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如戏》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人生如戏》影评精选10篇

2018-05-13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如戏》影评精选10篇

  《人生如戏》是一部由斯蒂夫·詹姆斯执导,罗杰·伊伯特 / 马丁·斯科塞斯 / 沃纳·赫尔佐格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如戏》影评(一):有温度的传记

  让人哭也让人笑的故事,牵动着你的神经,和故事一起呼吸

  影响故事温度的因素,讲故事的人与被拍摄者之间关系的亲疏,是一个影响因素,讲述者对故事的理解和切入的角度也是一个因素。又回归到一个视点的问题,如何在视点的转换过程中,延展某一时刻时间维度,让观众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你要表达内容,跟着你想表达的情感一起共振。

  印象很深的一个段落,罗杰伊伯特临终前最后一次入院,由于病程进展太快,导演没来得及拍摄任何影像,这又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刻,如何表达此时复杂的情感

  一个补拍的长长的医院走道,字幕交代着导演和罗杰之间最后的对话,导演的念白是急促地、紧张地,然后黑屏字幕,罗杰回答导演的最后一句话:I can't 时间仿佛静止

  黑屏,罗杰妻子声音进入,再罗杰妻子讲述临终时刻的特写。之前有长长的铺垫,罗杰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在妻子的鼓励下一直顽强地在和病魔斗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罗杰背着妻子签下了一份不再抢救的协议。观看的情绪,随着罗杰妻子的讲述不断推高,终于爆发。

  黑场,一般是影像叙事中的大忌,给一个黑屏,说明你此时不知道该怎么转场,将不同的故事场景连贯成一个整体。黑场,也是一种强制停顿,连续影像旅行中的强制刹车。

  在罗杰的故事里,临终场景没有拍到是遗憾巧妙的加入黑场,再加上其他补救措施,不仅让观者感受到了导演此时复杂的情感,也为后面妻子的讲述做了一个强制提醒和铺垫。两个视点交织,你的情感就这样被牢牢地牵引。

  这个黑场的妙用,证明没有绝对的教条,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人生如戏》影评(二):No Title

  看完对Roger Ebert又多了点喜爱。几个月前读到他对Wings of Desire的评论,仿佛扫清了自己当年初看该片时的困惑,建立了作为young filmmaker和所喜爱的导演之间的联系。这种瞬间产生亲密感,从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这位影评人。

  有这样笔耕不缀,像个fighter捍卫电影的人,对观众和做电影的来说都应该是值得欣慰的事。我相信国内不断崛起的自媒体影评人们,都在努力拉近电影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希望“电影”作为“电影”受到的诸多不公待遇能慢慢变少。

  Wings of Desire is one of those films movie critics are accused of liking because they're esoteric and difficult. "Nothing happens, but it takes two hours and there's a lot of complex symbolism," complains Peter van der Linden in a comment on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In the fullness of time, perhaps he will return to it and see that astonishing things happen and that symbolism can only be evocative by being complex; simple symbolism is like a flag, which tells you one obvious thing very well. For myself, the film is like music or a landscape: It clears a space in my mind, and in that space I can consider questions. Some of them are asked in the film: Why am I me and why not you? Why am I here and why not there? When did time begin and where does space end? - THE GREAT MOVIES

  《人生如戏》影评(三):既是伟人,也是保持大爱和善良的普通人

  也曾宣称自己喜欢电影,但却是在前几天去看电影周刊面试时以为看上去年轻睿智编辑给我和另外一位的建议:可以多看一些电影史的书和影评,提到建议看罗杰 伊伯特的影评,这才第一次听说后,实在惭愧

