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苦路十四站》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4 20: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精选10篇

  《苦路十四站》是一部由迪特里希·布鲁格曼执导,莱亚·凡·艾肯 / 弗朗西斯卡·薇兹 / 弗洛里安·斯泰特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一):stations of cross 非宗教性的感想

  数次在第一个镜头睡去-_-||

  然后就豁然开朗引人入胜了。

  因为从第二个镜头开始,玛利亚的冬游瞬间让我联想起我妈。僵硬的单向度的不容反驳的控制,更可怕的是,还有爱。这种爱,令我毛骨悚然。当她妈接她放学,在车里摸她的脸蛋时,我感到恐惧恶心

  在十四幅阴沉空旷画卷中,玛利亚一步步走上十字架,出于极端的不宽容信仰,在恐惧与骄傲中献祭了自我。

  可问题是这种强迫意味的献祭,上帝接受吗?仅仅出于个人意愿,希望弟弟的病痊愈,就可以以献祭的名义自杀吗(我不是基督徒,只是有些不解)?

  结局不太懂,吐出圣餐是不是暗示上帝的拒绝,那弟弟为什么能开口说话了呢?另外,弟弟说的是,‘玛利亚,玛利亚去哪了’,我感觉神奇这个孩子能看见人的灵魂。他一定是看到了玛利亚的灵魂离开身体。但是‘去哪了’是不是暗示玛利亚的‘献祭’没有将她引入天堂,就像上一幕,她对法国女孩诉说自己担心那样。这里没有明确的答案

  固定的长镜头真是太有诗意了。除去第一幕那个刻板呆滞的小房间,之后的镜头都很有空间感和张力狭小的空间里营造出空旷辽远的意境喜欢这种淡淡的疏离的意味,就像《超脱》,色调画面质感令人舒心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二):宗教狂热,扭曲的信仰认知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文主义精神传播,以马丁·路德为首等人引领了反对罗马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结果便是新教的诞生。新教即当今大众普遍认知里的“基督教”,但准确而言,基督教应指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它包括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有一种朝圣性质的宗教活动称为“拜苦路”,苦路位于耶路撒冷,是耶稣基督被诬告后扛着十字架走向刑场期间所走的路,途中耶稣停留了十四次,因此名为“苦路十四站”。

  本片以“苦路十四站”为名,目的并不是传播宗教意识,而是以此作为主人公和耶稣基督之间象征性指向关系基础,也是本片叙事发展线索影片通过写实的风格展现了一个天主教家庭中的长女是如何被压抑生活环境心理环境逐步推向宗教狂热中的灭亡。无论是电影语言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悲剧性的故事情节都明确地表现出创作者对天主教(特别是其抹杀人性的教条)强烈反对的主观意向。

  一. 写实主义的电影语言

  影片的表达是主观的,氛围却是客观的。依据耶稣“苦路十四站”的经历导演用了14个标题、14个片段、14个长镜头,组成了110分钟的电影。在这14个长镜头中有12个镜头都采用固定机位,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所有细节变化都展现在观众眼前。全片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配乐,除了对白语言以及第7个片段中为了叙事而通过录音机出现的音乐,其余声响都是客观环境下的天然语言。长镜头和零配乐的手法构成了影片叙事缓慢精细特点,也强化了影片压抑肃穆的氛围基调,更尽可能地避免了过多的镜头加工组接所形成的人为艺术美,也避免了配乐对观众人为的情绪感染。对于一部探讨宗教命题的的影片来说,采取这种写实主义的电影手法无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较为真实客观的叙事视角

  二. 极端主义的母亲形象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天主教十诫中的第四诫,若脱离于影片,这句话并无任何不妥。然而,影片中玛利亚与其母亲的亲子关系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缺乏亲情而仅仅依附在宗教教条上的病态关系,而影片中的神父不仅间接引起了玛利亚的献祭之计,更是直接导致玛利亚因最后的圣餐而死亡。

