不做,倒是一个永远的谴责。那一辈子,就不会好过的,拷问自己,人生当中,你可以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小辈们不能理解,说:

  “不知道他(平如)是特别天真还是特别勇敢。”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动了一下。对任何人来说,选择一份爱情、一段婚姻,愿意把自己固定到一种关系中,都是一件特别需要勇气的事情吧,毕竟原本两个家庭童年成长经验、性格、经历完全不同的人,要从此共同分担彼此的梦想境遇命运经济健康悲喜,彼此牵绊,一生捆绑。

  而勇气之外,大概更是一股子天真,对做人做事责任这些东西的永远天真和信任,让我们历经变化,依然不忘初衷

  在提到“白头偕老”、“至死不渝”这些在今天这个时代仿佛看起来太过严重的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那个时候的爱情。看完《我只认识你》和《平如美棠》之后想,比起那个时候的爱情,更珍重的是那个时候的人。爱情的开始可能只需要瞬间迸发的激情和与对方结合愿望,但是一段长久稳定的爱情婚姻背后,需要的却是“宽谅”、“忠厚”、“责任”、“坚守”这些更为坚强的东西。

  李安在他的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有一章写妻子一直对自己无条件的忍受与支持,结尾处李安说:“中国人造词很有意思,“恩爱”,恩与爱是不分不开的。”

  无论是平如和美棠,树锋和味芳,在两对老人的一个世纪的故事之中,所看到的、学到的,不止是那个年代的好男子和好女子的爱情,更是做人的天真与勇气。

  影片的结尾,味芳和树锋相互依偎着,坐在树下的长椅上,长镜头慢慢拉远,画外音说:“味芳还认识树锋是她的爱人,尽管她已经不记得树锋的名字。”

  其实这个纪录片一个多小时里,讲述的不过是寻常百味家的一个普通故事和寻常巷陌的情理,然而点点滴滴却那样的温情可爱

  也许,我们一直有意无意忽视的、近在眼前却很少去注意的那些细小静默的平凡日常,那些不动声色的温柔坚持与守护,才最是属于永恒味道,也是人生最宝贵真切的东西吧。

  片中最喜欢的一幕发生在后来树锋和味芳一起住进了区敬老院,为了方便树锋照顾老人,敬老院特地调了一间单独的屋子给他们。有天早上,阳光透过房间的落地窗,洒满房间,树锋坐在阳光里,味芳窗边晒着衣服,口中说着:“这太阳多好啊,它是金黄色的。”

  我想,如果有一天,当我老去,面目全非,记忆丧失,孤独老朽为社会所抛弃,但是,还有金黄色的阳光洒在我们共同居住的地方,我看见你坐在光里面,而且我还能感受到这些,就是一件十足幸运幸福的事情啊。

  即使忘了全世界,我还认识你。

  《我只认识你》影评(二):我们呀我们,这一刻千金

  某一个时刻开始,感觉中国青年一代的纪录片似乎总带着点“愤世嫉俗”的味道,仿佛这样的题材才能给自己“出口转内销”打通一条路。当然某种意义而言,这也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择。但即便如此,偶尔看到能心平气和拍电影、讲故事,单纯怀着善意情怀拍出来的片子,才不至于唤起自己作为中国观众,对本土电影本能批评态度,《我只认识你》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当然她吃亏,或许也是题材原因

  空巢老人、阿尔茨海默症、重组家庭……这样的内容听上去,就有些老生常谈,似乎是我们浏览微博都不会特意关注的社会新闻,但《我只认识你》这部纪录片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会让你相信一个你年轻时就知道,却始终无法相信的事实,那就是——你会老去。

  《我只认识你》剧照,年轻时&年老时的树锋与味芳

  《我只认识你》影评(三):我木有哭

  错过了一次,终于在16年的最后一天赶上了,来了一个电影里的跨年,可喜可贺。

  之前被剧透了会哭得稀里哗啦,所以我做好了偷偷抹眼泪准备结果我并没有哭,不是没有被触动,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纪录片里的这对上海老夫妻太过熟悉,他们的上海话对白,他们虽然年老但对生活品质讲究平常生活中的一点点细节都似曾相识,就如同我身边的某些长辈,这才是上海人最平实的气质。他们的困难真实可见,他们的相濡以沫没有那么多甜蜜蜜的话语,也没有剧情化的高潮煽情,有的只是好好生活下去,互相支持陪伴着过下去的坚韧,于是就算这个故事说起来充满感动悲凉,但整个观影过程我都没有难受,为了他们面对生活乐观和勇气,为了某一天我们也可能会面对的将来。

