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时对那时错》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精选10篇

2018-04-21 20: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精选10篇

  《这时对那时错》是一部由洪尚秀执导,郑在咏 / 金敏喜 / 尹汝贞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一):对又怎样,错也无妨

  总觉得,有些导演的电影,是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的,并非特指这些电影多么有票房价值或是只有大屏幕和Stereoscopic film才能满足更强的真实感和如临其境的观影感受——当然这是去影院重要原因其一,这也就显得其二原因有些偏执可笑,对于像我这种思维散乱随时准备一声令下开始跑偏的人来说,可能只有把我摁在黑漆漆的影院里将整整两个小时任务规定为“认真看屏幕”的时候,我才能把它从头到尾一丝不苟的看完。 《这是对那时错》非常具有导演的个人风格了,一边看我一边忍不住的感慨,原来鲜明的洪式怪癖在他的每一部片子里都要执拗的出来串场,男女之间,明明不过肚脐往下数三寸的事情,洪导演硬要这事扯出来,搬上台面来絮絮叨叨没头没脑的唠上几个小时。并非无趣又冗长,相反暧昧微妙的让人忍不住发笑,洪尚秀导演喝酒闲谈吹牛皮发牢骚之间,把东方中年男人猥琐好色温情可爱表现的格外意味深长。 微妙,是我对整部电影看下来的最大感受,两个小时里大概一个半小时都洋溢着细腻的暧昧气流,像是冬夜的街道上裹紧大衣跺着脚忍不住哆嗦着往温暖的家里赶,又难以割断下两人之间好容易摩擦出来的粉红色泡泡,和着呼出的白色呵气在空无一人小巷子里升腾发酵,有种脱了裤子但我敢做的也就只限于此的压抑,是带着心有不甘的欲言又止。

  标准的东方电影风格——细腻而克制。同时导演又标新立异的把拍摄和后期剪辑的重点刻意弱化,抛弃了传统戏剧化提炼,面对“”艺术要高于生活”这句话时傲娇的别过了脸,全是日常对话,洪尚秀把他想说的话交给演员,演员揣摩感受以后给我们勾勒出画面,至于絮絮叨叨的台词里哪些是废话哪些是诗,全凭你自己消化。语言误会根源言多必失沉默是金所以小心翼翼的措辞;让所有人都认同话语称不上表达,所以时刻准备着来一场情绪爆发伶牙俐齿针锋相对作者就这样呼应着电影的名字——《这时对那时错》。琐碎是生活的常态对了怎样?错又何妨?生活虽然琐碎沉闷,洪尚秀却让它开出了花儿

  从一个访谈节目听说,洪的剧本非常散漫,很多细节都要演员自我发挥。尤其是这种复刻式的表演模式,对细节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第一部分的男导演不加掩饰的好色与甜言蜜语还是第二部分的酒后吐露与坦诚相待,以及女画家的由被动主动进攻的差异变换,都太自然了!

  影片的主演郑在咏和金敏喜,除了把人物性格揣摩的格外到位以外,更是把男人女人之间暗流涌动的种种暧昧情绪展示的淋漓尽致好感的慢慢产生爱情欲望缠绵流动究竟来源于哪些因素,两段式的片段组合更像是做了一场社会实践,导演摆明了架势搓着手要和我们观众来讨论一番。换个角度来讲,导演真的将尴尬美学进行了升华平淡的构图,固定视点单镜头一成不变的景深、远景、特写,看似莫名其妙的对话,实则指东打西,只有细细的剥茧抽丝才能感受到其中微妙。

  尴尬美学和固定镜头在洪尚秀的电影是标配,搭讪约会后的两种可能性重复区别。简化的开头,平淡的相遇,尴尬的聊天,烧酒杯碰撞清脆,相互赞扬吹捧的客气不经意肢体接触,有意无意的撩动心弦……没有剪切没有转场甚至完全不切换镜头视角,你看到的就是所有,没头没脑,不知从哪里来也让人懒的设想将会去往何处,导演就像随手拿起一块橡皮泥,揉捏了电影里的时间,延展拉伸随意变化,咋一看好像什么都没有,细细看来好像又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导演复刻了自己的片子,在细微中产生差异性,又在差异性中促进剧情走向上平行空间不同的剧情的发展。不过还是应了那句遗憾千万种,各人皆不同。 因为长镜头的原因,电影画面可以发挥的余地显得很固定,也就对导演的台词功力要求很高,因为重复性的东西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维模式,如何在同一部电影里超越自己,使剧情不落俗就是一项精细活了。洪尚秀没去参加电影节,但他倒是提前对自己的电影语言做出了说明,不过就是一种语言的表现方式而已,是“和你们的生活没有关系的语言,是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而已。”导演如此说。只是,“人们活着,做的事情都差不多。”

