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活着》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活着》经典影评10篇

2018-06-30 02: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活着》经典影评10篇

  《活着》是一部由范俭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活着》影评(一):灵魂已死-生无可恋的感觉你懂吗

  大一时曾经手机上看过电子版的《活着》,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的感受了,可能当时太青涩原因吧,仿佛对作者要传达的情感无所感触

  时隔两年,现在机缘巧合的知道有《活着》这部电影,推荐者说这也许是中国目前最伟大的电影了。我不知道应不应该这么说,不过我确实认为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这里有你需要了解的一些东西

  还记得电影开场时的第一幕吗,那是富贵赌场潇洒玩乐的镜头高高在上父母健在,妻儿陪伴左右,这样的生活应该说是很小资,很享受的一种,但是你能想到几十年后富贵一个人孤独的坐在田地里,陪伴左右的只是那耕田的老牛吗?(小说结局)小说中富贵只是在平淡,毫无表情讲述着这几十年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有人说这是富贵在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的顿悟人生升华,但是我从富贵身上看到的是一种对生活的麻木与生无可恋的感觉,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在引起他感情上的波澜,因为他的唯一的一丝灵魂也随着家珍的死去而消失,剩下的只是一副躯壳

  命运是可以掌控的吗?人定胜天听天由命?又或者是人与天的相互影响?我不知道,但是我只想说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不要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是不是该行动了?我想是的

  《活着》影评(二):关于纪录片《活着》以及一点个人回忆

  四年前的今天,早晨7点,四川省都江堰市,我刚刚进入灾区一个小时。躺在地上的人已经用蓝色塑料布盖起来。走在街上的人虽然大多没有受伤,但仿佛少了什么,我想到一个词,就是失魂落魄。连燕子也找不到方向,在低空排成某种诡异的队形盘旋,上升再下降,好像它们无法降落。一位没有戴帽子制服上有很多泥土警官告诉我们新建小学情况糟糕,都是孩子。于是,我就这样走进了纪录片《活着》开头的场景

  一个从平淡生活一夜之间跨入恐怖灾难场景的人,最正常反应就是不真实感。当我站在两排被蓝布盖住的小学生遗体旁,同样产生了不真实感,一位父亲每两分钟就掀开其中一块蓝布,抹去他幼小儿子冰冷脸庞上的雨水,孩子表情安详,仿佛随时会醒来,父亲也一定是在期待这样的奇迹,谁会马上接受那么恐怖和残酷现实呢?一对父母在为他们的女儿整理遗容,母亲哭着说:“可怜我的儿,都被摔成几截了”,父亲想起了什么,猛的站起来说:“家里还有一双新鞋,没穿过啊,我去拿来给孩子换上”说着从门洞跑出去了。一位母亲挎着自己用毛线针织的包,刚刚赶到,不知道眼睛应该往哪里看,只好低头在地上寻找……

  好了,回忆就到这里吧。后来的事,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大部分是用同一个声音统一叙述记忆的,这样的记忆可能有助于更快的忘记。我们这个国家很大,灾难发生时有总书记总理李连杰韩寒,灾后有发改委和冯小刚,谁也不用太担心某个个人的日子怎么过,总会活着走下去的。

  如果不是因为有新建小学这段记忆,我或许也早该淡忘四年前的大地震了,而四年后的今天在尝试把它们写下来的时候,我确定自己的记忆还是那么鲜明深刻,并感到庆幸。

  范俭导演的这部纪录片《活着》,讲述大地震失去孩子的新建小学学生家长再次生育的艰难历程——人到中年,经济压力身体状况差,对地震中遇难孩子从未停止的思念……都让再次养育一个新生命的尝试变得更加艰难,而一个新的生命又似乎能够成为缓解上面这些问题关键突破点。可贵的是,纪录片《活着》展现以上现实的同时,仍保持了明快的叙事节奏,并通过片中主人公不时自然表现出的幽默,避免惨痛经历的过度表现,而把观众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在影片记录的这个过程中。