  这种纪录片的形式依然是很喜欢的形式,片中也从不同的角度,或者说倾听跟罗杰 伊伯特有各个层面联系/关系的人的带着回忆亦或是采访,以及病房主人公的现况、病情实际拍摄;妻子家人相处片段;;回忆的片段来全面展现罗杰 伊伯特。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是很伟大的影评人,也是一个普通丈夫,努力找寻自己的爱人-找到了现在的妻子;在跟吉恩一起主持影评节目相处的过程也有“孩子气”的一面;对于有才华的导演非常惜才,电影中马宾斯科塞斯曾经有一度很低落,也是因为罗杰和吉恩的“帮助”让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电影中还有两位被采访出镜的导演(直接和间接)提到罗杰的帮助,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他们现在的成就

  感动于罗杰 伊伯特和吉恩·西斯克尔的相爱相杀的友谊同时作为影评人,彼此视为最大的对手敌人,纪录片中罗杰 伊伯特配音的声音回忆说他们认识的前五年互相是不说话的,后来两人合作了一个电视影评节目——《西斯克尔和伊伯特电影评论》。一影院,两人,看完开始互相给出对电影的评价,罗喜欢坐在电影屏幕可以放大两倍的前排,吉喜欢坐在最后排靠边的位置,也经常因为互不相让、不同意对方观点争论、掐起来而不得不中止拍摄;也会因为谁的名字排在前面而争论,他们的两位制片人回忆:“他们似乎没有不用石头剪刀决定时候”。片中吉恩的妻子也提到后来两个人关系的确变了,变得互相尊重。吉恩50多岁时被检查癌症-脑癌晚期,也许因为担心只有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和妻子的姐姐知道,罗杰不知道。罗杰因此没有见上他最后一面,没有做最后的告别。这种感觉应该是最不好受的吧,曾经(我)也没有见上爷爷最后一面,是最后悔的事之一。在吉恩去世后,罗杰发誓说如果以后自己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一定不会隐瞒,尤其不会向那些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们。

  片中罗杰说在过去25年间,他看过1万部电影。在芝加哥最喜欢的是二手书店,也很喜欢写作。这些让自己觉得在喜欢电影的阶段里,我简直就是在幼儿园阶段吧。要不断坚持多看电影、看书、多写才行啊。

  罗杰跟现任妻子结婚时他50岁,他说也许这一辈子就为了等到她。他多次提到妻子的爱,如果没有妻子自己早就不在了。片中也能看到妻子的坚强、乐观,在悉心照顾之余讲笑话逗他,陪他偷偷溜出医院去看他喜欢的电影,在他低落时鼓励他、给他勇气女性力量真的是很伟大。

  其实再伟大、优秀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伟大的背后有天赋、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毅力,普通人的背后有爱,还有善良。在罗杰生命的最后阶段,对电影的热爱依旧,在病床上通过电脑写影评、甚至比以前写得更多、质量更好。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他的葬礼上那么多人竖起大拇指,街上、网络上有很多普通人、粉丝悼念他吧。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动于他的大爱和善良、乐观和坚持。

  《人生如戏》影评(四):关于生活本身

  《人生如戏》的开头30分钟并不怎么吸引人,作为一部讲述已逝名人的纪录片,导演并没有采取常见的倒叙手法,而是采用了将罗杰·艾伯特在医院的日子贯穿于其成长过程的非线性式叙述手法。直到40分钟后,与友人合作开设电影专栏、50岁结婚、友人患病逝世、自己患癌症切除下巴、做一个无法“发声”的影评人……看到这里,释放出一个影评人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信号,泪目中,罗杰不完整笑脸一直充斥着屏幕。

  人生如戏,戏如一个以语言吃饭的影评人竟然被摘除了下巴无法发声,戏如白人黑人坎坷完美结合,戏如被赫尔佐格评价为电影战士的完美主义者病倒后依然追梦。罗杰将自己的生活导演成了独一无二励志电影,病倒后的他坚持完成了建立电影网站出版影评、巡回演讲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直到他觉得自己可以放手离开