  所谓世间情动,不过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当啷响。不如开诚布公的承认,大家都是生于理想死于欲望罢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对又怎样,错也无妨,那些因缘分而来的东西,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不必难过,世间难得双全法。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二):不必为你的情欲感到羞耻

  是第一次看洪尚秀,一开始有点被这样极简的风格给唬住了,再看几遍觉得相当有趣。电影分为对仗工整的上下两部分,各自又可独立成章。几乎是由发生在不同场景里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对话段落组成整部电影,除了变焦推拉和横摇以外再无任何运动,以至于观感上稍微欠缺精彩易走神。

  立马又去补了几部洪尚秀其它的作品故事往往是男女之间相遇初识,渴望表达情欲又不可得。本片最大的张力来自于上下两部分中,发生在相同的时间地点人物因为一些细小改变或是差异,积少成多而导致的结果大不相同

  对话的部分与真实生活所差无几,只是大多数的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样的date,若是能够拥有一个全知的视点,想必也会对这样的尴尬场景而哭笑不得。为了掩饰情欲,总以为自己能够说一些无伤大雅自以为是聪明话,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心里已经刀光剑影几百回合了吧。看完上半部分或许会让你产生会心的冷笑,而对比起下半部分,则是带泪的苦笑。(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三):十个前后不同,以及猜想

  1、女工作人员宝拉

  ART 1:想要贴上导演。刚见面,说对我来说你是最重要的导演,我孤单的时候如何如何,滑冰,尖叫。结束时,单独与导演相处,可以去首尔找你么?主动拥抱导演,导演好帅等等。

  ART 2:中性。片尾放映结束时和另一位主持人一起与导演在门外抽烟。没有主动提出送导演。

  猜想:女人主动,男人很容易就回避了。

  2、从宫殿去希静工作室的路上

  ART 1:导演画外音,她说要给我看画,就去了工作了。

  ART 2:无画外音。

  猜想:Part 1中,导演在为自己做的事找借口

  3、希静工作室的调色板

  ART 1:暖调(有些肉色)颜料。

  ART 2:绿色颜料。

  猜想:导演所感觉到女人的态度

  4、在希静工作室导演对画作评价

  ART 1:(旁白,一瞬间有一种去了很远地方旅行的感觉。)对画的评价大抵是,想走一个很难走的路,很敏感有勇气的一条路。

  ART 2:为了自己而作的作品,希望从中得到安慰。太辛苦孤单,好像有伤处一样,有伤心处,心里要有爱才行。希静生气了。

  猜想:在Part 1中,导演评价的是画作。Part 2中,评价的是女人的心。导演主动。

  5、诗人农夫咖啡馆门口

  ART 1:到的时候无人,走的时候也无人。

  ART 2:到的时候男店主在门口抽烟,走的时候与男店主道别。

  猜想:不懂。

  6、大姐1(戴眼镜、黑衣)

  ART 1:爱评判人。在咖啡馆喝酒的时候,导演谈对希静画作的评价,大姐1说,我读过你的访谈,跟现在讲的话是一样的。导演走出放映厅后,她送上了自己写的书,扉页上有很长一段字,看不懂。导演敬而远之,说我会好看的。

