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十九日·祭》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四十九日·祭》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06 03:03: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十九日·祭》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四十九日·祭》是一部由张黎执导,张嘉译 / 宋佳 / 胡歌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一):“四十九日祭" highlights

  惊心动魄第八集

  全程无尿点。南京沦陷,法比带着女学生逃难,玉墨带着妓女逃难,戴教官带着督导队拼死抵抗。最后在督导队的掩护下,女学生和妓女都进了教堂,从此有了四十二天的故事。与此同时,这一集还通过各种手段表现了日军在南京城的烧杀抢掠,有通过镜头直击日军残忍屠杀市民的,也有通过日军动作脚步间接揭示屠杀暴行的,最让人难忘的是导演通过法比的表现告诉观众当时的惨状:法比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是骨头做”的假神父,被眼前的情景吓得浑身颤栗,满屋子乱爬,最后躲在床下,抱头呜咽。

  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的“戴玉”爱情

  长达42集的电视剧,戴玉的镜头加在一起估计也就一集,精炼到极致、凄美到极致,也被两位演员演绎到极致。很难想像一个整天灰头土脸的军官与一个不施脂粉的妓女在暗无天日的地窖中能擦出那样动人的火花,没有花前月下没有山盟海誓但是他们经历的的确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典程度堪比“魂断蓝桥”。

  如泣如诉唯美圣洁的配乐

  这部剧的大部分的场景在教堂,主题音乐相当圣洁而教堂之外甚至后来延伸至教堂内发生的却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屠杀,令人深思的对比。。。而“戴玉”在一起的时候,是悠扬华美的小提琴与纯真粗犷的手风琴之间的互诉衷肠。配上这样的音乐 “戴玉”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几个眼神,几次微笑, 一个拥抱足矣。整部剧的音乐风格很像“辛德勒的名单”,希望今后有这部剧的原声大碟。

  浩劫中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这部剧用了约三分之一的篇幅表现了当时南京“安全区”的国际友人费弛先生、魏特琳女士和威尔逊医生对难民的保护和救助以及对日本人的抗争和揭露,这是最黑暗的日子里最圣洁的人性光辉,历史不会忘记也不应该忘记他们。几个外国演员演得非常投入,非常逼真。

  演员的精彩表演

  首先赞一下几个日本演员,演技很棒!相比之下,用文章客串一个变态日本军官是此剧的一大败笔。他一出来,我就觉得好笑,然后就一直出戏。如果用个无名的演员来演,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小宋佳在这部剧中全面展示了她的演技和魅力。有人说她的玉墨不够妩媚和妖艳,其实在这部剧中,玉墨是否妖艳并不重要,在那种极端环境下大家都是半人半鬼,即使是个妖,也成了半个鬼了。但是即便如此,玉墨该妩媚的时候还是很妩媚的,那个在地窖中的独舞并自我陶醉的一段,法比就看呆了;那个她拿着戴教官的钢盔,戴在自己的头上一抬头一挑眉,估计戴教官立刻心动了;还有她走路时的摇曳身姿,连观众都目不转睛了吧。宋佳的演技我曾经在电影“萧红”中就领略过了,印象很深。这一次,她的表演更加细腻有层次,感染力更强。她给戴教官学说小贩叫卖“桂花”“小元宵”的时候,脸部表情在瞬间经过了多重变化才说出来的,给观众传达出了丰富情感,也让我们对她的这段感情有更深的理解。玉墨在向书绢解释什么是爱情的时候,镜头闪回到已经牺牲的戴教官,她释放出抑制不住情感,眼中含泪却嘴角带笑,是悲伤也是幸福。在最后一集中,她在法庭上大段的控诉精彩至极感染力极强。这里还要赞一编导,让玉墨整场戴着黑色面纱,宋佳所有的表演是通过台词、动作和面纱后模糊的表情表达出来的,相当震撼。若没有面纱,就显得过于直白少了几分艺术性。最后要赞一下玉墨撩起面纱后的那个微笑,是一张苍老而憔悴面容上的平静的微笑,神似老年时期的奥黛丽赫本,完全承担的起书绢的评价“她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女人”。就像宋佳自己说的,这部剧要表现的是玉墨内心的力量,她做到了,我们也感受到了。