  《我只认识你》影评(四):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昨天天是双十一、是光棍节,还是《我只认识你》百城首映礼的日子,一部我期待了很久且影响我最深的影片。(抱歉这篇文可能要超零点发了) 期待这部影片是源于外婆,那个爱我入骨的人。 小时候,每天最期待放学,因为那样就可以吃到外婆买的小馒头,虽然只值几毛钱,虽然只有几个,但我却觉得那是世上最好的美食初中时,有一点小叛逆的我开始厌烦外婆,觉得她很啰嗦而且管太多,也不怎么跟她聊天了。 高中时,意外的来临让我不知所措,我开始意识到,我是那么的需要她,我不能没有她。 现在外读大学的我只想好好陪着她,只能期望着她慢慢好起来,尽量让她在去到另一个世界之前能够过得开心同时也让自己不会后悔不会遗憾。 我妈常说:亲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以前我虽认同,但并不在意。直到祖母的突然去世,外婆的意外,第四次手术突发不良反应快要支持不住和被车撵过全身却“完好无损”的我,一系列事情发生过后,我才深刻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直击内心的力量。 外婆是从楼梯上摔下去的,结果是左臂骨折,脑梗塞三分之二的面积中风母亲和我平静又坚强的接受了这一切。 她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已经有5年了,前两年还好,她至少还能自己吃饭、睡觉、走路、穿衣,而现在,真正的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好几次连我都不认识了......可她依然爱着我。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她刚住院的时候,当时我就站在她旁边,她却对着我说:你去喊莲莲快点去吃饭哇,吃了去读书,莫迟到了,喊她多穿点,莫整感冒了。就算现在她不认识我,她还是会对着窗外的教学楼(那是我读高中的地方)说:晓得莲莲回来没有哦,孙女能干肯定能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得到钱。你不懂那些已经忘记全世界却未忘记爱你的人是有多爱你~ 有时候,某人的一句话,真的可以让你溃不成军。 其实片中的叔婆味芳比我外婆的情况好多了。至少她还能够行走、还能够自己吃饭、还有一个随时给她备用发卡的人......但从另一个方面说,叔婆和我外婆的情况、处境是现在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目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人有1000多万,每年新发病例超过30万,75岁至85岁的人群中,约有17%会患认知障碍,8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高达30%。最让人无奈的是,目前临床使用药物仅能相对减轻症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让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痊愈。 之前有些志愿者活动中我有接触到一些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他们大多记忆力会严重下降,甚至会忘记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名字,忘记如何完成日常生活动作。从最先的买东西忘记付钱、炒菜忘记放盐、煤气忘关等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出现障碍,而家人却会因此感到羞耻恼怒。所以在很多患病留守老人中,他人的关爱和子女的慰藉,已成为绝大多数老人的奢望。 就如现今很多的“空巢老人”不是指没人陪,而是有人在有子女在却仍似“空巢”,这才是最可悲的。就像《时间去哪儿了》“孟买迷雾”中的老爷爷,家境富裕、亲人在旁,却仍无聊空洞,直到小男孩的出现老人的生活才有了生气,和小男孩在一起,老人才真正开心地活了一次。这对“忘年交”有着爷孙的亲密感,然而一场意外令这份快乐戛然而止,男孩不知所踪,老人寻寻觅觅,最终在寻觅中迎来了生命的尽头......所以,为什么是我们应该去陪伴的人在我们面前一言不语却在别人面前开心得像个孩子,我想我们该反思一下了。 是他们真的不想说还是没机会说? 互联网、高科技智能时代等等代表社会进步的词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名利权势愉悦”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尽情享受在这名为高速公路的时代,却忘记、忽略了最重要的人和事。我们常说“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呢?没错,我知道你们一定会说工作忙、在外地、出差等等,可那不是理由,如果你真的想“陪”他们变老,你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陪伴他们。比如每晚一个电话、过冬时买给他们的衣物......就如你想升职或者奖金会全身心投入项目中。只要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其他都不是事儿了。 我认为世界上最动听情话就是你我之间所有的对话。不管是对于亲人还是爱人。 我们在柴米油盐中长大,最终也要回归到原点。谁都不可能一直陪着谁,所以,珍惜现在的每一刻吧,你真的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多陪陪他们~聊天也好,静坐着发呆也好,一起看剧、登山、散步也好,亦或各自做各自的事却不忘时而的问候关心。 就像外婆于我,她的陪伴对我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我相信她也是。他们要的真的不多。 我希望以后不会再有阿尔兹海默症; 我希望以后不会再有“空巢老人”; 我希望把这些“希望”变成事实~ 亲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 好好珍惜、好好陪伴,还有,要好好活着,为自己也为爱自己的人。

  《我只认识你》影评(五):你仿佛看到了自己亲友中患者的影子,甚至是自己的未来,但它又不至于完全使人的心坠落——重阳节观《我只认识你》

  重阳节在影城参加了巜我只认识你》的首映式,这是一部具有浓郁海派风格的纪录片,场景、语言、和主人公一起构成了地道的上海风情。电影开始,映入眼帘的是外滩和东方明珠。随着镜头的推移又相继出现了瑞金医院、枫林街道养老院等人们常驻足或经过的地方,而作为上海"原住民"的她,影片的主人公娄味芳曾是打浦中学的教师,上海卢湾区教育学院院长。熟悉的场域、邻家的人物加之的的刮刮的上海闲话,让观众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随着情节的发展深深地融入了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之中。

