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7 20:15: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精选10篇

  《一条狗的使命》是一部由拉斯·霍尔斯道姆执导,乔什·加德 / 布丽特·罗伯森 / 丹尼斯·奎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一):一条狗的使命

  影片的开头是以新生命的诞生起点的,从开始主人公(贝利)这条狗就开始讲述他的记忆,虽然有一些的扯淡,影片以旁白的形式介绍了四个故事,也是最后(贝利)经历三个主人后最后回到(伊森)的身边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贝利)始终都是以积极态度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从来没有抱怨自己的生活,有苦有甜。

  现在许多的狗会遭到抛弃,从小生活在城市狗狗没有自己生活能力,相比起野狗,被抛弃的它们,更加的可怜,一时兴起的人们带它回家,只是因为什么好可爱,但是却没有料到它回调皮,会弄脏你的家,最后没有细心的教导,他就会变成你眼中的麻烦。没有思考清楚,能不能照顾它的一生,就带它回家,只会伤害它。

  最后,你的生命可能油几十一百年,生命中有许多的过客,但是她的一生只有你,如果不爱,请不要伤害。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二):A Dog's Purpose

  终于如愿以偿看了一条狗的使命 哭了很多次,也许是养过狗的才会更有共鸣,知道狗狗是多么忠诚伙伴。也知道自己要对它行使的责任,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陪伴。 狗的四生四世——贝利 艾莉 蒂诺 巴迪。贝利:"我又重生了,然后我闻到了一种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几次转世就是为了遇见伊森,就是无论如何,不管是哪一世,我只要闻到你的气味我都能认出你。 狗老大和人老大都又在一起 伊森和汉娜也破镜重圆,就在这里。 贝利说:"当了几辈子的狗,终于知道活着的意义,首先是开心,然后就是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舔自己最爱的人,对过去的事不要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只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这就是一条狗的使命。" Be here,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三):陪伴真的是最长情的告白

  看完电影最大的好奇就是,国外没有类似孟婆的东西吗?男主狗四世生命都带着记忆,这点真是羡慕不已。电影不是一口气看完的,中间看的有点累,最后才出现影片高潮情节,老年的男主角看到新宠居然会当年爱犬高难度跳跃动作激动不已,看到此处我确实也湿了眼眶

  男主狗每一世都带着一个使命,国内的翻译真的还是很符合影片情节的。我记得小时候父亲朋友送给我家两个白色的小土狗,但确实跟电影里的狗一样非常闹腾,而且当时家里住楼房,到处乱拉乱尿,逼不得已把狗又还回去了,而且在我妈的观念里,认为宠物细菌很多,怕得传染病。后来长大成人之后确实非常喜欢猫、狗这些宠物,但也不敢养,即便是有能力,因为当宠物的生命终结时候就会像失去家人一样难过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宠物的陪伴是真挚的,不带有功利性的。只希望每个养宠物的人都能善待他们,不要再出现虐猫虐狗的事情发生了。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四):心底哪怕有一丝柔软,《一条狗的使命》会让你泣不成声

  有关狗的电影很多,印象中最早看的是《101真狗》,之后相继看到《导盲犬小Q》、《10个约定》、《忠犬八公的故事》、《灵犬雪莉》等作品,其实除了品种形态各异的萌宠外,剧情上不外乎通过各种切入点来展现人与狗的关系,毕竟这类题材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忠犬八公的故事》珠玉在前,导演重拾同样的题材,又会带来怎样的故事?尽管《一条狗的使命》豆瓣评分高达8.1,但还是难免忐忑

  心底哪怕有一丝柔软,《一条狗的使命》会让你泣不成声

  让我意外的是,《一条狗的使命》还真的拍出了新意。影片讲述一条名叫贝利的金毛犬,经历多次重生,在生命的轮回中变成不同品种的狗完成不同的使命,最后又回到最初的主人身边的故事。电影由四次生命的四个小故事组成,能带给观众快节奏的观感,丝毫不会觉得拖沓。