  ART 2:很和蔼,导演钻到桌子下,她去查看。原谅导演,因为是艺术家

  猜想:女人爱评判人,男人讨厌。

  7、大姐2(棕色衣服

  ART 1:八卦,爱显摆。在咖啡馆喝酒的时候说,听说导演跟女性工作人员关系紧张。还没结婚么?我记忆力好。我人脉广。

  ART 2:我是粉丝,你是最棒的。是个不错大叔

  猜想:女人爱八卦,男人敬而远之。

  8、在寿司店

  ART 1:感觉希静主动。贴近导演耳边说话,我一个朋友都没有,没有那个呢。导演的表情奇怪尴尬(描述不好这个表情),起身出门抽烟。女人似乎在后悔自己说的话。

  ART 2:希静说:你不花心么?我看起来很孤独么?事实上我没有朋友,全是我的错吧。为什么那样看我,很奇怪。导演说:我好像爱你,想跟你结婚。好像不能结婚,结过婚,有两个孩子,但还是很爱你。哭……互相感谢。给了这样的感觉。一生都会好好珍惜的。

  猜想:在Part 1中,女人主动,男人回避。Part 2中,导演主动,得到回应

  9、半夜骑自行车邻居

  ART 1:无。

  ART 2:路过。

  猜想:不懂。

  10、最后的告别

  ART 1:听说了导演已婚,希静趴在咖啡馆的桌子上。她让导演离开,这样会好些。导演说,对不起,我走了。

  ART 2:在影院。导演:我要走了,昨天不好意思没能出去。希静:我很想你呀,我要好好看你的电影。互相感谢。希静落寞低头,不多久抬头认真看电影。

  猜想:PART1中,女人主动,得不到寻求安全感的男人的更多反馈,心情如光秃秃的树枝。Part 2中,两人互相感谢对方给予的这一刻,都知道没有将来,镜头结束在纯洁雪地中,哀而不伤,为这段相遇画上句号

  如果,我当时那样表达,一切会有不同么?会的。

  但最终,男与女,终将孤独一人。无论是在不告而别,还依依不舍之后。

  男与女,就像电影院中坐在前后排的两人,被座椅阻隔,不能接近。而不管言语中的互动,我走了,亦或是想你。也如在电影院,一个人在大屏幕上,而另外一个人只能静静观看。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四):不知是哪時對哪時錯

  幾個場景從兩個角度展現了不一樣的發展,本來以為會很枯燥,但沒想到很順暢的看下來了,這是看的洪尚秀的第二部電影,他的電影真是有個人特色,各種店裡,喝酒,抽菸,聊天來展開情節。這部電影想表達什麽呢?兩個孤獨的人嗎?想到最近導演和金敏喜的緋聞,這是拍出了自己的真心嗎?整部電影有點不真實感,電影里的時間特別緩慢,又感覺好像和現實隔離了開來,裏面的角色看似無事可做,無處安放的樣子,但又好像在嚴肅的討論人生。到底是電影里是真的人生,還是現實中才是呢?金敏喜明明不是好看的演員,怎麼就那麽迷人,尤其是似笑非笑的樣子,軟綿,細聲細氣的語調簡直讓人欲罷不能,死死的被吸引住了。最後一幕,雪景中的背影太美了。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五):性感荡漾的《这时对那时错》

  太太喜欢这个片子了。一切都太性感了,越微妙越性感的。两种相遇中的不同反应,这个男的,这两个女孩,宝拉和静希,这些在她们身上的动作、表情,太能感同身受了。

  “太漂亮了,要小心。”哈哈哈。

  片子快结束时,静希说“导演,我会把你的片子全都去看一看。”只能是这么说的,必须这样说,说出这些话。

  是不是很豁然开朗的感觉。很荡漾。

  当我们看了电影,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看到外面雪已经下大了,这感觉也是特别好,特别性感的。

  在这种情况下,雪也是特别性感的。什么东西,它出现合适,只能这时这样出现,就是性感的。

  不想去分析这么性感不装逼的片子。连着看了两遍。很想和很多人分享。还在追求戏剧性的,看看人家是怎么微妙法的。

  洪尚秀肯定是现在最好的电影制作人了。向他学习怎样制作“当代电影”。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六):这时对那时错

  本来也是因为心情不好,想着那就看看洪尚秀的今年的新片《这时对那时错》。反正每年也都是要看他的的新片的,都成惯性了。总之就是,既然横竖都要看,那就在我阴郁的时候看一看罢!结果看完更阴郁了。