  而《人生如戏》中罗杰创造的一系列数据,本身就是向电影或曰所有电影工作者致敬的最佳证明:对25年间看过的上万部电影写出了6000余篇影评,在《伟大的电影》一书中推荐的100本电影,每一部均欣赏过不下十遍……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看电影和写电影,人们评价他写的影评甚至比电影都要好看,这,难道还不够吗?在生前最后一篇博客中,罗杰写道:虽然离去,心将犹在,我们电影院见。

  影片中引用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后一句话: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回到过去。不知为何,也想将此句作为今日结尾。

  以上。

  《人生如戏》影评(五):伟大的电影

  罗杰·埃伯特,美国影评人、剧本作家,是写影评中唯一普利策奖获得者。这是他自演的纪录片。他去年因病去世了。看后我又找来他的《伟大的电影》一书。他一生看了1万多部电影,从中写了3千多篇影评,就1万多部电影,是一般人不能望其项背的,而且他写《伟大的电影》时说,书里100部电影他每部至少看过十几遍,我们能有这样的耐心吗?或者说有什么样的电影让我们能“一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些片子难以忍受”。这是一部普及经典的电影和书,从他个人经历,为我们观影人提供观看参考,少走弯路,当然每人都有自己的口味选择培养自己的观影品味很重要,你就不会肓从于热闹,如果人人都喜欢《小时代》这样的电影,那还要电影学院干什么,还需要培养导演吗?有什么样的影迷就有什么样的电影,这样的电影热门是真正电影人的悲哀,也是真正爱电影人的不幸,因为谁会去拍那些挖掘真相、直指人心的电影。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看多了垃圾,而不去认识这些电影中的魁宝那一定是人生的损失,译者说:看过《热情似火》就会认为《我为玛丽狂》是多么无聊,看过《彗星美人》就会发现《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是多么庸俗,看过《现代启示录》就会发现《拯救大兵雷恩》是多么幼稚,看过《卡萨布兰卡》就会发现《珍珠港》是多么肤浅。这些电影幸好我都看过,我非常有同感,好的电影能让你思考,丰富人生的经历。希望人们不追逐新的大片,也停下你匆匆的脚步,回过头去看看那些大师留给我们的经典。从这一部电影、这一部书开始。

  《人生如戏》影评(六):东方早报:他为美国电影代言

  罗杰·伊伯特于1942年6月18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1967年他放弃了芝加哥大学的英语博士学位,入行写影评,并于1975年获得普利策评论奖。他在电视节目中开创的“拇指向上”的评定方式,成为影迷心目中影片的质量保障,《盗梦空间》的导演克里斯多夫·诺兰就曾在2002年因为他的《失眠症》获得伊伯特“拇指向上”的肯定激动万分。

  2000年,罗杰·伊伯特(右)与伍迪·艾伦在芝加哥大学聊电影。

  影评人Dana Stevens收藏的伊伯特回复她的信函。

  早报记者 沈祎

  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美国著名影评家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因癌症在芝加哥去世,享年70岁。2002年,伊伯特被诊断得了甲状腺恶性肿瘤,2003年,癌细胞转移到唾液腺。在去世前两天,他还在博客中写到,自己因为癌症复发,正在接受化疗。罗杰·伊伯特的妻子Chaz Ebert周四向媒体表示,伊伯特在最后一刻很平静,“他看着我们微笑,没有挣扎,也没有痛苦,他走得平静而有尊严”。

