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公社》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公社》观后感10篇

2018-05-12 20: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公社》观后感10篇

  《公社》是一部由托马斯·温特伯格执导,崔娜·蒂虹 / 法瑞斯·法瑞斯 / 乌尔里奇·汤姆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公社》观后感(一):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

  不太接触北欧电影,出差途中在芬航上看的。以一个典型中国人的思维来看,情节是很扭曲的。即使自认为open minded的我(算是看过几部法国电影啰),也被女儿最后叫妈妈搬出去的结局感到震惊,虽然了解她的动机也是为了母亲好,希望她可以从头开始,不要再自我毁灭……

  Emma第一次来到公社,Anna一副啊你怎么要搬进来不是说住几天就走的样子时,我还以为要演尤二姐进大观园呢……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明显能看出Anna是没办法接受这种关系的,还硬撑......心疼她呀,好好一个电视女主播,干嘛这么糟尽自己。电影没写下去,这个长得跟凯瑟琳德纳芙一样气质的女主后来怎样了?勇弃渣男小三后,是不是觉醒后重生最后找到真爱爱情事业双丰收呢?好吧,这不是一部好莱坞式女性主义电影,不为励志,没有撕逼...感觉就像冬天欧洲的天气一般压抑

  这个类似社会实验的“小三剧”很引人思考绝对的自由也是反人性的吗?七十年代的嬉皮公社没有大规模延续下去本身就说明这种社会模式不太适合即使是自我标榜自由的人。社会规则以及道德伦理并非因为圣人的悟道而形成,是无意识集体共识,由千千万万家庭悲剧故事提炼而来。即使文化背景历史迥异的东西方在这些关乎家庭的核心价值方面也是很有共性的。还有所谓的开放式关系,基本没有好收场啊,参见《法国小情歌》。所以导演你啥意思呢?

  《公社》观后感(二):“理想国” - 欲望的重载与递归

  提到托马斯•温特伯格,就绕不开让他扬名国际影坛的《道格玛95宣言》的开山之作《家宴》,的确影片当时是具有某种开创的意义,DV手提摄影自然光,现场收音,没有配乐,没有人为设置的道具等等。托马斯•温特伯格近乎教条似的遵守着《道格玛95宣言》,就连当年和他一起起草宣言的拉斯•冯•提尔在宣言下制作作品也没有做到100%的遵守(《白痴》除外)。《家宴》影片的内容所提到的家族成员间彼此黑暗、龌蹉的过去的互撕也被后来者仿效,有2013年约翰•韦尔斯的《八月:奥色治郡》,但由于好莱坞太过细腻影像反而减小了影片的情感冲击力,不能不说和《家宴》还是差了一截。大多数影迷认识托马斯•温特伯格更多是源于2012年亮相第65届戛纳电影节的《狩猎》,本人认为《狩猎》有些太过精致,当然极其富有争议性的话题,冷彻入骨的人性展示的确让影片归到优秀行列,但影片似一道美味菜肴,确实挑不出什么缺点,但尝过后总是觉得欠缺那么一点滋味。导演影片质量的这种规律化的波动也吻合着几乎每个艺术工作者模式化的创作之路,通常处女作或者第二部作品是厚积薄发之作,多处拼凑的资金人员让其不需要有时间压力,导演可随心所欲地通过作品表达传递自己的美学理念思想,接下去的作品会因为成名后受投资方的资金和进度的压力,并且要同时兼顾艺术与商业的妥协或仓促之作,没有了前作的惊艳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这次的《公社》入围了2016年第66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在宣布入围影片之初,它就是我一直期待的两部竞赛片之一(另一部是丹尼斯•塔诺维奇的《萨拉热窝之死》)。今日终于得见其庐山真面目整体上讲,还是有可圈可点地方