  最后说一下胡歌,他的出场很少但是场场精彩,就像新买的海绵挤不出任何泡沫。估计剪刀手在戴教官的镜头前无从下手吧,电视中还重复播了一段,哈哈哈。。。作为他的粉丝,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是个优秀演员。

  我觉得这部剧最大的遗憾是太长,过多地表现了妓女和学生之间的冲突,若将这部分删减或弱化,制作成三十集就相当完美了。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二):不忘历史

  之前没注意到,以为是电影,后来才发现这电视剧早出了

  电视剧很压抑很难受,不是抗日神剧,每个角色都很有感染力,关于里面女学生我心情复杂,整体看下来要准备好纸巾,尤其是戴涛死的时候哭得我喘不上气......这段感情戏真的满分....

  张黎导演,演员阵容都给这部戏的表现有了基本的保障,但还是略有瑕疵, 但个人感觉除了节奏略有拖沓,口型配音问题有些出戏,其他的表现还是很好的。尤其是演员,妆容和场景道具的布置都非常有感染力

  这段历史背景是最为厚重的,也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因素,抗战和文革这两个大背景都太令人难过.....

  总而言之,整体看下来,我个人没有很高的期待和设想,所以观感效果还是挺不错的,这段历史实在是太残酷了,战争太可怕,但是相关的作品却也一直在看,不忘历史,才是正视将来基本..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三):小人物的家国

  这部剧太沉重,太难受,能撑着揪心和压抑的心情看到结局应该很少人。有的士兵看不到希望自杀;有的士兵看不到希望但愿意给希望别人。有的人被压抑的用命赌一把失去理智一般跑出去,最后惨死侵略者屠刀下;有的人指望士兵指望教父指望明天,最后只是把生命中压抑的天数增加那少许而已。这部剧无时无刻好像都在说,我要活,我要活下去;我不想活,然后拿起枪对着自己脑袋“砰”。每天都要为在粮食、住所、人心、侵略者中找到希望,我要冲出那座城。然而为什么要活?是自己想活?是保护地道的妓女?是保护教堂的学生教父?还是保护这个国家?

  又为什么毫不犹豫的朝着自己一枪?

  这部剧我很推荐看的,但是我又不像推荐,因为对于现在大部分一贯的娱乐风向来看待此片..................((侮辱此片)不如不看。

  这部剧具体含义,咱不想给,也给不了,每个人都会有对此剧的一个认识。

  作者:虫文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95920/answer/1077702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四):《四十九日·祭》:自信的记忆

  文艺作品不能做市场的奴隶,对电视剧来说,就是不能仅以收视率论成败,有些题材的剧集,无论怎样都应该拍,譬如南京大屠杀,是很沉重,是很虐心,在普遍娱乐化的荧屏上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这样的剧集,我们不能缺少。

  当然,也不是说有了情怀追求的剧集就必须“难看”,虽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但《四十九日•祭》就是一部“好看”的剧集,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很多人会拿来跟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作比,但剧集的编剧由严歌苓亲自操刀,她也说了,剧集的篇幅更长,比电影更贴近原著。

  观剧的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想起去年那部德国电视迷你剧《我们的父辈》,此剧从德国人的视角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血雨腥风,在德国本土乃至全欧洲都引发了轰动效应,长久以来,我们太缺乏这样厚重的当代史电视剧作品,特别是当我们自身的苦难记忆深刻的嵌入其中时,习惯了在荧屏上找乐子的观众常常会本能的选择回避。

  必须指出的是,《四十九日•祭》并没有一味的渲染苦难,而是难得的在叙事中体现出幽默感:偷看妓女洗澡的小乔治,喝酒、赌钱的“混混”神父法比,还有在大屠杀间隙难得的角色“碎嘴”,都让剧集饱蘸着生活趣味。1937年12月的南京,无疑是一个人间地狱,但即使在这样苦难的环境里,生命就如同顽强的小草,在每一个缝隙中每一缕阳光里倔强的向上。

