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妮:纽约奇缘》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安妮:纽约奇缘》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6-06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妮:纽约奇缘》经典观后感10篇

  《安妮:纽约奇缘》是一部由威尔·古勒执导,杰米·福克斯 / 奎文赞妮·瓦利斯 / 萝丝·拜恩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音乐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安妮:纽约奇缘》观后感(一):一首关于明天的歌,一段关于梦想岁月

  quot;当我度过漫长又灰暗的一天,我还是会抬头微笑,因为明天太阳还会升起呀,那就坚持到明天吧!"

  -----《Tomorrow 明天》

  2015年1月8日,作为美丽中国老师,来到云南的第三个学期。还有4天,这个学期就结束了,意味着,陪伴孩子们时间,只剩下不到4个月。

  今天,给孩子们放了这部电影的中国版MV,是美国索尼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中国教育非营利项目“美丽中国”联合打造的公益短片。片中的小主角们,都和我的学生一样大。当告诉他们,这些孩子就在另一个美丽中国项目学校,离咱们很近的时候,班上有些个小姑娘直接惊讶到叫出来。是的,所以要放给大家看,MV中的孩子可以为梦想执着任性,我的学生们,一样可以!

  放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我差点要泪崩,但想着不能在学生面前这么丢脸,还是努力忍住了。抬头,认真看每一个孩子专注的表情,仿佛能看到有些孩子的眼神中,梦想的光芒又更明亮了。

  正如歌中所唱,今天可能是漫长和充满挫折的,但依旧要抬起下巴,展露笑容,因为,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梦想还在那里等着每个追梦人去实现

  就是这段MV,美丽中国老师的学生用歌声传递梦想和希望

  http://www.iqiyi.com/v_19rrnxortw.html

  -------------

  这部电影1月9号上映,差不多孩子们也能在电影档期内放假,打算把这部电影作为一个激励邀请一批孩子去县城一起看安妮的故事,一起感受片中主人公安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勇气

  希望他们能感受到片中提到的信念相信”不管身在何地,不管贫穷还是富有未来总会给人希望,明天并不遥远“。

  和孩子们定了一个十年之约,期待十年之后,他们再来跟我描述自己的追梦之旅。

  -------------

  希望各位也能支持这些孩子们的梦想,支持美丽中国在做的事情。600多位老师,700多个日夜陪伴。这件事,不简单,但也绝不伟大,更谈不上奉献。其实大家就是觉得有意思有意义,所以来了。如一个我很敬佩的项目老师说的 ”我相信,我在改变这个世界,并朝着一个好的方向改变。“

  如果您也想支持孩子们的梦想,支持陪伴孩子们实现梦想的每一位美丽中国人,可以在电影上映之前(1.9),通过微信购买一张《安妮:纽约奇缘》的电影预售票,同时就会有一元被捐赠到教育非营利项目“美丽中国”,用于为中国农村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孩子实现梦想。

  微信电影票链接如下

  http://www.wepiao.com/?m=web&c=film&a=filmdetail&fid=1829

  --------

  用当初吸引我加入美丽中国的这句话结尾吧

  ”让每一个中国孩子,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

  葛雯 于 云南大理鸡足山

  2015.1.8

  《安妮:纽约奇缘》观后感(二):《安妮:纽约奇缘》:帮孩子做梦,多几次都无妨

  文/满囤儿

  今天在科技频道上看到了一个新闻,挪威零排放建筑设计公司斯诺赫塔研究中心设计了一款终极环保房屋。该房屋的屋顶具有倾斜角度,并配备15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因此可以尽可能多地捕获太阳能。其每年制造能量是一个普通家庭生活所需能量的3倍。同时,倾斜屋顶所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冲刷厕所花园。这是一个零消耗,实现节能最大化的梦想式设计。房间内充满了简约的未来感。尽管完全自给自足居住方式短期内无法实现,但是人类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做着接近的梦想。越接近、越激动。可见,只要是美梦,多做一次也是无妨的。《安妮:纽约奇缘》改编自1977年公演的百老汇热门戏剧,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美梦,在今年的贺岁档期,让中国的孩子们也做一次这个梦,很有价值

  与约翰-休斯顿和罗伯-马歇尔的两次电影改编不同,本次改编将故事背景放到了现代信息社会中。于是,先不管那些动听歌曲温热亲情,单单是片中的男主人公世界第一移动科技巨头的老板威尔先生那间顶层豪宅,就足以让我们目不转睛了。咳咳~~ 说实话,对于我等俗人,的确容易被这种直观赤裸裸的炫富震惊到。这个豪宅并非内地土豪豪宅的那种富丽堂皇古董名画塞满各个角落;也不是内地官员豪宅的那种写着此地无银,却随手可以挖出成吨的黄金;更不是挪威设计师那种把能耗完全绿色化的回归自然