  就这部纪录片,想建议大家都去看一遍,各人会有各人的理解,尤其是跟我一样有灾区采访经历的记者们,或许能够把个人记忆从统一叙述中解放出来。

  纪录片取名为《活着》,按我的理解这应该是一个任何中国影视作品都不敢轻易再取用的片名

  因为“活着”当然并不只是活着,而是中国人历来必须面对的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最近的,最成功总结并讲述了这种本质的人是作家余华。余华在小说《活着》序言最后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新建小学的记忆早就成为我心里的一份重量,令我必须背负着它前进,并不得不开始思考。纪录片《活着》提醒了我,原来这也是一个关于“活着”的本质问题。因此我要对范俭导演致以额外的,更加个人的谢意: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当年我相机镜头中的家长们,是如何活着,如何继续走下去。这对我是一种释放,一种比忘却更好的方式,一种可以直面内心的方式。

  我多希望自己写下的这篇文章,开头能像小说《活着》开篇那般洒脱流畅。我当然无法做到,于是选择像纪录片《活着》一样,先重现了惨痛的场景,算是某种补充和对应。而我希望在写完本文后,通过对采访记忆、阅读记忆、观影记忆的梳理,在活着的过程中,把对“活着”这个问题的思考继续下去。

  2012年5月13日

  《活着》影评(三):碎评

  本来打算只写个简评的,结果字数超过了。

  ①追问活着的意义常常将我们引向歧途,生活的意义在生活本身。

  ②生活回复自身时没有所谓的不严肃,超出生活才有不严肃的问题,生活本身的诙谐幽默都是一种智慧

  ③妻子问祝老四:“你会找其他女人给你生孩子吗?”祝老四回答说:“会找。但是比做试管婴儿多花钱。”这是一个情感内敛传统男人的回答方式,也是一个会开玩笑甚至会开得过头的四川男人的回答方式。他会默默地照顾妻子,会为妻子受的苦在别人面前流泪,但是当着妻子的面他绝不会表示出来。妻子逗他说:“生不出孩子你就要离婚不是?”他一定会答说是,而且他一定要显得他把离婚这个问题想得清清楚楚了。因为这种一本正经地开玩笑的方式才能掩饰他真实的感情,他才不感到羞耻。当然这样的方式常常造成许多误解,但是我认为能够欣赏祝老四的人,就能够欣赏中国传统中普通夫妻之间的感情。

  ④劳动人民掌握的语汇之广度生命力常常超出想象。看来文化层次并不高的祝老四,张嘴就是“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这样的俗语,或是“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古诗词。而且他使用的时候这些语言都是融洽的,鲜活的,令人敬佩。

  《活着》影评(四):他们为什么活着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就问自己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被命名为《活着》,一个是如果这个家庭从来未曾有过这样一个孩子,这夫妻俩还会不会有这么大的决心勇气孤注一掷的生一个孩子。后来我又想了一想,这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活着”。

  这是一部信息量非常大的纪录片,我猜想创作的过程,导演可能跟拍了几个这样的家庭,最后选择了这个有点戏剧性的结果的方式呈现,又或者只跟拍到了最后一次试管移植失败,后来宿命式的结尾是上天的安排,不管如何,这部纪录片始终弥散着一种冷冷绝望,不知道这来自故事本身,还是导演的视角

  在2008年“5.12”这场灾难中,苦难各式各样形式出现在这些人的生命里,除了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失去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以外,更可怕的是对内心世界的摧毁。导演的镜头一直落在女主人公身上,作为高龄产妇,她承受巨大的,具象的身体上的痛苦,以至于在前一个小时的影片中,我心里始终在怨怼那个丈夫,不工作不够体贴,一副怨天尤人丧气相,后来镜头一转,丈夫在叙述自己拯救女儿的过程,我才明白,失女伤痛是那样凛冽摧残了他的精神世界,而我们作为观众,作为外人,没有资格去苛责他。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呈现的那个主题,有些痛苦就是没有办法过去的,也永远都不会过去。