  历史有高光,也有暗影,在历史的暗处,布满了民族的伤疤,不负责任的扒开伤疤,只是徒劳的增加苦痛,但好了伤疤忘了痛,就是忘记历史,用列宁的话来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厚重题材,简单的“控诉式”叙事很难真正打动普通受众的内心,而《四十九日•祭》沿着原著的路径,把中国妓女、外国神父、抵抗战士、受难民众、国民党高官、残忍的的日军指挥官、“软弱”的日军小战士,各色人等都通过一个核心场所——教堂,汇聚纠结在了一起,在这个教堂内,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种种演出,特别是身份、地位和道德水准发生剧烈冲突之时。

  对于看过电影的观众来说,《四十九日•祭》是“缺乏”悬念的,最后的故事走向大家都心知肚明——大而化之的说,所有的严肃历史剧都是这样的(除非创作者别出心裁的不采用历史共识)——但在细节的展现上,《四十九日•祭》足够让观者动容,特别是对史实的尊重。譬如国际安全区和魏特琳女士的出场,譬如日军集体屠杀中国战俘的恶行,譬如唐生智放弃南京时面对蒋介石命令的无奈,日军中既有灭绝人性的高官,也有良心未泯的新兵;中国军民既有铁血刚毅的抵抗,也有怯懦无知的逃避,更有为了救女儿不惜当汉奸的父亲。这些历史细节一方面有比较翔实的史料佐证(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右翼常常以此来刁难我们),另一方面则较为真实的还原了历史的原貌,不是简单地脸谱化塑造。

  一个自信的民族,才敢于直面自己最苦难的记忆,就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而言,《四十九日•祭》在荧屏上展现出强大的文化自信,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让我们痛定思痛的历史记忆被搬上荧屏。

  (刊载于《北京青年报》2014年12月12日)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五):就说配音

  仅靠对白堆砌的电视剧一定不是好剧。不过要连对白都讲不舒服,无论好坏都很难看的下去了。 所以我一直抵触看国产配音剧,这类剧要么就是省钱省事的粗制滥造,要么就是演员太差劲,话都说不好。想不到期待许久的《四十九日祭》也成了配音剧,而且严重到声音断接,口型都对不上。 就第一集来说,如果我没听错,教堂内书娟和另一名女学生对话中有几句是同期,说明室内棚景是有现场收音的,也许由于题材敏感,遵照审查意见的需要,后期大量更改了剧本台词,导致现在这样,同期真人声音夹杂后期本人配音再夹杂后期他人配音。 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作为一名满心期待欣赏大作的观众,不得不表示失望。 尤其法比。原著中法比是一位满口扬州话的洋人,电视剧版改编成了一位会说流利英语的中国人。能配合剧情,人物背景变化可以无关紧要,关键还是声音出了问题。很明显剧中法比所有英语对白,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张嘉译都在讲中文,而后期又让他人配成了英语。于是就成了,差异巨大的音色,前后不一的口型,配合特写镜头。观感实在糟糕。 听闻张黎导演及其团队,一向要求严格各方面都精益求精,想不到打了折。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六):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的看一遍

  说一些与剧无关的话题,

  作为一个生在太行山下的河北人,爷爷和姥爷当年都是杀过鬼子的,从小耳濡目染,恨真的是刻到骨子里的。

  因为老爷爷被日本人抓去修壕沟淹死了,所以爷爷当了游击队,有一次五六个人被抓住,捆着跪着准备被枪毙,爷爷自己跑了,翻了几个房顶(那时的土坯房子比较低),身上长袍打的满是子弹洞,毫发无损。爷爷家那个村还打过著名的一仗,叫宋庄大战,打死了几百个鬼子和上千伪军,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爷爷当年作为县大队成员也参加了这个战斗,身体里留了两处鬼子的弹片,据他回忆战斗中日本兵挺着胸脯往上冲,八路军用机关枪一扫倒一片,玉米地里都是死鬼子,最后八路和游击队从村里子地道撤了。

  说说姥爷的事,和姥爷一起参加吕正操八路军的同乡十几个,只有姥爷活着回来了,身上多了几处弹片,半个手掌也留在了太行山。一次被日本人逼到山里,他两条腿被子弹打了对穿,和一同负伤的战友藏在面对面的两个小山洞里,战友被日本兵用刺刀挑出来虐死,他侥幸逃生,没有电影里手撕鬼子的剧情,他也救不了自己的战友,这是就是现实。