  另外影片特别出彩的是技术层面表现。电影中有很多镜头是将GoPro摄影机安装在狗的身上,直接取得了狗的视角,和正常人眼视角形成互动,加上有趣的旁白,细腻的展开了狗狗的内心世界,营造独特的代入感,新鲜有趣。而在色彩运用上也非常成功。电影的前两段故事其实都以离别收尾,难免给观众悲伤情绪,但影片努力呈现出明亮温暖的深色调,除了展现出醉人的乡村之美,也不会让人觉得压抑,在摄影和构图上也非常娴熟特写和大场景穿插,把狗狗的特点和可爱的一面全部凸显出来。

  心底哪怕有一丝柔软,《一条狗的使命》会让你泣不成声

  不同的主人、不同的品种,带来不同的故事,每段故事都有各自的笑点和泪点。对于观众来说,总会有一个或几个故事能戳中你的内心,带来情感共鸣。我特别喜欢第一个故事,在我像少年伊森那么大的时候,家里养过一条中华田园犬,它刚出生不久就被我抱回家,悉心的照料,看着它从小到大、做了妈妈生了一窝小狗,它很高大,通体黑毛偏偏有四只白爪,喜欢站在院子里发呆,样子威风极了。我喜欢自行车带它出去遛弯儿,早上醒来喊它的名字,它就会从门缝里钻进来舔我的鼻子。它7岁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开始频频把邻居养的鸡咬死,我妈在赔了几次钱之后无奈把它卖掉了。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分离的痛楚

  心底哪怕有一丝柔软,《一条狗的使命》会让你泣不成声

  电影对少年伊森和贝利的相处有非常真实、细腻的描绘,所以这一段故事也最长,占到了近一半的片长。在观影过程中我数次被感动热泪盈眶,走出影院后我问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感动?是因为狗的寿命有限,它只能陪伴主人走一段路,在它短暂的一生中,其实每一天的陪伴都值得你去珍惜。它的一生都是与主人一起度过,从出生到死亡,和主人之间的感情是它生活的全部。在电影中,少年贝利和小狗在床上打滚、玩球、在芦苇荡里奔跑,很容易的就让我想到我养狗那几年的快乐时光。电影在伊森和贝利的互动中、在伊森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一点点的让观众感受到这种情感的累积,而要去上大学的伊森驾车离开家,贝利追了一路,最后还是被伊森抛下,就让我有一种预感,这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和贝利在一起,因为当时贝利已经很大年龄了,在漆黑的影厅里,让看着大银幕的我哭的稀里哗啦,当时伊森并没有意识到他将和贝利永远分开。而接着又一个催泪之处是躺在宠物医院奄奄一息的贝利,用最后一丝力气在等着伊森回来。它仿佛知道伊森一定会回来看它一眼,因为它的一生都是为伊森而活,当伊森赶回来,抚摸着它,脸上流露哀伤表情,真的特别让人难过,这是一种过往没有好好珍惜,在即将分别时方觉追悔莫及的情感表达。导演用舒缓的叙事、娴熟的镜头语言讲了这个暖心的故事,没有大开大合的剧情起伏,做到了暖心而不虐心、温情而不煽情,是开年让人心满意足的治愈系电影。

  心底哪怕有一丝柔软,《一条狗的使命》会让你泣不成声

  电影将人与宠物之间的情感与陪伴诠释精准充分,狗的使命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的帮助和陪伴人类,相应的,我们也应该用对等的情感来回馈它。作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狗一直是宠物中的首选,我们可以相对容易的训练它站坐卧,让它学会直立、握手,陪我们疯闹,但这些有趣的互动背后,其实藏着的是主人对它像对待小孩子一样的悉心照料,只要养过狗的人才知道并不容易,我也经常对产生养狗冲动的朋友说,别着急,想好了再下决定,因为一旦坚持不下去,哪怕给它选了一个很好的人家,都无异于遗弃。影片中有一段是女生有心无力,狗被孤零零的拴在院子里,最后被男主人抛弃,折射出人与宠物关系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一单决定要养它,就要有始有终,抚养、照顾它是你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是电影传递现实意义。