  “回头电影院见”是他

  留给影迷的最后一句话

  伊伯特在博客上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A leave of presence》里说:“过去一年是我职业生涯最高产的一年,我写了306篇影评,每周写一到两篇博客,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文章。我必须放慢速度了,把剩余的部分交给我欣赏的有才华的影评人,而我现在要有选择地写影评,只写那些我真正想要评论的电影。这也是我这辈子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是为什么我乐意把这一状态称之为‘虽然离去,心将犹在’(a leave of presence)。”在这篇博客里,伊伯特仍然乐观地对未来的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规划,他表示将全身心投入和妻子、朋友一起创立的“数字Ebert”网络媒体,并即将在4月9日推出全新升级版的网站RogerEbert.com。届时,网站将建立更丰富的影评资料库,不仅有伊伯特从1967年开始写的1万多篇影评,同时也会为其他影评人制作特别专题,包括对纪录片和经典电影的回顾。同时,他也提到了每年在他的母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举办的“EbertFest”电影节,这个电影节即将迈入第十五周年。未来几周,他将要筹备一个活动,把电子游戏做成电影版。“一旦我做成了,欢迎你们来和我辩论,这到底是不是艺术。” 同时伊伯特还提到,由Martin Scorsese、Steve Zaillian和Steve James共同筹拍的关于他本人的传记纪录片也正在进行中。“我觉得受宠若惊,但也深表感激。”伊伯特如是说。

  在最后给影迷们的文字里,伊伯特毫不讳言他的“隐退”多少也出于健康因素。去年12月,他遭遇了一场尾骨粉碎性骨折,而近期的癌症复发使他行走和讲话都很困难。尽管去电影院越来越困难了,他仍然通过片方寄来的拷贝坚持观影。伊伯特在去世前两天似乎并没有停止笔耕的意思,他说:“真的很糟糕,癌症复发使我在医院呆了太多日子。所以在未来的‘坏日子’里,我会写一些疾病带来的脆弱和困扰,而在‘好日子’,我会写一部令人狂喜的电影是如何帮我摆脱痛楚的。”

  “回头电影院见。”是他留给影迷的最后一句话。

  奥巴马:“对于一代美国人来说,他就是电影”

  从1967年为芝加哥太阳报写影评开始,46年来,伊伯特笔耕不辍,在整个西方影评界,甚至无数中国影迷的心里,伊伯特无疑是一个教父级人物。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对于一代美国人,尤其是芝加哥人来说,他就是电影。2005年,伊伯特成为第一个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足迹的影评人,同时,他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评论奖的影评人(1975年)。伊伯特并不是一个停留在平面媒体上的影评人,除了报纸之外,伊伯特品牌在电视、互联网上都有广大的影响力。在获得普利策奖的同年,伊伯特和搭档Gene Siskel在芝加哥地方电视台开始了长达二十几年的电视影评节目“Siskel&Ebert”。在半个多小时的节目里,两人会依次点评四五部电影,并且给出“拇指向上”或者“拇指向下”的评定。如果两人意见相左,便会展开一番论战。由于谈话风格即兴幽默,使得他们成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而“拇指向上”也变成了极具个人标志同时又声名远播的电影评判标准。甚至对很多中国的影迷来说,初次认识伊伯特这个名字,可能就是从早期在盗版碟封套上的Thumb Up这样的推荐语开始的。在全世界的影迷心目中,似乎倘若伊伯特跷起了大拇指,那么一部电影的品质多少就有了保障。

  1999年,老搭档Siskel去世之后,节目由伊伯特在太阳报的同事Richard Roeper接手,变成了“Ebert&Roeper”。早高峰时期,伊伯特的电视节目收视人数在800万到1100万之间。导演斯皮尔伯格这样评价:“伊伯特以极大的热情和真正的电影知识来写影评,帮助无数的电影找到了它们的观众,并使得电视影评在历史上找到一席之地。”2011年初,已经与甲状腺癌抗争多年的伊伯特又推出了全新的电视节目,彼时他因为手术失去了一部分下巴而且已经无法正常讲话,但节目仍用画外音朗读他的影评。

  伊伯特的电视影评在走红之后也引来了同行的争议,例如有电视营销,助长观众的惰性,带来影评文化快餐化的不良趋势等。对此,伊伯特反驳道,自己的电视影评从来不收片场的费用,所谓的“影评末日论”只是危言耸听,影评人的影响力则是更该被关注的。确实,“影评人”一直是伊伯特放在第一位的身份,而且作为一个有着极大工作量的日报影评人,他在1991年《给我自己和其他某些影评人的备忘录》里写道:“每天为报纸写影评,那是一种在底线和更高追求之间寻求平衡的行为,是一种在两个问题的答案间寻求平稳的行为:1.这部电影值得掏钱看么?2.这部电影会否增加或者否定我关于人性的认识?”