  作为天主教徒,玛利亚的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极强、情绪脾气阴晴不定、事事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尽善尽美的一个具有完美主义、极端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的人物形象。她对玛利亚一举一动的严格要求、对其交友爱好的全盘掌控还有时不时的严厉指责言行让玛利亚的内心对母亲的情感是抗拒和恐惧的,然而作为一个天主教徒,她又为自己心中对母亲这种“不敬不孝”的情感而感到罪恶,因此只能恪守教条地继续对母亲千依百顺。这种长期缺乏情绪宣泄渠道的生活让宗教信仰成为玛利亚唯一的依靠

  而玛利亚的父亲沉默寡言,宛若没有任何一点个性的木偶,永远只是平淡附和着玛利亚的母亲,这种在家庭里的错位的男女关系其实暗喻的是天主教高压强权统治下对个体个性的抹杀。

  三. 人文主义的思想主题

  1. 否定个体对自我的捍卫

  慕道课上神父关于献祭的教导引起了玛利亚心中希望通过生命的献祭换取弟弟健康念头,于是她向神父提出了“假如以我的全部生命献祭上帝,会是如何”的疑问。可以说,在“耶稣被判死刑”标题下的第一个叙事情节就预示了玛利亚必将走向死亡。

  玛利亚通过牺牲自己的健康达到献祭的目的否定了个体对自我生命的捍卫;通过强迫自己不去在意外表并且为自己对外表的在意而感到悲伤罪恶否定了个体对自我愉悦的捍卫;母亲对玛利亚各方面的严格控制否定了个体对言行自由的捍卫……在这种状态下,玛利亚不仅无法拥有正常社交生活,也因此在集体中表现出明显格格不入甚至遭受到了他人讪笑的目光。在现实碰壁的玛利亚只能更加依靠信仰,直至这份狂热让她彻底迷失在这恶性循环中。

  2. 博爱思想与性别偏见矛盾

  神父不断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信仰和生命的哲理性与宗教性思考。他将天主教徒个体类比为士兵,提出士兵为国土、为君王、为家庭而战,而教徒为教会(国土)、为耶稣(君王)、为所有人(家庭)而战。通过这个观点,他强调天主教的博爱大爱精神。

  然而,在影片中这些出于天主教徒口中信誓旦旦的“博爱”精神却是停留在形式主义上的,其中最为明显的矛盾便是性别偏见。这份偏见不仅体现在玛利亚社交的限制上,更体现在天主教辅祭的性别选择上。他们潜意识里对女性的认知有着强烈的偏见,认为女性有不贞的本质,既容易沉沦欲望又容易使男性堕落,因此永远以防患于未然手段杜绝一切可能性发生

  本片节奏由慢到快,矛盾渐显,但情感并不激烈。通过玛利亚寻求献祭的历程张扬地抨击了保守传统苛刻的天主教教条对个人主义的完全抹杀,与其博爱大爱精神形成鲜明讽刺对比,由此衍生出来的还有对信仰选择和追求的思考。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三):愚信应该被尊重

  对天主教不是很了解,对原教旨天主教更是不明白了。其实我觉得神父对几个少年和玛利亚告解时说的话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作为对信仰的解读和忠实,没有到愚信的地步吧。玛利亚会产生那么极端的献祭的想法多数还是出自家庭,那个强势的母亲,有没有一点利用宗教教条来达到自己时刻控制别人的目的呢。