  威尔的豪宅完全是个科技大展厅,是现代信息技术一直想打造的智能家居。索尼、苹果、三星、微软,这些现实社会中的科技巨头,都有着各自智能家居的规划。只可惜这些规划的完成度目前不高,甚至连个成型的样品都还难以令消费者满意。不过电影就不一样了,电影可以通过其它技术,先于现实完成梦想。总之,看到威尔在自己的家中用智能操纵一切,让房间在极简与奢华两种极端风格转换自如的时候,真真是让我等口水直流哈。

  之前曾听朋友说为什么索尼出的影音设备那么牛掰,是因为人家品牌本身就是以声音命名----Sony 对比 sonic。虽然这种说法不太官方&权威,但是索尼打造的电影往往在音效和配乐上贼拉给劲儿。比如今年的《超凡蜘蛛侠2》就拿整个城市完成了一场如梦似幻的光电摇滚。这次的《安妮:纽约奇缘》本身便是改编自百老汇的歌舞片,自然不遑多让。本片依旧将环境与音乐结合了起来。当安妮在纽约的街道上奔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些生活中单调声响,都变成了一个完整乐章中的鼓点。随着这些生活乐器的连接与融合,一场演奏会就这么从生活态发展而来。安妮的歌声响起,整个城市都跟着手舞足蹈了。

  作为一部优秀的合家欢,小女主角安妮的选择尤为重要。威尔-史密斯曾经想让自己的女儿来演安妮,却由于年龄问题而未能成行。最后选定的奎文赞妮-瓦利斯可是北美当下最受喜爱的童星。一部《南方的野兽》使全球影迷看到了她的灵性。她那平静的眼神和毫不怯场的气势甚至令她横扫了当年所有重要电影奖项的影后提名。在这部造梦的歌舞片中,瓦利斯的可爱劲儿被更大地挖掘出来。她上蹿下跳、左钻右跑、前舞后唱,完全是一个播撒快乐小天使。可以说,正是由于她把这个童话般的梦植入到了每一个观众脑中,甚至帮纽约城都做了一次超级超级的大广告哦。

  《安妮:纽约奇缘》观后感(三):《安妮:纽约奇缘》:轻松欢快的纽约梦

  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片,音乐歌舞片常常是让人物以歌曲或舞蹈的方式推动情节发展或表达他们的渴望等,也即“以音乐表达它要说的话”,而在古典好莱坞时期是最常见也最流行的类型之一,《雨中曲》、《西区故事》等迄今依然是不少影迷心目里的经典佳作。其中,由杰罗姆·罗宾斯与罗伯特·怀斯共同执导的《西区故事》以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纽约西城贫穷街区为舞台,再现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如今,根据1977年公演的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的《安妮·纽约奇缘》则呈现出纽约生活的另一面,也即组合成一场节奏欢快轻松的纽约梦。

  与《西区故事》相似的是,《安妮:纽约奇缘》的主人公安妮(奎文赞妮·瓦利斯饰)也是一个生活在纽约底层小人物,她从小就被父母遗弃在餐馆旁,而与几个小女孩一起生活在一个怀抱明星梦的过气女歌手的家里,不时受到对方的各种欺凌白眼,一次在街头上无意中为精明的大亨兼纽约市长候选人威尔·斯塔克斯(杰米·福克斯饰)所救下,后者也因为这一不经意举动人气飙升逆袭,于是,他的助理蕾丝、竞选顾问盖伊等建议利用这个小女孩增加人气,不仅是与她共进午餐,甚至还邀请她住进家里,而两人在相处过程里也逐渐的产生了一种比较奇妙父女情……

  影片整体情感基调已经不再是《西区故事》式的悲情,而是当代纽约梦的轻喜剧,虽然说女孩安妮跟她的伙伴们并非是过着很美好的生活,但安妮的童真机灵依然是打动了很多人,包括改变了原本外表风光内心落寞的市长候选人威尔·斯塔克斯。可以看出影片讲的是一个很典型小人物如何改变别人、也改变自己命运的普世性故事,而音乐歌舞片的类型方式则使得影片整体上欢快轻松了不少,比如安妮与小伙伴们在养母家里一边搞卫生一边唱歌的戏,就已经唱出了她们的处境,还有养母的个性特点,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显然要比单纯台词交代要好不少,而后半部分时,影片还穿插了几场歌舞场面来抒情。

  从《南蛮的童话》里走来的奎文赞妮·瓦利斯则演活了安妮这个角色——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影片选择奎文赞妮·瓦利斯扮演安妮本身也带有互文的意味,在《南蛮的童话》中经历了各种磨难的小女孩,坚强的生存了下来,而这可以看成《安妮:纽约奇缘》里安妮的前史,两个人物之间也带有着坚强、乐观等共同的个性特点,不过成长在纽约的安妮带有更多的纯真懂事等,奎文赞妮·瓦利斯演活了这个角色。另外杰米·福克斯、卡梅隆·迪亚兹等演员也带来了些许惊喜