  不论如何,对于伊伯特“快餐影评”的指责多少是不成立的。曾亲身经历电影黄金时代的伊伯特显然对电影艺术在票房时代的没落而痛心:“再也不会有狂热影迷在普通电影院的门口排队等待观看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和戈达尔《周末》了。”他说,“对于许多电影爱好者乃至最狂热的爱好者而言,早期经典电影仍然是一片尚未开发的领域。作为一家日报的影评人,我不想一辈子只把眼光放在当代影坛。”于是,伊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开始了“伟大的电影”专栏写作,向影迷推介、分析影史上一百部电影佳作。《伟大的电影》被三次结集成书,就在伊伯特去世前不久,他在博客中表示该书将会第四次编辑出版。

  “好的电影让我们变成

  更好的人”

  伊伯特于1942年6月18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厄巴纳,父亲是一名电工。从15岁起,他就开始为当地报纸写高校的体育报道,同时也在一些杂志上自编自写科幻小说。成为职业影评人,似乎并不是他计划中的事情。据他回忆,马克思兄弟的《赛马场的一天》是他看的第一部电影。1964年,伊伯特大学毕业后在南非的开普敦大学获得了一年的奖学金,之后在芝加哥大学开始攻读英语博士学位,第二年他放弃了学位,在影评写作的“黄金一年”(1967年)入行。在当时业内仍然是以波斯利·克罗瑟这样的“保守派”影评人为首的局面下,伊伯特准确地把握住了青年电影具有反叛、抗议的时代特点,在围绕《雌雄大盗/邦妮与克莱德》(1967)、《2001太空漫游》(1968)、《逍遥骑士》(1969)展开的几次大规模影评论战中都站在了正确的一方,对同龄的“新好莱坞”导演不吝慷慨的赞美。不少资深影迷表示,因为阅读伊伯特的文章而改变了对罗伯特·奥特曼的看法,而另外一位好莱坞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现今为伊伯特拍摄纪录片,多少也带有一些私人的感情因素(为了感激当年他对自己的保驾护航)。毫无疑问,在书写“新好莱坞”的历史时,伊伯特的评论可以说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章。

  伊伯特与导演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是电影界的佳话。他去世后,德国导演赫尔佐格第一时间接受了西方媒体访问,他说:“我一直敬爱他是一位伟大的电影战士,而且是一位多年来伤痕累累的战士。他一直坚守在最前线的哨岗上,即便那块战地已经被多数人遗忘。在过去的20多年,关于电影的知识分子式的沉思正在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明星的花边新闻。罗杰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仍然感受到他的目光,我会因此坚守这一阵地。”

  执导《黑暗骑士》的克里斯多夫·诺兰在伊伯特去世后也回忆了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1998年在多伦多的电影节上,诺兰将要放映他的第一部作品《The Following》,当他正焦急地等待观众进场时,他看到了伊伯特的身影。不过戏剧性的是,诺兰刚和同伴击掌庆祝,伊伯特却跑出来对他说:“啊,对不起,我走错了戏院。”尽管如此,诺兰仍然表示,自己在孩提时代就已经对“Siskel &Ebert”的电视影评节目印象深刻:“这是我了解电影评论的启蒙。”诺兰回忆:“多年后,在2002年,当我的《失眠症》获得了‘Thumb up’时,我都难抑激动……当你认识像伊伯特这样的影评人之后,你才会对电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会明白一部电影应该带给观众什么。”

  除了作为媒体的影评家外,伊伯特自1969年起就在芝加哥大学艺术学院教电影。1999年,他在母校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EbertFest电影节,关注被忽略或冷落的好电影。伊伯特去世后,不少后辈影评人提到了伊伯特早年对他们的慷慨鼓励。女性影评人Dana Stevens甚至找到了自己少年时给伊伯特去信后收到的回复。她说:“他很快就回复了我,用打字机一字一句地打在芝加哥太阳报的信纸上,他鼓励我尽力去看所有的好电影,并且要坚持写作!”