  摄影和画面 - 摄影是影片的灵魂,当然摄影是和灯光,美工,服装,道具,化妆协作的结果综合起来呈现给观众的视觉的影像是电影的基本,没有了影像就称不上是电影了,就连德瑞克•贾曼的《蓝》也还是保留了蓝色的纯影像,既将蓝颜色的光投到了银幕上。《公社》大部分采用的是手提摄影,镜头略微的晃动来营造一种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的不安定和逼迫感,当然手提摄影也是导演的风格之一,还有多处的演员面部特写,用表情刻画人物内心来叙事。画面色彩多为暖色调比较明亮,例如公社的成员在晚餐时,除了头上的灯具作为主光源,还在餐桌的中间放了很多的蜡烛,让烛光降低色温,使画面色彩尤其是演员的脸部呈暖暖的橙红色调,同时在他们的后面的房间也放置了点燃的蜡烛或开着一盏发着微弱光的灯,营造空间纵深感的同时,但又保证不会喧宾夺主,在白天,他们充分利用日光,有时明亮的有些刺眼,营造了一种将剧中人物抽离于世界之感,还有几处还甚至逆光拍摄,它起到对比人物的内心的作用。整体在打光方面,我觉得导演是尽可能的利用现有光源而很少的添加人工光源,这也是为了还原和真实,尤其是剧中丈夫艾瑞克在卧室妻子坦白他有外遇的一场戏时,应该完全是利用室内现有灯光拍摄,真实而压抑,这种画面色彩和质感以前常见于和拉斯•冯•提尔中期的影片,像《黑暗中的舞者》,《破浪》和《白痴》和托马斯•温特伯格《家宴》中,怀念那一时期的他们的影片,每一部都有一种震撼绝望的美。

  音乐 - 影片用的配乐不多也不少,在配合故事内容的前提下没有喧宾夺主。在以下的几处场景中用到了配乐,刚搬进新居的一家人女主安娜和女儿告别去上夜班和转天他们美好的一天的开始,安娜和妻子的情人爱玛相约逛街和在长椅上交谈,依靠公车玻璃休息的艾玛爱玛和几近崩溃的安娜失神地坐在餐厅里,女儿弗瑞杰决定让母亲安娜离开公社,小男孩威拉德在他们吃饭时突然昏厥和在海边给他骨灰送行的人们,还有最后母亲走后剩下的公社成员的聚餐。它们有衬托快乐时光欢快温馨时刻轻柔悲痛绝望下的凄凉,每一处应该说恰到好处,没有十分精彩但也无过失。影片也用了两首舒缓好听的英文歌曲,都是出现在比较温馨和谐情境,一首男声的歌曲出现在开头迁入新居幸福一家的高光时刻和影片最后安娜离开后公社重回正轨成员间的聚餐交谈,一首女声的歌曲出现在艾玛刚加入公社时安娜和爱玛暂时的和平相处,这也和剧中人物的情绪刻画相得益彰