  只可惜,这样一部充满着童真、正能量、积极乐观、轻松欢快的音乐歌舞片,且是一部老少咸宜作品,《安妮:纽约奇缘》在急剧发展的内地市场上却缺乏影响力全国影院也只是给予了仅约4%的排片,这使得影片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并再度的折射出内地市场的排片问题,希望市场可以更加多元化一些。

  《安妮:纽约奇缘》观后感(四):好莱坞合家欢电影传递出的正向能量

  文:赵猪

  因为近十年来,“好莱虎”的肆虐,所以给观众造成一种错觉,仿佛好莱坞电影最擅长的就只有魔幻、动作、特效这一类高成本视觉轰炸的电影。但其实已经发展百年的好莱坞电影工业,是基于一个完善体系,依托各种不同的类型片基础百花齐放的。而在这其中,华语电影中非常少见的歌舞片、合家欢电影更是经久不衰的类型之一。

  《安妮·纽约奇缘》是根据经典百老汇歌舞剧改编而成,讲述一个自强不息孤儿,阴差阳错被一个富翁收养的故事。故事非常简单,重点在于歌舞,在于小安妮的精神面貌,正向的价值观。对于国人而言,或许歌舞片的形式感稍微有些不好接受,但是更难接受的,或许还是影片中无时无刻散发出的正能量,让我们这些被纷纷扰扰乱相纠缠人们感觉到自惭形愧。

  没错,就是正能量。作为一部电影,《安妮:纽约奇缘》里几乎没有一个反面角色,即便是开场时假鬼假怪的领养人卡梅隆·迪亚茨,到最后仍然被安妮感动幡然醒悟,甚至因此找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真爱,这就是合家欢电影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这方面,好莱坞其实比中国电影审查还要严格得多。

  但是正能量却不让人觉得假大空,不让人觉得难以接受,这才是最好的地方。电影一开场,小安妮在教室里用自己的方式交出一份别出心裁作业,孩子们用跺脚与拍掌回应,一篇口头作文变成一次好玩的秀。儿童心性特长表露无疑,也给全片奠定了一个欢乐氛围。但是紧接着下来,小安妮穿街过巷,只为了守候可能出现的父母,以及失望之后,偷偷回到寄养的家庭中,与小伙伴们有些感伤但是绝不放弃的另一段歌舞,才让人见识到这个内心强大无比的孩子,最闪光的一面。

  等到市长候选人,人见人爱的移动通信公司老板斯塔克斯因为竞选的目的决定收养小安妮后,有一段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歌舞。斯塔克斯带着安妮坐直升飞机在纽约上空盘旋,一面巡查自己的基站业务,一面告诉安妮,只要不放弃自己,就会有明天。如此童话而励志主题,大概也只能在象《安妮:纽约奇缘》这样的电影中出现,而且丝毫不让人感觉难受

  当然,作为一部以儿童为主角和主要受众群体的合家欢电影,《安妮:纽约奇缘》确实存在一些主题过于美好,人物理想化,内容简单的毛病,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既然是给儿童看的电影,为什么不能做得更美好一些呢?看着一大帮孩子,还有明星,憋着劲的,又唱又跳地逗观众开心,还不够吗?得是心理有多阴暗的人,才会对此还吹毛求疵啊?

  最后必须补充两点,杰米·福克斯获得奥斯卡影帝的作品即是《灵魂歌王》,他本人也是已经发行过三张唱片的歌手,不知道在《安妮》里的演唱是否出自他的原声,但是至少歌舞很随性,也很自然。卡梅隆·迪亚茨这回倒是真豁得出去,扮丑,演反派,同时又唱又跳的,就是可惜老了点。小安妮的表现最为惊艳。

  《安妮:纽约奇缘》观后感(五):《安妮:纽约奇缘》:逗趣无极限,温情唱念爱

  好莱坞向来有着把百老汇音乐剧改编搬上大银幕的传统,最新的例证便是威尔•古勒执导的《安妮:纽约奇缘》。这部汇聚多位红星的歌舞喜剧片,整体上氛围温馨,而且笑料突出,既能让观众感受到暖心暖肺的舒服,又可叫看客笑得雀跃开怀,绝对适合大手牵小手来合家观赏。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孤儿被富翁领养的温情故事。黑人小萝莉安妮执著地寻找遗弃自己的亲生父母,身处困境的她虽遭受着养母的刻薄寡恩,但却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心态;而电讯业大亨斯塔克斯为竞选市长,千方百计地讨好选民求得选票。而两人之间的一次无意邂逅,竟然产生了一段富爸爸与黑人小萝莉的奇缘父女情,他们的生活都在彼此的影响下得以改变。单从剧情上看,这简直是个稀松平常的故事。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俗套的心灵鸡汤,却在演员载歌载舞的表演下,被拍得欢腾幽默、喜感十足。而影片胜在表现细腻、摄影出色,在轻快的基调下、明朗的画面中,各种有趣的包袱,各种精彩的歌舞,加上突如其来的搞笑,真是让人不开心都难。整个影片中编导表现出惊人的掌控力,让故事节奏均衡,令观众忽略情节编排的松散。片中最叫人难忘当属歌舞设计上的构思巧妙,且把夸张、戏谑的笑料均穿插其中,让生活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使得故事贴近现代城市的生活节拍。例如安妮等五个女孩对房间大扫除的演唱段落,看起来好玩极了。几个女孩一边嘴上唱着幽默的歌曲接力,一边利用房子的空间布局,逗趣地演绎着清理卧室、洗刷地板。