  再生育一个孩子,对于这个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出于对离世女儿的缅怀,她承载了他们全部的爱,出于对父母对孩子的愧疚,希望女儿能够转世回来,出于对维系一个家庭希望的所在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他们活着的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理由。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事实上对于人性的所有探讨和理解都是几乎是没有价值的,这些探讨可以给出无数种解读和解决方案,但是对于正在经历这一切中的人来说是徒劳的。在这几年与命运挣扎的过程中,他们几乎是绝望掉了,哪怕笃定如那个妈妈,她到最后也是放弃了,哪怕她面对身体上的伤痛那么勇敢,她也觉得最终无法跑赢时间和命运。

  影片的结尾,爸爸对着女儿的照片哭着说抱歉,他们用如此激烈的方式,倾尽所有努力所企求的孩子得到了,可是心愿达成的他,却那么疼痛。所以那些我们想要得到的,就真的是我们想要得到的么,所以那些我们以为时间会改变的,就真的会被时间改变么,这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

  《活着》影评(五):人,独立于其所受的苦难

  生而为人,自然逐渐会经历一些生死,开始明白世间无常常态

  常常兀自担心会遇见无法承担的失去,父母老去、配偶意外、子女夭折,种种庸人自扰,因此也格外好奇天灾人祸后究竟该如何继续。范俭《活着》一片,描述了在5.12中失去女儿的夫妻,以一种苦中作乐的方式恬淡地接受着命运,我想与其视作逆来顺受,倒不如视为一种安于天命的释然。

  于是,对于如何走出真正残忍苦痛,我想大致可作如下这般想法罢。

  1面对

  “面对”两字,也可谓老生常谈。轻,则于言谈间吹浮鸿毛;重,则于行为中如移千钧。

  面对的意义,首先是面对“失去”的既成事实。人死不能复生,任何人无法下至阴曹地府,在奈何桥头拦下魂魄,也无法逆行时光,使河流倒淌。偶尔的恍惚和回忆无法避免,沉浸其中却于自身诸事都无益处

  其次,是面对无法纠正的因果链。人在无法抗衡的自然规律之下,自然渺小,无法穿越时光,找到引起山崩地裂蝴蝶,也难以追根溯源去计较三峡工程救援队伍宏观叙事体质问题。微观个体的命运,只能是时局中的一个缩影,一个必然负担者、必然牺牲者。

  继而,面对自身的所作所为。父亲祝俊生有一场诉说震时情境的镜头。他说,下午3点左右,他跑到废墟呼唤女儿,女儿还神气活现地回答“爸爸,我在这儿”,到后来救援队阻隔了众人,却仍至晚间21点还没救出女儿时,他再喊女儿名字时,小孩已经很虚弱了。父亲难掩愧疚地说“这辈子,我对不起她。”

  在这场灾祸中,个体自身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哪些责任在己,哪些不在己——分清楚这些,我想能称得上是真实面对了

  而扩展到社会范围,以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下这对夫妻的重建生活的心路,也是一种更广阔角度上的“面对”。

  2分担

  经历过相识的同龄人意外去世,因是家里独子,母亲整日卧榻,不言不语,父亲尚可作坚毅状,接待亲友。而汶川之后失去子女的那批父母,他们互相引为“同道”人,在对镜头和外界诉说时,常会说“我们那批人”这样称谓。想来,这样的分担,确可大大减轻苦痛。因为“理解”从来都是最好的安慰剂。我们普通人尚且得一知冷暖之人便觉足矣,何况在苦难之下,真正的理解与懂得,自是安全与倚赖的泽之源。

  3恩爱

  分担能减轻痛苦,那么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伤痛治疗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

  很欣赏叶红梅祝俊生这对夫妻的性格

  叶红梅说“班上有三对家长离婚了”,可是叶祝二人即使贫贱,却从无劳燕分飞的打算。叶红梅一次次地跑医院,丈夫只觉心疼至极。即使也提到过“离婚”,也反而更像是夫妻间的默契玩笑。