  不管你是不是铲屎官,《一条狗的使命》肯定能通过多处泪点成功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金毛、德牧、柯基…狗狗在轮回中变身不同品种,要么美翻要么萌翻,人和狗两个视角不断切换加上狗狗内心独白全面展现它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类和宠物关系细腻又温暖的解读。最后和主人的重逢尽管有些不可思议,但带给观众最大的满足感。这是一部充满爱和感动的电影,进场前请备好纸巾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五):小八之后的贝利

  讲述了一条狗贝利经历多次重生,在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中寻找不同的使命,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主人身边的故事。这是百度百科描述,我不喜欢。   影片虽从狗的角度,用狗的口吻叙事,可整部影片却是讲了满满的人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狗的口吻,在片头和片尾告诉我们的关于人活着的智慧。虽然这是种用狗的口吻来描述的方式,却充满了人性之光。狗告诉我们的大意是“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愉快的事,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想今后的打算郁郁寡欢享受生活中的愉快不好吗?”。而狗在描述这段话题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在田野奔跑的镜头,是的,奔跑。自由自在。   影片里穿插的故事和人事是完整的,有正反面事例对比突出影片想表达的主题。整个影片从狗的四次转世所经历的不同事,面对的不同人说起。因为故事细碎不对情节做概况的描述,可以去电影院里看。主线就是这么个事。看完之后,我想再,再,再,养条狗……。   算了,我还是做一个像贝利一样快乐的人吧。   有时间去电影院吧,这个片子挺好的。有机会会再看几遍,静静的回味这电影文化清香。也说不定,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聊聊。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六):人的使命——始于倾情,暖于温情,止于动情。

  作为想养狗却没有条件养狗的孩子,一个多月前就对此片报以期待,终于在网上找到资源快意观赏。

  以往飞狗巴迪、忠犬八公等片子大多已人类的视角来看整个世界,本片成功之处在于用狗的第一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虽然本质上是人,但至少是懂狗的人),用带着记忆的生死轮回,历经四个狗生,最终阐述了一条狗的使命:首先要开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别人舔你爱的人对过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只要 活在当下(摘抄影末的点睛之笔)

  整个影片,温暖、欢乐、逗逼、感动,细节之处也是动了脑筋下了功夫(如与猫的关系,猫死去的时候,狗狗又把猫给刨出来叼回家…等等),没毛病。我相信,看了片后,养狗的会更爱自己的狗狗,没有养狗的人,都动心了,恨不能马上开始欢乐驯养。

  片子完了,我们无论从感官还是内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该笑的笑过了,该流的泪流了,但我们不应该就此结束,似乎还少了点思考。

  狗的使命清楚了,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人的使命呢?虽然片中多少反应出了一点点养狗过程中的矛盾不易,但紧接着就被跟进美好的情节冲淡。我现在有点小担心,担心一些人会像我一样,看完了电影之后,会怀着动情之心,去养一只狗,而丝毫没有认清养狗的困难(有没有合适空间让狗狗生存?有没有时间陪伴狗狗?在海南养一只阿拉斯加?……),仅凭一时冲动、兴起、感动去养狗,那么我想,这个世界上又会多出一些流浪狗(至少我们单位就流浪着三四条)。

  正如《魔鬼经济学》中的一篇文章,提到通过濒危物种系列法案是保护了濒危物种,还是加剧了人类对濒危物种的杀害?(穿山甲就是个最好的佐例)。我想表达的是无论是电影还是濒危物种法案本没有错,对错在于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一方面,我希望观影后我们能够更加深入思考而不仅仅停留表面;另一方面,这个世界美好事物很多,展示出来的方式很多,谁不喜欢展示和欣赏美好的人和事呢?但由于电影时间的局限性,短暂的时间、不太饱满内容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认为此类美好事物还是比较容易得到。

  其实,仅仅把事物美好的一面正常展示出来,只能算合格的电影技术;如果有一部电影,能把养狗的艰辛不易、把人与狗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狗与猫的矛盾深入刻画一下,多方面“烘焙”,这不仅会激起养狗人的共鸣,也会让后来人在决定养狗时更加理性,我想这不仅仅会成就一部养狗经典,更是一部超越技术的艺术片,一定会大卖,但这毕竟是个艰辛的过程,希望有编剧导演去做这件事情。

  结尾送上一个友人的话:如果你养好了一条狗,那么你也会养好一个小孩……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七):请如手足般对ta.