  前段时间看军事网站,有人说宋庄大战是瞎编的,八路军整个抗战打死的鬼子也就几十个,呵呵,至少爷爷和姥爷身上的弹片不会说谎。

  回到这个剧,只有一句话,罪恶真的不能被忘记,和导演观点不同的是,罪恶也绝不能被宽恕,仇恨我们要原原本本的教给下一代,一百年,两百年,一千年,迟早要加倍还回去。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七):《四十九日•祭》为了忘却的纪念

  其实,即便到如今,在这场遭难已经过去70多年之后,当年南京被屠杀的30万生灵仍然无法安息,刽子手们至始终没有公开道歉,侵略国日本至今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既定事实,《四十九日·祭》并非是以晒惨痛引同情,而是通过当年在屠刀和兽行中苟延残喘生存下来的一群女人的故事,再次唤醒民族的血性,凭吊那不该忘却的国耻纪念,歌颂曾经的生存与抵抗的精神。

  《四十九日·祭》由著名导演张黎执导,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坚持出精品历史剧的良心导演,而他在处理《金陵十三钗》的改编中,同样继续了自己一贯的写实+史诗性风格,带全国观众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进入到那个曾经的六朝古都,融入到那个人声鼎沸的世界,再让大家眼睁睁看着这样一座活生生的繁华城市,被日军残忍摧毁,本剧所带来的巨大的悲怆,引发的是全人类的哀恸,或许用“屠城血证”这样的词,更能代表这部剧的核心价值。

  但导演选择《四十九日.祭》这个剧名,有着更深刻的涵义:本剧的故事从南京大屠杀事发前一周写起,加上屠城的42天,一共49天,而49天也正好是中国传统中人去世后特殊的祭奠日“七七”,由此构成了该剧剧名。创作者没有采用原作《金陵十三钗》的名字,摒弃了“哗众取宠”的噱头,也给本剧定下来更为沉重的基调,用《四十九日·祭》引发全民公祭。

  同样是改编自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张黎的《四十九日·祭》与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有着太多的不同,这里看不到衣着光鲜旗袍飘逸的妓女们,也看不到一个个长着天使面孔纯洁无暇的女学生们,大难当头,没有人会有时间和心情来秀曾经的美好,她们在街头仓皇而逃,她们在教堂东躲西藏,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在绝望的夹缝中求生的希冀,是那样的渺小而强烈,这才是最真实的人性挣扎,她们并没用因为灰头土脸而遗失了美好。

  相信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人拿电视剧版与电影版相比较,比演员,比故事,比口碑……但是作为一部长度达42集的电视剧而言,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把故事展开,所以能呈现出更多细节。本剧第八集日军进城一段,一边是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刺刀呼啸,哀嚎遍地,野蛮的战争机器摧毁了施暴者的最后一点畏惧与良知,也用这些残暴的野兽摧毁着这座曾经活生生的城。奔逃的玉墨和姐妹们一路的所见,是完全的人间地狱,但这里是典型的以点带面,一斑窥豹,仅仅凭借几个风尘女子的眼,就目睹了如此多的惨况,那整个南京城的遭遇,可想而知。

  《四十九日·祭》从小处着眼,但又是一幅完整的群像,凶残的日军,抵抗的国军,求生的庶民,是本剧的三大力量结构,而在求生者中,又分别刻画了来自社会不同层面,面对死亡有不同态度的众生,那个由赌徒无赖变成救命英雄的法比,那个虽然沦落风尘却从不缺乏血性的玉墨,还有那个让观众时刻想抽嘴巴子的自私书娟,以及为了女儿可以豁出一切的书娟父亲孟繁明……死亡面前,没有真正的谁对谁错 ,却有大仁与大义,会等待人性的审判。

