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星空日记》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星空日记》经典影评10篇

2018-04-28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星空日记》经典影评10篇

  《星空日记》是一部由陈宇执导,武林 / 张辛苑 / 齐世龙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空日记》影评(一):微臆测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值得你去奋斗“。影片中何晓冬让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摘星“梦想一次次被同龄人父母以及老师嘲笑,并且由这个梦想带来的心情沉浮贯穿微电影的始终。

  从儿时”摘星“的梦想到长大后”天文系“的憧憬现实无奈,王老师的鼓励,对江晓夏的爱慕与自卑四者交织,让整部微电影一波三折,吊足了观众胃口

  但故事中,何晓冬因为江晓夏一句”从五岁起,我就一直在等待的是,那个仰望星空追梦的男人“而不顾家中清贫现状以及父亲期许,毅然决然放弃国际投行如此优厚的工作转而回到学校准备天文专业毕业设计。这个跳度太大了,不坐上神舟九号还真跟不上编剧思维呢。

  此时,”摘星“的梦想不再是纯粹的儿时梦想的觉醒,更多的是爱情力量的驱使,我甚至怀疑,所谓的”摘星“梦想是否是何晓冬爱慕江晓夏的一个小小投影而已?看到此刻,我不禁回想到何晓冬在地铁听见小女孩唱那首歌后伤心欲绝的表情,或许更多的是,他回想到儿时和江晓夏关于”摘星“的论调的伤感吧。

  以”梦想“为主题的北大宣传片在所多有,就这部微电影而言,对观众更多的是鸡汤成分吧?大学完善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地方,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学对学子方面影响,而不是立于空中楼阁的梦想去支撑显得太过沉重的现实。

  一家之言而已。

  《星空日记》影评(二):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我把星空日记推荐男朋友看之后受到了猛烈的抨击,他果断上豆瓣点了一颗星。另外看了些短评,发现关于此文的吐槽不计其数。我就有点不懂了,为啥我看的时候热泪盈眶了好几次?

  槽点主要集中于:康西怎么会有人勤工俭学而且被甩一脸钱!那个毕设怎么可能是天文学的毕设而且只做了一个月!。。。我想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难道要把这片子拍成纪录片才好么?要在14分钟内讲清楚一个人的转变,简明的介绍他在期间受到的嘲笑和鼓励,必然需要夸张和处理的。

  我给这个片子点赞是因为我觉得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北大精神。它可贵,就是因为它稀少。它稀少,就是因为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这样去做。北大本身就应该是不流于世俗的。这个片子已经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唤起一些已经被遗忘东西,这就够了。它至少让处于毕业季的我回忆起了最开始喜欢北大的缘由,让我觉得即便要踏入这个残酷世界,依然要不忘初心

  《星空日记》影评(三):你好,星空。再见,现实。

  看完这部短片后,在自己的qq空间写下了这篇影片的标题,随后却又悄悄地将它删去了,不知何时,自己已经已经慢慢地习惯了删掉自己写的一些东西的行为,过后自己也觉得自己莫名其妙,既然让将它发表众人看,又何必要将他删它去。

  自己很难回答自己这个问题,也许,自己还是觉得将自己的内心暴露于熟悉的人之中,终究还是过于煽情,过于做作。也许,只是因为觉得那些让自己感动语句,只是因为还没有长大,还不够成熟而已,真正成熟的人是不会轻易的就被感动的。

  《星空日记》,自己无意中在微博中,点开了这个短片,北大,对于我来说是多么遥远的一个地方。它本来会是一个现实,可逐渐的它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若是高考给我们一次靠近北大的机会,无论那几率是多么的渺小,对于我们这些在智商并没有得到上帝特殊照顾的人来说,至少,还有一个小小的几率,因为高考这个机会。高考过后,它就真的成了我们心中的一个梦,虚幻的梦。我不知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去哪一所大学,可我知道,可能我再也没有去那所学校的机会了。

  影片中的主人公,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有些矫揉做作,就如同,在微博中的评论中,看到的那些评论“自己在北大,还说自己被嘲笑,真够做作的""你是北大的毕业生,那老板会那样看你”。处处的质疑。

  的确,他是那么的优秀,北大的毕业生,难道他还算是失败吗?若是,那我们又算是什么。

  可就是因为他足够优秀,所以,他的失败在你眼里都是成功。你的理想在他眼里,真的不算什么,就像你花了一天解出了一个数学题,他花了一分钟那么简单。他们若是将那些平庸的理想视作自己的理想,那对于他来说,真得叫做堕落。

  他的梦想一直是天文学,一直都是摘一颗虚无缥缈星星,对于一个贫困学生来说,选择天文学,真的对吗?没有人真地愿意忍受贫困。尤其是受尽了贫困带来的嘲笑的人。看着家人为自己的学业辛苦的劳作,那些年轻的我们真的有什么理由让他们继续在工厂里受苦受累,有时真的很难选择。我们可以辜负自己身边牵着手的爱人恋人,可我们真的再也不愿辜负自己早已头发斑白的父母。可到底什么有时现实怎样才叫做不辜负,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短片中的那位老师说“笑完了,又能怎样呢?”自己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的确,笑完了,又能怎样呢?他们还是他们,你还是你。

  越来越觉得现实已经成了自己在逃避自己梦想理想得借口,多么高大上的一个借口,多么合理“我为不让自己的父母受累,我应该省钱,暂时不去远方。这本书还是别买了,网上也有资源,省点钱吧”看似我们被现实牢牢的拴住了。其实不过是自己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我们并不是在省钱,梦想这东西,是经不起现实的推敲的,越推敲,你就会觉得越不现实。

  人们总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若现实是那物质,那梦想就是那上层建筑。可真的吗?是现实决定了梦想还是梦想决定你以后的现实。我想定是后者。

  是梦想让我们想要改变现实,若是,因为现实的束缚,谁都在思考温饱,这是个无底洞,我们永远都会在追求温饱的途中,并且乐此不疲。是梦想支撑起了现实,让现实更加的梦想化。并不是现实支撑着我们的梦想。

  花了三年的时间去找回丢失的自己,而后要做的事是认识你自己。不要再给自己所谓的心安理得的借口了笑完了,又能怎样呢?