  表演 - 让温特伯格的这部影片没有滑向平庸,女主安娜的扮演者崔娜•迪斯霍尔姆居功至伟,她最终凭借本片斩获柏林影后奖杯也是对她超群演技肯定,得奖也算是实至名归。以前我看过她和温特伯格合作的《家宴》,还有她和苏珊娜•比尔合作的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获得最佳外语片的《更好的世界》。崔娜•迪斯霍尔姆的表演风格是朱丽叶•比诺什和伊莎贝尔•于佩尔的混合体,于佩尔的表演阴郁,塑造角色总是在优雅中透着一种破败的美,而比诺什风格清雅灵动,迪斯霍尔姆两者兼而有之而且要偏向比诺什多一些。这次在《公社》中,她是全片的灵魂人物,影片中几处面部的特写,她用拿捏精准的表情将一个一开始建立美好公社的前景憧憬,中途不得不接受丈夫情人的加入的尴尬无奈,到情绪崩溃尤其最终被女儿劝离和丈夫一手打造的公社团体的绝望和失落到最终的坦然演绎无懈可击令人信服。除了崔娜•迪斯霍尔姆,还要提一下女儿弗瑞杰的扮演者玛莎•苏菲•沃斯汤姆•汉森,她的角色是影片中公社集体的一个纽带,她准确诠释了一个机灵,有主见情窦初开的十四岁年轻女孩,她最后选择让母亲离开公社和她为自己的决定的悲伤痛苦的表演非常的自然并且蕴藏着惊人的情绪爆发力,虽然没有从众的外表,但这应该不妨碍她的发展,希望随着年龄增长,演技更上一层楼并且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故事 - 影片的故事或者说剧情,实际上前面也有零星的涉及,这里就系统地整理一下。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家三口搬到一个450平米的郊外别墅居住,丈夫艾瑞克是大学里面教授建筑老师,妻子安娜是知名新闻主播,还有一个鬼机灵的女儿弗瑞杰。由于艾瑞克担忧房子的花销太大,安娜建议招募一些人居住,形成公社的模式,一来可以分担房子的挑费,另一方面她觉得这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首先他们先邀请了他们的朋友,留着八字胡,穿着高领毛衣,有些愤世嫉俗的奥雷戈;有和各种男人交往,有些大大咧咧的莫纳;有带着一个有先天心脏病儿子威拉德,带着眼镜,说话做事比较稳重的斯蒂夫;有比较沉着的迪特;还有丹麦语讲得不是很好,经常被迫换工作,动不动就哭泣并留着一脸络腮胡的艾伦。成员招齐之后,艾瑞克将别墅的产权让出,分成几份使每个成员平均拥有,后来艾瑞克的学生爱玛和他发生婚外情,艾瑞克也把事情如实地和妻子安娜讲了,安娜并没有大哭大闹,还算比较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最后艾瑞克决定把爱玛带到公社一起居住,安娜也暂时接受她,但当她听到丈夫和爱玛在旁边卧室做爱的声音,她彻夜难免,最后导致了在电视台直播新闻时情绪的崩溃。她的情绪一天天的变坏,公社的成员要举手表决谁去谁留,最后女儿的选择让安娜绝望,但后来她与女儿的交谈,一觉醒来的她坦然地接受了现实。影片最后,安娜与丈夫、女儿还有公社的其它成员告别,离开了她的家,接下来日子,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公社的成员有说有笑地在窗外和煦阳光享受着他们的早餐…… 这是一个古典的,有着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的故事,剧情的铺陈和处理还算比较流畅,情节安排不突兀,情绪渲染和把控比较节制,除了艾瑞克三次突然发怒的设计略有些唐突,其它没有明显的缺点。

  社会性 - 影片有一个比较吸引眼球外壳-公社的概念,这个具有乌托邦社会性质人类幻想国家社区形式,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伟大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在他的《国家篇》中提到了“理想国”的组织,他把他的“理想国”描绘成,在政治上把人分成了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只有卫国者才有政治权利,除了卫国者和兵士,其余的人必须要劳动经济上,他主张财产绝对的共产主义,包括共有妻子和孩子;对于国民教育,这里分为音乐和体育是首要的。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政治哲学理念被16世纪国人托马斯•莫尔所继承,在其基础上,他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乌托邦》,从此以后“乌托邦”一词就成了“空想的国家或社区”的代名词。在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国度里,是自由、民主博爱生产力和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劳动是必须但不是为了赚取物质,财产按需分配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当然除了托马斯•莫尔,还有好多的哲学家学者对其乌托邦,或者讲空想社会主义都进行过研究探索,但其形式和托马斯•莫尔的大同小异,其根本还都是植根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影片《公社》只是源引了“乌托邦”这样一个躯壳,其发生的故事可以说放到其它的社区形式下任然没有任何问题。并且导演没有就生活在“乌托邦”里面的成员在其这种社会形式制约下和人类的本性冲突做在广度作为探讨,除了一次奥雷戈言语上挖苦没有分担房租压力的艾伦几句,并且偷偷烧毁了一些他的私人物品,基本上,成员之间没有大的摩擦,彼此相安无事,不能说其乐融融但也不见大的分歧争执。导演这样的处理让他没有好好利用“公社”这个载体,而让它和导演的表达产生了某种不兼容。导演只把中心放到了艾瑞克的婚外情,和把情人爱玛接到公社而逼走妻子安娜的这样一个简单的设定,不可否认导演是想在原始的性、欲望或者说婚姻与公社的形式的矛盾和不可调和性上做纵向的剖析而不作扩展性的探讨。17世间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认为在任何政治还不存在的自然状态下,每个人欲保持个人的自由,但又想得到支配别人的权力,这两种欲望本质上相互冲突,就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而把人生带到一个险恶残酷地步。同是17世纪的经验主义的始祖哲学家约翰•洛克认为一切人在行为上必定总是完全被追求个人幸福或快乐的欲望所驱使。影片中安娜在现实世界是以女强人身份存在的,她看上去为有她目前的丈夫而满足并且幸福的,但艾瑞克对于爱玛的移情又脱离了她对他的情感掌控,安娜同时又寄希望于社会契约下的婚姻,她不能容忍这种一夫多妻的形式,而他的丈夫艾瑞克对于年轻美貌的追求的欲望和安娜对于婚姻契约的要求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在公社这种形式下,他的行为没有触犯其规矩而让其平安无事。但安娜作为传统社会所理解的情感的受伤害方,觉得她的自我利益全体利益出现不可调和时,她没有像自由主义倡导的远虑,既让自我利益的调节以是其和长远利益达成一致。所以她自暴自弃的行为举止和其和谐的公社的宗旨相背离,于是导致了最终她被排挤和驱逐。女儿作为涉世不深的人类代表,她是最容易适应任何政治结构模式当然也包括公社这种形式,所以她以集体的利益出发而狠心地让母亲安娜离开,她势必成为这种政治形式的核心力量、拥护者、保卫者或殉道者。而其它的成年人不过是暂时地享受这种生活的新奇感,现实世界在他们脑中形成的思想迟早会使这个脆弱的政治形式分崩离析,甚至悲剧的产生,所以影片最后公社成员其乐融融的就餐画面不过是衰败之前的繁荣,暴风雨前的宁静。