  明眼人都能出,影片的主题是亲情与梦想。故事实质上讲的是一个孤女有了富爸爸,尝到了亲情关怀的滋味;而一个迷失的男人因突然有了女儿,心灵上得到了救赎。小萝莉安妮总是满怀希望等待亲生父母出现在餐厅,亲情是她渴望的梦想。那富翁斯塔克斯何尝不是如此,他用拼命工作、追逐名利,来掩盖对老爹逝亡的怅然心情。两个亲情缺失的人在相互利用对方的过程中,迅速产生对彼此的依赖之感,因为他们都在对方身上收获着亲情带来的温暖。而最终斯塔克斯为了收养安妮,证明她不是自己用以提升民意与支持度的操作工具,甘心放弃竞选市长的举动,看起来叫人感动异常。而影片就是借助这对临时搭配的父女关系融合中产生的矛盾与误会,来制造令人捧腹的笑点,让大家在哈哈大笑之余,感受到亲情的可贵与温馨。

  欣赏这部影片,不得不演员们的表演点赞,他们一个个还大展歌喉。卡梅隆•迪亚兹虽然美人迟暮,演技上却精进许多,所演的养母汉尼根外表刻薄势利,实则心地善良。声名渐起的萝丝•拜恩,也表现出一个女主管格蕾丝在爱情上的爱你在心口难开。杰米•福克斯饰演的富豪斯塔克斯略带神经质,有着一种笨拙可笑的滑稽感,在错进错出中成为小女孩安妮的守护天使。而这些大牌明星全都是小童星奎文赞妮•瓦利斯的陪衬绿叶。这个奥斯卡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影后提名人,显示出惊人的表演天赋,演出了小女孩安妮的聪慧勇敢、乐观真诚、古灵精怪,那股昂扬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着影迷挑剔的心。此外,影片还有一个特别演员,那就是纽约这座城市。安妮与斯塔克斯做在直升机上遨游纽约上空,纽约的城市风光一览无遗,高耸入云的克莱斯勒大厦,横跨两岸的布鲁克林大桥,还有那举着火炬的自由女神像,使得人们再次对这座城市心驰神往,渴望能去游玩一番。而动听歌曲接连唱起、活泼搞笑情节的比比皆是、纽约的城市美景不断出现,光凭这三点就足够让看片的过程充满愉悦。

  《安妮:纽约奇缘》观后感(六):暖心之作,暖心之声

  很幸运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扮演安妮的小演员实在了不起,演技自然不落痕迹。一个小孤女,却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充满希望的等待着自己的父母,也能抓住一切机会,善良中也带着几分狡黠,坚强中透着无助。

  有一幕,她在餐厅外等自己的亲生父母,结果再次失望时,她却笑着说:我本来就是冲着松饼来的。那一瞬间,她明明是面带笑容,眼神却透着无比的失落,让人看着心酸。而在晚宴时,她的发言中既有感激,也带着几分讨好,让人看到一个早熟聪明的女孩子。

  第一次认识杰米·福克斯是里约大冒险里的小黄鸟,从此对这个声音一见钟情。这片子中,他的声音尤其动情有磁性,好听极了,演技也不错。

  还有卡梅隆·迪亚茨演的坏养母,酗酒有点神经质,对养女们也很粗暴,却也有着善良的一面,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配角,全都很真实, 一点也不会出戏。

  只可惜这电影放的场次实在太少了,看得人更少,这么合适合家欢的电影,却只有孤零零的我们两个人,看着电影中人们热热闹闹,在看看身边冷冷清清,有种做梦的感觉,忽然发现自己很喜欢这种俗套的大结局的电影,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场美梦吧,就让幻想中的温暖来冲淡现实的冷淡吧。

  真心希望多一点人去看着电影,是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安妮:纽约奇缘》观后感(七):《安妮:纽约奇缘》:城市森林里的温情