  《星空日记》影评(四):总算有个好结局,我仍然相信经过爱情的升华后,可坚定了我们向上的意志和进取的精神

  翻了之前的九篇影评

  没有人打五星力荐

  那就我来吧

  那一年 ,我先看了《女生日记》,再看了《男生日记》

  以为结局就这样了,如同大多数的校园爱情终结在毕业以后

  但万万没想到还有这部大团圆的终结版《星空日记》

  这个电影名,应该来自于《男生日记》江小夏信手涂鸦的自行车

  比起之前,两部,

  这一部加上了更能凸显北大氛围的王教授

  喜欢这位睿智而又和蔼的教授

  还有他的对白:我们都是被笑过后才站在这里的。......

  梦,是最真的现实.......

  男主何晓东,每天给江小夏写一封不发送出去的电子邮件,那是因为自卑,(PS 有点模仿沈从文的节奏

  后来终于找回勇气,把1314封邮件全部发送(PS 数字应该没记错)

  终于,女神从国外回来了

  比起华中科技大学理科男十万字情书给女神后,十动然拒的结局要好

  得多

  此时的我正在听着

  《老男孩》的专辑

  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5351640/

  比起那首沧桑的又有些感伤的《老男孩》

  我更喜欢欢快的《我一定要得到你》

  男主更是把这首歌做到极致,抱得了女神,也实现了自己摘星星的梦想

  如同苏东坡笔下的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我个人觉得这部微电影拍的不错,冯导在新书《不省心》中讲到,拍电影是件非常累的活儿

  我觉得这部微电影值得打五星

  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有人爱看悲剧,有人爱看喜剧......

  期待导演陈宇更多佳作

  《星空日记》影评(五):透过“星空”看北大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导我们,要对大多数人赞叹不已的东西保持警惕,也要对大多数人嗤之以鼻的东西心怀善意。于是在一片“呵呵”声中,我点开了《星空日记》的视频。15分钟以后,我发现大家骂的太对了

  所谓“北京大学招生宣传片”,套用到文学体例中,这就是一篇应用文。可是创作者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所谓“招生宣传片”的目标受众是谁啊?要知道,北大的招生宣传对全国80%以上的考生来说是完全无效的——因为北大的分数线就是一道天然存在的鸿沟。当然,也是一则永久有效广告。因此,北大是不缺考生报名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宣传?因为北大再高冷也还是有需要争取的目标受众的。这些人无非是或在北大和清华之间犹豫不决、或拿着香港的全额奖学金观望市场行情状元和类状元们。那么你要给他们展示什么?无非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有特点的北大。

  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充满了存在主义虚无感的北大——换成人话,就是说北大读了白读,反倒不如不读。因为在这个片子里,北大除了用四年时间努力地让你忘掉自己是谁之外什么都没干。北大经济学院用了整整四年把一个终极屌丝打造成了拥有世界一流前途高富帅,然后蓦然回首突然发现自己的四年原来一文不值,自己的人生还是需要重新来过。写故事的人,你确定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你想黑经济、黑法律、黑遍所有强势院系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也不能不分“面子”和“里子”啊。

  步入大学之后,选择多,诱惑也多。我觉得清华就是一个能教会学生少走弯路的地方。它有强烈集体归属感氛围,有逻辑性极强的制度管理,有自强不息勤勉精神,有厚德载物的经世致用……所有这些加起来就会形成一种如车轮般滚滚向前的同辈压力,一旦目标被可视化了之后就会显得竞争性极强,于是你的目标就会越来越实际,当然你也会越来越踏实努力。但是相比之下,我觉得北大是一个鼓励学生大胆弯路的地方。因为它号称自己是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脊梁,却连给一个湖命名的能力都没有。北大有什么,也就有一个兼容并包自由民主了罢。因此,来北大就意味着走弯路,因为它知道,正是在“弯”的地方,才能让你看到“路”的精彩。读经济怎么了,谁说读经济的就思想落后庸俗不堪了?谁说读经济就是没有梦想对世俗妥协了?怎么把堂堂北大经济学院搞得跟蓝翔职业技术学校一样?读大学不是为了与现实抗争的,因为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抗争得过现实。读大学是为了追求真理的,经济、法律与天文、哲学一样,都是真理的一部分。不过,至于光华嘛,我还是同意它迁出去自立门户的,每天看着一群出了校门年薪百万的人在你眼前走来走去,确实还是有点破坏这个园子学术氛围的。

  不懂得北大的“弯路”就不懂得北大的价值,那就自然不懂得北大的学生。窃以为,《星空日记》对北大学生形象塑造充满了污名化想象。所谓吃不着葡萄……我实在是太刻薄了。考上北大的学生就一定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吗?考上北大的学生就一定得是幼年丧母、早恋受挫吗?考上北大的学生就一定得背着破行李、顶着油头发、撇着苦瓜嘴,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的来到北京大学的标志性logo前,怯生生地等着北大张开双臂说:“来吧,所有想摆脱屌丝身份愚蠢人类,让哥来拯救你们吧!”真的一定要这样吗?以这样的视角来塑造北大学子,别说刚高考完的学生不想来了,已经考上的不退学就不错了。

  事实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早逝的妈妈和一个等着我们赚钱回家的爸爸;我们大多数人都童年幸福娇生惯养,唯一的悲苦就是比同龄人多熬了点夜、多读了点书;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来自一个既缺水又断电的小山村,我们都已经怀着对父母隐隐的愧疚慢慢适应了北京的物价;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以我们都把在北大的日子当作初恋一样来珍惜,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痛快付出,然后痛快的收获……这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我们真实的故事,比屌丝摘星星要动人很多。