  年岁渐长,越发喜爱细节中体味人物的性格。叶红梅长得可算不好看,又大又鼓的嘴巴,颧骨上两团高原红,然而一双黑眼珠子却格外纯稚,不仅没有女人的顾盼生辉,反而有种女童的“呆萌”。她不屈不挠地抽血,指望再生个小孩;她听丈夫与亲友谈笑时,常露出呆滞笑容。再观丈夫祝俊生,五官可算得英俊职业不佳,偶尔也会软弱,但举手投足间并无奴颜媚骨的卑怯,能够体恤妻子“身体受不了就不要再生了”,在生死等人生问题上也具备着难得的坦然心态

  叶祝这对夫妇,在失去女儿后,仍不时会冒出些打情骂俏的戏言。比如一位好友怀孕成功后离去,许是因为孤单,祝俊生格外难过起来,叶红梅便嘲笑他“人家走就走啊,这有啥好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苦难的释然和宽容越发的鲜明起来。最后一次人工试孕失败后,叶红梅微笑着说“没有”,祝俊生看着化验单,也淡淡地笑起来。两人自我解嘲地走下楼去。

  我想说,选对一个爱人过日子非常非常重要。好的夫妻感情,可以在两人之间形成属于自己的小宇宙。

  比如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中的父母形象,在当时称为一种很好的典范,即夫妻关系是独立于家庭关系的,夫妻关系并不完全受制于家庭关系。生养了三四个子女后,杰森和麦琪仍然有火热的互动和夫妻生活。

  还有比如铊中毒的清华女生朱令,其父母也是受了人间至苦,抚养两位女儿成人,一位失踪,不见尸骨,另一位残障终身。常常想朱令父母究竟如何照顾智商只有7岁的朱令,继续这平静又简陋的生活,内心到底要多坚强才能做到。

  或许使人能扛起这些的,正是夫妻之间的恩爱,这使得每一秒的相处都产生愉悦与抚慰。两人间形成一种同盟、一种互相治愈的能力、一种独立于外界的精神世界……

  4独立

  陈寅恪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我想,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做学术,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重要。

  夫妻关系独立于外部世界,使得两人可以扛起苦难,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独立,也更是使得父母可以坦然接受失去子女的方式。

  祝俊生指着女儿相片说“我这辈子对不起她!”,其中透露出的信息,是他并未将女儿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而是另一个切实的人。

  克里希那穆提在《懂得爱》中这样写道:“如果你失去所爱的人,你会流泪不已,然而你的泪水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那逝去的人而流?你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别人而哭?你曾经为别人哭过吗?你曾经为那捐躯战场的儿子哭过吗?如果你哭过,那些眼泪是出于自怜,还是为了亡者?如果你是为了自己而伤心,那么眼泪就是白流了,因为你只不过是自怜罢了。但是如果你落泪,是因为你丧失疼爱了半辈子的人,那也不是真的疼爱。假设你的兄弟过世,你很容易为自己落泪,因为他已经离你而去。”

  如果因为是失去“自己的女儿”而痛苦,这份痛苦是一种自怜,出发点是自己,这样的情绪会指向伤感,对整个生活都具有破坏性。相反,如果把女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痛苦仍然存在,但可以指向尊重逝者,以及重建自身。

  5,真诚

  犹为喜欢本片简短的结尾。

  母亲在产房内,神情平静中透着某种坚毅和安详。鲜血淋漓的婴儿特写镜头后,便转至父亲对着女儿相片的祭奠。

  没有更多的渲染,纪录片到此结束。

  汉字中,有泪有声为哭,有泪无声为泣,无泪有声为号。祝俊生这位父亲此刻的情感是哭。他的情感是真诚的,对自己的行为真诚,对妻子的责任真诚,对死去的女儿和新生的儿子也都是真诚的。这样真诚的人,才会这样不矫饰的哭。也只有这样真诚的人,才会这样坚强地活着。愈真诚,愈坚强。