  若我能将幸福带给你,我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一条狗的使命》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刚开始一直沉醉于贝利的可爱和机智之中。 特别是那句对着伊森说“I have a boy”,萌翻我。第一次眼眶湿润是坡脚的伊森要离开上学,贝利似不知疲倦,一直奔跑,穿越草地和公路,只为主人的回眸。被放下车的时候,贝利望着车,渐行渐远。悲伤之情溢出屏幕深深冲击着我,有多么想去抚摸它。在等待中贝利抑郁逐渐老去生病。慌乱中伊森终于回来了,狗狗眼里,你正值青春,我却垂垂老矣。在伊森的注视下他视线越来越模糊,直至走向了死亡。 眼泪马上就夺眶了,结果轮回来的太快,一下子把我感情噎了回去。(但是我i旁边一个六七岁的小萌妹子一直在哭,好可爱。) 他的二世让我想起《湄公河行动》里面的警犬,同样的英勇和牺牲。一直严谨训练,一直帮助立功,一直在深夜陪伴,如何不让我夸你。“you are a good dog,you are a good dog.” 狗狗不懂警察此时的撕心的悲伤,只知道主人现在挺开心,这就够了。如此无私,人亦亏兮。(最喜欢狗狗在深夜里明白主人的伤心,耸拉着脑袋在床边,希望给主人以宽慰,可爱惹人怜。) 三世的时候最喜欢狗狗和女主人之间的默契。“ guess ,what do i want?”“pizza”“yeah,pizza.”感觉女主人似乎映射了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不善言谈,孤僻自怜,永远的孤独。特别是女主人在泡澡的时候哭泣着,祈求着,拒绝着,感谢着。对的,狗狗的使命就在这里,让主人不再孤单,不再难过,懂得始终有人爱着陪着。 四世刚开始的收养也揭示了一个社会现状和导演希望: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兴起和怜惜,收养你不能负责的宠物。即便看了这部剧,你有多么迫不及待要条贝利,你要懂得你能不能坚持每天喂养,清理,如同手足。不要随性收养,那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最可爱最幸福的是贝利开始找回第一世的快乐的时候。它依靠自己模糊的记忆和无法比拟的爱坚持找到伊森,并为其找回此生挚爱。贝利努力让伊森知道自己就是他心心念念的贝利,各种努力让我感动。特别是老年伊森俯身重新甩起橄榄球的时候,变样不变心的贝利帅气一咬,震撼而且欣慰。一只小狗遇见一位男孩,两人一起成长,男孩遇见喜欢的另一半,看似完美的一切,它来到了生命的终点,当男孩成长来到中年,则似乎再度与它相遇了,不仅出现许多熟悉的举动,甚至还找到那颗当飞盘用的橄榄球。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独白里贝利说,他终于明白他生存的意义:If I can get you licking and loving, I have my purpose. 。 贝利在一世的说过一句话很触动我的心。  人类真复杂,为什么总是要做狗都不明白的事情,例如: 离开。 生命在不断前进,它会离开,但是会用不同的方式在与你相遇,这确实像一种轮回,但其中不太一样的就是,它总是在我们身边。 我很害怕离开,不管是别人离开我,抑或我离开别人。不管是永远的,抑或短暂的。我害怕到只要一想起或者做梦就会难受流眼泪,所以我尽量控制自己遇到这种情况。 我之前有过一只狗叫“贝贝”。我很喜欢它,陪伴我有五六年,他很乖顺,很可爱,整天蹭我。记得有一次它被车压到腿,我心疼它,哭了好几天,也不去上课,就在家,不让它出去,害怕再有别的伤害。结果不知道是老了走了,还是被家长扔了,我曾经去很远的地方找过它,但是并没有用,它不会出现了。我当初还傻乎乎的用铲子在后院挖了个坑,把它的狗盆放里面,用笔和木板给它做了个碑“送给我的贝贝,别离开我。”这件事给我的冲击就是我再也不养宠物,我很怕重新开始,面对的照样离去的悲伤。 所以我希望那些现在有宠物或者准备养宠物的人珍惜彼此,如同手足。。当它在我们身边时,请用力珍惜、当它不在我们身边时,不用伤心与难过,因为它会以新的面貌回到我们身边。如此的be here,戳人心窝,让心触动。 just be here now,that's a dog's purpose.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八):一只狗的使命