  对于一个改编自歌舞剧的后现代歌舞电影来说,用欢快的歌舞表演来诠释出生活在城市森林的冷漠与无助,显然更适合现代人们去回顾与沉浸在比较怀旧的情怀之中表达感情,虽然删减了很多可以用大片幅的舞蹈来烘托电影的气氛,却不失成为一种反应社会现实,并表达社会冷漠与唤起人性良知的优秀佳作。我们看这部电影,其娱乐效果并不仅仅局限于欣赏电影里面的歌舞,其故事本身的剧情与内涵也紧紧的相扣于社会现实,这展示了电影创作者对于剧情拿捏的精准与对社会现实的熟悉,不然不可能会将一种深邃的人性情感纵横在整部电影之中,而且相对于原有的舞台剧来说,电影在人物剧情上有了相当大的改动,虽然减少了很多剧情在戏剧冲突上的落差,却加深了电影在感情上的温情,从而向人们展示出了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这样一个事实。人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只是社会生存法则让人们变得越来越冷酷,越来越冷血,电影就是以主角们的歌曲来抒发着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表达着作为自己曾经善良与高傲的本性是如何沦落成自私冷酷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无法去批判电影里自私冷酷的每个人物,因为我们本身不也曾做着和电影里面的角色同样的事情,只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不公平,以至于我们已经忘了曾经怀揣梦想内心充满阳光的原来的本性。

  电影的故事主要集中在一个颇为戏剧性的碰撞之上,作为社会上两个最为极端的阶层来说,本来就不可能存在关连的可能却在一场虚假的作秀上建立了联系,作为一个成人观众来讲,电影的剧情可以说有点刻意的逢迎观众,毕竟一个冷血的商人是不可能会被一丝丝小感动所牵动心怀。电影反应出来剧情的本身,其实就是反应成人社会里的种种虚假丑态,电影也通过卡梅隆.迪亚兹之口道出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态的心声,只是为了迎合电影作为一个大团圆结局所逢迎出来了一种人性转变的温馨与内涵,但故事背后所映射出来的现实,却让人感到刻骨铭心。也许我们真的已经挣扎在社会之中好久好久,以至于看到这部电影情不自禁的为自己感到可悲,自己的人生何不像电影里的卡梅隆.迪亚兹一样,满身的梦想却只能窝憋一个物质的社会里自怨自艾。有压力才会有改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长在福利院里的女童相对于其他的同龄儿童来讲,她更知道如何的与人配合来换取自己可能得来的价值,看电影中的女孩配合大人们的表演,何尝又不是对待一个人生被剥夺的惋惜,本应该享受自己年龄段快乐成长的年纪,却早早的进入了成年人的社会,早熟的提前进入被虚假与谎言包围着的人情冷漠,不得不说是一种人性的摧残,电影一贯的主题是唤醒人们心中早已冰冻的感情,可是我们从安妮身上看到的何尝又不是另一种人性的摧残,她的经历以及她整个人从小的遭遇,已经奠定了她不可能如同其他如同孩子一样成长在自由自在的快乐世界里。不过电影对于歌舞表演形式的运用还是颇为有些另类,一般的歌舞电影都是用伴歌伴舞作为电影语言的使用,而这部电影却把歌舞作为一种感情表达的方式,差别于一般歌舞电影的自然,电影里的边唱边跳成为了一种表演,让电影的歌舞性质充满了后现代风格。

  作为电影里面的的人物角色的表演来说,正面人物的表演远不如反面人物表演的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影帝杰米.福克斯与卡梅隆.迪亚兹都展现出来了他们能歌善舞的天分,却对正面角色的诠释还是略显的有些苍白。由其是卡梅隆.迪亚兹这样一个亦正亦邪人物角色的表演,仿佛略显浮夸的将一个人物的转变来的毫无张力与爆发力,略显做作的肢体表情更是掩盖了她在角色上的丰满与发挥,让这个本来很写实的角色陷入了亦喜亦忧颇为尴尬的境地。对于杰米.福克斯来说,霸道总裁这样的角色还真不是这个黑人影帝所能诠释的角色,他在电影里面的表演更像是一个充满同情心的老好人,丝毫让人角色转变的那种切入感,拖累了人物角色在剧情上的发挥,令故事的精彩程度失色了不少。不过好在电影里面黑人女孩安妮的表演令人感到惊喜,她所带动电影的情绪十分恰当的表现在每个故事情节,由其是那对镜头感的把握,丝毫不逊色于成人演员的表演。

  电影作为后现代版本的改编,丢掉了很多华丽复杂的歌舞环节,也增添了许多人性温暖的角色改编,而且在情节上也满满的充满了很多嘲讽的情节,不管是对苹果手机的嘲讽,还是对政治作秀信息泄露的嘲讽,都实实在在的反应出了现在这个社会的种种阴暗。不过话说回来,电影作为一个歌舞片来讲却是失败的,虽然电影里面的每个演员都很努力的唱歌跳舞,但导演对歌舞的设置却是在一个不被看重的位置上,没有真正的端正对歌舞片的认识,成为电影不被人所熟记的重要原因。

  《安妮:纽约奇缘》观后感(八):90岁的“安妮”对当下美国还有多少价值可言?