  你说你非要摘星星也就罢了,可是你自己朝思暮想寝食难安,你不去摘?你老是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你不去摘?你花父母的钱废寝忘食修了双学位你还不去摘?直到最后,你竟然就因为你那像鬼一样的女神冲你微微一笑,你就决定去摘了?就这点能耐,这点出息,这点追求,这点力比多?多亏绝大多数北大学生并没有一个“江小夏情结”,否则我真的要怀疑五四运动是清华搞出来的了。

  话又说回来,纵使《星空日记》三观不正,千错万错,有一点还是好的,至少它发现了北大是一片最能催生梦想的土壤。最近一个月留学党纷纷回国,工作党纷纷回巢,大家对比了各自的生活状态之后,不得不都由衷地说一句:北大真的是最能产生梦想的地方。不禁想要探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根据之前的“弯路”理论,(此“弯”真的非彼“弯”,请不要想多!!!)北大的梦想来自于其自由的环境。据说在清华,人们骑着车子撞了都没时间吵架,我为能在北大慢悠悠的读书、散步、喝咖啡而骄傲。宽松的环境会产生,价值评判体系的多样化,因此在这个园子里,学渣比学霸经常更受人尊敬,因为你不知道所谓的学渣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什么地方上去了,他总是会有一些优点还没有被暴露——学霸的牛X程度是可以估量的,但是学渣们的优秀却可能是突破天际的。当然,对于那些主页副业都不误的考神们,就请他们在高处独自孤独吧。

  评价体系的多样化,换个说法就是自由民主。自由来自于益友,民主来自于良师。良师高屋建瓴,良师指点迷津,良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良师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他理解你的不靠谱、体谅你的不踏实、宽容你的不定性,因为他知道每个人在这个岁数都是这副操蛋样!真的良师甘愿做你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在你获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他会默默的在暗处微笑,内心为你谋划着如何在更大的天地飞翔,然后在饭桌上笑眯眯地告诉你,他以你是他的学生为荣,感谢你让他有了武林盟主的自豪感;真的良师不会把你当作他标榜业绩的螺丝钉,不会试图替代你走进聚光灯里,冲上讲台,拿起话筒,对全世界说你能取得全世界的成绩都是因为他的功劳。你在自由民主的弯路上获得了若隐若现的梦想,良师让你觉得实现梦想有了可能。真的良师,在北大里,数不胜数。

  十年修得遇良师,百年修得遇大师。大师在北大里并不少见,但是能不能碰到和你有缘分的,就要看造化了。大师和良师不同,良师西装笔挺,良师口若悬河,良师把旗帜一挥,你就恨不得立刻万马奔腾前赴后继。但是大师不一样,大师的西装上好像总是沾满了粉笔灰,大师的普通话好像永远像外语。良师是镖局的掌门,但大师确实山野的铁匠。大师随便抛出一句话,够你嚼五年,甚至都嚼不烂。我在北大五年,我遇见的大师不超过三位,我有幸在大一下学期误入了一门没有多少人选的通选课,误遇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大师。时至今日,我只能记起大师说过的三句话,但是这三句话,却基本重塑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句话依次是:大地每时每秒都在颤抖,世界每时每秒都在静止;在极度诱惑和极度克制之间寻求动态平衡;59分和95分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这三句话已经、正在并且还将要改变我的人生。我所言的这位大师是北大历史学系的朱孝远先生,这门通选课叫作“西方文明史导论”。导论里的细则我都记不得了,但是感谢先生点拨我了什么是文明。大师是太阳,但是你要想懂得他的温暖,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有八分钟。

  终上所述,围绕“欢迎来北大追梦”的主题,有很多延展的办法,可是《星空日记》怎么把自己拍得如此让人吐槽无力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创作者真正了解北大的人太少。纵观结尾的剧组成员字幕就会发现,北电、中戏、北师大都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比较起来,货真价实北大人的成分可就少之又少了。都说当年《此间的少年》拍的差,可是人家那至少是个真北大。我就不明白了,北京大学的招生宣传片按理说应该不愁预算啊,请个专业的制作团队应该没问题吧!好吧,就是想学生的事情学生办,可是也没必要动用各大高校的学生唯独忽略了本土吧?北大又不是没有导演、没有编剧、没有演员、没有艺术学院!什么?北大还有艺术学院?对不起,您见笑了。北大确实有艺术学院,我已经在这生活了5年了,我至今身体健康,活泼开朗。艺术学院不是三本、不是专科、不用多缴学费但也不能少考几分;艺术学院的学生跟其他学院的学生一起吃、一起住、一起上课;您大可不必为他们在校园里觉得低人一等而抬不起头来担心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好像明白了艺术学院大楼总也建不起来的原因。

  没有办法,“母校”和“贵院”都是这样神奇的地方,我自己可以说她千不好万不好,但是你要是敢说她一个“不”字,我绝对跟你拼命。不过,你要是说“母校”和“贵院”的招生宣传片拍的不好,那倒是确实可以另当别论——我会对你说:来吧,朋友,干了这杯狗血!