  电影展现了很多现代社会理念和原教主义的冲突,比如玛利亚认为流行音乐是撒旦的音乐,她拒绝跟着跑圈,老师为了尊重她的信仰,停止了音乐,其他人就说了:为什么要宽容玛利亚一个人的信仰,别人的选择就不加考虑了吗。玛利亚绝食以至于得了厌食症,却要求接受圣餐,也就是这小小的一块面包吧让严重厌食的玛利亚气绝,这强烈的冲突真的很凉飕飕。我想想我们崇尚多元化,那自愿选择这样的信仰和生命存在方式也应该得到尊重的吧,但我现在真的很难接受啊,愚信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四):《苦路十四站》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接触完全关于宗教的电影。可能导演只用14个固定的镜头也是想描述某些时候宗教的死板。我是无神论者,但有时候会信佛,可能他们的祷告在我们看来是无用的,但有时你不得不承认某种“巧合”让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寻找一个信仰。

  这几天看关于胡歌和DT的采访,他们都有提到了自己的信仰。有时候我也在想,确实人生中彷徨会让你不知所措,而信仰有时会为你指明方向,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有时信仰也是一个人懦弱胆怯的体现。

  看了《V字仇杀队》我才深刻认识到思想统治的威力。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革命要从文化开始,比如文艺复兴。或许只是简单的一幅画就可以有很多追随者。人的贪婪也便因此产生,控制是人的欲望之一,我们都享受统治的欲望。而有时信仰也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欲望。也或许是对信仰的理解偏差致使少女的死亡,但是我一直相信如果你有信仰一定要抱有诚心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五):個人电影清单#91.《苦路十四站》

  個人評分:★★★★

  这是部沉默得让人有点压抑的宗教题材电影。它是仅仅对天主教的高级黑还是对整个宗教系统的一次严肃拷问?导演的态度似乎也并未明确,但它毫无疑问地是对宗教狂热主义分子的一次强烈讽刺。

  当然,基督教下设有天主、东正、新教三个分支,其中有信仰但并不极端的教徒大有人在,因此相信本片初衷并非想一口气否认所有宗教有关的事情。基督教其实是个庞大复杂的宗教系统,之前有篇文章通俗生动地给我扫了下盲,等等贴在评论里。

  然而假如将一种思想、一个宗教的教条当作了克制自己人生的唯一标准,那么事情往往会走向不可收拾的悲剧方向,最后连自己想悲伤的时候都尝试着找理由自欺欺人克制人类最基本的情感。

  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想狠狠地抽女主角她妈几巴掌缘由

  全片没有片头、尾主题曲以及配乐,十四个长镜头全为定焦,其中也仅有三次镜头移动。也只有这种极具逼格而冷峻(当然也有观众看不习惯会觉得沉闷昏昏欲睡)的表达手法才能将电影的主题一幕幕地叩着你心扉地呈现。

  个人觉得,正如电影里面的人物所说,我们生活的尘世充满如此多的险恶,那我还是宁可将自我作为自己的唯一信仰,而并非任何其他什么主义或者宗教——谁能保证上帝或者耶稣就不是另一个「撒旦」化身所讹传给世人的一个假象而已?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个无信仰或者自由信仰者,但其实从出生那一刻,我们就都将自己的认知作为了自己整个人生的唯一信仰。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六):为什么玛利亚必须死

  《苦路十四站》看上去是一部表现天主教信仰在当代社会的危机和矛盾的电影。这个故事触目惊心的,是平庸的,甚至微小的恶。它们平时以爱的名义兴风作浪,直到摧毁你之前还跟会跟你细声耳语,“我这都是为你好啊”。

  它是玛利亚母亲没完没了抱怨和训话,让周围人不得不顺从她的强大意志,屈服于这个女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它是神父的圣餐,这口吞咽耗尽了病危的玛利亚最后的力气。玛利亚在家庭中受到冷落,而信仰也没有让她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多的理解和爱。死几乎是她能主动选择做的唯一的事。

  活着就是受难,成全神迹不如说是一个意外。玛利亚的弟弟终于开口说话了,也许该为玛利亚愿望成真高兴,但我更为她感到难过。挑棺材的时候,玛利亚的母亲终于忍不住掩面痛哭,谁都明白,强权专制的母亲正在为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她咆哮着让自己的女儿拒绝福音音乐,拒绝初恋,拒绝当下的快乐,只是为了信仰的纯洁,为了自己心安。无论她想要如何弥补都已经来不及了。