  《安妮:纽约奇缘》上映后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无论在北美还是国内都是。之前难得在金球入围个最佳原创歌曲提名,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安妮》曾被拍过很多版本的电影,2014版在剧情上和选角上明显与旧版们有了较大的差别,为了让90岁的“安妮”适应2014年的观众的所思所想,监制威尔•史密斯和导演威尔•古勒也是没有少下工夫,汇聚了影帝级杰米•福克斯和前年《南国野兽》大火的Hushpuppy奎文赞妮•瓦利斯,找来Jay Z重谱曲,出来的结果这么不受待见,也是蛮出人意料的。这里就简单根据电影本身,来剖析下新版《安妮》沦为平庸的种种原由。

  gt;>费劲心思贴时下话题:棱镜门社交网络舆情发展都要谈

  这次老爹和安妮都从原本的白人演员转变成为黑人,亿万富翁老爹的身份不再是军火商,而是转变为电信公司大鳄兼市长候选人威尔•斯塔克。从这个候选政客角色的所带出的讽刺意味是浓郁的,他争夺市长位置纯粹为自己公司更好发展,他会邀请安妮到家中住也纯粹是为了塑造个人良好形象,相对各色旧版来说他的“惺惺作态”特性进一步凸显,让人能明显感受到信仰缺失。新版中还有很多紧贴时代的新设置的梗让人印象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部分。

  首先是手机运营商对所有通话的监控上,当黑人司机带安妮到“永不掉线”集团的监控室,说出那句:在这里你可以查到所有人过去的通话数据时,几乎是“刻意地”让观众第一时间“对号入座”到斯诺登曝光的美国情报部门监视公众隐私事件,考虑到今年特写斯诺登的纪录片《第四公民》在去年纽约电影节上首映时的轰动,好莱坞对这事件各种有意无意的提及还真是紧贴时代热点。

  其次是将互联网新媒体无微不至镜头双刃剑属性的生动呈现,从候选市长假惺惺地“与民同乐”被迫喝下救济穷人的食物后大口喷出的画面被各种推特和脸书转载,甚至到中国的视频网站都津津乐道看,社交媒体的威力是恐怖的,有点英剧《黑镜》第一集“首相与猪”真实到荒诞的恐怖感;但是从安妮被坏人“假父母”领走之后路人拍下她的照片在推特和脸书上发布,帮助斯塔克和汉尼根小姐了解安妮行踪看,社交网络又无疑是有极大助力的,用好用坏在于事件本身。

  最后是对弱智“暮光式”青少年电影和滥用特效的讽刺。在斯塔克带着安妮和她的小伙伴们在电影院看的那部人鱼族大战人类的段落中,米拉•库尼斯、阿什顿•库彻还有蕾哈娜都出现来惊喜客串,“画中画”里头那些亮过主角脸蛋的假兮兮特效人鱼眼泪,那人鱼族女主爱上人类从而放弃对地球进攻计划的玛丽苏标准剧情,哄得一众小孩如痴如醉的画面让人不禁会心发笑。

  gt;>不合情理的别扭情节:明明生活很OK还硬要唱Hard-Knock Life?

  除了以上提及的几处契合现代社会的改动,2014年新版《安妮》也有不少不合情理的古怪,比如说《It's the Hard-Knock Life》段落的设置就非常突兀。虽然Jay Z这个remix版已经算是有加入现代元素的了,但原版歌词自身跟2014版的安妮根本就不搭调。老实说从电影画面看安妮生活环境已经算很好的了,5个人一个整齐房间,有足够的干净整齐的被褥、多样衣服和温馨小台灯,还整天半夜偷溜出门,备受街坊邻居喜爱,不过就是卡梅隆•迪亚茨要求她们打扫下卫生就Hard-Knock Life了,1982版衣衫褴褛的安妮看到真是要哭晕在客厅。

  再比如那莫名其妙的父母留下的“字条”,让安妮不断憧憬着这美好的父母是存在的,到故事末尾也没有交代到底字条是怎么来的。旧版的《安妮》至少都有交代她父母已经被多年前的一场大火烧死,新版却莫名留下悬念,这是要拍续集的节奏?

  还有好人坏人的转变。新版《安妮》少了原来的超级大坏人——汉尼根小姐的弟弟和弟媳,而是将富豪老爹斯塔克身边鲍比•坎纳瓦尔饰演的幕僚设计成大坏人角色。82版中汉尼根小姐是因为安妮遭遇生命危险而心软变善良,这个转折处理得比较合乎情理,到了2014年版本,汉尼根小姐的转变简直太突然了,就因为听到秘书说了句“安妮夸你唱歌很好听”,就因为在小卖店跟一直暗恋他的N号男配谈了下心,心狠手辣了大半部戏的汉尼根小姐就戏剧性地唱着歌儿跳起舞,变成了好人,这简直生硬到不合常理。