  洪常秀是韩国最出名的作者导演之一,他喜欢在电影里玩转各式游戏:《夜与日》是一篇有趣的巴黎的旅行日记;《北村方向》是个不断轮番式重复情景与人物的梦境结构小品,堪称他的“盗梦空间”;《玉熙的电影》是同一个故事的四重变奏演绎;《夏夏夏》是两位喝酒大叔将自己的恋爱人经历以排列组合的方式吹捧出来;《剧场前》将嵌套的戏中戏颠覆运用,把人生的真实与戏剧中的真实并列探讨;《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则是一场梦与现实的庞杂交织;而《我们善熙》里,三位不同的男性以“我的善熙”,拼凑出了一位“我们善熙”。

  不同的男女两性故事在他花样翻飞的叙事手法恒久不变的变焦镜头下,不断揭露着我们的生活原貌,《这时对,那时错》则是他的最新的尝试。

  如果只是将这部电影作为一部普通的爱情片来观看,也许是会失望的,因为它多对话,两段相通故事间的剧情也看似稀薄。

  这是一部不刺激,更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片,甚至在洪常秀电影的序列中,也是显得剧情较为寡淡无趣的。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实际上,这是一份剖析男欢女爱的两性关系的精微剖本,更是一部将矛头指向观众的批判之作:文艺男女的爱情何尝不是这时尴尬,那时微妙。

  《这时对,那时错》的片名也许是对它最好的注脚。影片由两部分组成,男主角是一位电影导演,他偶然的一次机会下邂逅了落魄的女艺术家。两人通过咖啡、晚餐距离渐进,当女主在之后的晚会上得知导演已经结婚后,十分失望伤心。第二部分则展示了一个大体相通的故事,却处处存在微妙的不同,改变了不少细节之后,才是这部电影的蓄力点。

  出现了两次的电影名,两个相同的时间点里,两个相同的主角相遇,两段极简故事映射互文,微妙而不可言的情绪和氛围,重复之中暗含冲突,真真假假互相融合,在日夜与酒烟之中,洪尚秀的尴尬美学被发挥到极致。而人物的作为,则更多地产生与细密的差别里,营造出人生境遇的细微差别和偶然,并以最后的错过进行自嘲,着实有一种过尽千帆皆不是之感。

  在第一个故事里,男导演显得是一个老辣的“伪君子”,对一切事故都彬彬有礼,说话的氛围中总是带着微妙却奇异的道德高地,说出口的对白仿佛经过层层的安排,以至于在最后,女艺术家发现了导演对自己只不过是婚外恋的情感之时,对他的道貌岸然产生了厌恶,反而是其姐姐假惺惺地赶去了他的讲解会。第一个故事里的男导演形象在之前的洪尚秀电影中时常出现,他们圆滑世故,心中充满心思,小心翼翼,但总还是会败露。在这样幽默且富调侃的电影语境下,他们这群“伪君子”其实反而令人徒生可爱、可怜之情,但也毋庸置疑,他们的原貌和目的是显得如此猥琐。

  在电影的后半段,外表与身份同样的两个角色将故事重演,这时候的男主角显得笨拙而诚恳,但他是个截然不同的“真小人”吗?答案似乎没有为我们揭晓,不过可以确定,他有着袒露的欲望,是一个脆弱而真诚的文艺大叔,甚至于在欲望无处发泄的时候,会酒后闹事。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第二个故事中多出了不少洪尚秀的小情绪,类似于“陌生男女的相遇,不是戴上面具做完人,而是更多地进行真诚的表达。”

  值得探讨的是两次男导演的作为,一个显得讨好,另一个则仿佛背道而驰,其实暗含两种不同的恋爱观。在恋爱之中,有什么元素、因素会导致什么后果,这也是主题的一个方面。但洪尚秀真的想做这样肤浅刻意的表达吗?疑问依然存在。

  我看了一位朋友对此作的见解,方才注意一处此前忽视的重要细节:在电影后半段的结尾之处,其实有这么一节:“男主在酒后失态后送女主回家,女主对他的真性情表达了理解和宽容之意,而后男主得寸进尺,希望能继续深聊。女主则提议让他先在外面小等一会,容自己进去再偷偷出来,男主欣然应好。镜头一转到了第二天,电影院里两人最后话别,女主向男主致歉,原来昨晚她进家门后并没出来。男主则笑着替她圆场称没关系。彼时两人轻声呢喃,甜言蜜语,你侬我侬的气氛微妙又暧昧,简直像在谈恋爱。”