  对上帝的爱没有让这些人去爱更多的人。他们活得敏感狭窄,拒绝这个世界,也被这个世界拒绝。

  最后的镜头里,挖土机在给玛利亚的坟坑填土,与玛利亚之前想象光荣美好的成圣场景相差太大。只有暗恋她的少年默默在一旁,放下一支白玫瑰

  玛利亚,到底有什么值得放弃生命?你在世上真的有过快乐吗?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七):苦路无尽头

  场景单调,镜头一动不动,只有对白没有配乐,而且还是听不懂的德语。让看惯了好莱坞式商业片的我纳闷,“这样的电影怎么评分还那么高?”第一节还没看完就想关掉播放器,只是想着好不容易在射手关闭了还找到字幕,出于对射手的致敬也应该看完吧。

  看完后发现整片的叙事结构还是挺严谨的,人物刻画也很细腻,十四个片段跟耶稣受难时经历的十四个过程相对应,虽然对应的关系并不是那么明显。但也可以看出一个大概:耶稣为了赎世人的罪而牺牲了自己,玛利亚则为了赎弟弟的罪将自己祭献给上帝。

  该片的宗教批判意味不言而喻,以近乎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传统宗教(教义规范)对人性的压抑,以及那些教义自身的不合理之处。。。

  最后玛利亚的事迹或许可以被作为一个“奇迹宣传,像她妈妈说的要不停向人宣讲,直到教会将其封圣为止...爸爸却站到窗前一言不发,妈妈最终也放声痛哭,没有什么能弥补失去女孩的伤痛。

  看本片很开心的一点是,里面有一句话刚好纠正了我对Son of God(2014)字幕的翻译,“耶稣以彼得为基石建立了自己的教会。”

  最后不免要吐槽一下,难道德国人都不看ACIM吗,都2014年了怎么还拍出这种主题的电影。人家不早说了,罪不存在。如果罪是真的,那么苦路就不是十四站,而是没有尽头的无限循环了...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八):少女的苦路十四站

  冷静甚至克制 只使用一个长镜头和无背景音乐来构成每一幕

  宗教在少女身上带来的全方位的压抑 在十四幕之中完美展现

  少女不仅生活在宗教家庭的牢笼之中 她还在为自己构筑牢笼 这是她眼中的赎罪 在我眼中的顺从

  讽刺 而且不出所料 甚至大快人心的是 她最后死于母亲的一往的固执 而母亲作为家庭中最大的宗教推力 其实是宗教的在家庭方的代替

  到此为止 全片强烈讽刺 批判意味浓烈 就如剧情介绍一样

  quot;探討極端的信仰狂熱如何成為威權高壓統治的變種"

  但是少女的牺牲换来了弟弟的声音作为一种认同 瞬间把本片变成不带意识形态的作品 这个平衡建立在少女一直受到的苦难和苦难得到应得的回报之间 与耶稣的苦路十四站达到共鸣

  所以这是在讲述现代少女的苦路十四站 干净利落不带感情

  让观众自己感受

  the simplicity is designed 我感受到了导演的逼格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九):一个保守派天主教徒对于本片的评论,你们想听听吗?

  虽然说估计写了也没人看 但还是随便写写吧

  基本上来说,这是一部宗教题材电影。看之前我不知道这是来黑的还是来正面的,看之后我还是不知道。按照豆瓣的尿性,正面宗教的东西评分肯定不高,黑宗教的东西评分才有可能高。既然本片8.0,那说明(至少豆瓣众认为)他大概是黑宗教的。

  首先说说电影本身的一些东西吧

  首先我很喜欢这种充满文艺感的电影形式啊

  我跟朋友说我在看一个片,全片就14个长镜头,每个长镜头都是一帮人或者两个人围在桌子前面说啊说,朋友表示一听就没有看的胃口,我却揍是喜欢话唠片啊——让话唠片来的更猛烈一些吧!当然,你话唠片都能让人觉得好看,本质上也是因为得话痨的好看。