  本剧基本分为四个阶段,其一是攻城之前,其二是破城之日的逃亡,其三是惨绝人寰的42天,其四是战后审判,尽管作为观者,战台烽被剧完全吸引,时而手脚冰凉,时而热泪盈眶,时而热血沸腾,恨不得化身一名志士施以援手杀敌救亡,但作为导演的张黎,却保持了一贯的冷静与客观的视角,任由观者去回味,也唯有这种面视历史的态度与情绪,才能更冷静的把握到观者的观剧感受。为了那些几乎被忘却的纪念,《四十九日·祭》是一部需要全国观众人人都要看到撼心力作,也希望能被岛邦民众看到,以进行真正的反思与忏悔。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八):《四十九日·祭》高叶:战火烽烟下的秦淮玫瑰

  文:剑走偏锋858

  1937年12月份的金陵城,战火弥漫,日本鬼子的残暴凶狠,注定让南京成为铭刻历史的悲壮之地。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焉有全身而活之幸事,该剧一开场,几十万国军节节败退,弃城而逃,陡留手无寸铁之平民百姓,惨遭鬼子蹂躏屠杀。教堂的青年女学生,秦淮河边藏玉楼的风尘玫瑰,突围失败而退的国军教导队,几路人物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下如何自救活命?成了最扣人心弦的烽烟故事。

  藏玉楼风尘玫瑰玉墨(宋佳饰)和教堂女学生书娟(张歆怡饰),无疑是《四十九日·祭》中的剧情张力所在。

  而张嘉译饰演的法比神父则要调和两派人物之间的矛盾。虽然他平时是一个吊儿郎当的混混,但带着女学生活下来,是法比此时的最大任务,随着对藏玉楼五钗的逐渐了解,一起逃出金陵活下去,成了他们共同的愿望。

  这其中,秦淮五钗之一“春池”的出现,俨然是这群红叶中的独特存在,这个女演员的名字叫高叶。

  春池不像玉墨,玉墨是藏玉楼的当红头牌,也不似红菱那样的强势尖酸,更不同于简单口直的豆蔻,也有别于风情万种的妙珠。春池就似一个猫女,她慵懒柔软、爱吃贪睡、内心傲娇,凡事不抢风头与世无争,不强出头也无攻击性。初次出场的高叶,一路慌张,无助恐惧,心理崩溃到极限,情绪拿捏恰到好处,一嘴地道的南京方言,瞬间表现出春池的人物个性,镜头感处理得极富张力,这整个开场几集略显滞重的故事有了一缕新鲜之风,绽放出“魁钗”春池的丝丝活力,而高叶更重在把握人物动作表情的精准尺度,让春池的猫式风姿优雅如斯,不风骚不造作,让观众也对这朵秦淮娇柔玫瑰另眼相看。

  再看春池一路逃命连滚带爬浑身是泥,躲避鬼子追杀又跳进河中,躲进教堂地窖饿得发慌,红菱嘲笑她以耳环换土豆吃,红菱一转眼,她就偷偷狂吃土豆。为完美诠释角色的“吃货”特质,高叶说她除了开机前增肥十余斤外,剧中狂吃马铃薯的她,一度患上“土豆恐惧症”,而她喝鸡蛋汤又过敏,都显示出演员高叶在拍摄时的艰苦,如此敬业精神值得点赞。更重要的,是剧中春池无论是对被强暴少女的照顾,还是对战场上退下来伤兵的抚慰,都诠释出春池那不曾抹灭的良知,特别是剧中春池的俏皮戏不少,残酷战争压迫下竟然晒衣服,言语跟不上节奏的神经大条,独特个性有如邻家妹妹一般,这与生活中的高叶确有相似之处,敢说敢做,心直口快,为人爽快泼辣,热心助人无心机,倒有几番“国民御妹”的感觉,贴心暖心。

  当然,人的善良天性,躲不过战争狂魔的凶残,更不会让历史转弯。

  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又怎么可能被这些柔弱女子的天性而改变轨迹?