  行了,我终于把前后左右、上上下下、该得罪的、不该得罪的人全都得罪了一遍,我现在的感觉好极了。

  《星空日记》影评(六):梦想的庸俗化

  追梦这个主题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我觉得这个星空日记拍出来的东西,却正是把梦想给庸俗化了,还顺便黑了一把亲情,爱情,以及所谓的社会现实。       一,情感的平面化    促成男主最终的决定及转变的,不是他的梦想本身,而是他梦中情人的一句话:她从五岁起就开始等那个摘星星的男人。 有人会说,摘星星这个梦想本来就是他梦中情人从小给他种下的啊,爱情的梦和理想的梦混合在一起去追求有什么不好? ——是的,这本身没什么不好。但本片导演却借此移花接木,把主要矛盾给掩盖糊弄过去了。 男生从小生活在父亲的威权之下,母亲早逝,家境贫困,父亲一巴掌把他拍向东他就不敢倒向西。父亲希望他学经济早赚钱去改善家境。这个矛盾冲突设置得很好,是国内孩子普遍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听父母的话,还是走自己的路? 看片子是怎么推进和解决这一矛盾吧。男生在两个关键的选择点上:选专业和找工作,都听了父亲。找到工作以后他西装革履在高楼丛林之间无声地张嘴呐喊,这是他唯一敢做的事情而已。跟五岁时被扇耳光相比,怎么就没长进出一点跟父亲沟通的坦诚,以及抗争的勇气?这中间的过程才是成长,才是转变,才是经过大学应该获得的东西,才是电影应该拍出来的东西。哪怕最终还是尊重父亲意愿去找了工作,那也一定应该是因为他经过了自己的考量,认为亲情和责任暂时重于兴趣。 可男主的形象还是跟五岁被扇耳光时一样委屈苍白。然后梦中情人来了,一句话就让他轻飘飘地转了向。可万一这姑娘时隔多年,已经变成了更想要富裕生活的人呢?男主是不是就该义无返顾去做投行了?甚至连那种无声的呐喊和扭曲的表情都渐渐感到不再有必要? 从爱情获得力量去反抗家庭,是很多青年人很容易做出来的决定。因为爱情和自己一样,也是年轻的,新鲜的,很容易被看作是同一阵营的;而父母那一代人以及他们的观念,就很容易被当成外在的他者,被当成无需尝试交流争取、就可直接弃之不顾的东西。 所以说导演把爱情和梦想放在同一面,和父亲放在对立面,本身就是投机取巧的做法。假如得到爱情和实现梦想之间也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呢?他又会怎样决定和取舍?假使他依然选择了跟从梦想,那他怎样抚平创伤,振奋精神,重新获得心灵的独立和充足,甚至去成为一个值得更好的爱的人? 这些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最容易遇到的现实问题,值得很严肃的探讨。但是在这片子里,被拍出来的价值观整个就简化成了:跟着梦想走,就会得到女神的垂青;跟着女神走,就可以丢下老父亲。       二,现实的污名化 作为一个招生宣传片,有一点及格了那就是,告诉还没踏进校园的孩子们:不喜欢本专业的可以辅修双学位;家境困难的可以申请勤工俭学。 可是,勤工俭学作为一个被宣传的校方政策,一般也就是打扫校内的教室和食堂吧。学校不可能大力宣扬学生去校外的苍蝇馆子打黑工吧。在男主打扫的,可以明显看出来是康博思西餐厅的食堂里,设置那么凶恶刁蛮不男不女的工作人员和就餐客人是几个意思?食堂就算承包出去,也是归学校管辖的吧?康博思只能用校园卡吃饭,校外顾客是进不来的吧?学校这么不遗余力地黑自己的后勤部门和自己的员工学生,是几个意思? 还有,去面试的第一家公司,能端出一杯酒来做测试,把酒桌下的潜规则都端到台面上来说的面试官,这真的不是一家乡镇酒业吗?电影是想表达男主拒了乡镇企业,远离了中国酒桌文化而投奔高大上的国际投行吗?是要对比出乡企老板只知讽刺说别做梦了,而国际投行就能包容你的做梦而赞许你的能力吗?那你为什么西装革履出了这家能包容你的投行大门还要做出如此狰狞的表情?反正看到这里我已经凌乱了。 也就是说,电影没有能力用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塑造出梦想的美好以及追梦过程的艰辛收获,于是采取了一种颇为卑鄙的手法就是往对手身上泼粪:你们现实社会和高薪工作全都是庸俗不堪的,道德败坏的;只有我这个梦想是崇高的,是伟大的,是不被理解不受尊敬的,是被你们呼来喝去随手打骂的,所以我忍辱负重总要逆袭。颇像自己用稻草扎了个靶子又泼了一桶粪上去,说你带着全身的恶臭来追打我,其实只不过是电影啪啪打了自己两耳光罢了。 我想说的是,现实社会中当然有许多欺诈凌压丑陋之事存在,可是要真掰扯起来,哪个行业哪个方向上又没有呢?学天文地理化学生物,钻在象牙塔里搞学术研究就能免除一切苦么?那些圈占课题经费,甚至圈占女学生的故事,我还真就听得多了!不要只会抽出梦想行业的光明面,去和其他行业的阴暗面做对比。那些不属于你的梦想的东西,说不定它正好就是别人的梦想。 学校拍这种片子,让那些梦想就是学经济,然后影响经济政策改善国计民生的学子怎么想?让那些梦想就是学经济,然后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的学子怎么想?让那些高考失败然后进入大城市的高校食堂打工,再读自考勤勤恳恳改变自己命运的食堂工人、保洁和保安们又怎么想? 我是觉得,如果一个人真的足够尊重自己的梦想,那就会也尊重别人的梦想,甚至尊重没有梦想,尊重现实世界。梦想不是逃避,不是因为现实丑陋所以躲进梦想的壳里免受嘲笑和攻击,而是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丑陋,然后敢于反抗它,然后还是会爱它。影片大概是想拍出男主忍辱负重粪发涂墙的样子,但是拍过了,拍成了个懦弱得一脸苦相的受迫害妄想症患者。除了那个天文系老教授塑造得当以外,其他人物和情节在手法上几乎都是失败的。 三,梦想的庸俗化 正如另一个评论中所说,把繁冗复杂的天文学研究等价于发明了一种无介质3D全方位投影仪,这种设定是几个意思? 有人为这个结尾辩解说:它只是一种表现手法,一种艺术化的呈现,没有必要讲究真实。