  作为海派机敏趋时的特点,制片人抓住了一个牵涉到千家万户的沉重话题,一个亟待研究和攻克的医学难题一一阿尔茨海默综合症。此患者目前有1000万人,如加上帕金森等精神性疾病,计达20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患者群体,它不仅关涉到患者生命无可救药的凋败,饱受着疾病的痛苦;也关涉到其家属的身心俱疲,饱受着照看的折磨。据专家统计,阿尔茨海默氏症每3秒会出现一个新的病人,到2050年将有一亿三千万人将受此病的困扰。拍摄这样一个题材,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研究、出谋献策,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部八十二分钟的记录片,放映中引发了多次笑声,结束时席中又不约而同地报以掌声,这是观众对于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的肯定。观众中文化层次、年轻层次是有差异的,然而都获得了审美享受,都有不同角度的回味,这不得不佩服制作者"螺丝壳里做道场"的功夫。他们的目标是明确的,视野是高远的,价值诉求是丰富的,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曰常生活细节的捕捉与整合上。制作者用了三年时间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病情患者的特征与发展,进行了观察与追踪。从最初的走失、到烧饭的找不到材食、梳头找不到发卡、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乃至说过的话约定的事的"赖帐"和"胡调",我们无可奈何地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逐渐的凋零,观众席中爆发的笑可以说是一种含泪的笑,一种悲悯的笑。主人公娄味芳的记忆力在逐渐丧失,然而对自我角色认定的思维机制,却通过她的语言不断复现着。在医院看病时,在养老院吃饭时,在养老院联欢会时,她不断重复的话是"我是卢湾区教育学院院长,我管过向明中学等好多学校…"每每看到这儿,我总想边上人不打断她多好,说不定为她的预防与治疗打开了一个空间。

  三年的辛苦拍摄不仅真实记录了患者病情的发展,也记录了照料者的无奈与无助。一个近九十的老人,要时时为娄味芳准备发卡,要为她穿衣系扣,出门要时时提防她的走失,实在是有心无力了,只能双双进养老院。只是味芳一步都离不开他,尽管已叫不出他的名字,但还是"我只认得侬",离开树锋的依傍,她无处安放自己。树锋以自己年迈体弱的身躯支撑着味芳。更难以言表的痛苦是,树锋是一个有正常思维的,兴趣广泛的老人,当他们在家一起看昆曲,一起泛舟西湖时,有兴味的他面对呼呼大睡的她,空洞目光的她,面对外面世界已无法进入她内心的她,我们仿佛能感受到树锋滴血的心。首映式树锋携妻子也来看了,电影放了一个多小时,味芳睡了一个多小时。面对观众,树锋发出了"大家帮帮我"的呼喊!这是引发大家思考与伸援的难题大题。

  这是一部题材沉重的片子,每一个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家族和朋友中患者的影子,甚至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然而它又不完全使人的心坠落。片中我们看到了满满的阳光和温馨,政府、媒体、医院已在加大力度,做针对此病的预防、治疗和照料的工作。社会对患者曰益清晰的理解与关怀,患者对自我尊严的维护,对美的追求。树锋与味芳相依相守的爱情,以及虽为平民却不失高雅的气质,都让人感动。有如此高的文化和文明基础,有如此良性循环的社会共同体,阿尔兹海默症的攻克将是指曰可待。

  巜我只认识你》获得了多亇国际大奖,莸得了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它是制作者以自己的社会良知,以自己精湛的艺术为观众奉献的纪实片。感谢赵青、冯都导演的倾心打造,感谢小友的推介宣传,让我们在一部短小的片子中获得了多层次的审美享受。

  《我只认识你》影评(六):“我以为会是一个童话故事 但其实它只是人世间一个爱情故事

  六天前,我在朋友圈转发了赵青导演这部纪录片《我只认识你》的点映链接,没有人约我一起去看,但是,那个将要和我同吃同住四年的女人——黄敏早就同我买了去看的票。我只想和你一起,大概如此。

  “我好像不相信爱情了,需要看点白头偕老的爱情清心明目。”我的这番言论,引发我妈的汗颜,她大概在想,自家这个不过十七岁的小女孩在武汉到底在干什么。

  身边的朋友,家里的亲戚,自也有看起来爱情甜蜜的,但鸡毛蒜皮的事情让人生畏。用教文学史的韩老师的话来说,就是“那些什么西厢记、金瓶梅真是教坏女孩子的恋爱观”,美滋滋的爱情太多了,把人眼睛都蒙蔽,一遇到不对头的感情,立马就放弃掉,反反复复、翻翻折折,算了,那些本来在身边的人,已经人走茶凉。

  //

  影片最后有一个场景:暮色降至,风吹枝头,两位老人坐在养老院的长椅上,味芳倚在树锋身边,脸上安静祥和。我想起欧阳修《生查子·元夕》里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只是单纯地联想到一些景,但“不见去年人,泪湿红衫袖”却也隐隐约约地合情合理。

  字幕登台亮相,“味芳还认识树锋是她的爱人,但她已经不记得树锋的名字了。”这个镜头,一定被很多人拍下了。毕竟,忘掉姓名,你还是我的心事,岁月更迭,你还在我的身边,这样的爱情给人真实的感动。

❤️

  //

  【世态·阿尔兹海默症】

  影片的情节无须说太多,毕竟电影本身能表达出的比我用焯水后的文字表达出的更加丰富、饱满。

  这次点映,导演赵青从上海赶来了武汉点映现场,如同这部纪录片越过很遥远的时空来和我们会面——一对千里之外的老人、一个几十年以后才有的年龄,我们可以对此无所谓,但难以预料这样的情况离我们有多远:我们的父母、公婆,甚至我们自己都会老去,这样一个关于爱与尊严的思考必要极了。