  第一世刚开始就结束,一只被警察带走的流浪狗。 第二世,关于爱与被爱。 贝利陪伴了小时候的男主,直到它渐渐离去。第二世里对离别有一个相对详细的刻画,旁边软泥已经哭的泣不成声。如果狗真的离开就会再次回来,对所有养狗的人来说,都是安慰的,即便不知道它在何处,也许这也是佛教给教徒的安慰之一,生命永远生生不息,让人对死亡有另一种释怀。不过对于我,还是愿在此生尽兴,不管对自己,对亲人,还是对狗狗。 原以为最揪心的是对狗的离开,但是却是对小男孩的深深的同情。 原本欢乐和谐的家庭,洒脱的能砸开别人家车救狗的妈妈,事业有成的爸爸,即将凭借橄榄队员身份进入密歇根大学全额奖学金的自己,还有同样优秀的女朋友。 后来,事业一蹶不振最终沦为酒鬼的爸爸,失去尊严与勇敢的母亲,被同学嫉妒最终失去腿也失去大学机会的自己,和因为恨着全世界而要求离开的女友。好在,他还有贝利。 人生可能在某个转折点就变了,但是最终决定自己的未来的,还是自己。若是已经很糟,就让它好一点就可以了。在无数个正在进行着的分分秒秒中,在未来的分分秒秒中,谁知道那一秒将对自己的一生彻底改变,谁也不知。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九):不要因为电影 让你决定去养一条狗 三思而后行

  写在最前面,请问那些骂我的人,说我没养狗的人,说我养的狗智商低的人,请问你们好好看影评了吗?!!说什么我没养过狗,我不懂的,呵呵。养一条狗是我从小奋斗的目标,现在我有一条边牧,也从事跟狗有关的工作。就是因为喜欢才不希望狗狗的这短暂一生遇到一个不靠谱的主人。就是因为看太多身边中途抛弃狗的案例,所以才让你们三思而后行。

  还有说什么我就不该去看电影,鬼知道电影是这样的内容啊,还不是因为把电影描述得很美好的预告片,让我有想看的兴趣,我看完了,说一下观后感有错?!!一群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也是挺高尚的,呵呵。

  看了预告片之后一直很期待这个电影,但是看的时候我几度想离开电影院,因为这电影拍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电影的情节我觉得只是导演自己意淫出来的不现实产物,现实的狗怎么会是这样的呢?!!而且还给了没养过的宠物的人太过美好的假象,容易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或许哪天真正养到狗的时候,发现电影跟现实的差距太大,狗狗们将面临什么样的遭遇呢?我爱我的狗,我经历了她从不懂事到懂事,还好我坚定地走下去了。但有多少人因为太过美好地想象宠物,当发现事实与理想相违背时,还会有多少人坚持。所以不喜欢这个片子的原因是给人们营造出了一个美好的假象,企图曲解真实宠物形象。我不否定养宠物是一件快乐而美好的事情,但我更希望以一种客观的说法去探讨去说明养宠物这件事。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十):有时候你不是爱狗,只是怕孤独

  “《一条狗的使命》,是一部好看的影片,却是一部不能让人随意评论的影片。不是因为影片过于庄严,而是无从下笔。因为导演对于影片意义,过于直白的传达,让人索然无味。”

  【一条狗承包了影片的所有笑点和哭点】

  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不愧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忠犬八公的故事》感动了全球影迷,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影片讲述了一条狗历经三次轮回,最终回到了原主人身边的故事。期间,穿插了它轮回成不同品种的狗,和不同主人之间的感人事件。实力演绎了 [ 四生四世,十里麦田 ]。