  爱情的状态和与之相配的形状,就这么表露出来了。我们常常说男欢女爱,但爱情,似乎通常由口是心非催生,在稀里糊涂的过程里成长,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幻灭,它没有根基,更是脆弱,甚至于爱情里的“真小人”是小人么?不是,他是比前者更高手的存在。而人心中的难以把握和不可靠,则是在这一点点的氛围里渲染,在这样一场妙不可言的“爱情实验”,又像是两段不同的梦境,慢慢交织回旋,我们看懂了两个字:虚伪。

  男人,无论是以何种态度,在偶遇的恋爱面前,总会有虚伪一面,这也许才是他最终的答案。他做了这般在两个相同的时间点里,两个相同的主角相遇,两段微妙的故事互文的爱情实验,实则是在解剖人这个动物。在重复之中暗含冲突,在真真假假互相融合,在日夜与酒烟之中,洪尚秀的“尴尬美学”被发挥到极致。而人物作为的差别,则演化出人生境遇的细微差别和偶然。一个更显得讨好和主流的答案和一个真实的观察,仿佛背道而驰,其实暗含两种不同的恋爱观。在恋爱之中,有什么元素、因素会导致什么后果,这也是主题的一个方面。

  那么被改变的究竟是什么呢?被改变的最后的结局,导演在电影开场时离开。电影散场后,成群看完电影的人们从资料馆出来,女主角一个人从门口出来,步入雪地,一点点消失在镜头里,她之前对着那位导演说,“我要看完你所有的电影”,这也许便是这次洪尚秀电影里的一点关窍。两人的心境却已经和第一版本的结尾全然不同,像是一场爱情实验,又像是两段不同的梦境,慢慢交织回旋,是洪尚秀写给一个陌生女人的情书。

  首发于个人微信平台 风影电影纪 movier96

  ————————————————

  补:由乌鸦鸦大魔王提出的前者后者谁更老辣的问题没有太多深思,哈哈,可能是这样吧。

  另外,这篇文章不算影评,只是看完当晚凌晨一点半啊突然想写的一些东西,写了半小时就放微信号上了。

  最近也很久没写影评了,就当是碎碎念,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七):荞麦推荐这部影片的时候这样说

  荞麦推荐这部影片的时候这样说: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影评将侯麦、伍迪.艾伦拿来跟洪尚秀比较,而因此判断洪尚秀是一个不那么好的导演。看到那篇影评真的非常生气。

  首先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类型的导演。说是知识分子,但侯麦和伍迪.艾伦无论如何自嘲都还是非常认同以及热爱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而洪尚秀显然不是,他对自己这个身份毫不在意,他一直想解构的恰恰就是文艺青年这种东西,简直是要剥开来,剥出那个“小”字。

  跟伍迪.艾伦一样的是:产量大,重复性高,作品良莠不一。

  但《这时对那时错》,是相对完整有趣的一部。

  电影分为两个部分:一次失败尴尬的男女勾搭。另一次相对美好,留下了不错的余味。

  而差别在一些极其微妙的地方。第一次郑在泳那个角色甚至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最后却一塌糊涂。第二次他甚至做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比如醉酒后脱得精光……但对方却反而觉得他很可爱。

  最后为了省力来借别人的话讲一下洪尚秀厉害的地方:“无可否认的是他已经成为将重复变为电影和人类学结构的专家。他的电影举重若轻,达到了非凡的深度。一般来说重复是一项精细和困难的活儿,因为看似一样的东西迟早会发展成意料之外,只有有耐心的导演能捕捉和控制这些非固定的变化。”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八):让人乐此不疲的“大家来找茬”

  想起看《这时对,那时错》完全是冲着金敏喜和洪尚秀,两人合作的《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今年年初在柏林拿了大奖(“最佳女演员”),加上影片一直与二人的恋情捆绑宣传,也是搞得满城风雨。而对《这时对,那时错》的剧情或影片特点则一概不知,只是好奇心压倒了一切,直奔两人名气而来。

  “裸看”的后果便是当前半部分结束、后半部分开始,对着两部分几乎一模一样的剧情,我只有一脸懵逼,甚至以为放错了资源……看过影评后才明白,这个“大家来找茬”的特征,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迫不及待地再刷一遍,才get到导演的良苦用心并付之会心一笑,在其中品尝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织中如“蝴蝶效应”般妙不可言的滋味。