  去年,两本伊伯特的影评集中文版《伟大的电影》和《在黑暗中醒来》在内地出版,使中国的读者得以更系统全面地了解这位影评教父在电影评论方面做出的伟大成绩。大卫·波德维尔在《在黑暗中醒来》的序言里写道:他将惊人的能量、敏锐的判断、广博的知识、探索的眼光和敏锐的幽默感融入了他关于电影的评论文章中,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洞察力的影评文字。

  作为一个伟大的影评人,伊伯特生前写过的一段话或许可以作为他对所有影迷的共勉:“我们生活在一个时空的盒子里,电影则是墙上的窗子。它们让我们得以进入他人的思想,并不只是简单了解他人的角色(尽管那也很重要),而且能够通过他人之眼看世界。特吕弗说过,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最鼓舞人心的场面莫过于你走到剧院里,回头看到观众在银幕灯光下的面孔。如果电影有任何的美好,便是那些面孔上所反映的体验。在某一个时刻,观众体验了不属于他们生命的人生。而在所有的艺术形式里,电影无疑是最有力量和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好的电影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人生如戏》影评(七):关于生活本身

  《人生如戏》的开头30分钟并不怎么吸引人,作为一部讲述已逝名人的纪录片,导演并没有采取常见的倒叙手法,而是采用了将罗杰·艾伯特在医院的日子贯穿于其成长过程的非线性式叙述手法。直到40分钟后,与友人合作开设电影专栏、50岁结婚、友人患病逝世、自己患癌症切除下巴、做一个无法“发声”的影评人……看到这里,释放出一个影评人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的信号,泪目中,罗杰不完整笑脸一直充斥着屏幕。

  人生如戏,戏如一个以语言吃饭的影评人竟然被摘除了下巴无法发声,戏如白人与黑人坎坷又完美的结合,戏如被赫尔佐格评价为电影战士的完美主义者病倒后依然追梦。罗杰将自己的生活导演成了独一无二的励志电影,病倒后的他坚持完成了建立电影网站、出版影评、巡回演讲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直到他觉得自己可以放手离开。

  而《人生如戏》中罗杰创造的一系列数据,本身就是向电影或曰所有电影工作者致敬的最佳证明:对25年间看过的上万部电影写出了6000余篇影评,在《伟大的电影》一书中推荐的100本电影,每一部均欣赏过不下十遍……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看电影和写电影,人们评价他写的影评甚至比电影都要好看,这,难道还不够吗?在生前最后一篇博客中,罗杰写道:虽然离去,心将犹在,我们电影院见。

  影片中引用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后一句话: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回到过去。不知为何,也想将此句作为今日结尾。

  以上。

  《人生如戏》影评(八):电影的化身——罗杰.伊伯特

  我从未有如此的强烈感觉想写一篇影评而且还是记录片。但,和罗杰的影评相比, 这根本不能算作影评吧,应该只能算作一篇观后感。

  如果说以前的我对电影的热情是空洞的,是无内涵的,但看完了这部影片,我觉得是彻底爱上了电影。如果你也在为自己爱电影爱的不够深刻而反思,为自己看不懂电影而迷茫,再或者你根本不怎么了解电影;看完《人生如戏》,看完罗杰.伊伯特的一生,你将会被他对电影的热情所感染,这种感觉你无法抗拒!它犹如惊雷,犹如巨浪,刺激着你每一个毛孔;你真的会爱上电影,同时会爱上罗杰。