  赵导说,“叔公也是个较为老派的知识分子,一开始,他很抗拒我的拍摄,他不想我把叔婆很多不堪的事情记录下来。”老人失智失能,自己无法照料自己,慢慢成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这种话说起来冷静又残酷,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个问题它的的确确存在着,在中国更是愈发严重,如何应对阿尔兹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病无论发生在多大年纪的人的身上都是很沉重的负担。”

  我想做点什么,如同赵青导演说,“

  一部纪录片或许承载不了太多 但是如果每个人在看完一部影片后能够从自身出发,有所改变,有所行为,那就足够了。”

  应对阿尔兹海默症

  1、记忆卫士(知乎用户):

  如果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话,自己在出现一些早期症状时就会意识到可能患这个病的风险,并且较积极的去面对。如果自己完全不了解这个疾病,那在出现早期症状时,就会被忽略或者不重视,导致在生活中出现很多被误解的情况。但是这个病还是无法治愈的,只能通过早期的诊断和干预来相对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延缓病情的发展。但是发展到中后期的话,基本上就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了。

  (要对阿尔兹海默症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对可能为早期状况的表现有所重视。增强对痴呆症的关注。)

  2、Mr.Deviation(知乎用户):

  我给我外公或者所有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建议是,给他们做生活记录,可以是记录事件,也可以是日记的形式。然后经常读给患者听,他们会觉得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以前的生活记录像是新的一样。

  以记录的方式来减少他们的怪罪,尽量让他们有一种克制的意识。

  3、家里老人得了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我该怎么与她相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156179/answer/21752266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156179/answer/124854274

  //

  【爱情·我只认识你】

  在一千多个日子里拾取出八十二分钟零光片羽表达出一个故事,“我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我想起学长程讲起他某篇小说时的一句话。

  避免剧透,我说几个我比较想说的地方。(主观性极强)

  1、

  当你力不从心时 你欲言又止 像在说

  “我决定要离开你了

  我们快到了要分开的时候了

  我希望你晚年过得好一点 不知道在这里你能不能开心一点

  真是没得办法的办法了”

  可你还是陪着她

  2、

  第一次搬出自己的家 住进养老院

  你比她还要不适应

  脸上满是在陌生世界的不适应

  相反 她却很安详 可能是因为一直待在你身边 无论在哪 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3、

  “我爱人呢 你看见我爱人没”

  味芳寻找你 茫然若失

  不知道去哪里寻找 只想找到你

  “那我去那边等一下 找不到就只能等”

  她站在窗边 向楼下望 向窗外望去

  4、

  “你别发嗲”

  每次树锋夸味芳时

  味芳一如少女般娇羞

  5、

  “我们做什么都要一起 一起吃饭 一起出门 ”

  你们说 你们是一起的

  我竟会觉得 你们好像最后连离开也会悄悄约定好

  6、

  发夹梗说的人太多了

  但树锋对味芳这是最后一个了 丢了再没有了

  很像幼时 奶奶哄我的场景

  味芳慢慢变成小孩

  忘记一切 只记得你

  //

  结

  赵青说起叔公叔婆的近况,“叔公叔婆还住在这家敬老院,叔婆现在已经退化到零岁了,没办法正常交流,吞咽功能丧失了,只能够吃流质的食品……”

  影片里,我们看到的是:患病后,味芳面临人和社会的断点。 她已经忘记了身边的人,除了牢牢地记得叔公,因为这是她爱的人,也还会记得她曾是卢湾区教育学院院长,哪怕她同样已是老头老太的学生来拜访她时,她也都忘掉了……

  (参加这场点映的,有纪录片爱好者、传媒专业的学生和服务老人的公益组织,还有像我这样一无所想、抱着一颗虔诚的心来观影的。写影评和写人物专访一样,我其实还有很多想呈现出来的东西,但还是只能一个人体会,这是遗憾,也不是遗憾。)点映群里的朋友拍的照片

  《我只认识你》影评(七):我只认识你

  昨晚中文堂的活动,没几个人,看完之后想到了好多。

  这是一部爱情电影,看到味芳为了等树峰等了四十多年没结婚,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勇气吧。看到从头到尾的“老冯去哪儿了”,看到两个人说着要绑定在一起的坚定,也看到在社区养老院的第一晚树峰的担心,简简单单的爱情打动人心。

  但是也想到了好多社会问题,作为子女的义务,只有一个已经移居外国的儿子,即使交通再怎么便利也帮不上忙的感觉,楼下的邻居作为子女最后也还是把患病的母亲送到了养老院,新年的时候在医院看到母亲不认识在身边的儿子也许儿子已经习惯了,儿子想让老父亲解脱,而其实只有父亲本身才知道真正的心疼味芳。

  这两个上海老人,基本上物质生活无忧,似乎有很多可以选择的路,而想到老家的老人, 没有这么完善的养老配套设施的地方又是这么处理的呢?听过身边的同学的外婆和爷爷关于老年痴呆的症状和陪护,基本上都是需要一个专人。可能普通家庭能选择的路更少吧。

  说起来离现在的自己来说似乎很遥远,刚刚搜索了一下发现老年痴呆的发病率“ 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平均患病率为5.21%,75~85岁老年人患病率达到15%~20%,8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可高达30%左右 ”。