可是我觉得,对成功和荣誉的这种华丽浪漫的处理手法,恰恰隐含着一种很顽固的价值观,就是梦想的庸俗化。 就像《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结尾,三个不顾世俗眼光而追求梦想的人,恰恰最终”捎带“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认可。一个搞小发明小创造最终成了受人尊崇的大老板还抱得美人归,另两个也分别被大公司老板和著名摄影师所看中,成了所在行业的成功人士。 而这篇星空日记,把一个天文学本科毕业设计硬是装神弄鬼地做成了虚拟电影视效展示,还让那么多专家教授站起来叫好鼓掌——到此,学校不再仅仅是黑家长,黑学生,黑后勤,黑经管学院,终于连天文学也一起黑了。 所以我更应该推荐的评论其实是这篇: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729948/ ,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被折叠了。 我所理解的梦想,是那些哪怕永远不会”捎带“得到外在的好处,也还能从中找到乐趣并且坚持去做的东西。是哪怕得不到金银铜牌也坚持职业训练,是哪怕评不上教授院士也乐于科研教学,是哪怕没有读者不能出书也继续写下去……不是说坚持梦想就不应该得到现实的成功,而只是说,哪怕没有现实成功也能继续追求的,才是成熟的并因此是真正的梦想,才是“成熟的并因此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如果影视作品只放大了获得现实成功的那光鲜瞬间,而忽视了现实中艰辛曲折的过程甚至心理上挫折溃败的时刻,那就只是在宣扬把梦想等同于成功的庸俗价值观,作为招生宣传片来说,就是不合格的。 所以我觉得,无论怎么抬高梦想的分量,它最终一定是与现实相联系的——不是片子里那种被泼粪被污名化的所谓现实,而是你要真地脚踏实地去从事它,哪怕永远没有那么狂拽炫酷的3D投影,哪怕永远没有西装,没有舞台,没有掌声,也要一点一点去实现它的那个现实。这个现实,和那个现实,都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你想回报父母就要推迟甚至搁置自己的兴趣,你想从事高薪工作就要熟悉职场规则,你想实现梦想就要学会接受挫折。。。都没有高下之别,只是不同的选择罢了。梦想和现实并非针锋对立,并非一个是鲜花一个是大粪,而是有时候看起来同样平庸的一体两面。区别有时只在于是否再多坚持一下。所以我觉得,影片这样刻意制造梦想与现实的惊悚对立,对于成为宣传对象的那些学生,其实是极不负责任的。 四 我是一个细节主义者。我认同纳博科夫所说,不仅风格与结构,甚至用词和标点,才是一部书的精华,而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放到电影上,那就是说,导演喊出来的他要怎样、或者导演让男主女主喊出来的他们要怎样——全部都是空洞的废话。只有从头到尾让每一个观众看到的每一个细节,才是真实的价值观的所在。 我也逐渐发现,凡是自己感觉不舒服,不适应的细节,仔细深究起来,其实都隐含着巨大的价值观上的差异。把这些一点一点剥开来,想清楚,再写下来的过程,其实就是逐渐认识自己的观念和思想,使自己变得坚定,明晰,不再左右摇摆和人云亦云的过程。嗯,所以那些认为只要宗旨没错,细节和手法就可以一概不究的人,可以关闭本页面了,因为我和你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值观上的差异。 其实今天对这个连电影都算不上的招生宣传片忽然深究起来,更多地是因为昨天做了一个无比真实的梦。梦里是面试后当即公布结果的现场,教室内摆着木头课桌,教室外面雨雾朦胧。在七到八个名字之后我终于听到了自己的——被录取为本校电影学硕士生。那种惊喜和惶恐的感觉,只有我第一次南下某著名研究所面试时,得知初面高分通过的感觉可以相比拟(只是那时我的梦想其实是进入和了解这个专业,而并没有真地热爱它罢了)。 我激动又焦虑地问:为什么是我?这真的可能么?我现在实验室的事还没有完,如果我用半年的时间,一边就读新的专业一边给原来的工作收尾,这真的能被允许么? 一位面目模糊的老师安慰我说:这没什么不可能的。你都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听书,一边统计数据一边看电影。电影学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大量的读书观影,提炼出自己的想法,再写成论文。只要你继续坚持,就没什么做不到的。 我在梦里就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当然不是说,我的梦想真的就是电影。而是说,这个梦使我对自己更加有了一点信心:现在遇到的困难,门槛,条款,种种现实的东西,其实都不算什么,只要去做,就像毕业这件事一样,总会成为过去的。 这个梦也使我对梦想更加有了一点信心:其实我已经是个走在追梦的路上的人,只是时常处在一种紧绷和无序的状态,无法从容应对而已。是的,我其实已经可以做到很多,只要继续下去,调整心态和方法,我不相信我不能做到得更多。 “真正的理想主义往往在激情之后。它不是夏日的骄阳,而是秋日的明亮,它要经受时光的煎熬和磨砺,要能够接受甚至融入平和、平凡、平淡甚至看似平庸的生活,从容但倔强地蜿蜒,在不经意中成就自己。它常常包含了失败甚至屈辱,还必须接受妥协、误解、嫉妒、非议。它同坚忍相伴,它同自信携手。” 时至今日,我希望我对这段话有了更多的也更深的理解。仅以此文,为上一次毕业后看到的那篇文章,为接近四年前我自己曾写下的那份评论,做一个承接与回应。我希望我仍然是一个相同的人,但也更清楚有很多地方已经完全不同了。我希望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以后,还能在那时秋日的明媚里,仍然为这个论题写下一点什么。