  先看前半部分的故事开端:

  在行宫内,导演咸春洙遇到了美女希静。

  导演看美女旁若无人地喝牛奶,便主动搭讪:“好喝吗?”希静意兴阑珊,平淡回答:“嗯,是香蕉牛奶。”“你在这儿干什么呢?”“我看起来像是干什么的呢?”“……”

  接着,导演似乎不经意地说出自己来水原的目的及导演的身份。希静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冒,随口敷衍了一句,导演却紧追不舍。“你刚才说什么?”“我什么都没说啊,我只是在喝牛奶。”“哦,原来什么都没说啊……”

  希静似乎察觉到导演的失落,不情愿地问起导演的名字。一来一往,直到她说出“您是咸春洙导演?很有名气啊!”这才让导演兴奋起来,主动站起问好。

  几个回合下来,导演身上的虚伪与世故在不经意间流出。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世上的大多数人。

  同样是这个桥段,在后半部分中却有了微妙的变化。(恰恰在变化开始时,影片的BGM悄然响起,似在提醒观众:“演出开始了!”)同样的台词,同样的搭讪过程,却没了先前的尴尬,氛围变得融洽了许多。主要原因在于导演没了之前的浮躁,心态变得闲适平和。

  当希静问道:“你是导演吗?”对方也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对,是啊。”此后并未刻意停留在这个话题上,反而将注意力转向希静:“你是做什么的呢?”希静不太想谈自己,又将话题转向导演。知道了对方的大名,不由得站起,走近对方表达敬意。导演则绅士有加,不卑不亢,主动握手。二人互相表达歉意,表示打扰了对方,继而聊得行云流水,毫无羁绊。导演不装深沉、直来直去,希静也卸下心防、有一说一,看得人心里舒舒服服。

  前后两个导演,一个有些道貌岸然、一个完全是赤子之心,虽行动轨迹相似,却在与希静的交往中产生了不同的化学反应。秉承着这种对比,前后两部分里随后发生的故事也变得有趣起来。

  前半部分:

  二人从行宫来到了一家咖啡馆,在二人的交谈中,希静占主动,坦诚说出自己的隐秘心事,导演则有所保留,只是顺着希静的话题说,关于自己谈的并不多。

  随后来到希静的画室。导演对希静的作品大加夸赞,让对方心花怒放。(可在晚上与姐姐的聚会上,希静才知道,导演夸自己的这些话是其常用的一套“外交辞令”,不管夸什么都是这个套路)

  两人又进入一家寿司店。二人都喝到微醺,导演对希静的爱慕昭然若揭,口头上却只夸对方漂亮,真实想法遮遮掩掩,欲言又止的神情让人烦到极点。难怪希静也被他激怒,直言:“不要用那种眼神看着我!”

  随后,二人来参加希静姐姐的聚会。在这里,导演“伪君子”的面具被摘下,满嘴跑火车、歧视女性、早有婚室的真面目一点点暴露,将之前与希静之间所有的小暧昧无情戳穿,除了尴尬还是尴尬,让希静失望至极(“洪氏推镜”将这一刻女主的情绪重点表现出来)。二人最终不欢而散,导致次日的访谈也搞砸了。

  后半部分:

  咖啡馆内,二人的交谈姿态则对调。导演毫不忌讳地说自己的事,并刨根问底地打听希静的事,内心没了那么多小九九,如同一个孩子般让人有点烦却又觉得可爱。

  画室内,导演对希静的作品点评得更具体、更戳中人心,虽然同样引起希静的不悦,却是逆耳忠言,带给她新的思考,在无形中受益。

  寿司店内,导演则敞开天窗说亮话,明确表达爱意,也亮明了自己已婚的身份,毫不掩示内心的纠结与痛苦,坦诚得让人心疼。(私以为这里最能体现男主郑在咏至臻化境的演技)

  姐姐的聚会上,导演也博得在场人的好感,消除了之前人们对自己的坏印象。酒至酣处,还玩起了装睡的游戏,甚至解放天性脱衣示众,赤子之心显露无疑(当然,这一举动最终得到了两位女性的原谅)。