  不过回顾当年1982版《安妮》刚出来的时候也遭遇不少恶评,被诟病将大萧条时期的孤儿们过度卡通化描述,表演痕迹太重,这部片是直到近年才又被奉为经典,但也被不少人认为是因为小时候听过这些歌曲的观众长大了,开始怀旧了。

  gt;>旧瓶怎么灌新酒?取舍不得当只会两头不讨好

  评完新版的几大亮点,我们来对比时代背景对新旧版《安妮》剧情的影响。《安妮》这个故事源起于1924年报纸连载的四格漫画《孤女安妮》,讲述在孤儿院备受欺凌的女孩安妮被亿万富翁沃巴克邀请到家中做客,以乐观精神感染了豪宅里所有人,并最终与沃巴克先生处出父女情,战胜重重困难脱离孤儿院的温馨故事。

  1977年《安妮》曾被改编成音乐剧在百老汇出演,其中经典曲目《Tomorrow》、《It's the Hard-Knock Life》都脍炙人口传唱至今,该剧在70年代拿下了7个托尼奖。上世纪1970年到1982年是美国遭遇严重经济危机的时段,失业率向双位数进军,黄金,石油价格上涨。1982年约翰•休斯顿曾将《安妮》拍成电影,那版《安妮》基本是忠实哈罗德•格雷《孤女安妮》原故事,背景设置在30年代,其中“亿万富翁”沃巴克老爹在安妮的“调和”下从反对罗斯福新政的保守主义者转变为支持者,一曲《Tomorrow》唱出了逆境下人们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期盼,贴合当时社会局势振奋人心意图显著。

  1999年罗伯•马歇尔又为迪士尼执导了一版电视电影,较82版都更注重歌舞形式感。这版《安妮》开启了马歇尔系列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改编之路。随后他陆续奉献出《芝加哥》、《九》等佳作,近期又拍摄了《魔法黑森林》,正在颁奖季里拼杀。虽然不少评论认为《安妮》和《魔法黑森林》的价值都被过度高估,但说到底经典故事和音乐都不过是个瓶子,新版改编里怎么装新酒,新酒的质量如何,才是决定它是否能卖钱的关键。

  都说电影造梦,《安妮》本身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她的诞生是贴合时局的,77年百老汇的改编和82年的翻拍都是意有所指的,她是那种在越是糟糕的社会境况下越能发挥唤醒人心美好憧憬的题材。2014版《安妮》虽说追求贴合当代实际做出的剧情变动,但那些调侃和暗讽,那些过分“简洁”的歌舞,那原本就挺优越的孤儿生存环境,多少抹杀了经典故事里头煽动人心的巨大能量。虽然不能说新版就没有其社会意义,但因为强行扭曲了经典题材的社会意义和情感重点,使得这场改编既贴不到旧版的深刻社会意义,又玩不出极致的形式感和欢乐美好,两头沾不到好处,白白浪费好演员们了。

  《安妮:纽约奇缘》观后感(九):《安妮:纽约奇缘》:当幸福来敲门

  不知为何,看《安妮》的时候,脑海中总是闪现着《当幸福来敲门》的影子,或许因为两部电影中大小演员都是黑人,而且演绎的都是父子(女)情的缘故。两部电影的剧情编排都并无特别新奇之处,甚至影片一开始你大概就能猜到结尾是什么,可这一点都不影响观众的观感,当克里斯•加德纳成为了人生赢家给儿子创造美好生活时,观众感动不已,而当威尔•斯塔克斯拉着安妮的手放弃竞选市长,欢快的载歌载舞时,身边也有很多人偷偷抹眼泪。或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明明知道在造梦,可还是会被别人的情绪感染。

  《安妮》改编自1977年百老汇同名音乐剧,也意味着这将是一部充满着丰富的音乐元素的电影。但是请注意,音乐在《安妮》中的作用并不像休杰克曼的《悲惨世界》那样是绝对的主角,而在此处不过是负责锦上添花的辅助手段而已。欢快时唱欢快的歌,悲伤时哼悲伤的曲……作为亚洲人来说,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想到把自己的情绪很好的转化为音乐而且还要当着别人的面唱出来,可是在《安妮》这部电影中,音乐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观众的情绪跟随剧情的推进而慢慢积累,即将到达顶点时,一首恰如其分的乐曲将整个情绪点燃。

  安妮是个被遗弃的孩子,她戴着半个吊坠的项链跟当年父母在一家叫“tomorrow”点餐的餐单等了七年,几乎每逢周五她都会去这家餐厅门口守着,周复一周,从来没有过意外的惊喜。除了四个情同姐妹的小伙伴,她对那个寄养的家毫无留恋可言,汉尼根小姐也终于无法忍受这个特立独行的姑娘,所以决定放弃每个月157美元的救助而选择让安妮离开……对于安妮来讲,生活似乎陷入了无助的黑渊,可就在此时,纽约市手机大亨威尔•斯塔克斯竞选市长正好需要安妮的帮助,于是因祸得福,安妮从拥挤不堪的小房子住进了顶层豪华大套间,自此,幸福真正开始敲响了安妮的房门。