  《星空日记》影评(七):由北大宣传片想到的

  北大的宣传片,集合了小清新,微电影,明星等时髦元素。一方面为北大人呈现了北大的美景,再现了那个北大人生活,学习,成长的美丽校园,一方面为还在迷茫的年轻学子提供了一种选择。

  以上是优点。

  下面就来说说此次的宣传片为什么矫情做作得让人对北大的水平大失所望。

  首先是故事本身。微电影围绕着主人公如何选择追求梦想的道路而展开。出身贫寒,梦想学天文学,被打击,然后在天文学教授的指引下坚定的选择了天文学。作为大学宣传片来说,这个故事梗概按理说足够了,但是细节之矫情,让人简直不忍直视。

  整个宣传片围绕的另一个主题,就是“被笑”。从主人公从小到大梦想被一次次嘲笑,践踏开始,引申到结尾字幕总结伟大的北大人“被笑”的过往,不禁让人很好奇北大为什么要在宣传片里面选择一个,我们因为都被嘲笑而团结,这么一个单一诉苦式的角度。在这个主线里面,唯一出彩的就是教授说的,笑完了以后呢,暗示别人的声音不重要,自己的目标才重要。其实到这里点到为止,对“被笑”的解释就足够了。直到片尾字幕一个个列举出伟大的北大前辈“被笑” 的过往,简直是做作到了一个极致。其实,如何面对外界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确实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过程。学生困惑,教授解惑,学生走上了最适合他的道路,这是个很好的思路。但是把整个宣传片的基调放在“被”上面,咬牙切齿的算计着别人说过的每一句自己不乐意听的话,仿佛把自我追求的目的变成了“让别人闭嘴”,从奋发的起点到目标,都是被“别人”操纵,这不是自由和特立独行的北大应该有的气质。

  再说到“笑”本身。微电影的开头,集中展现了主人公从小到大梦想被嘲笑的历史。这个阶段,他的梦想不是“学天文学”,而是“到天上摘星星”。再厚道的人,听到“到天上摘星星”,也起码在心里打个问号吧。微电影巧妙偷换概念,在开头就把“别人”和“社会”放在了正义的对立面,为后面影片高潮一次次出现的“现实”埋下伏笔。影片中贯穿的各种“笑”,除了发自“到天上摘星星”,就是发自出身论。主人公一次次被同学,被打工的老板,客户,面试官嘲笑,践踏,更佳极端的把“现实”推到丑陋的极致,把主人公的忍辱负重刻画的越发崇高,把“梦想”神话到了神圣的地步。这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苦,让人不禁怀疑,这就是北大人自己希望展现的气质?

  对梦想本身的诠释,微电影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崇高了刻画,仿佛梦想就是王子对睡美人的一吻,沉睡多年,身边环境险象环生,但是只要有了王子的一吻,美人就苏醒,世界就复苏,春暖花开,幸福到老。在极致的刻画了世界的残酷以后,主人公的高尚情操就呼之欲出了,然后就有了结尾处,在天文系毕业设计展示的舞台上,主人公的惊艳出场。金字塔的构图,主人公站在最高处,随手一挥,就好像上帝创世纪一样将宇宙握于鼓掌,宇宙景观像神圣的光环一样悬浮在他的头顶。然后再配以台下同学们集体的起立鼓掌,由衷佩服。由此,主人公算是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立地成佛,可以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了。主人公终于从被嘲笑被践踏,变成了被推崇被崇拜,又一次把追求梦想和“让别人闭嘴”划上了等号。这里把“梦想”的宗教化,神圣化,将影片的矫情和做作推向了极致。

  这种将“梦想”和“现实”高度对立的做法,将“梦想”神圣化,纯洁化,如果是一个大学的主打思想,何其危险。影片中两条主线,经济系-社会-银行-现实,和天文系-梦想,把“梦想”等同于冷门专业,把“现实”等同于热门专业。梦想本身不应该分三六九等。如果主人公因为家庭困难,愿意学热门专业,改善家庭的生活,这种朴素的梦想和学习天文学的价值应该是一样的。

  北大这个宣传片的矫情,不在于小清新的基调,不在于吊丝逆袭的老生常谈,甚至不在于对爱情的白痴刻画,而在于它用极其煽动性的语言和叙事,创造了一个梦想和现实对立的世界,自我催眠式的抬高“追求梦想”。生活本平常,选择本平等,谁也没有必要自我催眠。学校的宣传片本不用操心什么艺术性,足以体现学校的气质就可以了,但是这个宣传片让人不禁怀疑北大想要塑造一个什么形象。从这个片子里面,完全没有看出北大的自由,平等,向上的气息,反倒让人感觉压抑。要么在沉默中灭亡,要么在沉默中爆发。片子里用穷苦出身塑造的可怜的主人公的形象,用出身论把他和其他“出身好”的同学们隔开。而为了刻画他选择的高尚,他不免俗的又要先进入投行,然后用放弃投行来塑造他本人高尚的情操。选择的结果,绝对不取决于你放弃了什么,而是你想要追求什么。北大如此诋毁他的热门专业,不知其用意何在?专业平等,学经济不代表没有梦想,学天文不代表生来崇高。追求自己所爱不需要用贬低别的领域来自我催眠。北大作为一个顶尖学府,又素有自由的氛围,在宣传片中不通过刻画一个轻松的校园让学生们无负担做人生选择,而是矫情做作的极致刻画社会的压抑和对立,倡导学生在极端压抑的环境里通过放弃现实来寻求自我实现,不知是否背离了办学的初衷?如果这个片子只是主创人员个人的行为那倒是还好,如果是学校行为,则让人感叹,这还是那个我们在历史书里面读到的自由不羁的北大吗。

  梦想和现实不应该对立,在任何一个有追求的人眼里,甚至应该是一致的。毕竟任何选择都只是一个起点,今后的路,不会单纯的只充斥着“被笑”,或者“被推崇”。选择过后,接下来的路,要一步一步慢慢走。自我追求很美,但是它的美并不仅仅存在于掌声响起的那一刻,或者可以挺直腰板指责别人嘲笑自己的那一刻,而是在于追求和学习的每一天,那种人生不虚度,生活不荒废的感觉。后者的满足感和充实感,是绝对大于任何的掌声甚至是嘘声带来的冲击感的。选择只是第一步,跨过选择之后,世界之宽阔,生活之美丽,足以让人忘却任何的或许存在过的非议。到天上摘星星的人还会在乎地上的人是上树还是上房吗。