  尾声 生与死

  忘了是谁说过,“爱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继承他的品质”,那么也许纪念一个人最好的方法,也是继承他的美好的品质。在这个意义上,女儿身上所有美好之处,永远留在父母的记忆中、一切认识她的人的潜意识之中,并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抽象但又真实的美好。因此,尽管躯体和衣物已经顺水而去,但她也以这种方式,永远地留下了曾经活着的印记。

  村上春树说,死是生的一部分。哲学上,可以说生与死辩证统一。我个人一直在寻找一种态度,面对死亡、面对生命中的苦难,一种“尽人事知天命”的活着的姿态。现在想来,答案应该是“独立”。

  因独立而面对。

  因独立而真诚。

  因独立而坚强。

  夫妻关系,之于家庭和社会际遇的独立。

  自我,之于他者的独立。

  死,之于生的独立。

  生者,之于逝者的独立。

  ——人,之于其所承受一切的独立。

  《活着》影评(六):反思

  这是一部近乎记者真实采访记录的一部影片。简单的故事,电影的每个细节都在震撼人们的心灵。开头和结尾,两位主人公满脸忧伤和痛苦,一步一步走到河边,忍痛扔掉了女儿的衣物,衣服随着河水飘到远方。

  故事开始便笼罩了沉重的哀伤,叶九梅亲吻着逝世女儿的墓碑,像路人诉说了孩子的好,那神情仿佛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祝老四看着女儿的相片沉浸在对女儿无限的回忆中。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电影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深思:

  1、震后的家庭心理抚慰问题。许多在悲痛中失去亲人的家庭心灵变得脆弱。故事中许许多多像祝老四一样,无法接受孩子已经离开,想继续生个女儿抚慰他们的心灵,给他们老年带来保障。如果有孩子,他们就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所以,即使身体有病,极度虚弱,叶九梅仍然坚持着去抽血化验,做检查,进行试管婴儿实验。“我都抽了有400毫升了,何况她,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样天天抽血抽血,我可怜死她了……”叶九梅的丈夫祝老四说。

  2、亲情。丈夫默默守护妻子、支持妻子的爱,父母对女儿难以割舍的爱。

  3、缺失关怀的政府让人寒心。

  《活着》影评(七):活着就是最大的资本

  《活着》这部纪录片我已经看过两次了,虽然是两次但是每一次都会夹杂着感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非常的简单,完全真实的记录一个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中年夫妇再度生孩子的过程,但是同时透过不同镜头切换所要传达的感情是复杂的。这或许就是电影和电视的魅力所在,电影用镜头说故事,镜头表达了百味人生,百感交集,这也正是电影的艺术境界。

  纪录片将夫妇二人去都江堰扔掉孩子的旧衣物作为开头,其实在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这个开头有些奇怪,不过再次看起来我想是导演特意安排的,通过展现夫妇去都江堰丢弃旧衣物来表达事物永远不断向前,就如同奔流的都江堰一样,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同时也传递着影片中夫妇期待新生命的开端,所谓“睹物思人”。走出阴霾,寻求新生对于影片中的夫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期盼已久的事。导演并没用什么特效镜头,花边修饰,完全是将摄影机的画面真实的展现,但是同样让人为之一震。