  《我只认识你》影评(八):一部纪录片的生命

  我十几岁的时候,爷爷患了“老年痴呆”。我当时小,不懂事,经常向“无理取闹”的爷爷发火。后来才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但一切已经晚了。心怀这样的遗憾,在得知赵青和冯都拍《我只认识你》的时候,我有非常强烈的“想要做些什么”的冲动,从此和影片结下了缘分。

  2016年,《我只认识你》还没申到龙标的时候,导演赵青曾说,希望在这一年好好做社区推广。因为从拍摄到成片已有三年,恐怕申请龙标的过程太久,会泄了片子的气。她说,“觉得这部片子的生命就在这一年了”。

  但我们都劝她,不论多麻烦,一定要申到龙标。纪录片本来就历久弥新,而这样一部不艰深但有厚度,有底气也愿意讲故事的纪录片太应该进入影院,为纪录片的传播开拓空间,也拓展大众对纪录片的想象。又一年过去,影片终于开始在全国点映,镜头前后、银幕前后的互动,成为了影片的尾声甚至续集。

  在构思这篇影评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标题《一部纪录片的生命》——它的生命是作者、影片主人公、还是观众赋予的?如果作者、主人公和观众共同为它注入自己的生命力和善意,一部纪录片的生命可以走多远?

  当人的影像被保存下来,生命的一部分也就被拓印了下来,独立成章;当一部纪录片面对观众时,它的生命才刚刚开始;而与之发生交集的人,生命中也从此多了一篇加厚的章节。

  我们都希望《我只认识你》可以走很远很远。

  首发腾讯谷雨:http://gy.qq.com/original/film/vid066.html

  标题有改动

  在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诗歌网站中,有一首流传甚广的小诗:“别问我是否还记得/也别问我是否明白/让我歇歇吧/让我知道你一直陪着我……”简单的语句,却是许多病患和家属的精神支柱。

  阿尔茨海默病的残忍之处在于,它切断了病患与正常世界之间的交流。这个“世纪之症”自七十年代起,催生了多种文学和艺术想象。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让病患和照护者确认,彼此有能力互相体谅对方的处境和感情。时刻盘桓在照护者心间的问题是“他/她究竟知不知道”,却仿佛泥牛入海,陷入一场无法打赢的战役。这时,可能只有艺术创作的介入,才能协助病患回应:“我知道,我只是无法用正常的方式表达。”

  纪录片《我只认识你》的主角是一对上海的空巢老人,妻子味芳是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先生树锋虽然日复一日地悉心照顾,但逐渐力不从心。树锋遂起了两人同进养老院的念头,但味芳却一次次地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去养老院,甚至与树锋起争执。作为两位老人的外孙侄女,导演赵青记录了他们在两年间从寻找养老院到安定下来,这段焦灼而揪心的历程。

  《我只认识你》的英文标题是“请你记得我”(Please Remember Me)。虽然并没有真实发生,但这一咏一叹,仿佛是患病的味芳和照料她的树锋真实的对话。

  这是一部容易描述,但难以描述准确的纪录片。它有清晰的故事和人物,以及呼之欲出的生活质感。在处理沉重题材时,为了让故事“好看”却不折损真实,导演赵青对材料进行了精细的编排,却也留出大量的留白。她对材料的处理仿佛一枚棱镜,在接近人物的同时,折射出自己的情感和祈愿。

  作为一个与两位老人近身生活的小辈,《我只认识你》是赵青为两个老人达成的一次不可能的沟通。但这个家庭纪录片给予我们更大的启示是,创作者在邀请观众主动思考自己的位置,营造一种共识和向心力,继而转化为对社会行动的倡导。

  “爱”的表达

  影片首先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命运与历史相依相偎,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在树锋年轻时,味芳已经对其有意。文革中树锋的生活遭遇变故,妻女离世,自己又被下放。在教育系统工作、身为工作标兵的味芳却不以为意,在42岁时成为了树锋的续弦妻子。

  两人接下来的婚姻生活幸福和乐,是大家族的美谈——直到十年前,味芳开始出现失智的症状,情况越来越糟。树锋担任起了照顾的重任,即使在最艰难时,也希望“一家人应该在一起”。在老人内敛的讲述中,两人的关系恩爱并重:“我最困难的时候她帮助我,现在她有困难,我也不能放弃。”

  影片不止一次被拿来与哈内克的《爱》比较,同样是知识分子,同样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需要独自面对衰老、身体机能丧失和照护的挑战。《爱》中,在目睹妻子中风后身体条件不断恶化、难以在缺乏尊严的状态下苟活时,丈夫用决绝的方式终止了妻子生命。但哈内克的创作更重在以虚构故事为媒介,做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辨和实验。

  在现实中,比《爱》更早的2007年,84岁高龄的法国哲学家安德列·高兹与患病的妻子双双自杀。在生前一篇《致D:与妻书》中他写道:“‘世界是空的,我不想长寿’……我们都不愿意在对方去了以后,一个人继续孤独地活下去。”

  但同样是出于“爱”,选择继续生活也同样高贵。在树锋和味芳的故事里,两人各自经过风浪,结合本已不易;而树锋“仁义理智信”的儒家教养,以及味芳旺盛的生命力,使得两人虽然处于相似的困境,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影片中流露的“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味芳老太太在镜头前几乎可以称得上“憨态可掬”的状态。味芳虽然失智,但在影片拍摄时,语言功能尚未退化,一口干脆伶俐的沪语十分生动。而且在失智之后,她似乎卸下矜持,愈加毫无顾忌地展现对老先生的依赖。在两位老人“同框”互动时,老太太嗔怪老先生,而老先生笑意盈盈地接过话茬时,让人尤为感慨——她虽然搞不清事实,但内心的情感却十分真实;而他明白,并用尽一切力量包容这一点。