  《公社》观后感(三):围观的人手上都沾着血

  围观的人手上都沾着血

  文 调反唱唱

  波兰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地狱之路是由善意铺成的”,好的出发点最后却导致毁灭,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影片的背景放在1970年代的丹麦,当时全国最大工会组织LO和执政党(社会民主党)关系紧张,哥本哈根城郊一个叫克里斯汀娜的地方成立了一个所谓脱离政府,脱离欧盟的自由城,全国到处都是无政府主义者和嬉皮士。影片除了一条新闻报道之外,没怎么提政治,这种政治环境只构成了一个背景,仅此而已,在温特伯格的电影里,政治永远不是主题,强调70年代是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对于秩序、体面以及合理生活的渴望比以往更加明显。往往这种“致命”的渴望都是源于一种希望。

  建筑学教授埃里克继承了父亲的别墅,因经济窘迫,他的妻子安娜建议邀请志趣相投的人一同居住,社员入社需经面试,缴纳不多的租金,公寓大小事宜的商榷需要全体成员在场,并全体投票才可一致通过,一个群居公社诞生了。接下来是短暂的狂欢,其中有一个被很多观众吐槽的裸泳场景,这群男女脱光衣服,跳入湖中假装很忘我的享受自由,这段拍的并不唯美,假模假式,却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象征人与人之间隔阂以及界限的遮羞布已经剥光之后,原本的伦理体系被自由的氛围稀释,但它没有消失,的确存在。他们既是个体,也的确被家庭这个概念所捆绑,当这个小家庭的丈夫赤裸着身体搂着另一个小家庭里同样赤裸的妻子时,他们之间的界限真的被打破了吗?身体和环境氛围的自由与人们心中的自由真的可以划等号吗?

  其实,当每个选择都需要得到所有人的投票才得以决定的时候,自由已经不存在了,稍微的犹豫马上被跟风心理打得烟消云散。还有一个问题,当外在的条条框框突然消失,不再有外在的因素去干扰人们的选择时,他们反而无所适从了。很快公社的危机到来,埃里克爱上了自己的学生。