  然后,说说本片的爱情。我对本片的爱情故事比较有触动……就是那种特别含蓄的早……额,校园爱情的节奏,非常单纯也非常含蓄,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扯点题外话,在我看来,这种爱情的节奏很难把握,比如说内地的影视作品吧(新几年的不知道,跟不上90后的节奏,说之前一点的),里面对于“早恋”的禁忌导致相关情节蜻蜓点水,若有若无,而且还往往被老师、家长、自己给扼杀(好吧本片似乎也是如此),十分便秘。而港台以及国外的一些又似乎过于奔放,失去了那种美感。万万没想到我能在一个白种人(似乎是捷克?)电影里看到这种情怀。

  以请教学习题目为由搭讪,以邀请去教堂唱经班为幌子邀请对方约会,即使是偷偷打电话到妹子家里也是只能说数学题目和约对方来唱经班。苗头被同学们发现了,遭到了起哄——这都是校园爱情的一些典型特征。内心深处我是希望他们在一起的,至少在一起过(在一起不是上床!),但是果不其然的被作死了。按说女主角虽然有修道的想法但是并不明确,14+也到了可以谈恋爱谈婚论嫁的年纪了——14周岁是教会法的法定婚龄。当然可能我不了解当地的实际文化,有些想当然。有一种解释是,主要障碍是男生来自一个现代主义教区——可是你把他拉进圣保禄司铎兄弟会不就完了么。当然,这可能也是我的想当然,在天主教传统比较浓厚的地区,可能人们会更重视家庭背景,“根正苗红”吧。

  在女主角死亡后,我们的小男朋友展现了克制的悼念(必须克制啊,连神父和少女母亲都那么克制了)。可能是我没看懂,他往坑里扔的是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挖坑埋人的时候都没有任何家人在场?可能我不该较真,导演就是想呈现这种意境和文艺效果。

  其实说实话,这电影我没怎么看懂。导演想表达的似乎是一个“主动殉道”的故事,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作死。殉道是天主对人的恩赐,岂可强求得来?主动殉道到底是殉道还是自杀,还要打一个疑问号。殉道直升天国,自杀直堕地狱,这里面区别可大了。说到这,有一个传说是,早期教会有些基督徒寻求主动殉道,因为过的实在不开心想早升天早巴适,跑到罗马士兵那里去自首,后来罗马士兵都看不下去了,让那些基督徒哪儿回哪儿去。这件事情我也是听一个外教人说的,真实性未考,还有抖黑历史自黑的嫌疑,不过我想说,教会绝对不会鼓励与赞同寻求“主动殉道”。

  接下来是我对本片的一些疑惑,主要是宗教上的。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天主教徒,如果不是,他对天主教的了解是否深刻,还是停留于表面。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是他拍的没啥不真实,是我自己不了解捷克的当地情况。

  如果我的听告神父也能像片中的神父那样耐心,细致,还会主动帮助告解者省察,就好了。

  以下部分疑问建立在,主角家庭和圣保禄司铎兄弟会是极端传统派的前提下。

  本片多次提到了巴赫,在传统派家庭的眼中,灵歌、摇滚和爵士是魔鬼的步伐,是魔鬼的步伐,但是把巴赫当成和额我略(格里高利)都当成了正面的,值得肯定的传统圣乐。可是……巴赫是路德教徒啊!巴赫是路德教徒啊!巴赫是裂教啊!……

  我说你们这些传统派,弥撒中不蒙头也就算了,还有穿露大腿的裙子坐在教堂里的,是闹哪样?还有你们去领坚振的时候该不是上了祭台吧,我不是很确定……没看清……传统教会女性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上祭台的吧?(依然不敢确定)

  在体育课上,女主角的下身是过膝盖的裤子,尚属(现代标准的)马马虎虎,到了下一个镜头(和男朋友撕逼)的时候,换了一条更短的裙子。

  暂时没有想到别的。感觉导演在展现传统派的保守的时候,片面把注意力放在「音乐」这个问题上(当然还有背对会众,没有女辅祭,口领圣体这些被说到烂的礼仪问题上),而忽视了别的一些东西。当然,这也可能是当今教会中很多所谓的传送派的弊病的真实写照?