  然而,正因为这份爱来之不易,阿尔茨海默病带来的残缺就更让人痛心。味芳不知道自己的状况,也不知道树锋的身体状况。对于家的习惯性依恋,让她不能理解树锋的决定。而同样恋家的树锋,既要平复内心“家不成家”的失落感,又要面对味芳的质询。

  这种认知的差距所导致的“虐心”,是影片无法排遣的悲伤。如果在哈内克的手中,他或许会给这样的悲伤安排一个激烈的结尾。但在树锋这里,传统教养和个人性情,让他得以保持温和与韧性。这或许也可以横向地成为东西方知识分子命运的写照和对比。

  影片的距离

  树锋和味芳是导演赵青和制片人冯都的叔公叔婆。在访谈中,赵青一再强调自己对老人的“尊重”,以老人的认同和认可为限度;但在这个限度中,她作为导演,又会思考“如果我不在场,事情会如何发展”。这种身份的撕扯,在影片的剪辑中获得了平衡。譬如,在主线的选取上,赵青很快就确定,故事的重点应是叔公和叔婆的感情,因为这是她最直观的印象;在剪辑时,出于对于老人的关照,叔婆的一些不堪的状况,并没有剪进去。

  在宏观结构上,《我只认识你》的每一个段落都有张力,而下一个段落都回答了观众在观看上一个段落时可能产生的问题。两个老人的现状如何——为什么一直不去养老院——为什么现在不得不去养老院——是否能劝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离开自己熟悉的位置——树锋自己对“家”和自由行动十分眷恋——两人之间的“羁绊”是否是真正的“自由”——树锋的健康状况再次催化事情的紧迫性——寻找合适养老院万般艰难——如何再次让味芳接受新环境——终于安定下来。

  虽然影片的风格相对朴实,没有艺术电影中固定机位特写或长时间的凝视等风格化处理,但通过剪辑,导演有效放大了旁观者的体验。细看,影片如同故事片一般引导观众的注意和情感。每一次味芳因搞不清楚状况而让观众乐不可支的时候,下一秒就会有更沉重的困境袭来;每一次她的无休止地纠缠让人几欲发作的时候,下一个承托的段落一定会消解观者的负面情绪;而每次在两位老人山穷水尽的时候,又有“天无绝人之路”的转折。

  但“可看性”只是叙事的策略,影片毫不回避家属的痛苦和无助。最让人揪心的几段都出现在味芳“前讲后忘记”,不肯听从树锋的商量住到新的环境中去,不仅耍赖,还当众让人难堪。剪辑凸显了味芳的忘性和对抗,一遍又一遍地忘记树锋说的话,否认自己需要被照顾。

  这种“胡搅蛮缠”不断折磨着当事者的神经,也引起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的共鸣——在缺乏专业的疏导和指导的情况下,每个人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有这样无助和绝望的体验。在这漫长的拉锯中,影片不断抛给观众的问题是“如果是我(面对这样一个病患),我会怎么办?”

  阿尔茨海默病患的人格

  阿尔茨海默病绝不是一种浪漫的疾病。它在上世纪后半叶进入人类学的视野和文艺创作时,经历了“物化病理”-“关注照护者”-“重建病人的人格”这三个阶段。如果老去只是肉体的老去,人的记忆和身份依旧可以延续这个人的“存在”;但认知和记忆的丧失却对于人的存在提出了更严重的威胁——你是否还是自己?你与他人之间的契约,是否还作数?

  语言和表达是定义一个人存在非常重要的方式。《我只认识你》的幸运,不仅在于记录了味芳情态活泼的阶段,更以此外化地展现了些许关于病人的主体性。当记忆消退殆尽,最顽固、最洗刷不掉的会是什么?赵青在后期剪辑时,观察到并强调了这一点:味芳为自己的工作成就自豪,在各种场合强调自己是“卢湾区教育学院院长”;爱干净整洁,时常要寻找自己的发卡来整理梳妆;言谈举止中经常流露出的“铁娘子”的作风和思维方式,仿佛时间凝固在了她的身上。

  在一本名为《失智症关怀伦理》(Towards a Theory of Dementia Care:Personhood and Well-Being,Ageing and Society)的著作中,作者从老龄化群体的人格维护和社会的角度提出:“失智症的照护可以成为一种模式,用人与人的相处来定义生活,也成为一个缩影,告诉大家人能够如何成为一个人。”

  对失智病患而言,拥有一个社会位置,是维护完整人格的重要一环。影片中两个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段落让人心中有所安慰。一个是在养老院的新年联欢,从自己家来到这里当“小弟弟小妹妹”的二老,在这个过年会唱“美酒加咖啡”的地方,与同辈人把酒言欢,渐渐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交圈。

  另一个是过去的学生来看望味芳老师,谈起她过去的成绩和为人。最近,味芳的学生观看了《我只认识你》之后,向树锋讲了更多味芳当化学老师时的往事。这让老人感叹,关于味芳,自己之前还有许多不曾了解的事情。即使记忆脱离了主体,却依旧可以在他人的讲述中延展,为我们重新定义、并且延续生命。