  世界永远不会真空,自用永远不会绝对。在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可以指出社会的各种所谓阴暗面。但是在面对自我选择的时候,社会问题,和全社会的焦虑现象都不是个体放松对自己要求的借口。如果要追求“梦想”,追求“自由”,那么就需要了解到束缚你的不是社会,不是家庭,而是自己心里面的坎儿。从心里面自由了,眼光不紧盯阴暗面,不公,和现实了,眼睛看着自己的前进方向,一切自然而然单纯起来。单纯的追求不是看不见社会的复杂性,而是在复杂中再次找到简单。这种简单就是单纯的爱和投入,也就是片子里面所说的“梦想”。如果高喊着追求梦想的口号,实际上依旧算计着谁诋毁我了,今后我一定要扬眉吐气,那这种梦想不追求也罢。何必把自己催眠在一个高尚的梦里,去达成一个俗不可耐的目的呢。

  《星空日记》影评(八):北大本身就是星空

  今天刚刚结束了一个小小仪式。现在外面黑成一片,已经听见一场暴雨在打招呼。看了艺术学院今年拍的《星空日记》,始终感觉我想说的话江小夏还没把它们说完。

  《星空日记》说的是一个出身寒门心怀天文梦的男生,为挣钱学了经济但辅修天文,大四后面放弃外资投行实习做出来非常厉害的毕业设计,顺路赢得了青梅竹马的女神的青睐。

  一些台词很戳中我的深处想法,看到展示毕业设计的时候他说“这一次就让梦想比现实高那么一点”眼泪噼里啪啦地拍在桌子上。因为我和身边很多人都正在或者曾经趟过双学位的河,可是这部《星空日记》看起来却更像是给别人看的,给没有选择辅修双学位的人和没有从18、9岁起在北大经历思想跋涉的人。

  这部微电影拍的整个过程在我看来差不多是跟现实心路反过来的。男主角那个被嘲笑多年的梦想,在双学位上生根发芽,可是北大生态真是这样的净土一般吗?多么可惜啊,不是。双学位的最大门户经双,才是众多理科文科工科的共同选择,因为工作容易找啊因为涨薪水快啊因为多一条路转行容易啊,总之就是更现实嘛。现实是个怪家伙,每天以打垮我们和同时启发挽救我们为乐。但被打垮的人远远多过挺到启发到来的人,所以遗憾是常态。不过想要称赞《星空日记》的是,虽然辅修双学位的大军里最大的门户是经济学双学位,但真的因为喜欢和兴趣去上辅修的也不少。要说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才选了的人,真的很心虚,实在付出太少太不认真了。

  说到没能如约追梦的遗憾呢,觉得片子有点浅也是因为觉得对梦想的理解应该比儿时几幕回忆深刻些。从小萌生的想法要经过漫长的锤炼和认真的接触才能被称为梦想。敏感一点的小孩子从小到大会有一卡车也装不下的想法,长大之后觉得那些是很浪漫的情愫,从那么小的时候就盘算一件并不常见的事情确实很浪漫主义。可配得上梦想这个词的,得经过多少捶打提纯啊!得做多少功课才能对这件喜欢的事情勉强有个概念呀!

  但是让我觉得不够有力量的地方真的很多,比如天文这样的大理科的毕业设计,只用了短短半个实习的时间就完成,真的有点太理想主义。那么多不来灵感的苦闷下午,写满DDL和考试日程的备忘录,从图书馆公共自习区搬进阅览室的长队,那么多在文史楼开例会的晚上,和开完例会回宿舍断电之后用应急台灯写作业的午夜,那么多斟酌词句的邮件,在郎润园遇到骑自行车的老板,在燕南园猜老宅子以前大概住过谁,那么多园咖啡的金和的五道口的日出,绕着19楼一圈排十佳剧星的中午,还有无数百讲的晚上。成长是多么疼痛又狂喜的字眼。

  北大在我心里并不是梦想发芽的温床,更不是通向理想罗马的笔直坦途,而是《星空日记》避开不提的、数不清楚的弯路。北大人走过的生活经历、学术和思想的弯路太多太多了,每一天都面对的诱惑和困境是在踏进园子之前远远想象不到的。但是这些弯路恰恰是在年年岁岁里经历各不相同的北大人的共鸣所在,躲开了这些弯路,就是把这部微电影关在了真实鲜活的北大之外。

  最最重要的是,大概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迷惘、焦虑和漫无目的广撒网,以及选择受限和频繁见识到自身局限的时候那种烧灼的绝望无力,可是我总觉得,看见了那么多广阔的可能性之后,回到现实来做决定的时候才能更明白真实的自己,而这个可长可短的阶段绝不止是在天桥上的一声呐喊。北大也不仅仅是一张梯子,让我们有机会看见生活的栅栏外面有多少星火等着燎原,还是一个笑着看我们纠结徘徊的朋友,更是无论什么时间或者在哪儿一说起就会觉得心安的园子。

  当然要感谢双学位系统,有教务看着我去干想做却一直拖着的事情真是太棒了。

  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最近想践行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不求北大人的共鸣,而想要大家更多反思自己,所以陌生化处理有点多,从一开始西门报到,后面康博思打工,还有最后产品发布会样子的毕业答辩,都跟真实有些距离。如果不是刚才猜的那样,那就只能解释成西门有匾,康博思有特色以及想表现的物院很文艺。