  说一说片中让我笑了的,比较逗的地方。

  “我的宗教禁止我跑圈。”“我的宗教要求我倒着跑圈。”

  片中我最不理解的是,当少女的呼吸停止的时候,神父和母亲就站在旁边惊呆的看着,没有心急如焚没有嚎啕大哭也没有祈祷,只是一副很吃惊的表情站着看,好像在看一部电影。我想,唯一的解释就是俩人被吓傻了,回不过神来,不过我觉得还是导演在秀风格秀情怀。

  小男生很可爱。新教徒体育老师很厚道。需要重点评价的是“母亲”这个角色,挺复杂。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我不喜欢她,从她刚出场开始就不喜欢她,而且我觉得做她的孩子真倒楣,肯定有童年阴影成长伤痛。但是换个角度看,我和她又有不少相像之处——你们看我又在自黑了。However,她是个狂暴的母亲,家里家外的暴君——她习惯于强势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她处事严格,宗教热情较高(一开始我都看不出来,觉得是个宗教热情低的女人,后来才发现不是,不知道是我理解问题还是导演没处理衔接好),有极强的控制欲。嘛,怎么说呢……怒点这么低,脾气这么坏,控制欲过强……总是有点不好的嘛……一个女人控制欲这么就更糟糕了。先前我还觉得作为传统派公教徒,她在家庭中的强势有不顺服之嫌,后来觉得可能是冤枉的,实在是她的男人太闷骚太弱,可以想象她对丈夫是有一些失望的,并且将要承担各种更大的,里外的压力,所以加深了这种性格的形成(脑洞大开,看看就好)。至少,她从来没有对她的丈夫指手画脚或者呼喝,在她的丈夫忽然发话或者生气站起来走远的时候,每次也都是选择了闭嘴。

  最后,那位推荐我看此片的教友兄弟,后摇重度痴迷者,在看到本片传统派对摇滚乐的看法时,心里是作何感想啊?(偷笑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十):所以宗教只是对人类无知的辩解

  最后一幕女主下葬,画外音是机器的轰鸣声,和现实中葬礼的宁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仔细想一想,可能还是德国人工费太贵,不如用机器来的划算。

  经历过多次宗教战争,大部分欧洲人早已从原教旨主义中脱离出来,再加上科学发展带来的哲学巨大繁荣,思维的多元化早已成为一种主流,片中女主那样的家庭,在现实中实在是凤毛麟角。

  但是虽然纯粹的天主教成为了异类,纯粹的宗教在一些人看来仍然是人类追寻的终极目标,比如Al Qaeda或是ISIS。

  纯粹带来狂热,狂热必然盲目,盲目导致灾难。

  azismus如此,Maxismus如此,Islamismus也是如此。

  片中的女主因为吃了固体圣餐而死去,稍后一幕中女主的母亲却对宗教的正确性慷慨陈词,和第四幕中学校里的Toleranz再次形成反差,男主的父亲起身而去,留下宗教正确的母亲嚎啕大哭,或许在这一刻,信仰开始崩塌,神迹堕落为巧合。

  宗教的教义中,往往都写着宽厚体谅,但“纯粹”的教众似乎从来没有习得这一点,这不得不算是对宗教最完美的嘲讽。

  虽然说信仰唯物主义会让人对自然失去敬畏,但总还是要好过只会敬畏而不会改变世界的信仰的。

  就这样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