  而脱开一切社会标签和过往履历,脱离味芳对树锋的依赖,在赵青平和而不乏些许好奇的镜头面前,味芳依旧是一个生动,甚至充满惊喜的人。虽然我已多次看片,但每每回忆起《我只认识你》,首先浮现在我眼前的,一直是这两个片段:味芳在养老院和护工一起玩跳纸马的游戏,其他人都做不到,她却轻轻巧巧地每翻必中;影片结尾,她屡次失败却不依不饶,终于把衣服挂上衣橱的上缘,晒到“蜡蜡黄”(金灿灿)的阳光。

  这样的点睛之笔,大概就是纪录片中最让人心动的时刻;它是来自时间的奖赏,让你不经意间窥见未曾预料的可能性。

  “我可以做什么?”

  《我只认识你》2015年首映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2016年与上海的数个做阿尔茨海默病前期筛查和家庭关怀的社会机构合作,在社区的老年中心、街道居委会中进行了一百多场社区放映。又一年过去,影片终于能够走上大银幕。在重阳节当天的首映礼上,千名观众随着影片时而欢笑、时而嗟叹。放映结束后树锋带着味芳向观众致意,全场掌声雷动。

  但三年过去,味芳的身体、精神和智识已大不如前;影片播放的全程她都沉沉睡去。二位老人比之前更需要专业照顾,树锋也需要更多自己的时间。在离开之前,老先生向观众发出“大家帮我想想办法”的呼唤。

  具体到操作层面,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战斗。跟随树锋和味芳的寻觅之旅,我们发现即使是在上海这样养老服务相对健全的城市,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的社会养老资源仍然匮乏。而如果一个社会资源已经相对丰富的知识分子家庭,面对困难时依旧捉襟见肘,可想而知其他患者的处境。

  提升和转变社会意识,同时梳理和整合社会资源,这是一场需要多线突破的行动。但首先,我们需要有足够多的机会来谈论这件事,在同样的场域里看到彼此。当有更多人因为看到与自己相似的经历而分享:“我爷爷/奶奶(甚至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他们会接着问:“我应该去哪里寻求帮助”、“我应该寻找怎样的帮助”,就会有更多人问“为什么没有足够专业的照护资源”,以及,“我可以做什么?”

  曾经,在做放映时,有个很年轻的观众哽咽地说:她无法想象自己未来万一患这样的病会如何,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待和理解自己。赵青回答,你还这么年轻,与其想这些,不如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

  这是可以理解的恐惧。一旦走上阿尔茨海默病这一单行道,再不会有一个“过来人”望着你的眼睛、握着你的手,来安慰你说“不要害怕”。但如果你拥有足够的信息,知道哪里去获得保障和照护的资源;当你知道别人也会像你对待他人一样对待你,是不是能够消解一些当下的恐惧呢?

  《我只认识你》看似讲述他人的故事,但未尝不在启示我们对彼此伸出手,给予对方以信心:人是可以这样活着、可以这样对待彼此的;尊严和爱是可能的,追求尊严与爱是值得的。

  在确定这一点后,继而追问:“我可以做什么?”

  《我只认识你》影评(九):余生,我守候

  在看这部纪录片的前一周,南方周末开专版讨论选择尊严死去的自由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保有的尽孝之道必然不假思索地导向“生命至上”,然而,一个木然的躯干、一尊如泥的肉体还能给生者带来欢愉吗?这篇评论再现了欲死不能的事例,呼唤尊重个人在必要时选择非救治死亡的权力。然而如果换做是我,至亲面临如此生死抉择,救则有一线生机,放则定抱憾余生,这样的大责任,想想真比山重,任谁都难轻言放弃。

  老冯面对患病十几年的味芳,已是力不从心。两个都是古来稀的老人,除了老伴和当年卢湾区教育总长的身份,味芳在阿尔兹海默症的侵蚀下仅存与4岁孩童等同的认知水平。老冯时常患病,但又必须时刻照顾味芳,儿子国外诸事不顺,不能时常回国照顾,已是万般无奈,几次搬去敬老院的尝试又不顺利。时光流走,老迈加重,早是不堪重负。当老冯自己挠着头,说真是头疼的时候,令观者心痛,却又只能暗自长叹。

  影片结束后,我的内心充满矛盾。随行的朋友和另一位现场观影的人都有同样的境遇,他们在选择照顾的同时,都在问询什么是最恰当的方式。正如老冯,他完全可以在某个时刻选择离开味芳,让她一个人慢慢忘掉他,忘掉周遭,忘掉刚刚发生的一切。从理性的角度看,这是最好的决定,恰如还生者一个尊严,两个人都得以解脱。然而我们却不能忽略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婚姻,一个坚守一声的承诺,不曾有死别之忧,为何分开?这将是多么巨大的心理煎熬?生者不能相见,毋宁去死!当一个人,不论挚爱与否,当他/她在除你之外不认识任何人的时候,扪心自问,你能否一走了之?就算对方是一个陌生人,也很难硬下心来扭头就走,更何况四十几年夫妻相濡以沫!我现在明白,有时候,这无关乎尊严,而是关乎人性,关乎生者之间的怜悯、自我同类的关切,即便现实是如此残酷,如此痛心。