  也许在影片一开始看到大屏幕上的罗杰,你会不敢相信,可能会觉得他搞笑,可能会觉得他恐怖(在你不了解他本人的情况下)。那么接下来他在你心中的形象将会不断被升华;他会变得可爱,变得神圣!同时一种惭愧感也会油然而生,是的,你会为之前的自己的想法感到惭愧。他是电影界的霍金,爱因斯坦或者是苏格拉底(原谅我的知识浅薄,只可以想出这些名人与之相匹配)。乔托.卡努杜曾让电影成为艺术,而赋予电影生命的是罗杰!是他用他的影评显示出了电影正真的内涵。

  影片围绕的核心主要有3个:罗杰在电影和影评上的坚持,罗杰和吉恩的真挚友情,还有罗杰与夏资的感人爱情。这是一部纪录片却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线路,交叉蒙太奇的运用在此刻让人无法挣脱里面的感情漩涡。你会发现要有一个如同电影一样值得你追求一生的事物,是多么的珍贵,人生是多么的满足;而拥有一个像吉恩一样的朋友,是多么的难得,他会为不能再和你一起工作而烦恼,他会为你的第一次新婚喜极而泣,他会为和你愉快的度过生命中的每一个工作而隐瞒自己的绝症,像一个正常人在你的生命中走完他的最后一天,即使,他知道,你会恨他,但他也知道,你深爱着他。(写法有着肉麻)而拥有一个像夏资一样的妻子,那是你三生有幸!(无法用过多的言语表达了)

  为什么美国的电影一直处于霸主地位,无法被超越?有人说那是因为好莱坞的存在,的确,好莱坞是很强大,我也曾一度以为是好莱坞的原因。但是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知道了,那是因为罗杰的存在!一个如此伟大的影评人,会让美国电影少走许多弯路,始终指引着他们在阳光大道上前行!如果他一直存活,相信电影事业也将永不衰败!

  “感谢你们和我走过的一切,我们电影院见”。——罗杰.伊伯特遗言

  《人生如戏》影评(九):但愿朋友都健康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大半年不见的朋友,在北京这个地方,终于聚上了一回。

  小酌完几杯,看夏夜来得晚,决定穿过胡同小巷,换个地方再喝一轮。途中,有人说,不如大家合张影吧。其余几个,一边做惊讶不可思议状,哇靠起来,一边还是迅速配合,就地站好了。

  事后再看照片,我清楚地记起,三年前,我在那个胡同口拍了张风景。当时怎会想到,三年后居然鬼使神差,又站墙底下合影。北京的大风还是一阵又一阵,提醒着我,时间的海洋正在翻滚。

  这几个朋友因为喜欢电影结识,如今也还做着跟电影有关的事情,跑宣传或者写评论。有人不再看那么多电影,但是我们总还是会聊电影。就像以前,正如当天。

  《人生如戏》影评(十):《Life Itself》:“人生如戏”,终有结局…

  他爱电影,爱的坚强,爱的纯真,爱的深沉,他就是电影“本身”,他用文字让光影“重生” 。

  说实话,正是看了“Roger Joseph Ebert”的影评,才让我第一次有了想看一部黑白电影的冲动--《公民凯恩》;

  才让作为一名初级电影爱好者的我,尝试去看诸如《八部半》《出租车司机》《七武士》《战舰波将金号》《彗星美人》《鸭汤》《一条安达鲁狗》等等… 这些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了解的,大师们的伟大作品;

  才让我有胆量下笔,写了自己的第一篇能够勉强叫做影评的东西。

  我不是学电影的,很多时候我可能看不懂电影,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Roger Joseph Ebert”就像是让我真正有机会看懂电影的“启蒙老师”。

  我知道在这种“文字大师”面前,任何言语都显得如此苍白。

  此刻,无需多言,唯有静静欣赏,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评人,富有传奇色彩的电影人生。

  :附上“Roger”在电影中提到的个人网站--“The Ebert Club”(http://www.rogerebert.com/),有兴趣的小伙伴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吧O(∩_∩)O…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