  深夜,希静与导演依依惜别,情不自禁地给了导演一个吻,并约好一会儿再从家出来。导演在希静离开后,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地,瑟瑟寒风中,抽着烟等待红颜知己再次出现……

  第二天的访谈呢?不仅仅是顺利,甚至是超常发挥。

  希静欣然来看导演的新作,并表达了昨晚爽约的歉意。导演憨憨地说:“没关系,我也很快就离开了。”希静再次动心:“我要把你所有的电影都看了。”话说得轻柔,分量却不轻。对于一个不常看电影的人来说,这句话不啻于是最动人的表白。

  前后两部分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男主身上,没有大的冲突,而是直指内心。心思缜密、情感细腻的文艺青年,会像寻宝一样,乐此不疲地翻来覆去、前后对照,体会人际关系上的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稍有不同的性格、谈话方式,就会带来大相径庭的际遇,上演迥然的命运戏码。每个人都愿遇到后半部分那样的咸春洙,他让人卸下防备,回归简单;可生活中遇到的,又大部分是前面的咸春洙,紧绷的欲望、谨慎的措辞、保持距离的爱慕,让人猜得累。

  难怪有人这样评论《这时对,那时错》——“第一场叫生活,第二场叫电影。”这便是人性的可悲之处吧。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九):困局中的人

  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还写道,“人只能活一回,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昆德拉又提出一个假设:假如在其他时空中人类能够继承记忆并重走历史,那么在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历史是否还会是同样地悲惨血腥?他并没有给出答案,只是提出两个分支:认为否的人,为乐观主义者;认为是的人,为悲观主义者。

  《这时》中的角色虽然没有继承记忆,但也是两次陷入同一个婚外恋境地,做出两种不同的选择。影片在标题方面有一个细节,第一段之前的标题是“那时对这时错”,第二次则颠倒过来成为“这时对那时错”。这样的不同可以理解为,洪尚秀导演认为第二段的男主表露真性情比起第一段男主的虚伪更可取。从这个角度看,洪尚秀可能是一个倾向于乐观主义的人。

  但是在我看来,第二段故事虽然有“对”的意味在其中,但这“对”相对于剧情整体来说,还是太微不足道的一点了。第二段故事以悲凉的雪天离别为结尾,仍然满溢着无奈和虚无;在陷入如咸春洙和希静这样的困局时,角色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无法脱离无奈、迷茫的纠缠。如同世界大战的前夕,所有国和人都陷入危机,找不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如同人在偶然之中降临在这世上,在荒谬之中沉浮。个人和历史,是否永远将处于这一圈圈的困局中,即使无限次重复也无法逃离残破的结局?

  困局中的人,如同希腊神话中的西绪福斯,无意义地永远地将石头一遍遍推向山顶。

  《这时对那时错》影评(十):本人不会写影评

  一切都是新鲜的,依然也包括电影资料馆。不管来多少次,就觉得去的路上和坐在那里看电影都觉得很愉快,内心很平和。然而离开的时候也很失落和惆怅,带着看完电影的满足。的确很矛盾。

  来的路上搭载了一位年近五旬的阿姨的车,阿姨保养的很好,因为她心态真的很好,这两天的不开心、惆怅和失落仿佛就要遇见这么一位长者来点拨一下才能看破。

  说回电影,中途还有个小插曲。中途放错电影,然而大家也都很有耐心的等待。这是我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还挺有趣的。影片一开始,女工作人员表达了对导演的崇拜和好感,虽然没有感觉却也陪着疯玩了一会儿,男人啊……直至女主出现,无论是从第一部分的男性视角和第二部分的女性视角来拍,都让我觉得很新奇。男主在第一部分偶遇、搭讪,一本正经但是还是透露着猥琐,没有如实相告导致被拆穿狼狈收场……导演的镜头推近和拉远让我感觉很新奇,原来可以这样拍啊……第二部分则是完全不同的表达,虽然只是陌生城市短暂的邂逅,比起第一部分的装逼,第二部分的坦率让人觉得男主更可爱。(还有谁说女主不好看的?!明明从一开始出场我就觉得特别美!)

  很少看这种类型的片子,感觉又跳进了一个新的坑,真好!至于其他的瞬间感悟,想起来再写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