  编剧冯都说,会把这部片子带给更多的人看,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在当前尚无诊断工具、也尚无法治愈这个冷冰冰的事实面前,这样的片子带来的,不只是温情,更是希望。

  《我只认识你》影评(十):一些毫无根据的扯淡

  昨天看完了电影之后和涛哥讨论,他说,放映完之后的讲座,数据统计每五个认知症患者就有一个来自于中国,这暴露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为什么认知症在中国高发,并且女性患病数量多于男性。根据我们不完全有根据的主观推测,是因为中国大多数劳动人民每天很辛苦但又只是从事机械无意义工作,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全方位开发大脑,特别是女性在结婚生子之后自己整个人生都围绕着工作家务和带孩子,单调无聊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并存,从而导致患病。通过切身体会,我深深地感觉到现在这个工作对我产生的负面影响,我感觉现在脑子都生锈了,记忆越来越衰退,甚至体检还出现脑血流速度过慢这种奇葩病症,再一次没有科学依据的从主观上证实了这个主观的推测。从这些毫无依据毫无逻辑的扯淡我得出的结论是需要改变,至少得改变我自己的生活状态,多吃核桃是没有什么卵用的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但是怎么改变。我也不知道。

  另外,对于这个电影的主题,我只认识你。我觉得有三层含义。第一,片中女主患上认识证之后,只信任依靠男主,而男主责无旁贷照顾他的老伴,赞颂了一个年代下夫妻之间义无反顾的爱情。第二,please remember me,英文翻译不仅是说两人的爱情,还有请大家关注认知症患者这一种人群。第三,女人患上认知症之后什么都不记得了,连自己儿子站在旁边都不知道是谁,眼里只有她的男人,就是说她的精神世界里男人是唯一的寄托,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因为我作为女人,也很容易陷入爱情,把男人当成全部,这不仅是我,我奶奶,或者很多很多女人,都容易犯的毛病。没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没有人生追求,把相夫教子作为自己人生的全部使命,这是非常可悲的。

  现在在奶奶家,又无意说了一些跟她三观有矛盾的话惹她生气,然后在写这些东西。刚是打算写影评来的,现在跑偏了,或许只是借此吐槽一下,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自从爷爷走了之后,她一个人生活,就永远陷在失去爱人的悲伤中无法走出,爷爷生前,她所有的心思就投在爷爷身上,爷爷突然走了,她仿佛就失去了生活中的一切寄托。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四年,身边的家人也一直尽力给她最大的关心照顾,但是她还是总说你们都不陪我,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别人做错一点小事就责怪别人,乱发脾气。她每天专注于做清洁,如何把家里弄得一尘不染,地上不能见一根头发丝不能有一滴水,其实就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也没有什么生活追求。虽然作为子女,有义务给她尽可能的关爱,但是,我真的不希望我的人生也走上她的轨迹。

  昨天涛哥也跟我说他的一个发现,他说在任何的超市零食区,总有一堆老人,在那儿一颗颗精挑细选花生米(或者类似的东西),他们就宁愿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却不肯多花一分钱买到一颗坏的花生米。我说他们的这种行为源自于他们“省吃俭用”的三观,而造成他们这种三观形成源自于一些不可改变的社会历史事件,而这些社会历史事件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了,所以这一代人(的某一部分)也就永远定格在精挑细选花生米的场景之中(还有另一部分定格在在家捡头发丝)。同样我们这代人,也在时代的伤害下造成了一些局限,但是我们还没有老,当我们意识到这个事实的时候,就还有自我拯救的余地。

  我真的觉得现在生活的环境让我感到孤独无依并且快要崩溃,所谓至死不渝的爱情,是救命稻草,也是毒药。没有人可以永远去依靠另一个人,也没有人有义务照顾你一辈子,即使同甘共苦走过大半辈子的夫妻最后总有一天也会生离死别,那么留下的那个该有怎样强大的内心才能走出失去挚爱的痛苦。

  施主说,我们这代人,没经历过上一代人经历的那些生死考验的历史事件,没经过巨大的挫折和磨难,信息时代的爱情来得太容易,散得也容易,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觉得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毕竟这让我们更学会去独立,即使没有爱人,也要自己坚强度过这一生。

  再写下刚刚看完这个电影的感受,他们都觉得这个电影拍得不那么深刻,都觉得纪录片应该深刻、沉重才能打动人。其实我觉得这就陷入了一种“对深度的强制”。对比之前看的一部纪录片《骨未成灰》,就是描述中下层阶级的养老院现状,看完之后观众都觉得很压抑很沉重,而这部片子,第一是在上海,第二拍摄的是社会中上层的老年人,第三夫妻生活很和谐,第四女主人公的病症也没有特别特别严重,第五作者是拍摄的自己的亲人。作者这样一个取材,这样一个生活背景,造成了这样一部片子注定不会是很沉重很压抑的格调,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这也从一个角度证明,如果给一个患病的老人足够的关爱、谅解和照顾,或许疾病不会根治,但至少是不至于那么悲惨的。或许现在生活太不痛不痒,所以温暖美好的东西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哦,措辞不当,这也并不是什么温暖美好的主题,只是把记录认知症病人这样沉重话题的纪录片拍摄得温暖美好一点大家就觉得它不深刻,我觉得有点过于苛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