  对于出轨,温特伯格给了这个行为一个不错的理由。他的妻子安娜是新闻主播,哥本哈根的红人,且性格温文尔雅,大家都喜欢她,在晚饭时,埃里克试图与她对话,却数次被他人打断,安娜沉浸在被围拥的状态里,对埃里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让他的丈夫感受到了严重的挫败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埃里克大发脾气,狠狠的羞辱了一个在建筑学作业中用了印第安人帐篷元素的学生。他歇斯里底的叫到:“你说的这个代表自由梦境的印第安人帐篷,和建筑学有什么关系?这根本无法让人深入的了解建筑的内部结构,我为什么要听你们这些无稽之谈,为什么要花时间听你们去秘鲁的经历,或者关于长笛音乐的琐事?”这段咆哮是埃里克心理活动的外化,这个主角的内心世界其实也只有这一次袒露,他的这番话很显然的说明了自己对于所谓乌托邦的厌恶,作为房屋所有者兼“自由公社”的创始人之一的他,不过是被妻子的无政府主义理想绑架了。说到底他也只是把建立公社作为一个可以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而已,以致于每当全体投票不符合他个人心愿时,他会首先攻击那个不缴纳租金的社员。

  现在试想一下这样一个情境,社员中的一个人出轨了,他践踏自己妻子的尊严,无耻到邀请小三加入公社,投票结果会是什么。一秒钟都不用想,道德评判谁都会,但问题是,和人类并不完美一样,公社并不完美。那个厌恶这种群居生活的,公寓的所有者掌握了大家的生杀大权。那些没有缴纳租金的社员首先自己打破了公社的规矩,以致于和埃里克在争论投票的公正性时,低下了头。小三加入公社这个致命的决定,直接导致了妻子安娜的崩溃。就像鲁迅说的:“那把杀人的刀虽然在刽子手手上,但围观的人手上都沾着血”。

  这部电影在问所有人一个问题: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没有绝对的参照点。《旧约》中的上帝和《新约》中的上帝不一样,《旧约》中的上帝非常残忍威严,在他那里没有哀求和宽恕,他要求人们对他所规定的原则绝对服从,否则就要下地狱。而《新约》里的上帝充满仁慈,心地善良,什么都可以宽恕。人类的确需要一个《旧约》中的上帝,那样可以有一个心中的天平,一个参照点,因为人类太虚弱无力了,我们都是囚徒,无法抵挡住诱惑,不管是情欲上的还是物欲上的,公社里的所有人都在对两种欲望缴械。这是赤裸裸的个人主义,其实无可厚非,但至少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很多时候所有的出路都会产生罪恶,应该去选择没那么邪恶的一条。公社里的所有人都不傻,但都不敢去做出选择,这是他们的懦弱。

  还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夫妻俩的孩子——14岁的少女弗莱娅。当她的父母拿出她作为挡箭牌企图说服投票者们让自己留在公寓时,她做出了让自己的母亲离开公社的选择。这一条路虽然残忍,但恰恰是在目前伦理困境中作出的最好选择。这个孩子很理性,她目睹了父亲的出轨,然后自我消化,自己去收拾信仰和价值观的一片狼籍。在投票中她又看穿了人类的本性,对母亲哭道“这个公社正在腐蚀你”,点清母亲了最好的出路。她是那个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努力弥补人类过错的清醒者。

  本文刊于《看电影周刊》 ,转载请务必说明

  《公社》观后感(四):我不怪你出轨,只怪人生太长

  电影《公社》,讲友情、亲情、爱情。夫妻俩安娜、艾瑞克搬进一个很大的别墅,艾瑞克说,这房子太大了,不好,安娜说,房子大点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邀请一些朋友来住。一个两个三个,陆陆续续的有人进来住,有妓女、有作家、有夫妻、有只能活到九岁的小男孩,还有一个没有钱的流浪汉。刚开始是安娜很好的和这个环境融合了,能和这些朋友相处到一块,可是安娜的丈夫不行,看着一帮人在谈笑风生,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在一边坐着。电影的名字叫《公社》,我以为只是单纯讲人与人的相处,一种乌托邦的生活,但是我忘记了,人与人的关系,最复杂、最狠的还是爱情。