  整部影片是以狗的自述为主线,很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对于狗狗能顺理成章的轮回、换主人、再被赋予新的使命,衔接的很不错。加上狗狗的配音是《冰雪奇缘》的雪宝,乔什·盖德,让故事了不少趣味感。

  影片一开头,男主小伊森收养小新斯科舍猎鸭寻回犬(狗的品种)贝利,兴奋地说道,“嘿,我终于收养了一只狗了!”贝利也在内心想到,“嘿,我收养了一个小男孩。”让全场不禁大笑,原来狗都是这么想人类的。

  随后,贝利因年老体衰,缓缓闭上灰蒙蒙的眼睛去世了,当然泪点就来了。转而,贝利投胎变成了警犬,它的记忆并没有消失。

  “噢!我又活过来了!可是感觉有点不同的……”它低头看了自己胯下,“我没有蛋蛋!”还沉浸在上一秒的悲伤的我,情绪瞬间就被打断。

  接下来的套路都一模一样,警犬黑背死去、我哭,投胎成柯基、我笑;柯基死去、我哭,投胎成圣伯纳圈,我笑。嗯,我就是那么没出息,完全被导演牵着鼻子走。

  因为导演太深谙观众心理,能实时打出各类型的情感牌,我等笑点低哭点低之辈,完全任其摆布。

  【大众消费心理——买条狗来缓解孤独与寂寞】

  早在看预告片的时,就能大致猜出这是一个讲狗狗与人类的感人故事。狗,作为人类最忠实的伙伴,它们的一生是我们的十年。这样专一又动人的情感,怎能不被人歌颂?所以,早前《忠犬八公的故事》、《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导盲犬小Q》等等电影,都会获得不错的票房和口碑。

  毕竟,关于狗狗与人类的题材,在电影市场上,很受大众欢迎。

  社会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动物的社会地位。早在农业社会,最受尊重的是牛,作为农耕最重要的工具,哪家要是私杀牛,是要被判刑的,而狗肉猫肉随便吃。

  现在,工业高度发达,牛马失去它的社会地位,看似“没用”,却又衷心的狗,便成为了人们抵抗工业化伴随而来孤独的工具。

  有时候我也会产生出来想养狗的冲动,而这种冲动跟我和小时候想养狗的冲动很不一样的。

  小学时候喜欢狗,街边擦鞋的阿姨家里生了两条小土狗崽子,我依然欢兴鼓舞地花了10元买下了它们,感觉自己可以像养娃娃一样照顾它们。

  而现在,想买条狗或者猫,仅仅是想让它陪陪自己,毕竟自己一人在外漂泊,孤独感难免会突然来袭。

  于是,这种狗狗题材的电影,恰巧解救处于孤独感边缘的人群,以及一大帮爱狗人士,缓解了内心的寂寞。

  【导演的用心与 [粗制滥造]】

  虽然有很多人会拿同导演的《忠犬八公的故事》和《一条狗》来比较,说导演无疑是商业流水线的命题作文,《一条狗》很是迎合目前的大众市场,并且可以轻松获得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所以粗制滥造,一点也不走心。

  嗯,我承认,相比较《忠犬》,《一条狗》肯定不如忠犬打动人。看《忠犬》的结尾时分,我哭得稀里哗啦,用掉一大卷餐巾纸,而看《一条狗》时我虽飚出了两行泪,却没让我感到心痛和惋惜。

  但却不能否认导演在背景细节下的苦功夫。

  根据男主小伊森时期,家里看的是立式电视、开的是老式汽车、游园会是临时搭出来的简易场景,可以推断是20世纪50、60年代。人们的衣着、用品、食物都会带有那个年代的时代感。甚至在贝利临死之前,外公联系小伊森也是用拨盘式电话。

  当狗狗经历了4个轮回,根据一只狗的寿命大约为10~20岁,过去了60年。小伊森变老,人们开始使用了手机,汽车变得更为高档,透过屏幕是真正能感受到现代的感觉。

  嗯,对于导演营造出来的氛围,是非常赞赏的。

  总之,《一条狗的使命》算不上真正触碰人心的影片,但确实一部很好看的影片,毕竟赚了我几次眼泪。如果选择二刷,也许我还是会看一次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