  好的电影需要的不是导演一个人的智慧,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精心的付出,从电影前期的剧本选择,再到导演,演员安排,当然拍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周期,在后期的剪辑,画面,调音都是必不可少的。曾经看到好莱坞的大片在后期的制作上是非常重视的,有些大片的后期可以做到一年之久,但是中国很多商业片一味追求着商业利益,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电影本身,投资方总是迎合市场口味,将所有重口味加之于一部电影,之后明明需要精心的后期但是却草草了事,迫不及待上映,寻求高票房。虽然这是一部纪录片,但这部记录片以完全纪实的方式展现整个过程,并没有什么花哨的地方,但是每一个镜头都是导演认真揣摩过的,剪辑也比较好,毕竟这是记录影片,里面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不能以演员的专业要求去要求里面的人物。片中用母亲的话语刻画了逝去的小女孩非常体贴父母,母亲与父亲一次又一次强调再要一个女孩也反映了他们对于逝去的孩子爱之深,母亲的眼泪,父亲的悲伤都是对于逝去的孩子思念的真实写照。生活本来就是一个艰难的旅程,只是看你怎样面对,当他们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试管婴儿前期“工程”时,依然不放弃,依然坚定再要一个孩子。当父亲说要抱养一个孩子,母亲坚决不同意,我想这或许是传统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浓于水”,“骨肉亲情”的思想。夫妇二人文化水平并不高,因此他们的言行,生活环境,交际圈很普通,并不像商业片里的奢华与高贵,正是这样的原因,原始的镜头才更能反映小人物内心的情感,如果过多的修饰反而会降低真实度。

  片中母亲的很多朋友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都纷纷选择在尴尬的年纪再生一个孩子,即便很大风险也坚持。其中一个母亲在医院碰到的女人和她一样做试管婴儿,不过最后成功了,可是她自己去还不知能不能成功,因此丈夫看到成功的那对夫妇即将离开医院,心情五味杂陈。他的语言,他的眼泪饱含了酸楚与无奈,也透射他对女儿的思念。如果在这里将画面切分为二,一部分是丈夫的痛哭,一部分是夫妇二人为试管婴儿一路走来的镜头切换,我想会更加感人。

  不过在影片的最后母亲怀孕了,终于这为母亲又再一次地成为了母亲。很意外,不是试管婴儿而是自然受孕。夫妇的笑容正映照着开头的都江堰奔腾的流水,蕴含着事物的向前,事物的新生,如同影片中“禁止掉头”的标志,人永远活在当下,活着的人总要活着,活着的人不能为了死去的人而不顾一切,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

  虽然这是一部很感人很真实的纪录片,用镜头真实的刻画了一对从地震中走来的夫妇寻求的新生的路途,但是总是感觉某些地方情感不够细腻。例如影片中有些的人物对白过于简单空洞,同时镜头切换不够合理,让观众感觉不到具体时间的前进,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其实我非常喜欢电影和电视,喜欢动态的画面,喜欢电影中传达的精彩人生,喜欢只有2个小时的时间却能感悟某些人或物的心路,发展路。似乎对于电影有很多想说的但却又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或许是因为只是一个业余的爱好,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吧。

  《活着》这部片子很动人但其中也有很多幽默的地方。整体上以时间的推进为脉络,以母亲与父亲为主要人物,以再要一个孩子为线索讲述了震后失去孩子的家庭获得新生的过程。这是简单也是复杂的过程。我很喜欢片子的真实,没有虚假,更加刻画了生活的不易,警醒活着的人好好活着。不管是痛苦还是绝望,所有的不幸都会过去,所有的事物不会因为任何而停滞。

  我们都活着,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活着就是上天的恩赐。感谢电影用镜头记录活着的美好,用小人物的生活暗示生命的可贵。

  《活着》影评(八):“孩子,对不起”

  没有过多悲剧的渲染,整部纪录片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震后家庭的故事。

  和其他失去孩子的家庭一样。祝老四夫妇像失了魂一样。孩子,是这个家庭的灵魂。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夫妇俩拿着曾经孩子的衣服,一件一件,丢进都江堰浩荡的逝水中

  这是小人物的故事。不是么,在面对生活的各种苦楚,他们用着我们见惯了的自嘲方式玩了一把黑色幽默。背后的辛酸泪却是在默默地淌。

  我看着很疼。尤其是四十几岁的妻子一遍又一遍的去抽血打针,只是为了试管婴儿能够成功。

  她说,希望生个女儿,这样就觉得她回来了。如果生个男孩,就觉得她永远走了。

  女儿走了。父亲望着女儿的照片暗自自责。下午营救的时候他还听见女儿生龙活虎地在呼救啊,女孩还在跟身边的孩子吹牛呢。他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说,女儿别怕,爸爸马上就救你出来。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救援队一来他们这些人就给撤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女儿最终还是没救出来。