  不能融入这个环境的安娜老公,一不小心和自己的学生好上了,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是就是那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就像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一样,男人不会和你分手,但是他会想着法子让你提出分手。一个男人出轨,如果不想离婚的话,是无论如何也要隐瞒这件事情的,所以安娜的老公没有,他主动和安娜说起了这件事,说他们发生了关系,而且还是在这张床上。最后还假惺惺的说,我不想离开你,但是其实他已经做出了选择。面对老公的坦诚,安娜很慌,假装不在乎,高估自己,说不介意老公去追求喜欢的东西,甚至让让那个女生住进来。女生住进来以后,安娜就崩溃了,半夜睡不着,两个人的床变成一个人的床,这另一个人就在这栋房子里面和另一个女人做爱。

  什么样的人最痛苦,就是那种有一定的知识,有一定的思想境界,但是又达不到崇高境界的人,这种人懂得世界的爱恨情仇,但是又还不能洒脱的放开。安娜是很棒的,有别于很多正宫听到老公有小三后就华丽丽去捉小三的女人,因为她知道,丈夫对这个女学生的爱也是真实的。婚姻是很恐怖的,因为它要迫使你去爱一个人那么久。我高中有一个物理老师,女的,有一天她突然对我们说,婚姻啊,会把爱情变成亲情的,我现在握着我老公的手,就像左手握右手一样。没过多久,这个物理老师就和她的老公离婚了。离婚以后,物理老师在网上认识一个朋友,在一起了,没多久就发现原来这是一个骗子,骗财骗色。这件事上了报纸,全校师生都在议论纷纷的。可是物理老师每天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看起来比以前更好。这实在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物理老师肯定也不是一个伟人,她的伤痛没人知道,我们只是感觉她很好,没有被击垮。物理老师没有被出轨,但是感情的事情大同小异,无非就是爱悄悄的没有了。安娜一开始没有声嘶力竭,是因为她知道爱是怎么一回事,这不能完全怪丈夫,也不能怪那个女学生,我们正常的思维是,我们在一起十五年多不容易啊,你一个女学生就算年轻,就算是被爱的,就不能拒绝一下吗,因为我已经老了,我完全没有办法。

  安娜懂得,但是这样的相处方式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了的。安娜开始暗暗跟自己较劲,开始失去自我。

  或许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公社》,而不是其他,就是因为这帮人的思维方式、相处方式都非常酷。大家并没有觉得艾瑞克带着女学生回来有什么错,因为他们是相爱的。女学生也是和他们是同一类人。小男孩说,我只能活到九岁了。女学生说,哦,九岁已经很久了。

  电影还有孩子面对父母婚变的问题,以前我也认为父母就应该万事想着孩子,在婚姻关系中不能让孩子感到受伤。但是现在我想,凭什么呢,没有人规定我们一定不要让孩子感情受伤。人活一辈子,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孩子,只不过是岁数大了一点的孩子,他们面对生活不见得就会从容,就会坦然,伤痛也是实实在在击中心灵的。人生在世,一起面对吧。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大人们的感情世界。其实就算我现在已经25岁了,但是我还总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我想,哎,我只不过是毕业两年而已,我还什么也不懂呢,但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以为我的25岁是雷厉风行,八面玲珑的,但是不是,很多时候,是年龄给了我们错觉。大人们也并不是百毒不侵的人呢。

  不管怎样,当初说要搬进来的人,现在却又搬出去了,安娜离开了,即使已经到了更年期,未来还是充满了未知。

  《公社》观后感(五):意淫也应有度

  公社成员码头裸泳,像是 Dogme95《白痴》的另一种风格呈现,当然,它没有那种从骨子到肉身都赤裸裸的反社会,他更像是打着嬉皮幌子把男性齐人之福的梦想变为现实。

  所以他口中对色衰的妻子说着“我爱你”的甜言蜜语,身体却诚实地勃起去寻找年轻紧致的蜜洞;所以他才会让妻子以一个平静的湿吻结束他坦白婚外情后可能遇见的狂风骤雨;所以他才会迫不及待将情人接入同一屋檐下;所以他才会在结尾“真情流露”说出不想错过和女儿一起长大的感言。

  对啊,大多婚姻始于对肉欲的贪婪,止于松弛寡淡的老迈,再重新于青春靓丽中开始另一段追逐,单堂而皇之把一群反智苍白的人士结合在一起组成所谓的国度,用宽容和追求自我换来的“赞许”恬不知耻的将男权与情色放大到极致,或许是俗人阴暗邪恶的念头,只是于观众而言,这样的展示有何意义?