  即便在日本鬼子追杀的恐怖气氛渲染下,风尘妖娆的玉墨与清纯带刺的书娟仍少不了次次互掐,为了一口汤陈乔治面对春池的劝说不为所动,却抵挡不住红菱的诱惑。人性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就显露出本质。像这样的情节,《四十九日·祭》比比皆是,直击矛盾层层推进,给每个演员都提供了非常大的表演空间,而这又极其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夫。在众多人物的光芒照射之下,“魅钗”春池以极具爆发力的表演,灵活的塑造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钗”,让整个《四十九日·祭》沉重紧张得让人血脉贲张的故事有了张驰之感,纤柔之力在高叶收缩自如的表演一点点展示,如此闪耀荧屏的秦淮玫瑰另类风采为下面的剧情埋下伏笔,可谓正是演员高叶表演功力炉火纯青的提前呈现。

  说起来,新生代女星高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外形靓丽、个性活泼,在电影《山楂树之恋》、《边境风云》、《爱情秘方》和电视剧《誓言今生》、《爱上男主播》都有过精彩的表现。特别是曾在《边境风云》中演过张默的妹妹,跟孙红雷有过合作,那个角色被她演绎得很出彩。如今,高叶在《四十九日·祭》中的春池令人惊艳,势必跟《全民目击》中的邓家佳,以及新版《笑傲江湖》中的杨蓉一样,让剧中的角色有了全新感觉,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惊喜。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九):有些罪孽,不允许消融

  《四十九日。祭》这部剧从南京大屠杀前的七天,历经屠城六周,四十九日的灵魂超度,最后一直延伸到战后的法庭审判,很少有作品能做到像它这般详尽重现民族罹难史。其中有生命的践踏、人性的扭曲,还有对于罪恶的深刻反思。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一句话,有些罪孽是不允许消融的。可以宽恕,但真的不能忘记。

  排除剧中出现的失误,不得不说,这部剧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那段历史,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在上学的时候,才知道到南京大屠杀,并没有去认真地去查大量的史料了解这段历史。

  历史重现荧屏,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震撼。剧中日本兵对中国人生命的践踏,对老弱妇孺的残忍,那血淋淋的影子,深深扎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南京沦陷之前,每个人都不曾担心是否还能看到明天的太阳,藏玉楼里照样欢歌笑语:沦陷之后,每个人都渴望活着的权利,哪怕身份地位的妓女,更何况其他人。剧中戴教官(胡歌)的执着感动了无数的人,可是所遇到的粤军溃兵,尽管他们充满了血性,但单薄的装备却让人不忍直视,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劫后余生的感觉,大概只有李全有最能够体会。那满地投降士兵的尸体和夜幕下运尸车里有个姑娘头部和腿部的特写,让我感触很深,也许我们没法经历那场灾难,无法深刻的体会那种惨绝人寰的悲痛。可是我们依然要记住这些的画面,也许那个年代的人们就在经历着。历史不能忘却,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加的强大,弱小就会挨打,甚至是屠杀。

  在那个生与死的年代,高低贵贱之分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没有尊卑,只有尊严。玉墨(宋佳)一个妓女,却显示出生命的主题。这么一段沉痛的我们自己民族曾经一段伤痛中的1937年的女性,一个中国女人的形象。抛开她的身份,我觉得她非常了不起,非常坚韧。神父(张嘉译)看似不务正业,可是却是小人物中的大人物。

  看到这里(14集),再次打开电视,看到那血腥的画面,这段貌似已经尘封的历史,我不知道怎么说,可能这里饱含了一种民族精神,在我们面对危难时刻,自我激发的一种能力,人性的一种反抗和对活着的一种奢望,很多东西是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努力去传承下去的,忘记历史,就是忘记屠杀。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十):国殇之南京爱情故事

  剧情硬伤太多,改名叫——国殇之南京爱情故事比较恰当。土豆是稀缺的,烟是管够的,水是珍贵的,酒是敞开喝的,汽车是失而复得的,汽油是永远烧不完的,女人是饥饿难耐的,吵架是充满激情的,教堂外走十五分钟是有条河的,法比是不知道的,王淑娟是叛逆的,不整死他爹是不会罢休的…… 那些国难中恐惧、绝望、挣扎、毁灭的灵魂被导演代之以诱惑、迷恋、爱情、造作来诠释,搞得血不像血,倒像是杯不那么苦涩的红酒了……不过相比那些无厘头的抗战剧来说,张导的戏还是走心的,只可惜过于追求精致而唯美,就像用奶油揉制的精细棒面窝头在悠扬的小夜曲中被享用,忽略了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借用纲子的相声里说的,喝咖啡就大蒜,不搭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