  同样的遭遇发生了很多个家庭。

  很多个家庭因为失去了孩子而离婚,真正的分崩离析。

  邻居也是,但是她最终生了个儿子,看着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她在镜头前落泪:如果不是你哥哥走了,怎么会有你……就算以后我们老得走不动了,你也要和你的后代去墓碑前看看你哥哥……

  已经说不清孩子的降生是新生的喜悦还是做为代替的悲剧开端。

  我只希望这个家能够简单幸福地过生活。

  一起尝试试管婴儿并且同样失败了几次的朋友家突然就成功了。祝老四难过地落泪。他嫉妒地说着祝福,望着给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妻子,一边发挥幽默精神一边擦着眼泪。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最后妻子意外怀孕了。整个家庭沉浸在幸福中。

  看来孩子要回来了。

  剖腹产。

  孩子出生了。

  ……是个男孩。

  祝老四在家中,对着女儿的照片老泪纵横:孩子,对不起……

  止不住的泪水……

  《活着》影评(九):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长相厮守

  这是在瓢虫看的第三个电影,前面的时光倒是缓慢的百无聊赖,可最后那一幕,却将人逼至恸哭的绝地,亲人总会失去,可长歌当哭之外,我们脆弱的似乎什么也做不了,人终究不过是造物主的蝼蚁,你的触角所能触及的范围也仅仅是那一厘,在一个里的文章看到关于生死的东西,他说,在基因的河流里,我们都会永生.

  曾经奢求的那些随着时光的流淌真的释怀了,人类朴素的情感单纯的像个孩子,我们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长相厮守,这是血脉里的延续。

  《活着》影评(十):他们拼劲全力地「活着」,却正在被人遗忘

  在《芳华》海报的上方,有这样一行小字: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曾经保家卫国的老兵,值得这样的礼赞。

  同样,这句话也可以用在不少人的身上。

  比如派爷今天就要说这么一群人,他们不需要被人想起;

  可是,却快被我们忘记得差不多了——

  《活着》(2011)

  派今天爷说的这部《活着》,并不是那部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而是一部国产独立纪录片。

  它入围了2011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竞赛单元,并且获得了2011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审团特别奖。

  豆瓣上有着8.1的评分。

  和许多独立纪录片导演一样;

  《活着》的导演范俭,同样喜欢把镜头对准中国社会边缘的小人物。

  但他却不用猎奇的噱头博人眼球。

  从出租车司机到拆迁户;

  从进城务工青年到脑瘫诗人余秀华。

  范俭关注的,恰恰是那些生活中最常见,却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人群。

  这部纪录片也是如此;

  镜头对准的,同样是一个被人逐渐遗忘的群体——失独父母。

  不过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汶川地震幸存的失独父母。

  虽然已经九年有余,但是当年灾难袭来的惨状,却依然历历在目。

  相比于逝去的亡灵,苟活在人间,要更加艰难。

  老祝夫妇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们9岁的女儿,在地震中遇难。

  老祝回忆称,自己到现场之后,已经救出了四个孩子。

  直到凌晨三点半,他才听到女儿的回应。

  那时候,女儿还在废墟中,和同学们「摆龙门阵」(聊天)。

  听到了女儿的声音,老祝的心,一下子就落了地。

“幺儿你坚持哦,爸爸马上就来救你。”

  然而横在老祝面前的是房屋大梁,让他无法靠近;

  只能等专业救援人员统一施救。

  到了上午九点的时候,女儿已经奄奄一息;

  最终,她没能扛到被救出来的时候。

  自此,老祝夫妇俩就再也没能解开心结。

  每次祭拜女儿的时候,他们都会想起女儿生前的许多事情。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懂事的女儿会在放学的时候,低头捡路上的塑料瓶,补贴家用。