  当然,电影里连知道自己活不过9岁、尚未识得勃起的小男孩脑海里充斥得也是要和姐姐睡觉“破处”避的,又难怪中年危机突然横财天降的男主角,对于崇拜的学生“有杀错无放过”了,这其中令人作呕的价值观与无耻,与《神奇队长》实在不相伯仲。

  本来就不相信什么天荒地老,我也不是腐朽陈旧的卫道士,《公社》的立意暧昧不明,男女间的琐碎情事看得令人发指,中年教师实在难以和器粗活好的情圣唐璜相提并论,何以女性都一副“舍他其谁”的痴迷面孔?真不如《血恋》结局东方红歌声里的“驴拳”来得畅快。

  《公社》观后感(六):我二十五岁的时候就要死了

  看了下评论,电影可能也没有一部分人说的那么差。我认为这不是一部能迎合大众审美的电影,我看到一半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看到后面,剧情越来越压抑抑郁的时候,我甚至产生了一点共鸣。有些事情我们没有经历过感受过,真的会完全摸不着头脑。我觉得这部电影很符合我的生活,或者一部分人的生活,那些活在生活的阴暗处无法逃脱的人的生活。 有的人的生活幸福无忧,总有人的生活是灰色的。我来谈一谈电影里,我看出的感受到的东西。仅仅是感受,一点也不专业。 一、九岁就死掉的孩子 这个公社不过就是一个迷你社会,人数不多,一小点的矛盾就会放大蔓延到整个公社。

  我像孩子一样脆弱而寡言,我被迫在这抑郁的环境里成长。有的孩子逆风飞翔破土而出,而我就如语言中一样,九岁死亡,去往更好的地方。

  我挺羡慕这个孩子的,我可能也会在二十五岁的时候死掉吧。

  二、婚姻的意义

  婚姻的本质是一段权利让渡的契约关系。我觉得婚姻就是一种规则,用来约束人类的行为,避免人的过渡自由。

  男主打破了这个规则,反倒最后觉得是这俩女的事多,自己一身清白。

  女主还还尝试和丈夫新欢和平相处。

  一旦打破这种关系,婚姻就乱了套,必定置身其中的人都不会幸福。

  三、女主的影子投射

  女主像是无助的无辜的受害者,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女主最后一样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有的人就这样绝望痛苦地过了一生啊。

  我想象如果我是女主,我多么憎恶这个地方,多么恨我的丈夫恨那个新欢恨那些努力平息火焰的公社成员!我想离开这里,但是我做不到。我想忽视这些,但是时刻感到疼痛。我自认我很懦弱,我恨我的懦弱,却无能为力。

  我总结出,遇到绝望的人,犯了可怕的错,身处让人反感惧怕的环境,你,必须坚强。不是留下来与之对抗的坚强,而是离开这里准备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的坚强。泥潭不适合你,就一定要把头露外边儿多吸几口气。

  四、热闹公社,人心冷漠。

  表面上看公社里的人过得都还不错,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好热闹。

  当有事情一发生,大家最想做的事就是赶快平息掉解决掉。女主过得这么悲惨,每个人只想着和平解决掉,接纳新欢,接纳出轨的男主,大家一起小心翼翼地嗨皮。

  最后说一句话,有一种孤独不是当你一个人独处时有的孤独,而是当你和处于集体之中,发现自己无法融入时的那种孤独。

  《公社》观后感(七):有不满,但更多是好看而有趣

  当我看完《狩猎》的时候,心想,这是一部不错的片子,但是它似乎并没有人们推崇的那么好,并且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当我看完《公社》的时候,心想,这是一部明显有瑕疵的片子,但是它是那么有趣,很合我心,观影过程愉悦而享受。