  威尔•斯塔克斯跟安妮究竟谁更富有谁更贫瘠,这是我始终在想的一个问题。抛开钱财,安妮有小姐妹,有关爱她的大叔,有一颗真实而诚恳的心,而威尔•斯塔克斯呢?除了工作,就是一副想要竞选市长而不择手段的假嘴脸,他虚伪的外装下包裹着的是一颗空虚而无助的心,如此看来,安妮比威尔更富有。所以说是威尔在危难之际解决了安妮的生活问题,不如说正是安妮的善良和真诚打动了威尔早已盲目的心灵。

  没有什么能比人跟人之间的感情更重要,从威尔对贫民的态度、弄虚作假的逢场作戏,观众大致能猜到他最终应该很难竞选成功,而最终他确实放弃了竞选市长,而选择努力当一个好爸爸。影片最后将歌舞、喜剧最终以温情收尾的同时还不忘狠狠讽刺一下自己国家的选举制度,果然很任性。

  “只要想想明天,就能将所有的混乱和忧愁一扫而空……”伴随着这首《Tomorrow》,幸福叩响了安妮的门,而她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依靠和幸福,影片温情落幕,思绪却久久未能平复。

  《安妮:纽约奇缘》观后感(十):《安妮:纽约奇缘》:合家欢爆米花亲情童话

  《安妮:纽约奇缘》改编自百老汇演出时长排名第三的经典音乐剧《安妮》,中文译名加了个“纽约奇缘”的后缀,以凸出其合家欢的童话气质。改编后的电影大有淡化音乐剧元素的意思,片中音乐比重远低于其他歌舞片,更接近于合家欢爆米花亲情童话。

  影片首先对音乐剧人物做了微调。孤儿安妮和秘书格蕾丝不动,白手起家的富翁养父改名换姓,由沃巴克斯变成了杰米•福克斯演绎的威廉•斯塔克斯;因为养父而进引入安妮世界的酱油人物罗斯福总统,则被卡擦一刀连根切除;改动最大的是孤儿院院长汉妮根及其弟弟鲁斯特,为梅隆•迪亚茨化身的恶习养母汉妮根,及其大卫•札亚斯演绎的小卖部追求者鲁斯取而代之。

  随人物而动的是故事的调性。音乐剧中的汉妮根院长及其弟弟鲁斯特按照大BOSS的定位来设置,最后因伪造安妮生父母信息而锒铛入狱。到了电影中,汉妮根小姐是位做着歌星梦的落魄养母,依靠收养安妮等的四个孤儿的抚恤金度日,虽说一度是个法西斯养母兼小丑的合体,关键时刻却善心大发,阻止了斯塔克斯助理企图把安妮从老板身边支走的阴谋。片中除了斯塔克斯助理政治阴谋家的嘴脸,并无十恶不赦的大BOSS,收尾也更加一派合家欢的团圆喜庆。

  影片对主线故事进行了大手术。音乐剧中让亿万富翁邀请一孤儿共度圣诞节的桥段,被斯塔斯克竞选市长的图谋给替代,安妮与斯塔克斯的邂逅,也变成了街头的偶遇与相救,斯特克斯对安妮从开始时毫无感情的赤裸利用,逐渐生发出父女情愫。音乐剧中的亿万富翁是安妮的守护天使,而电影中反过来,安妮成了斯塔克斯的净化天使,原本孤僻、伪善而铁石心肠的商人工作狂,由于安妮这个天使到来,逐渐如冰消融,找回了初心,找到了亲情,找到了家的感觉。此外,在安妮小精灵的助力下,电影还为斯塔克斯添加了与女秘书格蕾丝的感情戏。

  追其根源,音乐剧《安妮》并不是改编的终极缘起,音乐剧上溯,还有更早的格雷漫画《孤女安妮》。漫画创作起于1924年,终于格雷去世的1964年,故事体系与人物非常繁杂。漫画中的安妮凭着她的机智与各种恶势力斗争,此中既有不实际的社会改良家,也有无恶不作的政客,有黑社会恶徒,还有纳粹军官,此外还有超自然的鬼和矮人,甚至还有活了几百年万的神秘角色,在众多人物中,安妮的亿万富翁养父不过是个后程登场的人物,而且又匆匆被战争裹挟从军,安妮随后回到孤独历险的人生轨道。音乐剧《安妮》只不过抽取了漫画中收养的部分内容,而电影在音乐剧故事的基础上,从原著中借取了一点点的政客元素进行杂糅。

  要从歌舞片的角度审视《安妮:纽约奇缘》,它显得平庸无奇,然而导演威尔•古勒要的显然并不是要与经典歌舞片PK,他只不过是借取淡淡的歌舞片元素,来营造合家欢的亲情童话。创作上导演用了大减法,他要的再简单不过, 那就是一家三口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共享天伦。当然,对于一小撮中国观众来说,一个穷孤儿突然走狗屎运被有钱的老爹收养,天上掉下个有钱老爸,那简直是心灵的图腾。

  【2015年月11日《京华时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