  到现在只在北大待了这么短的时间,也没学过一分钟的影视编导,并没有资格来说《星空日记》如何如何,只是北大真的不是一锅温和的每天给予鼓励的心灵鸡汤,一锅鸡汤是不可能被那么多人向往又被那么多人刻骨铭心地爱着的。北大她本身就是星空。在这儿我能看见一大批最亮的星星怎么生活,我会迷路在空阔的天空不知下一站还有没有,而我只是星空里的一颗小小尘埃,北大把整个星空给我看,我尽量平静地接受全新的世界,然后激烈地痛苦,努力在迷雾里找到放置梦想、现实和我自己的三边天平。而在所有高峰和低谷里,最最用力握紧的是希望、自由和责任,这是从走进东南门第一眼看见二教的时候,园子种在我心里的,戒不掉的梦想。

  《星空日记》影评(九):1 电影不是生活录像 2 大学精神正是让我们找回简单的童真

  看了很多差评,纠结在一些看似“不合理”的逻辑上,嗤之以鼻,比如因江小夏的一句话改变选择、投行工作说来就来、毕业设计不合理、对梦想的理解狭窄不够高深,等等,我想说一下这个问题。

  1 逻辑

  电影是艺术,不是生活录像,即使纪录片也一样。所以,欣赏电影需要懂得些最基本的电影语言和艺术手法,比如详略和象征。

  正如交响乐不是谁都能听懂的,这需要你有欣赏能力。

  江小夏的一句话,只是一个引子,由此引发了主角对追梦的再次思考和抉择,从而做出决定,只不过这后一部分略过了。

  同样,投行工作说来就来,怎么来的?这和主题关联有限,短片里没有必要展开详述。

  电影不是流水账,不需要把演员上厕所也拍进来。尤其是短片,更是如此。

  艺术不只在于写实,更在于写意,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神比形更重要,客观地复制照搬现实没有任何价值,这也是摄影术刚发明的时候被美术界不屑的原因。当然,后来人们发现摄影高于现实的那一部分价值。

  把这样的一个手法,理解为一句话改变追求,是简单粗暴、缺少基本艺术思维的。

  如果你们去拍,我相信一定会出来一盘百分百详实的生活录像带。

  电影的“真实”,并不是形式上的,而是思想上的。

  你能说,《Life of Pi》根本就没有讲“真实”的life吗?

  作为摄影师,我发现国内多数普通人在欣赏摄影作品的时候,只知道一味地以所谓“真实”、“原片”为评判标准,同时也是很多爱好者标榜的追求,而且是那种“真实”不过是有待加工的半成品。这里也是一样道理。

  如果只想看生活照、生活录像,大可自己去拍,不必看别人的作品。

  2 大学精神

  有些人觉得剧情幼稚理想化,现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有些被现实彻底麻木的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现实的“丑陋”,所以但凡遇到颂扬人类美好本真的东西,必用嗤之以鼻的口气,去尖酸刻薄地嘲讽“头脑简单”的追梦人,他们笃定地认为现实远没有那么简单,并喜欢用过来人的“成熟”口气,教导他人。

  其实,相由心生,把自己和世界复杂化的,是我们自己,你想得复杂,它就复杂,反之亦然。

  大学精神,正是让我们复杂的头脑“简单”一些,找回你应有的童真。

  所以哈佛说,大学精神是恢复人类天真。

  这部短片的差评越多,就越说明我们太缺乏对这种大学精神的理解。

  另外,对于一部起码立意正面的片子,即便觉得有问题,也犯不着用刻薄的言语去批判,那只能说明自己的档次。

  3 毕业设计

  只能再次说,这里需要的不是一个多么真实的符合天文学毕业要求的设计案例,那将是索然无味的,你还是去看天文学家的论文吧,这里需要的是一个对梦想实现的艺术化呈现,并且呼应前面的“摘星星”之梦。视觉上的华美也是需要的。这样一个星系投影系统,恰到好处。

  作为一个在路上的追梦人,这是一部令我潸然泪下的好片。

  我想,它也许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而是给同路人的礼物——作为一部宣传片,我知道又有很多人要从表面上对这句话的逻辑感到奇怪了。

  《星空日记》影评(十):是该坐下来谈谈梦想

  作为一个北大的宣传片,开始不再立于一般的宣传片视角了。尤其是在这种恶搞网络环境里,这样的片子是应该值得一点点支持。某翔学校的病毒式的宣传片而言,这片的质量我便不用在说了。但是丧心病狂式的网络传播速度,北大这样以励志,青春的片子实难传播开。

  整个故事很简单.其实也很迎合大众口味。太多的武侠小说,不就是屌丝逆袭。但是这也是这个片子最大的软肋,整个故事剧本上的无力。难免呈现出来的感觉会是带有矫情,和拖沓。14分钟的内涵也只是局限于了梦想,青春,困惑。这种老生常谈的东西,难免会人对于剧情的厌倦。毕竟这是一个心灵鸡汤的社会环境,一切的主流都难成为真正认可的主流。实然,这个片子还是请到了朱军,北电女神 张辛苑 作为客串。至少在14分钟里,可以作为亮点。能够去依托着无力的故事框架。

  精致,这个片子毕竟是北大的宣传片。导演的发挥空间毕竟更大,在资金上的支持。在剪辑,摄影手法上都至少显得流畅,自然。整体的画质,还是达到了北大的历史气质。在最后的结尾那段,三维的特效,和一系列的快速剪辑,以及在镜头语言的把握上。都显得是一个成熟导演的气质。在14分钟里,有相当多的闪回。每次闪回,在整个故事的推动和主题的把握都是起到了一个叙事支柱的作用。抛开这个故事脉络,至少在整体影像表现上。至少还是成熟的。

  细细去剥开星空日记这部宣传片的外壳,其实这片内心最深处实然是对于一个年轻人在这个社会的一个生存状态。很难说他是落魄,痛苦,还是励志,正能量。或许根本便不需要去细细纠结,他便是他。改变不了,那就去适应。

  在现在,确实是应该放下现实的心。或许有人会说这都小孩的幻想罢了。但这即便是幻想,那又何妨。总比现实,浮躁,碌碌无为。要高上数个境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