  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的哥本哈根,男主人公是一名建筑学教授(嗒哒~),与妻子和十几岁的女儿组成一个三口之家,“继承”(其实是购买/租赁?)其父留下的一栋面积达400多平米的别墅,因住宅面积过大且租金、维持费用过高,其妻与之商量建议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同住。通过邀请加面试的方式,他们在别墅中组建了由七位成年人、一个青少年(女儿)和一名儿童(小男孩)构成的“公社”。公社有自己的规章,重要事情都要成员投票表决。我本以为故事将会围绕着这七大人俩小孩展开,事实上也算是如此吧,只是“大人”的部分,仅仅聚焦在了男女主角身上,最终显得其它公社成员的人物形象、性格等不够丰满,也是我对此片不满意的一个地方。导演不仅不去着力表达公社的各个成员,反而引进了一位新成员,“最佳第八(第三)人”,并将注意力放在了她身上,使得“公社”的结构不过是一个放大了的三角恋结构了。这段婚外恋/三角恋有啥特殊之处么?我觉得并没有。它的独特之处仅仅是被放在了“公社”这样一个环境之中。

  导演拿了相当大的精力来讲述这段婚外恋:讲述男主如何爱上自己的女大学生,然后对其妻子产生的影响,女儿如何回应,公社成员如何回应,最后事情如何解决,等等。尽管我不愿意承认,但这就是故事的主线啊。婚外恋故事本身所讨论的话题,可说是陈仓烂谷了:丈夫一面陷入对年轻女大学生的热恋,一面又对感情深厚的妻女恋恋不舍;妻子(以一副自由而共产的姿态)“宽容”地接纳女大学生,却又最终无法忍受而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精神和生活;女儿目睹着家中的一切,一面私底下进行着自己对于爱情和性的探索体验,一边又以超乎常人的理性给出母亲看似残酷的建议——巧妙剧情的设定是,对三人婚外情事件,公社成员中最“理性”的是女儿。尽管生活在一个公社之中,所有成员都宛若一家人,但真正的家务事,还是由真正的家庭成员来决断呃。

  如此的故事主线,听起来貌不惊人,但在导演的镜头中,被讲述的自有一番惊心动魄。特写镜头丰富(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数量不少且取镜别致,让我体会到如何用特写镜头来渲染氛围和挖掘人物内心。特写镜头都给了谁?男女主角自不必说,其它印象深刻的就是女儿和小男孩了,哦,还有女大学生略显空洞无物的眼神(私以为这个演员演的最差)——这几个人物形象是导演着力鲜明刻画的对象。

  尽管有遗憾和不满,我觉得此片剧本至少是promissing,它把严肃话题讲述成喜剧,创作出真正有趣的对白和引人发笑的桥段,除了剧本的功劳,与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也密不可分。我也试想,若设定70年代的公社为背景,我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能否可以讲述一个脱离开婚外恋这种旧老腔调的故事,而以异样且细致的角度展示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可言传的关系呢?不好给出答案哦。

  (关于剧本的P.S. 毕竟,因为男主是搞建筑的,对我而言,代入感还是有那么一些的……特别是当女大学生炫耀般的跟他谈论柯布西耶的modulor的时候,男主说,你读了很多书,但我没看到你的思考,你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俨然一副博导的措辞啊。)

  我喜欢此片的运镜方式,有些手摇的痕迹,把观众与故事的距离拉的很近。打光、布景做的也好,影片色调调控的也棒,但是配乐略逊,有时候很入戏有时却又突兀不协调。片末,饭桌上大家欢庆而小男孩突发心脏病的桥段,欢乐如喜剧般的配乐(很赞),使得在最悲痛的失去中,依然有人心的温暖——嗯,导演在这里没有想要批判和揭露什么,也没有要压抑,只是以温婉诙谐的语调展示生活。

  不知道有多少观众跟我一样,在今年“冷清”的Berlinale,觉得此片堪称可看性最高的主竞赛单元了。观影现场时而笑声迸发,时而可以听到观众屏息深思之声,最后掌声雷动,我身边的姑娘还在掉眼泪,搞的我也觉得很煽情啊。

  但是这种跟政治无关的东西,显然拿不到小金熊啊,希望能拿一座/几座银熊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公社》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