  女儿还曾上街卖过报纸,想要帮助一个得白血病的小女孩。

  每次想到这些,老祝和妻子就会泪如雨下。

  女儿的身影始终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老祝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对不起她。”

  地震中失独的家庭中,有不少家长因为无法承受丧子之痛,选择离婚。

  为了让这个破败的家庭不走向这个极端,也是给女儿一个交代,更是给自己一条生路;

  夫妇俩决定再生一个孩子。

  而且他们想再要一个女儿。

  他们认为,如果生的是个男孩,女儿就真的离开他们,不会再回来了。

  可是对于已经年逾不惑的夫妻俩,怀孕变成了一件困难无比的事情。

  就连人工试管婴儿,也变得没那么简单。

  妻子每次打针都会产生生理不适,而且胚胎成活率极低。

  为了节省差旅费,妻子每次来医院检查身体,都要一个人坐火车走八十公里的路;

  然后再自己一个人,顶着疲惫的身躯,颠簸一路回到家中。

  老祝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受罪,却无能为力,只能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

  其实他们可以选择领养的方式,但是妻子接受不了这种方式。

  不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她觉得自己没办法付诸全部的爱。

  老祝的朋友,同样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两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重新回到正轨,两个男人也因此互相鼓励。

  没想到,朋友的喜讯先到一步。

  老祝也十分高兴,立刻下楼买了两包好烟送给朋友,寓意「龙凤呈祥」。

  老祝还对朋友说:

“你不要给我打电话,检查结果出了,怀孕了我给你打过去。”

  朋友的车开走了,老祝还不断地招手道别,仿佛想要沾一下朋友的喜气。

  可是一回到病房,老祝的脸就绷不住了,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也不知道是替朋友感到激动;

  还是联想到了这些年来,自己和妻子承受的苦难。

  老祝点上了一根烟,任由妻子骂着。

  检查结果出来了,妻子依然没有怀孕。

  两年的时间,夫妻俩耗尽了财力和心气;

  他们快要撑不下去,想要放弃了。

  他们来到已是危房的旧家中,把女儿的衣服打包好,一件一件地,丢进了波涛滚滚的江水中。

  但是就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喜讯传来,老祝的妻子怀孕了。

  而且,还是自然怀孕。

  一年后,孩子平安降生,是个男孩。

  虽然无法改变女儿离开的事实,但是老祝和妻子的心结,终于可以解开了。

  有的婊婊一定不能理解;

  为什么这对夫妻要冒着高龄产妇的危险,执意再生一个孩子呢?

  一方面,夫妻二人生活贫困,自然会有「养儿防老」的顾虑;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原因,他们要转移自己的丧女之痛,让自己得到救赎。

  同样是关注失独家长,导演徐辛用了九个小时;

  在另一部记录片中,为我们展示了失独家长们众生群像。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始终无法从失去子女的阴影中走出来,精神面临崩溃。

  而第二个子女的出现,则成了他们生活的转机;

  也是上一段回忆的延续和寄托。

  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后者身上;

  而不是沉浸在第一段的悲痛中,不能自拔。

  老祝夫妇也是这样。

  他们需要得到自己的救赎,更需要女儿的原谅。

  相比于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伤害,它造成的心理创伤,要更为深远和严重。

  纪录片中也提到,汶川地震四年后;

  六千多个再生育家庭中,共有三千多个家庭,成功生下孩子。

  但是这也意味着,还有三千多个家庭,将会在没有子女陪伴的痛苦中;

  度过孤独的后半生。

  而对于他们的帮扶和补偿,以及应有的心理疏导,我们貌似做的还不够。

  我们沉迷于一切新奇,刺激,有趣的事物,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愉悦制造机。

  要不是有纪录片导演这样一群人,忠实地记录着时代;

  他们,可能真的就快要被遗忘了。

  因为太过渺小,所以没有人在乎这些切肤之痛。

  尽管如此,我们也该和他们一样,用尽全力地,去活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